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三高考物理考前指导

合集下载

2017年高考物理备考策略

2017年高考物理备考策略

为什么实验题得分率不理想?
题序 14~21 22 23 24 25 33/34/35(选 考) 选择、填空和 计算 15分 1.02/5.84/5.70 15分 1.7/6.08/7.12 15分 3.2/6.69/7.28 15分 4.13/7.21/7.22 15分 4.75/3.47/4.86 15分 6.02/8.48/5.49 总分
给分点
0
1
2
3
4
百分比 26.69
给分点 5
0.80
6
0.89
7
13.09
8
0.70
9
百分比
给分点
4.30
10
1.50
11
0.30
12
19.50
13
3.09
14
百分比
3.40
0.50
1.20
1.50
22.60
平均分: 6.50分
2016年24题特点: 第24题考查物体平衡和电磁感应中的电动势, 安培力等知识点。对于考生公式的熟练程度,表达 规范性,分析问题能力等有一定的要求。
给分点
0
1 9.39 7 2.29
2 5.29 8 2.89
3 7.90 9 1.40
4 13.40 10 4.80
5 3.50 11 0.80
百分比 38.90 给分点 百分比 6 5.29
给分点
百分比
12
1.30
13
0.40
14
0.40
15
0.80
16
0.30
17
0.20
给分点
百分比
18
0.80
23题考生答题中主要问题: 1.连线不规范,许多学生将连线的接点连在图形上, 滑片上,开关上等。 2.原理理解不清,所以在保护报警器时,滑动变阻 器的选择出错,没有理解电阻箱与热敏电阻的关系, 所以不能确定电阻箱的取值。 3.文字说明意义表述不清,报警器无论报警与不报 警都在工作,有学生误认为报警器正常工作就只是 报警,缺乏常识。说明原因时,没有抓住“电流过 大,损坏报警器”等关键词。

2017物理高考考前辅导-最后一讲

2017物理高考考前辅导-最后一讲

二、调整心态
4、积极的自我暗示
审题仔细作答缜密, 一旦确认不再回首。 遇到难题,要难都难,不必慌乱!
我不会的题,很多人也不会!! 高考又不是人生的惟一,状元 中还有复读生呢。Βιβλιοθήκη 三、自我提示,主动关注常见问题
1. 是否考虑重力 2. 选择题中选错误的还是正确的. 3. 矢量还是标量? 求该物体的加速度? 求最终的速度? 求受到的安培力? 求力时还要注意: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 4. 求功必须指明是正功还是负功? 5. 分清轨道半径地球半径离地的高度 6. 是直径还是半径
江苏14---15四年高考物理题型为:
1.单项选择题(二力三电)【分为概念题型、计算题型、图象题型】
解题策略: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对于单项选择题来说,如果你能确定某 一项肯定是正确的,其余的选择项可以不去管它。这样就节省了时间,须 知,高考考场上的时间,一分一秒都是宝贵的。 2.多项选择题(二力二电) (1)每一个选项提出一个问题,逐一选项判断
二、调整心态
3、大考失误常有,大将风度面对
一要镇定: 失误已成事实,内疚于事无补 二要豁达: “一城一池”得失不定输赢 三要理智: 出考场不问对与错, 快切换准备下一科。 此乃明智之举。
二、调整心态
4、积极的自我暗示
我曾经赢过,还会再赢! 适度紧张是好事,别神经兮兮的。
坚持纵比不横比, 车走车辙马走马路。 狭路相逢勇者胜, 答出学会的就是成功。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 全国统一考试
最后一课 物理考前指导
一、考试策略
二、心态调整 三、审题技巧
四、规范解题
一、考试策略
题易大家易,我不大意;
题难大家难,我不畏难。 一丝不苟,该得的分一分不丢;

2017年高考物理 专题集锦(一)机械能守恒定律复习指导

2017年高考物理 专题集锦(一)机械能守恒定律复习指导

机械能守恒定律复习指导从本单元开始解决问题又多了一条思路,就是功能角度,而且动力学规律与功能规律在很多问題中交替综合使用,所以,“机械能”问题对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复习时要适当地放慢节奏,抓好基础,理解热点,及时纠偏。

本章的要点内祥如下。

―、对功的理解正确现解功的定义及计算综合应用动能定理、功能规律的前提和保证。

【例1】(2015 •云南一检)如阁1所示,n 个完全相同,边长足够小且互不粘连的小方块依次排列,总长度为l ,总质量为M ,它们一起以速度v 在光猾水平面上滑动,某时刻开始滑上粗粒水平面。

