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工笔花鸟临摹
《写意花鸟临摹》课程教学大纲

花鸟没骨画技法是清代画家恽南田所创,由嶺南名家居廉、居巢继承和发展为继承没骨花鸟特 色。要求学生通过撞水撞粉花鸟画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没骨花鸟画撞水撞粉的艺术传统,学习其表 现技法和独特美感,使传统技法得以弘扬。
二、教学基本内容与要求
(一)教学内容 本课程首先要简要阐明没骨花鸟画的发展历史、风格特点及艺术特色,再讲授清代著名画家恽 南田、居廉、居巢等是如何受五代徐熙的落墨点彩法影响而形成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以及这种绘画 风格对近现代花鸟画的影响。重点是临摹恽南田和居巢、居廉的绘画作品。通过教师的示范与讲解,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没骨花鸟画的表现技法和绘画风格,对学习没骨花鸟画技法做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与探索。 (二)讲授要点: 1.没骨花鸟画艺术的发展史。 2.恽南田花鸟画的艺术特点。 3.居廉、居巢花鸟画的艺术特点。 4.撞水撞粉技法在没骨花鸟画中的运用。 (三)课程的重点、难点: 本课程重点是理解范本风格技法特征,掌握用笔、用墨、用色等方法及工具材料的性能,包括 构图造型及精神内涵,并对传统绘画中的画理和画法的艺术规律有较高认识和把握。 难点是运用所学传统技法,结合个人的观察感受,进行撞水撞粉作业的主动发挥并准确表现写 生对象的形神特征(意境、情趣),掌握用笔、用墨、用色、用水等工具材料的性能,灵活运用笔墨 技法,并掌握基本构图艺术规律。完成课程规定的作业数量。
2、主要网站 书法江湖
三、教学学时分配
章节与内容
理论授课
临摹(恽南田作品)
临摹(居廉、居巢作品)
创作
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计
课时 作业量
4
0
28
4
32
4
16
1
80
9
备注
四、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标准
100幅工笔鸟的步骤画法,过程真详细~

100幅工笔鸟的步骤画法,过程真详细~真羡慕你这么早就能认识国画教程还有8万人和你一样欢迎投稿,一起学习国画,加我微信632710752,拉你进群,进群暗号:国画宋代工笔花鸟画家以逼真的笔法渲墨敷粉令画中物象栩栩如生、鲜泽疏润。
运用程式化手法布局、造型、上色,将意境、情趣作为绘画的灵魂,以诗意的笔触给我们留下了一幅幅精致细腻、玩味无穷的艺术精品。
这种严谨、典雅的宋院体花鸟画风格,作为中国工笔花鸟画的典范,在近千年的中国绘画历史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影响及今。
鉴于许多朋友留言要求宋代花鸟画的技法教程,从今天开始,与朋友们分享《24种鸟类设色步骤》,由于图文较长,将分若干次发送,请有兴趣的朋友保持关注。
八哥概述:八哥为鸟纲雀形目椋鸟科八哥属鸟类的通称。
八哥通体黑色,嘴基上羽额耸立,形成羽帻;头顶、颊、枕和耳羽具绿色金属光泽;上体余部沾褐;初级飞羽基部和初级覆羽先端白色,形成大型白色翼斑;尾羽黑色,除中央尾羽外,均具白端。
