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岩石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矿物岩石学ppt课件第1-5章 晶体相关知识02共140页

由于共价键是很强的,因此具原子晶格的有
较高的硬度和熔点,为绝缘体(熔化后也不导 电)。
透明至半透明,玻璃—金刚光泽。与键的强
度有关的物理性质差异取决于原子的化合价及 半径的大小。
例:金刚石,sp3杂 化轨道成键,在4个方向 成键,形成四面体,键 角为109°28´16"。
3 金属键和金属晶格
1) 金属键 ——纯金属元素组成的晶体内,
第二节 配位数和配位多面体
1、配位数
指晶体结构中,在该原子或离子的 周围,与它直接相邻结合的原子或异号 离子的个数。
单质晶体——金属晶体为主,配位数大,通常为12。 例:Au、Cu。
共价晶体——受共价键的影响,配位数偏小。例: 金刚石(4)。
离子晶体——当异号离子相互接触时,晶体结构最 为稳定,否则,结构不稳定。在离子化合物中,主要 的阳离子配位数为4和6。
生的双晶。例,机械双晶、转变双晶
双晶的研究意义
大约20%的矿物都有双晶存在
双晶可以作为矿物鉴定的特征之一,可提 供一定的矿物形成时的信息,但对于晶体材料 来说,双晶的存在会影响晶体的性能利用。
本章重点总结
晶体的对称 晶体定向 各晶系晶轴选择的原则及晶体常
数特征 理解晶面符号、单形符号 理解双晶
离子半径与配位数的关系:
离子晶体中,当异号离子相互接触时,晶体 结构最为稳定。如果阳离子半径变小,则其可 能在阴离子间移动,导致结构不稳定,引起配 位数的改变。对于离子键晶体来说,阴、阳离 子的相对大小决定其配位数。
2、配位多面体
配位多面体是指在晶体结构中,与某一阳 离子成配位关系而相邻结合的各个阴离子,它 们的中心联线所构成的多面体。
第三章 晶体化学基础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较高的硬度和熔点,为绝缘体(熔化后也不导 电)。
透明至半透明,玻璃—金刚光泽。与键的强
度有关的物理性质差异取决于原子的化合价及 半径的大小。
例:金刚石,sp3杂 化轨道成键,在4个方向 成键,形成四面体,键 角为109°28´16"。
3 金属键和金属晶格
1) 金属键 ——纯金属元素组成的晶体内,
第二节 配位数和配位多面体
1、配位数
指晶体结构中,在该原子或离子的 周围,与它直接相邻结合的原子或异号 离子的个数。
单质晶体——金属晶体为主,配位数大,通常为12。 例:Au、Cu。
共价晶体——受共价键的影响,配位数偏小。例: 金刚石(4)。
离子晶体——当异号离子相互接触时,晶体结构最 为稳定,否则,结构不稳定。在离子化合物中,主要 的阳离子配位数为4和6。
生的双晶。例,机械双晶、转变双晶
双晶的研究意义
大约20%的矿物都有双晶存在
双晶可以作为矿物鉴定的特征之一,可提 供一定的矿物形成时的信息,但对于晶体材料 来说,双晶的存在会影响晶体的性能利用。
本章重点总结
晶体的对称 晶体定向 各晶系晶轴选择的原则及晶体常
数特征 理解晶面符号、单形符号 理解双晶
离子半径与配位数的关系:
离子晶体中,当异号离子相互接触时,晶体 结构最为稳定。如果阳离子半径变小,则其可 能在阴离子间移动,导致结构不稳定,引起配 位数的改变。对于离子键晶体来说,阴、阳离 子的相对大小决定其配位数。
2、配位多面体
配位多面体是指在晶体结构中,与某一阳 离子成配位关系而相邻结合的各个阴离子,它 们的中心联线所构成的多面体。
第三章 晶体化学基础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矿物岩石讲解PPT课件

