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危害及防治

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危害及防治
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危害及防治

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危害及防治

摘要:洁净的空气是人类和生物赖以生存的重要环境之一,人和生物需要呼吸新鲜而洁净的空气来维持生命。但随着生活水平和工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煤和石油的大量使用,产生了大量的有害物质,二氧化硫是其中主要的有害物质之一。受二氧化硫污染的空气不但会造成局部或全球气候或气象的反常现象,而且会直接对动植物的生长和生存造成危害,甚至危及生命。本文将阐释空气中释二氧化硫形成的原因、危害及防治方法。

关键词:二氧化硫空气危害防治对策

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状况仍然十分严重。2002年,在国家监测的343个城市中,达到或优于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达到三级标准和劣于三级标准的城市约各占三分之一。二氧化硫平均浓度未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的城市约占22%,其中,超过国家空气质量三级标准的城市约占8%;南方地区酸雨污染较重,酸雨控制区内90%以上的城市出现了酸雨。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以及工业结构和布局的不尽合理,造成60%以上的城市大气总悬浮颗粒物超标,二氧化硫污染保持在较高水平的煤烟型污染;城市机动车尾气排放污染物增加,使氮氧化物污染加重,形成了城市煤烟和交通复合型污染。因此对于二氧化硫的防治迫在眉睫。

二氧化硫的污染来源

二氧化硫引起大气污染主要是人为因素所引起的,而人为因素造成大气污染的污染源主要是生活污染源和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主要是由于人们烧火、取暖、沐浴等需要而燃烧煤等燃料所排放的煤烟造成的大气污染。这类污染源具有分布面广、排放污染物量大、排放高度低等特点,因此是造成城市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工业污染源主要有钢铁、化工、煤炭、火电、水泥等工矿企业燃料燃烧和生产过程中所排放的煤烟、粉尘及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等所造成的污染。一般来说这些排放源比较集中,而且排放浓度较高,对局部地区或工矿区的大气质量影响较大。二氧化硫主要是由燃烧含硫煤和石油燃料所产生的,此外有色金属冶炼厂和硫酸厂也排放相当数量的硫的氧化物。

空气中二氧化硫浓度过高易造成的危害

空气中二氧化硫浓度过高易形成酸雨。酸雨对我们的生活影响非常严重。首先酸雨破坏生态环境,使河流湖泊的酸度增加,造成浮游生物的数量减少,从而危及水中水生生物的生存,而且酸雨还会减缓植物的生长,甚至造成植物的死亡。如我国西南、华中、华南、华东地区由于酸雨污染较重,已造成局部地区的降雨pH 值低至4.0~4.5。其次,酸雨还会损坏雕塑及建筑物。酸雨对建筑物有强烈的腐蚀作用,世界各国有许多古建筑和石雕艺术品已遭受到酸雨的腐蚀与破坏。如洛阳龙门石窟由于周边小石灰窑的泛滥,使一些露天的石像已失去了原有的风采,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大。

空气中二氧化硫浓度过高时对人体健康也会造成危害。经研究证实,大气中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超过0.115mg/m3对人体健康就会产生不利的影响。二氧化

硫是无色具有恶臭刺激性气体,当吸入浓度为5mg/kg气体时,对人的鼻腔和呼吸道黏膜就会产生刺激感,浓度增加时还会出现鼻腔出血、呼吸受阻、发生喘息。而且二氧化硫可与多种有机物并存,使危害加重。如二氧化硫氧化后可形成硫酸雾,危害增加10倍,并且酸雨还会使土壤中有害元素析出,如土壤中铝元素含量高时,可以导致老年痴呆症的发生。据德国报刊报道:酸雨可导致结肠癌、眼病和先天性缺陷患者的大量增加。二氧化硫在相对湿度过高、气温过低并有颗粒物存在时容易形成硫酸雾,英国伦敦曾多次发生这类烟雾事件,最严重的一次硫酸烟雾事件造成空气中二氧化硫高达3.5mg/m3,一周雾期内死亡4703人。

二氧化硫的防治方法

由于二氧化硫的来源是多方面的,对环境的影响又具有多维性和叠加效应,所以对二氧化硫的污染防治不能单对排放口进行单项治理,而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既实际又节能的最有效的控制方法

(一)综合整治,加强管理

从现实出发,以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为原则,对不同地区确定相应的二氧化硫控制指标,并对污染源集中地区实行总量排放标准。

(二)加强城市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控制生活二氧化硫排放。

积极推广节能型建筑、绿色照明技术,引导城市居民绿色消费。城市城区内居民炊事和取暖用炉灶、餐饮服务业炉灶、机关和企事业炊事炉灶,禁止燃用原煤。大力推广使用电、天然气、煤气、液化石油气等清洁能源或固硫型煤。

(三))控制工艺过程中的二氧化硫排放

分批淘汰各类二氧化硫污染严重的生产工艺和设备。以实行清洁生产为主要的控制措施,在生产工艺过程中加强硫的回收,并使之资源化,提高能源和原材料的利用率,减少污染气体的排放。

(四)集中供热,减少污染

城市集中供热系统有热源、热力网和热用户组成。通过集中供热,可以减少企事业的中小锅炉的利用,从而减少污染源的数量和排放量。

(五)使用清洁固体燃料

一些工业发达的国家采用无烟低硫的燃料及与之相对应的各种燃烧装置来控制燃煤污染,取得良好效果,美国采用型煤加石灰的方法控制燃煤污染,研究表明脱硫率87%,同时粉尘减少近70%。我国对工业用的型煤和直接燃煤用的型煤有较好的研究基础,以后应加大清洁固体燃料的实际应用

(六)多途径控制二氧化

1、燃煤脱硫;按国外用于发电、动力的煤质标准,原煤必须加工后再利用,原煤

脱硫后含硫量降低40%~90%。2、燃烧脱硫:先在硫化床燃烧加入石灰,硫化床燃烧区温度800~1000℃,正是氧化钙吸收二氧化硫的最佳温度。3、排烟脱硫:按工作状态可分为干法和湿法,按硫的途径可分为抛弃法和回收法,为了充分利用硫资源,含硫量高的燃料易用回收法。4、高烟囱排放以降低二氧化硫的地面污染。