下体灰黑色,尾下覆羽黑而具白端。
1、浓墨勾八哥羽毛部分,中墨勾鸟爪及嘴部。
八哥身体大部分用虚线勾出,勾的时候要注意颈部羽毛的分组关系,同时注意线条要虚起虚出更好的体现毛发的蓬松感,嘴、爪的用线则一定要挺劲。
2、鸟嘴平涂白粉,眼睛平涂橘黄色。
其他部分用淡墨整体统染,背羽部分平涂淡墨留水线。
尾羽反面和飞羽根部白色部分先平涂淡白粉然后用极淡的清墨分染。
爪平涂淡褐色(赭石+墨)。
3、重墨分染鸟羽,胸腹部分染的时候用“染高法”处理,注意边缘部分要分组并且和背景要融合自然。
背部片状羽毛中墨平涂并荣然。
鸟嘴用胭脂从根部往尖端分染。
爪用胭脂勒染。
眼窝用淡墨从四周往中间分染。
4、鸟嘴尖端提染白粉,后用中墨勒嘴中线。
焦墨点睛后浓白粉点高光。
爪用白粉立粉法点鳞甲后,再整体薄薄罩染疼黄色。
爪尖墨青色(花青+墨)勾勒尖端。
身体部分用中墨丝毛,靠近腿部下方浅色绒毛出可用白粉丝毛。
尾羽反面用淡墨丝毛,边缘也用白粉丝毛,淡墨勒尾羽反面的羽筋后再用白粉复勒一次。
工笔花鸟画古法临摹

为淡黄色颗粒 , 矾一般为 白色 固体 , 胶起 固定 矾的
作用 , 其 功能 在画 面 上 产 生一 层 保 护 膜 , 胶 最 好 不
法” 两种 。“ 干裱法” 的特点是简单实用 , 最适合 于 宣纸 , 只需使 用 喷壶 在要 裱 画面上 喷 洒少 量 的水后
固定 即可 。初 期 可能 会 产 生 气胀 、 鼓 泡 的现 象 , 宣 纸上 的水分 干后 即平 整 。 “ 湿裱法” 最 适 合 裱 绢质
作者简介 : 殷 晓克 ( 1 9 8 0 一) , 男, 陕西周 至人 , 渭 南师范学院美术设计学院讲师 , 主要从 事美 术教学研究 。
中 国绘 画有 着 悠久 的历 史 , 中 国工笔 花 鸟画集
将其 归纳 为 : 裱画 多方法 , 常 用干湿 裱 ; 画板 宜 洁净 , 正反 要 分好 ; 胶水应均匀 , 暗 , 由清 澈变 浑 浊 。调 好 胶矾 即时使用 , 才 能达 到应有 的效 果 。上胶 矾不要 全 部
都 涂在整 个 画面上 , 只要 用毛 笔刷 在所要 绘 画 的事
物上 , 切 记不 要刷 出所 要 绘 画 的事 物 , 因胶 矾 干 后
会 在画 面上呈 现一 层 黄色 的水 印渍 , 会 影 响工笔 花 鸟画干 净 、 雅 致 的气韵 。
2 0 1 3年 1 1月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J o u na r l o f We i n a n N o r ma l Un i v e r s i t y
N O V .2 0 1 3
Vo 1 . 2 8 No .1 1
第2 8卷 第 1 l 期
【 艺术研究】
工笔 花 鸟 画古 法 临摹
殷 晓 克
美术课件 绘画 选修 3 借物抒情 托物言志—中国花鸟画

一十八等”,简称十八描,摘录如下:
高古游丝描:如周举类
铁 线 描:如张叔厚
马 蝗 描:马和之 顾兴裔类 一名兰叶描
钉头鼠尾描:武洞清
混
描:多描
撅 头 描:秃笔也 马远 夏圭
曹 衣 描:魏 曹不兴
折 芦 描:如梁楷尖笔 细长撇捺也
橄 榄 描:江西颜辉
枣 核 描:尖大笔
柳 叶 描:似吴边观音笔
竹 叶 描:笔肥短撇捺
第一步,起稿:
先把你要临摹的底稿铺在宣纸的下面,底下要 衬一张白纸。然后用铅笔轻轻的拷贝到熟宣纸 上。
