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综合英语》I教学大纲

英语专业《综合英语》I教学大纲
英语专业《综合英语》I教学大纲

《综合英语I》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1.课程代码:W0413001

2.课程中文名称:综合英语

3.课程英文名称:Integrated skills of English (Intensive reading)

4.课程总学时数:96

5.课程学分数: 6

6.授课对象: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

7.任课教师:任梅,李婷,常红梅

8.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综合英语》是英语专业基础课,也是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综合技能课。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语言基础训练与篇章讲解分析,传授系统的基础语言知识(含语音、语法、语汇、篇章、结构、语言功能、意念等),训练基本语言技能(含听、说、读、写、译),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同时,通过篇章的讲解使学生逐步提高语篇阅读理解能力,了解英语各种文体的表达方式和特点,扩大词汇量和熟悉英语常用句型,具备基本的口头与笔头表达能力。此外,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为进入高年级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和良好的文化素养。

先修课程及应具备的知识

先修课程:无。

学生学习该课程需掌握基本的英语语音语法知识,领会式掌握2000左右单词,在听、说、读、写方面受过初步的训练。本课程与泛读、听力、语音等基础课程相互依托,从而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

二、学习目标

a.语言基本技能目标

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综合英语的重点是纠正、巩固语音、语调、强化听说训练、同时侧重增加词汇语法知识练习及写作练习,注重各项语言技能的全面发展,突出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b.能力目标

本教程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方面的基本技能基础上,结合学生专业的特点,增加了Presentation、debate、pair-work、group-work、brain-storming 等内容,在学习英语的同时,突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c.情感目标: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前提下,重视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以此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

其中,语言基本技能目标可以具体划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听:能够基本听懂新概念英语第二册的文章或者综合英语课文中重点段落的主要内容,并完成字数为100-200个单词的段落听写。

2、说:

a ) 能够自觉地模仿和纠音,正确掌握多音节单词、复合词和句子的常见重音模式;较好掌握语流中的语音变化规律、连续、辅音爆破和语音同化的技巧以及陈述句、疑问句和祈使句的语调。

b) 能就所听到、读到的语段进行问答和复述;能就日常生活话题进行交谈,话题涉及家庭生活,经历,文化教育,社会问题诸多方面,能做到正确表达思想内容,同时需语音、语调自然,无重大语法错误,语言基本得体。

3、读:能欣赏并掌握记叙文,说明文及议论文的写作特点及其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段,培养篇章层面理解和把握课文的意识。掌握记叙文中的倒叙手法、口语化色彩和按时间顺序的记叙;熟悉议论文中的对比手法和亲身经历的论述;熟悉说明文中例证法的运用。

4、写:能改写课文内容及回答问题;结合课后写作练习,在30分钟内写出长度为150-250个单词左右的短文,鼓励学生灵活使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型,阐述自己独特的观点和见解,并能根据提示在10分钟内写出长度为60个单词左右的应用文。

5、译:能独立完成课程中汉译英的句子翻译及英译汉的段落翻译。要求理解准确、语言通顺,表达连贯。

6、词汇:基本掌握课文中的词汇,认知词汇不少于6,000个,能根据上下文的提示理解其含义。掌握1,200个左右的常用词和一定数量的习惯用语及固定搭配,并能对词汇进行辨析。

四、总成绩构成:

本课程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构成,其中期末成绩占40%,平时成绩占60%。

期末成绩的评价标准为期末考试成绩,要求卷面成绩必须达到50分以上。考试重点为词汇,语法,单句释义,读、写、译基本技能。试题类型为词、意配对,介副词填空、单句释义、阅读理解、短文写作、翻译等。

平时成绩60% 由 6 部分构成:

1)听10%(考核范围为新概念英语二册以及综合英语课文重点段落听写);

2)说10%(课文重点段落背诵、课前演讲、课后汇报);

3)读10%(关于课文的口头总结、课本剧以及推荐经典文学作品等小组讨论汇报);

4)写10%(考核方式为课文的总结、改写以及句酷作文);

5)译10%(蓝鸽语言学习系统单元测试);

