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备选方案选择分析
[方案]第八章杂环类的药物分析_药物分析
![[方案]第八章杂环类的药物分析_药物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0e78deb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ac.png)
第八章杂环类药物的分析一、最佳选择题(从A、B、C、D、E五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1.下列鉴别反应中,属乎吡啶环开环反应的是( )。
A.甲醛—硫酸反应.B.硫色素反应C.芳伯氨基反应D.硫酸荧光反应E.戊烯二醛反应2.下列鉴别反应中属于针对酰肼基团的鉴别反应是()。
A.硫酸-亚硝酸钠反应B.甲醛-硫酸反应C.缩合反应D.二硝基氯苯反应E.戊烯二醛反应3.关于杂环类药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杂环类药物通常指含有碳原子及支链上含有杂原子的药物B.杂环类应当含有环状结构,除碳原子外,通常含有氮、氧、硫等杂原子C.尼可刹米、异烟肼母体中含有吡啶环,属于典型的吡啶类杂环药物D.按照环中杂原子的不同,杂环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大类,如呋喃类、吡唑酮类等E.生物碱、维生素等因为母体中含有杂原子,也可以归为杂环类4.关于异烟肼与硝酸银反应,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生产可溶于稀硫酸的白色沉淀,并生产氨气,在管壁上产生银镜B.生产可溶于稀盐酸的白色沉淀,并生产氨气,在管壁上产生银镜C.生产可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并生产氨气,在管壁上产生银镜D.生产可溶于稀硝酸的黑色沉淀,并生产氨气,在管壁上产生银镜E.生产可溶于稀硫酸的黑色沉淀,并生产氨气,在管壁上产生银镜5.戊烯二醛反应的历程是( )。
A.溴化氰加到吡啶环上,氮原子由3价变为5价,形成戊烯二醛,吡啶环水解,与芳香第一胺缩合,生成有色的戊烯二醛衍生物B.吡啶环水解,溴化氰加到吡啶环上,氮原子由3价变为5价,形成戊烯二醛,与芳香第一胺缩合,生成有色的戊烯二醛衍生物C.溴化氰加到吡啶环上,形成戊烯二醛,氮原子由3价变为5价,吡啶环水解,与芳香第一胺缩合,生成有色的戊烯二醛衍生物D.溴化氰加到吡啶环上,与芳香第一胺缩合,氮原子由3价变为5价,吡啶环水解,形成有色的戊烯二醛衍生物E.溴化氰加到吡啶环上,氮原子由3价变为5价,吡啶环水解,形成戊烯二醛,与芳香第一胺缩合,生成有色的戊烯二醛衍生物6.关于奎宁和奎尼丁的绿奎宁反应基本机制,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预防医学》第八章 临床决策分析

第四节 Meta分析
一、Meta分析概述
(一)Meta分析与系统评价的定义
1.Meta分析(Meta-Analysis) 广义的Meta分析定义为:Meta分析是运用定量统计学方法汇总多 个研究结果的系统评价。狭义的Meta分析定义为:Meta分析是系统评 价中将若干个同类研究的结果合并为一个量化指标的统计学方法。 2.系统评价(systematic review,SR) 是以某一具体临床问题为基础,系统、全面地收集全世界所有已 发表或未发表的临床研究结果,采用临床流行病学严格评价文献的原 则和方法,筛选出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定性或定量合成,得出 综合可靠的结论,并随着新的临床研究的出现及时更新。
一、Meta分析概述
(三)Meta分析的注意事项
1. 应遵循系统评价的原则、程序和方法。 2. 应系统、全面收集所有相关资料。 3. 应确保采用的数据是客观真实的,在语言和表达上注意用词准确,真 实记录和报告研究的所有相关信息。 4. 事先应进行异质性检验,根据检验结果,选择不同分析方法。 5.Meta分析的结果在推广应用时,应注意干预对象特征及生物学或文化 变异、干预场所、干预措施及依从性、有无辅助治疗等。 6.Meta分析的结论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只是对现有资料综合分析的结果 ,随着新的研究资料不断的收集,其结论应加以更新。
四、临床决策分析的程序
1.提出决策的目标;
2.收集和筛选信息资料;
3.拟订决策备选方案; 4.评估备选方案与选择较满意的决策方案; 5.拟定实施步骤予以实施; 6.通过信息反馈予以必要的调整。
五、临床决策分析的常用方法
贝叶斯分析
模型分析(如决策树分析、Markov决策模型等)
相应事件(结局),其上标明事件或结局出现的概率。
企业管理学(第八章--战略管理)

第八章 战略管理——8.2 战略环境分析
8.2.3 企业内部条件分析 1.企业资源
(1)有形资源:财务资源和实物资源 (2)无形资源:技术资源、声誉、品牌等 (3)人力资源 2.企业核心能力
Page 17
第八章 战略管理——8.2 战略环境分析
(1)企业核心能力的概念 核心能力是指企业依据自己独特的资源(资本
8.3.1企业战略制定与选择的一般框架
企业战略制定与选择的一般框架包括战略分析、 战略制定、战略评价与选择三个阶段,如表8-1所示。
Page 20
第八章 战略管理——8.3 战略制定
表8—1企业战略制定与选择的一般框架
外部因素评价(EFE)矩阵
第一阶段:信息输入阶段 (战略分析阶段)
竞争态势分析矩阵
……
…..
