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分级诊疗现状及问题分析

合集下载

推进分级诊疗工作面临的困难问题及相关建议

推进分级诊疗工作面临的困难问题及相关建议

推进分级诊疗工作面临的困难问题及相关建议目前仍面临三方面问题,亟待关注。

一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不足、结构不合理。

受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周期长、基层工作条件差等因素影响,乡镇卫生院人才吸引力不足,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向上流动明显,一些先进的诊疗项目不能充分开展,造成基层医疗机构难以独立承担基层首诊任务,难以承接下转患者的后续治疗和康复工作,难以真正吸引患者到基层就诊。

二是分级诊疗相关政策不配套、不完善。

以医保政策为例,据调查,当前医保政策虽然在不同层级医院报销比例有差别,但实际效果不够理想。

分级诊疗改革要求进一步发挥医保政策的经济杠杆作用,适当增加在本县医疗机构的报销比例,与赴外地报销比例形成差距,但县级医保政策的调整需要上级相关部门的批准或在区域内进行统筹调整,协调难度较大。

三是各级医疗机构缺乏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动力。

现行制度体系下,各级医院均为财政差额预算单位,应政府承担的医院基础建设、设备购置等支出,几乎均由医院自身负担,造成了各医院上设备、争病源,好不容易吸引来的患者,不愿再转诊给其他机构,导致当前下级医院转了部分疑难病号去上级医院,而上级医院往下级医院转诊积极性不高,向县级医院转诊的少。

另外,群众就医诊疗习惯和对自我生命健康的重视,导致无论病情轻重,群众都习惯去大医院、看名专家,制约分级诊疗工作开展。

建议:一是健全政府对公立医院长期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统筹安排基本建设、大型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离退休人员费用和政策性亏损补偿等资金。

二是加快省市县信息一体化建设进程,使网内医疗机构实现资源共享,检查结果互认,减少重复检查、重复治疗,提高工作效率,减轻患者负担。

三是突出政策引导,积极探索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鼓励各级科学测算和确定付费标准,拉大各级不同医院的报销比例,推进分级诊疗制度深化实施。

基层反映:实施分级诊疗带来的变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基层反映:实施分级诊疗带来的变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基层反映:实施分级诊疗带来的变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实施分级诊疗带来的变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近年来,我国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分级诊疗成为重要的一项改革措施。

分级诊疗在推进医疗资源合理配置、提高群众就医体验等方面,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

然而,随着分级诊疗的不断推行,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和解决。

本文将围绕实施分级诊疗带来的变化、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建议进行探讨。

首先,实施分级诊疗为患者就医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过去,患者在就医过程中往往要通过多次转诊才能看到合适的医生,而分级诊疗将复杂的就医过程简化为一级医院、二级医院和社区医院之间的直接转诊,缩短了就医路径,减少了患者的时间和精力成本。

其次,分级诊疗促进了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

过去,尤其是大城市的医疗资源严重集中在高层次医院,导致基层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相对较弱。

而通过分级诊疗,患者可以选择就近的社区医院就诊,高层次医院可以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复杂的疾病治疗上,避免了医疗资源的低效浪费。

另外,分级诊疗也提升了基层医疗服务的质量。

在过去,由于基层医院的设备和技术有限,很多复杂疾病需要患者到高层次医院就诊。

而现在,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基层医院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疾病可以在社区医院得到有效的诊治,提高了基层医疗服务的水平,方便了患者就医。

然而,随着分级诊疗的推行,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首先,一些地区的基层医疗资源仍然不足。

尽管分级诊疗的理念是将医疗资源分配到基层医院,但在一些贫困地区,基层医疗机构的设备和人员配置仍然相对匮乏,导致患者无法获得满意的诊疗服务。

其次,分级诊疗中存在着诊疗能力不足的问题。

由于基层医院往往缺乏高水平的医生和先进的设备,导致一些复杂病症不能得到有效的诊治,患者不得不寻求更高层次医院的帮助。

这增加了患者的时间和经济负担,也浪费了高层次医院的医疗资源。

另外,分级诊疗中的信息共享和转诊流程不畅也是一个问题。

在分级诊疗体系中,各级医院应该共享患者的电子病历和就诊信息,以便更好地协调诊疗工作。

我国分级诊疗制度研究现状

我国分级诊疗制度研究现状

我国分级诊疗制度研究现状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资源的不断扩充,我国的医疗体系也在不断完善和调整。

分级诊疗制度是我国医疗体系的一项重要改革,旨在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效率,降低就医成本,改善百姓看病就医环境。

