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美术史——中世纪美术
外国美术史第二章欧洲中世纪美术试题考试答案

第二章欧洲中世纪美术一、填空6•中世纪罗马式教堂是从—巴西利卡____________ 建筑样式演变过来的。
P525.建造于公元532 —537年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是 __________ 拜占庭__________ 艺术中最辉煌的成就之一。
P476•英国____杜勒姆—教堂的建成,标志着真正的罗马式建筑风格的形成。
P538.哥特式艺术开始于—建筑________ ,而后再逐渐波及雕刻和绘画。
P555•意大利拉文纳的圣维他尔教堂中的镶嵌画,是—拜占庭―艺术镶嵌画的代表作。
P485. 圣索菲亚大教堂是拜占庭艺术中最辉煌的成就之一。
P473•圣索菲亚大教堂是—拜占庭—艺术中最辉煌的成就之一。
P478.自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5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开始的一段时期,史称中世纪。
P44 2.《巴黎圣母院》属于中世纪的—哥特_式建筑。
P562.圣维塔尔教堂的《查士丁尼皇帝和廷臣》是著名的—镶嵌 ___ 画。
P48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圣赛尔南大教堂是中世纪罗马式风格的大教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52二、选择题24.哥特式艺术开始于(B ),而后再逐渐波及雕刻和绘画。
55A.绘画B.建筑C.雕刻D.音乐23.中世纪罗马式教堂是从(C )建筑样式演变过来的。
52A .希腊B .埃及C.巴西里卡D .伊达拉里亚17.下列属于哥特式教堂的建筑为( C )55A.万神殿B.圣索菲亚大教堂(拜占庭式)C.圣德尼教堂D.圣赛尔南大教堂(罗马式)5. _____ 是拜占庭建筑艺术中最辉煌的成就之一。
(C) 47A.巴黎圣母院B.科隆大教堂C.圣索菲亚大教堂D.圣米迦勒教堂5 .圣索菲亚大教堂是 _________ 建筑艺术中最辉煌的成就之一。
(C )47A.巴西利卡B.罗马式C.拜占庭D.哥特式21. ________ 是建筑史上最著名的哥特式建筑。
《外国美术史》知识点汇总资料范文

《外国美术史》知识点汇总资料范文一、古希腊与古罗马艺术古希腊与古罗马艺术是西方艺术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古希腊艺术以神话与民主思想为主题,注重人体与理性的表达。
代表性的艺术形式有雕塑、陶器、建筑等。
古罗马艺术继承了古希腊的传统,并在政治、宗教背景下进行了发展,特点是力图表现壮丽与尊贵。
二、中世纪艺术中世纪艺术主要以宗教为主题,形式多样化。
早期基督教艺术以壁画、彩色玻璃窗、拱顶等形式为主。
随着封建主义的崛起,教堂建筑开始成为重要艺术形式,如哥特式建筑。
此外,书法、手稿等也是中世纪艺术的重要表达方式。
三、文艺复兴艺术文艺复兴时期是西方艺术史上的重要时期。
文艺复兴艺术注重个性与人文主义思想的表达,追求真实、理性与对人体的研究。
代表性的艺术家有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琪罗等。
绘画、雕塑与建筑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四、巴洛克艺术巴洛克艺术兴起于17世纪,是对文艺复兴艺术的反动。
巴洛克艺术倾向于复杂、华丽、感性与宗教主题的表达。
代表性的艺术家有伯努瓦罗、雷梅斯、贾科莫·博罗米尼等。