(七))改变能源结构,加速发展无污染能源。

试验证明,太阳能、地热、核能、风能、氢能等能源代替煤、石油,不但利用率高,而且可以减轻污染。

参考文献:

[1]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北京100044

[2] 河南农业2006 年第4 期

[3] 国家环保局2002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2003

[4] 国家环保总局,等国家环境保护“十五”计划

大气污染及对人的危害

大气污染及对人的危害 大气污染对人身健康的危害人吸入了受污染的空气后,可以导致呼吸系统、心血管及神经系统发病。在浓度较高的地区,甚至造成老人、儿童患病致死。... 更普遍的情况是人长期受低浓度大气污染的危害,会患慢性疾病,体质下降,有精神不振等症状。大气污染既危害人体健康,又影响动植物的生长,破坏经济资源。严重时可改变大气的性质。 1.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受污染的大气进入人体,可导致呼吸、心血管、神经等系统疾病和其他疾病。①化学性物质污染。主要来自煤和石油的燃烧、冶金、火力发电、石油化工和焦化等工业生产过程排入大气的有害物质最多。一般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也有少数经消化道或皮肤进入人体。对居民主要产生慢性中毒,城市大气污染是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直接原因或诱因。世界上闻名的重大污染事件有比利时的马斯河谷事件,美国的多诺拉事件。墨西哥的帕沙利卡事件,英国的伦敦事件等。②放射性物质污染。主要来自核爆炸产物。放射性矿物的开采和加工、放射性物质的生产和应用,也能造成空气污染。污染大气起主要作用的是半衰期较长的放射性元素。③生物物质污染。一种空气应变源,主要有花粉和一些霉菌孢子,能在个别人身上起过敏反应,可诱发鼻炎、气喘、过敏性肺部病变。城市居民受大气污染是综合性的,一般是先污染蔬菜、鱼贝类,经食物链进入人体。 2.对材料的危害。如腐蚀金属、侵蚀建筑材料、使橡胶制品脆裂、损坏艺术品、使有色金属褪色等。 3.对大气的影响。能改变大气的性质和气候的形式。二氧化碳吸收地面幅射,颗粒物散射阳光,可使地面温度上升或降低。细微颗粒物可降低见光度,增加云量和降水量,雾的出现频率也增加并延长持续时间。 4.污染的大气可以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在低浓度空气污染物的长期作用下,可引起上呼吸道炎症、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及肺气肿等疾病。冠心病、动脉硬化、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也是空气污染。癌症,尤其是肺癌的多发,更与空气污染有密切的关系。另外,空气污染还会降低人体的免疫功能,使人的抵抗力下降,从而诱发或加重多种其他疾病的发生。大气污染对农业、林业、牧业生产的危害也十分严重。一般植物对二氧化硫的抵抗力都比较弱,少量的二氧化硫气体就能影响植物的生长机能,发生落叶或死亡现象。在一些有色金属冶炼厂或硫酸厂的周围,由于长期受二氧化硫的危害,树木大都枯死。工厂排出的含氟废气除了污染农田、水源外、对畜牧业也有很大的影响

二氧化硫的危害

二氧化硫的危害

————————————————————————————————作者: ————————————————————————————————日期:

二氧化硫的危害和烟气脱硫技术 班级:2006级预防医学1班姓名:彭秀学号:2 摘要:文章主要阐述了二氧化硫的各种危害,论述了湿法、干法、半干法烟气脱硫技术各自的优缺点,详细介绍了烟气脱硫技术的发展和脱硫新技术的研究。 关键词:二氧化硫,酸雨,烟气,脱硫,技术,研究 一、二氧化硫的危害 中国二氧化硫是大气中主要污染物之一,是衡量大气是否遭到污染的重要标志。世界上有很多城市发生过二氧化硫危害的严重事件,使很多人中毒或死亡。在我国的一些城镇,大气中二氧化硫的危害较为普遍而又严重。 二氧化硫进入呼吸道后,因其易溶于水,故大部分被阻滞在上呼吸道,在湿润的粘膜上生成具有腐蚀性的亚硫酸、硫酸和硫酸盐,使刺激作用增强。上呼吸道的平滑肌因有末梢神经感受器,遇刺激就会产生窄缩反应,使气管和支气管的管腔缩小,气道阻力增加。上呼吸道对二氧化硫的这种阻留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二氧化硫对肺部的刺激。但进入血液的二氧化硫仍可通过血液循环抵达肺部产生刺激作用。 二氧化硫可被吸收进入血液,对全身产生毒副作用,它能破坏酶的活力,从而明显地影响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质的代谢,对肝脏有一定的损害。动物试验证明,二氧化硫慢性中毒后,机体的免疫受到明显抑制。 二氧化硫浓度为10~15ppm时,呼吸道纤毛运动和粘膜的分泌功能均能受到抑制。浓度达20ppmg时,引起咳嗽并刺激眼睛。若每天吸入浓度为100ppm8小时,支气管和肺部出现明显的刺激症状,使肺组织受损。浓度达400ppm时可使人产生呼吸困难。二氧化硫与飘尘一起被吸入,飘尘气溶胶微粒可把二氧化硫带到肺部使毒性增加3~4倍。若飘尘表面吸附金属微粒,在其催化作用下,使二氧化硫氧化为硫酸雾,其刺激作用比二氧化硫增强约1倍。长期生活在大气污染的环境中,由于二氧化硫和飘尘的联合作用,可促使肺泡纤维增生。如果增生范围波及广泛,形成纤维性病变,发展下去可使纤维断裂形成肺气肿。二氧化硫可以加强致癌物苯并(a)芘的致癌作用。据动物试验,在二氧化硫和苯并(a)芘的联合作用下,动物肺癌的发病率高于单个因子的发病率,在短期内即可诱发肺部扁平细胞癌。 二氧化硫还是酸雨的重要来源,酸雨给地球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经济都带来严重的影响和破坏。研究表明,酸雨对土壤、水体、森林、建筑、名胜古迹等人文景观均带来严重危害,不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更危及人类生存和发展。 二、二氧化硫的控制目标 我国是世界产煤和燃煤大国,由燃煤排放的二氧化硫造成的酸雨已影响到全国40%近40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且还在扩大。1998年国务院批文正式确定了控制二氧化硫污染的政策和措施,对二氧化硫排放进行总量控制。如到2010年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2000年排放水平之内,”两控区”内所有城市环境空气二氧化硫浓度全部达到国家标准,酸雨控制区降水PH<4.5地区的面积要明显减少。新建、改建燃煤含硫量大于1%的电厂必须建立脱硫设施。现有燃煤含硫量大于1%的电厂要在2010年前分批建成脱硫设施或采取其他具有相应效果的减排二氧化硫的措施。 三、烟气脱硫 治理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有许多方法:有燃烧前的燃料脱硫、参烧脱硫剂的燃烧过程中脱硫以及燃烧后的烟气脱硫。从目前世界各国的使用情况看:对燃煤锅炉来说,最经济、有效