一向延长:单体在三维 空间只有一个方向特别 发育。呈柱状、针状。 如:电气石
第5页/共44页
二向延长:单体在三维空 间的发育有二个方向特别 发育。呈片状、板状。 如: 白云母
三向等长:单体在三维空 间的发育程度基本相同。 呈粒状。 如:黄铁矿
第6页/共44页
(2)矿物集合体形态:同种矿物多个单体聚集在一起 的整体叫矿物集合体。
第37页/共44页
四、变质岩:
是一种转化的岩石。地壳中已经存在的岩石(可以是沉积 岩,火成岩,乃至早先已形成的变质岩),因温度、压力 及介质条件的变化,在没有显著熔融和溶解的固体状态下 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岩石。
第38页/共44页
2、变质岩的结构:岩石中矿物的粒度、形态和晶体之间的相互 关系等特征,称之为结构。
断口:贝壳状、锯齿状、参差状、土状
贝壳状
锯齿状
参差状
土状
第15页/共44页
矿物的硬度:指矿物抵抗外来刻画、压入 或研磨等机械作用的能力。矿物硬度以H 表示。常用刻画法来测定矿物硬度。
第16页/共44页
(3)矿物的其他物理性质
矿物的磁性:指矿物能被永久磁铁或磁铁吸引或排 斥的性质。
矿物的电学性质: 导电性:是矿物对电流的导电能力。根据导电
透明
半透明
不透明
第11页/共44页
光泽:是指矿物表面对光的反射能力。光泽有四级:金属光 泽、半金属光泽、金刚光泽和玻璃光泽,后三者统称为非金 属光泽。
金属光泽
半金属光泽
金刚光泽
第12页/共44页
玻璃光泽
极完全解理
完全解理
中等解理
不完全解理 极不完全解理
第13页/共44页
(2)矿物的力学性质:矿物在外力作用下表现
第5页/共44页
二向延长:单体在三维空 间的发育有二个方向特别 发育。呈片状、板状。 如: 白云母
三向等长:单体在三维空 间的发育程度基本相同。 呈粒状。 如:黄铁矿
第6页/共44页
(2)矿物集合体形态:同种矿物多个单体聚集在一起 的整体叫矿物集合体。
第37页/共44页
四、变质岩:
是一种转化的岩石。地壳中已经存在的岩石(可以是沉积 岩,火成岩,乃至早先已形成的变质岩),因温度、压力 及介质条件的变化,在没有显著熔融和溶解的固体状态下 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岩石。
第38页/共44页
2、变质岩的结构:岩石中矿物的粒度、形态和晶体之间的相互 关系等特征,称之为结构。
断口:贝壳状、锯齿状、参差状、土状
贝壳状
锯齿状
参差状
土状
第15页/共44页
矿物的硬度:指矿物抵抗外来刻画、压入 或研磨等机械作用的能力。矿物硬度以H 表示。常用刻画法来测定矿物硬度。
第16页/共44页
(3)矿物的其他物理性质
矿物的磁性:指矿物能被永久磁铁或磁铁吸引或排 斥的性质。
矿物的电学性质: 导电性:是矿物对电流的导电能力。根据导电
透明
半透明
不透明
第11页/共44页
光泽:是指矿物表面对光的反射能力。光泽有四级:金属光 泽、半金属光泽、金刚光泽和玻璃光泽,后三者统称为非金 属光泽。
金属光泽
半金属光泽
金刚光泽
第12页/共44页
玻璃光泽
极完全解理
完全解理
中等解理
不完全解理 极不完全解理
第13页/共44页
(2)矿物的力学性质:矿物在外力作用下表现
02第二章 矿物与岩石PPT课件

第二章 矿物与岩石
1
PART ONE
前言
请在此处添加具体内容,文字尽量言简意赅,见到 那描述即可,不必过于繁琐,注意版面美观度。
2
第二章 地壳的物质组成
• 第一节 地壳中的元素 • 第二节 矿物 • 第三节 岩石
3
第一节 地壳中的元素
➢国际上把各种元素在地壳中含量的百分比 叫做克拉克值,简称克拉克。
