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X章 合成绝缘子
硅橡胶复合绝缘子

硅橡胶复合绝缘子概括(也称合成绝缘子)硅橡胶复合绝缘子由玻璃纤维环氧树脂引拔棒,硅橡胶伞裙,金具三部分组成。
英文名称:recombination bead正式名称:硅橡胶复合绝缘子也称合成绝缘子简名:绝缘子拼音:fu he jue yuan zi硅橡胶复合绝缘子发展历史硅橡胶复合绝缘子不同类型有不同的作用,结构高度和爬电距离也各不相同,硅橡胶复合绝缘子主要用于变电站,具有良好的憎水性、抗老化性、耐漏电起痕性和耐电蚀损性,具有很高的抗张强度和抗弯强度,其机械强度高,抗冲击性能、防震和防脆断性能好,重量轻、安装维护方便,其上下端部的安装尺寸与相应的瓷支柱绝缘子的安装尺寸相同,可以互换使用。
硅橡胶复合绝缘子作用及特点硅橡胶复合绝缘子能有效地利用狭窄的走廊开压送电,适用于城网技术改造,能降低杆塔高度,可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由于其弯曲强度高,可防止瓷横担容易出现的级连断裂事故,是瓷横担所无法替代的产品;体积小,重量轻,防震、抗冲击能力强、不需人工清扫,为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本品采用整体棒型设计,结构紧凑,质量高、重量是同等级瓷和玻璃绝缘子的1/10,运输安装极为方便。
适用于污秽地区,高机械拉伸负荷,大跨距和紧凑型线路。
污闪电压比同等级瓷和玻璃绝缘子提高30%-50%。
在-60度--+200度环境温度下性能稳定;采用的不可击穿型设计,运行中无需测零值。
其硅橡胶伞裙采用整体注压工艺,从而解决了影响复合绝缘子可靠性的关键问题界面电气击穿。
玻璃引拔棒与金具的联接采用最先进的压接工艺,配有全自动声波探伤检测系统,强度高,外型美观,体积小,重量轻,金具镀锌可防锈蚀,可与瓷绝缘子互换使用,本产品结构可靠,不损伤芯棒,能充分发挥其机械强度。
电气性能优越,机械强度高,内部承载的环氧玻璃引拔棒抗张抗弯强度比普通钢材高2倍,是高强度瓷材料的8~10倍,有效提高了安全运行的可靠性。
耐污性能好,抗污性能好,抗污闪强力强,其湿耐受电压和污秽耐受电压为相同爬距瓷绝缘子的2~2.5倍。
高电压技术第二版习题答案(部分)

第一章 气体放电的基本物理过程(1)在气体放电过程中,碰撞电离为什么主要是由电子产生的?答:气体中的带电粒子主要有电子和离子,它们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各自的极板运动,带正电荷的粒子向负极板运动,带负电荷的粒子向正极板运动。
电子与离子相比,它的质量更小,半径更小,自由行程更大,迁移率更大,因此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它更容易被加速,因此电子的运动速度远大于离子的运动速度。
更容易累积到足够多的动能,因此电子碰撞中性分子并使之电离的概率要比离子大得多。
所以,在气体放电过程中,碰撞电离主要是由电子产生的.(2)带电粒子是由哪些物理过程产生的,为什么带电粒子产生需要能量 ?答:带电粒子主要是由电离产生的,根据电离发生的位置,分为空间电离和表面电离。
根据电离获得能量的形式不同,空间电离又分为光电离、热电离和碰撞电离,表面电离分为正离子碰撞阴极表面电离、光电子发射、热电子发射和强场发射。
原子或分子呈中性状态,要使原子核外的电子摆脱原子核的约束而成为自由电子,必须施加一定的外加能量,使基态的原子或分子中结合最松弛的那个电子电离出来所需的最小能量称为电离能. (3)为什么SF6气体的电气强度高?答:主要因为SF6气体具有很强的电负性,容易俘获自由电子而形成负离子,气体中自由电子的数目变少了,而电子又是碰撞电离的主要因素,因此气体中碰撞电离的能力变得很弱,因而削弱了放电发展过程。
1-2 汤逊理论与流注理论对气体放电过程和自持放电条件的观点有何不同?这两种理论各适用于何种场合?答:汤逊理论的基本观点:电子碰撞电离是气体电离的主要原因;正离子碰撞阴极表面使阴极表面逸出电子是维持气体放电的必要条件;阴极逸出电子能否接替起始电子的作用是自持放电的判据。
