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合集下载

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 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 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 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
02 量 变 和 质 变
量变和质变
1
量变
3 量变与质变
的比较 5
量变的形式
2
质变
4 区别量变与质变 的标志
6 质变的形式
量变和质变
1、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 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 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2、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 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 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锦州医科大学
量变质变规律的运用
• 司马迁著《史记》用了15年 • 达尔文著《物种起源》用了20年 • 马克思著《资本论》用了40年
锦州医科大学
肯定和否定及其相互转化
一二三四五
· · · · ·
肯辩形否方

定证而定法 和的上之论

否否学否意 定定否定义

定规

观律

01 肯 定 和 否 定 的 含 义
100

C

0 C

3、事物的度:度是事物质和量的统一,是事 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 幅度和范围。
案例:在标准大气压下,水保持其自己液体的物 理性质的度就是0℃—100℃。这个度的两端,即 0℃和100℃就是关节点或临界点。
事物是质和量的统一
➢ 乐极生悲
➢ 凡一切人世间的事物财富、 荣誉、权力、甚至快乐痛苦等 皆有其一定的尺度,超越这 尺度就会招致沉沦和毁灭。 黑格尔
2.辩证的否定 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
否定 发展
否定 发展
2.辩证的否定
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

量变质变辩证关系原理

量变质变辩证关系原理

量变质变辩证关系原理
量变质变辩证关系原理,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

量变是指事物在数量上发生的变化,质变是指事物在质量上发生的变化。

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量变和质变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量变和质变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的关系。

量变可以积累到一定程度,然后引发质变;质变又可以推动事物实现更大范围的量变。

量变和质变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关系,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通常会经历多次量变和质变的循环。

一方面,量变作为事物发展的基础,通过逐步积累达到一定的阈值,使事物内部产生新的状态和性质,从而引发质变。

另一方面,质变作为事物发展的关键,它使事物在数量上经历飞跃性的变化,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

量变和质变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以下例子来说明:假设有一杯水,在常温下,当向其中加热时,温度、分子运动速度等会发生量变,但水的本质特性仍然保持不变,这属于量变。

而当水的温度达到100摄氏度时,发生了质变,水从液态变成蒸汽,其性质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因此,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过程。

量变和质变相互依赖、相互推动,在事物的不同发展阶段起着重要作用。

我们需要在实践中正确认识量变和质变的关系,推动事物的全面发展。

联系和发展的三大基本规律

联系和发展的三大基本规律

联系和发展的三大基本规律1.对立统一规律:事物的发展是由矛盾的对立面的斗争推动的。

任何事物都有其矛盾的两个侧面,对立面之间的斗争和相互作用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2.质量互变规律: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由质变到量变,进而由量变到质变。

这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关键点,质量的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由量的积累逐渐引发质的飞跃。

3.否定之否定规律:事物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相互推翻、相互替代的过程。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旧的形式和内容会被新的形式和内容所否定和取代,而新的事物又会为未来的否定和取代做准备。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规律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规律强调一切事物都在不断发展变化中,没有永恒不变的状态。

其中最重要的规律有:1.量变质变互相转化规律:事物的发展既有渐进的量变,也有深刻的质变。

量变和质变是相互转化的,量变的积累最终引发质变,而质变又为量变提供新的基础。

2.事物的发展有阶段性规律:事物的发展不是线性的,而是由阶段性的发展组成的。

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特点和规律,它们相互衔接、相互制约。

3.事物的发展有周期性规律:事物的发展往往呈现周期性循环的趋势。

有些事物从出生、成长、衰老到死亡的过程具有明显的周期性规律,这种周期性往往是事物发展不可避免的规律。

三、社会历史规律社会历史规律是指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其中最重要的规律有: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规律: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变革的根本动力,而生产关系则是生产力发展的制约和约束因素。

当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变得尖锐时,就会催生社会革命和制度变革。

2.阶级斗争规律:社会是由阶级矛盾构成的,阶级之间的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最终决定社会制度的兴衰。

3.社会发展的不平衡规律:社会发展是不均衡的,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之间的发展程度存在差异。

这种不平衡往往导致地区间的发展差距和资源分配的不公平,成为社会稳定发展的障碍。

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

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

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
量变与质变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它们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