的性质,叫做解理。所裂成的平面叫解理面。 ➢ 解理据其完好程度可分为五级: ➢ (1)极完全解理;(2)完全解理; (3)中等解理; ➢ (4)不完全解理;(5)极不完全解理。
20
第二节 矿物
➢ 2、断口:
➢矿物受外力作用后,不沿一定方向裂 开,而成不平整的断裂面,这种性质 叫断口。
➢ 根据其形态特征断口可分为: ➢ (1)贝壳状断口;(2)锯齿状断口; ➢ (3)参差状断口;(4)平坦状断口。 ➢ 解理与断口互为消长关系,没有解理或解理不清楚
的矿物易形成断口。
21
第二节 矿物
22
第二节 矿物
➢(七)比重
➢矿物的重量与4℃时同体积水的重 量比。
➢1、轻矿物:比重再2.5以下的矿物。 ➢2、中等矿物:比重在2.5--4。 ➢3、重矿物:比重在4以上的矿物。
23
第二节 矿物
➢ (八)硬度
➢指矿物抵抗刻划、压入和研磨的能力。
➢ 十种矿物称为摩氏硬度计: ➢ 1滑石 2石膏 3方解石 4萤石 5磷灰石 6正长石
内,各氧化物的重量百分比是:
SiO2 Al2O2 FeO Fe2O3 CaO
59.14 15.34
6.88 5.08
பைடு நூலகம்
NaO K2O MgO H2O TiO2
1
PART ONE
前言
请在此处添加具体内容,文字尽量言简意赅,见到 那描述即可,不必过于繁琐,注意版面美观度。
2
第二章 地壳的物质组成
• 第一节 地壳中的元素 • 第二节 矿物 • 第三节 岩石
3
第一节 地壳中的元素
➢国际上把各种元素在地壳中含量的百分比 叫做克拉克值,简称克拉克。
的性质,叫做解理。所裂成的平面叫解理面。 ➢ 解理据其完好程度可分为五级: ➢ (1)极完全解理;(2)完全解理; (3)中等解理; ➢ (4)不完全解理;(5)极不完全解理。
20
第二节 矿物
➢ 2、断口:
➢矿物受外力作用后,不沿一定方向裂 开,而成不平整的断裂面,这种性质 叫断口。
➢ 根据其形态特征断口可分为: ➢ (1)贝壳状断口;(2)锯齿状断口; ➢ (3)参差状断口;(4)平坦状断口。 ➢ 解理与断口互为消长关系,没有解理或解理不清楚
的矿物易形成断口。
21
第二节 矿物
22
第二节 矿物
➢(七)比重
➢矿物的重量与4℃时同体积水的重 量比。
➢1、轻矿物:比重再2.5以下的矿物。 ➢2、中等矿物:比重在2.5--4。 ➢3、重矿物:比重在4以上的矿物。
23
第二节 矿物
➢ (八)硬度
➢指矿物抵抗刻划、压入和研磨的能力。
➢ 十种矿物称为摩氏硬度计: ➢ 1滑石 2石膏 3方解石 4萤石 5磷灰石 6正长石
内,各氧化物的重量百分比是:
SiO2 Al2O2 FeO Fe2O3 CaO
59.14 15.34
6.88 5.08
பைடு நூலகம்
NaO K2O MgO H2O TiO2
《矿物岩石学》幻灯片

石英晶簇
• 注意:矿物不平坦的外表或矿物集合体的外表上的 特殊变异光泽:
〔一〕矿物学的研究内容及其分析测试技术
1. 矿物学的研究内容 研究矿物的成分、构造、形态、物理性质、成因、 产状、用途和它们相互间的内在联系
矿物的化学成分:〔1〕单质:金刚石,自然金 〔2〕化合物:橄榄石,斜长石等
物理性质:晶形、颜色、光泽、解理、裂理、断口、 硬度、条痕等特征。
2.矿物学的研究分析测试技术
矿物并非固定不变的,任何一种矿物 都只是在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下相对
稳定,得以保存。
三大岩概念
岩浆岩〔火成岩〕:是由地幔或地壳的岩石 经熔融或局部熔融形成岩浆冷却固结的产物。
沉积岩:是在地表条件下,原先形成的各种 岩石在风化、剥蚀、搬运、沉积、成岩过程 中形成的岩石。
变质岩:是由岩浆岩和沉积岩经过变质作用 形成的。
1.岩石学的研究内容 三大类岩石的形成过程 研究岩石的分布、产状、成分、构造、 构造、分类、成因、演化等