以色列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Abatement of Nuisances Regulations (Air Quality), 1992 - Summary Ambient standards for air pollutants are set out in these regulations. Part A. -- Gasses Pollutant Chemical Formula Concentration Time period (in milligrams per cubic meter) ?Ozone - O3 - 0.230 0.5h; 0.160 24 hours ?Sulfur Dioxide SO2 - 0.500 0.5h; 0.280 24 hours; 0.060 1 year ?1,2 Dichloroethane CH2ClCH2Cl - 6.0 0.5 hour; 2.0 24 hours ?Dichloromethane CH2Cl2 - 6.0 0.5 hour; 3.0 24 hours ?Toluene C7H8 - 10.0 24 hours ?Tetrachloroethylene C2Cl4 - 5.0 24 hours ?Trichloroethylene C2HCl3 - 1.0 24 hours ?Hydrogen Sulfide H2S - 0.045 0.5 hour; 0.015 24 hours ?Styrene C8H8 - 0.100 0.5 hour ?Formaldehyde CH2O - 0.100 0.5 hour ?Carbon Monoxide CO - 60.0 0.5 hour; 11.0 8 hour ?Nitrogen Oxides(as NO2) NOx - 0.940 0.5 hour; 0.560 24 hours Part B -- Suspended Particulate Matter Pollutant Chemical Formula Concentration Time period (in milligrams per cubic meter) ?Suspended Particulate Matter - 0.300 3 hours; 0.200 24 hours; 0.075 1 year ?Respirable Particulate Matter - 0.150 24 hours; 0.060 1 year ?Vanadium (in Suspended Particulate Matter) - V 0.001 24 hours ?Sulfate Salts SO4 - .025 24 hours

大气污染对人体的影响

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城市为中心的大气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大气颗粒物已成为我国大多数城市的首要污染物,是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大气颗粒物是悬浮在大气中固体和液体颗粒物的总称,其主要来源包括: (1)自然界的风沙尘土,海水喷溅等; (2)各种燃料如煤炭、液化石油气、天然气和石油等的燃烧;(3)钢铁厂、水泥厂、石油化工厂等的工业生产过程; (4)公路扬尘、建筑物扬尘等。 大气颗粒物作为一种重要的大气污染物,其粒径大小不同,被吸入并沉积在呼吸系统的部位不同, 引起机体的危害也有明显差异。一般来说,粒径小的颗粒物沉降速度慢,在空气中的悬浮时间长,与人体接触机会大。研究显示:粒径在10μm以下的可吸入颗粒(即PM10)是大气颗粒物中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危害最大的一类。大气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呼吸系统 刺激肺部使其出现炎症;肺功能下降,肺部排除污染物的能力降低;导致鼻炎、慢性咽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疾病恶化;引起哮喘等过敏性疾病和矽肺、石棉肺、肺气肿等肺病。

2、心血管系统 可引起血液成分的改变,血液粘度增加,血液凝集以及血栓形成;可引起动脉收缩,血压升高。 3、免疫系统 降低免疫功能,增加对细菌、病毒等感染的易感性,使机体对传染病的抵抗力下降;病原微生物随颗粒物进入体内后,使机体抵抗力下降,诱发感染性疾病。 4、神经系统 导致高级神经系统紊乱和器官调解失能,表现为头疼、头晕、嗜睡和狂躁等。 5、癌症的发生 颗粒物所吸附的多环芳烃化合物(PAHs)是对机体健康危害最大的环境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物质,其中苯并芘(a)能诱发皮肤癌、肺癌和胃癌。 此外,大气颗粒物还可造成胎儿增重缓慢;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功能;导致患有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其他疾病的敏感体质患者过早死亡。

大气中二氧化硫的去除方法

大气中二氧化硫的去除方法 一、实验背景: 二氧化硫是我国工矿城市最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严重的大气二氧化硫污染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也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对此,一方面应加强对工厂二氧化硫废气治理工程的建设,另一方面应积极开展绿化,大力推广种植对二氧化硫抗性和吸收都强的树种,以净化大气,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 二、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学习植物叶片中二氧化硫含量的测定方法以及测定不同植物对二氧化硫的吸收效果。 三、实验原理: 二氧化硫是当前污染大气的主要有害因子之一, 它主要来源于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排放, 烟气中二氧化硫以气态和尘态两种形式存在。据国内外有关资料报道, 植物叶片中硫主要从大气中吸收, 一般主要积累在叶片中, 不转移到其他部位。而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的硫, 一般很少向叶片转移。因此, 测定出植物叶片中硫含量, 就可判断出大气二氧化硫污染情况。本文对包头市区内的多种植物叶片含硫量进行测定, 同时测定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污染状况。 四、实验材料 杨树叶、桑树叶、龙柏树叶、槐树叶、聚乙烯塑料袋、甲醛缓冲溶液、U型玻板吸收管、玻璃珠、浓硝酸、小漏斗、酒精灯、滤纸五、实验步骤

