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ly2006型裂缝导流能力测试
硝酸钠加重海水基压裂液性能评价

第36卷第1期2019年3月25日油田化学Oilfield ChemistryVol.36No.125Mar,2019文章编号:1000-4092(2019)01-043-05硝酸钠加重海水基压裂液性能评价*熊俊杰1,赵战江1,安琦1,王世彬2(1.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天津300452;2.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500)摘要:为满足海上油气田深井、超深井压裂需要,用NaNO 3加重海水与两性离子胍胶稠化剂、有机硼锆交联剂及其他添加剂配制压裂液,研究了NaNO 3加重海水基压裂液密度,溶胀性能,耐剪切性能,滤失性能,破胶性能,破胶液对岩心渗透率及对支撑剂导流能力的伤害。
结果表明,35%NaNO 3加重海水与0.52%两性离子胍胶稠化剂及其他添加剂配制的压裂液密度为1.20g/cm 3(20℃),NaNO 3海水溶液对两性离子胍胶稠化剂溶胀性能的影响大于海水,NaNO 3加重海水基压裂液耐剪切性能、降滤失性能等各项性能良好。
在150℃、170s -1下连续剪切120min 后的黏度为76mPa ·s ;压裂液在80℃下的动态滤失系数为2.81×10-4m/min 0.5;在60℃和80℃下,压裂液在3数4h 完全破胶,破胶液黏度小于5mPa ·s ;压裂液对岩心基质渗透率损害率为23.3%;在82.7MPa 闭合压力下对支撑剂导流能力伤害率为41.89%;满足压裂施工要求。
图4表3参15关键词:加重压裂液;海水;硝酸钠;性能评价中图分类号:TE357.1+2:TE39文献标识码:ADOI:10.19346/ki.1000-4092.2019.01.009*收稿日期:2018-05-22;修回日期:2018-06-21。
作者简介:熊俊杰(1985-),男,工程师,西南石油大学应用化学专业硕士(2011),从事油气田压裂酸化技术研究等工作,通讯地址:300452天津市塘沽区滨海新村西区滨海合作楼620室,E-mail :xiongjj@ 。
裂缝导流能力测定实验指导书(1)

裂缝导流能力测定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岩石被支撑裂缝的导流能力随闭合压力变化的关系、以及在相同闭合压力条件下铺有不同层数的支撑剂的裂缝导流能力的差异;2.分析说明达西公式与二项式公式计算出的结果不同的原因;3.熟悉压力试验机的操作及实验流程。
二、实验原理裂缝的渗透率可由气体渗流的流量来反映,测量气体在不同入口和出口压力下的流量后,可通过气体径向渗流的达西公式来确定裂缝的导流能力。
三、实验仪器和材料及流程1. 仪器: NYL—2000D型压力试验机,空气压缩机—供气源,定值器—气源开关,精密压力表,浮子流量计,岩心(钢板)模,游标卡尺,天平。
2. 材料:不同产地的压裂砂、陶粒。
3.流程:四、实验步骤(一)实验准备1. 在附表1中记录使用的砂子产地、粒径、名称及某温度下的气体粘度;2. 用游标卡尺量出岩心模的外径ro及孔眼的内径re记录附表1中,用作计算岩心模面积;3. 称一定重量的砂子(记下砂子的颗粒直径)均匀地铺在模拟岩心面上,要保持单层,铺完后用放大镜检查一下砂子是否铺的均匀和紧密。
然后称剩余砂子的重量,二者之差即为铺在岩心上的砂重,并按下式计算出支撑剂的浓度:2cm g ,铺有支撑剂岩心的面积单层支撑剂的重量支撑剂(砂子)的浓度将此浓度值记入表1中。
4. 将上岩心片(孔眼向下)放于下岩心片的上方,然后上下岩心片放在试验机下承压板中心位置。
5. 认真记录试验机载荷数显表上显示的加载值。
(二)岩心加压法1. 岩心放在下承压板上,用手旋转螺杆将上承压板合并,压住岩心模型,准备加载。