表8-2 SWOT矩阵
第八章 战略管理——8.3 战略制定
(2)列出这些要素后,还必须根据上述对各项 要素的分析,从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的可能组 合中,寻找出企业未来发展的战略大方向。简单的 说,可能有四种组合,如图8-2所示:
Page 24
第八章 战略管理——8.3 战略制定
机会(Opportunity)
Page 2
第八章 战略管理——8.1 战略管理概述
2.魁因的定义 美国管理学教授魁因(J.B. Quinn)认为,战略
是一种模式或计划,它将一个组织的主要目的、政 策与活动按照一定的顺序结合成一个紧密的整体。 包括以下内容:
(1)有效的正式战略包括三个基本因素:①可 以达到的最主要的目的(或目标)②指导或约束经营 活动的重要政策③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实现预定目标 的主要活动程序或项目。
(2)反映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指标 主要指、国际收支情况、利息率等。 (3)居民收入因素
第八章公共部门人员招聘与甄选

第七、模式化行为描述面试。就是由面 试人员向应聘者描绘出一幅“时间图 画”,要求应聘者描述其在这种特定情 景下的行为方式,面试者依据应聘者的 行为是进取性的、武断式的还是被动式 的。从而归纳其行为模式,并与空缺职 位所期望的模式进行比较,得出评价结 果。
面试的效果和提问的技巧密切相关。提问大致 可分为封闭型提问、开放型、假设型、连串型、 压迫型和引导型等提问方式。针对封闭型和开 放型的提问,应聘者分别被要求对问题做出简 单的回答或是进行自由发挥;假设型提问、连 串型提问、压迫型提问考察的分别是应聘者的 应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思维能力、应品者 的反应能力、逻辑性和条理性,以及应聘者多 压力的反应;引导型提问主要是为了征询应试 者的意向,因此需要应试者做出肯定的回答。
价值观测试 职业兴趣测试 情商测试
应聘者
专业知识测试 情景模式测试
评价中心
心理测试
甄选中可以采用的各种测试方法
智能测试
(3)测试 测试 智能测试和心理测试 智能测试 心理测试 智能测试是为了科学地、客观地了解被测试者的智能 智能测试 而设计出来的检查手段,是在1905年由比内特首创的, 它侧重的是对应聘者现有能力的测试。 。 其包括:智力测试、技能测试、专业测试和情景模拟 测试。 心理测试是对应聘者潜力的测试。其包括:职业能力 心理测试 倾向性测试、个性测试、价值观测试、职业兴趣测试 和情商测试。
第一、面试人员一定要接受专门的训练; 第二、面试人员事前要做好应聘者和空 缺职位相关信息的收集; 第三、合理安排好受试时间和次序; 第四、对于有些提问应给面试者以思考 的时间,使其得到充分发挥; 第五、甄选时要将面试与其他方法结合 使用。
(3)测试 测试
职业能力倾向性测试 智力测试
中级经济师-工商、第八章企业投融资决策及重组-第三节投资决策(二)

(二)财务可行性评价指标财务可行性评价指标分为非贴现现金流量指标和贴现现金流量指标。
1、非贴现现金流量指标指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指标,包括投资回收期(静态)和平均报酬率。
(1)投资回收期(静态)指回收初始投资所需要的时间,一般以年为单位。
计算方法:①如果每年的营业净现金流量(NCF)相等,则公式为②如果每年NCF不相等,则计算投资回收期要根据每年年末尚未回收的投资额加以确定。
见下表投资回收期法优点:简单,易懂,主要缺点: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没有考虑回收期满后的现金流量状况。
(2)平均报酬率(ARR)指投资项目寿命周期内平均的年投资额报酬率。
公式为:根据S公司的例子,平均报酬率=[﹙56×4+126﹚/5]÷200×100%=35%采用平均报酬率时,只有高于必要报酬率的方案才可选。
而在多个方案的互斥选择中,则选择平均报酬率最高的方案。