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需要依赖于科学的研究和数据支持,通过对我国分级诊疗制度的现状进行研究,可以为制定更有效的政策和措施提供依据。

本文将探讨我国分级诊疗制度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1.政策制度建设我国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多个文件和文件明确提出了建立分级诊疗制度的要求和目标。

国务院医改办发布的《分级诊疗制度改革方案》、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关于印发城镇社区医疗卫生机构设置管理办法的通知》等文件都对分级诊疗制度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和要求。

各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文件,推动分级诊疗制度的落实。

2.实践经验我国各地区和医疗机构都在不同程度上探索和实践分级诊疗制度。

在广东、江苏、浙江等地,一些地方已经率先推动了分级诊疗试点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在实践中,一些地方明确了分级诊疗的具体模式和路径,比如建立健康档案、开展健康教育、推行家庭医生签约等。

这些实践经验为分级诊疗制度的全面推行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3.研究成果我国的分级诊疗制度也吸引了学术界和专业机构的关注和研究。

在医学和卫生领域,有关分级诊疗的研究不断涌现,涉及到医疗资源分配、医疗服务质量、医患关系等多个方面。

一些研究已经从定性到定量,从实证到理论,产生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为制定和完善分级诊疗制度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证依据。

二、存在的问题1.政策落实不到位尽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和政策支持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但在一些地区和医疗机构的落实工作中存在一定的滞后和不到位。

有些地方政府对分级诊疗制度的推行缺乏有效的督促和考核措施,医疗机构的积极性不足,导致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不够彻底。

2.医患信任度不高目前,我国医患关系比较紧张,医患信任度不高是制约分级诊疗制度有效实施的一个重要问题。

现阶段分级诊疗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随着新一轮

现阶段分级诊疗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随着新一轮

现阶段分级诊疗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随着新一轮现阶段分级诊疗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随着新一轮;一、现阶段分级诊疗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1.传统的诊疗观念影响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患者选择医生的就医模式根深蒂固;健康知识宣传不到位;一些大医院办院的指导思想偏离,优质医疗资源;2.基层医疗机构的专业技术水平相对较低,难以“取;基层医疗专业技术人员总量不足,质量不高;规范化医现阶段分级诊疗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随着新一轮医改的全面铺开,国家出台许多惠民利民的医改政策,但“看病难”问题仍然突出。

大医院“人满为患”“一床难求”,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基层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庭冷落”。

大医院大专家在忙着看头疼脑热的“基层病”,而基层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生因“无病可看”,只好被“闲置”,这一热一冷突显医疗资源的极大浪费。

按照卫计委关于“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建立一套分工明确,分流有序,各司其职的分级诊疗制度势在必行。

一、现阶段分级诊疗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1.传统的诊疗观念影响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

患者选择医生的就医模式根深蒂固。

2000年的卫生改革推出了“点名医疗”,即患者选择医院,患者选择医生的就医模式。

于城乡之间的医疗资源分布悬殊明显,导致许多经济条件好的患者稍有小病都投向大医院,找“大医生”、找“名医”就诊,这种传统的就医模式影响了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

健康知识宣传不到位。

于健康知识宣传不到位,群众健康知识知晓率低,对一些普通疾病的认识不足,导致“盲目就医”,“小题大做”,常见病、多发病到省市大医院就诊,吃力不讨好,浪费人力、物力。

一些大医院办院的指导思想偏离,优质医疗资源利用不充分。

长期以来,于财政补偿机制不够完善,医院被推向市场,为了追求更大经济效益,省市大医院凭借自己资源优势,盲目“做大做强”扩张床位,“越位医疗”,致使本该属于基层医疗机构做的事,都“揽括、代劳”。

调查发现:省市级各大医院均住有10%左右的康复患者,普遍开设“体检中心”,没有充分发挥省、市优质医疗资源的作用。

浙江省温州市分级诊疗实施现况及对策研究

浙江省温州市分级诊疗实施现况及对策研究

浙江省温州市分级诊疗实施现况及对策研究作者:吴素君来源:《中国卫生产业》2019年第22期[摘要] 目的了解溫州市分级诊疗实施现状,为分级诊疗制度完善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以《温州统计年鉴》等数据为基础,通过整群抽样,向就医群众,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发放调查问卷800份,描述性分析分级诊疗知晓率与执行情况、影响分级诊疗的因素、基层医疗机构工作人员薪酬满意度等。

