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汐要素复习整理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潮汐知识点

高中地理潮汐知识点

高中地理潮汐知识点以下是高中地理关于潮汐的知识点:1.潮汐是海洋中由于引力作用而引起的水位的周期性升降现象。

2.潮汐是由太阳和月亮对地球的引力作用产生的。

3.潮汐一般每日发生两次。

4.月亮对潮汐的影响比太阳大。

5.月亮的均值潮汐引力是太阳的2.17倍。

6.春潮是在新月和满月时形成的最大潮汐。

7.月球正上方的位置叫做顶潮点,离它最远的位置叫做底潮点。

8.潮汐在海洋中以波浪进行传播。

9.平均海平面是指在一年中每天的潮汐平均高度。

10.潮汐周期是24小时50分钟。

11.岁差导致了潮汐周期的变化。

12.潮差是指在高潮和低潮之间的垂直距离。

13.潮差的大小受到地形和地理位置的影响。

14.潮汐对海洋生态系统有很大的影响。

15.潮汐电力是利用潮汐能源产生电力的一种形式。

16.布里斯班潮是澳大利亚东海岸的一种特殊潮汐。

17.需要构建潮汐表来预测潮汐。

18.极大潮是指潮汐的最高点,极小潮是指潮汐的最低点。

19.大洋潮汐是指在大洋中形成的潮汐。

20.艾伯特式潮是北美大陆西岸特有的一种潮汐。

21.潮泵是用来汲取潮汐能源的一种装置。

22.潮汐引起的洪潮可能导致洪水和冲击。

23.正潮是指在潮汐周期内水位升高的阶段,负潮是水位下降的阶段。

24.潮汐还会对人类活动产生影响,如航海和渔业。

25.潮汐发生时,海洋生物的活动也发生变化。

26.潮汐是地球自转和月球绕地球运动的直接结果。

27.月球周期是29.5天,与潮汐周期产生了关联。

28.高潮时,海水上升,可能造成涨潮现象。

29.低潮时,海水下降,可能导致退潮现象。

30.环境因素也会影响潮汐的形成和变化。

31.大西洋的潮汐较大,太平洋的潮汐较小。

32.潮汐是导致海洋水流的一个重要动力。

33.半日潮是指每天发生两次的潮汐。

34.轮潮是指每天发生一次的潮汐。

35.在地球上,潮汐的高度在不同地点有很大的变化。

36.春潮是由月亮和太阳的引力相加形成的。

37.潮汐表是一种用来记录和预测潮汐变化的工具。

高一潮汐的重要基本知识点

高一潮汐的重要基本知识点

高一潮汐的重要基本知识点潮汐是地球引力和月球引力共同作用下海洋水位周期性变化的现象。

在高一地理课程中,学习潮汐是理解地球与地理身边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一些高一潮汐的重要基本知识点。

1. 潮汐的形成和原理潮汐的产生是由于地球上的引力和惯性的共同作用。

地球上的引力使得地球上的物体,包括海洋水体受到吸引。

而月球作为地球最近的天体之一,月球的引力也对地球上的物体产生吸引作用。

由于地球和月球之间的相互作用,潮汐现象就得以形成。

2. 主要影响因素潮汐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地球、月球和太阳。

尽管地球和月球之间的引力主导着潮汐的形成,但太阳的引力也会对潮汐产生一定的影响。

由于太阳和月球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可能会出现较大的潮汐差异,如春潮和大潮。

3. 潮汐的周期性变化潮汐的周期一般以12小时25分钟为一个基本周期,通常将其分为两个潮汐,即涨潮和落潮。

涨潮是指海洋水位逐渐升高的过程,而落潮是指海洋水位逐渐下降的过程。

根据月球、太阳和地球的相对位置,潮汐的周期和幅度会有所不同。

4. 潮汐分区潮汐根据出现的时间和水位高低可以分为潮汐分区。

对于不同的地理环境和地域来说,潮汐分区也会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潮汐分区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半日潮和日夜潮。