2. 岩石学的研究方法 岩相学〔petrography〕:立 足于详细的野外及室内的观察 与测试,以研究岩石分类和描 述岩石特征为主。
岩理学 (petrogenesis) : 是将 岩相学的知识结合实验研究和
②某些矿物由于类质同象混入物的影 响,其条痕和颜色会有所变化。根据条 痕的微细变化,可大致了解矿物成分的 变化,推测矿物的形成条件 。
透明度〔 Transparence 〕
矿物透过可见光的程度。分为透明、半透明、 不透明。
1〕透明〔transparent〕: 能透过绝大局部 光,条痕为无色、白色或浅色。如,石英、方 解石、普通角闪石
例如,吸收红光, 那么呈现红光对 角的补色—绿色。
条痕〔streak〕
《矿物与岩石》课件

火成岩的分类与特征
总结词
火成岩是岩浆冷却固化而成的 岩石,其分类和特征因形成环
境和条件而异。
侵入岩
由地下岩浆缓慢冷却形成的岩 石,晶体颗粒较小,结构紧密 ,常见的有花岗岩、橄榄岩等 。
喷出岩
由地下岩浆迅速喷出地表冷却 形成的岩石,常呈流纹状或气 孔状,常见的有玄武岩、安山 岩等。
火山岩
由火山活动形成的岩石,包括 熔岩、火山碎屑岩等,具有特
地下开采
对于埋藏较深的矿物和岩 石,需通过挖掘隧道、竖 井等方式进入矿体进行采 集。
水下采集
在浅海水域或河流湖泊中 采集水成矿物和岩石,需 使用特殊工具和技术。
矿物与岩石的加工技术
破碎
将大块矿物和岩石破碎成小块,以便于后续 加工。
选矿
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分离出有价值的矿物, 剔除杂质。
磨碎
将破碎后的矿物和岩石磨碎成粉末状,以释 放其中的有用成分。
接触变质岩
在岩浆侵入过程中,接触带附近原有 岩石受高温影响而形成的岩石,常见 的有大理岩、石英岩等。
动力变质岩
在构造运动过程中,原有岩石受挤压 或剪切作用而形成的岩石,常见的有 糜棱岩、片麻岩等。
04
矿物与岩石的采集与加工
矿物与岩石的采集方法
露天采集
适用于地表裸露的矿物和 岩石,通过剥离表层土壤 和岩石获得所需材料。
矿物与岩石是地球科学、地质学等领 域研究的重要对象,对于了解地球历 史、地壳运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02
矿物的特征与分类
矿物的物理性质
硬度
根据莫氏硬度计,矿物 的硬度由低到高可分为 软、中软、中硬、硬和
非常硬。
颜色
矿物因成分和结构不同 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如 铁矿呈黑色,铜矿呈红
岩石与矿物PPT课件

光谱分析
利用光谱技术对岩石和矿物进行分析,可以得到其元素组成和化学键 信息。
06
岩石与矿物的应用与价值
在地质学中的应用
地质历史记录
岩石和矿物是地球历史 的见证者,通过研究它 们可以了解地球的演化 过程、地质事件和古环 境。
地质填图
岩石和矿物的分布、性 质和相互关系是地质填 图的基础,对于区域地 质调查和矿产资源评价 具有重要意义。
岩石演化
岩石在地球历史中经历了漫长 的演化过程,包括成岩作用、 变质作用和构造作用等。
矿物演化
矿物的演化与地球内部的物质循 环和能量流动密切相关,如矿物
的溶解、沉淀、重结晶等。
地球科学意义
01
02
03
04
岩石与矿物的地球科学意义在 于它们记录了地球的历史和演
化过程。
通过研究岩石和矿物,可以了 解地球的成因、内部结构和物
观察法
观察颜色
不同岩石和矿物具有不同的颜色,观察颜色可以 帮助初步识别。
观察光泽
岩石和矿物的光泽度也有所不同,可以通过观察 其表面反光情况来判断。
观察断口
断口形态是岩石和矿物的重要特征之一,可以通 过观察断口形态来辅助识别。
