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水准面、似大地水准面的若干问题

合集下载

地籍测量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

地籍测量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

地籍测量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地籍测量是土地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土地的界定、登记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地籍测量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就地籍测量中常见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进行探讨。

一、纵横曲率问题在进行地籍测量时,纵横曲率问题是一个常见而严重的挑战。

由于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椭球体,纵向和横向的曲率是不同的。

这导致了地测仪器在不同位置测量结果的偏差。

解决方法:1.使用大地水准面:采用大地水准面是解决纵横曲率问题的一种常见方法。

通过确定大地水准面的参数,可以将测量结果进行修正,从而减小因纵横曲率引起的误差。

通常,使用数学模型和公式来计算大地水准面的参数。

2.引入高斯投影坐标:高斯投影坐标是地理信息系统中常用的坐标系统之一。

通过将地球表面的经纬度坐标转换为平面坐标,可以避免纵横曲率问题的影响。

这种方法需要建立准确的高斯投影坐标系统,以确保坐标转换的准确性。

二、测量误差问题在地籍测量中,测量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由于测量设备的精度和外界因素的影响,测量结果可能存在误差。

这些误差可能来自仪器本身的精度、观测者的操作技巧、环境影响等。

解决方法:1.使用精密测量设备:使用精密测量设备可以提高测量的精度。

高性能的全站仪和GPS设备具有更高的测量精度,能够减小误差的影响。

选择合适的测量设备和使用正确的测量方法,可以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重复测量:重复测量是一种常用的误差控制方法。

通过多次测量同一地点或同一线路,然后取平均值,可以减小测量误差的影响。

这种方法需要注意测量的时间和环境的一致性,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三、地物遮挡问题在进行地籍测量时,常常会遇到地物遮挡的问题。

地物如建筑物、树木等会阻碍测量仪器对地面的观测,从而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解决方法:1.选择合适的观测位置:在进行地籍测量时,需要选择合适的观测位置,尽量避开地物遮挡。

通过合理的观测位置安排,可以减少地物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大地测量3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

大地测量3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

黑龙江工程学院
一、似大地水准面精度与分辨率
(2)似大地水准面的精度由格网平均高程异常相对 于本区域内各高程异常控制点的高程异常平均中误 差表示。
(3)似大地水准面以一定分辨率的格网平均高程异 常来表示,主要用于不同比例尺地形图的高程点测 定,按照用途的不同,划分为国家似大地水准面、 省级似大地水准面和城市似大地水准面。这种划分 方法主要基于三种主要地理范围和应用范围。
黑龙江工程学院
二、似大地水准面精化基础数据要求
各级似大地水准面计算采用的格网平均重力异常分 辨率应不低于下表的规定。
黑龙江工程学院
二、似大地水准面精化基础数据要求
格网平均重力异常的精度以格网平均重力异常的代表误 差表示。格网平均重力异常的代表误差计算公式为
式中: 为格网平均重力异常代表误差,单位为10-
新埋设的高程异常控制点,其标石可采用GB/T l8314--2009规定的天线墩,其上埋设满足GPS和 水准测量的标志。
黑龙江工程学院
三、高程异常控制点的布设
当利用已有大地控制点和水准点时,应检查该 点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完好性,符合要求方可利 用。
黑龙江工程学院
二、似大地水准面精化基础数据要求
用于确定似大地水准面的高程异常控制点等基础 数据,其成果必须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现势性。考 虑到我国国土范围大,各区域地形地貌复杂,基础 数据多种多样等情况,在保证似大地水准面的精度 和应用的前提下,《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基本技 术规定》(GB/T 23709-2009)提出了高程异常控 制点等基础数据的最低要求。
黑龙江工程学院
一、似大地水准面精度与分辨率
(5)我国似大地水准面按范围和精度,分为国家似 大地水准面、省级似大地水准面和城市似大地水准 面。各级似大地水准面的精度和分辨率应不低于表 1-7的规定。