半日潮指的是在12小时25分钟内出现两次涨落潮,日夜潮则是在24小时50分钟内发生两次涨落潮。

5. 潮汐的影响潮汐对于海洋生态系统及人类社会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在海洋生态系统中,潮汐可以影响水域中的植物和动物的繁殖、迁徙和栖息地。

对于人类社会来说,潮汐可以影响港口的进出口航行、渔业和海洋旅游等行业的发展。

6. 潮汐预报潮汐预报是利用数学模型和实测资料对未来潮汐的变化进行预测的方法。

通过潮汐预报,人们可以更好地规划港口航行、海上作业和其他与潮汐有关的活动。

潮汐预报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对于保障相关行业的安全和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总结起来,了解高一潮汐的重要基本知识点对于理解地球与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至关重要。

初中物理潮汐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潮汐知识点总结

初中物理潮汐知识点总结潮汐是指地球上海洋水位的周期性变化。

它是由于地球上周围的引力系统以及地球的自转而产生的。

潮汐现象是地球上海洋和大陆上一些湖泊、河流等水体产生的,而大多数的水体无法感知潮汐现象。

在初中物理学习中,我们经常会学习潮汐现象及其相关知识。

下面将对初中物理中关于潮汐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1. 潮汐现象的成因潮汐现象的形成是由于地球上存在着各种引力系统,其中最主要的有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作用。

月球对地球的引力足够大,可以引起海洋和陆地表面上沿海的海水产生相对运动,从而形成涌潮和落潮。

同时,太阳也对地球产生引力,但其引力相对月球较弱,影响要小一些。

2. 潮汐现象的周期性潮汐现象是周期性的,一般情况下,涨潮和落潮各为一次,每天有两次涨潮和两次落潮。

这是由于地球自转而产生的,随着地球不停地自转,使得处于地球表面上的各个地方不断经过高潮和低潮的地点。

3. 潮汐的种类根据月球和太阳的引力关系,潮汐可分为日潮和月潮。

日潮是因为太阳的引力引起的潮汐现象,而月潮则是由于月球的引力引起的潮汐现象。

同时,还有半月潮,即月球和太阳在不同位置对海洋的引力互相作用而引起的潮汐现象。

4. 潮汐的形成时间潮汐的形成时间与月亮的位置有关。

当月亮和太阳呈直线时,即满月或新月时,潮汐的幅度最大,称为大潮或大潮汐;而当月亮和太阳分别位于地球上两个相对位置时,潮汐的幅度最小,称为小潮或小潮汐。

5. 潮汐的影响潮汐对人类生活和海洋生物有一定的影响。

首先,潮汐对航运具有一定的作用,高潮时水深较浅,船只较容易触礁;此外,潮汐也可以带动发电机转动,产生电能;同时,潮汐对海洋生物的生态环境也有影响,例如对于海藻、贝类、蟹类等海洋生物的生存繁衍都有一定的影响。

总之,潮汐现象是地球上海洋水位的周期性变化,是由于地球上周围的引力系统以及地球的自转而产生的。

初中物理学习中的潮汐知识包括潮汐现象的成因、周期性、种类、形成时间和影响等方面。

通过学习和了解潮汐现象,不仅可以加深对地球引力系统的认识,还可以对地球物理现象有更深入的了解。

初中地理潮汐知识点总结

初中地理潮汐知识点总结

初中地理潮汐知识点总结一、潮汐的概念潮是指海洋中周期性的涨落运动,表现为周期性的海平面的上升和下降,是由引潮力引起的,是一种规律的周期性运动。

潮汐是全球范围内海洋中普遍存在的自然现象,是由引潮力引起的。

二、潮汐的形成原因潮汐是由引潮力引起的。

引潮力是地球引力和月球、太阳引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海洋中产生潮汐现象。

地球和月球、太阳构成一个引力系统,通过引力相互作用引起海洋中周期性的涨落运动。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以及月球、太阳的引力互相作用,使得海洋中产生规律的涨落运动,形成潮汐现象。