实验法
硬度测试
通过刻画实验可以测试岩石和矿物的硬度,不同硬度的岩石和矿 物具有不同的刻画痕迹。
密度测试
通过测量岩石和矿物的密度可以辅助识别,不同密度的岩石和矿 物在相同体积下具有不同的质量。
化学性质测试
某些岩石和矿物具有特殊的化学性质,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实验来 进行识别。
其他辅助识别方法
X射线衍射分析
利用X射线衍射技术对岩石和矿物进行分析,可以得到其晶体结构 和化学成分信息。
显微镜观察
利用光谱技术对岩石和矿物进行分析,可以得到其元素组成和化学键 信息。
06
岩石与矿物的应用与价值
在地质学中的应用
地质历史记录
岩石和矿物是地球历史 的见证者,通过研究它 们可以了解地球的演化 过程、地质事件和古环 境。
地质填图
岩石和矿物的分布、性 质和相互关系是地质填 图的基础,对于区域地 质调查和矿产资源评价 具有重要意义。
岩石演化
岩石在地球历史中经历了漫长 的演化过程,包括成岩作用、 变质作用和构造作用等。
矿物演化
矿物的演化与地球内部的物质循 环和能量流动密切相关,如矿物
的溶解、沉淀、重结晶等。
地球科学意义
01
02
03
04
岩石与矿物的地球科学意义在 于它们记录了地球的历史和演
化过程。
通过研究岩石和矿物,可以了 解地球的成因、内部结构和物
观察法
观察颜色
不同岩石和矿物具有不同的颜色,观察颜色可以 帮助初步识别。
观察光泽
岩石和矿物的光泽度也有所不同,可以通过观察 其表面反光情况来判断。
观察断口
断口形态是岩石和矿物的重要特征之一,可以通 过观察断口形态来辅助识别。
实验法
硬度测试
通过刻画实验可以测试岩石和矿物的硬度,不同硬度的岩石和矿 物具有不同的刻画痕迹。
密度测试
通过测量岩石和矿物的密度可以辅助识别,不同密度的岩石和矿 物在相同体积下具有不同的质量。
化学性质测试
某些岩石和矿物具有特殊的化学性质,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实验来 进行识别。
其他辅助识别方法
X射线衍射分析
利用X射线衍射技术对岩石和矿物进行分析,可以得到其晶体结构 和化学成分信息。
显微镜观察
矿物岩石学.ppt

一、变质岩的结构 按成因分为: 碎裂结构 变晶结构 变余结构 交代结构
二、变质岩结构的观察、描述和命名
(一)碎裂结构:原岩在定向压力作用下, 当压力>弹性极限, 矿物便要发生弯曲、变形。 当压力>强度极限, 则发生破裂和粒化作用,甚至产 生韧性变形,形成各种碎裂结构。
1.碎裂结构 2.碎斑结构 3.糜棱结构
(六)复变质作用: 指岩石经过不同变质期次,多次叠加的变
质作用。又称多期变质作用。 原来较高温的变质矿物共生组合被较低的
矿物组合所取代,这样的复变质作用称为退化 变质作用,反之称进化变质作用。
(七)洋底变质作用:
位于大洋中脊处的基性、超基性火山堆积物, 由于较高的热流所发生的变质重结晶作用,称为 洋底变质作用。
促进粒间流体的活动,从而加速变质作用的进行。
(三)具有化学活动性的流体:
是指气态的或液态的水溶液,它对岩石的变质起着 重要的作用。
水溶液中含有CO2、硼酸、盐酸和其它挥发分,这些 物质大大增强了水溶液的化学活动性。
由压力差或活动组分的浓度差引起流动时,便对周 围岩石产生交代作用,产生组分的迁移,形成与原岩性 质完全不同的变质岩石。也促进重结晶作用。
平均0.0275GPa/km 随着深度增加:
在一定的温度下,均向压力的增加 使岩石孔隙减少,变得致密坚硬 利于形成比重较大,体积较小的矿物
质作用的压力范围:从 0.1GPa 至 1----1.2GPa, 即从 3km 至 35km。
2.粒间流体压力: 是由岩石颗粒间的挥发分,特别是水和CO2所引起