它只适用于低气压、短气隙的情况。
气体放电流注理论以实验为基础,它考虑了高气压、长气隙情况下空间电荷对原有电场的影响和空间光电离的作用.在初始阶段,气体放电以碰撞电离和电子崩的形式出现,但当电子崩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某一初始电子的头部集聚到足够数量的空间电荷,就会引起新的强烈电离和二次电子崩,这种强烈的电离和二次电子崩是由于空间电荷使局部电场大大增强以及发生空间光电离的结果,这时放电即转入新的流注阶段.1-3 在一极间距离为1cm 的均匀电场气隙中,电子碰撞电离系数α=11cm-1。
合成绝缘子管理规定

合成绝缘子管理规定发信站: 【百草园】(发表於2005-1-19 20:03:25)目次前言II1 范围32 规定引用文件33 合成绝缘子使用规定 (3)3.1总则 (3)3.2验收 (5)3.3储存和运输 (5)3.4安装 (5)3.5复合绝缘子运行与维护 (6)3.6 试验方法及判定 (8)前言本规定是根据淮安供电公司效益管理年工作的需要,为规范线路复合绝缘子生产管理工作而制定本规定系根据上级规程、规定、技术文件,并结合我公司的复合绝缘子实际运行情况制定的规定根据线路运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做好复合绝缘子的投运、防护、巡视、检测、维修及其他管理工作。
各级技术人员应熟悉本规定,并在工作中严格遵照执行。
本规定由淮安供电公司提出并归口。
本规定由生产运营部负责解释。
本规定在执行过程中,如与上级规程、规定有抵触之处,应按上级规程、规定执行。
输电线路复合绝缘子管理规定1范围本规定规定了淮安供电公司输电线路复合绝缘子运行维护安装、试验方法及管理办法等方面。
本规定适用于淮安供电公司输电线路生产管理工作。
2规定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定的引用而成为本规定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定,然而,鼓励根据本规定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定。
GBJ233-90 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DL/T5092-1999 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409-91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复合绝缘子技术与运行》国家电力公司发输电运营部原能源部电力司电供(1990)111号《架空送电线路专业生产工作管理制度》DL/T 741-2001 《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华东局(80)华东供电字第857号《华东电网供电设备评级标准》3 合成绝缘子使用规定3.1 总则:在新建、扩建和改建输变电工程的设计中选用的复合绝缘子应遵循以下原则:3.1.1 通过了按JB5892规定的型式试验,棒形悬式复合绝缘子还应符合JB/T8460的规定;3.1.2 复合绝缘子必须通过产品鉴定后方可订货。
绝缘子生产工艺

绝缘子生产工艺
绝缘子,这小小的家伙,在电力领域可是有着大大的作用!就像一个默默守护的卫士,保障着电力的安全传输。
那您知道它是怎么生产出来的吗?
要生产绝缘子,第一步得准备好优质的原材料。
这就好比要做一道美味佳肴,得先有新鲜上乘的食材呀!原材料选不好,后面的工序再精细也白搭。
选好了材料,接着就得把它们进行混合加工啦。
这过程就像是揉面团,得把各种材料均匀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
如果揉得不均匀,这“面团”可就不好用喽。
然后是成型环节。
这就像是给一个雕塑塑形,要通过模具或者特定的工艺,让原材料变成绝缘子的初步形状。
要是这个形状没弄好,那可就成了歪瓜裂枣啦!
