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与实验答案(3)

作业与实验答案(3)
作业与实验答案(3)

1、定义一个存折类,并派生出信用卡类。存折类可以实现开户、存款、取款和查询余额的

操作,对存折类:

(1)开户:通过构造函数实现,开户必须将账户余额初始化成某个值>0;

(2)存款:增加账户余额;

(3)取款:减少账户余额,取款金额必须小于余额;

(4)查询:显示账户余额。

信用卡类从存折类派生,具有如下功能:

(1)两个余额,一个为信用余额,一个为账户余额;

(2)开户:通过构造函数实现,开户必须将账户余额初始化成某个值>0,信用余额为12000,对账户余额通过基类构造实现;

(3)存款:增加账户余额;

(4)取款:减少账户余额,取款金额必须小于帐户余额;

(5)查询:显示账户余额,已经消费余额,以及信用余额;

(6)消费:减少信用余额;

(7)还款:减少账户余额,增加信用余额,还款是,消费余额必须小于账户余额。

实例化1个存折对象,以及一个信用卡对象,验证每一个操作过程,试编写一个完整的程序,实现相关功能。

程序: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Bankbook

{

public:

Bankbook(float NewB);

Bankbook();

void Save(float SaveB);

void Withdraw(float WithdrawB);

void ShowB();

};

float Money;

Bankbook::Bankbook(float NewB)

{

if(NewB>0)

Money=NewB;

else

cout<<"错误"<

}

Bankbook::Bankbook()

{

Money=0.10;

}

void Bankbook::Save(float SaveB)

{

Money=Money+SaveB;

}

void Bankbook::Withdraw(float WithdrawB) {

if(WithdrawB

Money=Money-WithdrawB;

else

cout<<"账户余额不足"<

}

void Bankbook::ShowB()

{

cout<<"账户余额为:"<

}

class Creditcard:public Bankbook

{

public:

Creditcard(float NewB):Bankbook(NewB) {

Credit=12000.00;

expense=1.00;

}

Creditcard()

{

Credit=12000.00;

expense=1.00;

}

void Show();

void Expense(float ExpenseC);

void Pay();

private:

float Credit,expense;

};

void Creditcard::Show()

{

ShowB();

cout<<"信用余额为:"<

cout<<"消费金额为:"<

void Creditcard::Expense(float ExpenseC) {

if(ExpenseC

{

Credit=Credit-ExpenseC;

expense=expense+ExpenseC;

}

else

cout<<"信用余额不足"<

}

void Creditcard::Pay()

{

if(expense

{

Credit=12000.00;

Money=Money-expense;

expense=1.00;

}

else

cout<<"账户余额不足"<

}

void main()

{

Bankbook b1,b2(100.00),b3(0);

cout<<"第一张存折:"<

b1.ShowB();

cout<<"第二张存折:"<

b2.ShowB();

cout<<"在第二张存折中存入50元后:"<

b2.Save(50);

b2.ShowB();

cout<<"在第二张存折中取出100元后:"<

b2.Withdraw(100);

b2.ShowB();

cout<<"在第二张存折中再取出100元:"<

b2.Withdraw(100);

b2.ShowB();

Creditcard c1,c2(12000.00),c3(0);

cout<<"第一张信用卡:"<

c1.Show();

cout<<"第二张信用卡:"<

c2.Show();

cout<<"第二张信用卡消费1000后:"<

c2.Expense(1000);

c2.Show();

cout<<"第二张信用卡还款后:"<

c2.Pay();

c2.Show();

cout<<"第二张信用卡再次消费1000后:"<

c2.Expense(1000);

c2.Show();

cout<<"第二张信用卡还款:"<

c2.Pay();

c2.Show();

cout<<"第二张信用卡再次消费1000:"<

c2.Expense(1000);

c2.Show();

}

结果:

错误

第一张存折:

账户余额为:100

第二张存折:

账户余额为:100

在第二张存折中存入50元后:

账户余额为:150

在第二张存折中取出100元后:

账户余额为:50

在第二张存折中再取出100元:

账户余额不足

账户余额为:50

错误

第一张信用卡:

账户余额为:12000

信用余额为:12000

消费金额为:1

第二张信用卡:

账户余额为:12000

信用余额为:12000

消费金额为:1

第二张信用卡消费1000后:

账户余额为:12000

信用余额为:11000

消费金额为:1001

第二张信用卡还款后:

账户余额为:10999

信用余额为:12000

消费金额为:1

第二张信用卡再次消费1000后:

账户余额为:10999

信用余额为:11000

消费金额为:1001

第二张信用卡还款:

账户余额为:9998

信用余额为:12000

消费金额为:1

第二张信用卡再次消费1000:

账户余额为:9998

信用余额为:11000

消费金额为:1001

2、定义一个复数类,数据成员为私有的,有一个构造函数。用重载运算符“-”,使之能用

于复数的减法运算,参加运算的两个运算量可以都是类对象,也可以其中有一个是单精度,顺序任意。编程序,分别求两个复数之差,单精度和复数之差。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complex

{

private:

double real;

double imag;

public:

complex()

{

real=0;

imag=0;

}

complex(double r,double i)

{

real=r;

imag=i;

}

complex operator-(complex & );

friend complex operator-( float r, complex &); //因为要求顺序任意

friend complex operator-( complex &, float r );

void show();

};

complex complex::operator-(complex & c2)

{

complex c;

c.real = real - c2.real;

c.imag = imag - c2.imag;

return c;

}

complex operator-(float r, complex & c2)

{

c2.real = c2.real - r;

return c2;

}

complex operator-(complex & c2, float r )

{

c2.real = c2.real - r;

return c2;

}

void complex::show()

{

cout<< "(" <

}

void main()

{

complex c1(3,5),c2(1,2),c3;

c3 = c1 - c2;

c3.show();

c1 = c1 - 2;

c1.show();

c2 = 3 - c2;

c2.show();

}

3、多态性在学校人员信息管理系统中应用。

系统描述:学校人员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对在校人员的信息资料进行管理。在校人员包括学生、教师和行政人员。各系将学生的基本资料如姓名、性别、年龄、成绩输入到系统。教师除了具有学生一样的基本资料(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外,还需要记录一些与教学工作相关的信息,如所教课程、所属系部、当前职称等。同样行政人员除了具有学生一样的基本资料(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外,还有职务,业绩评级等。系统能够随时输入、显示和查询各类人员的相关信息。