结果就医群众不了解分级诊疗制度达64.3%,基层医务人员和县级以上医院医务人员对分级诊疗政策的了解率分别是49.7%和48.7%。

基层医疗机构工作人员认为机制不健全和患者不信任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技术水平是影响分级诊疗的主要原因分别占56.1%和66.8%;基层医务人员认为其劳动价值能在薪酬上体现仅占37.4%。

结论分级诊疗相关制度不完善,基层医疗机构承接力不足,县级以上医疗机构推动分级诊疗意愿不强是当前分级诊疗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困难。

[关键词] 温州市;分级诊疗;实施现况;对策[中图分类号] R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8(a)-0011-04Current Statu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Graded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in Wenzhou City,Zhejiang ProvinceWU Su-jun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Wenzhou, Zhejiang Province, 325035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status quo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grading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in Wenzhou City,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improvement of grading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system. Methods Based on the data of Wenzhou Statistical Yearbook and other data, 800 questionnaires were distributed to medical personnel, medical staff at medical institutions at or above the county level, and medical staff at primary health care institutions, descriptive analysis of graded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awareness rate and implementation situation, factors affecting graded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and salary satisfaction of staff in primary medical institutions. Results The medical treatment people did not understand the graded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system reached 64.3%. The understanding rate of the medical treatment staff of the grassroots medical staff and the hospitals above the county level was 49.7% and 48.7%, respectively. The staff of the primary medical institutions think that the mechanism is not perfect and the patients do not trust the medical technology level of the primary medical institutions, which is the main reason that affects the graded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accounting for 56.1% and 66.8% respectively; the grassroots medical staff thinks that the labor value can only account for 37.4% in the salary. Conclusion The system of grading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is imperfect, the undergraduate medical institutions have insufficient capacity, and the medical institutions at or above the county level are not strong in promoting the grading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This is the main difficulty in the current implementation of grading diagnosis and treatment.[Key words] Wenzhou City; Graded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Implementation status; Countermeasures2014年,浙江省卫生计生委将温州列入全省分级诊疗试点地区,温州市政府随即出台了《温州市分级诊疗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标志着温州市分级诊疗试点工作正式启动。

浙江省分级诊疗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

浙江省分级诊疗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

浙江省分级诊疗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梅成超 马烛烨 曹露莹( 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3 )【摘 要】基于问卷调查对浙江省分级诊疗的现状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民众对于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满意度较低,主要表现为医疗资源供应不足;基层医疗机构医师能力不足、大医院挂号难是民众对医疗机构不满意的主要方面;在分级诊疗政策方面,民众持较为积极的支持态度,但是政策的“双向转诊”、“基层首诊”等核心措施仍有待进一步普及。

对此,提出加强政策宣传、加大医疗资源供给和细化政策设计等对策。

【关键词】分级诊疗;现状调查;政策评价一、引言分级诊疗是一项旨在合理分配医疗资源、实现有序就医的制度安排,被寄予了缓解“看病难”这一社会问题的厚望。

自从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首次提出“分级诊疗”概念以来,我国在实施分级诊疗政策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截至2017年底,初步建立起了覆盖全国的分级诊疗政策体系。

浙江作为东部经济社会较为发达的省份,在分级诊疗政策的实施上也一直走在全国前列。

2014年8月,浙江省卫生计生委、人力社保厅等五部门联合印发《浙江省分级诊疗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确定杭州市淳安县、宁波市北仑区等8个县(市、区)率先启动实施分级诊疗,2016年,浙江11个设区市全部纳入国家分级诊疗试点城市。

分级诊疗全面实施已近一年,我们通过一个覆盖杭州、嘉兴、绍兴、台州、金华五个地区的问卷调查,收集了共计700余份有效问卷,尝试从卫生部门统计数据以外的渠道,获取最基层对分级诊疗政策的感知。

二、调查设计本次调查采用分层抽样四阶段的方法,各阶段的抽样单位如下:第一阶段:浙江省11个地级市为抽样单位;第二阶段:以被抽中地级市中的市辖区、县级市和县为二级抽样单位;第三阶段:以被抽中的二级抽样单位的街道为三级抽样单位;第四阶段:以被抽中街道所辖社区中的一个社区为最终单位。

调查采取在社区中随机发放的方式进行,受访者在访员指导下自填问卷,当场回收。

我国分级诊疗制度现状和对策分析

我国分级诊疗制度现状和对策分析

我国分级诊疗制度现状和对策分析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疾病谱的改变,我国医疗资源面临巨大挑战。