小方块与粗糙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若小方块恰能完全进人粗糙水平面,则摩擦力对所有小方块所做功的数值为( )A.212Mv B.2Mv C. 12Mgl μ D. Mgl μ 【解析】小方块恰能完全进人粗糙水平面,说明小方块进人粗糙水平面后速度为零。

以所有小方块为研究对象,由动能定理可知,所有小方块克服摩擦力做功212f W Mv =,A 项正确;将所有小方块等效为质量集中在重心的质点,恰能完全进人粗糙水平面,重心位移为12l ,摩擦力做功为12Mgl μ-,做功数值大小为12Mgl μ,C 项正确。

【答案】AC【总结】(1)功的判断。

常用依据力与位移的夹角α来判断恒力做功。

在曲线运动中,常用F 与v 的方向夹角α来判断。

当 090α︒≤<︒,力对物体做正功; 90180α︒<≤︒,力对物体做负功;90α=︒,力对物体不做功。

另外,也可以依据能量变化来判断。

若有能量转化,则必有力对物体做功.此法常用于判断两个相联系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做功的判断。

(2)功的计算分为恒力做功和变力做功。

恒力功的计算依据为cos W Fl α=。

变力做功的计算方法有微元法、图象法、平均力法等。

二、功率问题功率是反映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高考对其命题围绕功率的计算和汽车启动模型进行。

特2别是汽车启动问题,力、 能、图象等主干知识和方法在此交汇综合。

2017高三物理高考考前指导(共43张PPT)

2017高三物理高考考前指导(共43张PPT)

高考物理阅卷组长十点忠告
江苏省高考物理阅卷组长列出了10个 问题,现整理给大家,请引起重视。
高考物理阅卷组长十点忠告
1.字要写大点,要写工整。否则网上阅卷老师
看不清楚会丢分。 2.不要用铅笔答题、作图,特别是光路图,用 铅笔作图,虚、实线分不清。 3.答题时中间不能空。如一题有三问 ,答题时 中间不留空,即使2问不会答,1、3也要连起 来答。 4.答案不能出答题框。出答题框阅卷老师找不 到。 5.物理要公式、方程式等,文字说明要简洁。
三、把握速度与正确率的平衡点,争取一次成功
2、基本按题号去做,若答题受阻(卡住),则暂 时壮士扼腕,绝对不能花过多时间,将能做的部分 做好,争取更多时间做其它容易做的题而更多得分, 待全部能做的题目做好后,再来慢慢解决它(此时 解题的心情已经会相对放松,更易发挥)。
三、把握速度与正确率的平衡点,争取一次成功
2017高考物理考前指导
一、高考热点预测(选择题)
1、物体的受力分析及物体的平衡
2、运动和力的关系及运动的合 成与分解
3、运动图像
4、万有引力的应用,卫星的稳定 运行和变轨运行
一、高考热点预测(选择题)
5、电场线、等势面及带电粒子在 电场中的运动 6、动态电路分析 7、磁场的概念及带电粒子在匀强磁 场中或在复合场中的运动 8、电磁感应中楞次定律及电磁感应 定律的考查、自感现象 9、描述交流电的物理量、变压器、 远距离输电
7.引力常量:G = 6.67×10-11N· m2· kg-2 8.静电力常量:k = 9.0×109 N· m2· C-2
9.普朗克常量:h = 6.63×10-34J· s
10.原子质量单位:1u =1.66×10-27kg
11.电子质量

2017高考物理考前指导方案共3篇

2017高考物理考前指导方案共3篇

2017高考物理考前指导(一)――考点大全1、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平均速率的定义。

2、加速度的定义,加速度是描述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物体的加速度与速度无关只由合外力决定。

合外力决定加速度,加速度决定速度如何改变。

3、匀变速运动可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曲线运动,其共性为:单位时间内的速度变化相同(v a t∆=∆,包括大小和方向),即加速度恒定。

4、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三个基本公式和两个推论公式(用于纸带处理)。

5、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殊规律:⑴相等相邻时间间隔内的位移比为1:3:5……⑵经过相等相邻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1:-1):……6、上抛运动的基本公式及全程解法和图象解法(可能有多解)。

