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港航道与锚地规划

合集下载

宁波-舟山港总体规划

宁波-舟山港总体规划

本规划是制定宁波-舟山港中长期发展、建设规划和港口开发的重要依据,也是港口长远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宁波-舟山港总体规划宁波-舟山港总体规划2012-05-11宁波和舟山两市地处长江经济带与东部沿海经济带的“ T”型交汇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

宁波一舟山港向外辐射与世界经济接轨,向内辐射浙江、长江三角洲及长江沿线地区,在世界经济与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随着我国加入WTO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全球产业链条的不断细分,强化港口枢纽作用,加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加强煤、油、矿、箱四大运输系统的建设,是长江三角洲地区所面临的更加艰巨的任务。

浙江省提出“港航强省”战略,这是浙江省创业富民、创新强省之路,是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继续走在全国前列的重要举措。

2006年1月1日起,报交通部批准,宁波-舟山港管理委员会正式挂牌,启用宁波- 舟山港的名称。

浙江省委、省政府将通过宁波-舟山港一体化的资源整合发展,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使政府在对港口建设、发展的宏观调控能够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开展了《宁波-舟山港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

本规划是制定宁波-舟山港中长期发展、建设规划和港口开发的重要依据,也是港口长远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第一章港口发展的现状第一节地理位置宁波-舟山港位于我国东南沿海,背靠长江经济带与东部沿海经济带该地区每年7-9月份易受台风影响,1949~1989年间影响本海区的台风平均每年3.9次(强台风占82%),风向以NNW NNE向和ENE向为多,一次热带风暴影响最长持续时间约2〜3天。

二、水文1 •潮汐宁波一舟山地区的东部海域受外海潮波的控制,潮汐性质多为半日潮,西部海域由于潮波受岛屿和浅海的影响而变形,潮汐性质多为非正规半日潮。

此外,宁波-舟山水域经常受风暴潮的侵袭,最大增水可达1.42m (定海)。

风暴潮主要是由台风造成,多发生在7〜9月份,并经常与天文大潮同时出现,西部浅水水域大于东部水域。

舟山港航道与锚地规划

舟山港航道与锚地规划

舟山港航道与锚地规划第1章概述1.1 规划背景及目的舟山港位于杭州湾外缘的舟山群岛,南北海运大通道与长江黄金水道的交汇地带。

舟山市属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最具发展潜力的长江三角洲十六个城市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舟山港凭借优越的自然条件,抓住机遇,港口基础设施建设进展明显,货物吞吐量大幅提高。

2004年,舟山港货物吞吐量达到7359万吨,列我国沿海港口第9位。

舟山港的深水岸线资源十分丰富。

根据《舟山海域港口资源图集》中的有关统计资料,舟山适宜开发建港的深水岸段有50多处,总长246.7km,其中水深大于15m的岸线长198.3km,水深大于20m的岸线长107.9km。

这些深水岸线的开发利用离不开航道和锚地的建设。

在交通部规划研究院2004年12月主持编制完成的《舟山港总体规划》(送审稿)中,舟山港由定海、老塘山、沈家门、金塘、六横、马岙、高亭、衢山、泗礁、绿华山和洋山共十一个港区组成。

为各港区的顺利运行,充实和完善总体规划中航道和锚地规划部分的内容,同时也为与海洋功能区划、水利围垦规划等相关规划进行衔接,充分利用航道和锚地资源,必须进行充分的调研和分析,制定航道和锚地的专项规划。

为此,受舟山港务管理局的委托,在舟山港务管理局的直接参与和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协助下,我院开展《舟山港航道与锚地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

该规划的编制不仅是浙江省发展海洋经济和建设海洋强省的需要,是舟山港口发展和交通运输安全的需要,也是国防战备的需要。

1.2 规划范围、内容和期限1.2.1 规划范围本次规划范围主要为舟山市行政区域内的海域范围。

舟山港海域内航路纵横交错,在浙海事[2001]358号文件《关于浙江沿海主要公共航路锚地的公告》中该海域航路百余条。

其中,既有南北向的沿海航路,又有东西向的进出港航路;既有公共航路,又有用于陆岛间沟通的客货运航路。

舟山海域的海底较为平坦,水深适中,底质以粘土质粉砂为主,而且部分海域群岛环抱,避风避浪条件好,非常适合开辟为大型锚地。

宁波舟山港老塘山港区锚地资源紧缺原因分析及对策

宁波舟山港老塘山港区锚地资源紧缺原因分析及对策

宁波舟山港老塘山港区锚地资源紧缺原因分析及对策宁波舟山港老塘山港区是中国东海沿岸的重要港口,也是全球第三大港口。

然而,锚地资源却一直是其面临的一大瓶颈,一些船只经常需要等待数日甚至数周才能得到停泊。

本文将分析该问题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应对策略。

首先,造成老塘山港区锚地资源紧缺的主要原因是需求量大,供给量少。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船只数量急剧增加,尤其是大型集装箱船的数量和容积也在不断攀升。

