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的设计
矿用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

E V 3/E V 4
E V 5/E V 6
E V 7/E V 8
E V 9/E V 10
DATA
iA GS 1 DATA
AGS
i KM
Po wer
Be di e nte il
E V 1/E V 2
E V 3/E V 4
E V 5/E V 6
E V 7/E V 8
E V 9/E V 10
DATA
iA GS 1 DATA
远程控制辅助工作面自动化
地面监控中心提供实时数据人机界面,并进行分析,提供预警信息。 建立数据库,可随时以图形或数据表形式调阅或打印。
遥控控制
遥控器采用碳纤维制成。其质量比金属铝轻,但强度却高于钢铁,并 且具有耐腐蚀、高模量的特性。
另外,控制器等很多井下产品也在进行轻量化设计。这可能将形成趋 势。
遥控控制
遥控器可在工作面任意位置和网络进行连接,控制全面动作。因此: 1、可由操作人员在工作面上跟机操作,在可视范围内独立完成或协助完成 采煤作业; 2、可由操作人员在端头,通过观察摄像及图形监控系统独立或协助完成采 煤作业。
基于物联网的无人工作面
物联网: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 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 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概 念。
主阀阀芯
• 主控换向阀芯 螺堵与阀芯采用滚珠轴承方式连接,能够有效的防止阀芯旋进时,损坏 阀体。
阀芯: 9Cr18 阀壳: 1Cr17Ni2 密封圈:斯凯孚HPU
主阀阀芯
传统阀 芯旋出 时对阀 体造成 的损坏 情况。
宁煤定点维修 完全维修
13-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下

天玛电液SAC型电液控制系统现场图
单个支架动作非自动控制 单个支架复合顺序动作自动控制
控制面板及按键
单控操作:常用的单动作和联 合动作的专用键,不常用动作 菜单选择;持续较长时间的单 动作专用键等。
复合顺序操作:控制程序将相 关联的单动作协调连续起来, 合成为一串复合动作。每个单 动作的进程及单动作之间的衔 接与协调均通过设置参数或传 感器实时检测的数据为依据。 如:降移升、放顶煤等。
应用程序基础上进行,动作控制由
操作者直接发出命令或是根据传感
器检测的实时值和用户设置的各种
参数,支架自动做出反应。单个支 架上安装有控制器、人机操作界面、
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连接布置图
各类传感器、电磁阀组以及控制电缆等,组成单台支架单元控制系统并与邻架
和总线连接。支架控制器发送或接收命令,控制本架或邻架动作,也可以接收
来的命令并且不能控制支架,支架不能动作。闭锁模式下控制器可转变为主 控模式。
电液控制系统的优越性:
1、降低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 2、传感器闭环控制提高系统控制的实时性,提高支架移架速度,减少跨架 时间; 3、系统自动补压功能实现顶板管理,保证对顶板的主动支撑力; 4、支架设备采用传感器闭环控制,有效保护运输机(有效的弯曲段),提 高设备使用寿命; 5、可根据工作面条件灵活选择多重控制方式实现集中控制与集中管理,提 高煤矿管理水平和自动化水平。
如成组自动移架成组推溜成组拉溜放顶煤成组护帮板成组喷跟机自动化控制要求系统能够对采煤机位置进行识别根据工作面的作业规程确定采煤机运行到某一位置时哪些支架应该执行什么动作编成程序存入信号转换器和主控计算机中系统根据采煤机位置信息指挥相应的支架控制器完成操作
《智能采矿》
工作流程:电液控制系统可以控
矿用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

电液控系统概述
国外发展历程
液压支架电液控制技术最早由装置英国煤炭局在70年代中期提出。80年代初,德 国开始大力发展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威斯特伐利亚公司与西门子公司于1978~ 1984 年间合作研制出德国第一套支架电子控制—Panermatic2E 系统。1986 年又研制 出Paner2matic2S5 支架电控系统。1987 年威斯特伐利亚公司与MARCO 公司合作研制 出PM2 电液控制系统,1990 年又研制出更为先进的PM3 支架电液控制系统, 技术上已 相当可靠, 在全世界广泛推广应用。90 年代后期威斯特伐利亚公司甩掉MARCO , 自行 改进推出PM4 系统, 而MARCO公司改进推出PM31系统。
电液控系统概述
目录
一、电液控系统发展简历 二、电液控系统功能 三、电液控产品简介
电液控系统功能
