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合集下载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v1.0可编写可改正平法讲座########企业2014年 7月目录v1.0可编写可改正第一部分基本观点⋯⋯⋯⋯⋯⋯⋯⋯⋯⋯⋯⋯⋯⋯⋯⋯⋯⋯⋯⋯⋯⋯⋯⋯⋯⋯⋯1第二部分柱平面表示法⋯⋯⋯⋯⋯⋯⋯⋯⋯⋯⋯⋯⋯⋯⋯⋯⋯⋯⋯⋯⋯⋯⋯⋯⋯3一、注写⋯⋯⋯⋯⋯⋯⋯⋯⋯⋯⋯⋯⋯⋯⋯⋯⋯⋯⋯⋯⋯⋯⋯⋯⋯⋯⋯⋯⋯⋯3二、抗震 KZ 筋结构⋯⋯⋯⋯⋯⋯⋯⋯⋯⋯⋯⋯⋯⋯⋯⋯⋯⋯⋯⋯⋯⋯⋯⋯⋯5三、非抗震 KZ 筋结构⋯⋯⋯⋯⋯⋯⋯⋯⋯⋯⋯⋯⋯⋯⋯⋯⋯⋯⋯⋯⋯⋯⋯⋯8四、柱筋制作安装量通病⋯⋯⋯⋯⋯⋯⋯⋯⋯⋯⋯⋯⋯⋯⋯⋯⋯⋯⋯⋯⋯9第三部分梁平面表示法⋯⋯⋯⋯⋯⋯⋯⋯⋯⋯⋯⋯⋯⋯⋯⋯⋯⋯⋯⋯⋯⋯⋯⋯⋯10一、注写⋯⋯⋯⋯⋯⋯⋯⋯⋯⋯⋯⋯⋯⋯⋯⋯⋯⋯⋯⋯⋯⋯⋯⋯⋯⋯⋯⋯⋯⋯10二、抗震 KL、WKL向筋结构⋯⋯⋯⋯⋯⋯⋯⋯⋯⋯⋯⋯⋯⋯⋯⋯⋯⋯⋯⋯12三、梁配筋结构⋯⋯⋯⋯⋯⋯⋯⋯⋯⋯⋯⋯⋯⋯⋯⋯⋯⋯⋯⋯⋯⋯⋯⋯⋯⋯⋯15四、非抗震 KL 同抗震 KL 的异同点⋯⋯⋯⋯⋯⋯⋯⋯⋯⋯⋯⋯⋯⋯⋯⋯⋯⋯⋯16五、梁筋制作安装量通病⋯⋯⋯⋯⋯⋯⋯⋯⋯⋯⋯⋯⋯⋯⋯⋯⋯⋯⋯⋯⋯16第四部分剪力平面表示法⋯⋯⋯⋯⋯⋯⋯⋯⋯⋯⋯⋯⋯⋯⋯⋯⋯⋯⋯⋯⋯⋯⋯17一、柱⋯⋯⋯⋯⋯⋯⋯⋯⋯⋯⋯⋯⋯⋯⋯⋯⋯⋯⋯⋯⋯⋯⋯⋯⋯⋯⋯⋯⋯⋯17二、身⋯⋯⋯⋯⋯⋯⋯⋯⋯⋯⋯⋯⋯⋯⋯⋯⋯⋯⋯⋯⋯⋯⋯⋯⋯⋯⋯⋯⋯⋯20三、梁⋯⋯⋯⋯⋯⋯⋯⋯⋯⋯⋯⋯⋯⋯⋯⋯⋯⋯⋯⋯⋯⋯⋯⋯⋯⋯⋯⋯⋯⋯22四、洞口平面表示法⋯⋯⋯⋯⋯⋯⋯⋯⋯⋯⋯⋯⋯⋯⋯⋯⋯⋯⋯⋯⋯⋯⋯⋯⋯24v1.0可编写可改正第一部分基本观点1、接头百分率(1)排扎接头连结区段长度为 1.3L ,区段内接头面积百分率梁板墙不宜>25%,柱不宜> 50%,确有必需增添时梁不该>50%,其余构件可放宽。

(2)机械连结及焊接接头连结区段为35d(d 为较大直径)且不小于500mm,凡接头中心点位于该区段内的接头均属于内一区段,区段内接头百分率,受拉区不宜>50%,接头不宜设在抗震框架梁、柱端加密区。