1、采样点的设置 根据包头市大气污染状况, 选择4个采样点, 并以其中一处作为对照点。选取4种包头市区常见、并对二氧化硫有较强吸附累积性的植物叶片为测试对象, 依次为杨树叶、桑树叶、龙柏树叶、槐树叶。 2、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1)植物样品采集与制备 将每个采样点采集的样品分装在不同的聚乙烯塑料袋, 将每种样品(30g)分为2份, 其中1份清洗, 晾干备用; 另1份不清洗。将样品在空气中风干后, 去除主脉, 经粉碎机磨碎, 过80目筛, 储存于干燥的聚乙烯塑料瓶中备用。 (2)大气样品的采集 用内装10ml甲醛缓冲溶液作为吸收液的U型玻板吸收管, 以0.5l/min的流量采样, 采样时吸收液温度应保持在23-29c范围内。3、样品含硫量的测定 (1)植物叶片含硫量的测定 称量0.2500g样品(0.5mm)于50ml 刻度试管, 加人玻璃珠两个和浓硝酸3ml 。管口加盖小漏斗, 放置过夜。 将试管插入消煮器中加热至150c, 消煮1h,通过小漏斗加人60%-70%HCLO4 2ml, 慢慢加温至235c消煮2h。 除去漏斗, 加HCL 1ml , 在150c下加热20min。自消煮器中取出试管, 冷却, 加35c水和10ml缓冲盐溶液, 定容至50ml。 用滤纸过滤至150ml 烧杯中, 加0.3gBaCl2.2H2O 晶粒, 于

食品二氧化硫超标有什么危害

22种果脯蜜饯类小食品因二氧化硫超标,2月17日被北京市食品办、工商局责令在全市下架。据介绍,这些下架食品包括枸杞子、百合干、橄榄、话梅、话梅肉、杏肉等。 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气味的气体。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二氧化硫。 人体接触二氧化硫的途径 职业接触制造硫酸、硫酸盐及漂白、制冷、熏蒸消毒剂的工人,均可通过生产过程接触到二氧化硫。 工业废气熔炼硫化物矿石或燃烧含硫染料时均可产生二氧化硫而污染大气,这是常见的一种工业废气。 经食品摄入硫磺、二氧化硫、亚硫酸钠、焦亚硫酸钠和低亚硫酸钠等二氧化硫类物质,是食品工业中常用的食品添加剂(其在食品中的残留量用二氧化硫计算),如果在食品加工生产过程中使用了类似漂白剂,食品中就会含有二氧化硫。 食品加工为什么要用二氧化硫 因为二氧化硫类物质通过生成亚硫酸,亚硫酸对食品有漂白和防腐作用。硫磺燃烧产生二氧化硫,遇水形成亚硫酸。亚硫酸盐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硫,后者遇水形成亚硫酸。亚硫酸是较强的还原剂,在

被氧化时可将着色物质还原退色,使食品保持鲜艳色泽,还可抑制食品中的氧化酶,防止食品褐变。由于其还原作用,还可阻断微生物的正常生理氧化过程,抑制微生物繁殖,从而起到防腐作用。因此,二氧化硫类物质是食品加工过程中常用的漂白剂和防腐剂。 二氧化硫超标可产生毒性 二氧化硫进入体内后生成亚硫酸盐,并由组织细胞中的亚硫酸氧化酶将其氧化为硫酸盐,通过正常解毒后最终由尿排出体外,因此少量的二氧化硫进入机体可以认为是安全无害的。其毒性主要表现为经职业接触所引起的急慢性危害。 急性中毒可引起眼、鼻、黏膜刺激症状,严重时产生喉头痉挛、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大量吸入可引起肺水肿、窒息、昏迷甚至死亡。人对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嗅觉阈为0.03mg/L,刺激阈为 0.01mg/L,0.03mg/L只能耐受1分钟。 慢性毒性长期小剂量接触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会导致嗅觉迟钝、慢性鼻炎、支气管炎、肺通气功能和免疫功能下降。严重者可引起肺部弥漫性间质纤维化和中毒性肺硬变。经口摄入二氧化硫的主要毒性表现为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此外,可影响钙吸收,促进机体钙丢失。 二氧化硫使用标准 为保证消费者健康,我国在食品添加剂标准中规定了二氧化硫类物质在食品中的使用范围、使用量及允许最大残留量。如硫磺只限于

(环境管理)环境空气二氧化硫的测定

环境空气二氧化硫的测定 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GB/T 15262-94 Ambient air—Determination of sulfur dioxide— Formaldehyde absorbing-pararosaniline spectrophotometry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 主题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甲醛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测定环境空气中的二氧化硫。 1.2 适用范围 1.2.1 本标准适用于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 1.2.2 测定下限: 当用10mL吸收液采样30L时,本法测定下限为0.007mg/m3;当用50mL吸收液连续24h采样300L时,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下限为0.003mg/m3。 1.2.3 干扰与消除: 主要干扰物为氮氧化物、臭氧及某些重金属元素。样品放置一段时间可使臭氧自动分解;加入氨磺酸钠溶液可消除氮氧化物的干扰;加入CDTA可以消除或减少某些金属离子的干扰。在10mL样品中存在50μg钙、镁、铁、镍、镉、铜等离子及5μg二价锰离子时,不干扰测定。 2 原理 二氧化硫被甲醛缓冲溶液吸收后,生成稳定的羟甲基磺酸加成化合物。在样品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使加成化合物分解,释放出二氧化硫与副玫瑰苯胺、甲醛作用,生成紫红色化合物,用分光光度计在577nm处进行测定。 3 试剂 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日十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和蒸馏水或同等纯度的水。 3.1 氢氧化钠溶液,c(NaOH)=1.5mo1/L。 3.2 环已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c(CDTA-2Na)=0.05mo1/L。

称取1.82g反式1,2-环已二胺四乙酸[(trans-l,2-cyclohexylen edinitilo) tetraacetic acid,简称CDTA,加入氢氧化钠溶液(3.4)6.5mL,用水稀释至100mL。 3.3 甲醛缓冲吸收液贮备液。吸取36%~38%的甲醛溶液5.5mL,CDTA-2Na溶液(3.2)20.00mL;称取2.04g邻苯二甲酸氢钾,溶于小量水中;将三种溶液合并,再用水稀释至100mL,贮于冰箱可保存1年。 3.4 甲醛缓冲吸收液。 用水将甲醛缓冲吸收液贮备液(3.3)稀释100倍而成。临用现配。 3.5氨磺酸钠溶液,0.608/100mL。 称取0.60g氨磺酸(H2NS03H)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4.0mL氢氧化钠溶液(3.1),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此溶液密封保存可用10天。 3.6 碘贮备液,c=(1/2I2);0.1mol/L。 称取12.7g碘(I2)于烧杯中,加入40g碘化钾和25mL水,搅拌至完全溶解,用水稀释至1000mL,贮存于棕色细口瓶中。 3.7 碘溶液,c(1/2I2)=0.05mol/L。 量取碘贮备液(3.6)250mL,用水稀释至500mL,贮于棕色细口瓶中。 3.8 淀粉溶液,0.58/100mL。 称取0.5g可溶性淀粉,用少量水调成糊状,慢慢倒入100mL沸水中,继续煮沸至溶液澄清,冷却后贮于试剂瓶中。临用现配。 3.9 碘酸钾标准溶液,c(1/6KIO 3 )=0.1000mol/L。 称取3.5667g碘酸钾(KIO3优级纯,经110℃干燥2h)溶于水,移入1000m1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3.10 盐酸溶液(1+9)。 3.11 硫代硫酸钠贮备液,c(Na 2S 2 O 3 )=0.10mol/L。 称取25.0g硫代硫酸钠(Na 2S 2 O 3 ·5H 2 O),溶于1000mL新煮沸但已冷却的水中,加 入0.2g无水碳酸钠,贮于棕色细口瓶中,放置一周后备用。如镕液呈现混浊,必须过滤。 3.12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c(Na 2S 2 O 3 )=0.05mol/L。