平均利润率法简单,易懂,易算,主要缺点是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
2、贴现现金流量指标指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指标,包括净现值,内部报酬率,获利指数等。
(1)净现值指投资项目投入使用后的每年净现金流量,按资本成本或企业要求达到的报酬率折算为现值,加总后减去初始投资以后的余额。
计算公式为:其中:NPV 为净现值;t NCF 为第t 年的净现金流量;k 为贴现率(资本成本率或企业要求的报酬率);n 为项目预计年限;C 为初始投资额。
净现值的另外一种算法:即净现值是从投资开始至项目寿命终结时所有一切现金流量(包括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的现值之和。
计算公式为:NPV =0(1)nttt CFAT k =+∑ 其中:n 为开始投资至项目终结时的年数;t CFAT 为第t 年的现金流量;k 为贴现率(资本成本率或企业要求的报酬率)。
净现值的计算过程:第一步:计算每年的营业净现金流量 第二步:计算未来报酬的总现值 ①将每年的营业净现金流量折算为现值 ②将终结现金流量折算为现值③计算未来报酬的总现值(前两项之和) 第三步:计算净现值净现值=未来报酬总现值-初始投资净现值法的决策规则:在只有一个备选方案中的采纳与否决策中,净现值为正则采纳。
(完整版)课后习题答案(决策)

第八章思考与练习:1. 什么是决策?决策有那些特点?答:广义的说,把决策看作一个管理过程,是人们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运用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系统地分析主客观条件,提出各种预选方案,从中选出最佳方案,并对最佳方案进行实施、监控的过程。
包括从设定目标,理解问题,确定备选方案,评估备选方案,选择、实施的全过程。
狭义的说,决策就是为解决某种问题,从多种替代方案中选择一种行动方案的过程。
决策的特点可按照划分的类别来说明: 1.按决策的作用分类(1)战略决策。
是指有关企业的发展方向的重大全局决策,由高层管理人员作出。
(2)管理决策。
为保证企业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而解决局部问题的重要决策,由中层管理人员作出。
(3)业务决策。
是指基层管理人员为解决日常工作和作业任务中的问题所作的决策。
2.按决策的性质分类(1)程序化决策。
即有关常规的、反复发生的问题的决策。
(2)非程序化决策。
是指偶然发生的或首次出现而又较为重要的非重要复性决策。
3.按决策的问题的条件分类(1)确定性决策。
是指可供选择的方案中只有一种自然状态时的决策。
即决策的条件是确定的。
(2)风险型决策。
是指可供选择的方案中,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自然状态,但每种自然状态所发生概率的大小是可以估计的。
(3)不确定型决策。
指在可供选择的方案中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自然状态,而且,这些自然状态所发生的概率是无法估计的。
4,按决策的风格来分,可分为:行为决策;概念决策;命令决策;分析决策。
5、按决策的方法来分,可分为:有限理性决策和直觉决策。
2. 科学决策应该遵从哪些原则?答:最优化的原则、系统原则、信息准全原则、可行性原则和集团决策原则。
3. 决策在管理中的作用如何?你能否通过实例来说明决策的重要性?答:决策是管理的基础,决策是计划工作的核心,计划工作是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工作的基础。
(省)4. 简述决策的基本过程。
你在实际工作中是如何作决策的?答:决策过程主要分为四个阶段:情报活动、设计活动、抉择活动和实施活动。
《行政管理学》教案(第八章----第十章)

《行政管理学》教案(第八章----第十章)第八章行政决策一、行政决策概述1.决策:指人们为实现比较重要的目标而进行方案设计、评价和选择的创造性思维活动过程。