智慧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智慧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级别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代号
Ф
• 屈服强度:235MPa • 屈服强度:335MPa
• 极限强度:310MPa • 极限强度:510MPa
• 屈服强度:400MPa • 极限强度:600MPa
H、P、R、B、F、E分别为热轧(Hotrolled)、光圆(Plain)、带肋(Ribbed)、钢筋(Bars)、细 粒(Fine)\地震(Earthquake) 的英文开头字母,后面的数字代表屈服强度为***Mpa
后 2011 年对 03G101进 行 了修改 , 新图集 号 为 11G101-1、11G101-2、11G101-3、12G101-4。
6
钢筋工 平法的发展
2016年全面改编
同时废止
7
平法一般构造之认识钢筋
钢筋的种类 钢筋的级别
8
钢筋工 钢筋的种类
钢筋
是指钢筋混凝土用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用钢材,其横 截面为圆形,有时为带有圆角的方形。
工厂轧制的钢筋外形分为光圆钢筋、带肋钢筋、钢丝以及钢 绞线。
光圆钢筋实际上就是普通低碳钢的小圆钢和盘圆,分为盘条 钢筋和直条钢筋两种。
9
钢筋工 钢筋的种类
10
钢筋工 钢筋的级别
钢筋牌号
HPB30
HRB335 HRBF335
HRB400 HRBF400 RRB400
HRB500 HRBF500
23
钢筋工 钢筋的锚固:锚固长度不足引起的危害
上部纵向钢筋弯折 锚固水平段长度不足
梁纵向受力钢筋 锚固长度水平段不足
24
本节课习题
01 钢筋搭接长度的末端与钢筋弯曲处的距离不
C. 10
D. 5

整理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整理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目录1.引言 (1)2.建筑设计说明 (2)2.1 工程概括 (2)2.2 工程设计依据 (2)2.3 建筑设计的目的和要求 (2)2.4 建筑平面设计 (3)1.建筑剖面设计………………………………………………………………82.建筑体型和立面的设计……………………………………………………83.构造设计……………………………………………………………………93.结构设计说明 (11)3.1 工程概况 (11)3.2 设计主要依据和资料 (11)3.3 结构设计方案及布置 (13)3.4 变形缝的设置 (13)3.5 构件初估 (13)3.6 基本假定与计算简图 (14)3.7 荷载计算 (14)3.8 侧移计算及控制 (14)3.9 内力计算及组合 (15)3.10 基础设计 (15)3.11 施工材料 (15)3.12 施工要求及其他设计说明 (16)4 设计计算书 (16)4.1 设计原始资料 (16)4.2 结构布置及计算简图 (17)4.3 荷载计算 (19)4.4 地震作用计算 (30)4.5 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 (41)4.6 风荷载计算 (56)4.7 内力组合 (58)4.8 截面设计 (61)4.9 楼板设计 (69)4.10楼梯设计 (74)4.11 基础设计 (81)4.12 纵向连续梁设计 (94)5 电算部分 (99)结论 (154)致谢 (155)参考文献 (156)3 结构设计说明3.1 工程概况某中学教学楼,设计要求建筑面积约2000--4000m2,3-4层。

经多方论证,初步确定设为四层,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3.2 设计主要依据和资料3.2.1 设计依据a) 国家及江苏省现行的有关结构设计规范、规程及规定。