具体要求:

(1)定义在校人员类为抽象类,规定基本功能。

在主程序,要求只能定义一个类指针,显示所有各类人员的信息。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Base

{

public:

Base(char* nam, char* s, char* bir);

virtual void show()=0; //定义纯虚函数,使得该函数在继承类中必须被实现。protected:

char name[30];

char sex[6];

char birth[16];

};

Base::Base(char* nam, char* s, char* bir)

{

memset(name,0,30);

//把name空间的30个位置都置为'\0',这是一种比较保守与安全的做法;

memset(sex,0,6);

memset(birth,0,16);

strcpy(name, nam);

strcpy(sex, s);

strcpy(birth, bir);

}

class Student:public Base

{

public:

Student(char* nam,char* s,char* bir,float sco);

void show();

private:

float score;

};

Student::Student(char* nam,char* s,char* bir,float sco):Base(nam,s,bir) {

score = sco;

}

void Student::show()

{

cout<<"name:"<

cout<<"sex:"<

cout<<"birthdate:"<

cout<<"score:"<

cout<

}

class Teacher:public Base

{

public:

Teacher(char* nam,char* s,char* bir,char* cuse,char* de,char* ti);

void show();

private:

char course[30];

char department[30];

char title[10];

};

Teacher::Teacher(char* nam,char* s,char* bir,char* cuse,char* de,char* ti):Base(nam,s,bir)

{

memset(course,0,30);

memset(department,0,30);

memset(title,0,10);

strcpy(course, cuse);

strcpy(department, de);

strcpy(title, ti);

}

void Teacher::show()

{

cout<<"name:"<

cout<<"sex:"<

cout<<"birthdate:"<

cout<<"course:"<

cout<<"department:"<

cout<<"title:"<

cout<

}

class Administrator:public Base

{

public:

Administrator(char* nam,char* s,char* bir,char* pos,char* lev);

void show();

private:

char position[10];

char level[10];

};

Administrator::Administrator(char* nam, char* s, char* bir,char* pos,char* lev): Base(nam,s,bir)

{

memset(position,0,10);

memset(level,0,10);

strcpy(position, pos);

strcpy(level, lev);

}

void Administrator::show()

{

cout<<"name:"<

cout<<"sex:"<

cout<<"birthdate:"<

cout<<"position:"<

cout<<"level:"<

cout<

}

void main()

{

Base *p;

Student s1("张三","男","1990-09-05",92);

p=&s1;

p->show();

Teacher t1("李四","男","1975-07-21","程序设计","计算机系","教授");

p=&t1;

p->show();

Administrator a1("王五","男","1968-03-06","主任","优");

p=&a1;

p->show();

}

4、题目:用函数模板方式设计可以对某种数据类型的两个数之间求最大值,然后用整型数据和字符型数据进行验证。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template

const T & max(const T & t1,const T & t2)

{

return t1>t2?t1:t2;

}

void main()

{

cout<

cout<

cout<<"Welcome to see you!"<

结果:

4.4

4

Welcome to see you!

5、设计一个类模板 templateclass data,用于对T类型的数组进行求所有元素的和,查找指定的元素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则返回其所在数组元素的下标值,否则返回-1。

#include

#include

template

class Date

{

T *set;

int n;

public:

Date(T *arry,int i){set=arry;n=i;}

~Date(){}

int seek(T key);

T sum();

void disply();

};

template

int Date::seek(T key)

{

int i;

for(i=0;i

if(set[i]==key)

return i+1;

return -1;

}

template

T Date::sum()

T s=0;int i;

for(i=0;i

s+=set[i];

return s;

}

template

void Date::disply()

{

int i;

for(i=0;i

cout<

cout<

}

void main()

{

int a[]={6,3,8,1,9,4,7,5,2};

double b[]={2.3,6.1,1.5,8.4,6.7,3.8};

Datedat1(a,9);

Datedat2(b,6);

cout<<" dat1:"<

cout<<" 原序列:"; dat1.disply();

cout<<" 8在dat1中的位置:"<

cout<<" 原序列:"; dat2.disply();

cout<<" 8.4在dat2中的位置:"<

结果:

dat1:

原序列:6 3 8 1 9 4 7 5 2

8在dat1中的位置:3

dat2:

原序列:2.3 6.1 1.5 8.4 6.7 3.8

8.4在dat2中的位置:4

6、编一个程序拷贝文本文件,在拷贝文件过程中,将所有小写改成大写。#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void getfile()

{

char ch;

ifstream infile("D:\\asd.txt");

ofstream outfile("D:\\as.txt");

while(infile.get(ch))

{

if(ch>=97&&ch<=122)

{ch=ch-32;}

outfile.put(ch);

cout<

}

cout<

infile.close();

outfile.close();

}

int main()

{

getfile();

return 0;

}

结果:

JUDYFEDERER

数学软件MATLAB实验作业

数学软件与数学实验作业 一.《数学软件》练习题(任选12题,其中19-24题至少选2题): 3.对下列各式进行因式分解. (1). syms x y >> factor(x^5-x^3) (2). syms x y >> factor(x^4-y^4) (3). syms x >> factor(16-x^4) (4). syms x >> factor(x^3-6*x^2+11*x-6) (5). syms x y >> factor((x+y)^2-10*(x+y)+25) (6). syms x y >> factor(x^2/4+x*y+y^2) (7). syms x y a b >> factor(3*a*x+4*b*y+4*a*y+3*b*x) (8). syms x >> factor(x^4+4*x^3-19*x^2-46*x+120) 5.解下列方程或方程组. (1).solve('(y-3)^2-(y+3)^3=9*y*(1-2*y)') (2). solve('3*x^2+5*(2*x+1)') (3). solve('a*b*x^2+(a^4+b^4)*x+a^3*b^3','x') (4). solve('x^2-(2*m+1)*x+m^2+m','x') (5). [x,y]=solve('4*x^2-9*y^2=15','2*x-3*y=15') 6.计算极限. (1). syms x f=(exp(x)-exp(-x))/sin(x); limit(f,x,0) (2) syms x >> f=(x/(x-1)-1/log(x)); >> limit(f,x,1) (3). syms x >> f=(1-cos(x))/x^2; >> limit(f,x,0)

