名家养生:漂亮老太孙树侠的个性养生经

合集下载

女国医大师们的养生经

女国医大师们的养生经

龙源期刊网 女国医大师们的养生经作者:杨璞来源:《养生保健指南》2019年第09期刘敏如(86岁):爱好广泛女国医大师刘敏如今年86岁,她总是保持着旺盛的精力。

刘敏如爱好广泛,琴、棋、书、画虽算不上精通,但每一样都喜欢。

她常和朋友一起去唱歌,闲暇时还画画。

在她看来,这些爱好也是养生的一大秘诀,她认为老年人,不要认为自己老了,就要少动脑、少动身、少欲念。

越是上了年紀,就越要有所爱好、有所追求、有所作为。

邹燕勤(86岁):药渣泡脚国医大师邹燕勤虽然已86岁高龄,却面容红润,谈吐敏捷。

邹老有晚上睡前用热水泡脚的习惯,而且常用中药渣泡出来的热水。

很多用于煎煮的中药方都是根据患者疾病对症开方的,虽然经过煎煮,但还有残余药性。

用来热水泡脚,药性从皮渗透,可以有效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达到“内服外治”的效果。

中药渣物尽其用,不仅帮助治疗疾病,还可以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活血通络、滋养容颜、改善睡眠。

邹老的饮食很简单,有啥吃啥,但从不挑食。

葛琳仪(86岁):别让胃病“吃”出来86岁的葛琳仪说,现在的消化道疾病往往是因为吃得太好引起的,以前的胃病是饿出来的,现在的胃病是吃出来的。

她很注重早餐,她曾在媒体分享了常喝的粥:头天晚上将白木耳、米仁、莲子、芡实、红枣一起煮粥,第二天早上喝粥,再喝杯牛奶加个鸡蛋就足够了。

但是切不可以为这些养生食物多多益善,与粥同煮仅仅作为配料,不可“喧宾夺主”,最好经中医辨证之后,对证食疗更合适。

柴嵩岩(90岁):福从膳中来国医大师柴嵩岩今年90岁了,她认为:“福从善中来,福从膳中来”。

并笑道:“我的养生秘诀没有‘羊方’,尽是‘土法’。

”。

名老中医谈养生——恬淡虚无,可登寿域“仿童健老”养生术

名老中医谈养生——恬淡虚无,可登寿域“仿童健老”养生术

龙源期刊网 名老中医谈养生——恬淡虚无,可登寿域/“仿童健老”养生术作者:来源:《养生保健指南》2012年第08期名老中医谈养生——恬淡虚无,可登寿域文/李俊德沈小芳,女,生于1907年。

系上海市中医文献馆主任医师。

沈老将她的养生经验概括为“恬淡虚无”,深中《素问》养生肯綮。

古今医家对此多奉而行之,获长寿者甚多,所以夙有“名医多寿”之说,沈老撰写的这篇文章,言简意赅,真实自然,颇值得中老年朋友一读。

生老病死,新陈代谢,这是自然规律,谁也不能抗拒或超越。

但能掌握生活规律,如饮食起居、劳动作息有度,能科学地、理智地适应时序更迭:人际关系,毋勾心斗角,弄虚作假;待人接物,诚恳忠实;克己忍让,勿患得患失;襟怀旷达,视富贵名利若浮云;不妄以酒为浆、以妄为常,可减少七情六欲的干扰。

这样清心养神,如能真正做到,则却病延年,并不是高不可攀的。

余在社交之间,抱一种不亲不疏姿态,宽容礼让,即使遭遇不惬意事情,时过淡忘,不耿介胸怀,则君相二火不致妄动。

经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垂训后世,弥足珍视。

余在中年后,体弱多病之躯,随后生活劳动学习工作,倍加注意。

缘此多种慢性疾病,次第痊愈康复。

迄今八旬有七,与同龄人对比,并不示弱。

视听功能,阅读书刊,收听广播,观看电视,尚不困难,蝇头小楷,就能支持。

虽患老年性白内障,在精神充沛时,不足为患。

回忆幼年,患过麻疹、百日咳、菌痢,壮年阶段染杜康之弊,导致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胆石症、胆囊炎、慢性肠炎。