2. 旋紧回油阀,按绿钮开机器,用送油阀慢慢加压,通过控制送油阀开启程度控制加压速度,当主动指针(黑针)转到1.5吨(或1KN )时,将送油阀放慢关闭维持此点上,将定值器打开使气体进入浮子流量计中,同时浮子上升,调节定值器旋钮,使浮子指示到流量计刻度的最高度值。
3. 送油阀继续开动,当指针加到所规定的吨数时,保持指针示数不变。
支撑剂长期导流能力的测试与评价

支撑剂长期导流能力的测试与评价支撑剂是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压裂过程中的关键因素。
本文是依据美国1989年制定的APIRP61标准,选用API导流夹持器,在铺砂浓度为10Kg/m2,闭合压力为0—100MPa,流量5ml/min的条件下,测试支撑剂的长期导流能力。
支撑剂的长期导流能力实验是各大研究机构筛选支撑剂、提高采收率等必要实验,为现场的压裂开采提供有效可靠的数据,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标签:支撑剂;长期导流能力;实验测试;分析评价0 引言支撑剂在石油天然气深井开采时,压裂处理后使含油气岩层裂开,油气从裂缝形成的通道中汇集而出,此时需要流体注入岩石基层,以超过地层破裂强度的压力,使井筒周围岩层产生裂缝,形成一个具有高层流能力的通道。
1 实验准备(1)实验设备。
本次实验选用了山东中石大石仪科技有限公司生成的CDL Y-2000型长期导流能力测试系统,能够模拟地层温度(室温-120℃)和地层闭合压力(0-120MPa)的情况下测试。
(2)实验原理。
它是根据达西定律来测试支撑剂的长期导流能力。
达西定律公式为:2 实验结果支撑剂随着闭合压力的增加,渗透率和导流能力逐渐变小,从图2和图3中明显可以看到闭合压力和渗透率、导流能力的关系及降低速率。
3 评价分析经过大量的实验数据可以看出,闭合压力和支撑剂的导流能力成反向趋势。
数据及曲线上的波动点是真实存在的,因为在流体的流动下除了有支撑剂颗粒的运移之外,还有部分支撑剂在压力中破碎。
4 结论(1)支撑剂的导流能力随闭合压力的增加而减小;(2)提高支撑剂导流能力的方法有:降低作业时的闭合压力、选用破碎强度高的支撑剂、提高支撑剂的球度和均匀度等。
参考文献:[1]埃克诺米德斯M J(蔓),诺尔谛K G等著,康德泉,周眷虎等译.油藏增产措施[J].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1(06).[2]林启才,张士诚,潘正富.川西侏罗系低渗气藏压裂增产措施中地层损害研究[J].天然气工业,2005,25(07):86—88.[3]温庆志,张士诚,王雷等.支撑剂嵌人对裂缝长期导流能力的影响研究[J].天然气工业,2005,25(05):65—68.[4]王雷,张士诚,张文宗等.复合压裂不同粒径支撑剂组合长期导流能力实验研究[J].天然气工业,2005,25(09):64-66.[5]J.L吉德利.水力压裂技术新发展[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5:35-60.作者简介:宋树才(1983-),男,安徽蒙城人,本科,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石油仪器仪表产品研发工作。
CDLY-2006型裂缝导流能力测试

CDLY-2006型裂缝导流能力测试技术说明江苏华安科研仪器有限公司地址:江苏省海安开发区鑫港路8号CDLY-2006型裂缝导流能力测试一、仪器对油田增产的意义压裂作业是油田生产中对低渗油藏增产改造的主要手段之一。
压裂作业的增产效果与支撑裂缝的导流能力密切相关,导流能力取决于裂缝的宽度和裂缝闭合后支撑剂的渗透率。
因此,只有对不同来源的支撑剂在压裂作业前进行优选和质量控制,才能保证最佳的施工设计,导流能力测量仪是对不同的支撑剂在压裂作业前进行优选和质量控制测试的仪器。
二、仪器基本原理裂缝导流仪是按照API标准研制的。