6)词10%(每单元的词汇测验)。

注:每学期缺课次数在3次,即6节课以上的学生取消本门课的考试资格。

五、评价标准(要求):

基于本课程的六点学习目标,评价标准也相应分为六个方面:a. 能正确完整理解听力材料内容以此训练学生听力理解能力;b. 发音准确清晰,表述完整,提高口语表达能力;c. 能掌握所读材料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理解事实和细节。能阅读简写本的浅显材料,理解中心大意,抓住主要情节或论点。d. 能够基本用英语书写表达自己的思想,内容切题,结构严谨,条理清楚,语法正确,语言通顺,表达得体;e. 通过独立或合作式练习,能够提高英汉互译的准确度。

六、教学方法:

本课程教学方法采用课堂教学和课后学习相结合的方法。课堂教学方法包括教师讲解、小组讨论、课堂讨论等。课堂授课以鼓励学生预习词汇,课文内容,课内精讲多练为原则,以提问法,讨论法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语言表达的精确性和流利性。课后鼓励并辅导学生参加各项专业技能竞赛活动,使学生不断提高语言交际能力。

七、参考书目:

亚历山大主编,《新概念英语2》,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年版。

1. 以下是英语专业学生在低年级阶段课外阅读参考书目,学生任选作品,在每个月提交读书报告一份,每学期共四份。

1. Jane Austen Pride and Prejudice

2. Charlotte Bronte Jane Eyre

3. Emily Bronte Wuthering Heights

4. Lewis Carroll 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

5. Angela Carter The Company of Wolves

6. Daniel Defoe Robinson Crusoe

7. Charles Dickens David Copperfield

8. John Fowles The French Lieutenant's Woman

9. John Galsworthy The Man of Property

10. William Golding Lord of the Flies

11. Graham Greene The Human Factor

12. Thomas Hardy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13. James Joyce A Portrait of the Artist as a Young Man

14. D. H. Lawrence Sons and Lovers

15. Doris Lessing The Grass Is Singing

16. Jonathan Swift Gulliver's Travels

17. William M. Thackeray Vanity Fair

18. H. G. Wells The Invisible Man

二、美国文学

1. Kate Chopin The Awakening

2. Stephen Crane The Red Badge of Courage

3. Theodore Dreiser Sister Carrie;An American Tragedy

4. William Faulkner Go Down, Moses;The Sound and the Fury

5. F. Scott Fitzgerald The Great Gatsby

6. Alex Haley Roots

7. Nathaniel Hawthorne The Scarlet Letter

8. Joseph Heller Catch-22

9. Ernest Hemingway The Sun Also Rises;The Old Man and the Sea

10. Margaret Mitchell Gone with the Wind

11. Upton Sinclair The Jungle

12. John Steinbeck The Grapes of Wrath

13. Harriet Beecher Stowe Uncle Tom's Cabin

14. William Styron Sophie's Choice

15. Mark Twain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16. Alice Walker The Color Purple

17. Edith Wharton The Age of Innocence

18. Herman Wouk The Winds of War

2.推荐的教学网站和相关专业文献网站:

1.https://www.360docs.net/doc/804395068.html,.c

2.https://www.360docs.net/doc/804395068.html,

3.https://www.360docs.net/doc/804395068.html,

4.https://www.360docs.net/doc/804395068.html,

5.https://www.360docs.net/doc/804395068.html,

6.https://www.360docs.net/doc/804395068.html,

学时分配:综合英语课程第一学期至少完成6个单元的教学,其他三个学期每学期一般应该完成8个单元的教学。不能完成的单元作为学生的自学单元。

Book 1 教学内容

学时数

理论实践、实验总学时

Unit 1 Never Say Goodbye 绪论2+6 6 14 Unit 2 The Fun They Had 6 6 12

Unit 3 Whatever happened to

manners

6 6 12

Unit 5 How to Be True to Yourself 6 6 12 Unit 7 When Lightening Struck 6 6 12 Unit 8 My Forever Valentine 6 6 12 Unit 11 Salvation 6 6 12 自学单元

Unit

4/6/7/9/

10/12/13

学生小组汇报10 10 合计44 52 96

教学计划表

教学计划表包含上课的周数、每周学时、每学时的主要内容、覆盖的教学目标、考核的知识点等内容。见下表:

周数节数内容描述章节位置对应学习目标

1 6 1.介绍教学大纲 1

2.介绍本门课程 1

1.Unit 1 Lead-in 1

2.vocabulary test 1

3.text structure analysis 1

https://www.360docs.net/doc/804395068.html,nguage points 1

Unit 1

ac

1 2 3 6

2 6 https://www.360docs.net/doc/804395068.html,nguage points 3

6.exercise 2

7.post-reading activities 1

Unit 1

a b c

3 4 5 6

3 6 8.post-reading activities 2

1.Unit2 Lead-in 1

2.vocabulary test 1

3.text structure analysis1

https://www.360docs.net/doc/804395068.html,nguage points 1

Unit2

ac

1 2 3 6

4 6 https://www.360docs.net/doc/804395068.html,nguage points 3

1.exercise 2

2.post-reading activities 1

Unit 2

abc

3 4 5 6

5 6 3.post-reading activities 2

1.Unit 3 Lead-in1

2.vocabulary test 1

3.text structure analysis 1

https://www.360docs.net/doc/804395068.html,nguage points1

Unit 3

ac

1236

6 6

https://www.360docs.net/doc/804395068.html,nguage points3

6.exercise 2

7.post-reading activities 1 Unit 3

a b c

3 4 5 6

7 6 1.Unit 5 Lead-in 1

2.vocabulary test 1

3.text structure analysis 1

https://www.360docs.net/doc/804395068.html,nguage points 1

Unit 5

ac

1236

8 6 https://www.360docs.net/doc/804395068.html,nguage points 3

6.exercise2

7.post-reading activities 1

Unit 5

abc

3456

9 6 8.post-reading activities 2

1.Unit 7 Lead-in 1

2.vocabulary test 1

3.text structure analysis 1

https://www.360docs.net/doc/804395068.html,nguage points 1

Unit 7

ac

1236

10 6 https://www.360docs.net/doc/804395068.html,nguage points 3

6.exercise 2

7.post-reading activities 1

Unit 7

abc

3456

11 6 8.post-reading activities 2

1.Unit 8 Lead-in 1

2.vocabulary test 1

3.text structure analysis 1

https://www.360docs.net/doc/804395068.html,nguage points 1

Unit 8

ac

1236

12 6 https://www.360docs.net/doc/804395068.html,nguage points 3

6.exercise 2

7.post-reading activities 1

Unit 8

abc

3456

13 6 8.post-reading activities 2

1.Unit 11 Lead-in 1

2.vocabulary test 1

3.text structure analysis1

https://www.360docs.net/doc/804395068.html,nguage points 1

Unit 11

ac

1236

14 6 https://www.360docs.net/doc/804395068.html,nguage points 3

6.exercise 2

7.post-reading activities 1

Unit 11

abc

3456

15 6 1.Unit 4 group report 1

2.Unit 6 group report 1

3.Unit 9 group report 1

4.Teacher’s Evaluation 1

Unit 4、6、

9

abc

123456

16 6 5.Unit 10 group report 1

6.Unit 12 group report 1

7.Unit 13 group report 1

8.Discussion and Teacher’s

Evaluation 3

Unit 10、

12、13

abc

123456

注:在对应学习目标中,a、b等字母以及1、2、3为大纲中设定的学习目标。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为了规范全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特制订本教学大纲。本大纲所作的各项规定,对全国各类高等学校的英语专业均有指导作用,也是组织教学、编写教材和检查及评估教学质量的依据。 一、培养目标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 21世纪是一个国际化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决定了21世纪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规格:这些人才应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也就是要在打好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牢固掌握英语专业知识的前提下,拓宽人文学科知识和科技知识,掌握及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有关的专业基础知识,注重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的创新的能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