三、潮汐的分类根据潮汐的周期性和规律性,潮汐可以分为大潮和小潮。

大潮是指潮汐幅度较大的现象,通常发生在每月两次的新月时和满月时,这种情况下月球与太阳两者的引力是相互增强的,潮汐幅度也会随之增大。

而小潮是指潮汐幅度较小的现象,通常发生在每月的第一季和第三季,这种情况下月球与太阳的引力是相互抵消的,潮汐幅度也会减小。

根据潮汐的周期性,潮汐还可以分为日潮和半日潮。

日潮是指潮汐周期为每天发生一次的潮汐现象,通常发生在太阳引力作用下;半日潮是指潮汐周期为每半天发生一次的潮汐现象,通常发生在月球引力作用下。

四、潮汐的影响潮汐对海洋生态、海岸线、海域生态环境和海洋交通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影响。

从海洋生态环境角度来看,潮汐对海底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有一定的影响,由于潮汐的周期性涨落运动,海底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在潮汐的影响下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从海岸线和海域环境角度来看,潮汐对海岸线的侵蚀和沉积有一定的影响,潮汐引起的海浪和海潮会对海岸线产生一定的影响。

从海洋交通角度来看,潮汐对海洋交通有一定的影响,潮汐会影响船只的安全航行和停靠。

五、潮汐的调查和利用由于潮汐是全球范围内海洋中普遍存在的自然现象,潮汐的调查和利用对海洋和海岸环境的保护和利用具有一定的意义。

通过对潮汐现象的调查和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海洋和海岸环境的变化和规律,为海洋环境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潮汐的知识点总结

潮汐的知识点总结

潮汐的知识点总结一、潮汐的形成原理1. 地月引力和地球自转潮汐的形成原理主要是由地月引力和地球自转相互作用的结果。

地球受到月球的引力作用会在地球表面形成一个潮汐椭球,这个潮汐椭球随着地球的自转而不断移动。

当潮汐椭球移动到某一地点时,该地点的海域就会出现潮汐现象。

2. 赤道潮汐和极地潮汐根据地球的自转方向和地月引力的作用,潮汐可以分为赤道潮汐和极地潮汐。

赤道潮汐是指赤道附近地区的潮汐现象,受到地球自转和地月引力的共同作用,赤道地区潮汐幅度较小;极地潮汐是指极地附近地区的潮汐现象,受地球自转和地月引力的交替作用,极地地区潮汐幅度较大。

3. 两种潮汐周期潮汐有两种周期,即月潮和日潮。

月潮是指潮汐周期为大约12小时26分钟,与月球的周期相同;日潮是指潮汐周期为大约24小时50分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

这两种潮汐周期的交替作用形成了潮汐的复杂规律。

二、潮汐的规律1. 潮汐的高潮和低潮潮汐的高潮和低潮是潮汐现象中最基本的规律。

高潮是指海水波浪上升到最高点的现象,低潮是指海水波浪下降到最低点的现象。

高潮和低潮交替出现,形成了潮汐的周期性变化。

2. 潮汐的周期和幅度潮汐的周期和幅度是潮汐现象中另一个重要的规律。

潮汐的周期受到月球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的影响,一般为12小时26分钟和24小时50分钟。

潮汐的幅度受到地形、海洋流、地球自转和地月位相等多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的潮汐幅度有所不同。

3. 效应大的地方一些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以及地形、洋流等因素的影响,潮汐效应比较明显。

比如加拿大的贝尔岛、法国的圣马洛、英国的西莫思等地,这些地方的潮汐幅度都非常大,是进行潮汐能利用的好地方。

三、潮汐的影响1. 海洋生态系统潮汐对海洋生态系统有着重要的影响。

潮汐现象可以带动海水的流动,促进海水的对流和翻动,为海洋生物提供了充足的氧气和养分。

同时,潮汐还可以影响海水的盐度和温度,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

2. 社会生活潮汐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观潮知识点总结

观潮知识点总结

观潮知识点总结一、观潮的科学原理1. 潮汐的形成潮汐是由引力作用和离心力等因素共同作用下海水周期性涨落的自然现象。

根据普通引力定律和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地球对海水的引力使得海水沿着地球的引力方向向地球表面移动,形成了一个涨潮节点;而地球的离心力使得海水产生了向外的压力,形成了一个落潮节点。