2.变质岩中广泛发育纤维状、鳞片状、长柱状、 针状矿物。且作定向排列。
3.变质岩中含水的矿物比岩浆岩更为发育。 4.变质岩中的石英、长石常有波状消光,裂纹也较
专题6岩石矿物PPT课件

矿物称为造岩矿物,如石英、长石、云母、 方解石、角闪石、辉石、橄榄石等。
2
主要造岩矿物
石英 SiO2
特征:六方柱状晶体,典型的玻 璃光泽,硬度7,贝壳状断口,比 重2.5---2.8。
3
云母
KAI2(Si3AI)
颜色多样,可分为白云母、金云母、 黑云母等。玻璃光泽,解理面上珍珠光 泽,透明或半透明。具一组极完全的平 行底面解理,薄片富弹性。摩氏硬度23,比重2.7-3.1。具高度的不导电性和 耐火性。
砾岩
粒径大于2毫米
很少含有化石,有时 含有贝壳及生物碎片。 是天然的铺路材料和 水泥拌料。
17
砂岩
粒度在2~0.1毫米
最常见的岩石之一,坚 硬,摸起来十分粗糙。 化石在砂岩中常见。
18
石灰岩
50%方解石组成
在冶金、建材、化工、
轻工、建筑、农业及其
它特殊工业部门都是重
要的工业原料。
19
20
太 湖 石
专题6 岩石与矿物
1
岩石构成
岩石
矿物(3000 多种)
化学元素 (90多种)
地壳中的主要化学元素:
元素 氧 硅 铝 铁 钙 钠 钾 镁
O Si Al Fe Ca Na K Mg 含量 49.52 25.75 7.51 4.70 3.29 2.64 2.40 1.94
可利用矿物富集在一起形成有开采价值的矿产。
侵入岩:矿物晶粒较粗; 喷出岩:矿物晶粒较细;有的不成晶体。有的 有气孔。
11
花岗岩
正长石、斜长石和石英
分布广泛 ,优质的建筑 材料。许多有色金属矿 产如铜,铅,锌,钨, 锡,铋,钼等,贵金属 如金,银等都与花岗岩 有关。
12
2
主要造岩矿物
石英 SiO2
特征:六方柱状晶体,典型的玻 璃光泽,硬度7,贝壳状断口,比 重2.5---2.8。
3
云母
KAI2(Si3AI)
颜色多样,可分为白云母、金云母、 黑云母等。玻璃光泽,解理面上珍珠光 泽,透明或半透明。具一组极完全的平 行底面解理,薄片富弹性。摩氏硬度23,比重2.7-3.1。具高度的不导电性和 耐火性。
砾岩
粒径大于2毫米
很少含有化石,有时 含有贝壳及生物碎片。 是天然的铺路材料和 水泥拌料。
17
砂岩
粒度在2~0.1毫米
最常见的岩石之一,坚 硬,摸起来十分粗糙。 化石在砂岩中常见。
18
石灰岩
50%方解石组成
在冶金、建材、化工、
轻工、建筑、农业及其
它特殊工业部门都是重
要的工业原料。
19
20
太 湖 石
专题6 岩石与矿物
1
岩石构成
岩石
矿物(3000 多种)
化学元素 (90多种)
地壳中的主要化学元素:
元素 氧 硅 铝 铁 钙 钠 钾 镁
O Si Al Fe Ca Na K Mg 含量 49.52 25.75 7.51 4.70 3.29 2.64 2.40 1.94
可利用矿物富集在一起形成有开采价值的矿产。
侵入岩:矿物晶粒较粗; 喷出岩:矿物晶粒较细;有的不成晶体。有的 有气孔。
11
花岗岩
正长石、斜长石和石英
分布广泛 ,优质的建筑 材料。许多有色金属矿 产如铜,铅,锌,钨, 锡,铋,钼等,贵金属 如金,银等都与花岗岩 有关。
1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层系:是由一组在成分、结构、厚度和产状上都类似的 同类型的细层组成的,同一层系中的细层形成于 不同时间而相同的沉积条件下。
层系上下界面之间的垂直距离为层系厚度: • 小型层理:层系厚度<3cm • 中型层理:层系厚度3——10cm • 大型层理:层系厚度10——100cm • 巨型层理:层系厚度>100:细层呈对称或不对称的波状起伏, 但总的方向平行层面。
.