嗣后毅然与杯中物绝交,藉之亡羊补牢。

注意饮食,一面中西药治疗,上述的多种疾苦俱告霍然。

我是怎样战胜病魔的呢?可能与培养后天,提高素质,增强防御机能有关。

或许与青年时期,日饮人乳半年多有关。

在耳顺阶段,每适冬令,自制胞胎粉,早晚各服二克,大有利于后天体力。

步入古稀后期,制定进食规则,早餐牛奶稀饭,中晚膳干饭二两半,副食品蔬菜多于荤腥。

荤腥以鱼为主。

平时很少参加宴筵,即使应邀,亦是蜻蜓点水,浅尝即止。

孙树侠:“漂亮老妈”的健康之道竺可桢:用运动与胡适赌寿命

孙树侠:“漂亮老妈”的健康之道竺可桢:用运动与胡适赌寿命

孙树侠:“漂亮老妈”的健康之道/竺可桢:用运动与胡适赌寿命作者:来源:《养生保健指南》2012年第08期孙树侠:“漂亮老妈”的健康之道文/赵会方闫纯明光洁的皮肤、矫健的身姿、清晰的谈吐、饱满的精神,这样的描述很难用在一个年近七旬的老人身上。

然而,对于中国保健协会食物营养与安全专业委员会会长孙树侠教授来说,却一点也不为过。

很多人喜欢叫她“漂亮老妈”。

孙树侠出生在一个中医世家,父母对饮食起居都有严格的要求:吃饭要按时,不能过量;饮食要均衡,荤素要合理搭配;睡眠要规律,不能贪睡。

这些要求在节假日也没有什么大的变化。

“这些朴素的健康观念影响了我一生。

”孙树侠说,她的饮食一直很有节制,即使见到最喜欢吃的东西,也不会超过100克。

下午3点以后,她几乎不参加应酬。

对于晚餐,不仅口味清淡,而且绝不会超量。

她说,让肠胃在夜间超负荷工作,最不利于身体健康。

上世纪80年代,孙树侠师从我国营养学家于若木,接触了很多当时国际先进的营养理念和方式。

“我先躬身实践,并补充一些维生素C、复合维生素B等,20多年过去了,我始终坚持补充营养元素,效果非常好。

”她说,从事营养学专业学习的经历,对自己的身体健康起到了重要作用。

孙树侠每天都坚持运动,几十年不变。

“不过运动要适当,要根据自身状况不断调整。

”从50岁起,孙树侠的运动由剧烈转为舒缓,她每天做60个蹲起的动作,等车时要么找个可以搭腿的地方压压腿,要么就地做蹲起动作。

“人老腿先老,所以腿部的锻炼对于身体正处于衰退状态的人来说尤为重要。

”孙树侠说。

在与年轻人接触当中,孙树侠发现很多年轻的上班族都处于“亚健康”状态。

为此,她创制了一套“傻瓜健身法”:一走(或跑)、二搓、三按、四拍。

一走,每天坚持走路或跑步15分钟。

二搓,搓耳朵、搓胸各100下。

三按,按手上的合谷穴、脚上的三里穴和三阴交穴。

四拍,拍脑顶的劳宫穴,每天拍100下;拍肚子的关元穴、天枢穴等,拍100下;多拍手;每天用热水泡脚15分钟,泡完以后把脚搬起来脚心和手心的穴位对着拍。

健康管理师生活需要引导

健康管理师生活需要引导

健康管理师生活需要引导什么是健康管理师?健康管理是基于个人健康档案基础上的个体化健康事务管理服务,它建立在现代生物医学和信息化管理技术模式上,从社会、心理、生物的角度来对每个人进行全面的健康保障服务。

有一位患有冠心病、糖尿病的老领导,在药物和各种清规戒律下,日常饮食变得无所适从——红烧肉太油腻,水煮鱼太辣,土豆淀粉太多,水果吧,糖分又太高……可健康管理师孙树侠却告诉他:这些你都可以吃!这……是真的吗?藏蓝色毛呢连衣裙,白底红纹的精致丝巾,细腻红润的皮肤,健硕匀称的体态,充满阳光的笑颜……第一次见到孙树侠的时候,我吃了一惊。