为了解决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和看病难的问题,我国实施了分级诊疗制度。

本文将从现状和对策两个方面来分析我国分级诊疗制度。

一、现状分析1. 分级诊疗制度的初步实施我国的分级诊疗制度于2015年开始全面实施。

该制度旨在推动基层医疗机构发挥更大作用,减轻大医院的压力,同时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的就医服务。

截至目前,我国的分级诊疗制度已经在全国各地逐渐铺开。

2. 人民群众就医观念的改变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促使人民群众就医观念发生了转变。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基层医疗机构就诊,尤其是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等。

这一变化使得基层医疗机构的负担加重,但同时也为大医院减轻了压力。

3. 分级诊疗制度面临的问题然而,我国分级诊疗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问题。

首先,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有限,难以满足一些复杂疾病的诊治需求。

其次,患者挂号和就诊的流程繁琐,需要耐心等候。

再次,在某些地区,大医院的就诊需求仍然很高,导致就医难的问题仍然存在。

二、对策分析1. 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能力为了解决基层医疗机构能力不足的问题,我们应该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投入,提升其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可以通过增加医生和护士的数量,培养和引进更多的专科人才,提高设备和药品的配备水平等方式来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能力。

2. 改善挂号和就诊流程针对患者挂号和就诊流程繁琐的问题,我们可以借鉴互联网技术,推动线上挂号和预约就诊的方式。

通过建立统一的医疗挂号平台,患者可以方便地选择医院和医生进行预约,减少排队时间和等候时间,提高就诊效率。

3. 加强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为了解决某些地区大医院就诊需求过高的问题,我们应该加强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

可以通过引导患者就近就诊、推动医生分级诊治、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支持等方式来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

4. 完善医保政策和医疗补偿机制针对患者因就医费用过高而选择大医院就诊的问题,我们应该完善医保政策和医疗补偿机制。

2024年医疗分级诊疗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2024年医疗分级诊疗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一、行业概述医疗分级诊疗是指将医疗服务按照急、慢、常、健康管理等级进行划分,并提供相应的医疗资源供患者选择就医的一种医疗服务模式。

2024年,医疗分级诊疗行业在我国迅速发展,成为推动医疗卫生体制的重要一环。

二、行业发展现状1.政策利好推动行业快速发展。

自2024年开始,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推动医疗分级诊疗的落地。

政策的出台为医疗分级诊疗行业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使得行业得到快速发展。

2.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医疗需求不断增长。

医疗分级诊疗模式能够提供快速、便捷的医疗服务,满足了人们对医疗资源的需求,因此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3.行业竞争激烈。

医疗分级诊疗行业的迅猛发展,吸引了众多医疗机构和企业的参与,导致行业竞争日益激烈。

在竞争中,优势的医疗机构能够迅速发展壮大,而弱势的机构则面临生存困境。

三、行业问题与挑战1.资源分配不均衡。

目前医疗资源在各级医疗机构之间的分配不均衡,一线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医疗资源相对较为丰富,而欠发达地区的医疗资源则相对不足。

这导致了患者就医的不便利性和资源的浪费。

2.医疗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由于医疗机构的差异化以及医疗分级诊疗模式的不成熟,导致医疗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一些机构因为缺乏专业技术和管理能力,导致服务质量下降,甚至出现医疗事故等问题。

3.行业监管不到位。

目前医疗分级诊疗行业的监管力度相对较弱,导致一些机构违规经营,从而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和行业的形象。

加强行业监管,是行业规范发展的关键。

四、行业发展趋势1.推动医疗资源下沉。

未来,医疗分级诊疗行业将加大对医疗资源下沉的力度,将更多的医疗资源分配到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地区,解决人们就医难的问题。

