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职业资格框架探析及启示
澳大利亚能力本位职业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澳大利亚能力本位职业教育的特点及启示作者:张红延田太和来源:《河南教育·职成教》2019年第05期澳大利亚是世界上职业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其先进和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以能力为本位的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是政府以行业企业为驱动,制定通用的培训包,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有较为完善且统一的职业能力评估办法,对职业教育师资有严格的选聘制度。
其对我国职业教育在“知识+技能”升学选拔、中高职衔接、师资队伍建设、规范办学等方面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一、澳大利亚能力本位职业教育的特点(一)职业资格证书框架澳大利亚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每个产业、岗位都有相应的资格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全国通用。
澳大利亚职业资格证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文凭)、六级证书(高级文凭)等。
政府法律规定,只有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才能从事相关职业工作。
职业资格证书是求职者就业的必备条件,也是雇佣者被免除相应法律责任、确定求职者工作报酬的依据。
在澳大利亚教育体系中,1~6年级相当于小学教育,7~9年级相当于初中教育,10~12年级相当于高中教育。
其中,11~12年级开设有职业教育培训课程,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可取得相应职业的一级资格证书和二级资格证书。
学生读完12年级后,一部分升入大学,另一部分则进入TAFE(职业学院)。
学生在TAFE(职业学院)学习期间可取得三级资格证书、四级资格证书、文凭(五级资格证书)、高级文凭(六级资格证书)等。
TAFE(职业学院)学业完成后,可选择直接就业,也可升入普通大学继续深造,其在TAFE(职业学院)的学历,可折算成大学学分,为取得学位创造条件。
(二)职业教育培训包1997年,澳大利亚开发了全国统一且通用的职业教育培训包。
培训包主要包括能力标准(能力单元)、资质(证书)框架和评估标准(评估细则)。
培训包含有若干能力单元,每个能力单元都反映了行业所需要的能力标准,描述了符合工作需要的专业技能、知识和态度。
澳大利亚资格框架制度对我国中高职衔接的启示

u a t e C e r t i i f c a t e ) 、 研究生文凭 ( G r a d u a t e Di p l o —
ma ) 、 硕士 学位 ( Ma s t e r s De g r e e ) 、 博士学位( Do c — t o r a l De g r e e ) , 根据其授 权机 构 的不 同又可 以分 为
珂 ' 翔l 歪 疆2 0 1 5 年 第2 5 期
海外职 教
澳大 利亚资格框 架制度对我国中高职衔接 的启示
梁 丹
摘
要: 澳大利亚资格框架( 简称 A Q F . ) 制度是澳 大利亚职业教 育得 以快速发展 的重要 举措 之一 。其 无论在 资
格框 架的具体 内容 、 制度保障还是组织机 构的运作 方面 , 都凸显 出一定的特 色。我 国要在借鉴澳 大利 亚资格框
级作 为 自身 的学 习起 点 , 随之再依 据 自身 的需要等
( C e r t i i f c a t e 1 V) 、 文凭 ( D i p l o m a ) 、 高级文凭 ( A d 一
4 4
继续学习, 获得更高等级的资格证书。 l 3
海外 职教
AQ F 资格等级 AQ F 资格等级标 准 等级 1的毕业生将具 等级 1 备初始 工 作 、 参 与社 会 和/ 或 继 续 学 习 的 知识和能力 。 等级 2的毕业生将具 等级 2 备在特定情境下工作 和/ 或继 续 学 习 的 知
且, A QF提供 的灵 活 、 透明、 系统化的学习路径 , 消 除 了各 个 教 育 部 门之 间 的界 限 。 l 1 本 文 在 分
澳大利亚职业资格考评体系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80澳大利亚职业资格考评体系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马伟芳 黄漫玲(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安全防范系,北京 102612 )【摘 要】梳理澳大利亚的国家职业考评体系,来分析和总结有效实施的职业资格考评成功经验。
总结澳大利亚职业资格考评的成功经验对改革和完善我国职业资格考评制度的启示。
希望能对改善我国当前职业资格考评现状,进而对推进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健康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澳大利亚职业资格考评体系;高职教育;经验启示澳大利亚职业教育长盛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家实行严格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澳大利亚政府从一九八二年开始,经过二十余年的不断研究和探索,先后几次出台改革方案,最终于一九九五年建立并实施了国家职业资格框架等一系列政策和法规。
澳大利亚政府逐步建立和采用全国统一的职业资格认证框架(Australia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AQF),改变了过去中学、职业教育院校和产业界培训机构各自颁发资格证书的状况。
