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北京交通发展年报

合集下载

2009年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

2009年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

2009年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2010年04月30日2009年,交通运输行业全面落实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大内需的一系列决策部署,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成果,运输服务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安全监管和救助能力不断提升,为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交通基础设施(一)公路。

公路里程持续增长,村道所占比重进一步提高。

2009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达386.08万公里,比上年末增加13.07万公里。

其中,国道15.85万公里,省道26.60万公里,县道51.95万公里,乡道101.96万公里,专用公路6.72万公里,村道183.00万公里,分别比上年末增加0.32万公里、0.28万公里、0.72万公里、0.84万公里、减少39公里和增加10.91万公里。

各行政等级公路里程占公路总里程的比重比上年末分别下降0.1个、0.2个、0.3个、0.7个、0.1个百分点和提高1.3个百分点。

公路技术等级和路面状况进一步提升。

全国等级公路里程305.63万公里,比上年末增加27.77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79.2%,比上年末提高4.7个百分点。

其中二级及以上高等级公路里程42.52万公里,比上年末增加2.55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11.0%,比上年末提高0.3个百分点。

按公路技术等级分,各等级公路里程分别为:高速公路6.51万公里,一级公路5.95万公里,二级公路30.07万公里,三级公路37.90万公里,四级公路225.20万公里,等外公路80.46万公里,分别比上年末增加0.48万公里、0.52万公里、1.55万公里、0.48万公里、24.75万公里和减少14.71万公里。

全国有铺装路面和简易铺装路面公路里程225.25万公里,比上年末增加25.69万公里,占总里程的58.3%,比上年末提高4.8个百分点。

按公路路面类型分,各类型路面里程分别为:有铺装路面172.00万公里,其中沥青混凝土路面48.89万公里,水泥混凝土路面123.10万公里,比上年末分别增加25.51万公里、4.78万公里和20.73万公里;简易铺装路面53.25万公里,比上年末增加0.17万公里;未铺装路面160.83万公里,比上年末减少12.62万公里。

苏州市交通发展年度报告规划实践与思考_陈勇

苏州市交通发展年度报告规划实践与思考_陈勇

·规划·建筑·文章编号:1009-6825(2012)26-0001-03苏州市交通发展年度报告规划实践与思考收稿日期:2012-07-02作者简介:陈勇(1978-),男,硕士,工程师陈勇(苏州市规划编制信息中心,江苏苏州215006)摘要:针对苏州市交通发展年度报告的特点进行了总结,简要介绍了苏州市交通发展年度报告编制流程及主要内容,并对年报编制工作的传承和发展提出建议,以期对年报编制和苏州交通改善提供帮助。

关键词:交通调查,交通特征,年度报告中图分类号:TU984.191文献标识码:A1概述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取得了巨大成就。

截至2010年底全市GDP总量达到9229亿元,苏州市区建成区面积由1978年的26.6km2发展成329.29km2,市区总面积1650km2,下辖7个区,户籍总人口达242.48万人,暂住人口236.3万人,考虑到流动人口等因素,市区总人口超过500万人。

机动车发展方面,截至2011年9月底,市区机动车保有量达到73.82万辆,其中私人小汽车为43.8万辆,私人小汽车以每年15%的增速发展,机动化发展水平已超过香港。

伴随着苏州市经济高速发展、交通需求的急剧增长和城市建设用地的制约,传统粗放型的交通建设、管理已难以适应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进一步发展的要求。

亟需通过科学规划与建设以及精细化管理来提高交通效能,改善交通环境,实现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

交通数据统计、分析与评估是科学规划、建设与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手段。

建立在大量历史及现状数据上的交通发展态势定量分析与评估将为交通规划、建设、管理提供科学的、可靠的决策依据,从而合理调动、分配社会资源,缓和当前交通矛盾,保障城市交通快速畅达。