7
4、交错层理:在层内有一系列倾斜的细层与层面 或层系截面相交,故又称斜层理。交错层系可以 彼此重叠、交错、切割的方式组合。按其厚度可 分为:
小型(<3cm)
中型(3—10cm)
大型(10—100cm)
巨型(>100cm)
.
.
13
干涉波痕:在浅水地区,水流和波浪同时存在, 在它们的联合作用下,可形成干涉波痕。
.
14
在水位及波基面变化的情况下,原先形成的波痕将 受到改造,从而形成叠覆波痕和削顶波痕。“是由于水 位下降所致。
.
15
波长 波高
波痕要素
不对称指数L1/L2 坡的倾向及倾角
.
16
浪成波痕 见于湖、海浅水区
.
11
7、块状层理:在层内物质均匀,组分和结构均 无分异现象,不显示细层构造的层理,或均质层 理。它是沉积物快速堆积的产物。也可由生物强 烈地扰动作用,把原有的层理破坏了,而产生块 状层理。
.
12
三、层面构造
(一)顶面构造 在岩层顶 面发育的构造有:波痕、 干裂、雨痕、冰雹痕等。
1、波痕:是由于介质 (风、流水、潮汐)的运 动,在沉积物表面所形成 的一种波状起伏的构造。 波痕与斜层理密切相关, 因不同形状波痕的推移产 生不同类型的层理。
.
2
层系组或丛系组:由若干个同类型的层系组成。同一
层系组中的各个层系是在沉积环境和
水动力状态基本相似的环境中形成的。
层或岩层:是组成沉积地层的基本单位,是在一个基本
稳定的物理条件下形成的沉积单位,
由成分基本均匀一致的岩石组成。
按厚度分为:
块状层(>100cm);
厚层(100——50cm);
中厚层50—10cm);
.
24
常见的变形构造有:
1、重荷模:当砂质沉积物覆盖与泥质或粉沙 质沉积物之上,饱含水分的泥质、粉沙质发生 液化时,上覆砂质沉积物就会陷入到泥质、粉 沙质沉积物中。这种不均匀的重荷现象就在上 覆砂质层的底界面上形成了瘤状的突起物—重 荷模。重荷模与槽模的区别,在于重荷模形状 不规则、排列杂乱,缺乏对成性和方向性。
8
交错层理根据层系和上下层面 的关系不同,分为:
板状交错层理:层系上下界面 平直,呈板状,厚度较稳定, 多小于1米。
楔状交错层理:层系之间的上 下界面为平面,但不互相平 行,层系厚度变化明显呈楔 形,彼此相切割,细层的倾 向和倾角变化不定,常见于 三角洲、河流心滩等。
槽状交错层理:层系底界为弧 形侵蚀面,层系呈槽形,互 相切割,细层与之一致也呈 槽形。
1、沉积物压缩速度<孔隙水的排除速度时,这时 沉积物将产生最终压缩,并固结成岩。
2、如果孔隙水不能及时排除,沉积物因偶然的震 动而发生液化、流动变形形成各种变形构造。
原始坡度:在一些有坡度的原始沉积地区,在斜坡 上的沉积物受到重力作用,或受到介质所施加的 剪应力,或因某种震动,就会触发沉积物液化并 移动而形成变形构造。
.
