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与中国电子政务的比较共22页
亚洲部分国家电子政务的发展情况

加快电子政务发展已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广泛重视,亚洲国家也不甘落后,其中尤以日本、新加坡和韩国的发展最富成效,值得中国各级政府借鉴。
一、日本电子政务发展1、电子政务计划持续推进早在1993年10月,日本临时行政改革推进审议会就将政府信息化作为行政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要求制定政府信息化的推动计划。
1994年8月,日本政府成立了高度情报通讯社会推进总部,内阁总理大臣亲任总部部长。
同年12月,日本内阁会议通过了关于政府信息化推进基本计划的决议,该计划从1995年度开始,为期5年。
1997年,日本政府又将原来的《计算机白皮书》更名为《信息化白皮书》,把政府信息化与产业信息化、家庭信息化结合在一起,共同构成日本经济与社会信息化的主体。
日本政府于2000年3月开始启动“电子政务工程”计划,目标是政府在2003年之前3000多项业务均可通过网络实现。
按照该项工程的计划,日本政府将在2005年以前让政府各部门的主要业务全部通过互联网进行,这标志着日本将全面进入办公电子化、无纸化的时代。
2 基础设施建设方兴未艾为了刺激长期处于低迷的日本经济,日本政府确立了“it立国”的方针,并在2000年3月提出了气势恢宏的“e-japan”计划,把it 作为振兴日本的重要推动力。
该计划列出了三项基本措施:软件、硬件双管齐下的信息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官民一体普及信息技术的国民运动;雄心勃勃的it战略及it外交。
根据发展规划,日本将在2005年内完成全国光缆新干线的建设,普及宽带网,使日本成为具有世界上最先进的网络基础设施的国家之一。
在电子政务网络建设方面,日本政府提出了“四极互联网”的概念,即由中央政府、各级地方政府、公民个人和企业共同构成电子政务网络的四个节点,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的内联网分别通过因特网与公民个人、企业连接起来,构成一个全国统一的、功能完善的电子政务网。
3 以电子政务促进政府改革日本电子政务的发展把开发政府相关资源、提高政府管理现代化水平和促进政府改革紧密结合起来,使电子政务切切实实产生出应有的社会效益来。
调研报告:国外电子政务的经验及对我国“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启示

调研报告:国外电子政务的经验及对我国“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启示一、国外电子在线政府推进经验和发展趋势(一)案例一:英国“政府即平台”,全球电子政务排名第一英国提出“政府即平台”,即政府提供共性服务的跨部门通用平台,部门和民众可在这些应用和服务上面开发附加应用;云侧提供“政府云”,计划将几百个数据中心整合至10~12个;管侧建立公共部门安全网络(PSN),类似政务外网,政府网关通过数字认证方式实现外网互联网数据交换;端侧推行政务APP,在线政务应用程序商店,财政部采购相关应用程序,同时推进公共桌面服务。
在数据开放方面,英国采用开放数据五星评价体系,重点不在数据条目数量,而是聚焦数据开放质量,加强开放数据质量评价体系。
政府网站以CSV、WMS、XLS、PDF、HTML、XML等10余种文件格式开放数据。
截至2015年9月底,发布健康与社保、经济、人口、人力、环境、教育、交通、住房等领域的1350个公共部门机构的2.6412万个数据集。
2012-2015年,数据集的月浏览量增长了161%,数据集月下载量增长了383%。
(二)案例二:新加坡一站式7×24不间断100%覆盖的在线政府近年来,新加坡提出通过机制、架构、云三方面共同保障实现在线服务一站式和不间断(One-Stop,NonStop)。
在组织机制方面,采用一部一局四委员会,资讯通信发展管理局(IDA)有600余人派驻政府各部门担任CIO,跨部门协同由委员会讨论决定。
总体架构方面,包括业务架构(找到交叉业务)、信息架构(找到共用的数据元素标准)、应用架构(找到可以共享的系统和服务的组件)、技术架构(包括开发步骤、模板、最佳实践)。
云服务采用G-Cloud分级战略,将云服务分为四层,即商业云、与公众共享的低保障云、与非政府机构共享的中保障云,以及政府专用的高保障云。
统一账号、统一平台、行业平台,成为当前新加坡在线政府主要架构。
统一账号包括统一邮箱和统一身份认证;统一平台包括统一网上办事平台、统一数据开放平台和统一交互反馈平台;行业平台包括各领域的统一平台,包括统一地图、医疗共享平台等。
浅议国内外电子政务发展比较研究

