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小论文
莫扎特小论文

莫扎特钢琴作品风格浅析沃尔夫冈·阿玛德乌斯·莫扎特(1756~1791),奥地利作曲家,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第2位大师。
在欧洲音乐家的众多创作中, 莫扎特的音乐无论在歌剧、交响乐、协奏曲, 还是钢琴作品、室内乐、舞曲、宗教音乐等各个方面。
莫扎特的钢琴音乐是他创作中重要领域,主要钢琴作品,有20多部钢琴协奏曲,钢琴奏鸣曲20首,还有变奏曲、回旋曲和幻想曲等。
风格是作曲家思想个性在创作中的体现,风格是独创的,是作曲家的标志、个性的烙印,是创造性和个性的融合。
一部钢琴音乐作品是作曲家生活经历、性格气质、心理因素的投影,他汇聚着作曲家内涵文化的印记、人生态度及亲身经历、所处时代、环境以及信念等等。
莫扎特的钢琴音乐以优美、流畅、明朗、乐观为主要特征。
莫扎特在歌剧中表现的非凡旋律天才,也充分显示在钢琴音乐中,如钢琴乐曲中不仅慢板主题气息、宽广、悠扬、婉转,恰似歌剧中的咏叹调,甚至那些轻捷绮丽的华彩经过句,也都是发自心底的歌唱。
莫扎特钢琴演奏风格,以典雅,精致,纤巧,细腻而著称于世。
莫扎特创造性继承、发展了阿尔贝梯低音写作手法,增强了低音的旋律性,既吸取了法国库泊兰古钢琴音乐中装饰音的曲雅趣味,又大大地改变了装饰音的形式,使装饰音不再仅仅装饰作用使之为旋律的组成部分。
这种新的钢琴语汇创造,不仅形成了莫扎特钢琴音乐所特有的纤巧、优雅的风格,而且对19世纪波兰钢琴家肖邦也有很大影响。
演奏他的作品必须把握既含蓄、典雅,又玲珑剔透的音乐风格。
具体地说,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旋律性极强。
2.要弹出晶莹透亮的音乐。
3.注重乐句的处理,强弱的对比4.重视谱面上的所有标记。
5.正确地使用右踏板。
总之,要演奏和欣赏莫扎特的作品,须在正确理解,恰当地把握之后,才能使它们的美充分显现出来。
莫扎特是个天生的音乐家,他所创作出来的音乐是来自天堂的音乐。
物质生活的痛苦,全然不能影响其精神。
尽管生活极端悲惨,他的作品却全无半点阴暗的气味。
简论莫扎特作品《费加罗的婚礼》艺术论文

简论莫扎特作品《费加罗的婚礼》艺术论文简论莫扎特作品《费加罗的婚礼》艺术论文论文摘要:被誉为“音乐神童”的莫扎特在其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为人类留下了极其宝贵而丰富的音乐遗产,创作体裁涵盖几乎所有的音乐作品门类。
歌剧是莫扎特最重要的创作领域,在他不足36岁的生命中有25年在从事歌剧创作,共创作了22部。
本文以其著名的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探析,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的欣赏《费加罗的婚礼》。
论文关键词:莫扎特;歌剧;序曲;重唱;咏叹调《费加罗的婚礼》(LeNozzediFigaro)创作于1785—1786年间,是欧洲音乐天才莫扎特最杰出的三部歌剧中的一部喜歌剧,是根据法国戏剧家博马舍的同名喜剧改编而成的四幕歌剧。
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是古典乐派最典型的作曲家,与海顿、贝多芬并称为维也纳古典乐派三大作曲家。
音乐大师莫扎特的一生是短暂而艰辛的,但也是勤奋而多产的,就在他不足36岁的一生里,为人类留下了极其宝贵的音乐文化遗产,歌剧就有22部,以《费加罗的婚礼》、《唐璜》、《魔笛》最为著名。