因此,潮汐是由地球引力和离心力共同作用下海水产生的周期性涨落。

2. 潮汐的规律潮汐的周期性涨落是按照月亮的位置和地球自转产生的。

月球对地球也产生了引力作用,因此月球会对地球表面的海水产生引力,使得海水沿着月亮引力的方向产生级差,从而形成了潮汐。

而地球自转也会使得潮汐周期不是严格的24小时,而是25小时。

因此,潮汐的规律是按照月球的引力和地球自转周期产生的。

3. 观潮的地理分布观潮现象在世界各地都有出现,但是观潮最为著名的地方是英国的多佛尔和法国的圣米歇尔山。

这些地方都有非常显著的潮汐涨落现象,是观潮的理想场所。

另外,观潮现象也在一些近海地区有发生,例如渤海、黄海和北海等地区观潮现象都比较常见。

二、观潮的地理分布1. 英国多佛尔英国的多佛尔是全球著名的观潮胜地之一,这里的潮汐变化十分显著,每天有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

观潮的最佳地点是多佛尔海峡,这里的潮汐在潮汐周期中涨落的高度可达10米以上,而且潮汐的速度也非常快,每小时可涌入2万吨的水,形成了壮观的观潮景观。

2. 法国圣米歇尔山圣米歇尔山位于法国诺曼底地区,是法国的著名观潮地点,也是世界著名的观潮景点之一。

圣米歇尔山是一个岛屿,每天都会经历一次涨潮和一次落潮,而且潮汐涨落的高度达到了10米以上,是一个非常适合观潮的地方。

3. 其他地区观潮现象不仅在多佛尔和圣米歇尔山等地有发生,其他一些地区也有明显的潮汐涨落现象,比如美国的缅因州和加拿大的新斯科舍等地。

这些地方的观潮景观都非常出色,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赏。

三、观潮的影响1. 生态环境观潮活动可以带动当地的旅游经济发展,为当地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潮汐要素复习整理知识讲解

潮汐要素复习整理知识讲解

潮汐原理复习思考题整理(第四章~第五章)第四章1.什么是中期观测资料分析和短期观测资料分析,以及调和常数求解的实际步骤中期观测资料分析:属于不同群的分潮的会合周期最长为1个月,因此把长度长于一个月但不足一年的观测记录称为中期观测资料短期观测资料分析:观测的时间长度只有一天或几天调和常数求解的实际步骤:▶中期观测资料分析(TB P103-107)1)区分主分潮和随从分潮2)取L 段观测记录,式(4.4)可以写为(4.6)3)将式(4.6)的余弦函数展开得到(4.7)4)式(4.7)是包含2(P+Q)+1个未知数的由()1LllM=∑个方程组成的矛盾方程组5)通过最小二乘法得到矛盾方程组的法方程(4.10)6)当L=1时,法方程(4.10)变为TB P1067)引入Q个随从分潮与相应的主分潮的差比关系后,将给出另外2Q个方程(4.11)8)进一步求得(4.12)▶短期观测资料分析(TB P116-119)1)潮汐调和常数的初算2)潮流调和常数的计算3)噪声方差的估计4)不合理数据的舍弃5)调和常数和余流的计算6)潮流椭圆要素的计算2.短期资料观测引入的参数D 和d 代表什么含义,具有什么作用?振幅系数D 和迟角订正d用准调和分潮表达式比用调和分潮表达式要简单的多,不但可以简化许多分析过程,而且对分析实际潮汐特征也能使得问题变得更容易。