量变指的是事物在数量上的变化,而质变则是指事物发生了质的变化,即从一种本质状态转变为另一种本质状态。

量变与质变之间的辩证关系可以通过以下几个原理来解释:
1. 量变与质变相互依存:事物的质变往往是经过一系列的量变之后才能实现的。

在量变的过程中,物质的内部结构、形态或性质逐渐发生变化,最终形成质变。

例如,水加热至一定温度后,分子的热运动加剧,水开始沸腾,这就是由于温度的量变引起了水的质变。

2. 量变是质变的条件:在一定条件下,事物的量变可以引发质变。

当一个系统达到一定的量变程度时,物质内部的各种力量、结构和属性会发生重大变化,从而引发质的变化。

例如,金属在受到一定量的热膨胀后,其分子结构发生变化,形成了液态,这就是金属由固态向液态质变的过程。

3. 质变推动量变:质变不仅是量变的结果,而且也是推动量变的力量。

质变改变了事物的性质和本质,使得量变得以继续进行和发展。

例如,生物体内发生的质变,如细胞的分化和组织的形成,为生物体的生长和发展提供了基础,推动了量的变化。

4. 质变与量变互为转化:事物的质变和量变之间存在一种相互转化的关系。

质变可以通过一系列量变的积累实现,而量变的积累则可能导致质变的发生。

这种转化关系表明质量是相互渗
透、互相转化的。

总之,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两个重要方面,它们之间存在着辩证的关系。

量变和质变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推动和相互转化,共同推动事物的发展与变化。

事物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

事物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

案例4分析• 知识就是如此,当 Nhomakorabea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 必然会引起质变。但是,一次量变到质变 的过程,并不等于事物发展变化的终结, 新的事物又开始了新的量变。新的事物量 变到一定程度时,又会引起新的质变,事 物就是不断经过“量变—质变—新量变— 新质变……”不断循环,不断演进。
• 总之,量变与质变是相互转化的
案例3
• 欧布里德是古希腊麦家派的著名哲学家, 他曾提出著名的诡辩论“谷堆论证”
• “一粒谷子能否造成一堆?----不能。---再在一粒怎样?----还是不行。这个问题一 直重复下去,总是问加一粒谷子如何。等 到最后,人们说可以造成一堆了,这时那 最后的一粒谷子便造成一堆了。”
案例三分析
• 欧布利德关于“一粒谷子不成谷堆又成谷 堆;谷堆不存在”的结论是错误的,但这 个例子是辩证法质量互变规律的绝妙例证: 一粒谷子确实不是一堆谷,但经过不断地 增加,一粒粒谷的和就变成了谷堆”
案例2
• 俄克拉荷马雷霆队就是在NBA赛场中典型的例子, 2007年球队在选秀大会上第一轮第二顺位选中了 凯文杜兰特,但是球队并没有在这位号称历史最 强榜眼小前锋的带领下进入季后赛,但是在今后 的两年里,球队接连在选秀大会上选中了拉塞尔 维斯布鲁克,詹姆斯哈登,伊巴卡等有潜力、有 实力的新星,在这些人的努力下,2011年终于打 进总决赛,虽然不敌热火,但是虽败犹荣,所以 这支球队是成功的,从联盟鱼脯球队几年之内成 为了联盟中的超级强队
案例二分析
• 球队由弱变强是一个量的积累过程,一直 到质变。当质变完成后,这支球队夺冠后, 可能会有球队队员因为工资的问题离队。 这就是质变是量变的终结,球队会在经历 一个这样的过程,周而复始,所以回到了 开始。NBA赛场上永远没有弱队,也没有 绝对的强队。

简述量变和质变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

简述量变和质变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

简述量变和质变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
量变和质变是描述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两种不同变化方式。

量变是指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或变化程度的变化,如数量的增加、减少、扩大或缩小等。

量变是逐步积累的过程,可以通过数值来衡量和观察,是一种相对较小的变化。

质变是指事物在性质上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的跃进式变化。

质变是革命性的,涉及到事物本质的改变,常常伴随着突破和突变。

质变是从不同性质的事物转变为另一种性质的事物,不可逆转。

量变和质变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

首先,量变是质变的基础和前提。

只有通过一系列的量变,才能逐渐积累并导致质变。

其次,量变和质变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

一定数量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后,就可能发生质变。

而质变的发生又会反过来影响量变,进一步加速事物的发展。

最后,量变和质变是相互转化的。

当一定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就可能发生质变,而质变又会导致新的量变。

量变和质变不是孤立的,而是紧密联系、相互转化的。

在实际应用中,理解和把握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对于事物的演化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个人的成长和进步,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积累
和提升,才能实现质变,使自己达到一个更高的阶段。

对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只有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和变革,才能实现质变,推动社会走向更高的阶段。

因此,理解和掌握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对于实现个体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试述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意义

试述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意义

试述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对社会
主义建设的指导意义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是指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量变和质
变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