此外,巴洛克建筑与音乐也是该时期的重要表现形式。
五、印象派与后印象派印象派艺术兴起于19世纪,注重瞬间印象与自然光的表达,以颜色与光线为主题。
代表性的艺术家有莫奈、雷诺阿、德加等。
后印象派艺术家在印象派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形式与结构,例如塞尚、高更、梵高等。
六、立体主义与未来主义立体主义是20世纪初兴起的一种艺术运动,强调艺术形象的多面性与结构。
代表性的艺术家有毕加索、勃拉克等。
未来主义是一种强调运动、速度与科技的艺术流派,代表性的艺术家有巴拉德里尼等。
七、达达主义与超现实主义达达主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兴起的一种反对艺术传统与道德的运动。
它注重创造性的毁灭与抗议。
代表性的艺术家有杜尚、康拉德·斯沃尔、里夏德·胡尔滕伯格等。
超现实主义是20世纪中期的一种强调梦境与无意识的艺术流派,代表性的艺术家有达利、马格利特等。
外国美术史顺口溜

外国美术史顺口溜《外国美术史顺口溜之一:原始古代美术》原始美术真奇妙,洞穴壁画把兽描。
拉斯科洞和阿尔塔,野牛野马线条飘。
古代埃及艺术高,金字塔尖入云霄。
法老陵墓很重要,狮身人面镇邪妖。
希腊雕塑美极了,人体比例很协调。
古典时期最是妙,维纳斯像真窈窕。
罗马艺术有一套,建筑宏伟又精巧。
万神殿里穹顶妙,斗兽场中欢声嚣。
原始古代美术宝,就像星星把夜照。
《外国美术史顺口溜之二:中世纪美术》中世纪呀艺术奇,宗教统治占主体。
拜占庭呀有特色,镶嵌壁画金光溢。
圣索菲亚大教堂,穹顶好像天空立。
罗马式建筑敦实,厚墙小窗稳如石。
教堂里面很神秘,雕塑壁画表圣迹。
哥特式呀大不同,尖塔高耸向天空。
彩色玻璃透光影,圣母院中美不同。
中世纪的美术风,就像教堂的晚钟。
《外国美术史顺口溜之三:文艺复兴美术》文艺复兴真热闹,意大利先掀高潮。
乔托画作像破晓,壁画创新技法妙。
达芬奇呀很神妙,蒙娜丽莎微微笑。
最后的餐很重要,人物表情各有貌。
米开朗基罗酷,大卫雕像真威武。
西斯廷画创纪录,创世纪里众神舞。
拉斐尔画很温柔,圣母像中爱长留。
文艺复兴的潮流,就像春花满枝头。
《外国美术史顺口溜之四:巴洛克与洛可可美术》巴洛克呀风格夸,豪华动感力量大。
贝尼尼的雕塑呀,生动逼真像活啦。
建筑宏伟又复杂,曲线曲面真潇洒。
光影对比很强烈,就像戏剧在演啥。
洛可可风格柔,宫廷里面展风流。
装饰精美又细腻,色调粉嫩像豆蔻。
绘画多是贵族事,优雅生活纸上留。
巴洛克和洛可可,就像繁花美过头。
《外国美术史顺口溜之五:新古典主义美术》新古典主义来到,复古创新有一套。
大卫画作风格妙,马拉之死很悲悼。
荷加斯也很重要,风俗画里故事巧。
安格尔画的优雅,泉中少女美如霞。
追求古典的高雅,形式严谨不偏差。
新古典主义像啥,就像学者很儒雅。
构图简洁又明了,色彩纯净美如画。
《外国美术史顺口溜之六:浪漫主义美术》浪漫主义很自由,情感奔放没忧愁。
籍里柯画梅杜萨,海难场景真难受。
德拉克洛瓦呀,自由引导人民走。
外国美术史知识点: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美术

外国美术史知识点: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美术一、中世纪美术罗马式美术产生之前,欧洲中世纪美术主要经历了早期基督教美术、拜占庭美术、蛮族艺术和加洛林文艺复兴三个阶段,此处首先需要大家掌握的就是这三个阶段的起止时间:早期基督教时期(公元2世纪至公元5世纪)拜占庭时期(公元5世纪至公元15世纪)蛮族艺术和加洛林文艺复兴时期(公元5世纪至公元11世纪)早期基督教美术不作为复习重点,识记掌握“巴西里卡”式建筑样式,此处容易以填空题、名词解释以及简答题的形式出现,还要掌握“巴西里卡”式建筑的代表:圣彼得教堂拜占庭时期实行政教合一的文化统治,掀起了“反偶像运动”,只有教堂建筑和镶嵌画流行。