土木工程专业——工程数学作业

工程数学作业(第一次)(满分100分) 第2章 矩阵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⒈设a a a b b b c c c 1 231 2312 32=,则a a a a b a b a b c c c 1 23 1122 331 2 3 232323---=( ). A. 4 B. -4 C. 6 D. -6 ⒉若 0001000 02001001a a =,则a =( ). A. 12 B. -1 C. -1 2 D. 1 ⒊乘积矩阵1124103521-??????-???? ? ? 中元素c 23=( ). A. 1 B. 7 C. 10 D. 8 ⒋设A B ,均为n 阶可逆矩阵,则下列运算关系正确的是( ). A. A B A B +=+---1 1 1 B. ()AB BA --=11 C. ()A B A B +=+---111 D. ()AB A B ---=111 ⒌设A B ,均为n 阶方阵,k >0且k ≠1,则下列等式正确的是( ). A. A B A B +=+ B. AB n A B = C. kA k A = D. -=-kA k A n () ⒍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若A 是正交矩阵,则A -1 也是正交矩阵 B. 若A B ,均为n 阶对称矩阵,则AB 也是对称矩阵 C. 若A B ,均为n 阶非零矩阵,则AB 也是非零矩阵 D. 若A B ,均为n 阶非零矩阵,则AB ≠0 ⒎矩阵1325???? ??的伴随矩阵为( ). A. 1325--?????? B. --????? ? 1325 C. 5321--??? ??? D. --???? ? ? 5321 ⒏方阵A 可逆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 A.A ≠0 B.A ≠0 C. A *≠0 D. A *>0 ⒐设A B C ,,均为n 阶可逆矩阵,则()ACB '=-1 ( ). A. () '---B A C 1 11 B. '--B C A 11 C. A C B ---'111() D. ()B C A ---'111

电路实验第一次作业(带答案)

实验二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验证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 2.加深理解“节点电流代数和”及“回路电压代数和”的概念 3.加深对参考方向概念的理解 二、原理 基尔霍夫节点电流定律 ∑ I= 基尔霍夫回路电压定律 ∑ U= 参考方向: 当电路中的电流(或电压)的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同时取正值,其实际方向与参考方向相反时取负值。 三、实验仪器和器材 1.0-30V可调直流稳压电源 2.+15直流稳压电源 3.200mA可调恒流源 4.电阻 5.交直流电压电流表 6.实验电路板 7.短接桥 8.导线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1.验证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 可假定流入该节点的电流为正(反之也可),并将电流表负极接在节点接口上,电流表正极接到支路接口上进行测量。测量结果如2-1所示。

图2-1 2.验证基尔霍夫回路电压定律(KVL) 用短接桥将三个电流接口短接,测量时可选顺时针方向为绕行方向,并注意电压表的指针偏转方向及取值的正与负,测量结果如表2-2所示。 图2-2

五、思考题 1.利用表2-1和表2-2中的测量结果验证基尔霍夫两个定律。 表一中数据有4.0A+5.1A-9.1A=0这与基尔霍夫电流定律一致; 表二中数据有1.6V+2.7V+5.7V-10V=0; 14.9V-4.2V-2V-5.5V=0; 这与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基本一致;可见,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成立 2.利用电路中所给数据,通过电路定律计算各支路电压和电流,并计算测量值与计算值之 间的误差,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 测量误差;读数误差以及所用电表并非理想电表;电压表内阻不是无穷大;电流表内阻不为零;电源输出不稳定;仪器不准确;导线有电阻等。 3.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某支路电流约为3mA,现有一电流表分别有20mA、200mA和2A三挡量程,你将使用电流表的哪档量程进行测量?为什么? 选20mA档,因为只有20mA档最接近3mA的电流,其他的档位均太大,造成测量误差大。 (2)改变电流或电压的参考方向,对验证基尔霍夫定律有影响吗?为什么? 没影响。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的根本原理是回路电压之和为零;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的根本原理是回路电流相等,改变电压或电流方向,不会影响电压之和为零和回路电流相等的根本规律,因此对验证基尔霍夫定律没有影响 小家伙们,够给力吧!

MATLAB实验练习题(计算机)-南邮-MATLAB-数学实验大作业答案

“”练习题 要求:抄题、写出操作命令、运行结果,并根据要求,贴上运行图。 1、求230x e x -=的所有根。(先画图后求解)(要求贴图) >> ('(x)-3*x^2',0) = -2*(-1/6*3^(1/2)) -2*(-11/6*3^(1/2)) -2*(1/6*3^(1/2)) 3、求解下列各题: 1)30 sin lim x x x x ->- >> x;

>> (((x))^3) = 1/6 2) (10)cos ,x y e x y =求 >> x; >> ((x)*(x),10) = (-32)*(x)*(x) 3)2 1/2 0(17x e dx ?精确到位有效数字) >> x; >> ((((x^2),0,1/2)),17) =

0.54498710418362222 4)4 2 254x dx x +? >> x; >> (x^4/(25^2)) = 125*(5) - 25*x + x^3/3 5)求由参数方程arctan x y t ??=? =??dy dx 与二阶导 数22 d y dx 。 >> t; >> ((1^2))(t); >> ()() = 1

6)设函数(x)由方程e所确定,求y′(x)。>> x y; *(y)(1); >> ()() = (x + (y)) 7) sin2 x e xdx +∞- ? >> x; >> ()*(2*x); >> (y,0) = 2/5

8) 08x =展开(最高次幂为) >> x (1); taylor(f,0,9) = - (429*x^8)/32768 + (33*x^7)/2048 - (21*x^6)/1024 + (7*x^5)/256 - (5*x^4)/128 + x^3/16 - x^2/8 + 2 + 1 9) 1sin (3)(2)x y e y =求 >> x y; >> ((1)); >> ((y,3),2) =