澳大利亚职业资格认证框架构建起高中、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之间以及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之间的“立交桥”,使得各种层次、不同形式的教育相互沟通、补充和交叉,形成具有梯次结构的有机网络。
该网络由十二个义务教育以后的资格证书组成,包括六个职业教育资格的专业等级证书:一级证书、二级证书、三级证书、四级证书、文凭和高级文凭。
取得了高级文凭证书,就可免试直升大学二年级攻读学位,同时不同等级的技术技能证书培训是通过学分制逐步积累完成的,是一种灵活、多级的教育培训模式。
一、澳大利亚职业资格考评体系简介(一)职业资格考评制度全国统一,职业资格考评活动以国家职业资格能力标准为依据澳大利亚根据行业的需求,通过政府力量开发制定以国家为主体的、统一的职业资格框架,打破了职业流动的障碍,促进了劳动力市场上职业资格证书的互认。
澳大利亚的国家职业资格框架体系是在行业需求的基础之上建立的,行业中不同等级证书的考评内容与不同等级的职业岗位要求相对应。
从澳大利亚资格框架体系看中国职业资格证书的“证出多门”

从澳大利亚资格框架体系看中国职业资格证书的“证出多门”【摘要】中国职业资格证书的“证出多门”现象带来弊病丛生,不改变职业资格证书九龙治水的局面,将严重制约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本文分析借鉴了澳大利亚的国家资格证书框架体系,从立法、管理体制、监督体制上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澳大利资格框架体系(AQF)职业资格证书;证出多门职业资格证书是劳动就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国家考试制度。
它是指按照国家制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通过政府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和鉴定,对合格者授予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①。
职业资格证书是表明劳动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证明。
它是劳动者求职、任职、开业的资格凭证,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劳动者的主要依据,也是境外就业、对外劳务合作人员办理技能水平公证的有效证件②。
然而,长期以来,中国的职业资格证书管理处于一种混乱无序的状态,多头管理、各自为战,所呈现的“证出多门”现象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
对于学习者来说,为了取得一个级别的职业资格证书不仅要重复学习,还要付出高昂的学费,从而损害了他们的利益;同时,这也大大降低了职业资格证书的科学性与权威性,对于中国的职业教育发展也非常不利。
仅以计算机应用技能的认证为例,目前就有教育部、劳动保障部、人事部、信息产业部及协会、商业机构等组织的十余类数十种认证,考试培训费用从数百元至数千元不等,不同证书的适用面大不相同。
劳动部门的计算机高新技术考试,主要针对劳动者就业,是以应用为主,与国家职业标准、就业政策及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相衔接的实效性考试;教育部门设立的全国性计算机等级考试,是从教育层面,对计算机理论知识及基础能力进行的考试;而人事部门的计算机水平考试,是对专业技术人员申报职称进行的考核。
劳动、教育部门组织的计算机考试成绩,不能用于评职称,人事部门评职称组织的水平考试,也不能当文凭或职业资格证去求职。
澳大利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特点及启示

J u a o h n d A rn ui o r l fC e g u e a t n o c V c t nlad T c nclC l g o a oa n e h ia o ee i l
2 1 9月第 3期 ( 00年 总第 8 4期)
WU Xu e ii j
Ab ta t sr c Au tai so e o h s u c sf lc u tis i o ain le u ain a d tann a d i r fsin l srla i n fte mo ts c e su o n re n v c to a d c to n r iig, n t p oeso a s
一
、
澳 大利亚 职业 资格框 架
亚 国家质量 培训 框 架 中 , 由行 业 设计 了不 同层级 的 培训包 , 每个 培训 包 详 细说 明并 整合 了获 得具 体 职
( ) 一 澳大利 亚职业 资格框 架
19 9 5年 1月 , 大 利 亚 政 府 开 始 改 变 由 中学 、 澳
业 资格证 书 的能力 标 准 , 同等级 的证 书标 准 与 不 不
同层 级 的职业 岗位要 求 能力相 对应 。学员 达到 了所 学资格 的全 部能 力 标 准 , 可 以获 得 相应 机构各 自颁发 资格证 书 的状况 , 步 实施 全 国统 一 的 职 业 资 格 认 证 框 架 逐
A F A s aaQ af ao r w r) Q ( ut i u ict nFa o 。 r li i l me k
q ai c to et c t y tm se e r n q e. h a i fito u t n o sr i u c sf le p r n e ti u f ain c ri ae s se i v n mo e u i li i f u On t e b ss o nr d ci fAu ta a s c e su x ei c , s o l e h p p rtist ov wo q e t n x sig i rfs in lq ai c t n c ri c t y tm n Chn o e i a a e c e u a a e r o s let si se itn n p oe so a l f ai e f aes se i ia: n s c d mi d c — e u o u i o ti t n a d c ri c t n g me tb ln o t e at ns, nh r i c d mi d c t n a d p oe so a ai c t n i n e f ae ma a e n eo g t wo d p rme t a te s a a e c e u ai n rfs in q l f ai o t i o l u i o c ri c t ri ig lc fc h so e f ae tann a k o o e in. ti Ke o d yW r s Au tai , rfs in uai c to e i c t y tm ,fau e , nih e me t srla p oe so a q l f ain c r f ae s se l i ti e t r s e l tn ns g