最新14实验十四大气中二氧化硫物质的采集与测试汇总

14实验十四大气中二氧化硫物质的采集与 测试

实验十四.大气中二氧化硫物质的采集与测试二氧化硫是主要大气污染物之一,为大气环境污染例行监测的必测项目。它来源于煤和石油等燃料的燃烧,含硫矿石的冶炼硫酸等化工产品生产排放的废气。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易溶于水、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通过呼吸进入气管,对局部组织产生刺激和腐蚀作用,是诱发支气管炎等疾病的原因之一,特别是当其它烟尘等气溶胶共存时,可加重对呼吸道粘膜的损害。废气与空气中二氧化硫都是必测内容之一。 表14-1.常用废气二氧化硫手工分析方法及性能比较 测定空气中SO2常用方法有四氯汞盐吸收一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甲醛吸收一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等。 两种方法的对比见表14-2 表14-2.环境空气二氧化硫分析方法及性能比较

本实验采用四氯汞盐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一.实验目的: 掌握四氯汞钾溶液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测定大气中二氧化硫浓度的分析原理和操作技术,掌握采样器的使用。二.实验原理: 空气中的二氧化硫被四氯汞钾溶液吸收后,生成稳定的二氯亚硫酸盐络合物,此络合物再与甲醛及盐酸副玫瑰苯胺发生反应,生成紫红色的络合物,据其颜色深浅,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按照所用的盐酸副玫瑰苯胺使用液含磷酸多少,分为两种操作方法。方法一:含磷酸量少,最后溶液的pH值为1.6±0.1,呈红紫色,最大吸收峰在548nm处,方法灵敏度高,但试剂空白值高。方法二:含磷酸量多,最后溶液的pH值为1.2±0.1,呈蓝紫色,最大吸收峰

在575nm处,方法灵敏度较前者低,但试剂空白值低,是我国广泛采用的方法。本实验采用方法二测定。方法原理的反应式: HgCl2+2NaCL=Na2HgCl4(四氯汞钠) HgCl2+2KCL=K2HgCl4(四氯汞钾)〔HgCl4〕2-+SO2+H2O→〔HgCl2SO3〕2-+2Cl-+2H+(二氯亚硫酸汞的络离子)此结合物中加入盐酸付玫瑰苯胺和甲醛的溶液后,先与甲醛反应:〔HgCl2SO3〕2+HCHO十2H+→HgCl2+HOCH2SO3H(羟基甲基磺酸) 盐酸付玫瑰苯按在有盐酸存在时,首先褪色成PRA无色酸。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规范试行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规范 (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防治空气污染,规范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和《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的有关规定,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规定了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的设计和监测点位设置要求、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和自动监测的方法和技术要求以及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的管理和处理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国家和地方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为确定环境空气质量状况,防治空气污染所进行的常规例行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活动。 第三条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的组织和管理,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参照本规范对地方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进行组织和管理。 第二章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 第四条设计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应能客观反映环境空气污染对人类生活环境的影响,并以本地区多年的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及变化趋势、产业和能源结构特点、人口分布情况、地形和气象条件等因素为依据,充分考虑监测数据的代表性,按照监测目的确定监测网的布点。 监测网的设计,首先应考虑所设监测点位的代表性。常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可分为4类:污染监控点、空气质量评价点、空气质量对照点和空气质量背景点。 第五条国家根据环境管理的需要,为开展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活动,设置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其监测目的为:(一)确定全国城市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变化趋势,反映城市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水平; (二)确定全国环境空气质量背景水平以及区域空气质量状况; (三)判定全国及各地方的环境空气质量是否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要求; (四)为制定全国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和对策提供依据。 第六条各地方应根据环境管理的需要,按本规范规定的原则,设置省(自治区、直辖市)级或市(地)级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以下称“地方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其监测目的为:(一)确定监测网覆盖区域内空气污染物可能出现的高浓度值; (二)确定监测网覆盖区域内各环境质量功能区空气污染物的代表浓度,判定其环境空气质量是否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

环境空气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及空气中颗粒物的测定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环境监测实验 指导老师:王凤平 成绩:___________ 实验名称:环境空气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及空气中颗粒物的测定 实验类型:同组学生姓名: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七、讨论、心得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并掌握环境空气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的原理和操作。 2、了解并掌握空气中颗粒物的测定的原理及方法。 二、实验原理 1、环境空气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本标准适用于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当用10 ml 吸收液采样30 L 时,本法测定下限为0.007 mg /m 3;当用50 ml 吸收液连续24 h 采样300 L 时,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下限为0.003 mg /m 3。 测定中主要干扰物为氮氧化物、臭氧及某些重金属元素。样品放置一段时间可使臭氧自动分解;加入氨磺酸钠溶液可消除氮氧化物的干扰;加入CDTA 可以消除或减少某些金属离子的干扰。在10 ml 样品中存在50μg 钙、镁、铁、镍、镉、铜等离子及5μg 二价锰离子时,不干扰测定。 二氧化硫被甲醛缓冲溶液吸收后,生成稳定的羟甲基磺酸加成化合物。在样品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使加成化合物分解,释放出二氧化硫与副玫瑰苯胺、 专业:环境工程 姓名: 学号: 日期: 地点: 装 订 线