布地:就是打底色。为了使画面效果更加丰富 多彩,可以运用各种色彩进行布地。先把颜色 调好,用排刷朝一个方向均匀地平刷在画稿上, 忌来回涂抹。布地可以一开始“布”,也可画 到中间过程时“布”,最后再根据画面需要进 行一些局部的调整。“作旧”既是其中一种。
(三)·收笔——收笔要留 书法笔画线条要求收笔时要“回锋”,也就是要将笔锋回过来藏到线条之中。
在进行国画线条练习时也要注意“藏锋”,但没有必要象书法那样“回锋”。 “留”就是将笔锋留于线条之中,切不可将线条尾巴随意地拖到线条的外面。在 画线条时只要将笔适时停住,不要下意识地拖带即可。
(四)·顺、逆锋 在绘画过程中,人们往往习惯于从左往右或从上往下地运笔,这种习惯的运
战笔水纹描:
减 笔 描:马远、梁楷之类
柴 笔 描:粗人减笔
蚯 蚓 描:
执笔方法:
古人把执笔方法归纳为擫、押、钩、格、抵五 个字。
“擫”是用大母指肚紧贴笔管的内侧。“押” 是用食指第一节贴住笔骨外侧和大指内外配合。 “钩”是用中指第一、第二节弯曲如钩地钩住笔 的外侧。“格”是无名指第一、二节之间的骨节 紧贴笔管用力把中指向内的笔管挡住并向外推。 “抵”是用小指托在无名指下面抵住中指的钩。 执笔一定要“指实掌虚”才能使指法灵活而有力, 手握住笔管的上下位置要视作画大小而定,大画 握上些、小画握下些。
宋人小品临摹技法1

宋人花鸟画临摹(与初学者谈)宋人花鸟画临摹宋人花鸟画临摹是学习中国花鸟画的重要途径,特别是专攻工笔花鸟的人士。
有句话说“诗人的心灵,匠人的功夫”。
画画是艺术,但是需要技术、需要操作来完成。
国画要画得好,是需要相当的手工“操作”的功力的。
而如何操作,需要从临摹学起。
对于临摹,每个人会有不同的差别,就是认识理解不同和操作的不定因素所产生的差别,但是,还是有规律可循。
以下就是有关临摹的一系列常识,对于初学者有益。
临摹,首先需要读画。
所谓读,就是要分析一下画面的构造、物体的结构和自然的形态,进而分析用线、染色等等。
研究过后就会发现宋人花鸟画的好处。
宋人花鸟画小品大都是精品,题材和手法多样,造型完美,结构及构图完整,设色细腻精到,很耐得品味。
谈及宋人花鸟画临摹,现在的问题是临摹的范本都是印刷品。
范本不仅严重偏色,同一件作品,几件印刷品不一样,而且有的印刷很模糊。
所以,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要想看清楚范本,就必须借助放大镜,放大镜可以解决看不清楚印刷品笔法的问题。
但是,放大镜不必很大的倍数,倍数很大的反而更加看不清笔墨效果,还会造成眼晕的感觉。
首先选择好工具。
要选择好的狼毫的勾线毛笔用以勾线,选好的小白云、中白云或者更小的羊毫笔送色,选中白云和大白云润色。
因为小品画里面有很多小面积需要润染,这是宋画小品的特点,所以用笔相对要小,要根据情况不同处理。
其次选择材料,要选择质地优良的纸张,熟宣纸或熟丝绢。
熟宣纸有蝉翼、冰雪、书画等,前两种比较薄,和绢的透明度相近,可以背面设色,使得画面薄中见厚。
宋人画看起来都是有底色的,所以选择绢要选仿古绢,画出来容易与临本效果接近。
但不论纸绢都要注意不要漏矾透水的,漏矾或者透水就等于变质了、成了半生熟的性质了,就不能三矾九染,那样的话就不能完成宋画的效果。
临摹开始,先要对宋人小品画面的用线进行分析,小品花鸟大致有几种线式。
1,用线明显、墨线比较重的。
有《竹雀图》、《海棠蛱蝶图》、《白头丛竹图》等等。
分享几组工笔花鸟画详细画法,转发收藏吧!

