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素酶
纤维素酶作用条件

纤维素酶作用条件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纤维素酶是一种在生物体内起到关键作用的酶类物质。
它能够降解纤维素这种复杂的多糖类物质,帮助生物体消化、吸收养分。
纤维素是植物细胞中主要的结构成分,包括木质素、半纤维素和纤维素三类。
由于植物细胞壁中存在大量的纤维素,因此许多生物体都需要纤维素酶来帮助其消化和利用这些植物性的食物资源。
纤维素酶的作用条件包括温度、pH值、离子浓度等因素。
这些条件对纤维素酶的活性、稳定性和效率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来看纤维素酶的适温范围。
不同的纤维素酶对温度的适应范围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大部分纤维素酶在30-60摄氏度的温度下表现较好,超过或低于这个范围都会影响到其活性。
该适温范围取决于纤维素酶在自然环境中的来源和生长状况,例如产自热带区域的纤维素酶对高温的适应性更强,而产自极地地区的纤维素酶对低温的适应性更好。
其次是纤维素酶的适pH范围。
纤维素酶在不同的pH值下的活性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大部分纤维素酶在中性至碱性环境下表现较好,如pH 6.0-8.0的范围。
但也有一些特殊的纤维素酶,例如在酸性环境下活性更好的酸性纤维素酶。
适pH范围的确定需要考虑到纤维素酶的酶学特性、来源和作用场景等因素。
离子浓度也是影响纤维素酶活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纤维素酶在一定的离子浓度范围内可以保持较好的活性,过高或过低的离子浓度都会对其活性产生负面影响。
离子浓度的影响主要来源于其对蛋白质结构的稳定性和折叠构象的影响,进而影响纤维素酶的催化效率和稳定性。
纤维素酶的作用条件是多方面综合影响的结果。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纤维素酶类型和应用场景来确定最佳的作用条件,以提高纤维素酶的效率和稳定性,进而实现更好的纤维素降解效果。
未来,随着对纤维素酶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和技术的进步,相信纤维素酶在生物工程、环境保护和食品工业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将会更加广阔。
第二篇示例:纤维素酶是一种能够降解纤维素的酶类,具有在生物转化、发酵工艺以及食品加工等领域中的重要应用价值。
纤维素酶的三种活力测定方法

纤维素酶的三种活力测定方法
纤维素酶是一种重要的酶类,具有分解纤维素的作用。
为了评估纤维素酶的活力,人们研究出了多种测定方法,其中较为常用的有以下三种:
1. 滴定法:将一定量的纤维素酶加入含有纤维素的溶液中,反应一定时间后,使用酸碱滴定法测定反应液的酸碱度变化,从而得出纤维素酶的活力。
2. 电泳法:将一定量的纤维素酶加入蛋白质凝胶中,进行电泳分离,然后在凝胶中添加含纤维素的溶液,观察纤维素的降解情况,从而得出纤维素酶的活力。
3. 显色法:将一定量的纤维素酶加入含有纤维素的溶液中,反应一定时间后,使用显色剂对反应液中的产物进行染色,然后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反应液的吸光度变化,从而得出纤维素酶的活力。
这三种测定方法各有优劣,研究者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定。
- 1 -。
纤维素酶

解。因此,纤维素的完全降解有赖于这三类酶的合适的比
例,比例不当时会显著影响它们对纤维素的降解活力。
张晓静 2013.02
一、纤维素酶的特性及来源
纤维素酶来源
纤维素酶来源非常广泛,昆虫、软体动物、微生物(细
菌、放线菌、真菌等)都能产生纤维素酶,如白蚁、小龙
虾等能产生完全不同于其内共生微生物群所产的纤维素 酶,反刍动物的瘤胃微生物也拥有强大的纤维素降解酶
酶解纤维素时,对无定形区仅EG即可使之水解,对于结
晶区则需要有EG和CBH的协同作用,而且在结晶纤维素 糖化过程中CB组分会使这种协同作用大大加强。
张晓静 2013.02
一、纤维素酶的特性及来源
纤维素酶
对于天然结晶纤维素的水解,首先需要EG酶随机水解切
断无定形区的纤维素分子链,使结晶纤维素出现更多的纤 维素分子基端,为CBH酶水解创造条件,然后CBH酶作用 于纤维素末端基释放出纤维二糖,纤维二糖再由CB酶水解 成葡萄糖,在上述三类酶的协同作用下完成对纤维素的降