它可在标准实验条件下评价裂缝支撑剂的导流能力,从而对各种支撑剂进行性能对比,测试方法如下:1.用液压机对装有支撑剂的测试室施加不同的闭合压力,使支撑剂处半稳定状态;2.对支撑剂层注入试验液,对每一闭合压力下的裂缝宽度、压差等进行计量;3.用达西公式计算支撑剂层的渗透率和裂缝导流能力;4.重复此过程直到所要求的各种闭合压力和流速都被评估;5.将测试室加热到油藏温度,再对支撑剂层进行测试。
三、仪器系统流程本仪器由以下各部件组成:1.符合API标准的线性流导流室(径向流导流室);2.液压机及压力补偿系统;3.线性位移传感器;4. 试验液体驱替系统,包括驱替泵及脉冲压力阻尼器等;5. 压差计、压力传感器;6.回压调节系统;7.天平;8.加热及温控系统;9.真空系统;10.自动控制系统;11.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
流程如图所示:支撑裂缝导流仪流程图四、主要技术指标1.液体流速范围:0~20mL/min;2.测试压力:最大20MPa;3.操作温度:室温~180℃;4.闭合压力:0~100MPa;5.支撑剂厚度:0.25~1.27cm;6. 液体压差:ΔP(0- 6Kpa)、精度0.25%F.S;7. 气体流量计量程: 0-3000ml/min8. 导流能力:0-2000µm2·cm9. 渗透率: 0-4000µm2五、主要技术特点1.仪器自动采集压差、位移、流量、温度等参数,并能自动进行数据处理,计算不同闭合压力下的导流能力。
煤岩压裂裂缝长期导流能力的实验研究与评价

煤岩压裂裂缝长期导流能力的实验研究与评价胡世莱;李俊;严文德;李西宁;程柯扬【摘要】当前煤岩长期导流能力测试实验受人为因素影响,不能完全反映煤岩自身的物理性质,实验中无统一单点承压测试时间,支撑剂组合选择单一.针对这些不足,运用裂缝导流仪对煤岩裂缝长期导流能力进行实验研究与分析,确定长期导流能力实验研究中单点的最佳承压时间.研究认为长期导流能力受铺砂浓度和支撑剂类型影响很大,受支撑剂粒径影响较小:其中石英砂类支撑剂导流能力好,但却存在砂堵的缺陷;树脂包砂类支撑剂抗压性能良好,和石英砂配合使用既能增加导流能力,也能降低出砂的损害.【期刊名称】《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6(018)002【总页数】4页(P40-43)【关键词】煤岩;裂缝;长期导流能力;实验研究;支撑剂【作者】胡世莱;李俊;严文德;李西宁;程柯扬【作者单位】重庆科技学院复杂油气田实验室,重庆401331;重庆科技学院复杂油气田实验室,重庆401331;重庆科技学院复杂油气田实验室,重庆401331;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西安710200;重庆科技学院复杂油气田实验室,重庆4013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全球煤层气分布广泛,储存量巨大。
据国际能源机构(缩写为IEA)估算,全球煤层气资源总量可达260×1012m3。
其中,我国煤层气资源总量高达36×1012m3,居全球第三[1]。
2011年,我国煤层气产量首次突破百亿立方米,这标志着国内煤层气产业已开始高速发展。
但是在现有开发技术水平下,多数资源仍未得到充分利用[2]。
我国的煤岩层比较致密,煤岩渗透性差,孔隙度较低[3],煤层气在煤岩中流动能力不强,因而煤层气开发产量偏低。
在进行煤层气开发时,一般采用人工压裂的方式为煤层气提供良好的渗流通道,以提高采收率。
煤岩自身物性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压裂实验评价方法及结论的特殊性。
目前,煤岩裂缝导流能力的实验评价主要包括短期导流能力测试和长期导流能力测试[4]。