重点掌握“拜占庭美术的历史背景、建筑艺术特征及代表作品、镶嵌画的特点”等内容,多考名词解释、简答题。
蛮族艺术和加洛林文艺复兴不作为复习重点,识记掌握“蛮族艺术和加洛林文艺复兴的艺术成就”。
罗马式美术,首先要了解其产生的条件,以及“罗马式”概念的提出。
建筑是罗马式美术的主要代表,重点掌握罗马式建筑的风格特色与代表性建筑:圣赛尔南大教堂、杜勒姆教堂、比萨教堂等。
哥特式美术是中世纪艺术的典型代表,本章必考内容,重点掌握“哥特式”的概念、哥特式美术的特点以及代表作品。
在建筑方面,“哥特式”主要有圣德尼教堂、巴黎圣母院、科隆主教堂、米兰主教堂等。
哥特式雕塑代表作有夏特尔教堂、瑙母堡教堂。
哥特式绘画则主要包括彩色玻璃镶嵌画、抄本绘画、祭坛画和圣像画,尤以彩色玻璃镶嵌画最为重要。
二、文艺复兴时期美术文艺复兴是指14世纪到16世纪西欧与中欧国家在文化思想发展中的一个时期,其思想基础是关怀人、尊重人、以人为本的世界观。
文艺复兴运动首先发生在意大利,随后又在尼德兰、德国、西班牙、法国等地相继兴起。
文艺复兴运动首先发生在意大利,要了解其兴起的原因。
意大利在文艺复兴阶段出现了众多画派,其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有佛罗伦萨画派和威尼斯画派,此外还应了解锡耶纳画派、翁布里亚画派、帕都亚画派等相关画派的特点。
中外美术史,外美史—2.中世纪美术、文艺复兴美术

提升训练-单选题
3.继承和发展了乔托艺术传统的是意大利画家( A.拉斐尔 B.马萨乔 C.库尔贝 D.提香
)。
4.意大利画家波提切利的代表作是( A.《维纳斯的诞生》 B.《大卫》 C.《田园合奏》 D.《出乐园》
)。
提升训练-单选题
5.对于文艺复兴三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蒙娜丽莎》作者达芬奇。 B.《大卫》是出自《圣经》中的形象,表达了米开朗基罗对英雄人物的崇敬。 C.《最后的晚餐》是达芬奇在西斯廷教堂天顶上创作的壁画。 D.拉斐尔的圣母形象参照了生活中的母亲形象,使它充满了人间的温暖。
谢谢
雕塑 基布尔提:设计佛罗伦萨洗礼堂铜门,”天堂之门“
多纳泰罗: 加塔梅拉塔骑马像、大卫
文艺复兴
02 意大利
盛期文艺复兴三杰
意大利--盛期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三杰
艺术特点
代表作品
达芬奇
艺术+科学 “渐隐法” 表现人物微妙的内心活动
最后的晚餐 蒙娜丽莎 岩间圣母
达
达
芬
芬
奇
奇
-
-
岩
蒙
间
娜
圣
丽
母
莎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
外国美术史
—中世纪美术
前情回顾
中
早期基督教
世 纪
拜占庭式
美
罗马式
术
哥特式
中世纪
01 早期基督教
建筑样式:巴西利卡 1.“民古教堂” 2.代表建筑:圣彼得教堂
圣彼得教堂
中世纪
建筑样式:罗马式 1.特点:拱券 2.代表建筑:意大利比萨大教堂
中世纪
建筑样式:拜占庭 1.特点:穹顶 2.代表建筑:圣索菲亚教堂
(完整版)外国美术史——中世纪美术

第二章欧洲中世纪美术自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5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开始的一段时期,称为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人为了反对宗教神权的统治,推崇古希腊罗马的文化传统,并且认为从罗马帝国覆灭之后到文艺复兴之间的历史是野蛮黑暗的时代,是处于文明与复兴之间的时代,故称“中世纪",后来这一名称被历史学家沿袭下来。