数学实验作业

练习2﹒1 画出下列常见曲线的图形(其中a=1,b=2,c=3)。 1. 立方抛物线y = 解: x=-4:0.1:4; y=x.^(1/3); plot(x,y) -4 -3-2-101234 0.20.40.60.811.21.4 1.6 2.高斯曲线2 x y e -= 解: fplot('exp(-x^2)',[-4,4])

-4 -3 -2 -1 1 2 3 4 00.10.20.30.40.50.60.70.80.9 1 3、笛卡儿曲线23 3 2 2 33,(3)11at at x y x y axy t t = = +=++ 解:ezplot('x^3+y^3-3*x*y',[-4,4])

-4 -3-2-1 01234 -4-3-2-10123 4x y x 3+y 3-3 x y = 0 或:t=-4:0.1:4; x=3*t./(1+t.^2); y=3*t.^2./(1+t.^2); plot(x,y)

-1.5 -1-0.500.51 1.5 00.5 1 1.5 2 2.5 3 4、蔓叶线233 2 2 2 ,()11at at x x y y t t a x = = = ++- 解:t=-4:0.1:4; x=t.^2./(1+t.^2); y=t.^3,/(1+t.^2); y=t.^3./(1+t.^2); plot(x,y)

00.10.20.30.40.50.60.70.80.91 -4 -3-2-10123 4 或: ezplot('y .^2-x.^3/(1-x)',[-4,4])

工程数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工程数学作业(一)答案(满分100分) 第2章 矩阵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⒈设a a a b b b c c c 1 231 231 2 3 2=,则a a a a b a b a b c c c 1 2 3 1122 331 2 3 232323---=(D ). A. 4 B. -4 C. 6 D. -6 ⒉若 0001000 02001001a a =,则a =(A ). A. 12 B. -1 C. -1 2 D. 1 ⒊乘积矩阵1124103521-??????-???? ? ?中元素c 23=(C ). A. 1 B. 7 C. 10 D. 8 ⒋设A B ,均为n 阶可逆矩阵,则下列运算关系正确的是( B ). A. A B A B +=+---1 1 1 B. ()AB BA --=11 C. ()A B A B +=+---111 D. ()AB A B ---=111 ⒌设A B ,均为n 阶方阵,k >0且k ≠1,则下列等式正确的是(D ). A. A B A B +=+ B. AB n A B = C. kA k A = D. -=-kA k A n () ⒍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 A. 若A 是正交矩阵,则A -1 也是正交矩阵 B. 若A B ,均为n 阶对称矩阵,则AB 也是对称矩阵 C. 若A B ,均为n 阶非零矩阵,则AB 也是非零矩阵 D. 若A B ,均为n 阶非零矩阵,则AB ≠0 ⒎矩阵1325??? ? ??的伴随矩阵为( C ). A. 1325--?????? B. --??????1325 C. 5321--?????? D. --????? ?5321 ⒏方阵A 可逆的充分必要条件是(B ). A.A ≠0 B.A ≠0 C. A *≠0 D. A *>0 ⒐设A B C ,,均为n 阶可逆矩阵,则()ACB '=-1 (D ). A. ()'---B A C 111 B. '--B C A 11 C. A C B ---'111() D. ()B C A ---'111 ⒑设A B C ,,均为n 阶可逆矩阵,则下列等式成立的是(A ). A. ()A B A AB B +=++2222 B. ()A B B BA B +=+2 C. ()221111 ABC C B A ----= D. ()22ABC C B A '='''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c++大作业学生实验报告

学生实验报告 实验课名称: C++程序设计 实验项目名称:综合大作业——学生成绩管理系统专业名称:电子信息工程 班级: 学号: 学生: 同组成员: 教师:

2011 年 6 月 23 日 题目: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一、实验目的: (1)对C++语法、基础知识进行综合的复习。 (2)对C++语法、基础知识和编程技巧进行综合运用,编写具有一定综合应用价值的稍大一些的程序。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兴趣。 (3)熟悉掌握C++的语法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 (4)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编程能力和程序调试能力以及工程项目分析和管理能力。 二、设计任务与要求: (1)只能使用/C++语言,源程序要有适当的注释,使程序容易阅读。 (2)至少采用文本菜单界面(如果能采用图形菜单界面更好)。 (3)要求划分功能模块,各个功能分别使用函数来完成。 三、系统需求分析: 1.需求分析: 为了解决学生成绩管理过程中的一些简单问题,方便对学生成绩的管理 (录入,输出,查找,增加,删除,修改。) 系统功能分析: (1):学生成绩的基本信息:学号、、性别、C++成绩、数学成绩、英语成绩、 总分。 (2):具有录入信息、输出信息、查找信息、增加信息、删除信息、修改信息、 排序等功能。 2.系统功能模块(要求介绍各功能) (1)录入信息(Input):录入学生的信息。 (2)输出信息(Print):输出新录入的学生信息。 (3)查找信息(Find):查找已录入的学生信息。 (4)增加信息(Add):增加学生信息。 (5)删除信息(Remove):在查找到所要删除的学生成绩信息后进行删除并输出删除后其余信息。 (6)修改信息(Modify):在查到所要修改的学生信息后重新输入新的学生信息从而进行修改,然后输出修改后的所有信息。 (7)排序(Sort):按照学生学号进行排序。 3.模块功能框架图

数学实验作业题目(赛车跑道)

数学实验报告实验题目:赛车车道路况分析问题 小组成员: 填写日期2012 年 4 月20 日

一.问题概述 赛车道路况分析问题 现要举行一场山地自行车赛,为了了解环行赛道的路况,现对一选手比赛情况进行监测,该选手从A地出发向东到B,再经C、D回到A地(如下图)。现从选手出发开始计时,每隔15min观测其位置,所得相应各点坐标如下表(假设其体力是均衡分配的): 由D→C→B各点的位置坐标(单位:km) 假设:1. 车道几乎是在平原上,但有三种路况(根据平均速度v(km/h)大致区分): 平整沙土路(v>30)、坑洼碎石路(10