在这其中《费加罗的婚礼》是近年来最被中国大众所熟悉、喜爱的。
这部歌剧在音乐创作、社会思想以及很多方面具有突出的意义,也有人把它称为是欣赏莫扎特歌剧的入门之作。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莫扎特的著名歌剧《费加罗的婚礼》进行了探析,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这部歌剧,以便能欣赏精彩的音乐和绝妙的唱法。
一、莫扎特简介莫扎特全名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1756年1月27日出生在奥地利萨尔斯堡的一个宫廷乐师之家,1791年12月5日卒于维也纳,终年36岁。
莫扎特从小就显露出极高的音乐天赋,他4岁跟随父亲学习钢琴,5岁开始作曲,6岁时和姐姐在父亲的带领下到慕尼黑、维也纳、巴黎、米兰、普雷斯堡等很多地方作了一次试验性的巡回演出,这次演出让莫扎特名声大噪,甚至被请进维也纳的皇宫,为皇帝做表演。
莫扎特议论文

莫扎特莫扎特是一位杰出的奥地利作曲家,出生于萨尔兹堡一个宫廷乐师家里。
他从少年时代就展现出杰出的音乐才能,一生作品极其丰富。
他创作的最重要领域是歌剧,共22部,另一重要创作部分是交响乐,共45部。
他的音乐创作即继承和发展了海顿等前辈的成果,又对后来的贝多芬等人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莫扎特也许不是最伟大的作曲家,但他绝对是公认的最伟大的音乐天才。
就连伟大的音乐家柴可夫斯基都把他称作是音乐的基督。
曾有人这么说:“在音乐史上有一个光明的时刻,所有的对立者都和解了,所有的紧张都消除了,那光明的时刻便是莫扎特。
”1756年,沃尔夫冈·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出生于萨尔兹堡,自幼他便展现出那无与伦比的音乐天赋:3岁开始弹琴,6岁开始作曲,8岁写下了第一部交响乐,11岁便完成了他的第一部歌剧,14岁是指挥乐队演出了该歌剧。
可以这么说,莫扎特是为音乐而生的,从他出生的那一刻开始,他就和音乐熔为一体了。
16岁时的莫扎特被任命为萨尔兹堡宫廷的管风琴师。
虽然在这段时间,莫扎特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但他无法忍受萨尔兹堡大主教的颐指气使,任意欺凌。
在那里,莫扎特只是一个会弹琴的佣人,他曾向他的父亲这样描述他在宫廷晚餐上的同伴:两名男仆,管家,点心师父,两名厨师,男仆坐在上座,莫扎特位列厨师之上。
终于在1781年,莫扎特脱离了对大主教的依附,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位自由作曲家,并来到了维也纳发展。
在维也纳,莫扎特*教私人学生,举行音乐会演出和出版作品为生。
在这段时间,莫扎特接触到了巴赫、亨得尔的作品,并结识了海顿,从而丰富了他的音乐理念。
在维也纳,莫扎特的音乐成就是令人惊叹的,他曾这样来描述他的音乐创作:“无论多长的作品都在我的脑中完成。
我从记忆中取出早已储存好的东西。
因此,写到纸上的速度就相当快了,因为一切都已完备,它在纸上的模样跟我想象的几乎毫无二致。
所以在工作中我不怕被打扰,无论发生什么,我甚至可以边写边说话。
关于外国名人关于莫扎特的故事(通用12篇)

关于外国名人关于莫扎特的故事(通用12篇)外国名人莫扎特的故事篇1如果说贝多芬通过不懈的奋斗而努力接近上帝的话,那么莫扎特就是天使在人间。
莫扎特出身于萨尔兹堡宫廷乐师家庭,很小就显露出极高的音乐天赋,即兴演奏和作曲都十分出色,六岁即创作了一首小步舞曲,并在欧洲旅行演出获得成功,被誉为“神童”。