澳大利亚国家资格框架研究

澳大利亚国家资格框架研究国家资格框架的构建逐渐成为一种国际潮流趋势,澳大利亚作为首批国家资格框架创建国家之一,经过多年的修订运作已经形成了非常完善的体系。
在国家资格框架的构建与发展的过程中,推动了澳大利亚独具特色的国家教育体系的形成,使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得到快速发展,培养了众多高水平、高素质人才。
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存在很大问题,资格证书体系也非常混乱,所以可以借鉴澳大利亚国家资格框架发展的成功经验,为我国资格框架的构建提供帮助,提升我国的职业教育地位。
本文通过对澳大利亚国家资格框架发展历程的梳理,以及对2013年最新颁布的资格框架内容及现状分析整理总结其特点,针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为我国资格框架构建提供参考意见。
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即引言、澳大利亚国家资格框架发展概述、澳大利亚国家资格框架现状、澳大利亚国家资格框架的调整、澳大利亚国家资格框架的特点及借鉴价值。
第一部分引言,提出研究问题的原因、研究目的,核心概念界定,有关研究问题国内外研究的现状,本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研究意义。
第二部分澳大利亚国家资格框架发展概述,根据澳大利亚历史发展阶段和重要文件的颁布,将澳大利亚国家资格框架历史发展过程分成四个阶段创设前期、初步创设、变革期、完善期,并针对每一个阶段具体变化及原因进行分析说明。
第三部分澳大利亚国家资格框架现状,介绍了澳大利亚国家资格框架的相关内容,包括目标,水平标准及资格类型的描述,资格类型学习结果描述、在水平结构中资格类型的位置、对资格类型的规范以及澳大利亚资格框架资格的发行策略、路径策略、注册策略以及添加和删除策略,澳大利亚国家资格框架安排实施、管理和监督。
第四部分澳大利亚国家资格框架的调整,通过澳大利亚资格框架的调整部分的研究,结合社会需求,分析其调整的原因,总结其效果与不足。
第五部分澳大利亚国家资格框架的特点及借鉴价值,通过对澳大利亚国家资格框架现状分析,总结其特点,分析我国实行资格框架的可行性因素,并总结澳大利亚国家资格框架发展经验,构建和发展我国资格框架。
澳大利亚职业资格框架对我国构建职业资格框架的启示

作者简介:徐平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职业技术教育㊂仿真平台,让学生根据工作任务一步步深入,最终达到企业筛选人才和学生掌握技能的双赢㊂这类 赛 ,可以多多组织,大力推广㊂4.4㊀ 证 的社会认可必须重视所谓 证 ,是学生技能能力被认可的直接表现㊂我们不唯 证 ,但是 证 是技能水平的外在表现形式㊂一般而言,一个专业会对应多个职业技能证书,举个例子,跨境电商专业对应的 1+X 证书有很多,这是由于跨境平台的类别决定的㊂有的侧重B2B,有的致力于B2C,当然还有C2C 的㊂针对不同的平台类型,不同的平台规则,要求掌握的技能点是不一样的㊂学生会选择不同的平台进行 1+X 考试,比如阿里巴巴国际站,亚马逊,Ebay,或者速卖通等㊂掌握多个平台的运营技巧当然是有优势的一件事,但是社会认可程度依然不够㊂此前,国家建立了 学分银行 ,同学们在学分银行可以获取一定量的学分,在 1+X 考取的证书也折合到 学分银行 进行累计,下一步 学分银行 会凸显出自己的优势,也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激励学生考取多个平台的 职业资格证书 ㊂目前,有 证 的同学可以进入到企业的 双选会 ,纳入到 人才库 的范围中,对于学生而言这无疑是具有吸引力的一项政策㊂同样是在校生,有的同学手握好亿家公司的offer,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给其他同学提供一条就职的路子,回到我们考虑专业的本质上来讲,走向社会,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就是我们最初的出发点㊂5㊀结束语跨境电商的高速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机遇,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㊂解决人才紧缺是高职院校当务之急㊂鉴于跨境电商专业的新兴性和未知性,唯有紧跟时代发展脚步,在摸索中探寻一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培养更多学生成为人才储备的后备力量,才能助力国家发展,实现数字化兴国㊂参考文献[1]刘伟.高职教育1+X 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 ].船舶职业教育,2022,(01).[2]肖文杰,董坚峰.基于赛教融合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 ].现代商贸工业,2022,(19).[3]谭善尹.跨境电商视域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3,(01).[4]方巍巍.自贸区扩容背景下高职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商业经济,2022,(03).