交通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涉及各部门、各行业以及全体居民。

但由于与交通相关的信息采集、处理与发布相对分散,同时,基于不同认知水平和不同数据信息源,各部门、各行业乃至个人对交通发展变化规律和发展态势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差异,这远远不能满足综合交通需求,因此,可以通过交通年报的编制,收集和发布权威的交通信息,保障各部门、各行业协调一致地、持续改善交通状况,促进城市交通一体化发展。

南京城市交通现状

南京城市交通现状

南京城市交通现状1.城市交通现状(1)机动车拥有量:2003年南京市机动车拥有量继续保持增长态势,机动车拥有量49.5 5万辆,较2002年增长了15.29%;私家车拥有量已达8.8万辆,增长率高达55.87%。

自行车拥有量235.9万辆,增长平缓;电动自行车拥有量为10.9万辆,增长率达162.67%。

对外交通客货运输总量平稳增长,客、货运结构比例没有明显变化,客运仍然以公路为主,而货运以公路、水运为主。

(2)居民出行:居民出行方式变化明显,表现为步行和自行车出行比例与2003年相比有所下降,分别为19.85%和38.66%。

所有机动车出行方式比例均明显上升,其中出租车的出行比例是2003年的2.3倍,私家车的出行比例是2003年的3.2倍。

公交整体服务水平有所提高,如在公交平均换乘次数、平均换乘时间、公交出行的两端步行时间和乘坐公交的平均候车时间等方面均比2003年有所下降。

(3)道路交通:南京市主要出入口机动车交通量增幅较大,被调查的50%道路平均增长率50%以上;旧城一新区通道机动车交通量平均增长率达26.91%,主城大部分干道机动车交通量也有较大幅度增长。

2.交通质量评价(1)道路车速对比分析。

根据2003年下半年对南京市市区主要道路的车速调查结果,市区道路高峰小时行程车速与上年相比变化不大,为25.47 km/h。

随着机动车拥有量的大幅度增加和私人小汽车使用率的成倍增长,高峰小时的行程车速仍然没有明显下降,这反映了城市交通管理的较高水平。

其中龙蟠中路、虎踞路高架、北京东路、北京西路、大光路等路段车速均有所下降;玄武湖隧道、新模范马路、雨花南路等路段车速有所上升。

行程车速较低的路段仍然主要集中在新街口中心区附近,车速低于15km/h的瓶颈路段有洪武北路、中山路、中山南路、中山东路、建康路等。

(2)道路饱和度分析。

2004年南京市主要道路饱和度绝大部分较2003年明显增加。

其原因主要在于,随着机动车拥有量的快速增长,以及私家车使用率的大幅度提高,使得路段高峰小时交通量普遍增加。

我国高速公路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我国高速公路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我国高速公路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前言高速公路被誉为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桥梁,是发展现代交通业的必经之路,而中国在这条路上,则迈出了非同寻常的一个个令人赞叹的脚印。

我国公路从建国初的几万公里到目前的400万公里,高速公路从1984年兴建到1988年底通车的第一条沪嘉高速公路开始到目前拥有总里程7.4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这其中的发展历程留下了几代人艰苦奋斗的足迹,凝结了无数公路建设者们的辛勤汗水。

作为一名学生和未来的公路工作的从事者,我觉得我非常有必要了解一些公路发展的历史,更要清楚地看清现状,和探讨公路事业发展的未来,这非常有利于我们更好的开展公路方面的学习、科研和施工工作。

第一章高速公路概念1.1高速公路的概念和定义公路是指联接城市、乡村和工矿基地之间,主要供汽车行驶并具备一定技术标准和设施的道路称公路。

高速公路属于高等级公路。

其建设情况反映着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交通发达程度、乃至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

世界各国的高速公路没有统一的标准,命名也不尽相同。

各国尽管对高速公路的命名不同,但都是专指有4车道以上、两向分隔行驶、完全控制出入口、全部采用立体交叉的公路。

此外,有不少国家对部分控制出入口、非全部采用立体交叉的直达干线也称为高速公路。

国际道路联合会在历年的统计年报中,把直达干线也列入高速公路范畴。

从定义可以看出,一般来讲高速公路应符合下列4个条件:(1)只供汽车高速行驶;(2)设有多车道、中央分隔带,将往返交通完全隔开;(3)设有平面、立体交叉口;(4)全线封闭,出入口控制,只准汽车在规定的一些立体交叉口进出公路。