若不是那一头茂密的白发泄露了天机,我丝毫看不出面前这位举止优雅、活力四射的女人是一位即将步入“古稀”之年的老人。

孙树侠教授出生在一个中医世家。

她本人从事健康管理事业的工作也已经有几十年,是我国首批促进健康管理职业化,并创造营养师产业培训的人。

虽然已经69岁,但谈起健康管理事业,孙树侠教授的眼里就会闪烁着别样的光芒,笑得像孩子一样灿烂。

治病要花十块钱,防病只要一块钱健康管理既是一种新的理念,也是一种新的工作模式。

其实,健康管理师不仅在国外非常风行,在国内也已经成为一个新兴的热门职业。

近几年国家已经推动了有关健康管理师的相关培训和资格考试。

有些健康管理师甚至出书“触电”,成了被人们信赖的健康“电视明星”!健康管理师为什么竟然比治病救人的医生还要受到欢迎呢?孙树侠教授介绍说,健康管理是“预防为主、防未病之病”,预防要比治疗更重要。

“健康管理”也就是对个人或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以及预测和预防的全过程。

美国有关数据显示,在二三十年前花未来看病用的10%的钱,就能节约以后看病用钱的90%。

也就是说,治病要花十块钱,防病只要一块钱。

哈佛公共卫生学院疾病预防中心的研究表明,个人的不健康风险因素是可以控制并降低的。

通过有效地改善生活方式,80%的心脏病与糖尿病、70%的中风以及50%的癌症是可以避免的。

孙犁的养生之道

孙犁的养生之道

孙犁的养生之道作者:暂无来源:《家庭医学(上)》 2018年第12期孙犁原名孙树勋,1938 年参加冀中八路军抗日政府后开始使用笔名孙犁。

他是当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荷花淀派”的创始人,代表作品有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长篇小说《风云初记》等。

1913 年生于河北省安平县,2002 年在天津病逝。

孙犁身体瘦弱,自小脑疾如影随形,尽管一生跌宕起伏,经历坎坷忧患,却仍享有90 岁高寿。

其养生之道,值得世人借鉴学习。

孙犁从不迷信现成的养生学,对时髦的养生法更是无动于衷,不闻不问。

他小时候体弱多病,1956年因病不慎摔倒,一场大病绵延了十年。

但到了六七十岁后,孙犁却焕发出了新的活力,其精力和体力比年轻时还要好,这得益于其养成的良好习惯。

他坚持按时起居,规律作息不熬夜,充足的睡眠是保持大脑活力的重要因素。

他平时生病很少吃药,认为是药三分毒,一般的毛病应当相信身体的自我调节能力,慢慢抗过去,对身体健康有好处。

孙犁对自己的生活要求十分简单,他的饮食通常是每餐一个小菜、一个馒头、一碗粥。

他一生喜欢喝粥,这可能是小时候身体虚弱靠粥活命的缘故。

他在文章中多次说:“我也喝棒子面粥,几乎长年不断,晚上多煮一些,第二天早晨还可以吃一顿。

秋后,如果再加些菜叶、红薯、胡萝卜什么的,就更好吃了。

冬天坐在暖炕上,两手捧碗,缩脖而啜之,确实像郑板桥说的,是人生一大享受。

”这与古人淡食能补益身体的说法是一致的。

孙犁爱好活动,尤其是大病痊愈之后一直坚持适当的运动,养成了勤于动脑、动手的习惯。

他不仅经常通过做笔记、写书来进行脑力锻炼,而且始终坚持每天散步进行体力锻炼。

孙犁曾多次说过:“其实,写作本身对我来说,就是最大的、最有效的消遣。

我常在感到寂寞、痛苦、空虚的时刻进行创作。

我的很多作品,是在春节、假日、深夜写出来的。

新写出来的文字,对我是一种安慰、同情和补偿。

”日常生活中,他也经常通过养花、养鱼等活动来锻炼身心,这对其健康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抓肚子练出腹肌

抓肚子练出腹肌

龙源期刊网
抓肚子练出腹肌
作者:
来源:《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2019年第09期
被誉为中国“营养界女神”的孙树侠,75岁坐过山车,78岁探险南极,见过她的人脑中立马会浮现“鹤发童颜”这四个字,她是她透露,自己有一套非常有个性的养生方法。