到细胞外,增加提取纯化难度,在工业上很少应用。而丝
状真菌具有产酶的诸多优点。
张晓静 2013.02
一、纤维素酶的特性及来源
纤维素酶来源 丝状真菌具有产酶的诸多优点:产生的纤维素酶为胞
外酶,便于酶的分离和提取;产酶效率高,且产生纤维 素酶的酶系结构较为合理;同时可产生许多半纤维素酶、 果胶酶、淀粉酶等。从纤维素酶工业化制备及其应用角 度看,研究和采用丝状真菌产酶具有更大意义。
依次切下纤维二糖单位。其单独作用于天然结晶纤维素时
酶活力较低,但在EG酶的协同作用下,可以彻底水解结晶 纤维素。
张晓静 2013.02
一、纤维素酶的特性及来源
纤维素酶作用条件

纤维素酶作用条件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纤维素酶是一种能够分解纤维素的酶类蛋白质。
纤维素是一种由多糖组成的长链聚合物,存在于植物细胞壁中,是植物体中最丰富的有机化合物之一。
纤维素酶通过水解作用将纤维素分解成较小的碳水化合物,从而促进植物细胞的溶解,并释放出足够的能量供生命活动所需。
纤维素酶的作用条件与多种因素有关,下面将逐一进行详细介绍。
纤维素酶的作用条件与温度息息相关。
一般而言,纤维素酶的最适作用温度在50-60摄氏度左右。
过低或过高的温度都会影响纤维素酶的活性,导致酶活性下降甚至失活。
在工业生产中,需要通过控制恰当的温度来保证纤维素酶的有效作用。
pH值也是影响纤维素酶活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般而言,纤维素酶的最适作用pH为4.5-5.5。
若环境pH超出这个范围,将会导致纤维素酶的酶活性受到抑制或失活。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对环境pH进行调控,以维持纤维素酶的高效活性。
离子强度也会对纤维素酶的活性产生影响。
一般来说,适度的离子强度可以促进纤维素酶的活性,但过高或过低的离子强度都会对酶的活性造成不利影响。
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溶液中的离子强度,以维持纤维素酶的高效活性。
纤维素酶的活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温度、pH值、离子强度、底物浓度和作用时间等。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对这些因素进行合理控制,以保证纤维素酶的高效作用。
希望通过以上介绍,能够加深大家对纤维素酶作用条件的了解,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第二篇示例:纤维素酶是一种能够降解纤维素的酶类。
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中最重要的结构成分,由许多β-葡聚糖分子组成。
纤维素的结构使得它对于大多数动物来说是难以消化的。
纤维素酶在自然界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能够帮助生物体将植物纤维素降解为可被消化吸收的小分子。
纤维素酶的作用条件是指在何种环境条件下,纤维素酶才能够发挥最佳的降解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对纤维素酶的作用条件进行合理的控制和调节,可以提高酶的活性和稳定性,从而提高纤维素降解的效率。
纤维素酶的用法

纤维素酶的用法
纤维素酶是一种酶类,能够分解纤维素为可消化的单糖分子。
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人类难以消化的纤维质,但纤维素酶却可以将其分解为葡萄糖等单糖,提高其营养价值。
纤维素酶广泛应用于饲料、食品、纸浆等行业。
在饲料生产中,添加适量的纤维素酶可以增加动物对植物纤维的消化吸收率,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在食品生产中,纤维素酶可以用于果汁榨取、面包烘焙等过程中,改善食品质地,增强口感;在纸浆生产中,纤维素酶可以替代化学方法,减少浆料的处理时间和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除了工业应用,纤维素酶还被广泛运用于生物学研究、医学诊断等领域。
例如,在研究植物细胞壁分解机制时,纤维素酶可以作为重要工具;在血液病学研究中,纤维素酶可以用于诊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疾病。