支架电液控系统目前的发展方向,是要在确保安全可靠和稳定耐用 的前提下,逐步降低井下操作的强度,进而实现综采工作面的无人 化运行,以物联网的方式形成数字化矿山。 这应该分为几个阶段来实现。包括: 1、工作面运行的安全、简便、高效; 2、远程控制辅助工作面跟机自动化; 3、无人工作面自动运行。
除此之外, 日本三井三池株式会社、英国原米柯公司、德国EEP公司、BOSCH公司、 波兰EMAG、法国、俄罗斯等国家也都先后研制成功支架电液系统并逐步推广使用。
电液控系统概述
电液控系统概述
国内发展历程
我国自80年代中期开始研制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1991年北京煤机厂研 制出第一套BMJ2Ⅰ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在晋城古书院煤矿进行了井下工业性试 验,并于1992年4月通过初步鉴定,在此基础上改进的第二代BMJ2Ⅱ型支架电液控 制系统(20架),于1992年12月至1995年5月在井下进行工业性试验,但从此即被撂置 一边。
煤矿综采工作面智能化系统的设计

煤矿综采工作面智能化系统的设计摘要:根据国家对智能化煤矿建设的政策要求,加快煤矿智能化建设,加大对现有的生产模式进行改革,实现智能化煤矿开采,成为当前煤矿智能化发展的重要方向。
同时,矿井下综采工作面是一个高危险的生产环境,空间局限,温度高、湿度大、煤灰重、大功率设备多、且工况复杂。
工人在工作面近距离操作,噪音、粉尘等会对工人身体健康带来损害,迫切需要将工人从高危的生产环境解放出来。
为此,以潞安集团高河能源中综采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在此工作面进行智能化工作面控制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及关键子系统研究,并将该控制系统进行了实际应用测试。
关键词:煤矿;智能化;工作面;控制系统引言煤炭是中国工业发展的基础能源,对促进中国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煤矿开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长期以来,煤矿采用粗放式开采方式,安全隐患大,资源浪费多,而且还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
煤炭产业作为中国工业基础产业,应该率先进行自动化、智能化升级改造,以适应安全生产和技术发展的需要。
1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建设必要性智能工作面的建设能实现综采工作面设备一键启停、全程视频监控、采煤机自动割煤、液压支架跟机移架,以智能控制为主、人工干预为辅的全新工作模式,可有效减少作业人员数量,极大程度地保证了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在地面控制中心通过对综采工作面设备的远程监控以及各种数据实时显示等,并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共享,实现生产管理的信息化、集约化。
智能化工作面的投入使用,不仅能提高井下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节能降耗,还能更好地促进安全生产,达到“多上设备少上人”的目的,步入“高效化、智能化、清洁化、低碳化”发展新轨道,打造出“集约化、智能化、人性化、本质安全、绿色和谐”矿井。
2煤矿综采工作面智能化系统的设计2.1煤流系统智能化技术煤流系统智能化技术是紧随时间发展脚步出现的一种新型技术,它可以促进煤矿开采工作真正实现无人化。
智能化系统主要包括四项技术:其一,煤矿综采检测技术。
综采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目录0前言 (1)1 绪论 (2)1.1综采概述 (2)1.2综采工作面设备组成 (2)1.3 采煤工作面工作过程 (3)2 综采设备联动控制系统概述 (4)2.1 可编程控制器技术的发展 (4)2.2 综采设备联动控制系统的发展现状 (4)2.2.1 国外综采技术发展现状 (4)2.2.2 国内综采技术的发展现状 (5)2.3 综采设备联动控制系统的优势 (5)2.4 综采设备联动控制系统设计的意义 (6)2.5 主要设计内容和思路 (6)2.6 设计原则 (7)3 综采设备联动控制系统总体分析设计 (8)3.1 联动控制系统要实现的控制功能 (8)3.2 联动控制系统的PLC控制方式 (8)3.3 联动控制系统控制下综采设备工作原理分析 (9)3.4 综采工作面通讯控制系统设计 (10)3.4.1 通讯控制系统简介 (10)3.4.3 通讯控制系统功能 (11)3.4.4 通讯设备选型 (12)4 综采工作面设备的PLC单独控制设计 (14)4.1 采煤机的PLC控制系统 (14)4.1.1 采煤机介绍 (14)4.1.2 采煤机的PLC控制 (14)4.2 工作面三机的PLC控制系统 (15)4.2.1 工作面三机介绍 (15)4.2.2 工作面三机的PLC控制 (16)4.3 液压支架的PLC控制系统 (17)4.3.1 液压支架介绍 (17)4.3.2 液压支架的PLC控制 (17)5 联动控制系统的PLC硬件设计 (19)5.1 PLC简介 (19)5.1.1 PLC的基本结构 (19)5.1.2 PLC的工作原理 (19)5.1.3 PLC的工作过程 (20)5.2 联动控制系统的PLC选型 (21)5.3 PLC的I/O节点数的确定 (22)5.4 PLC输入/输出模块选择 (22)5.4.1 数字量模块 (22)5.4.3 I/O模块接口电路 (23)5.5 PLC存储容量的选择 (25)5.6 系统其它硬件设备 (25)5.6.1 传感器介绍 (25)5.6.2 传感器的应用 (25)5.6.3 传感器的组成 (25)5.6.4 设计中涉及的传感器介绍 (26)5.6.5 急停开关 (26)5.7 控制系统PLC I/O节点的分配 (26)5.8 控制系统的电气原理图 (28)5.8.1 顺序控制 (28)5.8.2 单设备电机启停控制 (29)5.9 联动控制系统的PLC外部接线图 (30)6 联动控制系统的PLC软件设计 (31)6.1 编程软件简介 (31)6.1.1 STEP 7概述 (31)6.1.2 STEP 7的主要特点 (31)6.1.3 STEP 7的主要功能 (31)6.1.4 应用STEP 7实现自动化任务的基本步骤 (32)6.2 联动控制系统的梯形图程序 (32)6.2.1 顺序控制的功能图 (33)6.2.3 逆煤流启动功能 (36)6.2.4 顺煤流停止功能 (37)7 技术经济分析 (40)7.1 系统技术分析 (40)7.2 系统经济评估 (41)8 结论 (42)致谢 (43)参考文献 (44)附录A 译文 (45)附录B 外文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上

《智能采矿》液压支架是用来控制采煤工作面矿山压力的结构物,由液压缸(立柱、千斤顶)、承载结构件(顶梁、掩护梁和底座等)、推移装置、控制系统和其它辅助装置组成。
液压支架液压支架结构示意图液压支架由乳化液泵站提供动力,由控制系统来实现支架的各种动作。
控制系统由早期的手动控制系统发到目前的电液控制系统,并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构成智能开采技术的基础。
液压支架手动控制扳手煤矿乳化液泵站国外:20世纪70年代,美国、德国等开始研制电液控制系统;80年代,电液控制系统进入试运行阶段;90年代,技术基本成熟,逐步应用于煤矿综采。
主要厂家:德国DBT的PM4控制器,德国玛坷公司(MARCO)的PM31、PM32控制器,美国JOY公司的RS20控制器等,先进的电液控制系统能够实现故障诊断预警,刮板输送机、采煤机联动,远程操控等功能。
国内:1991年,北京煤机厂和郑州煤机厂首次研发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1996年,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太原分院,进行了整套工作面生产实验;2001年7月,北京天地玛珂电液控制系统有限公司成立;目前:主要应用天地玛珂SAC、郑煤机电液控制系统等。
SAC 型电液控制系统单架结构图 红外接收器 压力传感器 推移千斤顶(内含行程传感器)邻架连接器 支架控制器电液阀组:电磁驱动器、先导阀、换向阀邻架连接器 人机操作界面电路油路主要原理: 电液控制系统包含电控和液压两部分。
液压部分主要是液压回路中的电液阀组。
手动操纵阀被大流量主控阀取代,其由小流量电磁先导阀驱动控制。
电磁先导阀是电子控制系统对液压系统控制关键部件。
SAC 型电液控制系统单架结构图 红外接收器 压力传感器 推移千斤顶(内含行程传感器) 邻架连接器 支架控制器电液阀组:电磁驱动器、先导阀、换向阀邻架连接器 人机操作界面电路油路主要原理(续):电磁先导阀由电磁驱动器控制。
电控制部分是一个集成的多层次嵌入式计算机控制系统,最低层为单架控制单元(小系统)。
综采工作面自动化和液压支架电液控制

综采工作面自动化和液压支架电液控制作者:李文龙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7年第20期[摘要]电液控制系统的应(用使井下采煤实现了由机械化向自动化的变革,是煤矿 21 世纪的高新技术。
电液控制系统集监测与控制于一体,可实现在地面、在顺槽对工作面设备的运作与工况的自动控制与监测,使煤矿井下工作面的生产和管理产生根本性的变化。