问题:中世纪基督教艺术的含义?为什么不能单纯理解为宗教艺术?在欧洲中世纪文化中,基督教的影响占有统治地位,决定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意识形态,艺术也不可避免地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充当着上帝与教会的代言人的角色。
因此,也有人将欧洲中世纪艺术称为基督教艺术.但是,中世纪的艺术仍然是丰富多彩的,是多种文化源流的综合,并为近代欧洲文化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基督教起源于中东,当它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在欧洲确立时,也带来了东方的一些文化特征.同时,古罗马帝国在接受基督教文化时,并不可能完全放弃已经根深蒂固的古希腊罗马的文化传统,尤其在建筑、雕刻和绘画等式样上,而是有一个漫长的融合改造的过程。
最后,基督教在地中海沿岸确立之后,在向西欧扩展的过程中,又吸收了当地的文化成分,即所谓“蛮族艺术”,产生了一些新的样式,直到公元10世纪前后,才形成了相对统一的基督教艺术风格。
因此,欧洲中世纪艺术不能单纯理解为宗教艺术,而是在东方文化、古希腊罗马文化传统和蛮族文化的基础上融合而成的基督教艺术.第一节早期基督教美术(公元2世纪--5世纪)公元313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颁布米兰敕令,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地位,并宣布这一曾经长期遭到罗马帝国镇压的新宗教为国教。
这时的罗马帝国已处于分崩离析的前夜,基督教作为下层人民的信仰和意识,为结束古罗马的千年帝国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取得合法地位之后,又作为统治者的工具来控制人民的思想。
早期基督教艺术就反映了这个过渡时期的一些典型特征。
基督教在公元1世纪开始秘密流传于罗马帝国的疆域。
外国美术史综述之中世纪美术

外国美术史综述之中世纪美术在欧洲中世纪⽂化中,基督教的影响占有统治地位,决定了当时的社会⽣活⽅式和社会意识形态,艺术也不可避免的具有浓厚的宗教⾊彩,充当着上帝与教会代⾔⼈的⾓⾊。
因此,也有⼈将欧洲中世纪艺术称为基督教艺术。
但是,中世纪的艺术仍然是丰富多彩的,是多种⽂化源流的综合,并为近代欧洲⽂化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不能单纯理解为宗教艺术,⽽是在东⽅⽂化、古希腊罗马⽂化传统和蛮族⽂化的基础上融合⽽成的基督教艺术。
直到公元10世纪前后,才形成了相对统⼀的基督教艺术风格。
⼀、早期基督教美术(2世纪-5世纪)早期秘密宗教场所“民古教堂”。
后来转移到公共地下墓室,在天顶和墙壁上画满了各种圣经题材的壁画,主要流⾏于罗马城区,如普⾥斯拉地下墓窟,天顶壁画《善良的牧⼈》。
借⽤罗马现成的建筑形式的“巴西⾥卡”,为后来的西⽅基督教教堂样式奠定了基调(西欧基督教堂的母体),320年前后开始兴建的圣彼得教堂市规模最⼤的之⼀。
⼆、拜占庭美术(5世纪-15世纪)拜占庭帝国基督教⽂化是政教合⼀的产物,为宗教和王权服务。
严格程式化的艺术形式经⾼度提炼和简化,更赋予形象以稳固、永恒的精神。
“反偶像运动”。
建筑主要继承罗马风格,早期教堂建筑主要沿⽤罗马陵墓圆形或多边形的平⾯结构和万神庙式的圆穹顶。
拜占庭帝国中后期,希腊⼗字式平⾯成为教堂布局的主要模式,穹顶被沿⽤下来,成为控制内部空间和外部形象的主要因素。