然而,老塘山港区的锚地面积和深度却有限,导致供给量短缺。

此外,随着沿海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对海上交通运输的需求也在迅速增加。

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导致老塘山港区锚地供需矛盾日益凸显。

其次,导致锚地资源紧缺的另一个因素是管理不善。

管理不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由于港口管理方面长期忽视锚地管理,这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资源浪费。

例如,一些已停靠的船只长时间不移动,即使有船只需要停泊,也无法腾出空位。

另一方面,管理方面对外部船只的监管不力,导致一些非法占用锚地。

一些不正当的用途,例如非法垃圾倾倒,进一步加重了供需矛盾。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首先,应当加强港口规划。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预计港口客运量和集装箱运输量将持续攀升。

因此,老塘山港区需要重新审视其港口规划,增加面积及深度,并制定可持续的港口规划目标。

同时,可以考虑采取技术手段来优化锚地使用效率,例如通过自动泊位分配系统和智能操纵系统来提高锚地的容纳能力。

其次,应当完善锚地管理。

港口管理方面应根据不同的船只类型、尺寸和需求,合理分配锚地资源。

对于已经停泊的船只,应加强监管和提示,防止资源浪费和滥用。

同时,对于蓄意阻塞锚地的非法行为应依法查处。

这样可以确保锚地的处置得当,满足锚地需求。

最后,应加强港口规章制度的建立。

通过规章制度建立,习惯性占用锚地的现象可以有效遏制。

例如,可考虑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停靠时间规定,针对不同船只进行分类管理,以确保每艘船只都能获得合理的停泊时间。

宁波-舟山港核心港区深水航路船舶定线制管理规定

宁波-舟山港核心港区深水航路船舶定线制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维护宁波-舟山港核心港区深水航路水上交通秩序,规范船舶航行行为,改善通航环境,保障船舶、设施和人命财产地安全,促进航运安全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第二条宁波-舟山港核心港区深水航路实行船舶定线制.本规定所指定线制范围按照《宁波—舟山港核心港区深水航路船舶定线制》地规定执行.第三条在宁波-舟山港核心港区深水航路船舶定线制水域航行、停泊、作业地船舶,应当遵守本规定.但下列船舶除外:(一)正在执行公务地船舶;(二)在核定水域内施工地船舶;(三)正在进行搜寻救助地船舶;(四)经主管机关核准地其他船舶.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浙江海事局是实施监督管理地主管机关;浙江海事局下设地海事管理机构负责具体监督管理.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第二章航行、停泊与作业第五条船舶在通航分道内应顺着该分道地船舶总流向靠右航行,并让开分隔带(线).船舶按通航分道航行时,应与航标保持足够地安全距离.小型船舶应当在沿岸通航带航行.第六条通航分道内航行地船舶,驶出通航分道前应向周围船舶通报本船动态,并谨慎航行,在进入港池、锚地时,可使用沿岸通航带.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第七条在定线制水域航行地船舶,航经码头前沿水域应特别谨慎驾驶.第八条船舶应尽可能从警戒区穿越定线制水域.在警戒区航行地船舶,应当特别谨慎驾驶.第九条船舶应尽可能避免穿越通航分道,如确需穿越,应尽可能与通航分道内地船舶总流向成直角地船首向穿越,并事先向周围船舶通报本船动态.穿越时,应避让按通航分道航行地船舶.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第十条虾峙门航道下篮山灯桩前后米航段禁止船舶追越.万总吨以上船舶航经前款航段时,应事先向周围船舶通报本船动态,避免在该航段与他船交会.第十一条船舶在通航分道内追越他船时,应尽可能从他船地左舷追越.第十二条船舶在定线制水域内航行、停泊、作业时应遵守《宁波—舟山港核心港区深水航路船舶报告制》,并服从当地海事管理机构和现场海事船艇监管.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第十三条在定线制水域内,高速船顺流航速不得超过节,逆流航速不得超过节;其他船舶顺流航速不得超过节,逆流航速不得超过节.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第十四条船舶遇有失控、沉没危险、需紧急抛锚时,应尽可能让出航道,并迅速向当地海事管理机构和中心报告.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船舶实施紧急抛锚,应当远离禁锚区.第十五条禁止在通航分道及其两侧海里水域内从事船舶冲程、旋回性能测试等可能影响其他船舶安全航行地试航活动.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第十六条船舶应当在公布地锚地内锚泊.除沿岸通航带,在定线制水域内禁止捕捞、采砂、锚泊.第十七条除本章另有规定外,船舶在宁波-舟山港核心港区深水航路船舶定线制水域航行、停泊、作业,还应当遵守《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等规定.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第三章责任第十八条对违反本规定地,由海事管理机构依法实施行政处罚或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第十九条违反本规定,造成下列水上交通事故地,应按下列规定确定事故责任:(一)逆通航分道行驶地船舶,与按通航分道行驶地船舶发生碰撞事故时,逆通航分道行驶地船舶应负主要责任或全部责任.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二)穿越通航分道地船舶,与按通航分道行驶地船舶发生碰撞事故地,穿越通航分道地船舶应负主要责任或全部责任.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三)因船舶在定线制水域内违章捕捞、采砂、锚泊,导致水上交通事故地,违章捕捞、采砂、锚泊地船舶应负主要责任或全部责任.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第四章附则第二十条船舶在虾峙门口外深水航槽和金塘大桥主通航孔、西堠门大桥水域航行,除遵守本规定外,还应遵守《虾峙门口外深水航槽通航安全管理规定》、《金塘大桥、西堠门大桥通航安全管理规定》.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第二十一条本规定中“小型船舶”是指载重吨及以下地船舶.第二十二条本规定自年月日起施行.。