量变是指事物的数量、规模、程度的变化,质变是指事物的性质、结构、本质的变化。

量变和质变相互作用,相互转化,共同推动事物的发展。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具有重要的指导
意义。

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既需要量的积累,也
需要质的提高。

在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中,要注重积累量的变化,提高
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断推进产品生产和科技创新,不断增加人
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促进社会的繁荣发展。

同时,还要注重质的
变化,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水平,加强道德教育,推进民主法制
建设,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等,促进全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发展。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量变和质变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

只有把量变和质变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前进,
让全体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因此,必须充分认识量变和质变的
辩证关系原理,注重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从而不断推进社会主义事业
的发展和进步。

事物发展中的量变和质变、肯定和否定及其关系

事物发展中的量变和质变、肯定和否定及其关系

二、事物发展中的量变和质变、肯定和否定及其关系(一)事物发展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高频命题点】1.质、量、度(一般考单选题、多选题)(1)质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规定性。

认识质是认识和实践的起点。

(2)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及其构成成分在空间排列组合上的可量化的规定性。

认识量是认识的精确化。

(3)质和量的统一为度。

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

认识度才能确切地把握事物的质。

实践活动的适度原则。

2.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一般考单选题、多选题)(1)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一方面,量变向质变转化,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另一方面,质变向量变转化,质变不仅可以完成量变,而且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只有质变才有新事物的产生和世界的发展。

承认不承认质变,是区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发展观的重要标志之一。

"激变论"与"庸俗进化论"。

(2)量变和质变的互相渗透一方面,量变中渗透质变,这是指在总的量变过程中包含着部分质变。

另一方面,质变中渗透量变,这是指质变过程中包含着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它每一步都是新质因素的产生。

(二)事物发展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辨证关系(一般考单选题、多选题)1.辩证的)否定观和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对立任何事物都包含肯定和否定两种因素。

辩证法所理解的否定①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②是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

③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2.辩证的否定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三)辩证否定观的方法论意义(一般考单选题、多选题、材料分析题的一个采分点)辩证的否定观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观察分析一切问题的方法论原则。

1.启示我们对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的分析态度和扬弃的方法。

必须同时看到事物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

对待传统文化,要批判继承。

对待外来文化要选择吸收。

2.辩证的否定观是我们坚信新生事物不可战胜的哲学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对立统一规律,主要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说明事物由于其自身的内在矛盾,在发展过程中,必然转化为自己的对立面,而这种向对立面的转化,又表现为两种基本的状态,量变状态和质变状态。

事物的发展,总是由量变到质变,又由质变到量变的过程,质变和量变相互交替,使事物不断地向前发展。

质量互变规律主要揭示了事物的发展变化所采取的基本状态。

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质和量,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与此相应,才有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才有量变和质变的相互转化。

所以,我们必须首先从什么是质、量、度讲起。

1.质、量、度
(1)质
首先,我们讲一下什么是质?
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这种规定性决定一事物是它自身而不是别的事物,把它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

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就是由于它们各自内部所固有的质的规定性所决定的。

大千世界,万物峥嵘,在整个宇宙中我们看到的事物繁花似锦、无限多样。

那么,我们又是怎样去认识每一个事物,并把它同其它事物区别开来呢?其实,我们认识事物就是去认识这一事物的质,这样我们就可以将这一事物同其他事物相互区别。

否则就谈不上对事物的认识。

认识事物质的规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它是我们认识事物的客观基础和实践的起点。

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面对中国社会复杂的阶级状况,毛泽东撰写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明确地提出了“谁是我们的
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通过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的本质和特点的分析,分清敌、我、友,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奠定了基础。

(2)量
那么,事物的量又是什么呢?我们说: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

即与质相关的各种数量。

刘翔是我国著名田径运动员,在雅典奥运会上夺得田径(110米栏)的金牌,并在2006年瑞士洛桑田径超级大奖赛中,以12秒88的成绩打破了110米栏的世界纪录。

刘翔的身高、体重、年龄和体育成绩等等,这些都是可以用数量来表示的规定性。

认识事物量的规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对事物量的认识是对事物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没有对事物量的认识,就没有对事物的科学认识。

定量是定性的精确化。

例如我们看到的化学元素周期表,每一种元素都和其它的元素有着质的区别,如果我们想要对某一个化学元素有更深入的认识,我们就要对它进行量的分析。

比如“钾”,就有密度、熔点、沸点、原子序数、原子半径、电子排布、原子质量……等等量的规定性。

(3)度
质和量的统一在度中得到体现。

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

度的两端叫关节点或临界点,超出度的范围,一物就转化为他物。

水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具有三种不同的物理状态,即气态、液态、固态。

如果我们把水的这三种不同的物理状态看作三种不同的质态的话,那么,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液态的水保持自己质的度是0-100℃。