3.什么是准调和分潮,它和调和分潮有什么区别▶实际准调和分潮的振幅和相角与A 小时前的引潮力准调和分潮相应量有关,与其余时刻,特别是与当时引潮力则没有关系,故A 叫做准调和分潮的潮龄▶区别4.了解潮汐和潮流的自报TB P119第五章1.潮汐特征值的含义TB P120-1212.对于不同潮汐类型港口潮汐特征值的计算方法期中整理1.名词解释TB P13▶视运动——太阳、月球等天体的真实情况运动反映在天球上的运动情况▶平太阳——假想的一个在黄道上匀速运动的辅助点A 与太阳同时经过近地点和远地点;另外假想一个在赤道上匀速运动的辅助点B 与A 同时通过春分点,则B 称为平太阳▶天顶距——天顶与任一天体的角距离θ▶回归年——太阳在黄道上运行一周的时间,约为365.2422平太阳日2.潮汐不等现象 复习资料 第一章/43.简述引潮力分潮和实际分潮二者的关系引潮力分潮可以展开为许多余弦振动之和,每一个振动都对应某一频率做周期变化的引潮力。

根据海洋潮汐变化规律总结

根据海洋潮汐变化规律总结

根据海洋潮汐变化规律总结
潮汐是地球引力作用下海洋水位周期性升降的现象,它受到太
阳和月球的引力影响。

根据观测和研究,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海洋
潮汐变化规律:
1. 月亮是主要的潮汐形成因素:月球对地球的引力作用是潮汐
形成的主要因素。

由于月球的引力不断地拉扯海水,导致海水产生
周期性的升降。

2. 潮汐现象受太阳影响:尽管月亮是主要的潮汐形成因素,但
太阳的引力也对潮汐产生影响。

太阳和月球在同一直线上时,其引
力叠加会导致更高的潮汐,被称为春潮;而太阳和月球呈直角时,
两者的引力相互抵消,导致较低的潮汐,被称为逆潮。

3. 潮汐受地理条件影响:不同地理条件下的海洋潮汐有所差异。

地形、海底地貌以及海湾、海峡等地理特征会对潮汐的高度和周期
产生影响。

4. 潮汐规律的周期性:潮汐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特征。

通常情况下,一天内会发生两次和两次低潮,每次潮水周期约为12小时25分钟。

这种规律性的变化使得潮汐成为可预测的现象。

总的来说,海洋潮汐的变化是由月球和太阳的引力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同时受到地理条件的影响。

通过研究和观测,我们能够总结出潮汐变化的规律,对于海洋环境的管理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潮汐原理复习思考题整理
(第四章~第五章)
第四章
1.什么是中期观测资料分析和短期观测资料分析,以及调和常数求解的实际步骤
中期观测资料分析:属于不同群的分潮的会合周期最长为1个月,因此把长度长于一个月但不足一年的观测记录称为中期观测资料
短期观测资料分析:观测的时间长度只有一天或几天
调和常数求解的实际步骤:
▶中期观测资料分析(TB P103-107)
1)区分主分潮和随从分潮2)取L 段观测记录,式(4.4)可以写为(4.6)
3)将式(4.6)的余弦函数展开得到(4.7)
4)式(4.7)是包含2(P+Q)+1个未知数的由
()
1
L
l
l
M
=

个方程组成的矛盾方程组
5)通过最小二乘法得到矛盾方程组的法方程(4.10)
6)当L=1时,法方程(4.10)变为TB P106
7)引入Q个随从分潮与相应的主分潮的差比关系后,将给出另外2Q个方程(4.11)
8)进一步求得(4.12)
▶短期观测资料分析(TB P116-119)
1)潮汐调和常数的初算2)潮流调和常数的计算
3)噪声方差的估计4)不合理数据的舍弃
5)调和常数和余流的计算6)潮流椭圆要素的计算
2.短期资料观测引入的参数D 和d 代表什么含义,具有什么作用?
振幅系数D 和迟角订正d
用准调和分潮表达式比用调和分潮表达式要简单的多,不但可以简化许多分析过程,而
且对分析实际潮汐特征也能使得问题变得更容易。