7、追及相遇问题的临界条件:速度相等时距离有极值。

8、打点计时器周期及纸带法求解速度和加速度的公式(逐差法)。

9、光电门和气垫导轨、频闪照相法研究物体运动的基本原理;光电门计算速度和加速度的原理。

10、探究弹簧中弹力与伸长量的关系(胡克定律);绳中弹力可突变,弹簧中弹力不可突变。

11、绳中弹力与杆端弹力的区别:绳中弹力一定沿绳方向,杆端弹力不一定沿杆方向。

12、静摩擦力随外力和运动状态的变化其方向和大小都可能发生改变,着重看加速度方向。

13、斜面上物体能否静止的判断方法:比较tanθ和μ。

14、传送带问题的分类:传送带两种转向的讨论;水平传送带相对静止后即无摩擦力,而倾斜传送带二者速度相等后一般摩擦力要改变(改变大小或方向)。

15、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原理(等效思想)、过程、误差分析。

16、三力平衡问题中的动态分析(画平行四边形找变化趋势和极值)。

17、力和运动的关系:物理学家研究力和运动的历史过程(伽利略及其斜面实验);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产生加速度的原因),而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

牛顿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牛顿三定律。

18、力学单位制:七个基本单位以及单位运算(如场强、磁感应强度等单位如何化为基本单位)。

2017级高三高考物理考前指导

2017级高三高考物理考前指导

3.画图助解,弄清物理情景
4、立足基础,构建物理模型;
5、深入推敲,挖掘隐含条件;
反复读题审题,既综合全局,又反复推 敲,从题目的字里行间挖掘出一些隐含 的信息,利用这些隐含信息,梳理解题 思路和建立辅助方程
6、严谨推理,寻找临界条件
7、发散思考,判断多解可能;
初末状态不明确,带来结果的多解 矢量方向不明确; 物理现象多种可能性 制约条件不确定: 周期性(圆周运动、振动和波)
R
这个一般表达式.
qvB m v2 得:R mv
R
qB
evB m v2 , 得:R mv
R
eB
错误! 正确!
四、规范答题
3.运用数学的方式要讲究
①“代入数据”、解方程的具体过程可以 不写出. ②解题过程中涉及的几何关系只需说出判 断不必详细证明: 如:三角形ABC相似于三角形DEF即可, 不必详细证明为什么相似.
四、规范答题 3.运用数学的方式要讲究 ③重要的中间结论的文字表达式要写出来. ④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解,都要写出来,然 后,该舍的舍去. ⑤数字相乘,数字之间不要用“· ”要用 “×”. ⑥力求简洁,当vt=0时,不写“vt=v0-at”而 是直接写“v0-at=0”
四、规范答题
3.运用数学的方式要讲究
9、自我提示,关注常见问题
(10)运用能量守恒解题时能量找不齐; (11)求电路中电流时找不齐电阻,区分不清谁是电源谁是外电阻 ,求通过谁的电流; (12)求热量时区分不清是某一电阻的还是整个回路的; (13)实验器材读数时不注意有效数字的位数和单位;不注意结果 保留几位有效数字还是几位小数。实验题作图不用直尺。
(14)过程分析不全面,只注意到开始阶段,而忽视对全过程的讨 论; (15)分析题意时,不注意是水平平面还是竖直平面,是计重力还 是不计重力,计算数值错误等引起分析题意出现差错,无法求 解。

2017届高考复习策略指导《高考理综分析和物理备考建议

2017届高考复习策略指导《高考理综分析和物理备考建议
(2)变换题目的情景或背景,把旧题改造成新题。
自编题极有可能成为高考题
5.打造高效的试卷讲评课
关于“三讲”与“三不讲”的要求
• “三讲”——讲学生不易理解或容易理解错误的地方;讲学生似懂非懂 容易被忽视的地方;讲学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二”上。切忌喋喋 不休,泛泛而谈。 。核心问题必讲;思路方法必讲;疑难之处必讲 • “三不讲”——对概念和规律要“先议后讲,不议不讲”;对典型习 题要“先做后讲、不做不讲”;对课后练习要“先批后讲、不批不 讲” 。高三复习的“讲”不要成为新授课内容的机械重复或简单压缩, 不能满足于“我讲了”、“我讲明白了”,而应立足于学生真正理解 了,学生会应用了。 • 总之,加强对规律、方法、技巧及注意问题的归纳讲解,缩减对习题 的分析讲解。习题处理以“导、悟、做、评”为主,避免教师过多包 办代替。精讲应以教师对教材的深刻理解和对学情的准确把握为前提, 少讲不等于精讲。(最大限度的告诉学生—最大程度的促进学习)
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高考试题评析
2018年新课程全国卷高考备考策略
一、考点分布
题型 题号 14 14—18题为单项选 择题,19—21题为 多项选择题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实验题 23 24 计算题 25
2017全国卷考点分布表
分值 6分 6分 6分 6分 6分 6分 6分 6分 6分 9分 12分 20分 5分 共点力动态平衡 库仑定律、曲线运动、动能定理 动能定理、圆周运动 电容器、电路串并联 涉及的考点 中 中 中 中 中 中 中 中高 中 中 中低 中 中低 中 中低 中 中低 中高 中 难度
电势能变化ΔEP 电能变化ΔE=IUt
安培力做功
洛伦兹力永不做功
电能与机械能的转化