2.借助互联网技术发展。

3.加强行业监管。

为了保证医疗分级诊疗行业的健康发展,相关部门将加强对行业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督和管理,提高行业整体的服务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reatment,medical insurance and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medical
drugs,promoting the
of tiered
medical
services
and
resources
[Key Words]Zheiiang
province;Tiered medical services;Status
用的过快上涨。杭州市在2007年放开定点医疗,所
有在保人员可自由选择医疗机构就诊,结果是2008 年,杭州市的医疗卫生总费用增长超过50%。现实
注:数据来源于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网站
充分说明,就医秩序对医疗总费用的影响很大,无序 的就医将增加医疗费用。发达国家的各种经验显 示,不管是何种医疗保障制度,只有规范患者的就医 秩序与就医流程,使患者合理有序地获取合适的医 疗服务,才能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提高医
疗服务的公平性与可及性。浙江省城乡居民社区门
院总诊疗人次的增长率。2013年,医院总诊疗人次 占比为46.81%,基层医疗机构占比为49.49%,基 层医疗机构诊疗人次数占比相对江苏镇江偏低5个
百分点。具体数据见表2。
(三)浙江省分级诊疗改革实施进展:2014年, 浙江省启动运用医疗、医保、价格等综合手段的分级 诊疗综合改革,改革过程为:2014年9月底前,淳安 县等8个县(市、区)启动试点;2014年12月底前, 温州市、绍兴市作为市级试点对象,在全市范围内启 动试点;义乌市也启动试点;2015年3月底前,建 德市、安吉县等启动试点;其他设区市在总结试点 地区经验的基础上适时启动改革。改革的具体内容 和做法,一是以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为基础,围绕 引进人才、调动积极性,克服基本药物目录的局限 性、推广适宜技术、改善医疗环境和设施等内容,不 断提质增效;二是建立健康“守门人”制度,鼓励地 区开展医养护一体化全科医生签约服务,逐步形成 首诊在社区的就医格局;三是合理设定不同等级医 疗机构之间的价格和报销比例,医保报销向基层倾 斜,向下转的患者倾斜,利用价格调节机制撬动患者 流动;四是探索建立纵向的医疗机构协同机制,充 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双向转诊便捷通道,内化转 诊过程的利益矛盾,形成畅通的上转、下转机制。 二、浙江省分级诊疗服务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患者就医秩序混乱:当前的医疗卫生体制 和医疗保障制度,并没有对患者的就医选择权进行 一定的限制。结果是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患者,其卫 生服务需求远超过实际的卫生服务需要,也就是“小
quo;Refom
完善合理的分级诊疗模式,建立社区医生和居 民契约服务关系,是目前我国医改的重要内容之 一[1]。分级诊疗是指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 疗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 不同疾病的治疗,各有所长,逐步形成合理的就医秩 序。浙江省通过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建立预约转诊 平台、探索县级医院与城市大医院间的分工协作机
病大医”。在20世纪,我国公费医疗与劳保医疗规
表1 浙江省各类医疗机构2010年至2013年 卫生技术人员数量分布情况(人)
定,参保者只能在定点的单位门诊部与医院就诊。 当前,浙江省已经建立了全民医疗保障体系,但是有 序的就医格局却没有随之建立,主要原因是自由就 医与无序就医。自由就医与无序就医导致了医疗费
史堡医瞳篁堡盘查;!!i生!!旦箜i!鲞箜!;塑堡b也』旦!业幽翌!送!!里坠笪!!!!!y!!:i!!堕殳:!;
・公立医院改革・
浙江省分级诊疗现状及问题分析
杨敬马伟杭徐飞鸿王桢俞新乐
【摘要】描述了目前浙江省分级诊疗的现状、改革措施及实施进展,分析了浙江省分级诊疗服务体 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建议加强以人才、设备为核心的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力度,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以强化基层服务能力为基础,逐步形成社区首诊制形式的“守门人”制度;坚持医疗、医保、医药的三医 联动改革,协同促进分级诊疗格局的形成,提高浙江省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关键词】浙江省;分级诊疗;现状;改革
要逐步完善基本药物制度,保持大医院与基层用药
(三)医疗保险部门在费用及医疗行为方面的监 管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新医改以来,浙江省已经初 步建立了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覆盖面与 保障水平也逐年提升,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率稳定 在95%以上,人均筹资标准达557元,统筹地区政
策内住院报销比例达75%,实际报销比例也超过了
Tiered
medical酬懈in Zl砑ia】喀pⅦ,iI赋:s觚quo
article reviewed the
current
and mmlysis
Yang
Jing,Ma Weihang,Xu
Feihong,
