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诱发电位检查技术操作规范

合集下载

常见眼科检查操作规范

常见眼科检查操作规范

常见眼科检查操作规范电生理检查常规一、眼点图检查常规【适应证】1.遗传性视网膜病变。

2.中毒性或营养性眼病。

【禁忌症】1.眼球震颤者。

2.不能合作者。

【操作方法及程序】1.向患者解释检查内容及要求,取得配合。

2.滴用复方托品酰胺(或类似药)散瞳,可保持自然瞳孔。

3.室内普通照明光线下预适应15分钟。

4.用75%酒精或皮肤清洁剂清洁安置电极处皮肤。

4.安置电极:皮肤电极分别置于双眼内外眦部,地电极置于前额中部。

5.暗室内,固定患者头位,双眼根据刺激器内的信号运动,记录15分钟。

6.明适应下,双眼根据刺激器内的信号运动,记录15分钟。

7.计算Arden(光峰/暗谷)比。

8.检查结束,拆除电极。

【注意事项】1.按照国际标准照度和操作进行。

2.视力低于0.1以下,视野小于30o 以内,5岁以下婴幼儿一般无法引出可靠EOG反应。

3.不能散瞳进行检查时,刺激光强度应保持400—600cd/m2 范围内。

4.记录前30分钟避免强光照射(如阳光,眼底镜或荧光眼底血管造影等)。

二、视诱发电位检查操作常规【适应证】1.怀疑为视神经或视路病变者。

2.眼外伤及头颅外伤可能伤及视神经或视路者。

3.对视力下降且屈光间质混浊者预测手术后视功能。

4.中毒性及营养不良性眼病。

9.颅内病变。

10.监测弱视治疗的疗效。

11.鉴别诈盲。

12.临床无法解释的视力下降者。

【禁忌症】无法配合者。

【操作方法及程序】1.向受检者解释检查的注意事项。

要求受检者全身肌肉放松,精神集中。

2.受检者坐在检查室刺激器前,眼位和固视点在同一水平。

瞳孔保持自然状态。

3.通常使用银盘(银- 氯化银)电极或针状电极。

4.在需要安放电极的位置,用酒精清洁头皮,擦掉油脂和头皮屑。

5.用导电膏及胶布将电极负在头皮上,或将针状电极刺入头皮下组织。

6.组织和电极之间的电阻通常要低于5kΩ。

7. VEP记录电极的位置应用国际10/20系统。

8.电极位置固定后和放大器的相应端口连接。

肌电图诱发电位仪技术参数要求

肌电图诱发电位仪技术参数要求

拔掉Q9保护插头,将复合电极插在电极插座上,并固定电于极架上。

插上电源,打开开关,仪器预热几分钟。

2、仪器的校正
a、仪器插上电极,选择开关置pH档。

定位调节器、斜率调节器都置于中间位置。

温度调节器转至相应的校正溶液温度。

b、电极用蒸馏水洗净甩干后,放入第一种缓冲溶液pH=6.86,搅拌使其充分接触,待读数稳定后,调节定位调节器使该读数为该缓冲溶液相应温度下的pH值(见附表)。

c、电极用蒸馏水洗净甩干后,放入第二种缓冲溶液pH=4.00(或PH9.18),搅拌使其充分接触,待读数稳定后,调节斜率调节器使该读数为该缓冲溶液相应温度下的pH值(见附表)。

经校正的仪器,各调节器不应再有变动。

否则必须重新校正。

常规使用时,每天校正一次已能达到使用要求。

3、测量pH值:
经校正的仪器,即可用来测量被测溶液。

(1)被测溶液和用作校正的标准溶液温度相同时。

电极插入被测溶液,搅拌使其充分接触,待读数稳定后,读取该溶液pH值;
(2)被测溶液和用作校正的标准溶液温度不相同时。

温度计测出被测溶液的温度值,调节温度调节器置于该温度值上;
电极插入被测溶液,搅拌使其充分接触,待读数稳定后,读取该溶液pH值;
4、测量电极电位(mV值):
①接上相应的离子选择电极;
②用蒸馏水清洗电极,用滤纸吸干;
③电极插入被测溶液,搅拌使其充分接触,待读数稳定后,读取该离子选择电极的电极电位(mV值)。