2017物理考前指导

2017物理考前指导

热点词:单纯、轨迹、全面、稳定
• 〖命题特点〗以点电荷或电场线的分布情 况为背景;涉及场强大小及电势高低的判 断,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关系的应用; 一般不与力学部分做过多综合。 • 〖演变趋势〗电场的复杂性增加,考查方 式及难度相对稳定。
考点7、电磁感应综合问题
• (2011山东第22题). • 如图甲所示,两固定的竖直光滑金属导轨足够长 且电阻不计。两质量、长度均相同的导体棒、, 置于边界水平的匀强磁场上方同一高度h处。磁 场 • 宽为3h,方向与导轨平面垂直。先由静止释放c, c刚进入磁场即匀速运动,此时再由静止释放d, 两导体棒与导轨始终保持良好接触。用 a 表示 的加速度,Ek表示的动能,xc、xd分别表示、 相对释放点的位移。图乙中正确的是 • 答案:BD
高考物理答题中 存在的问题
首页 答题谈 选择题 实验题 计算题 3-4 3-5
一.考生在高考答题中反映出来的问题 1.审题时存在的问题
(1)读题时会看错字或漏掉一些关键性的字。 如原子核看成原子或原子看成原子核,选择题选 错的看成选对的等。 (2)理解题意时想当然。如电磁场单独存 在理解成同时存在或电磁场同时存在理解成单 独存在等“低级错误”。 (3)分析受力时是否计重力、摩擦力错误。 (4)题目设置的陷阱不能发现。 (5)物理过程没搞清就匆忙解题。
• 2011山东第19 题).如图所示,将两相同 的木块a、b至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中间 用一轻弹簧连接,两侧用细绳固定于墙壁。 开始时a、b均静止。弹簧处于伸长状态, 两细绳均有拉力,a所受摩擦力,b所受摩 擦力,现将右侧细绳剪断,则剪断瞬间 ( ) • A.大小不变 B.方向改变 • C.仍然为零 D.方向向右 • 答案:AD
考点2、运动学图像及其相关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⑦卷面上不能“将等式两边相同的量约去” 例如:不能
G 在
Mm r
2
mg
上打“/”或者“×”将m相约.
⑧文字式做答案的,所有字母都应是已知量. ⑨写分式时一般不要写成斜杠式(如写斜杠式,分子、 分母必须分别用括号括起来 如 V1 V2 可写为 (V1 V2 ) ). 不能写为 V1 V2 R R 1 2 ( R1 R2 ) R1 R2
R
2=2as” 例如,要写“F一F f= ma ”“ f = umg ”“ v mg 2 s m
四、规范答题 2.方程式的书写要规范
③要方程,不要公式.公式的字母常会带 来混乱. ④要用原始方程组联立求解,不要用连等 式,不断地“续”进一些东西. 不要写成:
F f F mg v t 2as 2 s 2 s 2 s m m m SBY y 2 E r B0 k r 2 B0 k v t t t F合
四、规范答题 3.运用数学的方式要讲究 ③重要的中间结论的文字表达式要写出来. ④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解,都要写出来,然 后,该舍的舍去. ⑤数字相乘,数字之间不要用“· ”要用
“×”.
⑥力求简洁,当vt=0时,不写“vt=v0-at”而
是直接写“v0-at=0”
四、规范答题 3.运用数学的方式要讲究
1、认真细致,全面收集信息
审题时应认真仔细,对题目文字和插图的一些 关键之处要细微考察,有些信息,不但要从题 述文字中获得,还应从题目附图中查找,即要 多角度、无遗漏地收集题目的信息。
2、咬文嚼字,把握关键词句 所谓“咬文嚼字”,就是读题时对题目中 的关键字句反复推敲,正确理解其表达的 物理意义,在头脑中形成一幅清晰的物理 图景,建立起正确的物理模型,形成解题 途径,对于那些容易误解的关键词语,如 “变化量”与“变化率”,“增加了多少” 与“增加到多少”,表现极端情况的“刚 好”、“恰能”、“至多”、“至少”等, 应特别注意,最好在审题时作上记号。
8、分清主次,排除干扰因素;