【CN209724312U】用于测量页岩气气测导流能力的装置【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920372663.4(22)申请日 2019.03.22(73)专利权人 长江大学地址 434023 湖北省荆州市南环路1号(72)发明人 许冬进 袁旭 石善志 何小东 承宁 (74)专利代理机构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代理人 黄君军(51)Int.Cl.E21B 43/267(2006.01)E21B 49/00(2006.01)(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54)实用新型名称用于测量页岩气气测导流能力的装置(57)摘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测量页岩气气测导流能力的装置。
其中,所述装置包括:导流室1、U形管差压传感器2、差压计连接控制阀2.1、差压计连接控制阀2.2、数据采集系统3、高压氮气瓶4、气体调压阀5、气体压力计6、气体流量计7、气体加热器8、加热器温度传感器9、进气阀10、光电位移传感器11、入口压力传感器12、导流室温度计13、出口压力传感器14、真空泵15、出气阀16和回压阀17。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测量页岩气气测导流能力的装置,可以在测量页岩气气测导流能力的时候,获得更为精确的压差。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3页CN 209724312 U 2019.12.03C N 209724312U权 利 要 求 书1/2页CN 209724312 U1.一种用于测量页岩气气测导流能力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流室(1)、U形管差压传感器(2)、差压计连接控制阀(2.1)、差压计连接控制阀(2.2)、数据采集系统(3)、高压氮气瓶(4)、气体调压阀(5)、气体压力计(6)、气体流量计(7)、气体加热器(8)、加热器温度传感器(9)、进气阀(10)、光电位移传感器(11)、入口压力传感器(12)、导流室温度计(13)、出口压力传感器(14)、真空泵(15)、出气阀(16)和回压阀(17);所述导流室(1),与所述光电位移传感器(11)、入口压力传感器(12)、导流室温度计(13)、出口压力传感器(14)、真空泵(15)、出气阀(16)、差压计连接控制阀(2.1)和差压计连接控制阀(2.2)连接;所述U形管差压传感器(2),与所述差压计连接控制阀(2.1)和差压计连接控制阀(2.2)连接;所述数据采集系统(3),与所述U形管差压传感器(2)、气体压力计(6)、加热器温度传感器(9)、光电位移传感器(11)、入口压力传感器(12)、导流室温度计(13)和出口压力传感器(14)连接;所述回压阀(17),与所述出气阀(16)连接;所述气体加热器(8),与所述气体流量计(7)、加热器温度传感器(9)和进气阀(10)连接;所述气体调压阀(5),与所述高压氮气瓶(4)、气体压力计(6)和气体流量计(7)连接。
(2----)火山岩岩板长期导流能力试验

损害的实验 [ J] . 天然气工业 , 2008, 28( 2) : 99 101. [ 5] 王雷 , 张 士诚 , 张文宗 , 等 . 复 合 压裂 不同 粒径 支撑 剂组 合 长期导流能 力 实 验 研 究 [ J] . 天 然 气 工 业 , 2005, 25( 9 ) : 64 66. [ 6] 张毅 , 周 志齐 . 压裂 用陶粒 支撑 剂短 期导 流能 力试 验研 究 [ J] .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 , 2000, 15( 5) : 39 41. [ 7] 温庆志 , 张士诚 , 李林 地 , 等 . 低 渗透 油藏 支撑 裂缝 长期 导 流能力实验 研 究 [ J] . 油 气 地 质 与 采 收 率 , 2006, 13( 2 ) : 97 99. ( 修改回稿日期 2010 08 10 编辑 韩晓渝 )
图2 支撑剂嵌入后的火山岩样板图
行压裂设计, 而不能再依赖经验数据。
! 44 !