[5]冯灿钧.高校 院园合一 机制下跨境电商综合实验区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中国测试,2021,(06).[6]王静静.基于校企深度合作的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05).澳大利亚职业资格框架对我国构建职业资格框架的启示徐平平(黔西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贵州兴义562400)摘㊀要:通过对比分析澳大利亚职业资格框架和我国职业资格认证在监管制度㊁证书衔接和学校课程三方面的不同,由此提出对我国构建职业资格框架的启示㊂关键词:澳大利亚职业资格框架;现状;启示中图分类号:F74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doi:10.19311/ki.1672-3198.2023.13.019㊀㊀作为澳大利亚国家培训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澳大利亚政府在1995年经过几次改革后,于1982年起全新推出了澳大利亚职业资格框架,并最终在2000年开始在全国推行㊂澳大利亚资格类型有14种,资格类型分为逐步上升的10个等级,分别属于三个层次的教育体系㊂具体为:高中教育包含高中教育证书,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包含一级证书至高级文凭,高等教育体系包含高级文凭至博士学位㊂由不同教育机构分别颁发不同类别的职业资格证书,在不同资格之间相互认可㊁相互衔接,构建通识㊁职教㊁高教融通的国家主体的职业资格统一框架㊂澳大利亚职业资格框架经历多次改革和完善,不断影响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其成功经验具有非常高的借鉴价值㊂1㊀澳大利亚职业资格框架和我国职业资格认证现状的对比分析1.1㊀监管制度澳大利亚职业资格框架由三个教育部门负责,不同㊃85㊃资格类别的证书对知识㊁技能和能力的要求也不尽相同㊂在技能标准方面,澳大利亚职业资格认证体系的核心是职业标准体系;以严格的国家职业资格能力标准为基础,通过政府的干预力量,根据不同行业的需求,制定以国家为主体的职业资格框架;职业资格证书的最高监管部门是国家,权威性最高,在促进终身学习和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多元化发展的同时,极大地促进了职业的流动性,同时促进了职业资格证书在劳动力市场上的互认和衔接㊂在评价体系方面,澳大利亚先由国家开发出职业培训包,然后用它来指导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和评价体系,由国家统一的评价体系来帮助注册培训机构对受训人员进行科学公正的评价;使评价标准与国家质量培训框架标准相一致,从而确保了职业资格评价的有效性和可信性㊂我国对职业资格证书的监管较为混乱,出现了很多证书,也出现了很多从业资格证书的管理机构㊂我国的认证市场有国家部委举办的㊁各地方政府举办的㊁行业协会举办的等多个认证市场㊂我国职业资格认证由多个主管部门㊁多家机构㊁多个渠道联合开展认证,却没有权威机构对职业资格认证进行统一管理的局面㊂在技能标准方面,尽管‘劳动合同法“‘职业教育法“都有明确规定: 规定的职业,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需要制定相应的职业技能标准㊂ 但是这些规定都太笼统,可操作性弱,而且没有相配套的政策和法规㊂在评价体系方面,目前对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缺乏监管机制㊂因此有的职业资格鉴定机构为了牟取暴利,随意降低报考条件,甚至有的鉴定机构为了让考生花钱买证,只收取报名者高昂的报名费㊁资料费㊁培训费等㊂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一些职业资格证书在社会上的认同度不高,权威性也不高等现象㊂1.2㊀证书衔接尽管不同资格类别的证书在知识㊁技能㊁能力等方面的要求不同,但澳大利亚在评估内容方面的要求却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㊂其中高级文凭偏向理论方面,副学士偏向实践方面;取得高教系统中这两个最低级的资格证书学习者可以选择就业,或者再读两年本科,就可以进入高教系统学习,有助于职业生涯的长远发展,有助于个人终身学习的发展,从而使自己从一种资历提升到更高层次资历㊂由于我国职业资格的框架没有形成权威机构对职业资格认证进行统一管理㊂由国家统一管理,导致了不同部门㊁机构对职业资格的随意认定,出现了 证 多门㊁ 证 多门的情况㊂多家资格认证机构之间因为认证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而产生了很多争权夺利的矛盾㊂这就造成了同一个职业需要多个认证机构参加认证,而各个认证机构之间又互相不认可,导致认证者既不懂得取舍,又参加培训㊁认证重复进行,既耽误了时间,又浪费了学杂费㊂从总体上看,职业资格认证混乱㊁资源浪费,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和管理,严重影响了证书的权威性㊁统一性㊁衔接性㊂1.3㊀学校课程职业资格框架的行业针对性非常强㊂职业资格证书的测评内容以能力为标准,学校主要开设模块化课程,一门课程由不同的学习单元组成,每个单元都是相对独立的㊁可测试的技能,不同课程相同的单元不需要重复学习,不同的课程设置不同的模块㊂学校根据相应资格证书的测评标准,灵活安排教学时间,长短不一;教学形式也多种多样,包括面对面教授㊁线上学习和自学等;教学地点也灵活调整,例如一所TAFE学院就有多个校区㊂此外,澳大利亚的教育培训体系引入了大量的市场因素,将受教育者视为 客户 ,既有效解决了学校课程偏离劳动力市场和就业岗位的弊端,又能更好地满足不同学习者的多元需求,使职业教育整体质量得到提升㊂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公认的灵活性㊁丰富性和多样性,使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值得各国学习和借鉴㊂中国的职业资格认证和学校教育是脱节的,两者之间是无法融合的㊂职业资格认证应该是学校教育和就业之间的联系,但是我们国家的职业资格认证并没有把它的联系发挥到最大的作用㊂具体表现为随着高职院校不断改革,在办学和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所进步的职业教育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的有机衔接不足,如 双证 教育,但仍没有很好地贯彻其职业特色㊂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仍倾向于理论知识和学历教育,或沿用传统的课程标准,既不利于高等职业教育的长远发展,也不利于高级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和毕业生的就业㊂因此,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课程标准不相适应,因此,很多毕业生为了拿到各种职业资格证书,不得不参加各种职业培训,以增加自己的就业机会㊂同时,学校课程设置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脱节,也使人力㊁金钱成本在职业资格认证中得到了大幅度提高㊂2㊀对我国统一职业资格框架的启示我们国家离建立完整的㊁灵活的㊁高层次的资格框架体系还有一段距离,原因是教育自身的问题延续了几千年,另一方面是教育外部的压力㊂当前巨大的阻力摆在我们面前,需要我们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从我们国家的实际情况来看,我们的教育自身的问题还存在着很大的阻力㊂我国处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放弃不适应社会需要的岗位,去迎接更多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岗位,这就为我们的资格框架搭建㊁内容充实㊁制度规范提供了发展改革的契机㊂2.1㊀建立国家统一的资格框架管理制度2.1.1㊀建立国家层面上的统一管理的权威机构建立国家层面统一管理的权威机构,是借鉴澳大利亚建立出线框架的成功经验,从中国的实际国情出发的㊂我国混乱的职业认证体系,让资格证书的权威性在社会上受到了极大的损害,于是,由上而下㊁层级分明㊁责权分明的管理体系的建立,就成为了当务之急㊂具体㊃95㊃而言,国家应对各类资格证书的种类㊁等级进行统筹管理;而各行业的职业技能组织则承担着职业资格证书的评审工作,同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作与沟通;打破目前各部门㊁各机构各自为政的现状,真正把资格证书纳入到全国统一管理㊁统一评审㊁统一鉴定㊂2.1.2㊀建立健全资格证书制度的法律法规虽然我国的‘劳动合同法“‘职业教育法“等对资格证书制度都有一定的规定,但在具体的资格证书制度上并没有相关法律㊂因此我国政府应适度干预,由国家教育部门负责宏观调控,尽快完善资格证书制度的相关立法问题;建立健全资格证书制度的法律法规,以保证国家统一的资格框架管理制度在全国范围内顺利实施㊂2.1.3㊀建立国家职业资格能力的统一标准石伟平教授曾表示,我国目前缺乏一套能力标准体系和相关的资格认证体系,培养目标明确,层级划分明确,资质认定完善㊂借鉴澳大利亚职业资格框架以能力为本㊁全国统一的特点,结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特点,由行业专家组织㊁国家教育部门和有关利益群体亲自参与㊁监督工作的各行各业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标准进行社会实践调查;进而编写相应的考试大纲㊁培训课程和考试方法的制定,以提高有效性㊁准确性和权威性㊂这样不但能有效解决职业资格证书与就业的脱节问题,还能规范职业资格证书考评和授权发行混乱的现象㊂最值得一提的是,在制定国际统一职业标准的实际操作过程中,从上到下充分调动各部门㊁各单位㊁各事业单位的积极性,使之真正从国家经济发展和行业需求出发,参与到职业资格标准的制定中来,从而保证最终确定的职业标准真正能够满足劳动力市场工作岗位对人才的需求㊂2.1.4㊀实行国家标准化和多元化的职业资格考评对认证者严格按照国家职业资格能力统一标准进行职业资格鉴定机构的评审,同时应该将职业资格能力的统一标准告知认证者㊂这将有利于参加考评者有针对性的复习,极大地节省了复习备考的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㊂我国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形式过于单一,以考试的形式为主,在实践操作的内容上少量地通过考试的形式来检验㊂这样既不能全面考核,又不能有效认证人员的职业能力,不能单凭笔试成绩决定最终职业资格证书是否颁发,应引入以能力为标准的考核办法㊂2.2㊀构建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教育相互衔接的互换制度资格框架是将三个不同的教育部门 高中教育㊁职业教育和培训㊁高等教育职业资格和普通教育的资格等级相互联系,并在资格框架中统一交换和互认㊂让职业教育不是 穷途末路 ,为职业院校的学生提供一座桥梁,让他们从职业教育跨越高等教育,根据需要和能力,在最少的时间里获得最大的发展可能㊂我国现行的职业资格证书教育与学历教育实行不同部门管理㊁管理形式衔接差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单位管理的职业资格证书管理办法㊂部分职业院校虽然实行 双证书 制度,但流于形式,将学分作为对学生课程学习情况的综合体现,在澳大利亚资格框架中被视为学分转移政策的实施;通过交换两门不同等级课程的学习成果,使学生可以将之前获得的学分免于同等学力课程的学习,从而减少学生的学习量和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㊂我国要做到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教育的真正衔接,就必须实行职业院校和高等院校的学分互让㊁免修和衔接机制㊂2.3㊀提高学校课程弹性和灵活性澳大利亚学校课程以能力单元为基础,根据所要获得的资格证书职业能力标准的不同而改变教学时间㊁教学地点和教学形式㊂我国职业教育主要是一种传统的以学校和课程为本位,造成学校培养出来的 