第二章世界公路发展情况2.1世界公路发展的四个阶段目前,全世界已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高速公路,目前世界各国的公路总长度约2000万公里,约80个国家和地区修建了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26万公里左右(此数据不太准确),其中美国、中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日本、加拿大等国高速公路里程约占世界高速公路里程的80%以上。

2025届重庆三十二中学高考语文考前最后一卷预测卷含解析

2025届重庆三十二中学高考语文考前最后一卷预测卷含解析

2025届重庆三十二中学高考语文考前最后一卷预测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华文明被称为礼乐文明,是因为礼乐在社会组织和道德教化中发挥了基础作用。

据文献记载,周公在西周立国之初就开启了礼乐文明的建构过程。

直到西周中叶,经百余年努力,殷商的祭祀礼仪改造为周代的礼乐制度才正式完成。

西周所形成的礼乐文明,正是催生儒家学说的母体和温床。

春秋时期的礼崩乐坏,促使孔子反思礼乐制度崩解的原因,从理论上总结礼乐文明的精神内核,从而创立了儒家学派。

没有周公,则礼乐文明体系难以建立;没有孔子,则礼乐文明的精神就难以大白于天下,而这正是唐代以前周孔并称的原因所在。

所以,若要认识周代礼乐文明的精神特质,就要学习孔子思想;但从产生的次序看,则是先有礼乐文明,后有儒家学说。

周制是孔子心仪的文明形态,儒学则是孔子对于周礼的思想提炼。

因此,礼乐制度才是儒学的社会存在之“体”。

孔子的儒学思想有两个核心概念,即仁和礼。

孔子关于仁有许多说法,最基本的是“仁者爱人”,将仁看作是人与人相亲相爱的真诚情感。

孔子以仁为礼的基础,没有仁,礼就会蜕变为虚文而走向形式主义,进而丧失其化民成俗的功用,这正是春秋时期的文化困境。

他同时强调以礼为仁的前提,主张人的一切行为都应该纳入到礼的规范之中。

如此说来,孔子摄礼归仁,以仁为礼之内在基础;同时又摄仁归礼,以礼作为仁的实践途径。

因此,在孔子那里,仁与礼是互摄的。

同时,他又认为,仁是礼的精神前提,礼乐规范应当归本于仁;仁的达成又以礼为前提,礼是仁道的实践途径。

所以,仁与礼是互为前提的,仁礼互摄和相互成就,正是儒学作为实践之学的特征所在。

礼乐文明不仅是儒学产生的母体,而且是接纳和融汇各种外来文化的母体。

北京交通运输邮电业基本情况(1978-2009年)

北京交通运输邮电业基本情况(1978-2009年)

3. 2006-2007年公路客运量为持有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的客运车辆发生的旅客运输量;从2008年开始,公路客运量根据交
《公路水路运输量专项调查方案》调整旅客运输量统计口径,调整后包括郊区道路客运、“9”字头公交车和出租车的运 4. 2007年起公路货物运输为营业性运量。 5. 民航包括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和新华航空有限责任公司。 6. 邮电业务总量2000年及以前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以后按2000年不变价格计算。
1959 1976
29256 30050
73 77
412 406
1956 1925 1733 1635
30953 17872 18689 18753
89 98 93 98
549 875 1369 1531
公路客运量根据交通运输部 字头公交车和出租车的运输量。
47 53 58 484 71 79 78 109 147 1056 172 228 249 186 220 2292 289 369 452 537 646 3983 756 748 762 788 929 9553 1090 1249 1228
7394 7764 7571 45456 8546 9097 9403 9671 8739 121771 22121 23068 24749 25184 26648 147385 26804 27707 29865 30825 32184 154376 32907 32351 30127 28275 30717 156702 30607 30961 30925
699 700 707
6562 7278 7487
4431 4777 5285 33230
2264 2504 2762 17688 2982 3205 3546 3877 4078 21290 4106 4418 4782 4214 3770 20615 4036 4196 4374 3992 4017 19683 3650 3613 3762 4201 4458 25350 4750 5032 4352