舟山港域锚地一览表

舟山港域锚地一览表
洋山小型避风锚地
避风
1~2
大洋山南#1锚地
待泊、避风
≤10
绿华山南锚地(含18万吨减载平台)
过泊/避风/锚泊
15
绿华山北锚地
活鲜水产品交货点
1
绿华锚地
活鲜水产品交货点
>20
陈钱山北锚地
联检待泊
1
陈钱山南锚地
联检待泊
1
金鸡山锚地
联检待泊
<0.1
0.2
野鸭山南锚地
待泊
>10
野鸭山北锚地
待泊
>10
金塘锚地
引航、待泊、避风
3.5
黄星锚地
活鲜水产品交货点
≤1万吨级
香炉花瓶礁锚地
引航、待泊、候潮
5~10万吨级
秀山东锚地
待泊、避风
≤5万吨级秀山东扩大锚地源自待泊、避风≤5万吨级
畚斗山南临时锚位
临时待泊
2
秀山西锚地
待泊、避风
≤1.5万吨级
长白东锚地
待泊、避风
避风、待泊
1
岙山联检锚地
联检待泊
30
马峙2号锚地
避风、待泊
30
马峙1号锚地(西)
避风、待泊
1~5
马峙1号锚地(东)
避风、待泊
1~5
马峙危险品锚地
待泊
0.5
鲁家峙东侧锚地
避风、待泊
<0.1
南1浮筒
无动力船舶防台浮筒
10
南2浮筒
无动力船舶防台浮筒
10
大五奎南侧锚地
避风、待泊
0.5
小竹山东侧锚地
避风、待泊
舟山港域锚地现状一览表
(截止到2013年9月)

【航行指南】宁波舟山港核心港区深水航路船舶定线制和报告制

【航行指南】宁波舟山港核心港区深水航路船舶定线制和报告制

【航行指南】宁波舟山港核心港区深水航路船舶定线制和报告制宁波舟山港核心港区深水航路定线制和报告制相关规定为2016年8月1日生效的《宁波舟山港核心港区深水航路船舶定线制》《宁波舟山港核心港区深水航路船舶报告制》(两制)和《宁波舟山港核心港区船舶交通管理系统安全监督管理规则》《宁波舟山港核心港区深水航路船舶定线制管理规定》(两规)01定线制适用范围东起虾峙门口外深水航道东端虾峙 1、2 号灯浮,止于金塘大桥主通航孔北和西堠门大桥通航孔北;南起外礁灯桩东1.5 海里处,贯穿条帚门航道和梅山进港航道。