分享几组工笔花鸟画详细画法,转发收藏吧!01李嵩《花蓝图》临摹技法宋李嵩绢本设色纵19.2厘米横26.3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馆藏图绘藤编花篮一只,篮内堆放各种春花,款“李嵩画”三个小字。
构图饱满、均衡,底线呈一字形,上边呈弓形,整体看去像一座稳重的花山;各种春花姿容艳美,颜色鲜丽。
画中的篮筐、叶子和细碎些的花朵构成一片深色,几朵硕大白洁的鲜花被浅、深两色相衬,具有一种夺目的效果。
画风秾丽谨严而不失于繁缛板滞,是宋代画院中传统的风格。
宋李嵩的《花篮图》构图、造型、意境等方面在宋画中虽然不是最经典的一张,但是其作品设色的精细、局部细节的处理在宋人小品中绝对是首屈一指的。
尤其是花篮细部的刻画、各种花卉造型的变化、叶子绿色深浅不同的搭配都是令人叹为观止的。
如此繁复的用色和造型在整体上看来仍然如此和谐,不得不令人对宋人的艺术技巧叹服。
李嵩,生卒年不详。
钱塘人。
出身于木工,后得到画家李从训的指导,成为南宋的重要画家。
他曾在光宗至理宗时期的画院中任待诏。
善画山水、人物、花鸟,也常于界画。
临摹技法:第一步:根据物体最后着色深浅程度,用不同的浓淡墨色勾勒出各种花卉和花篮。
本图分别描绘了白含笑、蜀葵、百合、石榴花、栀子花。
第二步:背景平涂淡赭黄色(赭石+藤黄+少许墨),注意空出物体部分。
所有花头平涂白色。
百合、栀子花、石榴花的叶子平涂墨绿色(草绿+少许墨)。
含笑、蜀葵的叶子平涂草绿色。
所有的反叶平涂汁绿色(草绿+藤黄+少许朱磦)。
石榴花的花托以及嫩苞平涂朱红(朱磦+曙红)后罩一层矾水。
蜀葵的花房颜色同反叶。
花篮的深色部分平涂一层淡绛红色(胭脂+朱磦+少许墨),浅色部分平涂一层淡土黄色(藤黄+朱磦+少许赭石)。
第三步:红色百合花头用土红色(胭脂+朱磦+少许墨)统染,黄色百合用桔黄色(藤黄+朱磦)统染。
蜀葵用胭脂统染。
栀子花用偏黄的汁绿分染。
石榴花用胭脂统染。
含笑用淡墨分染。
所有的正叶用中墨统染后分染主筋,反叶用淡墨青(墨+花青)分染。
国画工笔牡丹的基本步骤

国画工笔牡丹的基本步骤一、牡丹花头白描特写牡丹花型硕大,姿态万千,画白描稿时,先根据花的颜色深浅选择墨色,线条注意要流畅,依据花瓣动势完成花形描绘,以较浓的墨色描绘花蕊和梗叶。
区分花与叶的质感。
牡丹花头二、牡丹花蕊白描特写牡丹花蕊白描特写画花蕊时要疏密变化有序,既整齐又不呆板,要形向心的感党。
三、牡丹花苞白描特写描绘牡丹含苞待放之时,要注意墨色的变化,区分花瓣和叶之间的差别,以强调不同的质感。
四、牡丹花叶白描特写牡丹花叶一般一枝分三组,每组三片叶,俗称“三又九顶”,白描勾勒时根据画面需要用中墨画叶的正面,用稍的墨色画叶梗及花叶的反面。
五、牡丹花叶嫩芽白描特写牡丹嫩芽初发时,颜色嫩绿泛红,可选用淡墨勾勒,运笔收笔可拙些。
六、牡丹枝干白描特写牡丹枝干为多年生木本,用笔应顿挫有力,与花、梗、叶的匀法形成对比,造成质感差别。
七、花苞染色步骤步骤一:用淡墨勾花瓣,用中墨勾叶顶及花梗。
步骤二:用淡墨分染花叶结构。
步骤三:用石绿染花梗及反叶,用华清分染花叶根部,用曙红依结构从花顶向下分染。
步骤四:用汁绿(花青加藤黄)罩染花叶与根部分,花朵根部用白粉提染,最后醒线完成。
八、花叶染色步骤步骤一:花叶正面部分用中墨勾线,调淡墨勾反叶部分及花梗,注意起笔收笔变化。
步骤二:调淡墨从根部向梢分染花叶,注意留出叶筋。
步骤三:用花青从叶根向叶尖分染,反叶及叶柄部分用石绿分染,可多次分染,不要一次染大重。
步骤四:用汁绿罩染叶片正面,用曙红分染叶尖部分最后醒线完成。
九、嫩叶染色步骤步骤一:用较淡的墨色勾出嫩叶白描,枝干部分用墨可稍重些。
步骤二:淡墨分染花叶结构,较大的叶片留出叶筋。