超出这个度的范围,就会转化气态或固态。

认识事物的度具有重要意义:
度这一哲学范畴启示我们,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的原则。

掌握适度原则,就是要求按照事物本来的辩证法办事。

我们平常所说的要掌握“火候”,注意“分寸”,指的就是要求人们掌握好事物的度。

毛泽东说过:“不懂得注意决定事物质量的数量界限,一切都是胸中无‘数’,结果就不能不犯错误。

”毛泽东同志在这里所强调的就是把握事物度的重要性。

2.量变和质变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比如我们长说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就充分的体现了事物量变的特征。

量变形式的复杂性:量变的是无限多样的,概括起来有两种基本的形式:
一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引起事物的变化
当火箭在冲向天空时,如果它的达到第一宇宙速度就可以进入地月系。

如果达到第二速度宇宙,就可以进入太阳系。

如果它达到第三宇宙速度,它就可以进入银河系。

二是在一定条件下,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空间关系即排列次序和结构上的变化引起事物的变化。

比如,音乐通过七个音符不同的排列组合,可以组成各种不同的乐曲。

既有雄壮的交响乐,也有抒情的小夜曲。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冬虫夏草是我国高原地带的一种名贵的中草药。

它的形成过程是:蝙蝠蛾为繁衍后代,产卵于土壤中转变成幼虫。

此时,虫草菌侵入土壤
中正在冬眠的幼虫体内不断繁殖,噬食幼虫的“五脏六腑”,将其内脏吃的得一干二净,只留下躯壳, 致使幼虫死亡。

在新的一年天气转暖时,虫草菌自幼虫头部生长出地面,被人们发现后挖出晾干,变成所谓的“草”。

质变形式的复杂性:质变的形式也是无限多样的,概括起来也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爆发式飞跃,是指通过对抗的形式实现的质变。

一种是爆发式的飞跃,是指通过对抗的形式实现的质变。

比如我们看到的火山、海啸、地震、台风、战争、核爆炸等等现象就是属于这种形式的质变。

另一种是非爆发式飞跃,是指新质要素的逐渐积累和旧质要素的逐渐消亡的形式实现的质变。

比如人类的进化就属于这样一种形式的非爆发式飞跃。

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人类经历了从古猿—猿人—古人—新人(现代人属于新人的范围)的发展过程,这个发展过程就通过新质要素的逐渐积累和旧质要素的逐渐消亡的形式实现的质变。

3.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战国时著名思想家荀子在所著的《劝学篇》中写道: “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无以成江海。

”征途千里是一步步完成的,江海浩瀚是涓涓细流汇聚而成的。

阐明了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的道理。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胡长青、成克杰、王怀忠、田凤山等人,曾是党和国家的高级领导干部,由于放松自己世界观的改造,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浪潮中贪污腐
败,从小贪到大贪,最终蜕化变质,变为历史的罪人,受到了法律的惩罚。

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

任何事物单纯的量变都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也说明了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的道理。

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量变和质变的相互渗透有两种情形。

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

所谓阶段性的部分质变,是说事物的根本性质未变,而比较次要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使事物的发展呈现出阶段性的特征,因而叫阶段性的部分质变。

蚕的一生经历了从卵、幼虫、蛹、成虫的过程,每一次变化都是阶段性的部分质变。

所谓局部性的部分质变,是说事物就全局来说,性质未变,而其中个别部分发生了性质的变化。

这种变化,它只要不改变全局,就属于局部性的部分质变。

在中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反动派的许多薄弱环节,建立一块又一块的革命根据地。

这些革命根据地的性质同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是完全不同的,它们是具有新民主主义性质的红色政权。

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就是说,质变也具有量的特征。

“升华”是固态物质不经过转变成液态而直接变成气态的现象,是自然界一种常见的现象。

如樟脑从固态逐渐的升华为气态的过程,就是一个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最后完成整体质变的过程。

4.质量互变规律
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

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坚持质量互变规律的原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在理论上,获得了一个坚持辩证发展观,批判形而上学发展观的科学武器。

在量变和质量相互关系的问题上,只承认量变否认质变,或只承认质变否认量变的两种极端形式,都是形而上学的。

第二,在实践上,为我们的实际工作提供了一个正确的方法论原则。

既要重视量的积累,又要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抓住时机,促成事物的质变。

第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自觉掌握这一原理,就要把求真务实的精神和革命的气魄结合起来,做一个脚踏实地的革命者、改革家,有理想、有抱负的实干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