二、课程设置 英语本科专业学制为4年。根据英语专业教学规律,一般将4年的教学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基础阶段(一年级和二年级)和高年级阶段(三年级和四年级)。基础阶段的主要教学任务是传授英语基础知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严格的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良好的学风和正确的学习方法,为进入高年级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高年级阶段的主要教学任务是继续打好语言基本功,学习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心业知识,进一步扩大知识面,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提高综合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在两个教学阶段中课程的安排可以有所侧重,但应将4年的教学过程视为一个整体,自始至终注意打好英语语言基本功。 英语专业课程分为英语专业技能、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三种类型,一般均应以英语为教学语言。三种类型的课程如下: (1)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指综合训练课程和各种英语技能的单项训练课程,如:基础英语、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口译、笔译等课程。 (2)英语专业知识课程:指英语语言、文学、文化方面的课程,如:英语语言学、英语词汇学、英语语法学、英语文体学、英美文学、英美社会及文化、西方文化等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COLLEGE ENGLISH 执笔者:吴勇 审核人:易强 编写日期:2017年10月 二、课程简述 《大学英语》课程是我校非英语专业本科基础阶段的公共基础课,旨在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和素质,安排在第一、二学年的四个学期开设。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大学英语》课程实行分级教学,第一学期修读《大学英语1》,第二学期修读《大学英语2》,第三学期修读《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英语)》,第四学期修读《大学英语(学术英语)》。大学英语课程每学期48学时,3学分,两学期合计96学时,6学分,四学期合计192学时,12学分。本课程根据教育部制订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14)及我校人才培养定位实

际情况确定其教学内容和制订其教学大纲。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我校非英语专业的本科生,入学时他们应已掌握基本的英语语音、词汇及语法知识,书面和口语表达具备一定的语篇组织及跨文化交际能力,接近或达到《高中英语课程标准》8级水平,少数学生超过8级以上水平。 三、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大学英语》课程是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所谓工具性,就是要在高中英语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通用英语技能(听、说、读、写、译)及专门用途英语能力(学习学术英语或职业英语,获得在学术或职业领域进行交流的相关能力)。就人文性而言,就是进行跨文化教育,了解国外的社会与文化,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意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 《大学英语》课程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课程体系。本课程教学旨在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强调教学过程必须满足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个性化。为此,在分级教学、分类指导的教学原则指导下,通过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多媒体网络和外语自主学习相结合,使学生根据自己英语水平、语言能力和个人发展需要,利用多媒体网络课件和参加自己感兴趣的第二课堂教学活动等来提高语言应用能力。在广泛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同时,注意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

《英语口语1》课程教学大纲 -

《英语口语1》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72401 课程名称:英语口语1 总学时数:24 实训学时:12 学分:2 后续课: 《英语口语2》 一、说明部分 1、课程性质 《英语口语1》是英语专业的基础必修课,帮助学生打下良好的口语基础。 2、教学目标和意义 《现代大学英语口语1》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大量的国际音标训练、初级口语练习和实践,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口头交际的能力,同时帮助学生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和生活习俗,为其英语初级水平打下牢固的基础。 3、教学内容和要求 (1)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2)教学要求 《英语口语1》首先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准确的语音语调。其次,要求学生能够表达较复杂的观点。最后,要求学生注重思辨能力的发展。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能够听懂一定难度的英语对话和篇章,并能运用简单的日常英语进行对话,能就所听、读的材料回答问题和复述,做到语音、语调、语法基本正确,能就一般日常生活话题进行简单的交谈;能就熟悉的话题经一定准备后作2-3分钟连贯性发言,学生能在发言中表达比较复杂的观点。《口语1》旨在为学生提高英语口语水平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 4、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首先训练语音语调以使学生一开始就能掌握准确的发音。要求学生能够表达有一定难度的观点。最后,要求学生注重思辨能力的发展。 教学难点;少部分学生发音不够准,语法基础差,口语表达能力不尽理想。