成型之后,还得经过高温的烧制。
这可不得了,就跟把一块普通的石头放进火炉里炼出宝石一样,经过高温的洗礼,绝缘子才能拥有坚固的质地和良好的性能。
温度不够或者时间不对,都可能让它变得脆弱不堪。
烧制完成,可别以为就大功告成啦!还得给它进行精细的加工和打磨。
这就像给一位即将登台的明星化妆,得把每一个细节都处理得完美无缺。
哪怕有一点点瑕疵,都可能影响它的使用效果。
再接下来,就是检测环节。
这就好比考试,得严格把关,看看绝缘子是不是各项指标都合格。
要是有不合格的“漏网之鱼”,那可会带来大麻烦的。
最后,合格的绝缘子才能走出工厂,奔赴它们的工作岗位。
您瞧瞧,这绝缘子的生产工艺,哪一步都不能马虎。
每一个环节都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演出,只有每个演员都发挥出色,才能呈现出完美的作品。
所以说,别小看这小小的绝缘子,它背后的生产工艺可是凝聚了无数人的心血和智慧!。
复合绝缘子生产相关知识

复合绝缘子生产相关知识复合绝缘子是一种用于输电线路中的电力设备。
它们是由多种材料组成,以提高电力设备的绝缘性能,保证电力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下面将分步骤阐述复合绝缘子生产相关知识。
第一步,材料的选取。
复合绝缘子是由多种材料组成,如硅橡胶、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陶瓷等。
这些材料必须符合设定的物理、化学和电气特性,有良好的绝缘性、耐高温性和耐候性,以满足电力设备的需要。
第二步,复合绝缘子的制备。
复合绝缘子生产是一个多道工序的复杂过程。
首先,需要将玻璃纤维网格与环氧树脂粘结在一起,制成环氧树脂玻璃纤维增强材料。
然后,通过成型方法将环氧树脂玻璃纤维增强材料制成不同的形状和规格。
最后,将硅橡胶注入到环氧树脂玻璃纤维增强材料中,以形成复合绝缘子材料。
第三步,复合绝缘子的检测。
生产完成后,需要进行多项检测,以确保复合绝缘子的质量和性能。
例如,需要通过试验检验复合绝缘子的绝缘强度、电气性能、耐高温性和机械强度。
此外,还需要进行抗污染试验,以确保复合绝缘子能够在极端环境下安全可靠地运行。
第四步,复合绝缘子的应用。
复合绝缘子可广泛应用于输电线路、变电站、高速列车等电力设备中。
它们具有优异的绝缘性、耐腐蚀性、耐高温性和抗污染性能,在极端环境下能够提供可靠的保护。
综上所述,复合绝缘子生产的过程十分复杂,需要多种材料组合以提高电力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
因此,在生产复合绝缘子时需要严格按照所制定的标准进行制备和检测,以确保复合绝缘子的优良性能和可靠性。
合成绝缘子由哪几部分组成?有何特点

河间市山石电器有限公司 HeJianShi rock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第 1 页 合成绝缘子由哪几部分组成?有何特点? 随着输电线路输送容量的不断增大和超高压技术的发展,对绝缘子的要求越来越高。
目前使用的瓷质和玻璃绝缘子,其性能已不能完全满足电力运行和安全需要。
近年来已研制出一种新型的绝缘子—合成绝缘子。
合成绝缘子又名复合绝缘子,它是由棒芯、伞盘及金属端头铁帽)三个部分组成。
(1)棒芯。
一般由环氧玻璃纤维棒玻璃钢棒)制成抗张强度很高(6~10吨/平方厘米),为钢的2倍,比瓷高3一4倍。
棒芯既要承受拉力,又起内绝缘作用。
(2)伞盘。
以高分子聚合物如聚四氯乙烯、硅橡胶等为基体添加其他成分,经特殊工艺制成。
伞盘表面为外绝缘给绝缘子提供所需要的爬电距离。
(3)金属端头。
用于导线杆塔与合成绝缘子的连接根据负荷载重量的大小采用可锻铸铁、球墨铸铁或钢等材料制造而成。
为使棒芯与伞盘间结合紧密,在它们之间加一层粘接剂和橡胶护套。
由于合成绝缘子为细长件,电场分布不均匀为改善电场分布,也为了引弧对10千伏以上的合成绝缘子均需配置一对均压环。
试验和运行证明合成绝缘子具有以下优点:(1)抗污闪性强。
合成绝缘子表面具有憎水性,水在上面呈颗粒状不易形成导电通路加上合成绝缘子伞盘直径小、爬距大、表面电阻高、泄漏电流小故有较高的污闪电压。