神经病学视觉诱发电位技术操作规范

神经病学视觉诱发电位技术操作规范

神经病学视觉诱发电位技术操作规范常用的视觉诱发电位是应用电视执屏幕上的模式翻转作为视觉刺激诱发出VEP,称为模式翻转VEP。

目前临床常用的是全视野PRVEP,半视野或1/4视野PRVEP因设备和技术等问题尚不能作为临床常规应用,这里只讲述全视野PRVEP,简称VEP。

【适应证】当视神经到枕叶皮质的视传导通路的病损,为临床诊断提供定位和发现临床下病变的证据。

VEP无定性价值。

【禁忌证】同SEPo【操作方法及程序】1.刺激照度一般应介于4-IOOcd/m2。

对比度需在50%以上,一般用80%~90%°模式成分的大小,用棋盘格模式时,方格大小常用30。

视角;用条栅模式时,条栅的空间频率一般用2~2.5cpd(cyc1.eperdegree,即每度视野所含条栅的周期,一个亮条和一个暗条称一个周期)。

刺激重复率2Hz。

受试者坐在棋盘格刺激器前,眼与屏幕的距离一般在70-100cm,且眼与屏幕中心应在同一水平面。

如果患者的视敏度太差,则应增加刺激的视角,可将方格增大或缩短患者与刺激屏幕的距离,不同试验室应选1、2个固定的参量,作力本实验室的正常值。

2.记录(1)电极的放置:记录VEP最常用的电极是银质盘状电极。

(2)电极的导联组合:①记录单眼全视野PRVEP常用的导联为:导联1:Oz-Cz(或Oz-FPz)导联2:0z_耳垂导联3:PZ.耳垂导联4:Oz耳垂②在下列情况下:中线记录的PRVEP表现异常和患者有视野缺损(需了解PIOO的水平分布)时,建议使用如下导联组合:导联1:OzFP'导联2:Pz,FPz'导联3:1.5,FP'导联4:R5-FP,1.5和R5分别代表Oz左右旁开各5cm的位置。

(3)记录参数:带通的低截止点(或高通)多选择1-3Hz:高截止点(或低通)为100~300Hz.但每个实验室所用的带通限度应固定。

分析时间多选用的为300ms,以适应P100病理变化的需要(但应注意每导的水平分辨率)。

神经病学躯体感觉诱发电位技术操作规范

神经病学躯体感觉诱发电位技术操作规范

神经病学躯体感觉诱发电位技术操作规范【适应证】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evokedpotentia1.sSEP)简称体感诱发电位,其适应证是:当神经系统病损影响到从周围向中枢的大纤维感觉传导通路,特别是中枢神经内的该传导通路,为精确病变的定位、病损程度和发现临床下(无症状和体征)的病变等。

SEP能为临床诊断和观察病情发展提供客观和定量的证据,但其无定性价值。

【禁忌证】诱发电位检查为无创性操作,一般无禁忌证,以下情况可视为禁忌证:1.记录或刺激电极放置处的头皮或皮肤有病变、畸形或伤口影响检查时。

2.全身情况不能配合或坚持检查者,3.不能接受、耐受或配合检查者。

4式电极使用的禁忌证①血液系统疾病、出血倾向.血友病和血小板V30X109∕1.(3万∕mn3)者;②肝炎、艾滋病和克罗伊茨费尔特-雅各布(Creutzfe1.dtJakob)病等血液传播的疾病应使用一次性针式电极。