天
然
气
工
业
2010 年 10 月
的真实的数据, 反映了裂缝的长期导流能力变化趋势, 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参 考 文 献
[ 1] 冯程滨 , 谢朝阳 , 张永平 . 大 庆深部 裂缝型 火山岩 储气层 压 裂技术试验 [ J] . 天然气工业 , 2006, 26( 6) : 108 110. [ 2] 郭建春 , 曾凡辉 , 余东 合 , 等 . 压 裂水 平井 支撑 剂运 移及 产 量研究 [ J] . 西南石 油大学 学报 : 自然科 学版 , 2009, 31( 4) : 79 82. 图4 高密度陶粒短期导流与长期导流能力比较图 [ 3] 杨振周 , 张应安 , 石宝 民 , 等 . 裂 缝性 火山 岩储 层加 砂压 裂 改造的综合配套技术 [ J] . 天然气工业 , 2009, 29( 9) : 85 87. [ 4] 卢聪 , 郭 建春 , 王文耀 , 等 . 支 撑 剂嵌 入及 对裂 缝导 流能 力
2022-2023年试验检测师之交通工程押题练习试卷B卷附答案

2022-2023年试验检测师之交通工程押题练习试卷B卷附答案单选题(共100题)1、高速公路通信系统的主要通信方式为()。
A.有线通信B.无线通信C.移动通信D.可视电话【答案】 A2、根据《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二册机电工程》(JTGF80/2-2004)规定,进行发电机组质量检验评定时,不需要实测的项目是()A.启动及启动时间B.发电机组相序C.发电机组输出电压稳定性D.发电机组温升速率【答案】 D3、升降式高杆照明装置升降系统采用单根钢丝绳时,其绳的设计安全系数不小于()。
A.4B.6C.8D.10【答案】 C4、设置于中央分隔带的护栏分为()。
A.SAm、SBm、Am三级B.Am、SBm、SAm三级C.A.B.SA.SB.SS五级D.Bm、Am、SBm、SAm、SSm、HBm、HAm七级【答案】 D5、回答下列色度、光度的相关问题。
A.红色分量B.橙色分量C.绿色分量D.紫色分量【答案】 C6、Ф4.0~5.0mm钢丝的热塑性粉末涂料双涂涂层厚度为()。
A.0.10~0.55mmB.0.15~0.60mmC.0.20~0.65mmD.0.25~0.70mm【答案】 B7、同步数字体系结构(SDH)中SDH协议划分层结构从下往上依次为()。
A.光层、线路层、段层、通道层B.光层、段层、线路层、通道层C.光层、线路层、通道层、段层D.光层、段层、通道层、线路层【答案】 B8、反光标志板粘贴面膜无法避免接缝时,接缝应为上搭下,重叠部分不小于()。
A.5mmB.6mmC.8mmD.10mm【答案】 A9、根据《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3部分;道路交通标线》(GB5768.3-2009)规定请指出下列哪种标线属于指示标线()A.黄色实线标线B.减速让行标线C.接近障碍物标线D.人行横道线【答案】 D10、Ф≤1.8mm钢丝的涂塑层(聚乙烯、聚氯乙烯)厚度为()。
A.0.25mmB.0.38mmC.0.50mmD.0.63mm【答案】 A11、玻璃珠的密度范围应在()之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DLY-2006型裂缝导流能力测试技术说明江苏华安科研仪器有限公司地址:江苏省海安开发区鑫港路8号CDLY-2006型裂缝导流能力测试一、仪器对油田增产的意义压裂作业是油田生产中对低渗油藏增产改造的主要手段之一。