综上所述,纤维素酶是一种重要的酶类,在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纤维素酶的应用范围还将不断扩大,为人类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 1 -。
纤维素酶

一、纤维素酶概述:纤维素酶是一种重要的酶产品,是一种复合酶,主要由外切β-葡聚糖酶、内切β-葡聚糖酶和β-葡萄糖苷酶等组成,还有很高活力的木聚糖酶。
由于纤维素酶在饲料、酒精、纺织和食品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已被国内外业内人士看好,将是继糖化酶、淀粉酶和蛋白酶之后的第四大工业酶种,甚至在中国完全有可能成为第一大酶种,因此纤维素酶是酶制剂工业中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纤维素酶在食品行业和环境行业均有广泛应用。
在进行酒精发酵时,纤维素酶的添加可以增加原料的利用率,并对酒质有所提升。
纤维素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常见的畜禽饲料如谷物、豆类、麦类及加工副产品等都含有大量的纤维素。
除了反刍动物借助瘤胃微生物可以利用一部分外,其它动物如猪、鸡等单胃动物则不能利用纤维素。
纤维素酶种类繁多,来源很广。
不同来源的纤维素酶其结构和功能相差很大。
由于真菌纤维素酶产量高、活性大,故在畜牧业和饲料工业中应用的纤维素酶主要是真菌纤维素酶。
二、公司产品纤维素酶产品用途及使用说明:作为微生物饲料、肥料添加使用,主要功效如下:微生物饲料:1.补充动物体内同源酶的不足,促进动物消化吸收,提高饲料利用率。
2.摧毁植物细胞壁,促进营养吸收作用,促进动物生长,提高机体免疫功能3.消除抗营养因素,释放矿物元素和其他微量元素,促进动物健康生长。
4.产生有益代谢物,抑制和杀死有害菌,调节动物的消化系统微生态平衡。
产品配方:豆壳粉、草粉、微量元素、纤维素酶等。
产品使用量:80克—100克/吨(建议使用量)质量指标:纤维素酶≥100000 u/g保存方法:25℃以下阴凉干燥保存。
保质期:12个月。
纤维素酶的作用机理及其在饲料中的应用课件

纤维素酶的提取与
纯化
通过适当的提取和纯化方法,可 获得高纯度、高活性的纤维素酶, 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基础。
纤维素酶的应用前景
饲料工业
纤维素酶可添加到饲料中,提高饲料利用率和动物生长性 能。通过降解纤维素,可释放出更多的营养物质供动物吸 收利用。
生物能源
纤维素酶在生物能源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利用纤维 素酶将植物秸秆等纤维素类物质转化为生物燃料,可缓解 能源危机并减少环境污染。
纤维素酶的应用可以减少动物粪便中未消化营养物质的含量 ,降低环境污染。
04
纤维素酶在饲料中的研 究现状与展望
纤维素酶的研究现状
纤维素酶的种类与
特性
目前已经发现多种纤维素酶,包 括内切葡聚糖酶、外切葡聚糖酶 和纤维二糖酶等,这些酶具有不 同的作用方式和特性,共同作用 分解纤维素。
纤维素酶的来源
纤维素酶可来源于真菌、细菌和 放线菌等微生物,不同来源的酶 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应用特点。
纺织工业
纤维素酶在纺织工业中可用于处理棉麻等天然纤维,改善 纤维品质和织物性能。通过降解纤维细胞壁,可获得更柔 软、更光滑的纤维。
纤维素酶的研究方向
提高纤维素酶的活性与稳定性
针对不同来源和性质的纤维素酶,研究其作用机制和结构特征 ,通过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手段改良酶的活性与稳定性。
协同作用机制研究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纤维素酶对纤维素的分解过程
纤维素酶通过水解作用将纤维素分解 成可被动物消化吸收的葡萄糖。
纤维素酶主要包括内切葡聚糖酶、外 切葡聚糖酶和纤维二糖酶,它们协同 作用,完成对纤维素的分解。
纤维素酶的催化机制
纤维素酶通过活性位点上的催化氨基 酸与纤维素的羟基结合,形成酯键或 水解键,从而将纤维素分解。
纤维素酶的最适ph-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纤维素酶的最适ph-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纤维素酶是一类重要的酶,在许多生物体的生理过程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这些酶能够催化纤维素降解的反应,将纤维素分解为可被利用的简单糖分子。