2016年注册测绘师大地测量50题解析实录

2016年注册测绘师大地测量50题解析实录

2016年习题大地测量章节1.某点的高程异常是指该点的大地高与()之差。

A. 正高B. 力高C. 地区力高D. 正常高解析:D大地高=正常高+高程异常;大地高=正高+大地水准面差距。

因为最终都要归化到椭球面,所以大地高在等式左边。

正常高与正高之差要经过正常水准面改正。

2.我国建立天文大地网的主要方法是()。

A. 三角测量法B. 导线测量法C. 三边测量法D. 边角同测法解析:A全国天文大地网即国家大地网一二等三角网,由于加测了天文经纬度(拉普拉斯点),所以称为天文大地网,采用整体平差。

所谓天文大地网就是传统的三角网3.我国目前所采用的法定高程系统是()。

A. 大地高系统B. 椭球高系统C. 正高系统D. 正常高系统解析:D高程系统一般有正高、正常高、力高三种。

正高系统有严密的理论,但是没法直接求得,实用上一般都是用正常高来代替。

我国目前采用的是正常高系统。

在水准面上两点只有力高相等。

所以直接规定了重力,假设水准面平行这样就建立了等高面4.正高系统中的理论闭合差是由两大地水准面间()所造成的。

A. 位相等B. 不平行C. 相交D. 十分接近解析:B水准面的重要特性是相互不平行,水准测量具有多值性,即使没有测量误差,理论上水准测量闭合差也不是0。

这叫高程测量的多值性6.我国采用的1954 年北京坐标系的原点在()。

A. 北京B. 青岛C. 苏联D. 陕西解析:C,大地原点:也称大地基准点或大地起算点,其数据也称作大地测量基准数据或大地测量起算数据。

54坐标系:原点在苏联普尔科沃,椭球为克拉索夫斯基椭球,是原苏联1942年坐标系在中国的延伸。

缺点:1、椭球参数有较大误差。

2、与我国大地水准面存在着自西向东明显的系统性倾斜,东部最大误差达到68米。

3、几何大地测量和物理大地测量应用的参考面不统一。

4、定向不明确,定向没有采用国际惯用的CIO,也没有采用我国的JYD,起始子午面不是BIH定义的格林尼治子午面。

高精度海域似大地水准面模型的建立

高精度海域似大地水准面模型的建立

高精度海域似大地水准面模型的建立刘立;张乙志;温旭;李凉;初理伟【摘要】建立高分辨率、高精度的区域似大地水准面已成为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数字城市建设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尤其在地形图测绘、海洋调查等方面,对厘米级似大地水准面的需求十分迫切.本文基于新理论计算方法、重力场模型和融合技术建立高精度海域似大地水准面模型,厘米级的海域似大地水准面模型的建立对沿海地区快速获取高程信息很有意义,弥补了海域的空白.【期刊名称】《全球定位系统》【年(卷),期】2017(042)003【总页数】3页(P70-72)【关键词】似大地水准面;高精度;重力场模型【作者】刘立;张乙志;温旭;李凉;初理伟【作者单位】浙江省第一测绘院,浙江杭州310012;浙江省第一测绘院,浙江杭州310012;浙江省第一测绘院,浙江杭州310012;浙江省测绘质量监督检验站,浙江杭州310012;浙江省第一测绘院,浙江杭州31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228.4随着测绘科技的发展,用于建立和维持大地测量基准的技术手段、工具和理论方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GNSS定位技术由于其高精度、全天候、高效率、多功能、操作简便等特点,已经成为人们获取有关空间位置的一种重要手段。

尽管GNSS技术可以获得所测点位的高精度三维空间坐标,但由于缺少相应精度和高分辨率的似大地水准面模型,致使GNSS所测得的大地高转换为海拔高时精度损失严重,未能获取相应精度的水准高(海拔高)。

因此,建立区域性高分辨率、高精度的似大地水准面模型就变得迫切重要[1-2]。

高精度海域似大地水准面模型的建立便于沿海和海岛地区实现由卫星定位直接获取海拔高,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成本。

采用格网高程数据、重力观测数据和地球重力场模型,利用新理论计算方法、重力场模型和球冠谐融合技术可以建立高精度海域似大地水准面模型,其中常用的地球重力场模型有:WDM94、EGM96、EIG01C、EIG03C、EIG04C、GGM02C和EGM2008等[3]。

GPS在高程测量中的误差来源及应对措施

GPS在高程测量中的误差来源及应对措施

GPS在高程测量中的误差来源及应对措施【摘要】本文通过GPS在高程中的误差分析,对提高GPS测量高程精度的方法及措施进行了详细描述。

【关键词】GPS;大地高;正常高;高程拟合;高程异常一、引言众所周知,GPS作为现代化的三维测量工具,已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到平面测量工作中去,如平面控制测量、地形测量、施工测量等。