2.估计车道的长度和所围区域的面积; 3.分析车道上相关路段的路面状况(用不同颜色或不同线型标记出来); 4.对参加比赛选手提出合理建议. 二.问题分析 1.模拟比赛车道的曲线:因为赛道散点分布不规则,我们需要用光滑曲线来近 似模拟赛道。由于数据点较多,为了避免龙格现象,应采用三次样条插值法来对曲线进行模拟(spline命令)。全程曲线为环路,我们需要对上下两部分分别 模拟,设模拟出的曲线为P:。 2.把A到B点的曲线分成若干小段: 赛道的路程L:取dL=,对模拟出的整条曲线求线积分,即 所围区域的面积:用上下部分曲线的差值对求定积分,即 3.用样条插值法模拟出比赛车道曲线后,根据曲线分别计算出原数据中每两点 ()间的路程,即求线积分 由于每两点间时间间隔相同且已知(15min),故可求出每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易知即为的积分中值 将此速度近似作为两点间中点时刻的速度,然后再次采用样条插值法,模拟出全过程的图像。而根据求出的与之间的关系,再次采用样条插值法,即可模拟出全过程的图像 4. 由赛道曲线可求出赛道上任一点到点的路程 同时图像也可以求出赛道上任一点到点的路程

2018-2019学年第1学期工程数学I第3次作业

2018-2019学年第1学期工程数学I第3次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共6道小题)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C) (D) 正确答案:D 解答参考: 2. (A) (B) (C) (D) 正确答案:D 解答参考: 3. (A) AB正定 (B) (C) (D) KA正定 正确答案:B 解答参考: 4. (A) (B) (C) (D) 正确答案:C 解答参考: 5. (A) (B) (C) (D) 正确答案:D 解答参考: 6. (A) (B) (C) (D)

正确答案:B 解答参考: 二、判断题(判断正误,共6道小题) 7. 正确答案:说法正确 解答参考: 8. 正确答案:说法错误 解答参考: 9. 正确答案:说法错误 解答参考: 10. 正确答案:说法正确 解答参考: 11. 正确答案:说法错误 解答参考: 12. 正确答案:说法正确 解答参考: (注意:若有主观题目,请按照题目,离线完成,完成后纸质上交学习中心,记录成绩。在线只需提交客观题答案。) 三、主观题(共6道小题) 13. 参考答案:主观题答案暂不公布,请先自行离线完成。 14. 求解齐次方程组 参考答案:主观题答案暂不公布,请先自行离线完成。 15. 已知四元线性方程组 参考答案:主观题答案暂不公布,请先自行离线完成。 16. 设 ,求A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参考答案:主观题答案暂不公布,请先自行离线完成。

17. 求一个正交矩阵P,将对称矩阵 化为对角矩阵。 参考答案:主观题答案暂不公布,请先自行离线完成。 18. 设二次型经过正交变换化为求参数a、b及所用的正交变换矩阵。参考答案:主观题答案暂不公布,请先自行离线完成。

大学物理实验作业答案(全部)

教育技术专业《大学物理实验》课后部份习题答案 控制电路的研究(PASCO 综合性实验) 1.在限流和分压实验中,当连接完电路准备通电前,应使滑动头C 移到哪一端?为什么?(P191思考题) 答:如图1所示,在限流实验中,当连接完电路准备通电前,应使滑动头C 移到B 端,使限流有效电阻最大,可让回路中电流从小变到大。 如图2所示,在分压实验中,当连接完电路准备通电前,应使滑动头C 移到A 端,使分压有效电阻最小,可控制电压从小变到大。 2. 有人说,分压电路是用来控制电压,限流电路是用来控制电路电流的,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P191 思考题) 答:这种说法太片面。因为,分压电路控制范围:V 是0E →,I 是0 0E R → 。限流电路控制范围:V 是 00R E E R R →+,I 是 00 E E R R R → +。所以,无论是分压还是限流控制电流,都能进行控制电路的电压和电 流,只是在具体电路中,控制程度不同。 霍尔效应效应及其磁场的测量 1、什么是霍尔效应?采用霍尔效应测量磁场时,要测量哪些物理量? 答:①导体或半导体薄膜材料在外加电场作用下,载流子产生定向运动,运动的电荷在磁场中受到洛仑兹 力作用使电荷产生横向的偏转,由于样品有边界,所以偏转的载流子将在边界积累起来,产生一个横向电场,这种现象就是霍尔效应。 ②霍尔电压B I K U S H H =,对于一定的霍尔元件,其灵敏度H K 是一个常量,已测量;因此,采用霍尔效应测量磁场时,需要测量霍尔电流S I 和对应的磁感应强度B 两个物理量。 2、使用霍尔效应测量磁场时,如何消除其副效应的影响? 答: 使用霍尔效应测量磁场时,可以采用对称测量法消除副效应的影响。选择电流和磁场的四种取向组 合),(S I B ++、),(S I B -+、),(S I B --、),(S I B +-测得四组电压值1U 、2U 、3U 、4U ,再根据下 式算出霍尔电压值4 4 321U U U U U H -+-=。 磁阻效应 1、什么叫做磁阻效应?磁阻效应是怎样产生的? 答:①一定条件下,导电材料的电阻值R 随磁感应强度B 变化的现象成为磁阻效应; ②当导体或半导体处于磁场中时,导体或半导体的载流子将受洛仑兹力的作用,发生偏转,在两端产生 图1 图2

MATLAB实验练习题(计算机) 南邮 MATLAB 数学实验大作业答案

“MATLAB”练习题 要求:抄题、写出操作命令、运行结果,并根据要求,贴上运行图。 1、求230x e x -=的所有根。(先画图后求解)(要求贴图) >> solve('exp(x)-3*x^2',0) ans = -2*lambertw(-1/6*3^(1/2)) -2*lambertw(-1,-1/6*3^(1/2)) -2*lambertw(1/6*3^(1/2)) 2、求下列方程的根。 1) 5510x x ++= a=solve('x^5+5*x+1',0);a=vpa(a,6)

1.10447+1.05983*i -1.00450+1.06095*i -.199936 -1.00450-1.06095*i 1.10447-1.05983*i 2) 1 sin0 2 x x-=至少三个根 >> fzero('x*sin(x)-1/2', 3) ans = 2.9726 >> fzero('x*sin(x)-1/2',-3) ans = -2.9726 >> fzero('x*sin(x)-1/2',0) ans = -0.7408