5:00~10:00不外出; ;孙树侠每天醒来后便开始运动。

起床后,她会在床上停留20分钟,开始拉筋。

做法是:躺着将两脚并拢,往上身的方向抬起200次;然后将左右脚底板相
对,往上身的方向掰100次;再将双腿改成盘着的姿势,往上身方向掰100次。

抓肚练出三道腹肌; ;坚持抓肚是孙树侠保持身材的健康之道。

做法是:先将手搭在肚子上,在肚脐眼儿到关元穴(位于脐下三寸处)的区间,横向抓100下;然后把两手的小拇指搭
在肚脐眼儿上,在肚脐眼儿到中脘穴(肚脐向上4寸处)的区间再横向抓100下;接着开始抓
两边的腰,每边100下;最后再拍肚子100下。

“抓肚子時要稍用力,正常的感觉应是抓完火辣辣的,代表脂肪在燃烧。

”孙树侠说,自己保持苗条身材全得益于这套抓揉操,因为坚持练习,还抓出了三道腹肌。

国医大师姚希贤的养生经

国医大师姚希贤的养生经

养生圈启迪国医大师姚希贤的养生经姻杨旭姚希贤教授是我国第四届国医大师、首届全国名中医,他从医近70载,治疗各种疾病患者10万余人,抢救危重患者一万余人,获得了国内外医学界的广泛赞誉。

1929年,姚希贤出生在河北省一个普通的家庭。

在百姓普遍衣食不足、缺医少药的年代,他早早地体会到了生命的可贵。

少年时期,父亲为了生计进京谋生,刚刚十几岁的姚希贤不得不挑起家里的重担,每日起早贪黑下地干活,长时间的劳动使他患上了腰痛病,严重时甚至只能躺在炕上动也不能动。

母亲叫来行医的叔叔为他诊治,没想到简单的擦酒、针灸之后,他的腰痛就明显减轻,几天后病痛完全消失。

这让姚希贤突然有了学医的冲动:行医治病既能养家糊口,还能造福乡里。

于是他恳求叔叔收他为徒。

在之后的日子里,他一边学习中医基本常识,一边做叔叔的帮手,每日采药、炮制、跟诊,姚希贤在叔叔的指导下初窥中医门径。

1942年,姚希贤一家迁往北京,由于父亲患了肾炎,家里的积蓄被掏空,无法再继续支持姚希贤完成学业。

可他没有放弃,没有钱就半工半读,他尝试卖肥皂、做木匠、当家教,撑起了家里的半边天。

因为成绩好,学校免除了他所有学费。

后来,他又结识了名医孙瑾广。

他经常去孙瑾广的门诊主动做杂活,并细心地观察其诊病方法。

孙瑾广看他年纪不大,中医功底却不薄,又勤奋好学,就破例给他讲解疑难问题,并让他利用假日到门诊学习。

1950年,姚希贤如愿被河北医学院录取。

五年的大学生活中,他如饥似渴地学习西方医学各学科专业知识,同时也继续学习中医学。

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河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现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工作。

当时,毛主席号召西医学习中医,搞中西医结合,熟识两套医学理论的姚希贤在临床中如鱼得水,他积极承担起了医院内“西学中”桥梁的工作,一方面跟随名老中医继续深造,另一方面学以致用,率先在全院推广针灸治疗。

20世纪60年代初,姚希贤所在的医院接收了许多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患者。

在诊治中,姚希贤发现单纯用西医治疗效果不好,于是,他一方面向名老中医请教,研究中医组方,辨证施治;一方面参考国外先进治疗方法,采用腹水回收等方式为患者解决病痛。

孙树侠:人生七十正当年

孙树侠:人生七十正当年

龙源期刊网 孙树侠:人生七十正当年作者:来源:《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2012年第10期与孙树侠面对面,若不是那一头银发,眼前的这位70岁的老人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年轻十多岁。

养生不能等到老年才开始孙树侠目前担任着中国保健协会食物营养与安全专业委员会会长,提起养生保健,她先是从最近刚刚做的全面体检谈起,“除了有些骨质疏松外,身体各项指标都正常”。