由于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们的降解在许多领域都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应用前景,如生物质能源转化、生物质废物处理和生物医药等。
因此,研究纤维素酶的特性与最适条件对于提高降解效率和开发新型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着重探讨纤维素酶的最适pH,即最适反应酸碱环境。
pH是指溶液酸碱性的指标,反映了氢离子的浓度。
纤维素酶的最适pH是指酶在具有最高催化活性的酸碱条件。
了解纤维素酶最适pH的特点和调控因素,可以为纤维素酶的生产、应用和工程改造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和科学依据。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介绍纤维素酶的定义和作用,深入了解纤维素酶的工作机制以及纤维素酶最适pH的研究进展。
随后,我们将讨论纤维素酶最适pH的重要性、影响因素以及应用前景。
通过对纤维素酶最适pH的研究和应用展望,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纤维素酶的功能和应用潜力,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有益的启示和指导。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该包括对整篇文章的组织和各个章节内容的简要介绍。
下面是对文章结构的一种可能描述: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引言部分将提供对纤维素酶的背景和重要性的概述,以及本文撰写的目的。
正文部分将分为三个小节,分别讨论纤维素酶的定义和作用、纤维素酶的工作机制,以及本文的重点——纤维素酶的最适pH。
每个小节将深入探讨相关的研究成果、理论模型和实验数据,为读者提供详尽的了解。
结论部分将总结纤维素酶最适pH的重要性,并探讨影响纤维素酶最适pH的因素。
此外,该部分还将探讨应用纤维素酶最适pH的未来展望,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一些建议。
通过以上的文章结构,读者将能够清晰地了解整个文章的组织和各个章节的内容安排。
接下来的正文部分将进一步展开对纤维素酶最适pH的讨论,以满足读者对这一话题的兴趣和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安工程大学纤维素酶对纤维素的作用机理及其在纺织上的应用院系:纺织与材料学院专业班级:轻化工程11(1)姓名:赵华学号:41101030111纤维素酶对纤维素的作用机理及其在纺织上的应用张海生,张同亮,陈德兆摘要:介绍了纤维素酶的性质、纤维素酶对纤维素的作用机理及纤维素酶在纺织上的应用,对其在纺织上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纤维素酶;纤维素;纺织;应用0引言纤维素是世界上蕴藏量最丰富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绝大多数由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
微生物对纤维素的降解、转化是自然界中碳素转化的主要环节。
纤维素酶是降解纤维素生成葡萄糖的多组分酶的总称。
目前,纤维素酶产品广泛应用于纺织、饲料、酿造、制药、造纸等行业,尤其是在纺织行业的应用范围目前正在不断扩大。
早在1906年,Seilliere就在蜗牛的消化液中发现了能分解纤维素的纤维素酶。
纤维素酶是能水解纤维素β-1,4-葡萄糖苷键,使纤维素变成纤维二糖和葡萄糖的一组酶的总称,它不是单一酶,而是起协同作用的多组分酶系。
纤维素酶的来源非常广泛,昆虫、软体动物、原生动物、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等都能产生纤维素酶。
主要的有:康氏木霉、里氏木霉、黑曲霉、斜卧青霉、芽孢杆菌等。
丝状真菌产生的纤维素酶一般在酸性或中性偏酸性条件下水解纤维素底物,耐嗜碱细菌产生的纤维素酶在碱性范围起作用。