3)2sin cos 0x x x -= 所有根 >> fzero('sin(x)*cos(x)-x^2',0) ans = >> fzero('sin(x)*cos(x)-x^2',0.6) ans = 0.7022 3、求解下列各题: 1)30sin lim x x x x ->- >> sym x; >> limit((x-sin(x))/x^3) ans = 1/6 2) (10)cos ,x y e x y =求 >> sym x; >> diff(exp(x)*cos(x),10) ans =

工科数学基础(专)第3次形测作业

江苏开放大学

作业内容: 《工科数学基础(专)》形成性测试题(三)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如果)(x f 是可导函数,则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B ) A .c x f dx x f +='?)(])([ B .)(])([x f dx x f ='? C .)()(x f dx x f ='? D .[)(])(x f dx x f =''? 2.下列各式中是函数21 )(x x f =的一个原函数的为( B ) A .x x F 1)(= B . C .32 )(x x F -= D . 3.下列凑微分正确的是( B ) A .)(x d dx x = B .x d xdx sin cos = C .2dx xdx = D .x x de dx e --= 4.在下列因素中不影响定积分 dx x f b a )(?的值的因素是( A ) A .被积函数)(x f B .积分变量x C .积分区间],[b a D .被积表达式dx x f )( 5.设3)(5 1=?dx x f ,2)(53-=?dx x f ,则=?dx x f )(31( C ) A .-5 B .1 C .5 D .不能确定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若c x x dx x f +=?ln )(,则=)(x f 1ln +x 2.dx x ? -4)23(=___c x +-5)23(151___________. 3.如果3)3(21 0=+?dx k x ,则=k _______2______. 4.由曲线 所围成的平面图形的面积用定积分表示为 ___?e xdx 1ln _______. 5.已知曲线上任一点的切线斜率为x x 243 +,且经过点P (1,4),则此曲线方程为____2)(23++=x x x f _______. 三、计算下列各积分(每小题10分,共计60分) 1.dx x x x x 32432+-?. 2.dx x x ?+22; c x x x dx x x x +--=+-=?13ln 221)32(22 c x x d x ++=++=?2322212)2(3 1)2()2(21 x x F 1)(-=32)(x x F =0,,1,ln ====y e x x x y

SPSS操作实验作业1(附答案)

SPSS操作实验 (作业1) 作为华夏儿女都曾为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历史而骄傲过,作为时代青年都曾为中国所饱受的欺压而愤慨过,因为我们多是炎黄子孙。然而,当代大学生对华夏文明究竟知道多少呢 某研究机构对大学电气、管理、电信、外语、人文几个学院的同学进行了调查,各个学院发放问卷数参照各个学院的人数比例,总共发放问卷250余份,回收有效问卷228份。调查问卷设置了调查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了解程度的题目,如“佛教的来源是什么”、“儒家的思想核心是什么”、“《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谁”等。调查问卷给出了每位调查者对传统文化了解程度的总得分,同时也列出了被调查者的性别、专业、年级等数据信息。请利用这些资料,分析以下问题。 问题一:分析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得分,并按了解程度对得分进行合理的分类。 问题二:研究获得文化来源对大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程度是否存在影响。 要求: 直接导出查看器文件为.doc后打印(导出后不得修改) 对分析结果进行说明,另附(手写、打印均可)。 于作业布置后,1周内上交 本次作业计入期末成绩

答案 问题一 操作过程 1.打开数据文件作业。同时单击数据浏览窗口的【变量视图】按钮,检查各个 变量的数据结构定义是否合理,是否需要修改调整。 2.选择菜单栏中的【分析】→【描述统计】→【频率】命令,弹出【频率】对 话框。在此对话框左侧的候选变量列表框中选择“X9”变量,将其添加至【变量】列表框中,表示它是进行频数分析的变量。 3.单击【统计量】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的【割点相等组】文本框中键入数字 “5”,输出第20%、40%、60%和80%百分位数,即将数据按照题目要求分为等间隔的五类。接着,勾选【标准差】、【均值】等选项,表示输出了解程度得分的描述性统计量。再单击【继续】按钮,返回【频率】对话框。

北理工数学实验作业

一. 1. 1/e 2. 3 3.1 4.e3 5. ∞ 6. 0 7.∞ 8.0 9.1/2 10.0 11.e2c12.不存在13. 1/12 Matlab实验过程: 1.1/exp(1) syms n; f=(1-1/n)^n; limit(f,n,inf) ans = 1/exp(1) 2.3 syms n; f=(n^3+3^n)^(1/n); limit(f,n,inf) ans = 3 3. 1 syms n; f=(1+sin(2*n))/(1-cos(4*n)); limit(f,n,pi/4) ans = 1 4.e^3 syms x; f=(1+cos(x))^(3*sec(x)); limit(f,x,pi/2) ans = exp(3) 5.inf syms x; f=(x^2)*exp(1/(x^2));

limit(f,x,0) ans = Inf 6.0 syms x; f=(x^2-2*x+1)/(x^3-x); limit(f,x,1) ans = 7.inf syms x; f=((2/pi)*atan(x))^x; limit(f,x,+inf) ans = Inf 8.0 syms x y; f=(1-cos(x^2+y^2))/((x^2+y^2)*exp(x^2+y^2)); limit(limit(f,x,0),y,0) ans = 9.1/2 syms x; f=(1-cos(x))/(x*sin(x)); limit(f,x,0) ans = 1/2 10.0 syms x;

f=atan(x)/(2*x); limit(f,x,inf) ans = 11.exp(2*c) syms c; f=sym('((x+c)/(x-c))^x'); limit(f,'x',inf) ans = exp(2*c) 12.极限不存在 syms x; f=cos(1/x); limit(f,x,0) ans = limit(cos(1/x), x = 0) 13.1/12 syms x; f=1/(x*log(x)^2)-1/(x-1)^2; limit(f,x,1) ans = 1/12 二.观察函数logbx,当b=1/2,1/3,1/4和b=2,3,4时函数的变化特点,总结logbx的图形特点。