(2)强度大、质量轻。
因为棒芯具有很高的抗张强度故合成绝缘子可以做得很轻便。
可减轻杆塔受力、减少安装维护强度、节约大量费用。
(3)抗老化性好。
合成绝缘子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抗老化性能,在70摄氏度下仍具有弹性,20摄氏度下能长期工作。
(4)体积小、质量轻。
由于合成绝缘子体积小、质量轻,而且伞盘具有柔性,不易破损,故给运输、安装、维护带来极大的方便。
对于合成绝缘子的应用,虽然其价格比瓷绝缘子高但是从长期综合经济效益考虑合成河间市山石电器有限公司 HeJianShi rock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 LTD第 2 页 绝缘子将是最理想的材料而且电压愈高、其经济效益愈明显可以预见,随着电力线路输送容量增大和电压等级进一步提高合成绝缘子必将在电力系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复合绝缘子工艺流程

复合绝缘子工艺流程
《复合绝缘子工艺流程》
复合绝缘子是一种用于输电线路的重要组件,它能够承受高压电力并且防止漏电。
复合绝缘子的制作工艺涉及到多个环节,下面将介绍其工艺流程。
首先是原材料准备。
制作复合绝缘子需要使用多种原材料,包括硅橡胶、玻璃纤维等。
这些原材料需要严格按照配方比例进行混合,并进行加热、搅拌等处理,以确保混合均匀。
接下来是成型。
混合好的原材料需要通过成型工艺进行塑造成所需的形状,通常是通过模具进行成型,然后再进行加热固化处理,使得原材料能够保持所需的形状和强度。
然后是表面处理。
成型好的复合绝缘子需要进行表面处理,通常是进行光洁度处理或者涂层处理,以确保产品表面平整光滑,并且提高其耐污性能。
最后是检测和包装。
制作好的复合绝缘子需要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测,检测其绝缘性能、强度等指标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同时还需要对产品进行包装,以保护其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不受损坏。
通过以上工艺流程,复合绝缘子制作完成,可以投入到电力输送系统中使用。
这些工艺环节对于复合绝缘子的性能和安全性
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工艺流程,确保产品质量。
合成绝缘子和复合绝缘子-概念解析以及定义

合成绝缘子和复合绝缘子-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绝缘子是电力系统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部件之一。
它主要用于支持和固定输电线路上的导线,以及隔离导线和支撑结构之间的电气绝缘。
绝缘子的作用是将输电线路上的高电压与支撑结构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小至最小,从而降低电场强度,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人身安全。
近年来,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升级,合成绝缘子和复合绝缘子逐渐成为绝缘子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合成绝缘子是由高强度的绝缘材料和金属部件组成,而复合绝缘子则利用不同绝缘材料的优势相互补充,通过粘接或共挤而成。
本文旨在对合成绝缘子和复合绝缘子的定义、原理、制造方法以及应用领域进行全面的介绍和论述。
首先,将对合成绝缘子的定义和原理进行详细解析,包括其结构特点、工作原理等方面。
然后,重点介绍合成绝缘子的制造方法,涵盖了材料选择、工艺流程等关键环节。
接下来,将深入探讨合成绝缘子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领域,包括输电线路、变电站等方面。