压裂作业的增产效果与支撑裂缝的导流能力密切相关,导流能力取决于裂缝的宽度和裂缝闭合后支撑剂的渗透率。
因此,只有对不同来源的支撑剂在压裂作业前进行优选和质量控制,才能保证最佳的施工设计,导流能力测量仪是对不同的支撑剂在压裂作业前进行优选和质量控制测试的仪器。
二、仪器基本原理裂缝导流仪是按照API标准研制的。
它可在标准实验条件下评价裂缝支撑剂的导流能力,从而对各种支撑剂进行性能对比,测试方法如下:1.用液压机对装有支撑剂的测试室施加不同的闭合压力,使支撑剂处半稳定状态;2.对支撑剂层注入试验液,对每一闭合压力下的裂缝宽度、压差等进行计量;3.用达西公式计算支撑剂层的渗透率和裂缝导流能力;4.重复此过程直到所要求的各种闭合压力和流速都被评估;5.将测试室加热到油藏温度,再对支撑剂层进行测试。
三、仪器系统流程本仪器由以下各部件组成:1.符合API标准的线性流导流室(径向流导流室);2.液压机及压力补偿系统;3.线性位移传感器;4. 试验液体驱替系统,包括驱替泵及脉冲压力阻尼器等;5. 压差计、压力传感器;6.回压调节系统;7.天平;8.加热及温控系统;9.真空系统;10.自动控制系统;11.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
流程如图所示:支撑裂缝导流仪流程图四、主要技术指标1.液体流速范围:0~20mL/min;2.测试压力:最大20MPa;3.操作温度:室温~180℃;4.闭合压力:0~100MPa;5.支撑剂厚度:0.25~1.27cm;6. 液体压差:ΔP(0- 6Kpa)、精度0.25%F.S;7. 气体流量计量程: 0-3000ml/min8. 导流能力:0-2000µm2·cm9. 渗透率: 0-4000µm2五、主要技术特点1.仪器自动采集压差、位移、流量、温度等参数,并能自动进行数据处理,计算不同闭合压力下的导流能力。
2.一种闭合压力的三个流量试验完毕后仪器能自动转到下一个闭合压力,继续实验。
3.闭合压力PID智能补偿,由于支撑剂变形或其它原因引起闭合压力下降,压力补偿系统能自动补偿,维护闭合压力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4.闭合压力下三种流量自动转换,一种流量测试完毕后仪器自动转换到下一个流量进行测试。
5.手动与自动两种操作功能。
6.可模拟地层条件,采用岩模代替钢板评价支撑剂导流能力六、组成仪器各系统概述6.1 平流泵型号:PL2020 流量调节范围:0.1~20mL/min、工作压力:20MPa 精度:<±1%,工作电压:220V±10%、50Hz±2Hz、功率消耗:75W。
该泵具有压力测量和过压、欠压保护系统,使泵系统工作安全可靠。
工作参数设置采用键盘输入,触摸式按键操作,具有四位数据显示,直观操作方便。
与微机通讯接口,利用微机可直接控制泵的运行,在试验过程中按照设定好的程序自动变换测试流量,实现测试过程的自动化。
6.2 压力阻尼器用于吸受由于泵的压力波动而引起压差波动。
提高压差的测试精度。
6.3 预热器在要求加温的试验中,为了保证试验在所需的温度下进行,需对注入流体进行预热,确保注入流体与导流室温度等保持一致,该预热器加热功率500W,控温范围:室温~180℃。
6.4 导流室仪器使用的导流室严格按API标准规定的线性流导流室生产,支撑剂充层厚度0.25~1.27cm可调,测试面积64.5cm2,最大载荷能力1000KN,工作温度180℃、内部最大压力10MPa、上下活塞、金属板、导流室均采用高强度不锈钢材料制作,有一定的耐蚀能,具有很大的耐压能力,确保在试验压力下不产生塑性变形,导流室滤网采用不锈钢金属粉末烧结而成,厚度3mm,滞留颗粒粒径小于65µm。