1773年任萨尔兹堡大主教宫廷乐师,1781年不满主教对他的严厉管束而愤然辞职来到维也纳,走上了艰难的自由音乐家道路。
莫扎特学起音乐来就如同别的婴儿学说话一样发自天然。
他有一个姐姐叫玛丽安娜(marianne)。
当沃尔夫冈刚会走路时,在父亲给小玛丽安娜上音乐课的时侯,他就听着。
然后他蹒跚着走到拨弦古钢琴那里把教材从头到尾弹得一点不差。
到他四岁时,他不仅能弹拨弦古钢琴,而且开始写作小巧的小步舞曲,甚至为乐队写一部协奏曲。
在任何人都不知道的情况下,他得到了一把小型的小提琴并且学着拉它。
有一天,当他的父亲和三个朋友正在花园的凉亭里弹奏一部弦乐四重奏时,小沃尔夫冈把那第二小提琴分部一点不错地拉了出来!他们都大为惊讶,他又同样把那第一小提琴分部拉完。
他是出色的钢琴家,可视谱演奏协奏曲,能即兴演奏。
从六岁开始作曲:八岁时写下第一首交响曲,十一岁写下第一首清唱剧,十二岁写下第一部歌剧,十四岁指挥了该歌剧的十二场演出。
他在1773年听了海顿的弦乐四重奏后,同年首次写出自己的六首四重奏,时年十七岁。
起初,莫扎特的父亲把两个孩子带到德国的音乐城市慕尼黑。
在那里,他们使所有的人都高兴得发狂。
他们在德国和奥地利的每一个市镇停下来,在贵族们的宫殿里开音乐会。
在一个寺院里,孩子们在管风琴上以娴熟的技能使那些善良的修道士们大惊失色,因为他们过去从来也没有试过这样演奏这个乐器。
不久他们就常被邀请到公爵和王子们的家里演奏。
后来,他们渴望已久的时刻来到了:他们接到邀请,到皇帝的宫殿里去演出。
孩子们在皇帝和皇后以及他们的整个宫廷面前演奏。
小沃尔夫冈被要求作各种不同的测验:他视奏了宫廷作曲家一首难弹的协奏曲,那作曲家为他翻着乐谱,看着他在主题上出色的即兴演奏;他用一个手指弹琴,又在蒙着一块布的键盘上弹奏。
莫扎特作文300字

莫扎特作文300字
莫扎特,这个名字在音乐界头硬是响当当的。
他是那种天才,从小就展现出了非凡的音乐才华,就像是老天爷赏饭吃的那种。
在四川话里头,我们说这种人是“天生的料”,意思就是老天爷赏的,不是后天能学得来的。
莫扎特的音乐,就像是四川的火锅,丰富多样,层次分明。
他的曲子,有的像是红汤火锅,热情奔放,听了让人心潮澎湃;有的又像是清汤火锅,细腻温柔,听了让人心静如水。
不管是哪种风格,他都能把握得恰到好处,这就是他的本事。
四川话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莫扎特的音乐生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他经历了很多困难和挑战,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音乐梦想,不断创作,不断突破。
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最后,用一句四川俚语来总结莫扎特的一生:“硬是要得!”,意思是他真的很了不起,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
莫扎特作文

莫扎特作文
大意:
莫扎特从小就是音乐天才,他每次伴奏的风格都不同,使歌曲表现出不同的风格。
一年一年的过去,人们不再为莫扎特的演奏技巧惊讶。
当时莫扎特再也受不了,想去其它的城市工作,但尽管他再每一个城个城市寻找长久的职位,却没有一个皇室与贵族愿意雇用他。
莫扎特三十一岁那年,终于得到宫廷作曲家的职位。
皇帝与贵族也只给他一点点钱或金表之类的东西。
人们知道莫扎特很有才气,却舍不得给他应有的报酬。
渐渐的,他的听众和学生也愈来愈少。