3.什么是准调和分潮,它和调和分潮有什么区别
▶实际准调和分潮的振幅和相角与 A 小时前的引潮力准调和分潮相应量有关,与其余时刻,特别是与当时引潮力则没有关系,故A 叫做准调和分潮的潮龄
▶区别
4.了解潮汐和潮流的自报TB P119
第五章
1.潮汐特征值的含义TB P120-121
2.对于不同潮汐类型港口潮汐特征值的计算方法
期中整理
1.名词解释
TB P13
▶视运动——太阳、月球等天体的真实情况运动反映在天球上的运动情况
▶平太阳——假想的一个在黄道上匀速运动的辅助点A 与太阳同时经过近地点和远地点;另外假想一个在赤道上匀速运
动的辅助点B 与A 同时通过春分点,则B 称为平太阳
▶天顶距——天顶与任一天体的角距离θ
▶回归年——太阳在黄道上运行一周的时间,约为365.2422平太阳日
2.潮汐不等现象 复习资料 第一章/4
3.简述引潮力分潮和实际分潮二者的关系
引潮力分潮可以展开为许多余弦振动之和,每一个振动都对应某一频率做周期变化的引潮力。

实际分潮则是海水产生同频率的震荡,作为对引潮力的响应。

在某一定地点的海面高度变化也包括了这个频率的成分,可以写作Hcos α,它代表了实际潮汐的一个分潮。

4.分潮点和回归潮,及其形成机制 复习资料 第一章/4-2)
5.太阳和月球引潮力的关系
太阳引潮力大小略小于月球引潮力的一半
33333'/()0.45923'
'u Sa Ma S R s u M R ER ER ===≈
6.引潮力一般展开式如何展开为引潮力第二展开式
▶引潮力一般展开式→引潮力第一展开式
以时角A 和赤纬δ 来代替天顶距θ
▶引潮力第一展开式→引潮力第二展开式
对月球赤纬δ 和时角 A 进一步展开,随时间变化的因子进一步展开为月球真实经度λ ,平太阳时角T 和经度h 以及白道赤道交角I ,白道赤道交点在赤道和白道上经度ν 和ξ 的函数 7.分潮命名原则
▶达尔文分潮
TB P32
(1)下标 a ,sa ,m ,f ,1,2,3分别代表的大概周期为一年,半年,一月,半月, 一天,半天,1/3天等
(2)有的分潮加方括号,表示展开式中具有这一角频率的项不只一个,这些项合 起来可以看成一个分潮。

(3)有些分潮的名称加圆括号,表示海洋中观测到的分潮实际上主要不是游引潮力直接作用引起的,只不过它的频率刚好与引潮力的这一项相同。

▶从属分潮(天文气象复合潮和浅水分潮)
TB P63-64
8.已知潮流调和常数,确定潮流额椭圆要素 TB P66-68/(3.15)-(3.21)
9.证明:2
'
sin 1
(sin )[]2sin N
j jj
j
n N j
N t B n t
N t
σσ
σ=-=
=-∑ j=1,2
……k 见推导整理资料
三角函数公式
▶两角和公式
▶倍角公式
▶三倍角公式
▶半角公式
▶和差化积
▶万能公式
2
2tan
2sin 1tan 2
a
a a
=
+ 2
2
1tan 2cos 1tan 2
a a a
-=+

积化和差2
2tan
2tan 1tan 2
a a a
=
-
▶诱导公式
▶其他公式
sin()sin a a π+=- cos()cos a a π+=- tan()tan a a π+= cot()cot a a π+=
sin()sin a a -=- cos()cos a a -=
tan()tan a a -=-cot()cot a a -=-
sin()sin a a π-=
cos()cos a a π-=- tan()tan a a π-=- cot()cot a a π-=-
sin(2)sin a a π-=- cos(2)cos a a π-= tan(2)tan a a π-=- cot(2)cot a a π-=-
sin()cos 2
cos()sin 2tan()cot 2
cot()tan 2a a
a a a a a a π
ππ
π+=+=-+=-+=- sin()cos 2
cos()sin 2tan()cot 2
cot()tan 2
a a
a a
a a
a a
π
π
π
π
-=-=-=-= 3sin(
)cos 23cos()sin 23tan()cot 23cot()tan 2
a a a a
a a
a a
π
π
π
π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