干扰信息往往与解题的必备条件混杂在一起,若不及 时识别它们,就容易受骗上当误入歧途,只有大胆地 摒弃干扰信息,解题才能顺利进行。
9、自我提示,关注常见问题
(1)判断两个矢量是否相等时或回答所求的矢量时不注意方向; (2)求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时不注意运用牛顿第三定律进行说明; (3)不管题目要求g值习惯取10m/s2; (4)受力分析时不完整,尤其是电学中重力的分析; (5)字母不用习惯写法或结果用未知量表示,大小写不分(如L和 l); (6)不按题目要求答题,画图不规范; (7)求功时不注意回答正负功;求能量变化时不注意说明是增加还 是减少; (8)不注意区分整体动量守恒和某方向动量守恒; (9)碰撞时不注意是否有能量损失,两物体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 时,动能(机械能)损失最多,损失的动能在碰撞瞬间转变成内能
二、心态调整
4、积极的自我暗示
审题仔细作答缜密, 一旦确认不再回首。 遇到难题,要难都难,不必慌乱!
我不会的题,很多人也不会!! 高考又不是人生的惟一,状元 中还有复读生呢。
三、审题技巧
1.认真细致,全面收集信息; 2.咬文嚼字,把握关键词句; 3.画图助解,弄清物理情景; 4.立足基础,构建物理模型; 5.深入推敲,挖掘隐含条件; 6.严谨推理,寻找临界条件; 7.发散思考,判断多解可能; 8.分清主次,排除干扰因素; 9.自我提示,关注常见问题; 10.科学思维,力避主观想象。
四、规范答题
(一)实验题解答的规范 (3)实验填空题要注意括号内所说的内容。如: 结果保留几位有效数字还是几位小数。填增大、 减小或不变等
(4)仪器读数要注意后面的单位或者后面有无单 位。
(5)选器材要注意是填代号还是序号。 (6)所填结果要注意与题中的字母对应,书写要 规范,不要出现错别字。如把误差写成物差,把 系统写成细统等。
四、规范答题 1. “必要的文字说明”
①对非题设字母、符号的说明。 如“设……”、“令……”等熟知的说法或“各量如图 中所示”(在示意图上标出各量)。为便于分析,要画出 原理分析图和物理过程示意图(如受力分析图、运动 示意图、等效电路图、光路图等)。 ②对于物理关系的说明和判断. 如在光滑水平面上的两个物体用弹簧相连,“在两物体速 度相等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在弹簧为原长时物体 的速度有极大值”.
这个一般表达式.
v mv qvB m 得:R R qB 2 v mv evB m , 得:R R eB
2
错误! 正确!
四、规范答题 3.运用数学的方式要讲究 ①“代入数据”、解方程的具体过程可以 不写出. ②解题过程中涉及的几何关系只需说出判 断不必详细证明: 如:三角形ABC相似于三角形DEF即可, 不必详细证明为什么相似.
22.(7分)(2013年新课标1卷)图(a)为测量物块与水 平桌面之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实验步骤 如下: ①用天平测量物块和遮光片的总质量M.重物的质量m 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片的宽度d;用米尺测最两光电门 之间的距离s; ②调整轻滑轮,使细线水平 ③让物块从光电门A的左侧由静止释放,用数字毫秒 计分别测出遮光片经过光电门A和光电门B所用的时间 △tA和△tB,求出加速度a; ④多次重复步骤③,求a的平均 a ; ⑤根据上述实验数据求出动擦因数μ。 回答下列问题:
10、科学思维,力避主观想象。
(1)不能凭主观想象,必须看清、明确题意 (2)不能误认为就是已做过的那题 (3)只有明确了物理现象(模型)才能用对应的物理 规律
四、规范答题
(一)实验题答题的规范