公交出行分担率指标探讨

公交出行分担率指标探讨

公交出行分担率指标探讨凌小静;杨涛;施泉【摘要】各城市在发展公共交通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切实际制定发展目标、转换公交出行分担率概念以应付指标检查等问题,同时,由于城市总体规模、形态布局、自然地理等差异,城市之间公交出行分担率指标很难直接对比。

借鉴伦敦、巴黎、东京、纽约、香港、新加坡等国际大都市经验,阐述不同口径公交出行分担率的内在涵义和用途。

结合公交出行分担率在世界闻名“公交都市”中的实践应用,提出更需要关注特定时段、特定地区、特定目的的公交出行分担率指标,以此制定不同类型城市交通拥堵地区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改善目标与考核指标。

%The problems of impracticable development targets and creating the misled data in public transit mode share for dealing with the government evaluation are common in different cities during the public transit development. At the same time, it is difficult to directly compare the public transit mode share among cities because of the differences in urban scale, spatial structure and geography characteristics. By learning experience from the international cities such as London, Paris, Tokyo, New York, Hong Kong, and Singapor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efinition and functionalities of public transit mode share under differ-ent statistic scope. Based on the practical usage of public transit mode share in world-renowned“transit-oriented cities”, the paper proposes to pay attentio n to public transit mode share under specific hours, ar-eas and purposes so that the improved targets for level of service and evaluation indicators for publictrans-portation in different urban areas with traffic congestion can be established.【期刊名称】《城市交通》【年(卷),期】2014(000)005【总页数】8页(P26-33)【关键词】公共交通;公交出行分担率;公交都市;考核指标【作者】凌小静;杨涛;施泉【作者单位】南京市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江苏南京210008;南京市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江苏南京210008;南京市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江苏南京2100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91.1+70 引言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诸多城市即陆续开展首次居民出行调查和综合交通规划编制工作,“四阶段”交通需求预测方法初步引入,交通方式划分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得到高度重视。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北京城市交通体检评估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北京城市交通体检评估

孔令铮郑猛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北京城市交通体检评估摘要:为了确保城市总体规划的落实,城市体检机制应运而生。

在国土空间规划的新形势下,北京城市交通体检面临着新的要求。

从规划实施过程把控、全市域规划实施情况、交通系统全周期实施情况三个角度分析交通体检的挑战与机遇。

根据北京城市交通体检的实践情况,总结城市体检工作的组织模式和交通体检主要内容。

最后,从多源数据持续监控交通系统、固定模式与自选模式相结合、客观评价与主观感知相结合三个方面,对未来体检工作提出建议。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体检;交通评估;北京市An Examination of Beijing Urban Transportation Development Under National Land Use Planning Kong Lingzheng,Zheng Meng(Beijing Municipal Institute of City Planning &Design,Beijing 100045,China)Abstrac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urban general planning,city examination mecha-nism arises at this historic moment.In the new situation of national land use planning,Beijing urban transportation examination is facing new requirements.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of transportation examination in three aspects:control of the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process,implementation of the city wide planning,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overall cycle of transportation system.According to the practice of urban transportation examination in Beijing,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organization mode and the main contents of transportation examination.Finally,the paper pro-vides suggestions on future transportation examination in several aspects:continuous monitoring trans-portation system using multi-dimentional data,combination of fixed mode and optional mode,integra-tion of objective evaluation and subjective perception.Keywords :national land use planning;city examination;transportation evaluation;Beijing 收稿日期:2020-06-09作者简介:孔令铮(1989—),女,硕士,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公共交通规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