b) 本工程各项批文及甲方单位要求。

c) 本工程的活载取值严格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执行。

3.2.2 设计资料1 房屋建筑学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2 混凝土结构(上、下)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3 基础工程同济大学出版社4 建筑结构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5 结构力学人民教育出版社6 地基与基础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500. 483 X+ 291. 904.8 838.8 360.500. 483 X-291. 905.1 838.8 360.500. 483 Y+ 320. 347.5 318.8 490.500. 483 Y-268. 306.0 277.5 450.600. 482 X+ 0. 0.0 398.9 200.600. 482 X-0. 0.0 398.9 200.600. 482 Y+ 0. 0.0 86.7 200.600. 482 Y-0. 0.0 86.7 200.基础各阶尺寸:No: S B H1 2500 5200 4002 600 3300 4003 600 3300 200柱下独立基础底板配筋计算:load M1(kNm) AGx(mm*mm) load M2(kNm) AGy(mm*mm)483 487.122 3134.635 483 388.330 2465.589x实配:Φ10@180 y实配:Φ12@150节点号= 63 C20.0 fak(kPa)= 250.0 q(m)= 1.20 Pt= 34.0 kPa fy=210 mPa Load Mx'(kN-m) My'(kN-m) N(kN) Pmax(kPa) Pmin(kPa) fa(kPa) S(mm) B(mm) 368 -54.98 0.22 1218.40 284.81 240.71 264.00 1884 2826柱下独立基础冲切计算:at(mm) load 方向p_(kPa) 冲切力(kN) 抗力(kN) H(mm)500. 556 X+ 218. 267.7 248.2 420.500. 557 X-216. 265.9 248.2 420.500. 483 Y+ 213. 428.9 397.1 560.500. 483 Y-200. 407.6 374.0 540.600. 482 X+ 0. 0.0 86.7 200.600. 482 X-0. 0.0 86.7 200.600. 482 Y+ 0. 0.0 86.7 200.600. 482 Y-0. 0.0 86.7 200.基础各阶尺寸:No: S B H1 2300 3400 3002 600 600 4003 600 600 300柱下独立基础底板配筋计算:load M1(kNm) AGx(mm*mm) load M2(kNm) AGy(mm*mm)556 188.278 1400.877 483 356.200 2609.520x实配:Φ10@180 y实配:Φ16@180节点号= 64 C20.0 fak(kPa)= 250.0 q(m)= 1.20 Pt= 34.0 kPa fy=210 mPa Load Mx'(kN-m) My'(kN-m) N(kN) Pmax(kPa) Pmin(kPa)fa(kPa) S(mm) B(mm) 368 38.55 0.37 1313.80 277.90 249.86 264.00 1951 2927柱下独立基础冲切计算:at(mm) load 方向p_(kPa) 冲切力(kN) 抗力(kN) H(mm)500. 556 X+ 227. 275.2 257.8 430.500. 557 X-228. 276.5 257.8 430.500. 483 Y+ 215. 432.0 397.1 560.500. 483 Y-224. 447.5 408.9 570.600. 482 X+ 0. 0.0 86.7 200.600. 482 X-0. 0.0 86.7 200.600. 482 Y+ 0. 0.0 86.7 200.600. 482 Y-0. 0.0 86.7 200.基础各阶尺寸:No: S B H1 2300 3400 3002 600 600 4003 600 600 300柱下独立基础底板配筋计算:load M1(kNm) AGx(mm*mm) load M2(kNm) AGy(mm*mm)557 197.741 1471.289 483 375.813 2753.209x实配:Φ10@180 y实配:Φ16@180节点号= 65 C20.0 fak(kPa)= 250.0 q(m)= 1.20 Pt= 34.0 kPa fy=210 mPa Load Mx'(kN-m) My'(kN-m) N(kN) Pmax(kPa) Pmin(kPa) fa(kPa) S(mm) B(mm) 368 -33.27 0.00 1000.90 281.54 245.72 264.00 1704 2556柱下独立基础冲切计算:at(mm) load 方向p_(kPa) 冲切力(kN) 抗力(kN) H(mm)500. 556 X+ 184. 236.2 220.2 390.500. 557 X-183. 234.1 220.2 390.500. 483 Y+ 172. 360.5 329.6 500.500. 483 Y-164. 346.4 318.8 490.600. 482 X+ 0. 0.0 86.7 200.600. 482 X-0. 0.0 86.7 200.600. 482 Y+ 0. 0.0 86.7 200.600. 482 Y-0. 0.0 86.7 200.基础各阶尺寸:No: S B H1 2300 3400 3002 600 600 4003 600 600 300柱下独立基础底板配筋计算:load M1(kNm) AGx(mm*mm) load M2(kNm) AGy(mm*mm)556 158.219 1177.228 483 287.685 2107.580x实配:Φ10@180 y实配:Φ16@180节点号=66 C20.0 fak(kPa)= 250.0 q(m)= 1.20 Pt= 34.0 kPa fy=210 mPa Load Mx'(kN-m) My'(kN-m) N(kN) Pmax(kPa) Pmin(kPa) fa(kPa) S(mm) B(mm) 441 -2580.15 360.73 2397.23 340.29 0.15 343.20 2359 7458柱下独立基础冲切计算:at(mm) load 方向p_(kPa) 冲切力(kN) 抗力(kN) H(mm)501. 483 X+ 213. 1053.0 987.1 270.501. 557 X-244. 1177.0 1080.5 290.501. 483 Y+ 245. 261.8 238.9 410.501. 483 Y-175. 199.6 185.2 350.600. 482 X+ 0. 0.0 676.5 200.600. 482 X-0. 0.0 676.5 200.600. 482 Y+ 0. 0.0 86.7 200.600. 482 Y-0. 0.0 86.7 200.基础各阶尺寸:No: S B H1 2400 7500 4002 600 5700 4003 600 5700 200柱下独立基础底板配筋计算:load M1(kNm) AGx(mm*mm) load M2(kNm) AGy(mm*mm)557 505.066 3250.105 483 333.575 2117.937x实配:Φ10@200 y实配:Φ12@180节点号= 68 C20.0 fak(kPa)= 250.0 q(m)= 1.20 Pt= 34.0 kPa fy=210 mPa Load Mx'(kN-m) My'(kN-m)N(kN) Pmax(kPa) Pmin(kPa) fa(kPa) S(mm) B(mm) 368 -52.32 7.08 1073.01 294.20 233.13 264.00 1764 2647柱下独立基础冲切计算:at(mm) load 方向p_(kPa) 冲切力(kN) 抗力(kN) H(mm)500. 483 X+ 182. 233.8 220.2 390.500. 557 X-204. 254.8 238.7 410.500. 483 Y+ 189. 390.4 351.5 520.500. 483 Y-176. 366.5 340.4 510.600. 482 X+ 0. 0.0 86.7 200.600. 482 X-0. 0.0 86.7 200.600. 482 Y+ 0. 0.0 86.7 200.600. 482 Y-0. 0.0 86.7 200.基础各阶尺寸:No: S B H1 2300 3400 3002 600 600 4003 600 600 300柱下独立基础底板配筋计算:load M1(kNm) AGx(mm*mm) load M2(kNm) AGy(mm*mm)557 176.404 1312.532 483 314.690 2305.422x实配:Φ10@180 y实配:Φ16@180节点号= 70 C20.0 fak(kPa)= 250.0 q(m)= 1.20 Pt= 34.0 kPa fy=210 mPa Load Mx'(kN-m) My'(kN-m) N(kN) Pmax(kPa) Pmin(kPa) fa(kPa) S(mm) B(mm) 442 -1116.22 -284.08 1274.30 242.04 0.14 343.20 2047 7146柱下独立基础冲切计算:at(mm) load 方向p_(kPa) 冲切力(kN) 抗力(kN) H(mm)501. 556 X+ 237. 938.9 894.2 250.501. 482 X-136. 577.0 664.9 200.501. 556 Y+ 186. 158.3 144.7 300.501. 556 Y-143. 127.8 115.1 260.600. 482 X+ 0. 0.0 676.5 200.600. 482 X-0. 0.0 676.5 200.600. 482 Y+ 0. 0.0 86.7 200.600. 482 Y-0. 0.0 86.7 200.基础各阶尺寸:No: S B H1 2100 7200 4002 600 5700 3003 600 5700 300柱下独立基础底板配筋计算:load M1(kNm) AGx(mm*mm) load M2(kNm) AGy(mm*mm)556 320.390 2383.851 556 165.053 1209.178x实配:Φ10@200 y实配:Φ10@180节点号= 73 C20.0 fak(kPa)= 250.0 q(m)= 1.20 Pt= 34.0 kPa fy=210 mPa Load Mx'(kN-m) My'(kN-m) N(kN) Pmax(kPa) Pmin(kPa)fa(kPa) S(mm) B(mm) 441 -54.83 105.32 758.81 411.20 91.53 343.20 1525 2288柱下独立基础冲切计算:at(mm) load 方向p_(kPa) 冲切力(kN) 抗力(kN) H(mm)500. 556 X+ 158. 210.0 193.6 360.500. 557 X-113. 160.3 152.3 310.500. 556 Y+ 127. 278.0 257.8 430.500. 556 Y-115. 254.3 238.7 410.600. 482 X+ 0. 0.0 86.7 200.600. 482 X-0. 0.0 86.7 200.600. 482 Y+ 0. 0.0 86.7 200.600. 482 Y-0. 0.0 86.7 200.基础各阶尺寸:No: S B H1 2300 3400 3002 600 600 4003 600 600 300柱下独立基础底板配筋计算:load M1(kNm) AGx(mm*mm) load M2(kNm) AGy(mm*mm)556 134.372 999.794 556 210.551 1542.499x实配:Φ10@180 y实配:Φ16@180* END *结论毕业设计是教学计划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培养了我们综合运用所学基础和专业知识,提高了我们实践能力,是最后一个重要教学环节。