离莫扎特生日不到两个月的十二月四日,莫扎特躺在病床上,五日凌晨,莫扎特过世了,葬礼那天送葬的工人把莫扎特的棺材随便扔在穷人公墓,后来再也找不到莫扎特的坟墓了。
心得:
我觉得这本书让我们知道,莫扎特虽然在生活中并不快乐,但他愿意位人们*奏音乐。
虽然莫扎特不在了,但他做的音乐却深深的留在人们的心中。
写莫扎特的作文

写莫扎特的作文说起莫扎特,那可真是一位让人忍不住要竖起大拇指的音乐天才!莫扎特出生在奥地利萨尔茨堡一个充满音乐氛围的家庭。
这孩子打小就展现出了对音乐那超乎寻常的热爱和天赋。
据说,当他还在蹒跚学步的时候,听到音乐声就能跟着节奏摇摆起来,那小模样别提多可爱了!莫扎特的童年,那可真是在音乐的海洋里畅游。
他的父亲是一位小提琴手,对莫扎特的音乐启蒙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老爸一看儿子有天赋,那是倾尽全力地培养啊。
小小的莫扎特就这样跟着父亲,开始了他的音乐之旅。
有一次,莫扎特一家去参加一个贵族的聚会。
聚会上,人们欢声笑语,享受着美食和美酒。
突然,有人提议来点儿音乐助兴。
这时候,小莫扎特站了出来,他那灵动的大眼睛闪烁着自信的光芒,说:“我来!”只见他走到钢琴前,稳稳地坐下,小手轻轻放在琴键上。
当他按下第一个音符的瞬间,整个房间都安静了下来。
那美妙的旋律如同山间清泉,潺潺流淌,又似春日微风,轻柔拂面。
在场的人们都被这孩子的演奏惊呆了,一曲终了,掌声雷动。
随着年龄的增长,莫扎特的音乐才华愈发耀眼。
他开始到处旅行,展示他的音乐才能。
不管是在华丽的宫廷,还是在简陋的小酒馆,只要有莫扎特的音乐响起,人们都会陶醉其中。
有一回,莫扎特接到了一个紧急的任务,要为一场盛大的皇家庆典创作一部交响曲。
时间紧迫,任务艰巨,但莫扎特一点儿也不慌张。
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日夜不停地创作。
饿了就随便啃几口面包,困了就趴在桌子上眯一会儿。
经过几天几夜的奋战,一部惊世之作诞生了!当这部交响曲在庆典上奏响的时候,整个宫廷都为之沸腾。
那激昂的旋律,宏大的气势,让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
莫扎特的音乐,就像是有魔力一样。
他的音符能让你欢笑,能让你落泪,能让你的心随着旋律一起飞翔。
他的歌剧作品,更是精彩绝伦。
舞台上的演员们在他的音乐中尽情歌唱、舞蹈,把故事中的喜怒哀乐展现得淋漓尽致。
而且啊,莫扎特这个人性格还特别有趣。
他虽然在音乐上严肃认真,但生活中却是个活泼调皮的家伙。
莫扎特音乐鉴赏论文

莫扎特音乐鉴赏论文摘要:文章先在18世纪欧洲的时代背景中寻找莫扎特音乐古典风格的源头;再以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思想文化为背景剖析莫扎特音乐的本质和灵魂;最后从疾病、死亡、自由人的“烦”着手,分析莫扎特音乐创作的生理和心理背景。
关键词:古希腊罗马文明古典风格启蒙运动慢乐章奥地利音乐家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WolfgangAmadeusMozart ,1756—1791),三岁弹琴,四岁识谱,五岁开始作曲,小小年纪就名满京都,轰动全欧。
这个百年难得一遇的天才,“满脑子是音乐”,被誉为“音乐的上帝”。
上帝创造了万物,莫扎特则以纯正的心态,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在他短暂的生命中,以其旺盛的创作精力,向世人奉献了大量充满灵性的音乐作品,这在人类文明史上是空前的。
音乐艺术绝不是原野上一朵独自开放、孤芳自赏的野玫瑰。