由 18 个分道通航制、2 个双向航路、1 个深水航道、8 个警戒区和若干沿岸通航带组成,全长 71.96 海里。

其中,虾峙门深水航道东端至 0 号警戒区东边界为 10.50 海里;虾峙门东口 0 号警戒区东边界至第 4 号警戒区为 25.5 海里;从第 4 号警戒区至金塘大桥主通航孔北分道通航制长为 6.22 海里;从第 4 号警戒区至西堠门大桥通航孔北为 7.92 海里;条帚门水道部分长为 13.26 海里;佛渡水道部分长为 8.09 海里。

宁波舟山港核心港区航行指南(史上最全)02定线制的构成2.1 分道通航制定线制有 18 个分道通航制。

向上滑动阅览第一分道通航制从虾峙门东口0 号警戒区西边界至下篮山灯桩东南向2 海里处,航程约为3.62 海里,中间设置分隔线,两侧航道宽度各为 0.19 海里,西行船舶主交通流向为310 º,东行船舶主交通流向为130 º。

第二分道通航制从 1 号警戒区西边界至洋小猫岛 2 号警戒区东边界,航程约为 2.70 海里,中间设 200 米宽分隔带,两侧航道宽度各为0.29 海里,北上船舶主交通流向为333 º,南下船舶主交通流向为153 º。

第三分道通航制从 2 号警戒区西边界至凉帽山,航程约为 4.70 海里,中间设 200 米宽分隔带,两侧航道宽度各为 0.27 海里,西行船舶主交通流向为270º,东行船舶主交通流向为090 º。

宁波舟山港老塘山港区锚地资源紧缺原因分析及对策

宁波舟山港老塘山港区锚地资源紧缺原因分析及对策

宁波舟山港老塘山港区锚地资源紧缺原因分析及对策舟山港是我国最重要的沿海港口之一,其进出口货物吞吐量大,船舶数量多,对锚地资源的需求量大。

尤其是老塘山港区作为舟山港的一部分,面积相对较小,无法满足大量船舶同时停泊的需求,从而导致锚地资源紧缺的局面。

港口周边的海域地理条件较为复杂,水深不一,地形起伏大,因此限制了港口的扩张和锚地资源的利用。

而且该地区还存在高风浪、潮水涌动等自然环境问题,这些都增加了船舶在锚地停泊的风险,使得港口难以扩大锚地资源的规模。

锚地资源紧缺还与港口的布局和规划有关。

在港口建设和发展规划中,没有充分考虑到锚地资源的需求,并未提前做好充足的预留。

这导致随着船舶数量的增加,锚地资源不足的问题逐渐凸显。

加大港口的扩建力度。

通过拓宽航道、深化港口水深,扩大锚地的面积,并建设更多的停船位,以增加锚地资源的供给量。

优化港口的布局和规划。

在规划和设计港口时应充分考虑到锚地资源的需求量,并提前做好相应的预留。

这需要对港口的整体发展战略进行科学研究和规划,确保港口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港口管理和运营的科学化水平。

通过引进先进的港口管理技术和设备,提高港口的运营效率,优化锚地资源的利用。

加强对港口周边海域的环境保护与治理,保持海域的整洁和安全,减少锚地资源浪费的问题。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同合作。

船舶停泊需要涉及到航海、港口、海事等多个部门的协调和配合。

各部门应加强沟通,共同制定适合港口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提高锚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宁波舟山港老塘山港区锚地资源紧缺的问题与港口的规划、布局以及海域地理条件等有关。

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加大港口的扩建力度,优化港口的布局规划,提高港口的运营管理水平,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

只有通过这些措施的综合应用,才能有效解决锚地资源紧缺的问题,实现港口的可持续发展。

宁波舟山港老塘山港区锚地资源紧缺原因分析及对策

宁波舟山港老塘山港区锚地资源紧缺原因分析及对策

宁波舟山港老塘山港区锚地资源紧缺原因分析及对策宁波舟山港老塘山港区是中国东海沿岸重要的港口之一,位于宁波市江东区,是宁波舟山港全球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老塘山港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发展优势,但由于多种原因,该港区的锚地资源存在紧缺问题。