最新2015电大【工程数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2015年电大【工程数学】 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工程数学作业(一)答案(满分100分) 第2章 矩阵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分,共 分) ⒈设a a a b b b c c c 1 231 231 2 3 2=,则a a a a b a b a b c c c 1 2 3 1122 331 2 3 232323---=( ). - - ⒉若 000100002001001a a =,则a =( ). 12 - -12 ⒊乘积矩阵1124103521-??? ???-???? ? ? 中元素c 23=( ). ⒋设A B ,均为n 阶可逆矩阵,则下列运算关系正确的是( ). A B A B +=+---111 ()AB BA --=11 ()A B A B +=+---111 ()AB A B ---=111 ⒌设A B ,均为n 阶方阵,k >0且k ≠1,则下列等式正确的是( ). A B A B +=+ AB n A B = kA k A = -=-kA k A n () ⒍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若A 是正交矩阵,则A -1也是正交矩阵 若A B ,均为n 阶对称矩阵,则AB 也是对称矩阵 若A B ,均为n 阶非零矩阵,则AB 也是非零矩阵 若A B ,均为n 阶非零矩阵,则AB ≠0 ⒎矩阵1325???? ? ?的伴随矩阵为( ). 1325--?????? --???? ? ? 1325 5321--??? ??? --???? ? ?5321 ⒏方阵A 可逆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 A ≠0 A ≠0 A *≠0 A *>0 ⒐设A B C ,,均为n 阶可逆矩阵,则()ACB '=-1( ). ()'---B A C 111 '--B C A 11 A C B ---'111() ()B C A ---'111 ⒑设A B C ,,均为n 阶可逆矩阵,则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 ()A B A AB B +=++2222 ()A B B BA B +=+2 ()221111ABC C B A ----= ()22ABC C B A '=''' (二)填空题(每小题 分,共 分) ⒈210 14 00 1 ---= .

土木工程实验作业答案

姓名:黄玮 院校学号:150032203157 学习中心:石家庄 层次:专升本 专业:土木工程 实验一:混凝土实验 一、实验目的:熟悉混凝土的技术性质和成型养护方法;掌握砼拌合物工作性的测定和评定方法;通过检验砼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掌握有关强度的评定方法。 二、配合比信息: 1.基本设计指标 (1)设计强度等级C30 (2)设计砼坍落度30-50mm 2.原材料 (1)水泥:种类复合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P.C 32.5 (2)砂子:种类河砂细度模数 2.6 (3)石子:种类碎石粒级5-31.5mm (4)水:洁净的淡水或蒸馏水 3.配合比:(kg/m3) 三、实验内容: 第1部分: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的测定和评价

1、实验仪器、设备:电子秤、量筒、坍落度筒、拌铲、小铲、捣棒(直径16mm、长600mm,端部呈半球形的捣棒)、拌合板、金属底板等。 2、实验数据及结果 第2部分:混凝土力学性能检验 1、实验仪器、设备:标准试模:150mm×150mm×150 mm 、振动台、压力试验机(测量精度为±1%,时间破坏荷载应大于压力机全量程的20%;且小于压力机全量程的80%。)、压力试验机控制面板、标准养护室(温度20℃±2℃,相对湿度不低于95%。) 2、实验数据及结果 四、实验结果分析与判定: (1)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是如何判定的? 答:满足设计要求。实验要求混凝土拌合物的塌落度30—50mm,而此次实验结果中塌落度为40mm,符合要求;捣棒在已塌落的拌合物锥体侧面轻轻

敲打,锥体逐渐下沉表示粘聚性良好;塌落度筒提起后仅有少量稀浆从底部析出表示保水性良好。 (2)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是如何判定的? 答:满足设计要求。该组试件的抗压强度分别为31.7MPa、38.4MPa、38.7 MPa, 因31.7与38.4的差值大于38.4的15%,因此把最大值最小值一并舍除,取38.4 MPa作为该组试件的抗压强度值,38.4 MPa大于38.2 MPa,因此所测混凝土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实验二:钢筋混凝土简支梁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分析梁的破坏特征,根据梁的裂纹开展判断梁的破坏形态。2.观察裂纹开展,记录梁受力和变形过程,画出荷载挠度曲线。3.根据每级荷载下应变片的应变值分析应变沿截面高度是否成线性。4.测定梁开裂荷载和破坏荷载,并与理论计算值进行比较。 二、实验基本信息: 1.基本设计指标 (1)简支梁的截面尺寸150mm×200mm (2)简支梁的截面配筋(正截面) 2.材料 (1)混凝土强度等级C30 (2)钢筋强度等级HRB335 三、实验内容: 第1部分:实验中每级荷载下记录的数据

matlab与数学实验大作业

《数学实验与MATLAB》 ——综合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不同温度下PDLC薄膜的通透性 与驱动电压的具体关系式的研究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同组同学: 2014年 6月10日

一、问题引入 聚合物分散液晶(PDLC)是将低分子液晶与预聚物Kuer UV65胶相混合,在一定条件下经聚合反应,形成微米级的液晶微滴均匀地分散在高分子网络中,再利用液晶分子的介电各向异性获得具有电光响应特性的材料,它主要工作在散射态和透明态之间并具有一定的灰度。聚合物分散液晶膜是将液晶和聚合物结合得到的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膜材料。该膜材料能够通过驱动电压来控制其通透性,可以用来制作PDLC型液晶显示器等,具有较大的应用范围。已知PDLC薄膜在相同光强度及驱动电压下,不用的温度对应于不同的通透性,不同温度下的阀值电压也不相同。为了尽量得到不同通透性的PDLC薄膜,有必要进行温度对PDLC薄膜的特性的影响的研究。现有不同温度下PDLC 薄膜透过率与驱动电压的一系列数据,试得出不同温度下PDLC薄膜通透性与驱动电压的具体关系式,使得可以迅速得出在不同温度下一定通透性对应的驱动电压。 二、问题分析 想要得到不同温度下PDLC薄膜通透性与驱动电压的具体关系式可以运用MATLAB多项式农合找出最佳函数式,而运用MATLAB多项式插值可以得出在不同温度下一定通透性所对应的驱动电压。 三、实验数据 选择10、20、30摄氏度三个不同温度,其他条件一致。