步骤三:用石绿染叶柄及反叶部分,用石绿调藤黄染叶正面。
步骤四:用曙红分染嫩叶尖及叶柄部分,顶部叶比下部叶片稍红些。
十、枝干染色步骤步骤一:用中墨勾勒枝干,注意线条要有顿挫表现苍劲质感,芽苞部分用稍淡墨勾出,用笔要圆润。
步骤二:用中墨勾皴枝干肌理结构。
步骤三:用淡墨调少许花青分染枝干。
2024中国工笔花鸟画ppt课件完整版

中国工笔花鸟画ppt课件完整版•引言•工笔花鸟画基本技法•常见工笔花鸟画题材及风格•工笔花鸟画创作过程与欣赏•工笔花鸟画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与推广•现代工笔花鸟画发展趋势与挑战01引言它注重细节描绘和色彩搭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出自然之美。
工笔花鸟画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价值,是中国绘画艺术中的瑰宝。
工笔花鸟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流派之一,以描绘花卉、鸟禽等自然景物为主。
工笔花鸟画简介工笔花鸟画起源于唐代,经过宋、元、明、清等朝代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传承方面,工笔花鸟画技艺通过师徒相传、家族传承等方式得以延续至今。
同时,现代工笔花鸟画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为工笔花鸟画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工笔花鸟画历史与传承构图严谨线条流畅色彩鲜艳细节描绘工笔花鸟画艺术特点01020304工笔花鸟画在构图上注重平衡和谐,追求“经营位置”之妙。
工笔花鸟画以线条为主要造型手段,注重线条的流畅性和韵律感。
工笔花鸟画在色彩运用上追求鲜艳明快,注重色彩的对比和搭配。
工笔花鸟画在细节描绘上精益求精,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出自然景物的质感和生命力。
02工笔花鸟画基本技法用细线表现物象,如铁丝般刚劲有力,适合勾勒花瓣、叶片等轮廓。
铁线描游丝描兰叶描线条纤细、流畅,如游丝般自由飘动,常用于勾勒鸟类的羽毛和细部。
线条粗细变化丰富,形如兰叶,适合表现山石、树干等质感。
030201线条勾勒技法用两支笔分别蘸取不同的颜色,在画面上交替渲染,形成渐变效果。
分染在大面积的区域内用同一种颜色进行渲染,使画面色调统一。
统染在分染和统染的基础上,用透明色或浅色进行整体覆盖,增加画面层次感和立体感。
罩染色彩渲染技法构图布局原则确定画面主体和陪衬物,使画面有主次之分。
合理安排物象的疏密关系,形成节奏感。
通过留白、淡化等方式表现虚实关系,增加画面空间感。
使画面中的物象相互呼应、联系,形成和谐的整体。
宾主分明疏密有致虚实相生呼应顾盼醒目点质感表现刻画细节修饰整理细节处理技巧在画面关键位置设置醒目点,吸引观者注意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 染
法
基本设色法
(2)高染法:高染法离开 线条,渲染结构突起的部位, 在某种意义上把西画素描的高 亮低暗反过来理解,如染鸟兽 头部和身体时,把鼓起的部分 染成重色,形成立体饱满的视 觉感受。在染人物时也时常用 色着染高的地方,如前额,鼻 梁,颧骨,下颌等。 染高处使 线更加突出,产生一种平面浮 雕的感觉。
基本设色法
2.统染法
统染 ,意即统一大片 的分染 。用统染方法 分出花叶之间大的层 次关系。