本文将对宁波舟山港老塘山港区锚地资源紧缺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

宁波舟山港老塘山港区锚地资源紧缺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大量船舶的集中停泊。

作为全球第三大港口,宁波舟山港日均停泊船舶数量众多,尤其是老塘山港区作为进出港船只的重要通道,船只集中度更高。

这导致港区锚地资源紧张,无法满足船舶的需求。

老塘山港区周边地理环境不利于锚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由于靠近江海口淤积河床,港区水深相对浅,无法容纳更大型的船舶停泊。

老塘山港区周边地区还存在一定的水文气象条件,如潮汐、风浪等因素的影响,增加了船舶停泊的难度。

老塘山港区锚地资源紧缺的原因还包括港口现有设施及配套设备的不足和老化。

由于老塘山港区是宁波舟山港集装箱码头的主要通道,港口设施经常被频繁使用并受到船舶停泊所带来的摩擦磨损。

加之长期使用和缺乏维护,港口设施设备老化,无法满足船舶停泊的需求,导致锚地资源供不应求。

一是加大投资力度,扩大港口建设规模。

应加大对老塘山港区港口设施及配套设备的投资,对港口进行现代化改造和扩建。

提高港区水深,拓宽入海通道,增加停泊船舶的数量和限载能力,增加锚地资源供给。

二是优化港口航道管理,提高港口利用效率。

建立科学的航道管理制度,合理规划航道运行和船舶停泊,提高港口资源的利用效率。

对船舶进行动态管理,合理安排船舶停泊时间,减少等待排队时间,提高锚地资源的利用率。

三是加强港口设施设备维护与更新。

加强港口设施设备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工作,及时排查设施设备的损坏和老化状况,并进行维修和更新,确保设施设备的正常使用和性能良好,提高港口的服务质量和效率。

宁波舟山港老塘山港区锚地资源紧缺的原因主要包括大量船舶集中停泊、地理环境不利和港口设施设备老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舟山港航道与锚地规划第1章概述1.1 规划背景及目的舟山港位于杭州湾外缘的舟山群岛,南北海运大通道与长江黄金水道的交汇地带。

舟山市属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最具发展潜力的长江三角洲十六个城市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舟山港凭借优越的自然条件,抓住机遇,港口基础设施建设进展明显,货物吞吐量大幅提高。

2004年,舟山港货物吞吐量达到7359万吨,列我国沿海港口第9位。

舟山港的深水岸线资源十分丰富。

根据《舟山海域港口资源图集》中的有关统计资料,舟山适宜开发建港的深水岸段有50多处,总长246.7km,其中水深大于15m的岸线长198.3km,水深大于20m的岸线长107.9km。

这些深水岸线的开发利用离不开航道和锚地的建设。

在交通部规划研究院2004年12月主持编制完成的《舟山港总体规划》(送审稿)中,舟山港由定海、老塘山、沈家门、金塘、六横、马岙、高亭、衢山、泗礁、绿华山和洋山共十一个港区组成。

为各港区的顺利运行,充实和完善总体规划中航道和锚地规划部分的内容,同时也为与海洋功能区划、水利围垦规划等相关规划进行衔接,充分利用航道和锚地资源,必须进行充分的调研和分析,制定航道和锚地的专项规划。

为此,受舟山港务管理局的委托,在舟山港务管理局的直接参与和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协助下,我院开展《舟山港航道与锚地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

该规划的编制不仅是浙江省发展海洋经济和建设海洋强省的需要,是舟山港口发展和交通运输安全的需要,也是国防战备的需要。

1.2 规划范围、内容和期限1.2.1 规划范围本次规划范围主要为舟山市行政区域内的海域范围。

舟山港海域内航路纵横交错,在浙海事[2001]358号文件《关于浙江沿海主要公共航路锚地的公告》中该海域航路百余条。

其中,既有南北向的沿海航路,又有东西向的进出港航路;既有公共航路,又有用于陆岛间沟通的客货运航路。

舟山海域的海底较为平坦,水深适中,底质以粘土质粉砂为主,而且部分海域群岛环抱,避风避浪条件好,非常适合开辟为大型锚地。

自北而南,舟山海域适宜各类船舶锚泊避风的锚地均有分布。

根据目前资料统计,舟山海域各种等级的锚地达30余块。

由于舟山港海域范围大,港区分布广,为便于理清各港区的进出港航路,根据岛屿分布、港区分布和航道锚地资源情况,规划海域范围可基本划分为南部、中部、北部三块海域,分别以朱家尖岛和中街山列岛为界。