其次,本文还将对复合绝缘子进行全面的阐述。
首先,将对复合绝缘子的定义和原理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其由不同绝缘材料组成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
然后,重点介绍复合绝缘子的制造方法,包括粘接和共挤等工艺技术。
最后,将对复合绝缘子的优势和应用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论述,探讨其在电力系统中的潜力和前景。
最后,将在结论部分对合成绝缘子和复合绝缘子的特点和应用进行总结,同时对未来绝缘子研究的展望进行讨论和展示。
本文的内容将丰富我们对于绝缘子的认识,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对于电力系统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描述文章的整体结构和各个部分的主要内容,如下所示: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首先概述合成绝缘子和复合绝缘子的研究背景和意义,介绍绝缘子的基本概念和定义,并说明本文的目的和意义。
接下来的正文部分,将详细介绍合成绝缘子和复合绝缘子的定义、原理、制造方法以及应用领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章复合绝缘子第一节需求一览表1.设备需求2.交货期、交货目的地见“商务文件”。
3.设备数量供投标参考,最终采购量以施工现场实际发生的工程量为准。
2.服务需求:食宿、往返火车或飞机票及当地交通费用,该报价需纳入总价,根据实际发生情况支付。
3.推荐易损件、备件及专用工具:第二节主要技术规格1.应用范围及工作用途用于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工程用悬式复合绝缘子、腕臂用棒式复合绝缘子和柱式复合绝缘子。
悬式复合绝缘子包括隧道外及隧道内接触悬挂及附加线分段及下锚用棒形悬式复合绝缘子、软横跨用棒形悬式复合绝缘子;腕臂用棒式复合绝缘子包括隧道外及双线隧道腕臂用棒式复合绝缘子;柱式复合绝缘子为双线隧道内固定AF线用。
2.环境条件和工作条件(1)最高温度:40℃(2)最低温度:-25℃(3)最大运行风速:30m/s(4)结构风速:40m/s(5)覆冰厚度:5 mm(6)雷暴级别:多雷区(7)地震烈度:≤Ⅷ度3.主要技术性能和规格3.1 悬式复合绝缘子FQXJ-25/120HH,用于软横跨(不含上下行分段处)、绝缘关节处承力索及接触线相连的绝缘子、隧道内附加线下锚。
3.1.1 类型:两端连接金具均为单耳结构,结构如图1。
图13.1.2 复合悬式绝缘子主要技术性能及规格满足TB/T 3199.2-2008《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用绝缘子第2部分棒形复合绝缘子》的技术要求。
绝缘子金具本体可采用铸造或锻造工艺,铸造采用的材料不低于ZG310—570,锻造采用的材料不低于45号钢。
表面按JB/T 8177—1999规定进行热浸镀锌,锌层厚度不小于80μm。
3.1.3 尺寸及规格:表13.1.4 主要机电性能:表2单位为kV耐受电压值3.2 悬式复合绝缘子FQXJ-25/120QT,下锚处承力索及接触线相连的绝缘子、隧道内悬挂附加线。
3.2.1 类型:两端连接金具为杵头及球窝结构,结构尺寸绝缘子球窝连接连接标记为16、结构尺寸及偏差应符合GB/T 4056-1994的规定;3.2.2 复合悬式绝缘子主要技术性能及规格满足TB/T 3199.2-2008《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用绝缘子第2部分棒形复合绝缘子》的技术要求。
绝缘子金具本体可采用铸造或锻造工艺,铸造采用的材料不低于ZG310—570,锻造采用的材料不低于45号钢。
表面按JB/T 8177—1999规定进行热浸镀锌,锌层厚度不小于80μm。