但是GPS在实际的工作实践中,却较少运用于高程测量。

这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GPS测高受区域性大地水准面的限制以及仪器和外界条件等诸方面因素的影响,所测高程精度较低,无法满足各项工程建设的需要。

那么GPS测量高程的误差主要有哪些呢?我们又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来提高高程测量精度呢?二、GPS高程测量原理利用GPS求得的是地面点在WGS-84坐标系中的大地高H84,而我国高程采用正常高。

要想使GPS高程在工程实际中得到应用,必须实现GPS大地高向我国正在使用的正常高的转化。

如图1所示。

有公式:Hr=H84-ζ由上式可知GPS高程测量的结果Hr误差主要由大地高H84的误差和高程异常ζ的误差的组成。

三、影响大地高H84的误差来源1.相位整周模糊度解算对GPS高程的影响。

相位整周模糊度解算是否可靠,直接影响三维坐标的精度。

在控制测量中,无论采用快速静态或实时动态测量技术,都必须精确解算得到相位整周数,然而相位整周数模糊度的解算常常会出现解算错误的可能性,从而会影响高程测量的精度。

2.多路径效应的制约因素:所谓多路径效应是指测站附近反射物反射来自卫星的信号与卫星直接发射的信号同时被接收机接受,这两种信号产生相互影响使其观测值偏离其真值,产生多路径误差。

多路径效应的影响分为直接的和间接的,并能对三维坐标产生分米级影响。

3.电离层延迟对高程测量量的影响:电离层对GPS测量的影响主要有:电离层群延(绝对测距误差);电离层载波相位超前(相对测距误差);电离层多普勒频移(距速误差);振幅闪烁信号衰减;磁暴、太阳耀斑等,这些电离层的变化都会延迟GPS信号的传播路线。

大地水准面、似大地水准面的若干问题

大地水准面、似大地水准面的若干问题

参考椭球面实在就是我们所做的参考椭球表面是一个理想化的球面,可以完全利用数学公式表示球面上的点,大地水准面:设想一个与静止的平均海水面重合并延伸到大陆内部的包围整个地球的封闭的重力位水准面。

大地水准面是大地测量基准之一,确定大地水准面是国家基础测绘中的一项重要工程。

它将几何大地测量与物理大地测量科学地结合起来,使人们在确定空间几何位置的同时南极地区布格大地水准面,还能获得海拔高度和地球引力场关系等重要信息。

大地水准面的形状反映了地球内部物质结构、密度和分布等信息,对海洋学、地震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勘探、石油勘探等相关地球科学领域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作用。

似大地水准面;似大地水准面——从地面点沿正常重力线量取正常高所得端点构成的封闭曲面。

似大地水准面严格说不是水准面,但接近于水准面,只是用于计算的辅助面。

它与大地水准面不完全吻合,差值为正常高与正高之差。

正高与正常高的差值大小,与点位的高程和地球内部的质量分布有关系,在我国青藏高原等西部高海拔地区,两者差异最大可达3米,在中东部平原地区这种差异约几厘米。

在海洋面上时,似大地水准面与大地水准面重合。

他们之间的关系以及用途是这样的:正高是指从一地面点沿过此点的重力线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