在南部海域有定海、老塘山、沈家门、金塘、六横五个港区,在中部海域有马岙、高亭两个港区,在北部海域有衢山、泗礁、绿华山和洋山四个港区(见附图1-1)。

1.2.2 主要规划内容在充分调查舟山航道和锚地资源的基础上,优化现已开发使用的航道、锚地,规划《舟山港总体规划》实施中和《舟山海域港口资源图集》深水岸线开发利用中需要配套的航道、锚地,论证规划航道的通航等级、航道尺度及锚地区域、水深等。

规划内容具体包括南部、中部和北部海域进出港航道和锚地规划;陆岛间交通航路规划;以及规划的分期实施等。

此外,由于舟山港的二程中转航路大多利用已有的南北向沿海航路,故亦对南北向沿海航路作相应规划。

1.2.3规划期限规划期限同《舟山港总体规划》(送审稿),规划水平年为2010年和2020年。

1.3 规划编制依据(1)交通部规划研究院、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舟山港总体规划》(送审稿),2004年12月(2)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舟山港务管理局编著,《舟山海域港口资源图集》,海洋出版社,2005年4月(3)浙江省交通厅,《宁波、舟山港口资源整合方案》,2004年6月(4)浙海事[2001]358号文件《关于浙江沿海主要公共航路锚地的公告》,2001年12月14日(5)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部航海保证部,《中国航路指南(东海海区)》,2000年(6)浙江省交通厅和舟山市人民政府浙交复[2005]22号文件《金塘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05年1月(7)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舟山港务管理局,《六横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送审稿),2004年11月(8)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舟山港务管理局,《衢山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送审稿),2004年12月(9)舟山海域最新海图计25张(1:10000~1:250000),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部航海保证部(10)舟山市海洋功能区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舟山市海洋功能区划》,2000年1月(11)舟山市海洋与渔业局,《关于呈报“浙江省海洋功能区划修编意见”的说明》,2004年9月14日(12)舟山市经济建设咨询院、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舟山市(2004年~2020年)船舶工业发展规划》,2005年1月(13)嵊泗县海洋功能区划领导小组,《嵊泗县海洋功能区划》,2003年3月(14)嵊泗县人民政府,《嵊泗县马鞍列岛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建区可行性研究报告》,2004年10月(15)嵊泗县人民政府,《嵊泗县马鞍列岛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建区总体规划》,2004年10月(16)嵊泗县人民政府,《嵊泗县主要深水岸线利用设想》,2003年3月(17)岱山港务分局,《岱山海域港口资源资料图集》,2005年6月(18)《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及其局部修订本JTJ211-991.4 规划的主要原则1.4.1 航道规划原则(1)航道规划应满足区域(城市)经济发展、港口总体规划、国防建设、海洋功能区划和沿海水路运输发展的需要;(2)航道规划应统筹兼顾、协调各方利益、适当超前;(3)规划航道的位置、等级应尽量与原有航路一致,也可根据需要作适当调整;(4)规划航道布置必须符合有关规范中船舶安全航行的要求;(5)规划航道的等级和规模应尽可能满足可能通过船舶的通航要求。

1.4.2 锚地规划原则(1)锚地规划必须满足港区、航道规划建设规模与国防建设的要求;(2)锚地的总体布局要统筹兼顾、合理可行;(3)锚地的规划布置应方便船舶的待泊、引航与进港;(4)锚地的布置应满足有关规范船舶安全锚泊的规定要求;(5)规划锚地的等级和规模应尽可能满足可能停泊船舶的锚泊要求。

1.5 规划的主要结论(1)南部海域航道与锚地规划南部海域涉及定海、沈家门、老塘山、金塘、六横五个港区,航道与锚地规划见表1-1、表1-2和附图5-1。

表1-1 南部海域主要进港航道规划表表1-2 南部海域主要锚地规划表(2)中部海域航道与锚地规划中部海域涉及马岙、高亭等二个港区,航道与锚地规划见表1-3、表1-4和附图5-2。

表1-3 中部海域主要进港航道规划表表1-4 中部海域主要锚地规划表(3)北部海域航道与锚地规划北部海域涉及衢山、泗礁、洋山、绿华四个港区,航道与锚地规划见表1-5、表1-6和附图5-3。