3.2.3 尺寸及规格见表3。
3.2.4 主要机电性能见表4。
3.3 悬式复合绝缘子FQXG-25/120HH,用于软横跨上下行分段处、分段绝缘器、分相绝缘器承力索绝缘子、绝缘锚段关节抬高支。
3.3.1 类型:两端连接金具均为单耳结构,结构如图1。
3.3.2 复合悬式绝缘子主要技术性能及规格满足TB/T 3199.2-2008《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用绝缘子第2部分棒形复合绝缘子》的技术要求。
绝缘子金具本体可采用铸造或锻造工艺,铸造采用的材料不低于ZG310—570,锻造采用的材料不低于45号钢。
表面按JB/T 8177—1999规定进行热浸镀锌,锌层厚度不小于80μm。
3.3.3 尺寸及规格:表33.3.4 主要机电性能:表4单位为kV耐受电压值3.4 腕臂用棒式复合绝缘子FQBG-25/123.4.1 类型:图2为腕臂用重污型棒式复合绝缘子。
图2尺寸及规格表53.4.2 复合悬式绝缘子主要技术性能及规格满足TB/T 3199.2-2008《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用绝缘子第2部分棒形复合绝缘子》的技术要求。
绝缘子金具本体可采用铸造或锻造工艺,铸造采用的材料不低于ZG310—570,锻造采用的材料不低于45号钢。
表面按JB/T 8177—1999规定进行热浸镀锌,锌层厚度不小于80μm。
3.4.3 每套绝缘子应配带压板、U螺栓、螺母、垫圈及弹簧垫圈各2套,斜腕臂用绝缘子配带平压板两套,平腕臂用绝缘子配带平压板及带凸台的压板各一套。
压板的结构形式应能保证腕臂与钢帽间的正常工作滑动荷重不小于18kN的要求,考虑接触网超拉放线工艺的要求,短时(连续6小时)滑动负荷不小于40 kN。
3.4.4 主要机电性能表6级热浸镀锌)。
材料的化学成份、机械性能及其依据标准由投标厂家明确。
3.5 柱式绝缘子3.5.1 类型:见图3图3尺寸及规格表5触网用绝缘子第2部分棒形复合绝缘子》的技术要求。
绝缘子金具本体可采用铸造或锻造工艺,铸造采用的材料不低于ZG310—570,锻造采用的材料不低于45号钢。
表面按JB/T 8177—1999规定进行热浸镀锌,锌层厚度不小于80μm。
3.5.3 每套绝缘子应配带压板、U螺栓、螺母、垫圈及弹簧垫圈各2套,斜腕臂用绝缘子配带平压板两套,平腕臂用绝缘子配带平压板及带凸台的压板各一套。
压板的结构形式应能保证腕臂与钢帽间的正常工作滑动荷重不小于18kN的要求,考虑接触网超拉放线工艺的要求,短时(连续6小时)滑动负荷不小于40 kN。
3.5.4 主要机电性能表6其依据标准由投标厂家明确。
4.技术及性能要求4.1 棒式绝缘子的单耳应符合TB/T2076-1998的要求,悬式绝缘子的单耳应符合TB/T3068-2002的要求。
类型:两端连接金具为杵头及球窝结构,结构尺寸绝缘子球窝连接连接标记为16、结构尺寸及偏差应符合GB/T 4056-1994的规定;4.2 绝缘子形状位置偏差绝缘子轴线直线度不超过总长的5‰ 。
绝缘子上、下金属附件同轴度不大于1.5mm 。
单耳—单耳型悬式复合绝缘子上、下金属附件安装面的平行扭转角度不大于5°。
※4.3 质量与性能4.3.1 绝缘子伞套表面单个缺陷面积(如缺胶、杂质、凸起等)不大于25mm2,深度不大于1mm, 凸起表面和合缝将清理平整,凸起高度不大于0.8mm, 总缺陷面积不大于绝缘子总表面积的0.2%(GB/T19519-2004)。
4.3.2 绝缘子的伞套材料经受耐漏电起痕和电蚀损实验,达到GB/T6553—1986所规定的TMA3.5~4.5级,最大电蚀深度不大于2.5mm阻燃性达到GB/T13488—1992规定的FV—0级要求。
拉伸强度不小于3MPa, 机械撕裂强度不小于10kN/m满足增水性特性HC1,HC2级要求。
4.3.3 绝缘子的芯棒能满足下列试验要求耐受时间为15mm的渗透试验耐受时间为100h的水扩散试验经受耐应力腐蚀试验4.3.4 绝缘子能承受如下试验:能耐受端部附件连接区及界面试验而不损坏进行工频耐受电压试验,而不发生击穿和闪络进行正、负极性的陡波冲击电压试验(GB/T 19519-2004)能耐受机械强度—时间试验能耐受1000h伞套起痕和电蚀试验能耐受70%额定拉伸负荷试验而不损坏以及端部附件和绝缘子外套间界面的紧密性试验能耐受10s的50%额定拉伸负荷试验而不损坏或 1.75KN拉伸弯曲负荷偏移不大于20mm。