解读新国标设计图集《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分析

解读新国标设计图集《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分析

柱字体:大中小打印:省纸版>> 清晰版>> 自定义>>我们都知道从2011年9月1日起,11G101系列平法正式发布实施,那新平法的编制原因是什么?新平法对我们造价员会有什么影响?我们将在新规范、新图集修订背景部分中向大家介绍。

了解背景后,我们将按照11G101-1的顺序,向大家依次讲解柱、剪力墙、梁、板的配筋构造。

旧结构规范的问题1.安全储备不高,耐久性不足,难以适应以人为本及可持续发展的需要2.结构整体稳固性和防倒塌性能应予以反映,防灾性亟待加强3.对真正影响安全的结构方案和内力分析重视不够,而截面配筋计算的内容比较繁琐4.构件抗震、复合抗力、裂缝控制、装备叠合、预应力结构抗震等设计方法有待完善5.各行业规范的协调趋同缓慢,统一的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规范有待形式6.只对规范负责而不对工程负责,快速设计急功近力,水平不高,质量存疑7.规范管理体制有待改进,垃圾专利及广告性标准对科技创新及规范应用的影响8.材料强度偏低,结构截面及自重偏大,配筋过多的局面亟待改变9.多轴应力的约束混凝土潜力开发、配箍形式及钢筋连接、锚固改进及应用滞后现在,我们首先学习新规范、图集修订背景。

我们都知道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是2001年发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是02年发布的,规范从发布至今已经使用了近10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发现规范中存在不少的问题,例如材料强度偏低,配筋偏大。

新技术应用滞后,像多轴应力约束混凝土、配箍形式、钢筋连接、机械锚固等新技术老规范没有体现。

很多设计方法也有待改善。

另一个方面,大家都知道我国是地震多发国家,唐山地震后我们国家订立了“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但是2008年的汶川地震和2010年的玉树地震,都超过了当地的设防烈度,造成了人员和财产的重大损失。