由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与德国玛珂系统分析与开发有限公司合资经营的天地玛珂电液控制系统有限公司,将致力于开发适用于中国市场的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大幅度降低产品价格,提高服务质量,以加速我国煤矿自动化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液压支架;电液控制;自动化中图分类号:V4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20-0036-01引言液压支架是煤矿综采机械化采煤工作面支护设备,是综采的关键设备。
随着采煤技术的发展,各种先进技术逐渐应用于液压支架控制系统,形成了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自动化控制系统。
系统以网络技术为基础,以液压支架自动化控制为核心,利用液压技术、电子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通信技术、监测技术等实现了液压支架的自动循环控制,提高了液压支架移架速度,实现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的自动控制,实时对支架、采煤机的运行状态进行检测,完成了综采工作面的自动化管理。
1.综采支架电液控制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1.1 综采支架电液控制系统结构。
支架电液控制系统结构由支架控制器、人机操作面、压力传感器、行程传感器、角度传感器、红传感器、隔离耦合器、电源箱、连接器、电磁先阀、主阀、电源电缆、网络变换器、数据转换器主控计算机、地面计算机等组成。
综采支架电液控制系统由3部分组成,分别是支架控制系统、采煤机位置检测系统、工作面通信网络。
其中,支架控制系统是支架电液控制系统的基础,而采煤机位置检测系统和网络通信管理系统则是其辅助。
支架控制系统控制支架的动作以及采集传感器数据,结合采煤机位置检测系统提供的采煤机位置信息,来实现支架跟机自动控制。
煤矿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

煤矿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煤矿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研究摘要:重点介绍了煤矿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主要功能以及在煤矿液压支架产品中的应用效果。
煤矿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是实现煤矿高产高效的关键技术设备之一。
目前,国外液压支架电液控制技术已发展到相当成熟的阶段,控制功能不断扩大,其对工作面条件的适应能力不断增强,可靠性也得到大幅度提高。
当今国际主流的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主要有德国MARCO公司的PM31型、德国DBT公司的PM4型和美国JOY公司的RS20型三种。
美国、澳大利亚、南非等国家的煤矿新装备的综采工作面几乎全部采用电液控制的液压支架。
一、电液控制系统核心煤矿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即通过电液阀将过去人工控制操作变为由计算机程序控制的电子信号操作。
液压支架不同位置的传感器将工作环境和不同状态的信号传输给计算机,计算机将根据不同的工作状态和工艺要求,对电液阀发出控制信号,达到对工作面设备进行控制的目的。
二、电液控制系统组成、原理、基本功能(一)电液控制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电液控制系统主要有电源、主控制台、支架控制器(SCU)、液电信号转换元件(压力、位移传感器),电液控制阀组、液压系统等组成。
图1 支架电液控制系统组成图(二)电液控制系统基本原理(1)双向邻架控制系统。
综采工作面每一支架均配有架控箱、操作者通过支架架控箱选择邻架控制方式,然后根据指令发出相应控制命令(给出电信号),使邻架上对应的电磁铁或微电机动作,将电信号转化为液压信号,控制主控阀开启,向支架液压缸供液,实现邻架支架相应的动作。
支架工作状态由位移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反馈回架控箱,架控箱再根据传感器反馈信号决定支架的下一个动作。
(2)双向成组控制系统。
将工作面的支架编为若干组,在本组内首架上由操作人员按动架控箱的启动键,发出一个指令,邻架就按预定程序动作,移架完成后自动发出控制信号给下一架控箱,下一架开始动作。