2.行政决策:指享有行政权力的组织或个人,为实现一定目标,按照一定的原则,在系统分析主客观条件的基础上,进行行动方案设计、评价和选择的创造性思维活动过程。
3.行政决策的特点:(1)行政决策的主体是拥有行政权力的组织和个人;(2)行政决策的结果具有普遍的约束力;(3)行政决策的内容具有广泛性;[4]行政决策的目标具有非营利性。
4.行政决策的地位和作用:(1)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的前提和依据;(2)行政决策贯穿于行政管理的全过程;(3)行政决策从根本上决定着行政管理的成败。
5.行政决策的类型:(1)依据行政决策主体在行政系统中的不同地位:高层决策、中层决策和基层决策。
(2)依据行政决策主体的人数和权力分配情况:群体决策、集体决策和个人决策。
(3)依据行政决策涉及的不同内容:业务管理决策和自身管理决策。
(4)依据决策的重要程度和影响范围: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
(5)依据行政决策有无先例可循:例行性决策和非例行性决策。
(6)依据行政决策是否采用科学方法并严格遵循科学的决策程序:经验决策和科学决策。
(7)依据行政决策的思维模式:理性决策和非理性决策。
(8)依据行政决策所具备的条件及其可靠性:确定性决策、风险性决策和不确定性决策。
(9)依据行政决策所要达到目标的多寡:单目标决策和多目标决策。
(10)依据行政决策之间的先后关系和内在联系:原有决策和追踪决策。
二、行政决策的基本原则与程序1.行政决策的基本原则(1)信息准全原则。
信息是决策的基础。
(2)科学预测原则。
预测是对客观事物未来发展趋势和状况的预见和推测。
(3)系统分析原则。
(4)对比择优原则。
(5)程序适当原则。
程序是当时保证行政决策科学化的重要条件。
(6)切实可行原则。
(7)大胆创新原则。
(8)动态调整原则。
第八章项目质量管理_知识点思维导图

关注管理整个项目期间的质量过程,使用控制质量过程的数据和结果向相关方展示项目的总体质量状态
属于质量成本框架中的一致性工作
提高实现质量目标的可能性
作用
识别无效过程
识别导致质量低的原因
需要在整个项目期间开展
因为管理质量可以用在非项目工作,比质量保证定义要广 质量保证着眼于项目使用的过程,旨在高效执行项目(包括遵守、满足标准,向相关方保证最终产品可以满足期望)
质量改进
质量体系
标杆对照
数据收集
头脑风暴
访谈
成本效益分析
估算备选方案优劣势,以确定可以创造最佳效益
最优的COQ能够在预防成本和评估成本之间找到恰当的投资平衡点,以规避失败成本
8.1 规划质量管理
数据分析 质量成本
一致性成本
预防成本 评估成本
培训、文件过程、设备、完成时间 测试、破坏性试验损失、检查
工具与技术
变更请求
项目管理计划更新
项目文件更新:问题日志、经验教训登记册、风险登记册、测试与评估文件
8.3 控制质量
组织过程资产
核对单
又称计数表,用于合理排列各种事项
数据收集
核查表
以便有效地收集关于潜在质量问题的有用数据 开展检查以识别缺陷时,用核查表收集属性数据就特别方便
统计抽样
抽样的频率和规模应在规划质量管理过程中确定
问卷调查
可用于在部署产品或服务之后收集关于客户满意度的数据 识别的缺陷相关成本可被视为 COQ 模型中的外部失败成本
包括按时完成的任务的百分比、以 CPI 测量的成本绩效、故障率、识别的日缺陷数量、每月总停机时间、每个代码行的错误、客户满意度分数,以及测试计划所涵盖的需求的百分比(即测试覆盖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相关方案的选择方法
选择方案的最大目标是:在资源限额内使所有资源 能最有效地发挥作用,取得最大的总效益。
一、有资源约束条件下相关方案的选择方法
选择方案的最大目标是:在资源限额内使所有资源能最有 效地发挥作用,取得最大的总效益。
方案的选择方法: 1.独立方案互斥化法 ; 2.效率指标排序法 ;
可见,NPVB、NPVC、NPVD均为正数,所以方案B、C、D均可取 而NPVA<0,故方案A不可取。
解2:若用NAV法选择方案得 NAVA= -20000(A/P,20%,5)+6000+4000(A/F,20%,5)