是天文地理坐标(Ψ,λ,Hg)的高程分量。

因此,大地水准面则是正高的定义基础。

正常高是指从一地面点沿过此点的正常重力线到似大地水准面的距离。

因此,似大地水准面则是正常高的定义前提。

我国规定采用的高程系统是正常高系统。

如果不是进行科学研究,只是一般使用,正常高系统结果在国内也可以称为海拔高度。

大地高是指从一地面点沿过此点的地球椭球面的法线到地球椭球面的距离。

是大地地理坐标(B,L,H)的高程分量H。

大地高与正常高的差异叫做高程异常,GPS测定的是大地高,要求正常高必须先知高程异常。

在局部GPS网中巳知一些点的高程异常(它由GPS水准算得),考虑地球重力场模型,利用多面函数拟合法求定其它点的高程异常和正常高。

大地测量学基础

大地测量学基础
3.定义一个空间直角坐标系必须明确: ①原点位置;②坐标轴方向;③长度单位。
2020年10月28日星期三12时57分11秒
(一)天球坐标系
1.天球的基本概念: 天球、天极、天球赤道、天球子午圈、 时圈、黄道、黄赤交角、春分点、黄极、 岁差与章动 2.天球坐标系的建立 1)天球空间直角坐标系 2)天球球面坐标系
第二章 大地测量基础知识
§2-1 大地测量的基准面和基准线 一、水准面与大地水准面
1、水准面 我们把重力位相等的面称为重力等位面,也就 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水准面。水准面有无数个。 1)水准面具有复杂的形状。 2)水准面相互既不能相交也不能相切。
2020年10月28日星期三12时57分11秒
3)每个水准面都对应着唯一的位能W=C=常 数,在这个面上移动单位质量不做功,亦即所做 的功等于0,即dW=-gsds,可见水准面是均衡面。
2020年10月28日星期三12时57分11秒
天球基本概念(1)
天球:我们 把以地球M 为中心,以 无穷远的距 离为半径所 形成的球称 作天球。
天极:地球自
转的中心轴线 简称地轴,将 其延伸就是天 轴,天轴与天 球的交点称为 天极,Pn在北 称作北天极, PS,在南称作
南天极。
天球赤道:
通过地球质心 M与地轴垂直 的平面称为天 球赤道面,天 球赤道面与天 球相交的大圆 就称为天球赤 道。
N2d min
2020年10月28日星期三12时57分11秒
4、但对于天文大地测量及大地点坐标的推算, 对于国家测图及区域绘图来说,往往采用其大小 及定位定向最接近于本国或本地区的地球椭球。 这种最接近,表现在两个面最接近即同点的法线 和垂线最接近。所有地面测量都依法线投影在这 个椭球面上,我们把这样的椭球叫参考椭球。

大地测量学简答题、综合题

大地测量学简答题、综合题

1、解释重力、引力、离心力、引力位、重力位、地球重力场、正常重力、正常重力位、扰动位等概念,简述其相应关系。

答:地球引力及由于质点饶地球自转轴旋转而产生的离心力的合力称为地球重力。

引力F是由于地球形状及其内部质量分布决定的其方向指向地心、大小F=f·M·m/r∧2。

离心力P指向质点所在平行圈半径的外方向,其计算公式为P=m w∧2·p 引力位就是将单位质点从无穷远处移动到该点引力所做的功重力位就是引力位V和离心力位Q之和。

地球重力场是地球的种物理属性。

表征地球内部、表面或外部各点所受地球重力作用的空间。

根据其分布,可以研究地球内部结构、地球形状及对航天器的影响。

正常重力位是一个函数简单、不涉及地球形状和密度便可直接计算得到的地球重力位的近似值的辅助重力位。

扰动位是地球正常重力位与地球重力位的差异。

2、解释大地水准面、大地体、总椭球、参考椭球、大地天文学、黄道面、春分点、大地水准面差距。

答:与平均还平面相重合,不受潮汐、风浪及大气压的影响,并延伸到大陆下面处处与前垂线相垂直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大地水准面是一个没有褶皱、无棱角的连续封闭曲面。

由它包围的形体称为大地体。

总的地球椭球中心和地球质心重合,总的地球椭球的短轴与地球地轴相重合,起始大地子午面和起始天文子午面重合,同时还要求总的地球椭圆和大地体最为密度。

参考椭球是指具有一定参数、定位和定向,用以代表某一地区大地水准面的地球椭球。

大地天文学主要是研究用天文测量的方法,确定地球表面的地理坐标及方位角的理论和实际问题。

黄道是太阳周年的视运动沿着大圆的运动圈。

春分点是黄道和赤道的交点,并被看作固定的恒星点。

大地水准面差距是指大地水准面与地球椭球面之间的距离4 、解释水准面的含义及性质,为什么说水准面有多个?答:含义:我们把重力位相等的面称为重力等位面,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水准面.性质:1、由于重力位是由点坐标唯一确定的,故水准面相互既不能相交也不能相切;2、在一个水准面上移动单位质量不做功,即所做共为0,可见水准面是均衡面;3、在水准面上,所有点的重力均与水准面正交;4、由于两个水准面之间的距离不是一个常数,故两个水准面彼此不平行;5、力线与所有水准面都正交,彼此不平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椭球面实在就是我们所做的参考椭球表面是一个理想化的球面,可以完全利用数学公式表示球面上的点,
大地水准面:设想一个与静止的平均海水面重合并延伸到大陆内部的包围整个地球的封闭的重力位水准面。