Wang Zhen,Yu弼nle.Zhejiang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Cormnission,Hangzhou 310006,China
as
system.Proposals made in
resources
the paper include such
reform
further expanding quality medical
of better talents
and equipments to enhance primary medical visit at community health centers with
表2
诊就诊比例在“十二五”期间的规划目标为60%,但 近几年的比例均不到50%。基层医疗服务的利用 效率不高,合理有序的就诊秩序尚未形成,因此开展 分级诊疗十分紧迫。 (二)基层医疗机构与医院之间的服务范围不明 确且执行不严格:《医院分级管理办法》(实行草案)
规定,我国对医院实施分级管理,不同等级的医院,
50%。医疗保险付费已经逐步取代个人自付的方 式,成为医疗费用主要的支付方,医疗保险付费对医 疗行为的影响也已提升到第一位。医疗保险对于分 级诊疗的影响不仅仅要体现在医疗费用上,还要解 决参保人员自由择医带来的就医紊乱与参保人员自 由就医选择权的冲突,这是医保部门需要有所作为 的难点与突破口[2]。只有医保对患者的完全自由就 医实行一定的条件限制,以社区首诊制为基础的分 级诊疗制度才能势如破竹,顺利推进。 三、讨论与建议 (一)加强以人才、技术和管理为核心的优质医 疗资源下沉力度,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分级诊 疗需要在制定和完善区域卫生发展规划和医疗机构 的设置等方面着手。区域卫生规划是一个地区卫生 发展的纲要与目标,其不仅仅是资源配置与服务体 系改革的风向标,也是决定患者流向的重要因素。 因此,在区域卫生规划制定时,应该形成分级诊疗的 资源配置格局。卫生行政部门在制定区域卫生规划 时,要时刻把握医疗服务体系布局方向,严格控制大 医院的发展规模与速度,协调民营医疗机构与基层 医疗卫生机构共同发展;在资源增量上,不断强化 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建设,特别是引进全科医生,增强 患者对基层医疗服务水平的信任;在硬件建设上, 通过改善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环境、医疗设备、服务 水平及服务质量等,加快资源向基层纵向流动、配 置。通过区域卫生规划引导医疗资源下沉,实现医 疗服务提供方的资源分级。 (二)以强化基层服务能力为基础,逐步形成社 区首诊制形式的“守门人”制度。建立分级诊疗的合 理就医格局,与社区首诊制的形成息息相关。社区 首诊制的形成作为分级诊疗的切人点,可将患者纳 入流程中,规划就医秩序。社区首诊制不是指强制 性的、单一性地固定某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者 万方数据
功能与任务不同。一级医院,也就是基层医疗卫生 机构,主要负责常见病、多发病与慢性疾病的诊治; 大医院负责疑难重症患者的治疗、医疗科研、教育以 及对下级机构的指导服务。不同类型的医疗机构分 工协作,急慢分治、上下协调,也是世界上发达国家 总结的现实经验。但是,这样井然有序、各行其是的 医疗服务模式在浙江省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2013 年,浙江省医院出院人次数占比为90.10%,其中三 级医院至少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住院患者是可以在县 级以下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得到治疗的。这说明医疗 卫生机构的发展是不是符合功能定位,有没有严格 按照自身的服务范围开展服务,亟需加强监督与管 理。大医院大小病兼治,服务的重点不突出,没有充 分发挥尖端效应,不符合自身的功能定位;基层医 疗服务机构,特别是乡镇卫生院等,缺医生、缺设备、 缺床位等优质医疗资源的情况依然严重,很难满足
局的形成。
乡镇卫生院,而是可以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自 由选择的首诊。首诊不能沦为一种开转诊单、预约 床位的形式,要形成有效“过滤”非疑难重症患者的 作用。因此,社区首诊的医疗质量、医保报销及转诊 的临床标准、转诊后续保障和信息化途径等,都是推 动社区首诊制应当考虑的重点内容。如何依托全科 医生,建立与居民的契约服务制度和健康“守门人” 制度,以及如何平稳、有序地让居民接受社区首诊, 形成社区首诊的路径等,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通 过社区首诊制的限制,逐步规范患者的就医习惯,达 到管理医疗服务需方的分级目的。 (三)坚持医疗、医保、医药的“三医”联动改革, 协同促进分级诊疗格局的形成。分级诊疗是一项系 统工程,需要完善的政策保障。在医疗方面,要提升 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水平与服务质量,逐步均 衡、融合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工作;要改革优化绩 效工资制度,避免医疗服务陷入“平均主义”的绩效 考核制度,鼓励开展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建设,不断将 “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落实到基本医疗服务工作 上。在医保方面,逐步稳定并提高医保在卫生服务 费用中的支付作用,更好地发挥医保在调节患者需 求、控制医疗费用、优化就医秩序等方面的作用。吉 林省通过诊治责任分级和差异性报销政策,使整个 县外转诊率下降,其中有一个县的县外转诊率从 24%降到9%[3I。如何更好地发挥医保对医疗行为 的激励作用,有很多的内容需要研究。在医药方面,
Correspondingauthor:Yang Jing,EmailtYj@zjwst.gov.cr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