5、教学方法和手段:本课程主要采取英语交际法和情境教学法教学,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每一堂课以PPT形式的主题讲座开始,其中包括热身问题的讨论、课文主题词汇的补充和丰富以及主题内容补充读物以扩展学生的主题知识面,尤其加深对内容的理解。课文的教授主要发展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但是也始终着重训练和提高他们的听力技能。通过个人叙/陈述、双人对话、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口语实践形式,让学生理解单元课文内容和巩固语言点和知识点。通过要求学生课后讨论难度更深一层、与主题相关的问题,发展学生对主题内容进行深层次讨论的英语口语能力、创新和思辨能力。 本课程以实践教学为主,通过就所教主题进行口语训练、多媒体音频和视频等教学方式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6、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使用教材:《现代大学英语口语1》总主编:杨立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2年4月第11次印刷 教学参考书目: 1)《新标准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1》总主编:Simon Greenall 文秋芳外语教学 出版社2013年7月第3次印刷 2)《英语口译技能教程——听辨》卢朝信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2年 3)《英语口译笔记法实战指导》吴钟明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 4)《口译教程》林郁如编审雷天放陈菁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 5)Supplementary materials downloaded from the Internet 二、正文部分 Unit 1 First Day in College 一、教学要求 通过本单元学习,要求学生能够用英语作自我介绍、打招呼并讨论中学、大学生活。 二、教学内容 1. 训练部分国际音标,以帮助学生打好语音语调基础。 2. 第一单元“First Day in College”,讲解如何介绍、打招呼,如何过好大学生活。学生 学习介绍大学生活、比较中学大学生活等。 三、本单元学时数 4学时。 Unit 2 Hometown 一、教学要求 通过本单元学习,要求学生能够用英语介绍自己家乡、介绍自己曾经参观游览过的名胜古迹。 二、教学内容 1. 训练部分国际音标,以帮助学生打好语音语调基础。 2. 第二单元“Hometown”, 讲解名胜古迹,传授如何描写某地方和讨论气候等。学生 学习介绍家乡、介绍自己旅游过的地方。 三、本单元学时数 4学时。 Unit 4 Let’s Go Shopping 一、教学要求

综合英语(二)教学大纲

《综合英语(二)》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002001 课程名称:综合英语 编写人:韩越乔 审稿人:陶伟 一、课程简介 1. 综合英语是一门英语专业学科必修课,考试课。讲授对象为英语专业一、二年级学生。 2. 课程主要通过语言基础训练与篇章讲解分析,传授系统的基础语言知识(语音、语法、词汇、篇章结构、语言功能/意念等),综合训练基本语言技能(听、说、读、写、译),使学生逐步提高语篇阅读理解能力,了解英语各种文体的表达式和特点,扩大词汇量和熟悉英语常用句型,具备基本的口头与笔头表达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综合能力,同时指导学习方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并使学生的文化素养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在非外语环境中,基础阶段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课堂教学进行的,课堂中必须坚持精讲、多练、以练为主的原则,用多种手段进行大量练习,为高年级阶段的学习打下扎实的语言基本功。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现代大学英语旨在于传授系统的基础语言知识(语音、语法、词汇、篇章结构等),训练基本语言技能(听、说、读、写、译),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同时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综合英语课的教学,基础阶段结束时综合英语技能要求如下: 1.语音:发音正确;较好地掌握朗读和说话的节奏感,掌握语流中的语音变化规律、连续辅音爆破和语音同化等技巧以及陈述句、疑问句和祈使句的语调;初步掌握语段中语音轻重和新旧信息传递之间的关系。 2.语法:熟练掌握主语从句、同位语从句、倒装句和各种条件从句;初步掌握句子之间和段落之间的衔接手段。 3. 词汇:认知词汇5,500—6,500,正确而熟练地运用其中的3,000—4,000个,及其最基本的搭配。