(1)、10摄氏度 实验程序: x=2:2:40; y=[5.2,5.4,5.8,6.4,7.2,8.2,9.4,10.8,12.2,14.0,16.6,22.0, 30.4,39.8,51.3,55.0,57.5,58.8,59.6,60.2]; p3=polyfit(x,y,3); p5=polyfit(x,y,5); p7=polyfit(x,y,7); disp('三次拟合函数'),f3=poly2str(p3,'x') disp('五次拟合函数'),f5=poly2str(p5,'x') disp('七次拟合函数'),f7=poly2str(p7,'x') x1=0:1:40; y3=polyval(p3,x1); y5=polyval(p5,x1); y7=polyval(p7,x1); plot(x,y,'rp',x1,y3,'--',x1,y5,'k-.',x1,y7); legend('拟合点','三次拟合','五次拟合','七次拟合') 实验结果:

最新版北京科技大学第三次数学实验报告

《数学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Matlab三维曲面绘图 学院东凌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2016年3月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并掌握Matlab三维曲面绘图; 2.进一步掌握绘图程序格式和意义; 3.初步掌握meshgrid, mesh, surf, colordef, colormap, light等使用。 二、【实验任务】 79-7 79-9 三、【实验程序】 79-7 t1=-3:0.1:3; [x1,y1]=meshgrid(t1); z1=x1.^2+y1.^2;

subplot(1,2,1);colordef white;light('position',[20,20,5]);colormap(pin k); mesh(x1,y1,z1),title('x^2+3.*y^2'); subplot(1,2,2);colordef white;light('position',[20,20,5]);colormap(pin k); surf(x1,y1,z1),title('x^2+3.*y^2') 79-9 t=-2:0.1:2; [x,y]=meshgrid(t); z1=5-x.^2-y.^2; subplot(1,3,1),mesh(x,y,z1),title('抛物面') z2=3*ones(size(x)); subplot(1,3,2),mesh(x,y,z2),title('平面') r0=abs(z1-z2)<=0.2; zz=r0.*z2;yy=r0.*y;xx=r0.*x; subplot(1,3,3),plot3(xx,yy,zz,'x'),title('交线') 四、【实验结果】 79-1

工程数学作业3答案

工程数学作业(第三次)(满分100分) 第4章 随机事件与概率 (一)单项选择题 ⒈A B ,为两个事件,则( B )成立. A. ()A B B A +-= B. ()A B B A +-? C. ()A B B A -+= D. ()A B B A -+? ⒉如果( C )成立,则事件A 与B 互为对立事件. A. AB =? B. AB U = C. AB =?且AB U = D. A 与B 互为对立事件 ⒊10张奖券中含有3张中奖的奖券,每人购买1张,则前3个购买者中恰有1人中奖的概率为(D ). A. C 10320703??.. B. 03. C. 07032..? D. 307032 ??.. 4. 对于事件A B ,,命题(C )是正确的. A. 如果A B ,互不相容,则A B ,互不相容 B. 如果A B ?,则A B ? C. 如果A B ,对立,则A B ,对立 D. 如果A B ,相容,则A B ,相容 ⒌某随机试验的成功率为)10(<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1-1-1化学实验基本方法》课后作业及答案

课后作业 限时: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1.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B.化学研究主要用的方法是实验方法 C.化学品标志表示的是三级放射性物品 ! D.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且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3.有下列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方法:①用50 mL量筒量取5 mL蒸馏水;②称量没有腐蚀性固体药品时,把药品放在托盘上称量;③氢氧化钠浓溶液不慎溅入眼中,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并且边洗边眨眼睛;④倾倒液体时,试剂瓶的瓶口不对准容器口;⑤块状药品都要用药匙取用;⑥固体药品用细口瓶保存;⑦用右图所示的方法闻气体的气味。其中错误的是()

A.①②③⑦B.③④ C.②⑤⑥⑦ D.①②④⑤⑥ 4.实验中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用试管取出试剂瓶中的Na2CO3溶液,发现取量过多,又把过量的试剂倒入试剂瓶中B.Ba(NO3)2溶于水,可将含有Ba(NO3)2的废液倒入水槽中,再用水冲入下水道 C.在100 mL的量筒里稀释浓硫酸溶液50 mL D.用浓硫酸配制一定浓度的稀硫酸时,浓硫酸溶于水后,应冷却至室温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5.下列实验仪器,能够受热或者在加热过程中可以用到的是() ①试管②量筒③烧杯④酒精灯⑤胶头滴管⑥蒸发皿 A.①②④⑥ B.①③④⑥ C.②③⑤ D.①②③⑤ " 6.下图分别表示四种操作,其中有两处错误的选项是() 7.下列实验操作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①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时,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李萨如图模拟(Matlab大作业)

《数学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李萨如图模拟(Matlab大作业) 2011年11月8日

一、【实验目的】 运用数学知识与MATLAB相结合,运用数学方法,建立数学模型,用MATLAB软件辅助求解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二、【实验任务】 一个质点沿 X轴和 Y轴的分运动都是简谐运动,分运动的表达式分别为: x=Acos ( w1t+beta ) , y=Acos(w2t+beta ) 。如果二者的频率有简单的整数比, 则相互垂直的简谐运动合成的运动将具有封闭的稳定的运动轨迹, 这种图称为李萨如图。 1,用matlab分别画出同一方向的传播波频率之比为2,3,4/5,1/2,1/3,5/4的图像(未合成)2,用matlab画出同一方向的传播波频率之比为2,3,4/5,1/2,1/3,5/4的合成图像 3,用matlab画出x轴方向和y轴方向传播波频率之比为2,3,4/5,1/2,1/3,5/4的合成图像。(李萨如图) 三、【实验分析及求解】 1,设两个波的振幅为1,他们的beta为pi/5,我们可以根据波的传播公式,y =Acos ( w1t+beta ) 分别画出两个波的传播图像。 2,设两个波的振幅为1,他们的beta为pi/5,我们可以根据波的传播公式,y =Acos ( w1t+beta ), 用matlab画出同一方向的传播波频率之比为2,3,4/5,1/2,1/3,5/4的合成图像。

3,设两个波的振幅为1,他们的beta为pi/5,我们可以根据波的传播公式,画出x轴方向和y 轴方向传播波频率之比为2,3,4/5,1/2,1/3,5/4的合成图像。(李萨如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