圣索菲亚⼤教堂,建于532-537年。
15世纪⼟⽿其⼊侵后,把该教堂改为清真寺。
镶嵌画在拜占庭艺术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它最早出现在公元前3000年苏美尔⼈的艺术中,当时使⽤的是⼩块⽯膏,在古希腊罗马则使⽤⼤理⽯。
拜占庭镶嵌画以玻璃为主要材料,最著名的镶嵌画在意⼤利拉⽂纳的圣维他尔教堂,在教堂的主祭坛上⽅是镶嵌画《荣耀基督》,两边是表现皇室参拜的镶嵌画,⼀边是《查⼠丁尼皇帝和廷⾂》,⼀边是《皇后提奥多拉和⼥官》。
三、蛮族艺术和加洛林⽂艺复兴(5-11世纪)蛮族艺术的遗物主要是⼿⼯艺美术品。
西方美术史复习资料:从中世纪到现代艺术

西方美术史复习资料:从中世纪到现代艺术一、中世纪艺术中世纪艺术是欧洲中世纪时期的艺术,跨越了公元5世纪至15世纪,涵盖了罗马时代的基督教艺术和哥特式艺术等多个风格。
1.1 罗马基督教艺术罗马基督教艺术是中世纪早期的主要艺术形式,表现了基督教信仰。
其作品常以宗教题材为主题,具有神圣、庄严的特点。
1.2 哥特式艺术哥特式艺术是中世纪后期的主要风格,以其尖拱形构成、色彩斑斓和高耸的建筑风格著称。
哥特式绘画着重表现主题的纵深感和神秘主义色彩。
二、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是欧洲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标志着艺术、文化和科学的复兴。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们追求形式上的完美和对人体结构的准确描绘。
2.1 文艺复兴绘画文艺复兴绘画被认为是西方绘画史上的巅峰之作,代表人物如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
这一时期的绘画注重透视原理和光影效果,作品充满了人文主义精神。
2.2 巴洛克艺术巴洛克艺术是文艺复兴后期的一种艺术风格,以其豪华、浮夸和动态的特点而著称。
巴洛克绘画、雕塑和建筑作品常常具有宏伟壮丽的气势。
三、现代主义艺术现代主义艺术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是一种对传统艺术观念的挑战和突破。
现代主义探索了形式的多样性、观念的先进性和艺术自身的表现能力。
3.1 印象派艺术印象派艺术是现代主义艺术的一个重要流派,强调对光线和色彩的捕捉,打破了传统绘画中的光影规则和细节描绘法,注重表现感觉和情绪。
3.2 抽象主义抽象主义是20世纪上半叶兴起的一种艺术风格,试图摆脱传统主义,拒绝描绘客观世界,强调表现内在情感和表现力。
抽象艺术通过形状、色彩和线条表达艺术家的情感和思想。
结语西方美术史是世界艺术史上重要的一部分,从中世纪到现代,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和流派展现了不同的文化、思想和审美取向。
通过对西方美术史的了解和复习,可以更好地理解西方文化的演变和艺术发展的脉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欧洲中世纪美术自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5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开始的一段时期,称为中世纪。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人为了反对宗教神权的统治,推崇古希腊罗马的文化传统,并且认为从罗马帝国覆灭之后到文艺复兴之间的历史是野蛮黑暗的时代,是处于文明与复兴之间的时代,故称“中世纪”,后来这一名称被历史学家沿袭下来。