6.5 差压传感器选用DP1300-A-C-2-S2型差压变送器,其量程6Kpa,精度0.2%F·S。
该变送器使用对象为液体或气体。
输出:4~20mADC、电源:24VDC6.6 真空系统真空系统用于对导流室、管线内的气体进行排空,确保试验在测试液单向流下进行,保证测试压的稳定。
该系统由一台2XZ-2型旋片式真空泵和一只真空缓冲容器组成。
缓冲容器采用透明有机玻璃制作,抽空饱和水时,可一直抽至缓冲容器内有水出现为止。
6.7 天平选用进口BP3100型精密电子天平。
该天平最大量程3100g,精度0.01g,具有标准接口号计算机相连,可适时采集排出液体量,计算液体流量。
6.8 回压控制系统用于控制导流室出口压力,该系统主要由顶部加载式回压控制压力调节器组成。
当导流室出口压力达到回压阀顶部控制压力时,回压阀自动打开泄压,确保出口压力恒定。
控制压力必须用气体控制,以确保控制精度,控制压力值由压力表显示。
6.9 液压机、恒压系统最大载荷:2000KN 承压板间最大距离:300mm活塞直径:Φ250mm 最大行程:50mm功率:0.75KW 电源:380Ac 50Hz 。
液压恒压系统:闭合压力油缸体系中加入弹性缓冲装置,分高、中、低三个部分。
每个缓冲装置在其恒定范围内都有一定的高压储蓄功能,如系统出现压力波峰则吸收高压;如系统在导流室有微量形变压力降低时,则释放压力。
其主要动能即保持整个液压系统恒定。
6.10 压力智能控制系统闭合压力为导流室内支撑剂承受的压力,其压力等于导流室上下压板之间的压力。
通过控制导流室上下压板的压力从而控制闭合压力。
导流室上下压板的压力通过压力机得到,其与压力机压力的比例关系为8:1。
监视并控制压力机压力,将闭合压力控制在所需要的压力范围内,精度±0.2%压力机压力的控制方法压力机压力系统由PID智能控制(快速加载,微调加载),从而实现压力机压力的精确控制(精度±0.02MPa)。
当压力机压力与需要压力相差很大时,进行快速加载;到接近需要压力,由微机控制切换到微调加载,平稳到达压力设定值,并控制压力平衡在设定压力的±0.02MPa范围内。
压力控制系统图示6.11 位移计采用5CB-10C型精密数字式位移计,该位移计由差动变送器(LVDT)和电测仪组成。
电测仪器由电子测量式线路和数字面板表等组成。
位移测量范围:0~20mm、线性度〈0.05%、分辩率:0.001mm。
传感器对静电感应和电磁场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6.12 数据采集控制与处理系统在系统的硬件组成上,我们采用微机整体控制,所有的数据检测及各项功能控制均通过微机的高速数据交换总线——PCI总线实现。
位移数据为模拟量,其余均为数字量。
模拟量通过模数(A/D)转换传入微机PCI总线被微机接受。
数字量通过RS232网络传入微机PCI总线。
功能控制由微机控制RS232输出及开关量输出协调控制。
其网络拓扑结构如下图所示。
系统拓扑结构图※用于自动采集:1.导流室进出口压差;2.液体流量;3.导流室左右位移;4.导流室进出口温度;5.补偿泵压力;※用于自动控制1.平流泵流量自动变换;2.闭合压力自动变换;3.闭合压力智能补偿;※用于数据处理1.导流能力;2.液体渗透率3.绘制各采集参数与时间关系曲线。