因此在地震过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专家,对建筑和基础设施的破坏情况进行研讨,并着手开始修订一系列规范。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答:
不需要了,只需要按一般箍筋加密区范围要求加密即可。Hn/3加密区范围由根底顶面嵌固部位所在位置确定。
22
咨询:
P34,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LaE,要是是HPB235级钢,是否已包括弯钩长度了?180度的弯钩长度取多少?
答:
LaE不包括弯钩长度。一个180度的弯钩长度为6.25d。
23
咨询:
1:P33,钢筋保卫层指什么?
答:
Hn应从根底顶面-1.500m开始算起。
7
咨询:
P56,本页中梁柱端节点上下有两个,区不何在?
答:
本页表示顶层抗震框架梁柱端节点构造,梁上部纵筋在柱内与柱纵筋搭接锚固做法。当梁上部纵筋配筋率小于等于1.2%时,可按本页上图构造要求施工;当梁上部纵筋配筋率大于1.2%时应按以如下面图构造要求施工。
8
咨询:
框架梁与边缘端柱连接,梁的纵筋锚固从何处开始算起?
答:
aEa)。
9
咨询:
aEaE就满足要求了;本人有所迷惑,柱外边是否按柱中线外都称为外边的范围,如是如此,钢筋不一定要伸至柱纵筋处;同时伸至纵筋内侧,内侧范围也较大,甚至可理解为柱中线以内范围。另外,P67框支梁钢筋“伸至对边柱纵筋内侧〞请咨询外边与对边概念是否相同,为何不统一?
答:
1:如预埋U形插筋有困难,可做成两个L形插筋,端部直钩长度应大于等于10d。
2:LaE的长度从框支柱边缘算起。
11
咨询:
P36,抗震框架柱,上柱配筋大于下柱〔根数多于下柱,钢筋直径也大于下柱〕。咨询:采纳图1连接型式是否能够?
答:
当上柱纵筋直径不大于下柱时能够采纳图1的连接构造;当上柱纵筋直径大于下柱时不应采纳图1的连接构造,而应采纳图2的连接构造。

解读汇报新国标设计图集《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解读汇报新国标设计图集《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柱字体:大中小打印:省纸版>> 清晰版>> 自定义>>我们都知道从2011年9月1日起,11G101系列平法正式发布实施,那新平法的编制原因是什么?新平法对我们造价员会有什么影响?我们将在新规范、新图集修订背景部分中向大家介绍。

了解背景后,我们将按照11G101-1的顺序,向大家依次讲解柱、剪力墙、梁、板的配筋构造。

旧结构规范的问题1.安全储备不高,耐久性不足,难以适应以人为本及可持续发展的需要2.结构整体稳固性和防倒塌性能应予以反映,防灾性亟待加强3.对真正影响安全的结构方案和内力分析重视不够,而截面配筋计算的内容比较繁琐4.构件抗震、复合抗力、裂缝控制、装备叠合、预应力结构抗震等设计方法有待完善5.各行业规范的协调趋同缓慢,统一的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规范有待形式6.只对规范负责而不对工程负责,快速设计急功近力,水平不高,质量存疑7.规范管理体制有待改进,垃圾专利及广告性标准对科技创新及规范应用的影响8.材料强度偏低,结构截面及自重偏大,配筋过多的局面亟待改变9.多轴应力的约束混凝土潜力开发、配箍形式及钢筋连接、锚固改进及应用滞后现在,我们首先学习新规范、图集修订背景。

我们都知道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是2001年发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是02年发布的,规范从发布至今已经使用了近10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发现规范中存在不少的问题,例如材料强度偏低,配筋偏大。

新技术应用滞后,像多轴应力约束混凝土、配箍形式、钢筋连接、机械锚固等新技术老规范没有体现。

很多设计方法也有待改善。

另一个方面,大家都知道我国是地震多发国家,唐山地震后我们国家订立了“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但是2008年的汶川地震和2010年的玉树地震,都超过了当地的设防烈度,造成了人员和财产的重大损失。

因此在地震过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组织专家,对建筑和基础设施的破坏情况进行研讨,并着手开始修订一系列规范。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独立基础、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独立基础、