甲醛作用,生成紫红色化合物,用分光光度计在577 nm处进行测定。 结果表示 计算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按下式计算: 式中:A——样品溶液的吸光度; A0——试剂空白溶液的吸光度; Bs——校正因子,μg·SO2/12mL/A; Vt——样品溶液总体积,mL; Va——测定时所取样品溶液体积,mL; Vs——换算成标准状况下(0℃,101.325kPa)的采样体积,L。 二氧化硫浓度计算结果应准确到小数点后第三位。 2、空气中颗粒物的测定: 本方法适合于用大流量或中流量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进行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本方法的检测限为0.001mg/m3。总悬浮颗粒物含量过高或雾天采样使滤膜阻力大于10kPa时,本方法不适用。 通过具有一定切割特征的采样器,以恒速抽取定量体积的空气,空气中粒径小于100μm的悬浮颗粒物被阻留在已恒重的滤膜上。根据采样前后滤膜重量之差及采样体积,计算总悬浮颗粒物的浓度。滤膜经处理后,进行组分分析。 结果计算 总悬浮颗粒物含量

二氧化硫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二氧化硫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二氧化硫是大气中主要污染物之一,是衡量大气是否遭到污染的重要标志。世界上有很多城市发生过二氧化硫危害的严重事件,使很多人中毒或死亡。在我国的一些城镇,大气中二氧化硫的危害较为普遍而又严重。 二氧化硫进入呼吸道后,因其易溶于水,故大部分被阻滞在上呼吸道,在湿润的粘膜上生成具有腐蚀性的亚硫酸、硫酸和硫酸盐,使刺激作用增强。上呼吸道的平滑肌因有末梢神经感受器,遇刺激就会产生窄缩反应,使气管和支气管的管腔缩小,气道阻力增加。上呼吸道对二氧化硫的这种阻留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二氧化硫对肺部的刺激。但进入血液的二氧化硫仍可通过血液循环抵达肺部产生刺激作用。 二氧化硫可被吸收进入血液,对全身产生毒副作用,它能破坏酶的活力,从而明显地影响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质的代谢,对肝脏有一定的损害。动物试验证明,二氧化硫慢性中毒后,机体的免疫受到明显抑制。 二氧化硫浓度为10~15ppm时,呼吸道纤毛运动和粘膜的分泌功能均能受到抑制。浓度达20ppm时,引起咳嗽并刺激眼睛。若每天吸入浓度为100ppm8小时,支气管和肺部出现明显的刺激症状,使肺组织受损。浓度达400ppm时可使人产生呼吸困难。二氧化硫与飘尘一起被吸入,飘尘气溶胶微粒可把二氧化硫带到肺部使毒性增加3~4倍。若飘尘表面吸附金属微粒,在其催化作用下,使二氧化硫氧化为硫酸雾,其刺激作用比二氧化硫增强约1倍。长期生活在大气污染的环境中,由于二氧化硫和飘尘的联合作用,可促使肺泡纤维增生。如果增生范围波及广泛,形成纤维性病变,发展下去可使纤维断裂形成肺气肿。二氧化硫可以加强致癌物苯并(a)芘的致癌作用。据动物试验,在二氧化硫和苯并(a)芘的联合作用下,动物肺癌的发病率高于单个因子的发病率,在短期内即可诱发肺部扁平细胞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添加时间:[2004-05-27]创建人:管理员 GB 3095-1996 (代替GB 3095-82) 国家环境保护局1996-01-18批准1996-10-01实施 前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为改善环境空气质量,防止生态破坏,创造清洁适宜的环境,保护人体健康,特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从1996年10月1日起实施,同时代替GB3095-82。 本标准在下列内容和章节有改变: -标准名称; -3.1-3.14(增加了14种术语的定义); -4.1-4.2(调整了分区和分级的有关内容); -5.(补充和调整了污染物项目、取值时间和浓度限值); -7.(增加了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局负责解释。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标准分级、污染物项目、取值时间及浓度限值,采样与分析方法及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范围的环境空气质量评价。 2 引用标准 GB/T 15262空气质量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GB 8970空气质量二氧化硫的测定──四氯汞盐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GB/T 15432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测定──重量法 GB 6921空气质量大气飘尘浓度测定方法 GB/T 15436环境空气氮氧化物的测定──Saltzman法 GB/T 15435环境空气二氧化氮的测定──Saltzman法 GB/T 15437环境空气臭氧的测定──靛蓝二磺酸钠分光光度法 GB/T 15438环境空气臭氧的测定──紫外光度法 GB 9801空气质量一氧化碳的测定──非分散红外法 GB 8971空气质量苯并[a]芘的测定──乙酰化滤纸层析荧光分光光度法 GB/T 15439环境空气苯并[a]芘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GB/T 15264空气质量铅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15434环境空气氟化物的测定──滤膜氟离子选择电极法 GB/T 15433环境空气氰化物的测定──石灰滤纸氟离子选择电极法 3、定义 1.总悬浮颗粒物(Total Suspended Particicular,TSP):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微米的颗粒物。 2.可吸入颗粒物(Particular matter less than 10 μm,PM10):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微米的颗粒物。 3.氮氧化物(以NO2计):指空气中主要以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形式存在的氮的氧化物。

《环境空气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

附件2 《环境空气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 分光光度法》(HJ 482—2009)等21项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修改单(征求意见稿) 为进一步完善国家环境监测类标准体系,我部决定修改《环境空气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HJ 482—2009)等21项国家环境监测类标准,修改内容如下: 一、《环境空气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HJ 482—2009)修改单 将“8 结果表示”中“V s——换算成标准状态下(101.325 kPa,273K)的采样体积,L”修改为“V s——换算成参考状态下(298 K,101.325kPa)的采样体积,L”。 二、《环境空气二氧化硫的测定四氯汞盐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HJ 483—2009)修改单 将“8 结果表示”中“V s——换算成标准状态下(101.325 kPa,273K)的采样体积,L”修改为“V s——换算成参考状态下(298 K,101.325kPa)的采样体积,L”。