= -150.4(元) 同理得
NAVB=4610(元) NAVC=3838(元) NAVD=7865(元)
【例】 某企业有三个下属单位A、B、C,各单位提出了若干投资方案,见 表。三个单位之间都是独立的,但每个单位内的投资方案之间又是互斥的, 投资的周期均为10年,基准收益率i0=10%。 要求:
(1)该企业资金供应无限制,该如何选择方案; (2)该企业资金限制在2500万元之内,该如何选择方案; (3)如果该企业资金供应渠道不同,其资金成本有差别,现在有三种来 源。分别是:甲供应方式的资金成本为10%,最多可供应1500万元;乙供 应方式的资金成本为12%,最多也可供应1500万元;丙供应方式的资金成 本为15%,最多也可供应1500万元,此时该如何选择方案; (4)在资金供应等同③的条件下,当B单位的投资方案是与安全有关的 设备更新,不管效益如何,B单位必须优先投资,此时又该如何选择方案。
例4-12] 某一多功能生产线生产A、B、C、D四类产 品,产品之间相互独立。有关资料见表4-7。每月固 定费用为6万元,每月有效工时最多为500小时,问应 如何制定生产方案?
表4-7 各类产品的相关经济指标
方案(产品) 售价/(元·件1) 单位变动费用/(元·件1) 所需工时(小时·件1) 销售上限(件·月1)
表8-5 各独立方案的有关计算指标
方案 投资额
NPV
按NPV排序
PVI
按PVI排序
A 200000 120000
(1)
0.60
(1)
B 120000 54000
(4)
0.45
(2)
C 40000
5000
(7)
0.13
(8)
D 90000
25500
(6)
0.25
(4)
E 130000 28600
(5)
266
1321.39
②根据表4-17进行方案比较。方案8的资金总额为1160万元超过 了资金的约束条件900万元,所以放弃该方案。因此在满足约 束条件的前七个方案中选择,其中第7个方案组合BC的净现值 最大为113.66万元,故最佳投资为方案B和C组合。
2、效率指标排序法
例8-5 对一项600000元的资金预算,有8个备选的投资方案,其投 资额及各方案的NPV值与PVI值排序结果均列于表4-12,试做出合 理的选择。
将方案按“单位时间的边际贡 献”大小依次排列成方案选择 图。
由图可知,在资源界限内的方 案为C、A,所以选择结果为: 200小时生产C(生产2万件), 200小时生产A(生产1万件), 其余100小时生产D(生产2000 件)。这样,每月所获得的利 润最多。
图4-10 独立方案排列图
第四节 混合方案的选择方法
技术经济学
河南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康淑娟
connie82981163
第三篇 知识应用篇 第八章 备选方案选择分析
技术方案的相互关系:
(1)互斥型。即方案不能同时存在,方案之间使相互排斥的。 互斥型方案又被称为替代型、排他型、对立型等;
(2)独立型。即方案之间是相容性的,只要条件允许,就可 以选择方案群中的有利项目。采纳其中之一并不要求放弃其 他方案。
n
NPV 12 % CI CO t 1 i0 t
t0
NAV 12 % NPV A / P , i0 , n
B/C
净效益(现值或年值) 经费用(现值或年值)
n
CI CO t 1 IRR t 0
t0
例8-1 某工程项目有A、B、C、D四个独立方案。有关资 料如表8-1所示,当期望收益率为20%时,试做选择。
根据净现值的最大准则原理,应选择净现值最大的B 方案。
2、增量分析法——增量净现值、增量内部收益率△IRR法
[例8-3] 为扩大生产有三种可供选择的设备购买方案,其具 体数据如表,若企业要求基准投资收益率为10%,试用 IRR法对其进行评选,应选哪个方案。
表8-3 设备购买各方案基本情况表
方案 投资 收益 寿命 残值 (元)(元)(年)
0.22
(5)
F 360000 64800
(2)
0.18
(6)
G 30000
4200
(8)
0.14
(7)
H 150000 57000
(3)
0.38
(3)
方案选择图法就是利用“效率”尺度,用图解的形 式对方案进行选择的一种方法。