这本书的逻辑性也让我印象深刻。从基础知识入手,逐步深入到独立基础的 构造详图,每一个章节都紧密相连,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这种逻辑严密 的结构,使得我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各个知识点之间的,更好地把 握整体的知识脉络。
这本书的语言表达也十分出色。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混凝土结 构施工图知识进行了生动的阐述。这使得我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能够理解各个 知识点,更能够感受到作者对于这一领域的热爱和执着。
在建筑工程领域,施工图的准确性和规范性是至关重要的。它们不仅是施工 的依据,更是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文件。《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 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独立基础》这本书,
为我们提供了详尽的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对于提高施工图的绘制水平和保 证工程质量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以下是从该书中摘录的一些精彩内容。
作者简介
这是《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独立基础、》的读书笔记,暂无 该书作者的介绍。
谢谢观看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独立基础》这本 书是一本极具实用价值的工具书。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详尽的制图规则和构造详 图,还通过大量的实例和图示,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施工图的绘制技巧。 相信这本书对于广大建筑工程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来说,将会是一本不可或缺的 宝贵财富。
阅读感受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独立基础》一书是土木工程领域不可 多得的佳作,对于推动我国土木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的进步具有深远影响。希望广大土木工程专 业人员能够认真研读该书,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精彩摘录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独立基础》的精 彩摘录

广联达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广联达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新建工程:工程名称、计算规则、工程信息、编制信息、完成一、前期准备:新建工程:工程名称、抗震等级、工程所采用的计算规则新建楼层:楼层的层数和层高、混凝土标号、保护层厚度楼层设置通过插入或删除楼层即可,插入地上楼层时选择首层点插入楼层输入底标高和层高,插入地下楼层时选择基础层点插入楼层。

新建楼层注意的内容:1、插入普通楼层(女儿楼单独为一层)2、基础层层高的含义:无地下室:从基础底面到首层结构地面有地下室:从基础底面到地下室结构地面3、混凝土标号、保护层的修改复制到其他楼层楼层缺省钢筋设置(首层,-0.10m~3.80m)二、软件做工程的流程1、新建轴网2、绘图输入框架结构:柱-梁-板-基础-其他零星结构框剪结构:墙-墙柱-墙梁-板-基础-其他零星结构砖混结构:砌块墙-构造柱-圈梁-板-基础-其他零星结构软件界面介绍:(菜单、导航栏、工具栏)1、新建轴网、绘制轴网:(轴网的定义:是工程的定位线。

)新建轴网-绘制轴网(选择轴网类型正交轴网、圆弧轴网、斜交轴网)-输入轴网上下开间及左右进深-点击绘图确认即可软件常用功能:左键:选取图元,支持点选、框选右键:确认、快捷菜单鼠标滚轴:向前推放大、向后推缩小按住拖动:平移双击:显示全屏钢筋类别:03G系列:钢筋级别:一级钢A、二级钢B、三级钢C柱钢筋生根构造底层钢筋构造中间层钢筋构造变截面钢筋构造、插筋构造、钢筋变化钢筋构造顶层钢筋构造箍筋钢筋构造非抗震框架柱钢筋构造框支柱钢筋构造2、柱:定义-绘图-统计计算量定义柱、输入信息、点击绘制即可,如要查看钢筋量直接点汇总计算即可。

(蓝色为公有尺寸,黑色为私有尺寸,通过查改标注来修改柱子偏心)计算查量:(汇总计算、查看钢筋量、编辑钢筋)3、统计计算报表查量小结:构件绘制:定义——绘图剪力墙墙身钢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法讲座########公司2014年7月目录第一部分基本概念 (1)第二部分柱平面表示法 (3)一、注写 (3)二、抗震K Z钢筋构造 (5)三、非抗震K Z钢筋构造 (8)四、柱钢筋制作安装质量通病 (9)第三部分梁平面表示法 (10)一、注写 (10)二、抗震KL、WKL纵向钢筋构造 (12)三、梁配筋构造 (15)四、非抗震KL同抗震KL的异同点 (16)五、梁钢筋制作安装质量通病 (16)第四部分剪力墙平面表示法 (17)一、墙柱 (17)二、墙身 (20)三、墙梁 (22)四、洞口平面表示法 (24)第一部分基本概念1、接头百分率(1)排扎接头连接区段长度为1.3L,区段接头面积百分率梁板墙不宜>25%,柱不宜>50%,确有必要增加时梁不应>50%,其他构件可放宽。

(2)机械连接及焊接接头连接区段为35d(d为较大直径)且不小于500mm,凡接头中心点位于该区段的接头均属于一区段,区段接头百分率,受拉区不宜>50%,接头不宜设在抗震框架梁、柱端加密区。

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不宜采用焊接接头。

2、HPB235钢筋:°弯钩,直径≥2.5d,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3d,箍筋弯钩直径不小于受力钢筋,一般结构弯90°,平直部分不宜小于5d,抗震结构应为135°,平直部分不应小于10d且不应小于75。

3、抗震等级钢筋混凝土房屋根据烈度、设防类型、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场地类别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计算和构造措施要求。