【操作方法及程序】SEP常规使用的是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hortIetancysomatosensorye-vokedpotentia1.,S1.SEP)oS1.SEP主要是周围神经和神经系统的中枢段较大的纤维的感觉通路经刺激诱发产生的电位。

S1.SEP可从所有较大的神经诱发得到,临床常规选用正中神经和胫后神经。

其他神经如尺神经和腓神经也可应用相同的标准进行测定。

(-)正中神经的S1.SEP1.刺激刺激电极用盘型电极。

阴极(以黑色标志)放置在手腕皱褶近端2cm处的皮肤上,此处于腕正中神经上方,阳极(以红色标志)置放在手腕皱褶上。

方波电脉冲的时程为20C)PS。

其刺激强是见拇指运动,运动范围1-2Cm。

在检查全过程中刺激强度应保持一致6刺激频率为3~8Hz(c∕s),一般用5Hz.2.记录(1)电极的放置:常规记录电极放置在以下几处:①Erb点(EP)电极:Erb点位于胸锁乳突肌的锁骨后缘和锁骨形成的三角间,锁骨上2~3cm处的皮肤上。

临床视觉诱发电位 标准

临床视觉诱发电位 标准

临床视觉诱发电位标准
临床视觉诱发电位(VEP)的标准可能因不同的医疗设施、实验条件、测试者技能等因素而略有不同。

然而,一般来说,以下是临床视觉诱发电位(VEP)的一些常见标准:
1. 刺激模式:临床视觉诱发电位的刺激模式通常采用棋盘格、条形、闪烁等刺激模式。

其中,棋盘格和条形模式是最常用的刺激模式。

2. 刺激频率:刺激频率是临床视觉诱发电位测试中的一个重要参数。

通常来说,刺激频率在1-2Hz之间是比较常见的。

3. 刺激亮度:刺激亮度也是临床视觉诱发电位测试中的一个重要参数。

一般来说,刺激亮度需要在患者能够舒适接受且不影响测试结果的前提下进行调节。

4. 潜伏期:潜伏期是指从刺激开始到诱发脑电波的时间。

在临床视觉诱发电位测试中,潜伏期的正常范围通常在60-100ms之间。

5. 波幅:波幅是指诱发脑电波的振幅。

在临床视觉诱发电位测试中,波幅的参考值通常根据患者的年龄和健康状况来确定。

6. 波形:波形是临床视觉诱发电位测试中观察到的脑电波形状。

正常的波形应该是清晰、规则且无异常波形的。

视觉诱发电位(VEP)

视觉诱发电位(VEP)

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EVP)是大脑皮质枕叶区对视刺激发生的电反应,是代表视网膜接受刺激,经视路传导至枕叶皮层而引起的电位变化。

实际应用诱发电位(evoked potential,EP)是指给予神经系统某一部位适宜刺激,在神经系统相应部位所记录到的电位变化。

通常把与刺激信号有严格关系的特定反应电位称为特异性诱发电位,这种特异性诱发电位是诱发信息以神经发放形式,在神经通路不同水平上不断组合形成的一系列神经电活动。

由于诱发反应与诱发刺激之间在时间上有恒定的关系,因此根据神经冲动传导时间便可以判定诱发电位中不同的反应所代表神经通路的水平。

如果某一水平发生病变或功能障碍时,诱发电位的相应部分就会出现潜伏期、波幅及波形的改变。

一般地说:(1)F-VEP异常提示视网膜至视皮层之间的病变,异常程度与视功能障碍程度相一致,视网膜病变通过ERG 可以识别;(2)F-VEP正常、P-VEP异常提示屈光系统的病变,屈光系统的病变通过眼科常规检查可以验证;(3)F-VEP正常、P-VEP正常表示视功能正常;(4)F-VEP 正常、P-VEP检查不配合或眼科常规检查正常提示自诉的视功能障碍情况不真实。

眼球钝挫伤致眼部毁损,符合重伤第十条的评定为重伤。

造成视力障碍的,按障碍程度进行评定。

VEP除对视功能障碍可以进行定量评定外,对于各种视功能障碍的病变也有一定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