(1)实验作图要用工具(直尺等),作图先用铅笔,检查无误后再用黑色水芯 笔描黑。描点连线时,线不要画得太粗,不能把点淹没。线要向两方延伸。 (2)实物连线要注意的事项: ①线要连到接线柱上 ②线不能交叉 ③线不要走仪表上穿过 ④电流要从电表正进负出 ⑤线不能连到滑动变阻器滑片P上 ⑥不要改动电表、电源的正负极性 ⑦连线要用平滑的曲线 ⑧先用铅笔连线,检查无误后再用黑色水芯笔描黑,不要乱涂乱画。
四、规范答题 2.方程式的书写要规范
⑤方程要完备,忌漏掉方程. 例如:写了“F一f=ma” , “f=μN” 而漏写了“N=mg”
⑥另外,写方程时必须与题目所给出的具体物理情境 相结合,不能只写出一般表达式. 如:带电粒子在不同磁场中运动时,有关表达式应为
v12 qvB1 m , R1
2 v2 qvB2 m R2
四、规范答题 2.方程式的书写要规范
①要用字母表达的方程,不要掺有数字的方程. 例如,要写“F一f=ma”,不要写成“6.0一f= 2.0a". ②写方程时,首先要写出原始方程(定律、定理原始表 达式),不能用变形式子代替或直接写出结果式.,不要 方程套方程. v 2 如: m g m 不能直接写为 v Rg
2017年高考
物理考前指导
高三物理组
一、考试策略
二、心态调整 三、审题技巧
四、规范答题
一、考试策略
题易大家易,我不大意;
题难大家难,我不畏难。 一丝不苟,该得的分一分不丢;
坚定信心,难得的分每分必争。
沉着应战,从容解答;从前到后,先易后难。 缜密审题,扣题作答;依据可信,推理严谨。
书写工整:字迹清楚,横竖成行,间隔恰当。
(1) 测量d 时,某次游标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为1mm)的示如图 (b)所示。其读数为 0.960 cm
(2) 物块的加速度a可用d、s、△tA和△tB表示为a=
(3)动摩擦因数μ可用M、m、 a 和重力加速度g表示为μ= (4)如果细线没有调整到水平.由此引起的误差属于 系统误差 (填 “偶然误差”或”系统误差” )
3.画图助解,弄清物理情景 4、立足基础,构建物理模型; 5、深入推敲,挖掘隐含条件;
反复读题审题,既综合全局,又反复推 敲,从题目的字里行间挖掘出一些隐含 的信息,利用这些隐含信息,梳理解题 思路和建立辅助方程 6、严谨推理,寻找临界条件
7、发散思考,判断多解可能;
初末状态不明确,带来结果的多解 矢量方向不明确; 物理现象多种可能性 制约条件不确定: 周期性(圆周运动、振动和波)
三、规范答题 4.使用各种字母符号要规范
①字母要写清楚、写规范,忌字迹不清、了草 阅卷时因为“v、r、γ、ν”不分,“G的草体像 a”,希腊字母“ρ、μ、β、η”笔顺或者形状不对 而被扣分已屡见不鲜.
四、规范答题 4.使用各种字母符号要规范
②物理符号系统要规范. 严格按照题目所给的符号,题目给了符号一定不 再另立符号,题目给出半径是r,你写成R就是错的; 一个字母在一个题中只能用来表示一个物理量, 忌一字多用.例如物体在运动第一阶段的时间用 t1表示,第二阶段的时间要用t2表示,不能都用t,一 个物理量在同一题中不能有多个符号,以免混乱. 注意延用习惯用法,拉力用F,摩擦力用f,阅卷人 一看就明白,如果用反了就会有误解;物理应用专 用符号,不得随意用.
作图规范:画线用尺,作圆用规,比例协调。
二、心态调整 1、高考当平时,答卷如练习
冷静思考寻找感觉,大胆猜测完整认定; 审题仔细作答缜密,一旦确认不再回首; 循序渐进步步向前,依据实力灵活跳跃; 心态坦然发挥正常,沉着应战节省时间。
2、遭遇难题,要作冷静思考
“要难都难,大家一块难,慌什么!” “能做几步就尽力做几步,急什么!” “绕过去,回头再说,怕什么!”
二、心态调整
3、大考失误常有,大将风度面对
一要镇定: 失误已成事实,内疚于事无补 二要豁达: “一城一池”得失不定输赢 三要理智: 出考场不问对与错, 快切换准备下一科。 此乃明智之举。
二、心态调整
4、积极的自我暗示
我曾经赢过,还会再赢! 适度紧张是好事,别神经兮兮的。
坚持纵比不横比, 车走车辙马走马路。 狭路相逢勇者胜, 答出学会的就是成功。
四、规范答题 1. “必要的文字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