4、锚固长度L1、L1E注:当不同直径的钢筋搭接时,其l1E与l1值按较小的直径计算;在任何情况下l1不得小于300mm;式中ζ为搭接长度修正数。

L a、L aE注:1、四级抗震等级L aE=L a;2、当弯锚时,有些部位的锚固长度为≥0.4L aE+15d,见各类构件的标准构造祥图。

3、当HRB335、HPB400和RRB400级纵向受拉钢筋末端采用机械锚固措施时,包括附加锚固端头在的锚固长度可取为本图集第33页和本页表中锚固0.7倍。

机械锚固的形式及构造要求详见本图集第35页。

4、当钢筋在砼施工过程中易受扰动(如滑模施工)时,其锚固长度应乘以修正系数1.1,在任何情况下,锚固长不得小于250mm。

HPB235钢筋为受拉时,其末端应做成180°弯钩。

弯钩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3d。

当为受压时,可不做弯钩。

第二部分柱平面表示法一、注写1、列表注写起止标高:变截面或变钢筋与轴线关系:b1 b2 h1 h2纵筋:各边纵筋相同注一次,不同则各边分别标注,对称时只注一边箍筋:常用1型2型例:A10@100/200 A10@100 LA10@100/200 2、截面注写二、抗震KZ钢筋构造1、纵向钢筋连接①加密区就是非连接区②下柱钢筋比上柱多时,下柱筋锚固L1E(搭接长度)③按03G101-1图集第40页注,加密区也适用于抗震剪力墙上柱及梁上柱。

2、边柱、角柱柱顶纵向钢筋构造选(一)型,选B型原则:全部外侧纵筋锚固1.5 L aE ,侧筋直锚L aE ,不足L aE 弯钩长12d。

3、中柱柱顶纵向钢筋构造选B、C原则:够L aE 直锚,≥0.5 L aE 弯钩长12d4、变截面钢筋构造原则:c/h b≤1/6时不变c/h b>1/6时下柱筋锚0.5 L aE +c+200,上柱筋锚1.5 L aE三、非抗震KZ钢筋构造1、纵向钢筋连接下柱钢筋比上柱多时下柱钢筋锚固L1 (搭接长度)2、边柱、角柱柱顶钢筋构造选(一)、选B同抗震KZ相同,只是LaE 改为La3、中柱柱顶:同抗震KZ,只是LaE 改为La4、变截面:将抗震KZ中LaE 改为La5、箍筋加密:纵向钢筋搭接围加密四、柱钢筋制作安装质量通病1、焊接报告未出就浇捣2、箍筋135°弯钩平直部分太短3、接头设在箍筋加密区4、拉筋数量不足5、柱纵筋偏位,修正时打弯角度太大(打弯角度1:6,达不到可锚筋解决)6、梁柱交叉处应是加密区而实际箍筋太少7、顶层纵筋锚固长度不足,主要是边柱外侧筋(≥1.5 L aE,≥1.5 L a)8、加密区箍筋间距过大,加密区高度不足第三部分梁平面表示法一、注写1、平面注写:集中标注+原位标注。

集中标注表达通用数值,原位标注表达特殊数值,原位标注取值优先。

集中标注①代号、序号、跨数、有无悬挑KL7(5A)—7号框架梁,5跨,A表示一端有悬挑。

(悬挑不计跨数,两端有悬挑记为B)WKL5(6B)—5号屋面框架梁,,6跨、两端悬挑。

L9(7)—9号非框架梁,7跨,无悬挑。

XL2—2号悬挑梁。

JZL4(4A)—4号井字梁、4跨,一端有悬挑。

(井字梁跨数为总支座数减1,任两支座间无论有几根同类梁与其相交,均不作为支座。

井字梁在平面图中用单粗虚线表示)②截面尺寸b×h,YC1×C2 (C1为腋长,C2为腋高),或b×h1/h2(悬挑梁根部梁高h1,端部梁高h2)③箍筋例:A10@100/200(4)A8@100(4)/150(2)13A10@150/200(4)(表示端部13个箍间距150,中间间距200)④梁上部通长筋和架立筋(只注一项为上部筋,有“;”后面为下部筋)例:2B22+(4A12)角上2根B22,4根A12架立筋3B22;3B20梁上部3根B22,下部3根B20⑤梁侧面构造筋和受扭筋G4A12 梁两侧各配2根A12构造筋(搭接、锚固长15d)N6B22 梁两侧各配3根B22受扭纵向钢筋(搭接长度L1(L1E)、锚固长度L a (L aE))⑥梁顶面标高高差原位标注①梁上部全部纵筋例:6B25 4/2 上排4根下排2根(两排用“/”号)2B25+2B22 角部B25,中间B22(不同直径用“+”号,角筋在前)②梁下部纵筋:(方法同上)二、抗震KL、WKL纵向钢筋构造03G101-1图集第56页屋面梁上部筋伸入柱不方便,一般不用。