大地水准面是大地测量基准之一,确定大地水准面是国家基础测绘中的一项重要工程。

它将几何大地测量与物理大地测量科学地结合起来,使人们在确定空间几何位置的同时南极地区布格大地水准面,还能获得海拔高度和地球引力场关系等重要信息。

大地水准面的形状反映了地球内部物质结构、密度和分布等信息,对海洋学、地震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勘探、石油勘探等相关地球科学领域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作用。

似大地水准面;似大地水准面——从地面点沿正常重力线量取正常高所得端点构成的封闭曲面。

似大地水准面严格说不是水准面,但接近于水准面,只是用于计算的辅助面。

它与大地水准面不完全吻合,差值为正常高与正高之差。

正高与正常高的差值大小,与点位的高程和地球内部的质量分布有关系,在我国青藏高原等西部高海拔地区,两者差异最大可达3米,在中东部平原地区这种差异约几厘米。

在海洋面上时,似大地水准面与大地水准面重合。

他们之间的关系以及用途是这样的:
正高是指从一地面点沿过此点的重力线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

是天文地理坐标(Ψ,λ,Hg)的高程分量。

因此,大地水准面则是正高的定义基础。

正常高是指从一地面点沿过此点的正常重力线到似大地水准面的距离。

因此,似大地水准面则是正常高的定义前提。

我国规定采用的高程系统是正常高系统。

如果不是进行科学研究,只是一般使用,正常高系统结果在国内也可以称为海拔高度。

大地高是指从一地面点沿过此点的地球椭球面的法线到地球椭球面的距离。

是大地地理坐标(B,L,H)的高程分量H。

大地高与正常高的差异叫做高程异常,GPS测定的是大地高,要求正常高必须先知高程异常。

在局部GPS网中巳知一些点的高程异常(它由GPS水准算得),考虑地球重力场模型,利用多面函数拟合法求定其它点的高程异常和正常高。

似大地水准面精化
大地水准面
由静止海水面并向大陆延伸所形成的不规则的封闭曲面。

它是重力等位面,即物体沿该面运动时,重力不做功(如水在这个面上是不会流动的)。

大地水准面是指与全球平均海平面(或静止海水面)相重合的水准面。

大地水准面是描述地球形状的一个重要物理参考面,也是海拔高程系统的起算面。

大地水准面的确定是通过确定它与参考椭球面的间距--大地水准面差距(对于似大地水准面而言,则称为高程异常)来实现的。

似大地水准面精化
从地面点沿正常重力线量取正常高所得端点构成的封闭曲面。

似大地水准面严格说不是水准面,但接近于水准面,只是用于计算的辅助面。

它与大地水准面不完全吻合,差值为正常高与正高之差。

但在海洋面上时,似大地水准面与大地水准面重合。

建立一个高精度、三维、动态、多功能的国家空间坐标基准框架、国家高程基准框架、国家重力基准框架,以及由GPS、水准、重力等综合技术精化的高精度、高分辨率似大地水准面。

该框架工程的建成,将为基础测绘、数字中国地理空间基础框架、区域沉降监测、环境预报与防灾减灾、国防建设、海洋科学、气象预报、地学研究、交通、水利、电力等多学科研究与应用提供必要的测绘服务,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

精化大地水准面对于测绘工作有重要意义:首先,大地水准面或似大地水准面是获取地理空间信息的高程基准面。

其次,GPS(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结合高精度高分辨率大地水准面模型,可以取代传统的水淮测量方法测定正高或正常高,真正实现GPS技术对几何和物理意义上的三维定位功能。

再次,在现今GPS定位时代,精化区域性大地水准面和建立新一代传统的国家或区域性高程控制网同等重要,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建立现代高程基准的主要任务,以此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测绘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相关地学研究的需要。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及中、小城市,在地形图测绘方面,对厘米级似大地水准面的需求十分迫切。

高精度的似大地水准面结合GPS定位技术所获得的三维坐标中的大地高分离求解正常高,可以改变传统高程测量作业模式,满足1:1万、1:5000甚至更大比例尺测图的迫切需要,加快数字中国、数字区域、数字城市等的建设,不但节约大量人力物力,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具有特别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社会效益。

大地高等于正常高与高程异常之和,GPS测定的是大地高,要求正常高必须先知高程异常。

在局部GPS网中巳知一些点的高程异常(它由GPS水准算得),考虑地球重力场模型,利用多面函数拟合法求定其它点的高程异常和正常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