浅议国内外电子政务开展比拟研究[摘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飞速开展,信息化成为各国普遍关注的一个焦点。
在国家信息化体系建设中,政府信息化又成为整个信息化中的关键。
我国电子政务的开展也有了近二十年的历史,但从开展情况来看,与美、英、加等兴旺国家尚有不小的差距。
根底设施、法规、专业人才等都是制约我国电子政务开展的瓶颈,但是观念的转变更为重要。
在中国参加世贸组织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关注国外电子政务最新进展的同时,究竟应如何评价我国政府信息化建设以及电子政务的成就、问题,未来中国电子政务开展应采取什么样的策略。
围绕上述问题,本文对国内外电子政务的开展情况进行比拟,汲取国外电子政务的开展经验,应用于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
[Abstract] Since the 1990s, wi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specially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information becomes a focus of attention all common. In the national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of system, the government information and become the key throughout the informatiz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electron government affairs has nearly 20 years of history, but from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beauty, and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are large gap. Infrastructure, regulations, professional talents are restricted the development of e-government is the bottleneck of, but more important. China's accession to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in the new historical conditions, focusing on foreign latest of e-government in China, how should evaluate the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of e-government, and the problems of e-government in China, the future development should take what kind of strategies. Around the above problems,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e-government, absorbing foreign e-government development experience and applie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e-government in China.[关键词] 电子政务中外开展比拟[Keywords]E-government,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Development, Compare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电子政务应运而生。
中国新加坡政务网站比较分析报告

一、
(一)
中华人民国中央门户,简称中国政府网,是中华人民国国务院的官方,网址为.gov.。中国政府网正式开通于2006年1月1日,现有中文版和英文版(直接进入.),两种版本的容不是完全对照。中国政府网的自我介绍和定义是:“中国政府网是国务院和国务院各部门,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国际互联网上发布政府信息和提供在线服务的综合平台。
要闻
电子信函
主题
工业
Business stages
政府补助
常见问题资源
中文
旅游
移民
工作
留学
贸易
特点
服务容具体,贴近人民生活
以电子公民为中心开展公民网络服务
提供贸易相关的详尽信息,提供外文辅助功能
每一个主体的页面背景不同,形式多样,容丰富
总结
提供公众的在线服务为主,实务性强,都比较具有实用性,信息更新快具有时效性,服务功能健全,贴切公众。
2.
2.1
浅色系颜色搭配,冷色调使主页呈现宁静、清凉、高雅的氛围;以蓝色为主要背景,凸显了四面环海的岛国特征。
2.2
主色为大红色,页面琳琅满目,华丽。冷暖色调搭配,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给人以亮丽、鲜艳、喜庆的感觉。这与我国的传统文化相匹配。
3.
3.1
整体上,整洁、干净、主次分明,利用有限的空间将各文种字和图片有效组合。但在有的地方也存在容交叉,显得有些累赘。
表格2新加坡政府主要容
栏
目
国务院
新闻
专题
政策
服务
问政
数据
国情
容
国务院领导
会议活动
部委动态
要闻
热点
部门
地方
视频
中、日、韩三国电子政务建设之比较

中、日、韩三国电子政务建设之比较何萍(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成都 610064)E-mail:heping2008@摘要:在介绍日本、韩国电子政务建设情况和他们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电子政务建设的现状及取得的一定成果,同时指出中国电子政务存在的许多不足。
最后指明中国的电子政务可借鉴日、韩两国的成功经验,把握好自身优势,找准发展思路,更好地推进本国电子政务建设。
关键词:电子政务;电子政务建设;电子政务的模型党的十六大对加快推进信息化特别是电子政务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明确提出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电子政务建设,不是简单地将政府面向企业和公众的服务移到网上就可以实现的,而是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政务改革和政府管理体制变革的创新工程,它所涉及的不仅是技术问题,更多的是管理问题。
中国从1993 年开始建设电子政务网关,但是其发展情况与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差距。
为了更好的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借鉴其他国的成功经验是有必要的。
1电子政务的基础知识1.1 电子政务的兴起从世界范围来看,政府信息化建设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计算机在政府部门的使用。
20世纪70、80年代,随着计算机的大量应用,很多国家开始推行行政事务的计算机化。
以美国为代表,20世纪90年代初期,美国克林顿政府为减少预算赤字、增加经济活力,首次提出了借助信息技术实现“电子政府”的概念。
此后,世界上很多国家根据本国实际情况也纷纷制定了各自的政府信息化发展规划和目标。
1.2 电子政务的定义关于电子政务,国内外存在着各种说法, 如“电子政府”( E - government) 、“数字政府”、“网络政府”、“政府信息化”等。
严格来说,电子政务就是政府机构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互联网上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与部门分隔的限制,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
国内外电子政务发展比较研究报告