纤维素酶分子是由球状的催化结构域(CD)通过一个富含脯氨酸或羟基氨基酸的连接桥(Linker)和纤维素结合结构域(CBD)三部分组成。
连接桥的作用可能是保持CD和CBD之间的距离。
纤维素结合结构域执行着调节酶对可溶和非可溶性底物专一性活力的作用,对酶的催化活力是非常必需的。
催化作用域的三维结构极其复杂,对酶的催化活力起决定作用。
1 纤维素酶的制造方法1. 1固体发酵法固体发酵法是以玉米、稻草等植物秸杆为主要原料,投资少,工艺简单,产品价格低廉。
目前国内绝大部分厂家采用该技术,主要分布在上海、江苏、湖北、黑龙江。
然而固体发酵法存在着根本上的缺陷,不可能像液体发酵那样随着规模的扩大,成本大幅度下降。
以秸杆为原料的固体发酵法生产的纤维素酶很难提取、精制。
目前生产厂家只能采用直接干燥粉碎得到固体酶制剂或用水浸泡后压滤得到液体酶制剂,产品外观粗糙,成品质量不稳定,杂质含量高。
因此,随着液体发酵酶工艺的发展及菌种性能的提高,采用液体发酵法生产纤维素酶是必然趋势。
1. 2液体发酵酶液体发酵生产工艺过程是将玉米秸杆粉碎至20目以下后进行灭菌处理,送发酵釜内发酵,同时加入纤维素酶菌种,发酵时间约为70 h ,温度控制低于60 0C,采用净化后的无菌空气从釜底通入进行物料的气流搅拌,发酵完的物料经压滤机压滤,超滤浓缩,喷雾干燥,制得纤维素酶产品。
其工艺流程示意图如下:液体发酵法动力消耗大,设备要求高,但原料利用率高,生产条件易控制,产量高,劳动强度小,产品质量稳定,建议国内新建装置采用该技术。
2纤维素酶维素的对纤作用机理目前,一种理论认为:纤维素酶水解纤维素是β-1,4-内切葡聚糖(纤维二糖水解)酶(EG,Endo-β-Glucanase),β-1,4-外切葡聚糖(纤维二糖水解)酶(CBH,Cellobiohydrolase)和β-葡萄糖苷酶(BG,β-Glucosidase)协同作用下进行的。
首先,EG酶随机水解切断无定型区的纤维素分子链,使结晶纤维素出现更多的纤维素分子基端,为CBH酶水解纤维素创造条件,CBH酶的水解产物纤维二糖则由BG酶水解成葡萄糖,因而纤维素酶水解纤维素的过程可以简单表示为:EG→CBH→BG。
目前的研究表明,EG酶实际上至少包括EGⅠ、EGⅡ、EGⅢ和EGV四种,CBH至少包括CBHⅠ和CBHⅡ两种。
另外一种理论认为:纤维素酶是由葡聚糖内切酶(Cx酶)、葡聚糖外切酶(C1酶)、β-葡萄糖苷酶三个主要成分所组成的诱导型复合酶系。
其中C1酶起水化作用,它作用于不溶性的固体表面,使形成结晶结构的纤维素链开裂,长链分子的末端部分游离,从而使纤维素链易于水化。
Cx酶随机水解非结晶纤维素、可溶性纤维素衍生物和葡萄糖的β-1,4-寡聚物,葡萄糖苷酶将纤维二糖和纤维三糖水解成葡萄糖。
该假说的基本降解模式如下:结晶纤维素-C1→无定形纤维素-Cx→纤维二糖-β-葡萄糖苷酶→葡萄糖此外,Coughlan认为结晶纤维素的降解是一个多步骤过程,并认为原初反应即无序反映(Amorphogenesis)使纤维素的结晶状态发生改变,便于随后的纤维素水解。
还有学者认为纤维素的降解中存在短纤维形成现象,他们认为天然纤维素首先在一种非水解性质的解链因子或解氢键酶作用下,使纤维素链内或链间的氢键打开,从而形成短纤维。
3纤维素酶在纺织上的应用纤维素酶在染整上,特别是在棉织物整理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经过纤维素酶整理后,棉织物的手感和外观获得很大的改善,因为织物表面的绒毛被除去,处理后织物更光洁,颜色更鲜艳。
根据处理的目的不同,可进行生化抛光、柔软滑爽、改善光泽以及石磨水洗等加工。
3.1减量处理纤维素纤维织物经纤维素酶处理都伴随着纤维的减量或失重,并引起许多性能变化。
减量处理主要是改善织物的柔软、弹性和悬垂性。
减量加工大多数采用液体染色机和水洗机。
若织物被减量过大,纤维的强度会受到损伤。
棉织物的失重率一般控制在3%~5%的范围内为好。
棉织物经过纤维素酶整理后,手感和外观可以有很大的改善,织物的硬挺度和刚性降低,光滑度和悬垂性提高,能使织物获得更好的手感。
LeeG.Snyder的研究证实,纤维素酶能够象烧毛一样使织物的外观变得光洁。
C.L.Chong等人的研究表明在织物的外感和手感被改善的同时,剧烈的机械搅拌和摩擦作用会加剧织物的强力损失。
因此在保证处理效果的同时,避免织物强力过度损失就显得非常重要。
3.2生物抛光处理生物抛光是一种用纤维素酶改善棉织物表面,以达到持久的抗起毛起球并增加织物的光洁度和柔软度的整理工艺。
天然纤维素的结构复杂,结晶度高,在一定酶浓度和时间条件下很难把纤维素完全水解成葡萄糖单体,仅对织物表面或伸出织物表面的茸毛状短小纤维作用。
生物抛光也就是去除从纤维表面伸出的细微纤维,经纤维素酶处理后稍经机械加工就可以得到表面平滑而茸毛少的织物。
生物抛光的主要功效是使服装和面料长久保持光鲜、手感更柔软。