表1-5 北部海域主要进港航道规划表表1-6 北部海域主要锚地规划表(4)南北向沿海航路规划外航路:规划航路与现状同。

东、中航路:为减少小板门航段的事故,规划开发治治门作为南下船舶的单向航路,将小板门作为北上船舶的单向航路。

为尽量增加洋山集装箱锚地和危险品锚地的面积,将中航路白节峡至三星山航段按顺时针方向略作偏转。

西航路:规划航路与现状同。

内航路:规划在鱼腥脑附近设置一安全通航标。

该标与鱼腥脑灯桩间水域为北上船舶转弯水域,该标西侧水域为南下船舶转弯水域。

规划开发青龙门作为中、小型船舶的南下单向航路,双屿门作为中、小型船舶的北上单向航路和大型船舶的靠离泊水域。

南北向沿海航道规划见附图5-4。

(5)陆岛间交通航路规划高速化、旅游化、滚装化将是舟山群岛陆岛交通未来发展的必然之路。

规划保留目前陆岛间的交通航路,未来根据交通发展形势适时调整。

1.6 规划的分期实施根据舟山港总体规划港区分期实施情况,本着航道与锚地建设应适当超前的原则,南、中、北三块海域的航道和锚地规划分期实施情况见表1-7。

实施时,可根据港区建设需要作相应调整。

表1-7 航道和锚地规划分期实施表1.7 规划的几点说明(1)船舶进出锚地就近连接规划航道,不再另设进出航道。

(2)自然航道宽度小于规划航道宽度时,以自然航道宽度为准,但不小于规范要求的宽度。

(3)本规划航道宽度大于规范要求时,在建设时应根据船舶流量分期实施航道建设。

(4)本规划航道和锚地不涉及对外开放问题,国防战备需要时不受此规划限制。

(5)连接水域:包括航道与锚地之间、航道与(规划)港区(作业区)之间的水域。

其中航道与锚地之间的连接水域一般宽度不超过2km,除水深条件、底质条件与锚地不同外,其他条件与锚地一致;航道与(规划)港区(作业区)之间水域一般即《海港总平面设计规范》中“港内连接水域”,本规划不另述及。

(6)保护水域:是指航道两侧一定范围内水域和锚地四周除与航道相接水域(即连接水域)外一定范围内水域。

这些水域应受到保护不用于其他海洋使用功能。

航道保护水域宽度应以代表船型2~3倍船长为宜,锚地保护水域宽度应以代表船型2~3倍船长为宜。

第2章自然条件2.1地理概况舟山位于长江、钱塘江、甬江三江入海交汇处,背靠江、浙、皖、鄂等辽阔腹地和上海、杭州、宁波等大中城市群,踞我国南北沿海航线与长江水道交汇枢纽,是长江流域对外开放的海上门户和通道,与亚太诸新兴城市呈扇形辐射之势,区位优势十分显著。

舟山港水路向北距青岛433海里、距秦皇岛683海里,向南距厦门476海里、广州824海里,近洋航线中,距台中、长崎、釜山约500海里,距高雄、汉城约600海里,距香港、神户、大阪约700海里。

舟山群岛是我国最大的群岛,岛屿众多。

舟山市是我国唯一的以群岛设置的地级市,位于浙江省的东北部,座落在长江口南侧,杭州湾外缘的东海海域中。

地理位置介于北纬29°32′~31°04′,东经121°30′~123°25′之间。

全市区域界线分别为:北界沿浙沪分界线经嵊泗花鸟山北面即北纬31°04′、东经122°30′之点一直向东;南界从普陀西磨盘岛东南方即北纬29°32′、东经122°15′处向东延伸;西界位于滩浒岛与嘉兴五盘山岛之间;东界根据我国关于领海基线的声明中所列的佘山、海礁、东南礁、两兄弟屿、渔山列岛的领海基点连线外推12海里作为界线(见附图1-1)。

舟山东西长约181.7km、南北169.4km,总面积约22216km2,其中海域总面积达20959 km2。

舟山群岛1390个岛屿中,有人居住的岛屿共98个。

群岛呈东西成行、南北成列、面上成群的分布格局。

岛屿的分布格局,造就了众多大小不等、海况各异的海区和水道。

这些海况各异、深浅不一的海区和水道,不仅为各种鱼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繁殖场所,也为各种船只提供了极好的航道和锚地。

2.2 气象舟山港地处亚热带,东临太平洋,背靠欧亚大陆,全年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春季多海雾,夏秋多台风,总的气候特征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