技能型 人才与劳动力市场的工作岗位相互脱离㊂另外我国的职业教育学制比较长,且学习成本较高㊂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提高专业设置㊁培养方案㊁办学模式和学校课程的弹性和灵活性,向以实用课程为本位的职业教育转型,更加关注并更多的结合社会和劳动力市场的发展需求,不要将职业教育与培训局限在学校,使有能力者皆可办学㊂例如对于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培养出的技能,实行5年制㊂相反,对于较短时间就能培养出的职业技能,实行3年制㊂这样不仅可以节约学习成本,优化配置学习资源,而且可以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要㊂3㊀结论澳大利亚资格框架的建立㊁发展和改革极大地促进了澳大利亚教育培训事业的进步㊂通过对比分析澳大利亚职业资格框架和我国职业资格认证在监管制度㊁证书衔接和学校课程三方面的不同,借鉴其成功经验,构建我国职业教育框架应建立国家统一的资格框架管理制度㊁构建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教育相互衔接的互换制度和提高学校课程弹性和灵活性㊂参考文献[1]马伟芳,黄漫玲.澳大利亚职业资格考评体系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J].劳动保障世界,2016,(27):80-81. [2]管西鹏.澳大利亚资格框架对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与发展的启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20.[3]过筱,石伟平.高级职业资格新发展的比较研究 基于欧洲和澳大利亚资格框架的分析[J].当代职业教育, 2020,(04):105-112.[4]段江雁.国标视域下澳大利亚高等职业教育培训包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21.[5]梁鹤.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视域下澳大利亚资格框架制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6.[6]张彦彬,齐书宇,陈童节.‘都柏林协议“框架下澳大利亚高等工程职业教育认证体系的构建及对我国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2022,(16):78-83.[7]李翊溪.澳大利亚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1945-2013)[D].华东师范大学,2022.㊃06㊃。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对我国的启示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对我国的启示作者:张园园来源:《科技创业月刊》 2016年第3期张园园(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江西南昌330000)摘要:我国力图在2025年实现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加强职业教育内涵建设是实现其特色目标的必要路径,而构建健全、高效、优质的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其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基础。
而我国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目前正在探索中,借鉴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质量保障经验,构建我国的职业教育质量保障措施:完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多元化资金筹措机制;健全统一的框架、标准和认证机制;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以期提高我国的职业教育质量。
关键词: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中国职业教育;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6.03.028收稿日期:2015-12-11近年来,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职业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更加突出,成为提高教育整体效益的重要措施。
我国在2025年要实现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的目标,加强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实现其目标的基本路径。
为此,借鉴他国职业教育质量保障机制方面的经验,对于构建我国高效、优质的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具有重大意义。
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提供了一个成功的国家案例,它形成了职业教育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使得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能够等值、互补、对接、融合,提升国家的整体教育效益。