与传统的加工方法比,生物抛光有如下优点:①织物表面更光洁无茸毛;②织物表面显得更加均匀;③减少起毛起球的趋向;④增加悬垂性并具滑爽手感;⑤处理的织物更具有环保意义。
经过生物抛光处理的织物还有诸多优点:穿着洗涤不易起球,染色鲜艳,保色保新时间长,尤其对印花织物效果更好。
3.3水洗和石磨处理纤维素酶还广泛应用于牛仔裤类产品的洗涤加工,代替石洗加工工艺。
最早应用于靛蓝牛仔服装的洗涤整理上,以获得与石磨相同的染料脱色、洗白等褪色防旧效果。
这种加工的原理是:首先将牛仔服装上的浆料充分去除,充分发挥纤维素酶对牛仔服装表面的剥蚀作用。
纤维素酶仅对牛仔服装表面部分水解,造成纤维在洗涤时发生脱落,在纤维素酶处理时,牛仔服装在转鼓中不断发生摩擦,加速服装表面纤维的脱落,并使吸附在纤维表面的靛蓝等染料一同去除,产生石磨洗涤的效果,并具有独特的外观和柔软的手感。
目前应用的纤维素酶大多为中性或酸性纤维素酶。
纤维素酶可用于牛仔服装水洗石磨加工,加工后的服装雪花点多、立体感强、色光好。
与传统的石磨工艺相比,酶洗工艺条件温和,耗能降低,减少了服装和设备的磨损,水洗效率高;与传统的化学助剂整理工艺相比,酶洗工艺大大减少了污水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
3.4其它处理除上述处理外,纤维素酶还能与脂肪酶、果胶酶共同应用于棉织物的精练加工,以去除棉纤维中的天然杂质,为后续染色、印花和整理加工创造条件。
酶精练后的织物润湿性、强度保留率与碱精练相同,失重率较少,耗水率低。
纤维素酶整理也可用于粘胶、Lyocell和醋酸纤维织物,以改善织物的手感、悬垂性,去除织物表面的绒毛,减少粘胶织物的起球倾向和Lyocell 织物的原纤化倾向。
苎麻织物存在手感粗糙、穿着刺痒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苎麻织物的服用性能,通过纤维素酶减量整理,能够使织物获得柔软的手感和光洁的布面,消除或改善刺痒感。
纤维素酶是多种酶的混合物,酶成分的表征对于了解和控制酶整理的效果是必不可少的。
从目前研究结果来看,EGⅡ酶用于减量处理、生物抛光处理、水洗和石磨处理性能均十分优良,是非常重要的纤维素酶组分。
同时,温度、pH值、表面活性剂、无机盐、搅拌等因素都会影响纤维素酶处理的效果。
因此,对不同的纤维,只有选择不同的纤维素酶品种以及合理的工艺条件,才能使酶处理的效果最佳。
4结束语纤维素酶处理具有环保、节能、高效等特点,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有利于绿色纺织、绿色染整,在纺织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纤维素酶在纤维改性加工中不仅要求高效,而且要求对纤维的损伤小,因此开发纺织专用纤维素酶和降低酶制剂成本将成为今后纤维素酶研究和开发的重要方向。
随着分子生物学、遗传工程的迅猛发展,国内外均在尝试应用基因工程技术来改造和构建高效纤维素降解菌,这将扩大纤维素酶的应用范围,使纤维素酶更加广泛地应用在对纤维素纤维织物的改性加工中。
参考文献[1]肖春玲.微生物纤维素酶的应用研究[J].微生物学杂志,2002,22(2):33~35.[2] 张瑞萍.应用于纺织品湿处理中的纤维素酶[J].南通工学院学报,1999,15(4):29~32.[3]吴显荣.纤维素酶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及趋向[J].生物工程进展,1994,14(4):25~27.[4]宋心远.新型染整技术[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1999.11.[5]H.KOO.Cellulase treatment of cotton fabrics.T.R.J.,1994,64(2):70~74.[6]房宽峻.生物酶在染整工业中的应用与进展[J].纺织导报,2001,(1):24~29.[7]Subhendu Das.Enzyme Application in Textiles.The IndianTextile Journal,2000,29:31.[8]Mahesh Sharma.Application of Enzymes in Textile Indus-try.Colourage,1993(6):13~17.[9] 周文龙.酶在纺织中的应用[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6.[10] 周向东.纤维素酶整理棉织物的性能与工艺[J].丝绸,2002,(4):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