她说,自己活到70岁,身体状况良好、皮肤皱纹很少,都是和运动、饮食,还有心态密不可分的。

其实,从50岁开始,孙树侠便开始调整自己的运动方式,由原来较为剧烈的运动,改成比较舒缓的、适合自己年龄的运动。

“我从50岁开始,每天早上去打木兰剑、木兰拳或太极剑、太极拳,通常是六点半开始,打到七点十分左右,然后等车去上班。

”等车时的孙树侠也不安分,不是找个可以搭腿的地方压压腿,就是在原地做做蹲起的动作。

孙树侠特别强调养生千万不能等到老了才开始。

“有些人说工作太忙,太累了,没有时间去照顾好自己的身体,等到退休以后再去谈养生吧,这个想法是非常错误的。

”自成一派的数字养生法“我强调个性化健康管理,从来不套用别人的养生方法,而是发明适合自己的养生保健法。

要问我最独家的养生方法是什么,我想莫过于我的数字养生法了。

”“人从65岁开始,就有一个魔鬼时间,那就是早上的5:00~10:00,在这个魔鬼时间段老人最好在家老实待着,别出去锻炼身体,要知道很多老人都是在这个魔鬼时间出事的。

从65岁之后,我每天早上的运动场所便从屋外变成了屋内。

”每天早上6点醒来后,孙树侠都会在床上做1个小时的床上运动,先躺着将两脚并拢,往上身的方向抬起200次;然后将左右脚底板相对,往上身的方向掰100次;再将双腿改成盘着的姿态,往上身方向掰100次;接着双腿并拢,往鼻子的方面尽量靠拢100次;然后一条腿伸直,另外一条腿搭在上面,往上身掰100次,换腿同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家养生:漂亮老太孙树侠的个性养生经
名家简介:孙树侠-中国保健协会食物营养与安全专业委员会会长,联合国工业组织绿色产业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蔬菜流通协会副会长,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信息分会副理事长,中国粮油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保健协会营养师、健康管理师培训首席专家。

曾主持多项国家和部委的研究攻关项目,获8项发明专利,著有20部专著及书籍。

她1983年结识营养界的鼻祖于若木,如今已是中国最知名的营养大师之一。

迄今为止,由她培养出来的营养师多达4万多人,做过的营养讲座不计其数,在中国的营养界提起她,没有一个营养师不为之称道。

这位七旬的老太太,脸上居然连一条皱纹都没有。

漂亮老太太说,自己活到71岁,身体越来越好、皮肤皱纹很少的原因,和运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这个神奇的发现让人心驰神往,禁不住马上要揭开这隐藏在她背后的长生不老、青春永驻的秘密。

50~65岁的健身法则
美国石溪大学发表的最新研究显示,人生最幸福的时刻始于50岁。

人到了50岁,开始平心静气,开始收敛人生的各种触须,不再被工作撵着往前跑,变得从容。

从50岁开始,孙树侠开始调整自己的运动方式,由原来较为剧烈的运动,改成比较舒缓的、适合自己年龄的运动。

"我从50岁开始,每天早上去打木兰剑、木兰拳或太极剑、太极拳,通常是六点半开始打,打到七点十分左右,然后等车去上班。

"
而等车时的孙树侠也不安分,不是找个可以搭腿的地方压压腿,就是原地做蹲起的动作。

"我每天都要做60个蹲起的动作,人要老腿先老,所以腿部的锻炼对于身体正处于衰退状态的人来说尤为重要。

"
周一至周五,孙树侠每天早上会运动40分钟左右,从六点半到七点十分。

到了周末,她的锻炼时间便会从早上的六点半一直延续到八点半,整整两个小时的运动时间,令年轻人都望尘莫及。

"我特别享受早起锻炼的时光,有一天我锻炼得精神抖擞地回去,一进门外孙就跑过来对我说,'姥姥,你到哪去垂死挣扎去了?'当时外孙还很小,发音还不是很清晰,更别提说成语了,我一听他的话就乐了,'谁说我去垂死挣扎去了?''姥爷说的!'外孙用小手一指我老伴儿,我又可气又好笑地看着他,'哼,这老头儿,竟然把锻炼说成是垂死挣扎!'我也没理他,仍然坚持每天早晨锻炼,垂死挣扎总比垂死不动好吧?只是在我坚持锻炼的时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平时不太爱动的老伴儿,在我60岁的时候突然离开了人世。