英语专业各课程教学大纲

英语教学法与测试 课程编码: 209009 课程英文名称: English Teaching Methodology and Evaluation 课程类别:英语专业学科基础选修课开课对象: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 开课学期:第六学期学分:2 总学时:32 教材: 王蔷,2000.《英语教学法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 1. Jeremy Harmer. 1983. The Practice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London: Longman. 2. Tang Lixing. 198 3. TEFL in China: Methods and Teaching.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3. Richards, J. C. & David Nuan. 2000. Second Language Teacher Education.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4. Fang Yi & Rui Yuping. 1998. Way Out. Chongqing: Chongqing Publish House.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英语教学法与测试是英语专业语言学方向课程之一,主要内容为英语教学与测试理论、课堂教学设计的方法、课堂教学技巧等。本课程还介绍与英语教学法与测试相关的假设、热点论题和现有的教学模式。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了解英语教学与测试的主要理论,掌握课堂设计和课堂教学的设计和操作技巧,使学生能够针对特定的学生、根据特定的学生备课和教学。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基本了解英语教学和测试的基本方法,了解有关的重要理论和其主要内容,熟悉一些主要术语;了解英语教学和测试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前沿动态。掌握英语教学的主要方法,应用到将来的教学实践中去。 三、课程基本内容和学时分配 1.The Development, system and present status of English teaching methodology 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it and other disciplines (2h); 2.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theories (2h); 3.Contrast analysis and error analysis (2h); 4.Major schools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in the world (2h); 5.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2h); 6.ELT and mental development (2h); 7.English teaching syllabus and textbook in middle schools (2h); 8.Principles of ELT in middle schools (2h); 9.Classroom teaching of English (2h); 10.Teaching of English knowledge (2h); 11.Practice methods of English linguistic competence (2h); 12.Electrical teaching of English (2h); 13.Second classroom activities of English (2h); 14.Artistic teaching of English (2h); 15.English test and evaluation (2h); 16. Research of ELT (2h).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大学英语 College English 课程类型:公共基础 课程学时: 开设学期:第一至第四学期 适用对象:非英语专业大专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属于公共必修课,是高校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大学英语教学以语言应用技能为先,融语言知识、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一体,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并集合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的完整的教学体系。大学英语教学应从实际出发,立足于“国际化、大众化、人本化”,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特别是国际交流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大学英语的课程性质:大学英语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必修基础课程。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综合文化素养。教学模式为以计算机、网络、教学软件、课堂综合应用为主的个性化和主动式的教学模式;逐步将原来的以评价语法、阅读为主转变为以听懂为主、以实用为主。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的:使教学对象达到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英语水平要求,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具有较高的听、说、写、译能力和较强的阅读能力。通过学习,使英语成为学生交流专业信息、发挥专业特长的有力工具,使学生在毕业时能够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交流,用英语作为工具直接开展工作。大学英语教学应着力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好的语言功底和较强的跨文化意识,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 大学英语的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大学英语教学的基本原则: 1. 大学英语课程要适应社会和学生的各种层次的要求。因此,课程必须多样化,要尽量多地向学生提供除大学英语基础课程外的各种应用性课程和文化交际性课程,为学生创造和提供更多的自我发展的机会。 2.大学英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要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为培养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要采用课堂教学和自主学习

英语听说1教学大纲

《英语听说1》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英文名称:English Listening and Speaking 1 课程号:1126 制定单位:外语部 制定人或执笔人: 审核人: 定(修订)时间:

《英语听说1》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所有专业 适用层次:本科 总学时(学分): 32学时(1学分) 先修课程:无 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的 《英语听说1》课程是为我院所有专业开设的公共基础必修课,开设时间为第一学年的第一学期。本课程通过多媒体设备对学生进行基本语言听力与口语训练,使学生逐步提英语听力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掌握各种语境恰当的英语表达方式,扩大词汇量和熟悉英语常用句型。本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听力和口语能力,同时提高他们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二、教学内容 Unit 1 How’s your college life? (一)教学目标 1. Learn how to listen for names 2. Master how to introduce yourself in a conversation 3. Understanding and talking about college life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Introducing themselves in a conversation 2. Understanding and talking about college life (三)教学内容 I. Lead-in II. Listening Skills III. Listening In IV. Speaking Out Unit 3 Tell me about your friend. (一)教学目标 1. Learn how to identify times and date in listening 2. Master how to express congratulations and sympathy 3. Understanding and talking about friendship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Expressing congratulations and sympathy 2. Understanding and talking about friendship (三)教学内容 I. Lead-in II. Listening Skills III. Listening In IV. Speaking Out