为了更深地理解、把握莫扎特的音乐,我们有必要揭示莫扎特音乐创作的种种背景。
一、时代背景莫扎特生活在18世纪的欧洲,正是非洲奴隶贸易最猖獗的时期。
因为美洲的土著印安人数量有限,且由于杀戮已濒于被灭绝的地步,所以那里的甘蔗、烟草、棉花、咖啡和香料等经济作物的种植迫切需要大量的、廉价的奴隶劳动,为的是向欧洲提供更多的原料。
所以奴隶贸易的规模直接影响到欧洲国家的兴衰。
欧洲几乎所有在海上从事贸易活动的国家(如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普鲁士、丹麦、瑞典)都在非洲大陆参加了奴隶的贩运这项“贩卖人类血肉”的罪恶勾当。
其残忍性,不亚于20世纪的奥斯威辛集中营。
18世纪中叶欧洲国家之间的七年战争(1756—1763年)爆发那年,莫扎特刚好出生。
开战的原因是普奥争雄与英法争霸。
童年莫扎特巡回演出开始于1762年,正是欧洲战争此起彼伏的混乱时期。
18世纪的欧洲,古希腊、罗马文明的面纱再度被揭开,特别是在被埋没多年的庞贝及赫库兰姆两座古城的重新发现和挖掘,掀起一股埋没和遗失已久的古典思潮,形成了一股新古典主义浪潮,这股新浪潮深刻地影响着艺术创作的风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莫扎特钢琴作品风格浅析
沃尔夫冈·阿玛德乌斯·莫扎特(1756~1791),奥地利作曲家,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第2位大师。
在欧洲音乐家的众多创作中, 莫扎特的音乐无论在歌剧、交响乐、协奏曲, 还是钢琴作品、室内乐、舞曲、宗教音乐等各个方面。
莫扎特的钢琴音乐是他创作中重要领域,主要钢琴作品,有20多部钢琴协奏曲,钢琴奏鸣曲20首,还有变奏曲、回旋曲和幻想曲等。
风格是作曲家思想个性在创作中的体现,风格是独创的,是作曲家的标志、个性的烙印,是创造性和个性的融合。
一部钢琴音乐作品是作曲家生活经历、性格气质、心理因素的投影,他汇聚着作曲家内涵文化的印记、人生态度及亲身经历、所处时代、环境以及信念等等。
莫扎特的钢琴音乐以优美、流畅、明朗、乐观为主要特征。
莫扎特在歌剧中表现的非凡旋律天才,也充分显示在钢琴音乐中,如钢琴乐曲中不仅慢板主题气息、宽广、悠扬、婉转,恰似歌剧中的咏叹调,甚至那些轻捷绮丽的华彩经过句,也都是发自心底的歌唱。
莫扎特钢琴演奏风格,以典雅,精致,纤巧,细腻而著称于世。
莫扎特创造性继承、发展了阿尔贝梯低音写作手法,增强了低音的旋律性,既吸取了法国库泊兰古钢琴音乐中装饰音的曲雅趣味,又大大地改变了装饰音的形式,使装饰音不再仅仅装饰作用使之为旋律的组成部分。
这种新的钢琴语汇创造,不仅形成了莫扎特钢琴音乐所特有的纤巧、优雅的风格,而且对19世纪波兰钢琴家肖邦也有很大影响。
演奏他的作品必须把握既含蓄、典雅,又玲珑剔透的音乐风格。
具体地说,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旋律性极强。
2.要弹出晶莹透亮的音乐。
3.注重乐句的处理,强弱的对比
4.重视谱面上的所有标记。
5.正确地使用右踏板。
总之,要演奏和欣赏莫扎特的作品,须在正确理解,恰当地把握之后,才能使它们的美充分显现出来。
莫扎特是个天生的音乐家,他所创作出来的音乐是来自天堂的音乐。
物质生活的痛苦,全然不能影响其精神。
尽管生活极端悲惨,他的作品却全无半点阴暗的气味。
都像阳春一般流露着温暖的光,充满了生命力。
如果说贝多芬是通过音乐表现其复杂的精神生活,是人生的艺术的话,那么莫扎特则是音乐通过了莫扎特表现其美是艺术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