老伴的离世让我揪心不已,早知这样,我就算是使尽各种方法也应该拖着他一起去锻炼的。

"
老伴儿去世后,孙树侠一度心情非常低落,做什么事都缺少精神头儿,但周末她还是会坚持去锻炼身体,"老伴儿走后,我心情很不好,周一至周五也没有心思去锻炼了,但是每到周末,我还是会坚持去打打木兰剑和太极拳,和之前的老伙伴们一起锻炼两次。

运动有时候和时间的作用是一样的,它可以让你在一个一个动作中,忘记心底的忧伤。

"
在运动的治疗下,孙树侠以最快的速度恢复到了之前的状态,运动对于她来说,就像是一束纵向的光亮,一直照耀着她前行的人生!
绝妙的数字养生法
因为深知运动对人的重要性,所以孙树侠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运动,即使后来她迈入了老年人的行列,也没有放慢运动的脚步,只是通过自己的创新,让运动变得更适合自己的养生哲学,更富有孙树侠的个人色彩。

"我强调个性化健康管理,从来不套用别人的养生方法,而是会发明适合自己的养生保健法,要问我最独家的养生方法是什么,我想莫过于我的数字养生法了。

"
数字养生法?这可是个新鲜词!
"人从65岁开始,就有一个魔鬼时间,那就是早上的6:00-10:00,在这个魔鬼时间段老人最好在家老实呆着,别出去锻炼身体,要知道很多老人都是在这个魔鬼时间里出事的。

从65岁之后,我每天早上的运动场所便从屋外变成了屋内。

"
每天早上6点醒来后,孙树侠都会在床上做一个半小时的床上运动,先躺着将两脚并拢,往上身的方向抬起200次;然后将左右脚底板相对,往上身的方向掰 100次;再将双腿改成盘着的姿势,往上身方向掰100次;接着双腿并拢,
往鼻子的方面尽量靠拢100次;然后一条腿伸直,另外一条腿搭在上面,往上身掰 100次,换腿同之。

"俗话说筋长一寸,寿长十年,人老了就容易萎缩,就算不图筋长一寸,也至少可以让它不往回抽巴。

"漂亮老太太边兴致勃勃地示范着边说。

做完了抻筋的工作,老太太开始拍揉大法了。

先用手掌正中的劳宫穴拍足底的涌泉穴100下;然后从上往下敲两侧的胆经100下;接着开始揉肚子,先将左手盖在右手上,沿肚脐眼儿的周围顺时针揉100下,然后逆时针揉100下,紧接着再顺时针揉100下。

"揉肚子可以治疗便秘,我年轻时存在便秘的问题,自从40多岁开始揉肚子后,我就和便秘说bye-bye了,所以我们早上起来一定要揉一揉肚子,特别是容易便秘的老年人。

"
原以为在肚子上左右揉300下,肚子上的养生工作就完成了,没想到老太太不肯罢休,还要在肚子上大费周折。

"揉完肚子后就是抓肚子的动作了,先将手搭在肚子上,在肚脐眼儿到关元穴的区间,横向抓100下;然后把两手的小拇指搭在肚脐眼儿上,在肚脐眼儿到中腕穴的区间再横向抓100下;接着开始抓两边的腰,每边100下;最后再拍肚子100下。

记得抓肚子的时候一定要用力,正常的感觉应该是抓完火辣辣的,这个感觉就代表脂肪正在燃烧!"
难道说这样做能减肥?忍不住特意朝老太太的腰腹部看了看,发现她果然还维持着非常苗条的身材,那条灰色的长裙子穿在她的身上非常合身,曲线温婉,很有少女的风范。

正当心中无限感叹之时,老太太却突然将身体往前倾了倾,兴奋而又神秘地说,"我明年打算去拍一套写真,别的老太太身上的肉都松懈了,可是我现在腰腹部却抓出了三块竖着的肌肉,我要去拍写真,把它们都展示出来,让人们看看跨世纪老太太的风采……。

"
哦,这可真是个神奇可爱的漂亮老太太!我忍不住起身再次热烈地拥抱她,既为她独特的数字养生法,也为她永远都热爱生活的姿态,当然,也为我们每个人心中那永垂不朽的养生梦想。

穴位位置注解
关元穴--位于肚脐眼正下方三寸(四横指)的位置。

中脘穴--位于肚脐眼正上方四寸的位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