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辅修双学位专业全程培养方案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学辅修双学位专业全程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与要求

金融学专业以金融理论、金融实务为研究对象,培养具有现代经济理论素养,习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较强的金融业务操作与理论研究能力,从事金融企业经营管理、金融市场分析、金融政策理论研究与金融教学工作的德才兼备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要求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与较宽的专业知识面,掌握财经、法律、管理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具备一定的数理基础与较强的外语能力,熟悉金融法规、方针与政策,熟练掌握现代金融理论与业务技能,适合在银行、证券、保险等各类金融机构与政府、企业金融部门从事经营管理工作,亦可在有关科研单位、高等院校从事金融研究与教学工作。

(二)培养对象

主修专业成绩良好、自学能力较强、学有余力的普通本科二、三年级学生。

(三)教学管理体制与学习时间

辅修双学位教育实行学分制管理。学习时间为五个学期,学生在第四至第七学期进行课程学习,第八学期撰写学位论文。

(四)辅修专业与攻读双学位总学分要求

学生取得修读第二专业学士学位、双学士学位证书者,总学分不得低于50学分。按照规定要求完成学业,并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取得辅修专业结业证书者,应选择性修课教学计划中打“*”号的专业主干课,总学分不得低于25学分。

(五)课程设置

本专业辅修双学位的主干课程有:货币银行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证券投资、国际金融管理、国际结算、金融市场学、保险学、金融会计、中央银行学、投资银行理论与实务、公司金融等。

(六)实践性教学安排与要求

实践性教学要紧为学位论文5学分,安排为第七学期开题,第八学期完成。

(七)教学计划安排表与有关说明

辅修双学位全程计划表

经济学学士学位(金融学专业)计划计划表

说明:加“☆”号标志的课程属辅修专业必修课程,取得辅修专业结业证书者选读,设定为28选25学分。

1、“经济数学基础”、“统计学”为二选一课程,学生只需修其中一门课程。

2、主修已修辅修教学计划中同名课程的且学分相同的课程能够申请免修,成绩按主修课程成绩记入辅修成绩单。

金融学辅修专业师资介绍

金融学科现有一支非常强大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业教师46人,其中教授12人,博士生导师9人,副教授13人,高级职称教师占教师总数的54.35%。师资队伍中,有著名金融学家周骏教授;有8人入选学校“511”人才工程,朱新蓉、宋清华三人被遴选为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其中朱新蓉、宋清华还入选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刘惠好被评为科研骨干,陶雄华、张金林、刘春志、李卉被评为优秀主讲教师。

在学历结构方面,现有博士24人,硕士18人,具有硕士学位以上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86%,其中博士学位获得者占50%以上。在年龄结构方面,目前教师队伍的平均年龄为36岁,45岁下列教师39人,其中35岁下列教师21人,占46%,充分显示了本学科进展后劲足的优势。

在博士学位获得者中,有博士后7人,宋清华已于2003年1月从中国人民大学出站,合作导师为著名金融证券专家吴晓求教授。目前在站博士后有6人,张金林师从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扬教授,王年咏的合作导师是西南财经大学的陈野华教授,陈红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何德旭指导下从事博士后研究,曹勇与肖春海分别进入暨南大学与上海财经大学的博士后流淌站从事研究工作。张戡也已经博士后出站。

教师专业领域涉及经济学、管理学、理学、法学、社会学等学科,是一个多学科交叉,文理兼容,学跨中西,结构合理的年轻教师团队。

金融学专业专家学者介绍

朱新蓉,女,教授,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硕导组长。

要紧从事金融理论与金融管理的教学与科研。在《管理世界》、《财贸经济》等国家级、省部级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货币流通管理》、《金融概论》《金融学》等数部著作、教材陆续出版,已独立完成财政部、国家教委“九五”规划项目《区域金融中心进展战略研究》的研究工作;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2001年度金融研究重点课题《加入WTO:中国银行业制度竞争力研究》获优秀成果二等奖。1996年曾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马里兰大学进行高等财经教育交流与考察;还在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理工大学进行了学术交流;1998年12月赴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墨尔本皇家理工学院作短期访问考察。

兼任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湖北金融学会副会长,中国金融人才委员会常务理事,湖北省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湖北省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享受国家特殊奉献专家津贴。

主讲课程:金融学、银行经营管理学等。

宋清华男,教授,博士后,硕士、博士生导师。

现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华金融保险学院院长,兼任湖北省金融学会理事、武汉市金融学会理事、湖北省青年科协常务理事、武汉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要紧从事银行经营管理及金融风险管理教学及研究。出版专著《银行危机论》,参与撰写或者主编了《贷款的法律调整》、《银行信贷管理》等10余部著作、教材,在《管理世界》、《金融研究》等杂志上发表论文100余篇,主持完成了财政部“九五”规划课题《我国商业银行资产风险管理研究》等各类课题7项,参与了全国社科基金“九五”规划重点课题“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问题研究”等多项课

题的研究,目前正主持200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的关系研究》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重点项目《商业银行创新与资本市场——关于现代金融体系的思考》。曾获中国金融学会第三届全国优秀金融论文三等奖、湖北省第五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湖北省第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等。

主讲课程:银行经营管理、金融风险管理等。

刘惠好女,教授,经济学博士,硕士、博士生导师。

现为我校金融研究所所长,兼任湖北金融学会理事。

要紧从事银行经营管理、国际金融等方向的研究。主持、参与了《中国银行体系的重组与改造研究》等7项教育部基金课题、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及省级课题的研究,主编、参编了《现代商业银行》、《西方银行业务与经营》、《证券投资通论》等著作、教材、工具书10余部,在《财贸经济》、《管理世界》、《国际金融》等省部级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1994—1995年赴丹麦哥本哈根商学院访问研究,1997、1998年应世界银行之邀赴韩国经济进展学院及世界银行总部作访问交流,2000年赴新加坡国立大学访问交流,1997年被确定为校级跨世纪学术带头人,2000年获校“优秀女教职工”称号。目前正在主持教育部《中国银行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