该方法的方案选择步骤为: (1)计算各方案的“效率”(比如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 (2)将方案按“效率”由大到小的顺序,在直角坐标系上画 成直方图进行排列。横坐标表示资源数量,纵坐标表示效率。 (3)根据方案的直方图折线、基准利率线以及资源限额的界 限进行分析,界限以内基准利率线以上的方案则为入选方案。
表8-1 各独立方案现金流量表
方案
A
B
C
投资/元
20000
150000
30000
寿命/年
5
10
20
残值/元
4000
10000
0
年收益/元
6000
40000
10000
D 160000
30 10000 40000
解1:用净现值法选择方案得: NPVA= -20000+6000(P/A,20%,5)+4000(P/F,20%,5) = -448.8(元) 同理:NPVB=16085(元) NPVC=18696(元) NPVD=39576(元
B 31000=4000(P/A,I,20) 11.46 可行 %
C 50000=4000(P/A,I,20) 5%~ 不可 +10000(P/F,I,20)6% 行
② 计算方案间的△IRR
在此只需在方案A和方案B之间进行△IRR求解。其 计算过程如下:
NPV NPVA NPVB n NCFAt NCFBt 1 IRRB-A t t0
由于方案B、C、D的内部收益率均大于基准的内部收益 率,所以这三个方案为入选方案。
第二节 互斥方案的选择方法
互斥方案的选择一般是指从满足资源要求的众多备选方案 中挑选一个最有利方案的过程,且最有利方案要求达到或 超过基准收益率。 两个过程:方案本身评价;方案之间的对比选择
方案的选择方法: 1.净现值、净年值法 2.增量净现值法、增量IRR法;
1
160002000
IRRB-A
1[11
IRRB-A
20
]
1 1IRRB-A 1
11
160002000
IRRB-A
20
IRRB-A
令△NPV=0,则
16000200011IRRB-A200
IRRB-A
经试算,当IRRB-A=11%时,△NPV1=-73.35(元); 当IRRB-A=10%时 ,△NPV2=1027.13(元),内插计 算得:
(B/C)B=1.10 (B/C)C=1.62 (B/C)D=1.25
根据B/C法的选择原则可知,应选择B/C值大于1的方案, 即选择B、C、D,而方案A因B/C值小于1,故不可取。
解4:用IRR法选择各备选方案,其选择的原则与单方案 的选择原则相同。 设A方案的内部收益率为IRRA,B方案的内部收益率为 IRRB,C方案的内部收益率为IRRC,D方案的内部收益率 为IRRD,由方程: -20000+600(P/A,IRRA,5)+4000(P/F,IRRA,5)=0 -150000+4000(P/A,IRRB,10)-10000(P/F,IRRB,10)=0 -30000+10000(P/A,IRRC,20)=0 -160000+40000(P/A,IRRD,30)+10000(P/F,IRRD, 30)=0 解得各自的内部收益率分别为IRRA=19%,IRRB=23.3%, IRRC=30%,IRRD=25%
解: 根据净现值法的计算公式得
NPVA= -20000+3000(P/A,10%,20)=5540(元) NPVB= -35000+5000(P/A,10%,20)=7568(元) NPVC= -100000+9000(P/A,10%,20)+10000(P/F, 10%,20)
= -21892(元)
-[31000-15000]4000-20001IRRB-A1 (40002000)1IRRB-A2
4000-20001IRRB-A19 4000-20001IRRB-A20
160002000 1IRRB-A 1 1IRRB-A 2 1IRRB-A 19 2000 1IRRB-A 20
A 15 2 000 20 0 000
B 31 4000 20 0 000
C 50 4 000 20 10
000
000
解:① 只计算各方案本身的IRR,计算结果如下表。
从IRR的计算结果看,对比方案A、B、C各自的经济性, 方案A最优。
表8-3-1
各方案的IRR的计算结果
方 算式 案
IRR 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