21
3、冲刷面及侵蚀下切现象:在河流、三角洲和 浅海地区,冲刷和下切现象非常多,冲刷作用可 以是地壳上升的原故,更多的是流水的作用,当 流水速度加大时就可形成冲刷面。在冲刷面上常 含有砾石。
.
22
四、同生变形构造
是指沉积物沉积同时或稍后,即在沉积物 固结成岩之前发生变形而生成的构造。也即是 在同生期或成岩早期,当沉积物还处于塑性状 态时发生的变形,故又叫同生变形构造。
.
9
5.递变层理
具有粒度递变的一种层理又称粒序层理。 其特点是由底向上至顶部粒度由粗逐渐变细(称 正粒序),或由细变粗(称逆粒序).
粒序层理是浊积岩中的一种特征性层理。
.
10
6、韵律层理:这是一种在成分、结构与颜色方面 不同的薄层作有规律的、简单的重复出现而组成 的层理。
这种韵律性重复的原因是物质搬运和供给方 式有规律地发生交替造成的。
流水波痕 见于河流或有底流的湖、海区
风成波痕
.
17
2、干裂:主要是由于沉积物在未固结时就露出 水面,经暴晒后,形成张开的干裂缝,又为上覆 沉积物充填而成。 常见于泥质岩中, 故又称泥裂,但 粉砂岩、泥质砂岩 及碳酸盐岩中也有。
.
18
(二)底面构造
发育在岩层底面上的构造有:底冲刷、 泥砾及槽模、沟模等。
1、槽模:是由于流水在下伏泥质沉积物 层面上冲刷而造成的凹坑,被上覆砂质沉 积物充填和覆盖,经成岩后,在上覆砂岩 的底层面上形成向下的凸出小包。槽模的 出现说明当时的环境中有强烈的底流及其 冲刷作用。
.
19
槽模的圆形 突起一端逆 向水流,故 可以确定古 流向
.
20
2、沟模:由流水携带某些工具(如贝 壳、岩块、树枝)对底部泥质沉积物进 行刻划或冲击所造成的痕迹的印模有沟 模、条纹模刷模等。其中最常见的为沟 模,是在岩层底层面上呈稍微突起的平 行小脊。
薄层(10—1cm);
页片层1—0.1cm);
显微层(<0.1cm)。
.
3
二、主要的层理的类型
1、水平层理:
在细粒岩石中,是由平直、彼此与层面平行 的细层所组成的层理。细层可连续也可不连续, 因物质成分、有机质含量或颜色不同而显现出来。
.
4
.
5
2、平行层理:主要见于砂岩中,外貌与水平层理 相似,是在较强水动力条件下,由平坦床沙的迁 移而形成的。
三种因素易产生同生变形构造:
密度梯度:变形构造常发生于砂泥互层的沉积物中。
当砂质沉积物覆盖于粉沙质、粉沙泥质或泥质沉积物
之上时,就造成了上重下轻的反密度梯度。这时下面
较细的物质由于承受了重压,处于一种很不稳定的状
态,很易滑动变形。
.
23
沉积物液化:砂质沉积物的孔隙为45%,泥质沉积 物的孔隙为70——90%。当堆积迅速对下面沉积 物迅速增压时:
第三节 沉积岩的构造和颜色
沉积岩的构造是指沉积岩各个组成部分的空间 分布和排列方式。
一、层理构造
层理是沉积岩的颜色、成分和结构沿垂直方 向变化而显现出来的一种层状构造。分为:
细层
层系
层系组
层或岩层
.
1
• 细层:是层理的最基本、最小的组成单位。厚度很小, 常<1mm,最厚几毫米至几厘米,成分均匀, 一个细层是在一定沉积条件下的同时形成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