三、 《环境空气 氮氧化物(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测定 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HJ 479—2009)修改单 将“9 结果表示”中“V 0——换算成标准状态下(101.325kPa ,273K )的采样体积,L”修改为“V s ——换算成参考状态下(298K ,101.325kPa )的采样体积,L”。 四、 《环境空气 臭氧的测定 靛蓝二磺酸钠分光光度法》(HJ 504—2009)修改单 将“7 结果表示”中“V 0——换算成标准状态下(101.325kPa ,273K )的采样体积,L”修改为“V s ——换算成参考状态下(298K ,101.325kPa )的采样体积,L”。 五、 《环境空气 臭氧的测定 紫外光度法》(HJ 590—2010)修改单 将“8 结果计算”修改为“臭氧分析仪能够测量吸收池内样品空气的温度和压力,根据测得的数据,按式(4)计算参考状态下臭氧的质量浓度: 29815.273325.101+××=t p s ρρ (4) 式中:——参考状态下臭氧的质量浓度,mg/m 3; ——仪器读数,采样温度、压力条件下臭氧的质量浓度,mg/m 3; p ——光度计吸收池压力,kPa ; t ——光度计吸收池温度,℃。”

大气颗粒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

大气颗粒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 大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环境要素。但随着工业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密集、煤炭和石油燃料的迅猛增长,大气环境质量日趋恶化,大气污染已成为影响世界环境和人类身体健康的主要危害因素之一。由于大气污染物中悬浮颗粒物会对人体健康产生直接的负面影响,从而受到各国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在研究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粒径小于10um的颗粒物(即PM10,又称为可吸入颗粒物)是悬浮颗粒物中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危害最大的一类,因此,国际上很重视对PM10的研究和防治工作,大多数国家都规定了空气中PM10的质量标准。美国国家环保局EPA于1985年将原始颗粒物指示物质由总悬浮颗粒物(TSP)项目修改为PM10,我国也于1996年规定了PM10的二级质量标准为100ug/m3。随着认识的发展,美国环保局在1997年再一次修改美国国家大气质量标准,规定了PM2.5的最高限制值,以降低这些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影响。 近几年来,我国的大气污染日益严重,可吸入颗粒物已成为北京等大都市的首要空气污染物,PM10的污染问题正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有关部门已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1.PM10的基本特性、污染现状 1.1 PM10的基本特性 PM10是指空气动力学直径在10um以下的固态和液态颗粒物。不能靠自身的重力降落到地面,因此,又被称为“飘尘”,它空气中可漂浮几天,甚至几年。其在空气中的迁移特性及最终进入人体的部位都主要取决于颗粒物的粒径大小。研究表明,10um以下的颗粒物可进入鼻腔,7um以下的颗粒物可进入咽喉,小于2.5um的颗粒物(即PM2.5)则可深达肺泡并沉积,进而进入血液循环,可能导致与心和肺的功能障碍有关的疾病。 目前已知的PM10的化学成分包括可溶性成分(大多数为无机离子,如硫酸根、硝酸根离子等)、有机成分〔如多环芳烃〕、硝基多环芳烃等、微量元素、颗粒元素碳等,有时PM10上还吸附有病原微生物(细菌和病毒)。对PM10的化学组成研究表明,颗粒物的粒径越小,其化学成分越复杂、毒性越大。这是因为小颗粒的比表面积大,更容易吸附一些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和有机物,并使这些有毒物质有更高的反应和溶解速度。 1.2PM10的污染现状 目前,我国大气可吸入颗粒物的污染状况非常严重。对几个大城市检测结果表明比美国1997年颁布的标准值高2.8-9.7倍。由此可见,控制PM10污染,减少PM10对环境、人体健康的危害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 2.PM10对环境的影响 虽然大气颗粒物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对环境的危害极大。轻者污染建筑物表面,影响市容,重者对能见度、温度等均产生重要影响。 2.1PM10对能见度的影响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大气颗粒物对能见度的影响就一直是环保部门所关注的问题之一。尽管在大气中只占很少的一部分,但颗粒物对城市大气光学性质的影响可达99%。大量的研究表明, PM10和PM2.5的性质与能见度的降低密切相

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大气的污染(上传教案)

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大气的污染(上传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大气的污染 英德中学高一化学组梁瑞朝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从情感上认识到酸雨的危害、酸雨的来源以及成分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的爱国主义态度得到了增强; 3.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社会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大气的污染 三、教学难点:酸雨的成分及形成 四、教学过程 【导入】同学们,平时你们尝过雨水的味道吗那味道如何呢通常雨水都是没有味道的,但是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下,从大气中雨水却是酸的,pH 值也小于 5.6,那么在化学上我们称这中大气降雨是酸雨。那为什么雨水从无色无味变成了酸的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索的内容。 【演示】多媒体设备投影酸雨的影片(内容有关一场重庆的黑雨) 【提问】影片当中重庆的酸雨的pH 值居然达到了3.9,那么这场雨真是彻彻底底的一场酸雨了,那我有个问题想要提问大家,那么酸雨是怎么形成的呢( 学生回答) 【讲述】其实酸雨都是由于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造成的,那么其中的作用机理是那些呢?请同学们互相讨论一下,酸雨中的“酸”究竟是什么呢? 【讨论】叫学生分成一个个四人小组,分别讨论酸雨是怎样形成的以及其中的酸是什么物质。 【讲述】经过大家的讨论,大家得出的结论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也不乏有创造性的思维得出的结论,这些答案虽然并不完全正确,但是都体现着大家的集体智慧;但是究竟酸雨在形成过程中出现什么样的作用机理呢? 【多媒体演示】酸雨形成的作用机理 3222SO H O H SO ?+ 4223222SO H O SO H =+ NO HNO O H NO +=+3223 【讲述】所以酸雨的幕后黑手就是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但是酸雨中硫酸的成分较大。酸雨的危害非常巨大。它们能够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引起呼吸道疾病,严重时会使人死亡;还会直接破坏农作物、森林、草原、使土壤、湖泊酸化,还会加速建筑物、桥梁、工业设备、运输工具及电信电缆的腐蚀。