1、抗震等级楼层框架梁(上图与下图没有区别)①第一排伸出L n/3(L n为左右跨之较大值)②搭接除在图示位置外,也可在跨中L n/3围搭接一次③直锚≥L aE且≥0.5h e+5d时可不折弯2、抗震屋面框架梁①中间与楼层梁相同,端部底筋也相同,上部筋伸至梁底,柱外部筋锚固1.5L aE②角部附加钢筋3、抗震等级框架梁加密区:03G101-1图集第63页与第62页不同的是,二至四级抗震加密区≥1.5h b≥500①加密区为2h b(1.5 h b)及500较大值②当梁高h w≥450时,梁侧面设构造钢筋间距≤200③附加吊筋梁高大于800是60°,附加吊筋下部平直部分为次梁宽加100,上部为20d三、梁配筋构造注意挑梁配筋构造四、非抗震KL同抗震KL的异同点非抗震KL同抗震KL基本相同。

不同点:①只是搭接长度不同,非抗震KZ上部纵筋搭接长度150,下部纵筋为L a,屋面为L aE;②将抗震KL中L aE改为L a五、梁钢筋制作安装质量通病1、现场焊接(电弧焊)质量差,焊接太短(搭接焊双面5d,单面10d)2、钢筋保护层是指主筋保护层,实际按箍筋考虑,造成尺寸太小,主筋保护层过大。

箍筋135°弯钩平直部分太短3、框架梁端弯锚部分不足15d,尤其是大直径钢筋4、梁钢筋尺寸中L n/3、L n/4未按相邻两跨较大一跨计算或下料正确安放不正确5、搭接长度未计算修正系数6、漏放钢筋,主要是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平法规定要设而图上未注明。

(h≥450,a≤200)7、梁垫块未垫好造成保护层不准8、箍筋加密区太短,箍筋间距太大9、相邻纵筋并在一起10、屋面框架梁上部纵筋未伸到梁底11、吊筋上部平直部分不足20d第四部分剪力墙平面表示法剪力墙平面表示法包括剪力墙柱、剪力墙身、剪力墙梁(简称墙柱、墙身、墙梁)及洞口补强构造四部分。

一、墙柱1、标注:例:GDZ3 20B18A10@150 GJZ4 16B20A10@150 GYZ6 24B18A10@1502、尺寸:除端柱b c、h c,扶壁柱,非边缘暗柱外,同平法构造相同时,设计不注①约束边缘柱:h c按7度设防计算0.2或0.15h w后再与1.5b w 、450比较例:墙肢长3米:0.2h w=600 0.15h w=450 YDZ尺寸300②构造边缘柱:暗柱:400 翼墙柱、转角柱:3003、钢筋:①纵向钢筋连接(03G101-1图集第50页图中连接构造部分)约束边缘与构造边缘柱相同②箍筋:抗震设计纵筋搭接围箍筋按≤5d(d为纵筋较小直径)≤100间距加密,非抗震设计是否加密由设计注明。

4、端柱、小墙肢的竖向钢筋与箍筋构造与框架柱相同,其中抗震竖向钢筋构造详见第36页至38页,非抗震纵向钢筋构造详见第42页至44页,抗震箍筋构造详见第40页,非抗震箍筋构造详见第45页。

二、墙身1、编号例:Q2(2排)墙厚250 水平A10@250 竖向A10@250 拉筋A6@5002、钢筋:水平筋①搭接围错开500,沿高度每隔一根错开搭接,拉筋与各排钢筋排扎②端部,弯钩长15d,无暗柱双列拉筋③转角翼墙柱:侧筋伸到外侧弯钩长15d④端柱:伸到对侧弯钩长15d(满足≥0.4L aE≥0.4L a条件),如柱达到锚固长度可不弯钩。

竖向钢筋03G101-1图集第48页剪力墙身竖向分布钢筋连接构造三、墙梁墙梁和KL类似1、编号连梁(无交叉暗撑及无交叉钢筋)LLXX连梁(有交叉暗撑)LL(JC)XX连梁(有交叉钢筋)LL(JG)XX暗梁ALXX边柜梁BKLXX例:LL5 2层300×2970 3层300×2670 4-9层300×2070 A10@100(2)4B22,4B22 (0,800)2、构造要求中间锚固长度L aE(L a)且≥600端部同框架梁:≥0.4L aE(L e1)+15d弯钩,屋面上部筋弯至梁底3、设计采用平法构造详图时,不注项目①暗撑截面尺寸(b w/2),斜交叉钢筋(L aE ,L a)②墙梁侧面纵筋同墙身水平筋时不注,不同时另注例GA10@150四、洞口平面表示法1、圆形洞口例:YD1 D200 1号圆洞,直径2002层-0.800 洞口中心相对结构楼(地)面标高其它层-0.5002B16A10@100(2)每边补强钢筋与箍筋2、矩形洞口例:JD3 400×300 3号矩形洞口,宽400,高300+3.100 洞口中心相对标高洞口宽高均不超过800,每边补强钢筋按构造详图设计不注例:JD2 400×300+3.1003B14 与构造详图不同,设计标注例:JD5 1800×2100+1.8006B20A8@150 宽大于800时设补强暗梁,具体按构造详图,暗梁高一律为4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