问题:中世纪基督教艺术的含义?为什么不能单纯理解为宗教艺术?在欧洲中世纪文化中,基督教的影响占有统治地位,决定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方式和社会意识形态,艺术也不可避免地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充当着上帝与教会的代言人的角色。
因此,也有人将欧洲中世纪艺术称为基督教艺术。
但是,中世纪的艺术仍然是丰富多彩的,是多种文化源流的综合,并为近代欧洲文化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基督教起源于中东,当它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在欧洲确立时,也带来了东方的一些文化特征。
同时,古罗马帝国在接受基督教文化时,并不可能完全放弃已经根深蒂固的古希腊罗马的文化传统,尤其在建筑、雕刻和绘画等式样上,而是有一个漫长的融合改造的过程。
最后,基督教在地中海沿岸确立之后,在向西欧扩展的过程中,又吸收了当地的文化成分,即所谓“蛮族艺术”,产生了一些新的样式,直到公元10世纪前后,才形成了相对统一的基督教艺术风格。
因此,欧洲中世纪艺术不能单纯理解为宗教艺术,而是在东方文化、古希腊罗马文化传统和蛮族文化的基础上融合而成的基督教艺术。
第一节早期基督教美术(公元2世纪——5世纪)公元313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颁布米兰敕令,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地位,并宣布这一曾经长期遭到罗马帝国镇压的新宗教为国教。
这时的罗马帝国已处于分崩离析的前夜,基督教作为下层人民的信仰和意识,为结束古罗马的千年帝国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取得合法地位之后,又作为统治者的工具来控制人民的思想。
早期基督教艺术就反映了这个过渡时期的一些典型特征。
基督教在公元1世纪开始秘密流传于罗马帝国的疆域。
因为处于非法地位,信徒们只能在私人宅邸内举行宗教仪式,这种早期的秘密宗教场所被称为“民居教堂”。
后来为了逃避官方的搜查,这种仪式便转移到一种公共地下墓窟,这种墓窟是用于合葬基督徒的,在墓窟的天顶和墙壁上画满了各种圣经题材的壁画,因此它成为早期基督教艺术的宝库。
这种形式主要流行于罗马城区,如罗马的普里斯拉地下墓窟,约建于公元3世纪,其闻名于世的是天顶壁画《善良的牧人》。
这是早期基督教艺术最常见的题材,在造型手法上还继承着古典的传统,形象准确而逼真。
基督肩托羔羊站立,生气勃勃,线条简明流畅,使人联想到古希腊瓶画,四周的图案暗示出基督教最重要的象征十字架。
基督教合法化之后,它的集会和仪式便回到了地面上,也开始兴建正式的基督教堂。
但基督教没有自己的建筑传统,只好借用罗马现成的建筑形式。
罗马有一种常见的公共建筑,平面呈长方形,中廊较宽,两旁有列柱分隔出过廊,平时供市民集会使用,称为“巴西里卡”。
基督教徒把它直接搬用过来,在一端加上祭坛,并饰以宗教题材绘画。
这种形式为以后的西方基督教堂的样式定了基调。
公元320年前后开始兴建的圣彼得教堂是规模最大的“巴西里卡”教堂之一。
因为建于山腰上,在入门处外加壮观的阶梯。
建筑分为两部分:1.前面是一个方形院落,三面有过廊。
正殿入口是巨大的柱廊,内有净身用的喷泉。
2.殿堂分为五个长廊,以四排柱子分隔,中间最高最宽,长廊的顶端是祭坛,上有半圆形的拱顶,祭坛与正殿之间还有左右两个横廊,称为袖廊。