二氧化硫对工人危害及其防范措施

整体解决方案系列 二氧化硫对工人危害及其 防范措施 (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22772二氧化硫对工人危害及其防范措施Harm of sulfur dioxide to worker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说明:为明确各负责人职责,充分调用工作积极性,使人员队伍与目标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特此制定 在有色金属冶炼过程中,矿石中的硫与氧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及少量的三氧化硫并扩散到生产车间,对产业工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如果不采取治理措施,生产车间的SO2浓度将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四倍,严重损害了产业工人的身心健康,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1、SO2对人体的危害 SO2被人体吸入呼吸道后,因易溶于水,故大部分被阻滞在上呼吸道。在湿润的粘膜上生成具有腐蚀性的亚硫酸,一部分进而氧化为硫酸,使刺激作用增强,如果人体每天吸入浓度为100ppm的SO2,8h后支气管和肺部将出现明显的刺激症状,使肺组织受到伤害。有色金属冶炼过程中不但产生SO2气体,还会产生大量的粉尘。SO2和粉尘的联合作用,对产业工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了重大的损害。因为SO2随飘尘

气溶胶微粒进入人体肺部深层,毒性将增加3~4倍,导致肺泡壁纤维增生。如果增生范围波及广泛,形成肺纤维性变,发展下去可使肺纤维断裂形成肺气肿。据某冶炼厂统计,300名接触SO2的职工,有30%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支气管疾病。 SO2还可被人体吸收进入血液,对全身产生毒性作用,它能破坏酶的活力,影响人体新陈代谢,对肝脏造成一定的损害。慢性毒性试验显示,SO2有全身性毒性作用。兔吸入18~22mg/m3浓度的SO2,每日2h,经半年左右,对伤寒病的免疫反应明显下降。小鼠吸入5124mg/m3低浓度SO2,经半年亦能出现免疫反应受抑制的现象。故长期接触者可能会有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增加或感冒后不易痊愈,除由于SO2的直接刺激作用外,尚可能与免疫反应受抑制有关。 曾经对长期接触平均浓度在50mg/m3的SO2的人员进行调查,发现慢性鼻炎的患病率较高,主要表现为鼻粘膜肥厚或萎缩,鼻甲肥大,或嗅觉迟钝等;其次患牙齿酸蚀症;脑通气功能明显改变,时间肺活量及最大通气量的均值降低;肝功能检查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SO2还具有促癌性。动物试验结果表明10mg/m3的SO2

大气中二氧化硫的危害

大气中二氧化硫的危害

大气中二氧化硫的危害 有关研究表明,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每增加1倍,总死亡率就会增加11%。二氧化硫的危害还在于它可以在高空中与水蒸气结合形成酸性降水,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现在就跟着我一起来看一看,资料仅供参考。 二氧化硫吸入呼吸道之后,因其易溶于水,在湿润的粘膜上生成具有腐蚀性的亚硫酸、硫酸和硫酸盐。使刺激作用增强,使气管和支气管的管腔缩小,气道阻力增加。不过我们大家不必过于恐慌,主要还是针对一些有慢性疾病的患者影响比较大,例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等呼吸道常见疾病,这些人群会增加急性发病可能。 建议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尽量使用清洁燃料,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在重污染天气下减少外出,出门戴防雾霾口罩,在家中可以使用空气净化器,气候条件允许下再开窗通风。 在红色预警期间,市二院呼吸内科增派医护人员值班,最大程度的保障市民的健康。 二氧化硫的专家建议

一是食品生产企业要严格遵守相关标准法规。相关食品生产企业应严格遵守GB2760的要求,在达到预期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二氧化硫在食品中的使用量,不可超范围、超限量使用,更不可违规添加。积极通过革新工艺,采用新技术,从技术、工艺上控制褐变、有害微生物的污染和繁殖,减少含硫食品添加剂的使用量。如果在食品中添加了二氧化硫,生产企业应按照GB7718的规定进行规范标识。 二是监管部门需进一步加强对食品添加剂使用的监管。建议相关监管部门进一步加强对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等相关规定的宣传力度,同时加大监管力度,对于超限量、超范围使用二氧化硫的企业应给予严厉处罚。 三是消费者应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认真研读食品标签。消费者要以正确心态选购食品,避免过度追求食品的外观,如色泽过分鲜亮的黄花菜、雪白的银耳等。此外,食品标签体现了该食品的名称、配料、食品添加剂等信息,按照GB7718的规定,生产企业如果在食品中添加了二氧化硫就应该在食品标签上标识。消费者在选择食品之前,可以通过研读食品标签辨认该食品中是否添加了二氧化硫。 二氧化硫的净化与回收 一高浓度二氧化硫气体

葡萄酒中的二氧化硫危害健康

葡萄酒中的二氧化硫危害健康 葡萄汁中有大量的糖,能被酵母菌转化成酒精。此外,还有一些杂菌也可以在其中生长。要让葡萄汁按照人们的希望转化,就要控 制细菌生长。比如说,葡萄汁榨出来后需要“保鲜”,否则就会被 杂菌破坏。另外,为了风味需要留下一些糖,就需要提前终止酵母 菌的活动。终止酵母菌的操作往往不能把它们全部杀光,而后续的 过程也还可能混入其他细菌。这些细菌的生长同样会破坏葡萄酒的 品质。加热可以灭菌,但会破坏葡萄酒的风味,也并不适宜。 此外,葡萄酒的风味和传说中的“保健功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中的抗氧化剂。抗氧化剂自己容易被氧化,要保护它们的活性,就需要加入更强大的抗氧化剂。 虽然这些“保鲜”、“防腐”、“抗氧化”的功能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实现,但是在葡萄酒中效果不好。而二氧化硫,可以全部 搞定。这种做法至少有几百年的历史,到今天也没有找到更好的替 代方案。 二氧化硫是气体,使用不方便。实际生产中可以添加它的衍生产物比如亚硫酸盐、焦亚硫酸盐等。它们跟二氧化硫功能类似,在讨 论用量和安全性的时候也是以二氧化硫的含量作为基准。除了少数 反对一切添加剂的人,人们更关心的还是。 世卫组织设定的安全标准是每天每公斤体重不超过0.7毫克。对于一个60公斤的成年人,相当于每天42毫克。在葡萄酒中的最高 限量,美国是350ppm,中国是250ppm(对于“甜葡萄酒”,中国放 宽到400ppm)。“安全标准”的意思,是不超过这个量,即使长期 食用也不会带来可见的危害。不过有一些人对二氧化硫比较“敏感”,类似于食物过敏。这个“一些人”,美国的统计结果是普通 人中1%左右,而哮喘病人大概会有5%。不同的人引发“敏感症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