虽然VEP是一种客观评定视功能的方法,但在法医学鉴定中应用还注意以下问题:(1)VEP属于皮层电位,精神状态对VEP的结果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测试中应保持被试者处于清醒、安静的状态。

(2)对于P- VEP的测试结果判定,要特别注意被试者的注视程度,注视不良可以造成P-VEP的潜伏时间延长,波幅降低甚至消失,对此不要误认为视功能的障碍;(3) 个别视野严重损伤的患者,虽然有时视力较好(0.1~0.3),但也可以造成VEP的无波,因此在分析VEP结果的同时要注意中心视功能和周边视功能情况。

(完整版)视觉诱发电位

(完整版)视觉诱发电位

SEP解剖基础
SLSEP的主要解剖基础为周围Ia类感觉纤 维→后索→内侧丘索→丘脑(VPL)→大脑 皮层S1区(和4区)

体感诱发电位各成分---可能的 神经发生源
① 上肢: ▪ N9为臂丛电位 ▪ N13为颈髓后角突触后电位 ▪ P15为内侧丘系的电位 ▪ N20为顶叶后中央回SPR电位 ▪ P25为 顶叶后中央回S1电位
受累,SEP波幅降低,潜伏期正常 (三) 胞体病变 不论原发或继发性改变,SLSEP特征为突
触后电位发生变化
异常体感诱发电位的病理生理基础
神经系统疾病时所引起的病理变化往往是 复合性的,既可引起节段性脱髓鞘,又可 产生不同程度的轴索变性,因而对SEP产生 混合性影响
SEP临床应用
① 周围神经病损评定及神经再生和再生速率 的判断
上肢SEP正常图
下肢SEP正常图
指标及分析
① 峰潜伏期(PL):自刺激开始到各波波 峰的传导时间。因参量近正态分布,故 较为恒定,均值大于2.5-3 SD标准差为 异常
② 峰间潜伏期(IPL):为两峰间距, 亦反应中枢神经传导时间,较为稳定
指标及分析
③ 波幅(μV):由波峰到基线,或前一波 谷到后一波峰的垂直高度,由于参量属非 正态分布,故变异较大,其客观性较差。 但有时可预示病变早期变化
④ 左右侧差:包括左右潜伏期及波幅差, 在正常情况下,双侧应基本对称
指标及分析
⑤ 性别:女性短于男性 ⑥ 年龄:50岁前峰潜伏期无大差异,但在
50岁后则各年龄组较前者有统计意义的延 迟;波幅亦有所下降。故各实验室最好应 有自身各年龄组的正常值,则评估结果较 为客观
异常判定标准
①PL、IPL延长超过正常均值加2.5 个标准差; ②波形离散、缺失; ③两侧波幅差>50%。

视觉诱发电位检查注意事项

视觉诱发电位检查注意事项

视觉诱发电位检查注意事项
视觉诱发电位检查是一种用于检测视觉系统功能的神经生理学检查方法,常用于眼科、神经科等临床领域。

以下是一些视觉诱发电位检查注意事项:
1.检查前准备:在进行视觉诱发电位检查前,需要告知患者相关检查方法和注意事项,如保持安静、不要运动等。

同时,需要让患者保持充足的睡眠和饮食,以确保检查的准确性。

2.药物干扰:一些药物会影响视觉系统的功能,如镇静剂、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等,因此在检查前需要告知患者停止服用这些药物。