最新《综合英语1》 教学大纲资料

《综合英语》1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1.课程代码:1510112 2.课程中文名称:现代大学英语精读1 3.总学时数:64 4.学分:3 5.适用专业:英语本科专业一年级学生 7.先修课程:无 6.本课程的性质、地位、作用及要达到的培养目标: 本课程是英语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通过对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而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语法及写作等多个方面的能力。 该课程的教学要在一个学期内完成。课程的特点是以课本为基础,进行全面拓展,并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主要目的,使学生通过课文及相关的课外知识的学习,或课文中语法的应用,或文中的独特语言结构的研究,或文章的翻译技巧的归纳总结,获得可以进行相关英语读物的独立阅读能力。并能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和锻炼,对英文的整体鉴赏能力和把握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二、教学基本要求 1.本课程的目的、任务 综合英语课是整个专业课中的重中之重,贯穿着整个英语教学。教材内容及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其他课程的顺利进行,本课程以培养英语专业的学生英语阅读综合能力为宗旨,是英语专业低年级的一门学科基础课程,也是英语专业基础阶段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一门必修课程,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本课程主要通过语言基础训练与篇章讲解分析,使学生逐步提高语篇阅读理解能力,了解英语各种文体的表达方式和特点,扩大词汇量和熟悉英语常用句型,从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语言基本技能训练,具备基本的口头与笔头表达能力,为学生以后的独立学习和进一步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2.本课程的教学要求 (1)形成牢固的知识基础,奠定正确的阅读技法、基础知识、语法、句法和

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教学大纲

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根据《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编写。 学时:第一学期 64 学时,第二学期72学时,每周授课4学时,开设两个学期,共计 136 学时。 适应专业:高职高专各个专业。(商务英语专业除外)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公共必修课。 课程任务:经过两个学期的学习,完成《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一至二册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从而能借助词典翻译和阅读有关英语业务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 相关课程:根据各专业自行设计安排,部分专业在修完本课程后开设专业英语。(计算机英语、秘书英语、汽车英语等)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在加强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实际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应该达到以下要求: 1、词汇 认知 2500 个英语单词(包括入学时要求掌握的 1000 个词)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对其中 1500 个左右的单词能正确拼写,能进行英汉互译。 2、语法 掌握基本的英语语法规则,在听、说、读、写、译中能正确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 3、听力 能听懂涉及日常交际的结构简单、发音清楚、语速较慢(每分钟 120 词左右)的英语对话和不太复杂的陈述,理解基本正确。能理解具体信息,理解所听材料的背景,并能推断所听材料的含义。 4、口语 掌握一般的课堂用语,并能模拟或套用常用口头交际句型,就日常生活和有关业务提出问题或做出简单回答,交流有困难时能采取简单的应变措施。 5、阅读 能阅读中等难度的一般题材的简短英文资料,理解正确。在阅读生词不超过总词数 3% 的英文资料时,阅读速度不低于每分钟 50 词。能读懂通用的简短实用文字材料,如信函、产品说明等,理解基本正确。并且掌握以下阅读技巧: 1)理解文章的主旨或要点; 2)理解文章中的具体信息; 3)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的意思; 4)根据上下文做出简单的判断和推理; 5)理解文章的写作意图,作者的见解和态度等; 6)就文章内容做出结论; 7)快速查找有关信息。 6、写作 能运用所学词汇和语法写出简单的短文;能用英语填写表格,套写便函、简历等,词句

英语听说4教学大纲

《英语听说4》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英文名称:English Listening and Speaking 4 课程号:1229 制定单位:外语部 制定人或执笔人: 审核人: 制定(修订)时间:

《英语听说4》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所有专业 适用层次:本科 总学时(学分): 36学时(2学分) 先修课程:英语听说3 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的 《英语听说1》课程是为我院所有专业开设的公共基础必修课,开设时间为第二学年的第二学期。本课程通过多媒体设备对学生进行基本语言听力与口语训练,使学生逐步提英语听力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掌握各种语境恰当的英语表达方式,扩大词汇量和熟悉英语常用句型。本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听力和口语能力,同时提高他们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二、教学内容 Unit 1 Enjoy your feeling! (一)教学目标 1. Learn how to describe anger, sadness and happiness 2. Master how to make and accept suggestions 3. Grasp how to promise and refuse to help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Making and accepting suggestions 2. Promising and refusing to help (三)教学内容 I. Lead-in II. Listening Skills III. Listening In IV. Speaking Out Unit 2 Beauty can be bought. (一)教学目标 1. Learn how to describe plastic surgery 2. Master how to express surprise, annoyance and determination 3. Grasp how to decline and accept an invitation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Expressing surprise, annoyance and determination 2. Declining and accepting an invitation (三)教学内容 I. Lead-in II. Listening Skills III. Listening In IV. Speaking Out