1澳大利亚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特色归纳查阅我国近十年研究文献,发现澳大利亚现代职业教育质量体系能够成功,得益于以下几方面因素:1.1澳大利亚资格框架(AQF)它是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体系的基础,由一系列证书和文凭所代表的资格构成;涉及职业教育、普通教育的证书和文凭;涵盖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两个层次;跨越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两种类型;涉及高中教育、职业教育与培训和高等教育3个领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澳大利亚职业资格框架探析及启示摘要:1995年启动的澳大利亚资格框架实现了学校教育、职业教育与培训和高等教育的沟通,使各种资格相互比较和衔接。
通过分析资格框架类型、等级标准、学习期限以及相关政策,为构建我国职业资格体系,建设终身学习社会提供借鉴。
关键词:澳大利亚;职业教育;资格框架澳大利亚联邦政府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就把发展职业教育与培训作为一项持久的政策。
1974年成立公立的技术和继续教育学院(Tedmolog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TAFE)。
1995年正式启动澳大利亚资格框架(Australian Qllalification Framework,AQF),在随后5年中分阶段推行,于2000年在全国范围内实施。
这一框架使澳大利亚学校教育、职业教育与培训、高等教育的资格统一标准化,从宏观上解决了国家资格体制的统一和各教育体系之间的相互沟通。
此外,为了适应时代与经济发展的要求,国家资格框架又先后经历了六次完善与更新,最新版的资格框架体系指南于2013年1月1日起实施。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国家资格框架成为澳大利亚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基石,并受到国际的广泛关注。
一、资格框架目标资格框架体系指南明确指出澳大利亚资格框架旨在提供具有时效性和灵活性的资格体系,具体目标如下:第一,不断适应当前及未来澳大利亚教育与培训发展的多样性;第二,通过构建可持续的、全国统一的资格框架体系以推进国家经济发展;第三,保证资格证书的持续发展,帮助学习者在不同的教育与培训领域,以及劳动力市场之间顺利流动;第四,通过教育、培训和先前学习认证(Recognizing Prior Learning)提升个人能力,并实现终身学习;第五,为国家教育与培训政策的制定和质量保障举措的实施提供依据;第六,通过提高澳大利亚资格框架的认可度和可比性,加强学生与在职者的国内和国际交流;第七,促进澳大利亚资格框架与国际资格框架的衔接。
二、资格框架内容与结构(一)资格类型澳大利亚资格框架包括14种资格证书类型,并根据授权机构的不同在横向上分为三类,即学校资格证书、职业教育与培训资格证书和高等教育资格证书;在纵向上共分为10级。
具体情况如下:学校资格证书主要指高中教育证书(Senior Secondary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一般处于1-10级框架之外,不做具体等级设置;职业教育培训资格证书包括1-6级的一级证书(Certificate I)、二级证书(CertificateⅡ)、三级证书(CertificateⅢ)、四级证书(CertificateⅣ)、文凭(Diploma)、高级文凭(Advanced Di一ploma),第8级的研究生证书(Graduate Certificate)和研究生文凭(Graduate Diploma);高等教育资格证书包括第5级的文凭Diploma,第6级的高级文凭(Advanced Diploma)和副学士学位(Associate Degree),第7级的学士学位(Baehe,10r Degree),第8级的荣誉学士(Bachelor Honours Degree)、研究生证书(Graduate Certificate)和研究生文凭(Graduate Diploma),第9级的硕士学位(Master Degree),第10级的博士学位(Doctoral Degree)等。
每一级资格都建立在前一级资格的基础之上,通过对知识、技能、知识与技能应用等维度对每个等级的标准进行描述。
1.学校教育。
学校资格证书主要指高中教育证书,由各州或地区政府授权法定团体机构(Statutory Body)颁发。
澳大利亚资格框架明确指出高中教育证书不作为框架中的具体等级。
一般情况下,学生进入这级证书学习需要达到10年级的水平。
获得该资格证书的途径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在高中完成2年全日制学习;二是参加高中或者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TAFE)开设的国家培训包(National Training Package)的模块课程;三是主要针对成年人通过“先前学习认证”(Recognizing Prior Learning)对非正规、非正式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获得相当于10年级的学分,然后继续学习由资格框架认证的课程。
2.职业教育与培训。
职业教育与培训部门的资格证书由澳大利亚技能质量局(Australian Skills Quality Authority,ASQA)认证的注册培训组织(Registered Training Or-ganizations,RT0s),以及在维多利亚州和西澳由政府认证的机构颁发。
在职业教育与培训领域,如果学员达到国家培训包或国家认证课程所要求的能力,将被授予相应的资格证书。
3.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资格证书的颁发机构分为两种:一是由具有自我认证能力的高等教育机构自行颁发;二是由高等教育质量与标准属(Tertiary Education Quality and Standards Agency,TEQSA)授权的高等教育机构颁发。