能耐受1min额定拉伸负荷试验而不损坏能耐受96h的70%额定拉伸负荷试验而不损坏复合棒式绝缘子按TB/T2076-1998的标准进行弯曲破坏负荷试验5.试验方法5.1棒形悬式绝缘子5.1.1要求端部附件连接区及界面试验、机械强度—时间试验、1000h伞套起痕和电蚀试验、绝缘子的芯棒试验、工频耐受电压试验、1min额定拉伸负荷试验的内容步骤、方法均应符合GB/T19519-2004的规定。
5.1.2金属附件和绝缘子外套间紧密性试验应满足GB/T19519-2004的要求。
5.1.2.1随机地从抽样样品中取一只绝缘子,在外套与金属附件界面的全部区域及有效延伸区按ISO3452-1984用染料渗透法进行开裂检查。
按如下方法进行:——用清洁器对表面进行全部适当的预清洗;——涂敷渗透剂于清洁过的表面上作用20min;——在涂敷渗透剂后的5min内应在环境温度下对绝缘子金属附件施加70%额定拉伸负荷,拉伸负荷应迅速平稳地从零增加到70%的额定负荷,并保持此负荷1min;——清除多余的渗透剂并使其干燥;——可施加显影剂;——检查其表面。
70%额定拉伸负荷1min试验后,如果出现裂纹,可在表面裂纹最宽的中部,垂直于裂纹将外套、金属附件及芯棒切开为两部分,检查裂纹深度。
5.1.2.2在环境温度下对未经染色渗透试验的抽样绝缘子施加拉伸负荷,应迅速平稳地从零上升到75%的额定拉伸负荷,然后在30s~90s的时间内增加到额定拉伸负荷。
如果少于90s的时间内达到了额定拉伸负荷,此负荷应维持90s的剩余时间(此试验等同于在额定拉伸负荷下的1min 耐受试验)。
上述试验结束,检查试品完好,可进行拉伸破坏试验。
5.1.2.3试验判定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则绝缘子通过本试验:a)在70%额定拉伸负荷的1min耐受试验及额定拉伸负荷的1min耐受试验中绝缘子均未破坏;b)经染色渗透试验未发现开裂;c)经染色渗透试验的试品在检查切开两部分时,清楚地显示出开裂未达到芯棒。
5.1.370%额定拉伸负荷96h试验以及金属附件和绝缘子外套间紧密性试验5.1.3.1随机抽取取出4只绝缘子。
5.1.3.2试验按下列程序进行a) 在环境温度下,对4只试品施加拉伸负荷,此拉伸负荷应迅速平稳地从零上升到70%的额定拉伸负荷,然后在该值下保持96h。
b) 在96h试验结束时,从4只样品中任取1只,在其外套与金属附件界面的全部区域及有效延伸区按ISO 3452-1984用染料渗透法进行开裂检查。
按如下方法进行:——用清洁器对表面进行全部适当的预清洗;——涂敷渗透剂于清洁过的表面上作用20min;——清除多余的渗透剂并使其干燥;——可施加显影剂;——检查其表面。
渗透试验后,如果检查出现裂纹,可在表面裂纹最宽的中部,垂直于裂纹将外套、金属附件及芯棒切开为两部分,检查裂纹深度。
c) 在环境温度下对其余的3只绝缘子施加拉伸负荷,应迅速平稳地从零上升到75%的额定拉伸负荷,然后在30s~90s的时间内增加到额定拉伸负荷。
如果少于90s的时间内达到了额定拉伸负荷,此负荷应维持90s的剩余时间(此试验等同于在额定拉伸负荷下的1min 耐受试验)。
上述试验结束,检查试品完好,可进行拉伸破坏试验。
5.1.3.3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则绝缘子通过本试验:a)70%额定拉伸负荷的96h耐受试验及额定拉伸负荷的1min耐受试验中绝缘子均未破坏;b)经染色渗透试验未发现开裂;c)经染色渗透试验的试品在检查切开两部分时,清楚地显示出开裂未达到芯棒。
5.1.4拉伸弯曲试验将绝缘子单耳装于固定体的挂环上,在长支持器端部施加拉力,测量绝缘子端部金属附件顶中心相对于绝缘子届时轴心垂直线的偏移量(结果判定见表4)。
绝缘子前部的钢管为工程采用的实际管料。
5.1.5热镀锌层试验热镀锌层试验的程序和结果判断,应符合GB/T 19519-2004的有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