基督教曾遭受了200余年的迫害,不少信徒为之殉身,对“殉教者”的崇拜是教徒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教徒们在死去的教友亲人的石棺上刻上宗教内容的雕刻,寄托自己的信仰和对死者的祈祷,但在表现手法上与古罗马石棺的雕刻风格无大差别。
第二节拜占庭美术(公元5世纪——15世纪)公元330年,君士坦丁大帝迁都拜占庭,改称君士坦丁堡。
公元4世纪,罗马帝国一分为二,分为东西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仍以罗马为都城,而君士坦丁堡成为东罗马的国都,史称拜占庭帝国。
东罗马受“蛮族”破坏较少,在经济上、政治上都较稳定、繁荣,而且东罗马的主要疆域正是古代希腊文化发达的中心地区,昔日罗马帝国的强盛之势也在这儿留下了踪迹,因此在拜占庭艺术中,可以看到古希腊罗马传统的强大影响。
拜占庭帝国的基督教文化是政教合一政体的产物,为宗教和王权服务。
皇帝是当然的教会领袖,他不仅代表世俗权力,也象征神的意志。
因此体现着这种精神的拜占庭艺术形象总是威严庄重、动人心魄,严格程式化的形式高度提炼和简化,更赋与形象以稳固、永恒的精神。
拜占庭的神像必须在天神与君王之间取得统一,皇帝有权干涉教会,不让教会利用神像过分地显示自己的力量,9世纪的反偶像运动就是这种斗争的结果。
拜占庭的建筑主要继承罗马风格,早期教堂建筑主要沿用罗马陵墓圆形或多边形平面结构和万神庙式的圆穹顶。
穹顶结构被加以变化,形成由大小不同的穹顶连续构成开阔高大的内部空间的特殊样式。
到拜占庭建筑的中后期,四边侧翼相等的希腊十字式平面取代了圆形、多边形形式,成为教堂布局的主要模式,穹顶被沿用下来,成为控制内部空间和外部形象的主要因素。
圣索菲亚教堂是拜占庭艺术中最辉煌的成就之一。
这个教堂建于537年,是在532年君士坦丁堡暴乱中被烧毁的圣索菲亚教堂的废墟上重建的。
教堂在构思和技术上受罗马万神庙的影响很大,主要部分是一个巨大的半圆穹顶,东西两头连接着两个半圆穹顶,每个半圆左右两端又接上更小的半圆穹,南北两边则是圆拱形墙体,下面由两层列柱和厚实的墙体支撑,列柱后面又有侧廊,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高大宽阔、气势磅礴而又节奏分明的内部空间。
15世纪土耳其人入侵君士坦丁堡后,把圣索菲亚改成清真寺。
伊斯兰教徒不但在内部把基督教装饰改画成伊斯兰教的图案文字,而且在教堂外部的四个角上建起伊斯兰建筑的尖塔,这样反倒为雄浑的教堂增添了几分俊秀。
镶嵌画在拜占庭艺术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这种以小块彩色玻璃和石子镶嵌而成的建筑装饰画成为教堂内部装饰的主要形式,其中以圣维他尔教堂的镶嵌画最为知名。
圣维他尔教堂位于意大利的拉文纳,这儿原是东哥特王国的首都,公元540年,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占领该城,并把它建成东罗马帝国在西方的中心,圣维他尔也成了查士丁尼的皇家教堂。
在教堂的主要祭坛上方是镶嵌画《荣耀基督》,两边是皇室参拜的行列,一边是《查士丁尼皇帝和廷臣》、人物被不成比例地拉长了,但显得非常肃穆、庄严。
色彩和明暗变化被提炼到最纯粹、最简洁的程度,丝毫不强调立体感,仿佛人们面对的不是活生生的人,而是抽象的精神符号。
另一边是《皇后提奥多拉和女官》,在构图上略有变化,但也显得宁静端庄,在服饰上充分发挥了镶嵌画的长处,显示出珠光宝器、织绵彩缎的华丽,也给画面增添了几分梦幻似的神秘感。
荣耀基督皇后提奥拉多和女官第三节蛮族艺术和加洛林文艺复兴(公元5世纪——11世纪)公元5世纪,来自东方、北方的日耳曼人、汪达尔人等游牧民族部落,大规模迁徙到罗马帝国核心地区,最终导致了西·40·外国美术简史罗马帝国的灭亡。
由于这些民族尚处于原始公社的生产水平,经济文化远落后于罗马,故被称为”野蛮人”或”蛮族”。