依此类推,实现组内支架的自动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于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是一种计算机分布式控制系统, 并且 CAN 总线能够有效地支持分布式控制系统, 所以采用 CAN 总线作为此 系统的通信总线。CAN( Controller Area Network) 即控制器局域网络, 是一 种标准的现场总线。由于其高可靠性、灵活性以及独特的设计, CAN 总 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CAN 总线的特点 可以概括如下:
( 4) 实时对支架、采煤机运行状态进行检测, 便于实现整个矿井的自 动化管理。
( 5) 可根据顶板条件和支架结构设定多种自动控制模式。 ( 6) 可实现工作面无人化操作, 特别适合薄煤层工作面的开采。
半, 势必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性能。从这一观点出发, 采用主从通信结构来 设计要求子控机之间能够相互控制和相互通信的计算机分布式控制系 统 是 不 合 理 的 。根 据 液 压 支 架 在 综 采 工 作 面 中 的 实 际 工 况 以 及 液 压 支 架 之间相互控制的要求, 采用 CAN 总线结构设计了多节点互控型的 液 压 支架计算机分布式控制系统, 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原理见 图 1, 每架液压支架由一台子控机进行检测和控制, 构成一个电液控制子 系统, 主控机和所有子控机的串行通信接口均挂接在单根通信总线 CAN 总线上, 构成刨煤机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计算机分布式控制系统。 从系统的结构上可以看出该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 7) 通信网络布线简单, 通信介质无特殊要求, 采用双绞线即可。 基于 CAN 总线的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中, 每个子控机都 是 一 个 CAN 节点, 以 CAN 总线为纽带, 采用总线式拓扑结构连接成可以相互沟 通信息控制系统, 从而实现了子控机之间可以相互控制的要求。 节点电路原理见图 3, 总线驱动器选用 Philips 的 PCA82C250, 通信控 制器选用 SJA1000, 微控制器选用单片机 AT89C55。 AT89C55 是节点中 的核心部分, 负责控制及通信部分的核心, 不仅完成节点前端的控制功 能, 而且负责 CAN 通信控制器 SJA1000 设置及报文的收发。独立 CAN 通 信控制器 SJA1000 负责完成 CAN 协议的物理层及数据层的主要功能。
4 主控机的功能
主 控 机 主 要 实 现 对 系 统 参 数 、采 煤 工 作 面 子 控 机 液 压 支 架 的 综 合 管 理和控制。
( 1) 监测和显示整个工作面的所有子控机的运行状态。 ( 2) 可以向子控机发出命令来控制子控机动作。 ( 3) 根据工作面的不同状况, 设定系统的工作模式。
( 1) 实现液压支架的自动循环控制, 提高了移架速度, 特别适用于大 功 率 、高 速 度 机 采 设 备 的 高 产 高 效 工 作 面 。
( 2) 系 统 能 够 实 现 自 动 控 制 , 减 少 支 架 操 作 人 员 , 降 低 劳 动 强 度 , 提 高安全性, 改善工作环境。
( 3) 实 现 初 撑 力 自 保 、擦 顶 移 架 、及 时 支 护 , 保 证 了 支 架 对 顶 板 的 最 佳支护。
( 3) 通 过 报 文 滤 波 即 可 实 现 点 对 点 、点 对 多 点 及 全 局 广 播 等 几 种 方 式传送接收数据, 而无需专门的“ 调度”。
( 4) CAN 的直接通信距离最远可达 10 km( 传输速率 5 kb/s 以下) ; 通 信速率最高可达 1 Mb/s( 通信距离最长为 40 m) 。
社, 1994.
[ 4] 张良.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J] .煤 炭 科 学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SCI- TECH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 ECONOMY
2007 年 第 17 卷 第 8 期
文章编号: 1005- 6033( 2007) 08- 0277- 02
收稿日期: 2006- 11- 16
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的设计
韩素媛
( 西山煤电集团公司技工学校, 山西太原, 030053)
( 3) 施工过程中应通过监控量测了解各施工阶段地层与支护结构的 [ 2] 郑 道 访.复 杂 地 质 条 件 下 的 公 路 隧 道 建 设[ J] .世 界 隧 道 , 1992, 12
动态变化, 把握施工过程中结构所处的安全状态, 判断围岩稳定性、支护 ( 5) : 5- 8.