基本设色法
3. 罩染和平 涂法
在分染好的底色上笼罩一层 透明色彩的方法叫罩染。在 分染前先平铺一层底色叫平 涂,平涂多是用不透明的粉 质色。罩染和平涂时注意既 要有充足的水分,均匀平涂, 又不能使水分过多,在纸上 互相冲激。平涂石色时不易 均匀,要薄涂两遍才好
主要手段。分染时
最好练习一支手拿
两支笔交替进行晕
染
。
分 染
法
基本设色法
(1)低染法:渲染结构低下 去的部位,沿着勾好的叶脉,花 瓣渲染,将叶子或花瓣线条的一 侧染重。着染鸟兽也是一样,如 翅膀,尾巴羽毛上片压住下片的 阴影等等
在人物画中也比较常见,常 用于着染眉弓、鼻梁两侧、嘴角 、衣服褶皱处凹起的地方,低染 法紧贴着线条的一侧进行。 这种 染法的特点是绘出的效果有立体 感。
基本设色法
罩 染 法
(1)统罩法:罩色时从上到下不顾及墨线,不 要太浓。
基本设色法
罩 染 法
(2)勾填法:勾填法是先用墨勾出形象, 然后将颜色填到墨线当中去的方法。填色 时必须空出墨线、不透明的矿物颜料,使 色不侵墨,因矿物颜料覆盖力强。填色法 多用于描绘服装道具,永乐宫壁画大都用 勾填法绘制。
变
化
桃 花 明 陈洪绶
传统白描的表现技法
铁
丝
描 类
高古游丝描
:
无
粗
细
变
化
斜倚熏笼图(局部) 明 陳洪綬
女史箴图卷(局部) 东晋 顾恺之
传统白描的表现技法
铁
丝
描 类
琴弦描
:
无
粗
细
变
化
传统白描的表现技法
铁
丝
描 类
铁线描
:
无
粗
细
变
化
水滸葉子(部分) 明 陳洪綬
传统白描的表现技法
铁
丝
描 类
高古游丝描
FOR WATCHING
绘画萌芽期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 饰有阴线双鸟饰纹的骨匕
绘画萌芽期
雁纹 春秋 蚌形银盒
从殷商时的凤鸟纹、卷龙纹到春秋时期的雁 纹,表现手法已从表现神秘感及图腾性质的 抽象概括走向写实风格,从而为花鸟画的发 展奠定的基础。
凤鸟纹 殷商 青铜器
绘画萌芽期
洛 神 赋 图 卷 (部分)东晋 顾恺之 以独立形式出现并具有明确主题的花鸟画作品始见于魏晋、南北朝期间,当时一些著名的人物画家也有 以花鸟为题材的作品,例如顾恺之的《凫雁水鸟图》、陆探微的《斗鹅图》、陶景真的《孔雀鹦鹉图》等。
鹰
石
边景昭、吕纪都为工笔图Leabharlann 花鸟大家,名重一时,明
但后继乏人
吕 纪
明清衰落期
清代 以有名的“清初六家”中的恽寿平的“常州派”为代表, 他继承和发展了徐崇嗣的没骨法,结合了徐、黄两派的技法,创 造出一代新的没骨技法,被誉为“写生正派”,其明丽秀润的特 色与宋代的工笔画有着不同的意趣。
墨 梅 图
清 恽 寿 平
工笔花鸟临摹
中国传统工笔花鸟画技法教学
制作讲授:陈 珊(讲师) 湘南学院美术系中国画教研室
传统工笔花鸟画
一、中国画的概貌及历史 题材内容----山水、花鸟、人物 表现形式----工笔、写意、兼工带写(小写意) 学习方法----临摹、写生、创作
二、工具材料 三、表现技法 四、作业要求
中国工笔花鸟画源流概述
绘画成熟期
雪竹文禽图 五代 黄荃
苹婆山鸟
绘画成熟期
苹 婆 山 鸟 五代 黄荃
写生珍禽图 五代 黄荃
雪 竹 图 五代 徐熙
绘画成熟期
宋芙 赵蓉 佶锦
鸡 图
苹 婆 山 鸟 五代 黄荃
瑞 鶴 图 宋 赵 佶
宋代是花鸟画大发展的时期。从北宋初到真宗、英宗时期, 花鸟画仍承袭黄家的工笔体制,以院体为主流,进一步向工 笔写实发展,笔法细腻,使工笔花鸟的水平达到了顶峰。
传统白描的表现技法
柳
叶
描 类
柳叶描
:
有
粗
细
变
化
八十七神仙卷(部分) 唐 吴道子
传统白描的表现技法
柳
叶
描 类
枣核描
:
有
粗
细
变
化
传统白描的表现技法
柳
叶
描 类
蚯蚓描