证书类型主要有文凭、高级文凭、副学士学位、学士学位、荣誉学士学位、研究生证书、研究生文凭、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等。
由此,我们看出澳大利亚资格框架以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为“桥梁”,通过10级资格规定了各类教育体系之间的分立与贯通,为学习者在各体系内继续深造和体系间的流动提供了保障。
(二)等级标准等级标准是指在资格框架中对获得某一级资格所具备学习成就的描述。
每级资格证书均采用学习结果分类,从知识、技能、知识与技能的应用等三个维度进行描述。
1.知识。
学习者理解和掌握何种知识,以及知识的广度、深度、复杂度和知识类型。
具体指:知识深度属于一般化还是专业化;知识广度由单一主题到跨学科领域;知识类型由具体到抽象、由松散到累积;知识的复杂度是指知识类型、广度与深度的整合。
2.技能。
学习者可以实施何种操作,并通过技能类型和复杂度加以描述。
具体包括:认知和创造性技能,直觉思维、逻辑思维和批判思维的运用;专业技能指方法、材料、工具和仪器的使用;沟通技能指书面表达、口头表达、阅读和计算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通识技能。
3.知识与技能的应用。
学习者运用知识和技能的环境。
具体包括:运用自主、责任和义务描述运用能力;环境从可预测到不可预测,从已知到未知;工作任务由常规到非常规。
(三)学习期限资格框架中的学习期限是指学习者要取得一个资格所需要的全日制时长,反映一个资格的相对复杂程度和价值。
由于学习者的学习起点、学习形式以及证书类型的不同,学习期限的跨度一般较大。
例如,二级和三级证书学习期限为半年到1年;四级证书通常为1-2年,但如果通过培训和工作经历达到学习结果要求的,最长不超过4年。
同一等级不同证书类型所需要的学习期限也不尽相同。
例如,在第8等级中,荣誉学士学位的学习期限是取得学士学位后的1年,研究生证书为半年到1年,研究生文凭为1-2年。
同一证书类型但学习性质不同,其学习期限也略有差异。
例如,在第9级的硕士学位证书中,研究性和课程性硕士的学习期限通常要求为1-2年。
如果是同一学科领域,可以是取得第7级证书的1.5年或取得第8级证书的1年,如果是跨学科领域,则要求是取得第7级证书的2年或取得第8级证书的1.5年;延伸型硕士要求是取得最短学习期限为3年制第7级证书后的3-4年。
(四)证书颁发政策根据资格框架的规定,所有完成等级资格课程的学习者都将获得由授权机构颁发的资格证书和成绩单。
另外,鉴于毕业证明在教育和培训领域的广泛应用,也将一并提供。
资格证书的内容包括颁证组织、被授予者姓名、授予资格全称、资格类型、等级、学科领域或课程、颁发日期、颁发人、颁证组织签章以及防伪水印等。
对于完成资格证书部分课程的学生可获得成绩单。
如果学习者只选择学习资格证书的某些认证单元或被认证的短期课程,颁证组织可提供证明书(statement of attainment)和成绩单。
认证机构也可以要求颁证组织在证明书中补充相关信息。
证明书在职业与培训领域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
(五)学习路径政策该政策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习者在资格框架内开展学习;认可学习者先前正规、非正规、非正式的学习结果,并授予一定的学分,进而与资格证书课程相衔接;支持开发资格证书的多种学习路径。
所有颁证组织都要为学习者提供明确、透明的证书学习路径以及学分认证的规则和程序。
这些规则和程序要确保所有学习者了解所有相关的资格证书内部以及资格证书之间的学习路径,使当前和潜在的学习者能够明确选择适合的学习路径,了解自己所能获得的学分,并根据市场需求不断提升自己适应新的或更高一级资格证书的能力。
此外,在同一或相近的学科领域,如果学习者申请更高一级的资格证书,那么,颁证组织间的协议还要基于以下原则:高级文凭或副学士学位学分的50%可转移至3年制学士学位课程,37.5%可转移至4年制学士学位课程;文凭学分的33%可转移至3年制学士学位课程,25%可转移至4年制学士学位课程。
(六)资格证书增删政策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和行业的需求也将随之变化,澳大利亚资格证书种类也制定了相关的删减原则:一是资格质量要符合国家标准;二是由国家、地区或联邦政府立法机构授权的认证机构进行资格认证;三是根据学习结果分类对资格证书类型进行描述;四是能融入澳大利亚资格框架水平等级结构;五是在资格证书框架中有明确的获取路径;六是添加资格证书种类必须要与相关行业协会等利益相关者协商,并以文件形式说明。
三、对构建我国职业资格框架的建议当前,我国职业教育资格证书框架主要包括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两类。
学历证书由教育部门颁发管理,职业资格证书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管理。
各部门之间认证职能交叉,认证标准不统一,缺乏协调机制。
这种管理体制导致我国职业教育资格证书体系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各类证书在内容上不互相沟通,在认证上不互认等。
为此,通过借鉴澳大利亚资格框架的内容与方法,为构建我国职业资格体系提出以下五点建议。
(一)加快立法步伐,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及其相关法律法规体系较为完善,特别注重可操作性指导手册的制定。
从1995年启动国家资格证书框架到2013年,国家资格证书框架手册已更新了六个版本,是一份非常详细的指导实施澳大利亚资格框架的细则。
我国目前有关职业资格的法律法规仅是一些原则性指导意见,缺少可操作性。
职业资格相关实施细则制定与实施的滞后,已经带来诸多问题。
因此,着力加快职业资格框架可操作性细则的颁布迫在眉睫。
(二)以“学分银行”为载体,建立相互衔接的职业资格体系学分银行是在终身教育理念的推动下,在不同教育类型问以学分认定、累计与转换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新型学习制度和教育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