3.眼部准备:在进行检查前,需要检查患者的眼部情况,如是否有眼部疾病、是否佩戴隐形眼镜等。

如果患者佩戴隐形眼镜,需要在检查前将其取下。

4.电极安装:视觉诱发电位检查需要在患者头部和眼部安装电极,因此需要在检查前进行电极的准备和安装。

安装电极时需要注意卫生和安全,以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患者的安全。

5.检查过程:在进行视觉诱发电位检查时,需要保持环境安静,以确保检测信号的清晰度。

同时需要让患者保持头部和身体的稳定,避免运动干扰。

6.检查结果:视觉诱发电位检查的结果需要由专业医生进行解读,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如果需要进一步诊断和治疗,需要根据检查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总之,视觉诱发电位检查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同时需要注意患者的安全和检查的准确性,以确保检查的成功和结果的可靠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视觉诱发电位检查技术操作规范
【适应证】
1.判断视神经、视路疾患。

2.鉴别伪盲。

3.监测弱视治疗疗效。

4.判断合并皮质盲的神经系统病变的婴幼儿的视力预后。

5.判断婴儿和无语言能力儿童的视力。

6.对屈光间质浑浊患者预测手术后视功能。

7.在视交叉部的神经外科手术中使用视觉诱发电位(VEP)监测, VEP振幅下降提示视路系统受到手术干扰。

【禁忌证】
无法配合检查者。

【操作方法及程序】
1.基本技术
(1)电极:用ERG盘电极。

记录电极放在枕骨粗隆上方
2.5cm 处的2O 位,参考电极放在鼻根上12cm 处的z F 位、耳垂
或乳突处,地电极放在另一侧耳垂或乳突处。

如用双通道或多通道测定,记录电极也可置于1O 和2O 位(分别在2O 位左右各2.5cm 处)。

(2)刺激方式
①图形刺激:使用瞬态翻转图形VEP 。

记录系统的带通为0.2-1. OHz,200 -300Hz;分析时间250ms ,也可用500ms;叠加次数100-200次。

刺激野>20°,方格为50’,对比度>70%,平均亮度接近30cd/2m ,翻转间隔时间0.5 s 。

平均亮度取刺激屏中心和周边几个位置亮度的平均值。

②闪光刺激:使用氙光或发射二极管作刺激光源,亮度5cd/(s •2m ),屈光间质浑浊时亮度可达50cd /(s •2m )。

背景光亮度为3cd /(s •2m ),屈光间质浑浊时亮度可达30cd /(s •2m )。

刺激间隔为1s 。

闪光刺激用于屈光间质浑浊的患者,常选用7.5 Hz 以上的稳态反应。

2.检查前准备瞳孔保持自然状态。

安放电极部皮肤用乙醇祛脂,安放后测量皮肤电极电阻,要求电阻<lO Ω。

检查
时要矫正屈光状态。

嘱受检查者全身肌肉放松,注意力集中。

3.测量
(1)潜伏期:从刺激开始到反应波峰的时间。

临床研究的主要参数是1P 波潜伏期,由于正常情况1P ,波潜伏期接近
l00ms ,故称100P 波。

(2)振幅:即蜂谷电位高度,临床主要测定100P 波振幅。

【注意事项】
1.方格视角计算公式为:
<1°视角时,B= (3450⨯W) /D >1°视角时,B=(57.3⨯W)/D 式中B 为视角,单位为分,W 为格子宽带,单位为mm, D 为格子到角膜的距离,单位为MM 。

2.空间频率计算公式为:
F=60/1.4W
式中F 为周/度,W 是图形的宽度,单位为分。

3.对比度计算公式:
C=(Lx+ Lm)⨯100
式中C为对比度,Lx为最大亮度,Lm为最小亮度。

4.检查时应配戴合适镜片,矫正视力到最佳状况。

5.提醒受试者检查时注意力集中,注视视标。

6.置放皮肤电极前用乙醇或导电膏清除皮肤上的油性物质,电极用后要清洗。

7.检测VEP应在未用缩瞳药或散瞳药下进行。

8.矫正视力低于0.3者应查闪光VEP,矫正视力高于0.3者应查图形VEPO
9.检查环境应安静,避免分散受检者的注意力。

10.针状电极应当一次性使用,或经高压灭菌后重复使用。

银盘电极均应氧化以防止伪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