( 责任编辑: 刘翠玲)
( 5) CAN 节电在错误严重的情况下可自动关闭总线, 切断它与总线 的联系, 使总线上的其他操作不受影响。
( 6) CAN 上的节点数主要取决于总线驱动电路, 目前可达 110 个; 报
278
总 线 驱 动 器 PCA82C250 与 CAN 网 络 的 CANH 和 CANL 实 现 物 理 相 连 , 使 得 各 节 点 能 够 与 网 络 进 行 良 好 的 交 互 。 在 SJA1000 和 PCA82C250 必须采用高速隔离器件, 如 6N137, 构成隔离电路, 以增强抗 干扰能力。
The Blasting and Supporting Techniques Adopt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Luojiang Tunnel
LIN Peng-ding
ABSTRACT: With the actual example of Luojiang Tunnel’s crossing- over engineering,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design of smooth blasting in tunnel construction and some concrete methods for the tunnel support construction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for the similar construction. KEY WORDS: tunnel construction; smooth blasting; supporting technique
机械, 2002( 3) : 1- 3.
[ 2] 陈威, 张伟, 房风浩, 等.综采工作面液 压 支 架 计 算 机 分 布 式 电 液 控
制系设计[ J] .微计算机信息, 2005( 2) : 33- 34; 139.
[ 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李朝阳.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M] .北 京 : 北 京 航 空 航 天 大 学 出 版
3 子控机的硬件设计和功能
的。但是如果有要求, 采用主从通信结构来设计系统虽然也能实现子控 机之间相互控制和相互通信, 但并不是子控机之间直接通信的, 而是通
所有子控机的硬件组成都一样, 由单片机扩展控制通道、信号检测通
!!!!!!!!!!!!!!!!!!!!!!!!!!!!!!!!!!!!!!!!!
摘 要: 介绍了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的原理, 探讨了子控机和主控机的
主要功能及其 CAN 节点的设计。
关键词:电液控制系统;液压支架; 子控机; 主控机; CAN 总线
中图分类号: TD354
文献标识码: A
1 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简介
过与主控机之间间接通信实现的, 主控机起到通信“ 二传手”的作用。显 然, 与子控机之间能直接通信的控制系统相比, 其响应速度至少慢了一
277
韩素媛 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的设计 道、通信接口、键盘、显示器以及声光报警装置等组成, 具体结构见图 2。
本刊 E- mail:bjb@mail.sxinfo.net 创新与实践
文 标 志 符 可 达 2 032 种( CAN2.0A) , 而 扩 展 标 准( CAN2.0B) 的 报 文 标 志 符几乎不受限制。
的可靠性。并把监测结果及时反馈, 指导设计变更及施工, 为修改施工方
───────────────
法 、调 整 围 岩 级 别 、变 更 支 护 设 计 参 数 提 供 依 据 。 参考文献
[ 1] 王鸿渠.多边界石方爆破工程[ M]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4: 10.
第一作者简介: 林鹏顶, 男, 1980 年 2 月生, 2003 年毕业于中南林业 科技大学生物工程系, 助理工程师, 武警水电部队三峡指挥部第六支队 实验室, 广东省茂名市人民南路 268 号蓝天大厦, 523000.
液压支架是煤矿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的支护设备, 是综采的关键 设备。随着近年来电子计算机和自动控制技术的发展, 采煤技术设备的自 动化也日趋成熟, 液压支架的电液控制也随之发展起来。液压支架电液控 制系统是目前液压支架最先进的控制方式, 是集机械、液压、电子、计算机 和通信网络等技术于一身, 技术含量高、难度大, 应用于煤矿井下的一项高 新技术产品。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不但可以自动控制液压支架的动作, 而且可以实现邻架或远程控制液压支架, 此外还可以对工作面液压支架进 行监控, 使液压支架与其他采煤设备相配合, 实现高效采煤。其优点是:
( 1) CAN 既可以采用多主方式, 也可以采用单主多从的方式。 其 通 信方式灵活, 且无需占地址等节点信息。
( 2) CAN 总线采用非破坏性仲裁技术, 当多个节点同时向总线 发 送 信息时, 优先级较低的节点会主动地退出发送, 而最高优先级的节点可 不受影响地继续传输数据, 从而大大节省了总线冲突仲裁时间。
6 结语
本文主要介绍了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的设计, 设计完
成 了 系 统 原 理 结 构 图 、子 控 机 的 硬 件 结 构 及 其 子 控 机 和 主 控 机 的 主 要 功
能, 最后对系统通信进行了简单介绍, 下一步将进一步完善本系统, 为我
国的煤炭事业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 1] 张伟.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计算机分布式监控系统的设 计[ J] .煤 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