国内外电子政务开展比拟研究(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信息的根底地位在政府的管理中得到了充分表达,政府在办公方式、管理力一式等领域掀起了一股革新热潮。
传统的管理模式以及组织构造的合法性根基在以“信息〞为载体的“后工业化〞社会中日益暴露出种种弊端,一场全新的革新政府管理手段准确把握时代气息的信息化科学技术革命正在当代政府公共管理中蓬勃兴起。
所以加速电子政务的建立,提高政府利用信息管理社会和为经济开展效劳的能力,逐步建立利用知识和信息促进开展的模式是21世纪中国实现可持续开展,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条件,是中国追赶兴旺国家的重要途径。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0年对62个国家(39个开展中国家,23个兴旺国家)所进展的调查,89%的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着手推动电子政务的开展,并将其列为国家级的重要事项。
按照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掌握的数据,1996年,全球只有不到50个政府部门建立了自己的;而到2002年,全球己经开通了5万个政府。
事实上,电子政务己经迅速地列入了所有工业化国家的政治日程。
对于正处于现代化起程中的中国而一言,不可不谓“任重道远〞,既要承当工业化的任务,又要担起信息化的重任,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迎接时代的挑战,已成为电子政务工程面临的又一时代主题。
目前,国外电子政务的开展与研究到达了一定的水平,特别是美、英、加等国,不仅对电子政务的开展前景规划都有相应的政策出台,而且正一步步地付诸实施。
而我国的电子政务仍处在起步与尝试的阶段,法规不健全,专业人才缺乏,根底设施条件差,关于中外电子政务理论方面的研究少等一系列因素均制约着我国电子政务的开展,如何借鉴国外电子政务开展的先进成分,安康有效地开展我国电子政务是本文要重点讨论的问题。
国内外电子政务开展比拟研究(二)[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电子政务应运而生。
怎样利用现代化技术开展我国的电子政务,是值得人们思考的问题。
本文首先论述了电子政务的概念、主要模式和开展电子政务的意义。
新加坡电子政务的发展经验及其借鉴.pptx

在跨部门协调中,首先是确定共同的实现目标, 围绕着共同目标再商量具体实施的方式方法,阻力会 比较小。
二、新加坡电子政务的特点和经验
(二)新加坡电子政务的经验 5、先进的电子政务发展原则导向
把电子政务作为提升政府整个管理服务效率,促进电子化经 济建设的举措;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三、我国电子政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电子政务建设与政府改革脱节
虽然一部分政府公共服务已经通过电子政务实现 ,但从总体上电子政务与政府公共服务还存在着分离 和脱节,政府管理方式仍停留在传统的模式上。 政府职能——管理型 政府组织结构——金字塔 政府权力结构——集中 政府的信息流动——不对称
三、我国电子政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姓名、性别、种族、生日等应用面最广的20项数据 ,供公共服务机构共享。目前支持共享的机构达40家 ,根据具体情况设置使用权限。
2、落到实处的更新维护机制。 3、中心数据库与专业数据库的关系清晰。中心 数据库只存放各方面均需使用的常用信息;专业库存 放相关的业务数据,由业务部门分别管理。当业务部 门需要共享中心数据库内没有的某类信息时,则按部 门之间共享权限进行专项处理,依托政府交换平台进 行信息传输,做到一个数据只有一个源头。
新加坡电子政务的发展经验及其借鉴
张国雄
新加坡电子政务的发展经验及其借鉴
电子政务综述 新加坡电子政务的特点和成功经验 我国电子政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电子政务综述
1、什么是电子政务? 电子政务,是指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来提
高政府的效率和效能,使公众更加容易得到政 府的服务,让更多的公众可以获得信息,促使 政府对公众更加负责任。
电子政务

(二)对待服务对象的比较
新加坡政府提出把“公民当成客户一
样对待”,其宗旨是“以公民为中心”, 即让各个政府部门的服务无缝集成,为公 民提供服务。要实现电子政府, 需要从根 本上明确, 如何利用术和新的商业模式, 提升内部流程效率,提升政府与公民个人 和商业团体间的互动效率。为此,根据公 民的需要调整办公流程,而不是让公民根 据政府的流程办事。
中国——页面较长,文字太多,信息量过大,显
得沉闷,缺乏生气;
3.从内容上看:
新加坡——提供公众的在线服务为主,实务性强; 中国——以宣传为主,缺乏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沟通;
三.中新两国电子政务建设差异存在因素
新加坡
1. 历 史 因 素
①1981年开始实施电子政务的建 设; ②在过去的20余年,新加坡计算 机委员会实施4项国家信息化技术 计划,分别为“公务员计算机化 计划”、“国家信息技术计划” 、“IT2000计划”、“ICT21计 划”
第一项:国家信息化技术计划
1981-1985年,实施公务员计算机化计划, 为各级公务员普遍配备计算机,进行信 息技术培训,并在各个政府机构发展了 250多套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推进政府 机构办公自动化。
第二项:国家信息化技术计划
1986-1991年,实施国家信息技术计划,建 成连接23个政府主要部门的计算机网 络,实现了这些部门的数据共享,并在政 府和企业之间开展电子数据交换。目 前,新加坡是全球少数几个率先在对外 贸易领域推行电子数据交换,实现无纸 化贸易的国家之一。
追求分层管理、分类处理的效果:治理结构纵向到顶, 横向到边。最高可到国家领导人,并可通过常任秘书委员 会协调所有政府部门的行动;管理层次分明,责任主体明 确。ICT委员会、公共领域ICT指导委员会、公共领域ICT审 查委员会分别负责提升整体应用效益、信息化工作措施、 信息化项目管理三个问题,由上至下执行,也可由下至上 报告请示;调控手段清晰,贯彻力度强大。 一般重大问题经过四个委员会的慎重决策,周期比较 长,但避免重复返工,且由于对问题的研究有较充分的提 前量,总体上呈现“决策慢、行动快”的稳健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