七、计算公式导流能力:KW f=5.555μQ△Pμm cm2液体渗透率:K=5.555μQW f△Pμm2式中:Q —流量cm3/min;μ—精度 mPa.s;△P—压差kPa;八、操作步骤(一):准备工作1、盛水容器1000ml,烧杯300ml,蒸馏水足量;2、检查真空泵,压力补偿泵的油位,油位过低请加油;3、检查油压泵油箱油位,油位过低请加油;4、检查电源是否缺相;5、开总电源,检查仪器各部分是否正常工作;检查步骤:1)观察各仪表是否有显示,显示有无异常;2)手动打开平流泵,真空泵,压力补偿泵,油压泵,检查是否正常工作。
3)检查位移传感器是否显示正常,用手轻触传感器探头,观察显示数据是否变化;4)检查天平工作是否正常,如显示异常,请与我们联系;6 称取欲做实验的支撑剂,质量按下式计算:m=v*p其中,m为所需支撑剂质量v为支撑剂体积,按照api标准,v=41.0p为支撑剂体积密度,其具体测量方法请参照api标准的附录B7 计算浓度:C=6.4P(二):实验过程1、运行裂缝导流能力测试仪软件一)确认初始零点1、组装空导流室,并将其放在液压框架的两平行板之间。
组装步骤如下:1)将带有密封圈的底部活塞放入导流室内;2)将两片金属板放在底部活塞的上面,必须放平;3)将带有密封圈的上活塞放入导流室内,(可以在密封圈上涂少量的凡士林);2、打开液压机进液阀和截止阀(回液阀应关紧),手动运行液压机,提升下平板。
油缸压力达到第一个闭合压力,停止;3、用软件记录位移传感器示数,为初始零点(位移传感器应垂直安装),卸掉闭合压力,取下导流室,取出上活塞和上盖板;二)装填样品 1、组装导流室,并将其放在液压框架的两平行板之间。
组装步观察闭合压力骤如下:1)将带有密封圈的底部活塞放入导流室内;2)将一片金属板放在底部活塞的上面,必须放平;3)将称好的支撑剂倒入导流室内,用刮板将支撑剂刮平;4)将另外一片金属板放在刮平的支撑剂表面;5)将带有密封圈的上活塞放入导流室内,(可以在密封圈上涂少量的凡士林);6)接好与导流室相连接的进口、出口、测压点的快速接头;2、打开液压机进液阀和截止阀(回液阀应关紧),手动运行液压机,提升下平板。
当导流室压力达到2~3MPa,停止;三)饱和导流室1、导流室饱和1)打开阀3、4、5、6、9,开真空泵将导流室抽真空5min(真空表示数在-0.1MPa或压力表显示为-0.08MPa),关闭真空泵,观察真空度是否下降,如下降请检查管路有无泄漏并排除故障;2)抽完真空,关闭阀9,并将真空泵放空;3)慢慢打开饱和水阀,从盛满蒸馏水的烧杯中吸入蒸馏水,直到导流室和所有管路全充满为止(进、出口压力表示数为零),关闭饱和水阀;4)打开阀2,启动平流泵,设定流量2ml/min,向导流室注入驱替相,注入压力达到0.03MPa~0.05MPa;2、导流室排空1)打开阀10,并观察出口,直到出口无气泡时关阀,排出管路中的气体;2)分别逐个打开阀7,8,对差压传感器排空,再关闭阀7、8,打开阀10;3)调节差压传感器压力示数为零,关闭阀4、6,打开阀9;四)开始实验1、点击进入导流能力测试实验提示框确定按钮:点默认值2、实验方案在下面的界面中修改、设置实验方案—包括闭合压力、稳定时间、流量(流量设置精度小数点后一位);3、点击“确定”,实验开始流量软件界面当前界面显示项当前界面显示项运行状态4、软件按照实验设计方案自动运行,闭合压力、流量自动运行,直至实验结束;①须观察盛水容器及烧杯的水位——盛水容器水位过低时需加水;天平上烧杯水位太高,要及时清理;②观察进口压力是否正常,防止由于闭合压力升高,支撑剂破碎导致出口堵塞;5、实验结束打开液压机回液阀降压(阀打开小的角度就可以,不可突然降压,以免损坏压力阻尼器)取出导流室,并清理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