他们的入侵从另一方面推动了历史的前进,他们摧毁了罗马高度发达但已渐趋衰败的奴隶制度,最终确立了封建制度在欧洲的地位,特别是在文化意识和艺术创造上为欧洲输进了新鲜血液。
在蛮族艺术的遗物中,主要是手工艺美术品,大多是以金属模铸、错镀金银、镶嵌玉石、髹绘彩画等手段制成的日常用品。
例如,1939年在英格兰东海岸的萨顿胡发掘出土的钱包盖,据考定,这是出自625—633年间东盎格鲁人国王的墓葬。
这个铜制的钱包盖嵌有宝石和珐琅装饰,制作精致、色彩美妙,在图案设计中将抽象与具象的因素、固定程式与自由想象结合在一起,值得注意的是两旁伴有野兽的人形,鹰鸟组合以及野兽相斗的缠绕纹样,这些图案设计的动机可以在远古西亚和地中海地区找到根源,而此时的盎格鲁-撒克逊人正处于转向基督教的前夜,这种工艺品揭示出克尔特-日耳曼动物风格的来源和迁移状况,在艺术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到公元8世纪,当年的蛮族已成为横行欧洲大陆的封建领主,法兰克国王查理曼历经数十年战争,把西欧大部分地区统一起来,终于建立起加洛林王朝,在罗马接受册封,成为西罗马覆灭后300余年西欧第一个皇帝。
查理曼的理想是恢复昔日罗马的繁盛,在文化上恢复罗马的传统。
他召集了一批文人学者在首都阿琛收集整理古籍,让艺术家仿照古典样式进行创作,以宫廷为中心形成了复兴古典文化的潮流,历史上称为”加洛林文艺复兴”。
阿琛王宫是查理曼时代最重要的建筑外国美术简史·41·工程,为了体现复兴古典的愿望,王宫教堂的设计以拉文纳的圣维他尔教堂为蓝本,平面布局和结构基本上保持了圣维他尔的特点,在内部的处理上不象圣维他尔那样活泼,更偏重于统一性和整体性,显得庄重严肃。
由于加洛林王朝重视恢复古典文化,在宫廷罗致了文人学者整理古藉,著书立说,自然也促进了书藉插图艺术的发展。
《圣马太》是”查理曼福音书”的插图(约800—810年),在风格上力图恢复古代的写实手法,在构图、造型和人物的精神状态上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充分显示出”宫廷派”绘画所具有的写实技巧。
查理曼死后,加洛林帝国随之完结,但”文艺复兴”的影响延绵不绝,特别是在号称”神圣罗马帝国”的奥托王朝,继承了加洛林的传统,并发展出一种肃穆宏大的风格,在恢复圆雕形式上也迈进了一大步。
《杰罗十字架》(约945—1000年)是奥托王朝时期的代表作,具有纪念碑式的规模,带有强烈的情绪表现,钉在十字架上的基督也被前所未有地表现为半裸体,强调了动态的张力,体现一种为人类承受痛苦的精神。
《圣米迦勒修道院教堂》(1010—1033年)体现了奥托时期的典型建筑风格,其样式奠定了德意志地区在中世纪建筑中的独立地位。
第四节罗马式美术(公元10世纪——12世纪)10世纪之后,西欧经济水平提高,封建制度稳固。
作为社会精神支柱的教会势力也与贵族力量并行发展,特别是修道院制度更为完备。
十字军东征和大规模的传道活动扩充了教会的势力和影响。
对圣人遗物的崇拜,掀起了到各圣地朝拜的热潮。
经济的发展和宗教狂热使新的教堂和修道院建筑层出不穷,为了追求更加壮观的效果,这些建筑普遍采用类似古罗马的拱顶和梁柱结合的体系,并大量采用希腊罗马时代的“纪念碑式”雕刻来装饰教堂,因此这个时代的风格被称为“罗马式”。
罗马式教堂是从巴西里卡式演变过来的,并开始用石头屋顶替代过去的木顶。
为了支持石头屋顶的重量,在结构上广泛运用拱券,创造出用复杂的骨架体系建筑拱顶的办法。
同时,丁字形的巴西里卡式发展成为拉丁十字形,以满足复杂的宗教仪式容纳更多教徒的需要。
在封建割据的情况下,罗马式教堂也具有封建城堡的特点,石墙很厚,窗户小,距地面较高,教堂前后往往配置碉堡似的塔楼,后来塔楼逐渐固定在西面正门的两侧,成为罗马式建筑的标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