:
有
粗
细
变
化
重屏会棋图(局部) 五代 周文矩
传统白描的表现技法
减
笔
描 类
折芦描
:
简
化
的
线
条
,
快
速
用
笔
传统白描的表现技法
减
笔
描 类
撅头钉描
赵 佶就是当时的代表人物,他继承了黄筌钩勒填彩,又兼
取徐熙、崔白、易元吉之长,兼收并蓄,“妙体众形”, 形成自己工整妍丽、精密奇巧的风格。
绘画衰落期
元代取消了五代、两宋 的画院制度,加之当时 尖锐的民族矛盾和阶级 矛盾,为文人画的兴起 提供了条件。虽然当时 师法两宋的院体工笔花 鸟画尚未中断,但已逐 渐衰落,许多先写工笔 的名家,如钱选、王渊 等人,后期也都转向水 墨花鸟画。
:
简
化
的
线
条
,
快
速
用
笔
传统白描的表现技法
减
笔
描 类
减笔描
:
简
化
的
线
条
,
李
快
白
速
行
用
吟 图
笔
宋
梁 楷
传统白描的表现技法
减
笔
描 类
柴笔描
:
简
化
的
线
条
,
快
速
用
笔
二祖调心 宋 石恪
传统白描的表现技法
减
笔
描 类
竹叶描
:
简
化
的
线
条
,
快
速
用
笔
传统白描的表现技法
减
笔
描 类
混描
:
简
化
的
线
条
,
快
速
用
笔
三驴图
工笔花鸟设色技法
工笔技法分类
白描
明张
白
陈 洪 绶
深 之 正 北
描 画 页
西
厢
图
卷
局 部
工笔技法分类
淡彩
桃 花 明 陈洪绶
工笔技法分类
淡 彩
花 鸟 写 生 册 之 一 当 代 任 欢
工笔技法分类
重彩
春光明媚 现代 俞致贞/刘力上
工笔技法分类
重 彩
宋 人 花 鸟
工笔技法分类
重彩
春 江 水 暖
现 代
陈
之
佛
畫罌粟 清 郎世宁
绘画发展期
五牛图 唐 韩 滉
斗牛图 唐 戴 嵩 唐朝经济的繁荣,很大程度地促进了花鸟画的 发展,使其最终成为一个独立的画科。
绘画发展期
花鸟画在唐朝的一个重要发展是边鸾创出了“折枝 花”法,他摒弃了传统上的全景入画,只撷取自然花草最 具美感的部分入画,使画家更能发挥自身创作的主动性。
绘画成熟期
唐人卓有成就的基础上,花鸟画在五代进入了一个重要的发展 时期,形成了以南唐徐熙和孟蜀黄筌为代表的,在花鸟画史上 具有重要意义的两大流派,即后人所称的“徐”“黄”二体。
牡
鹰
丹
石
图
图
清
明
恽
寿
吕
平
纪
中国传统工笔画的分类
传统工笔画的分类
白 描 纯粹以墨线来塑造对象,自然对线条的要求十分严格,其笔法自古 有十八描。
工笔淡彩 以白描为主,着染基本上选用颜料属植物质,如花青、藤黄、胭 脂等等,不用石青、石绿、朱砂等矿物质颜料。
工笔重彩 主要是以色彩为表现手段。它在墨线勾好的基础上,运用“三矾 九染”的渲染方法,以多种颜料多层次积染而产生浑厚华丽的画面效果。
工笔花鸟设色技法
起 稿
勾
整
稿
理
分染,统染,罩染,烘染,衬染 ……
基本设色法
1.分染法
2.统染法
3.罩染和平涂法
4.接染法
5.点染法
6.烘托法
7.提染法
8.托色法
宋
人
9.立粉法
小
品
基本设色法
1.分染法
分染时是用两支笔
进行, 一支蘸色, 另
一支蘸清水把颜色
均匀地烘淡。这是
表现花叶起伏、转
折、明暗及层次的
基本设色法
基本设色法
基本设色法
基本设色法
基本设色法
其他设色法
4.接染 法
用两支笔各蘸上不同色彩 着染,使两色趁湿相互渗接在 一起的染法叫接染,也叫撞染 法。初学时也可以再用第三支 白水笔帮助接染。接染时两支 笔上水分要相当,使两种色彩 自然流动,渗接一起为好。
其他设色法
5.点染 法
不勾轮廓线 ,用一支笔 先蘸上一种色彩,然后在笔尖 上再蘸上另一种色彩,一笔按 点下去,使两种颜色自然渗和 在一起,一笔成形,点出形象 轮廓,这种方法叫点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