《综合英语4》课程教学大纲

《综合英语4》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综合英语4 课程英文名称:Comprehensive English4 开课部门:外国语学院 课程面向专业:英语 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 学分:6学分 总学时:96学时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通过语言基础训练与篇章讲解分析,使学生逐步提高语篇阅读理解能力,了解英语各种文体的表达方式和特点,扩大词汇量和熟悉英语常用句型,具备基本的口头与笔头表达能力。 三、教学目的、要求与方法 (一)教学目的 本课程以课文为中心,侧重阅读和写作技能训练,但也不偏废听、说训练。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对语言的控制逐步减少,而对学生创造力的发挥不断加强。本课程通过语言基础训练、相关文化背景知识介绍、语篇讲解以及各种文体的写作方法与技巧分析,使学生逐步提高语篇阅读理解能力,了解英语各种文体的表达和特点,扩大词汇量,具备基本的口头与笔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要求 学生通过积极参与各种语言交际活动,获得基本的交际技能,了解基础阶段所需掌握的基本词汇、短语、修辞以及语法知识,达到本阶段应有的听、说、读、写、译等技能的要求。 四、学时分配

五、教学环节与教学要求 本课程在讲授过程中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发现式和研究式的教学方法,同时加强基础训练。 六、课程考核 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课外作业)占 20% 2、期末考试占 80% 七、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 (一)建议教材 何兆熊主编,《综合教程》学生用书(4),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选用最新版本)。(二)主要参考资料 何兆熊主编,《综合教程》教师用书(4),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选用最新版本)。 朗文出版公司编,《朗文当代英语辞典》,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霍恩比著,《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四版增补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 前言 l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l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修订说明 前言 80年代初,受国家教委的委托,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英语组开始着手起草高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有关基础阶段和高年级英语教学的两个大纲经教材编审委员会英语组审定通过后,于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经国家教委高教司批准后在全国实施。十多年来,这两个教学大纲在规范和指导我国高校英语专业的教学工作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鉴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我国高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近十多年来的英语教学又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原有的两个大纲已无法适应新的形势,因而有必要作相应的修订。 受教育部委托,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于1998年由何其莘、何兆熊、黄源深、姚乃强、吴古华、陈建平、朱永生、钟美荪、王蔷和文秋芳10位教授组成了大纲修订小组,并于1999年6月起草了新大纲的征求意见稿。在听取了两百多所院校的意见之后,英语组在1999年10月的年会上逐条讨论了新大纲的各项内容,并在原则上通过了对新大纲的审定。年会之后,何其莘、黄源深和姚乃强三位教授根据各位委员的意见和建议,再次对大纲进行修订,并进行了文字上的润色。英语组于1999年12月将《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送教育部高教司审批。 经教育部批准实施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对全国各类英语专业均有指导作用,是高校英语专业组织教学、编写教材与检查教学质量的依据,也是

落实和贯彻教育部批准下发的《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的重要保证。 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 2000年3月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 为了规范全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特制订本教学大纲。本大纲所作的各项规定,对全国各类高等学校的英语专业均有指导作用,也是组织教学、编写教材和检查与评估教学质量的依据。 一、培养目标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 21世纪是一个国际化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决定了21世纪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规格:这些人才应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也就是要在打好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牢固掌握英语专业知识的前提下,拓宽人文学科知识和科技知识,掌握与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有关的专业基础知识,注重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的创新的能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 二、课程设置 英语本科专业学制为4年。根据英语专业教学规律,一般将4年的教学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基础阶段(一年级和二年级)和高年级阶段(三年级和四年级)。基础阶段的主要教学任务是传授英语基础知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严格的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良好的学风和正确的学习方法,为进入高年级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高年级阶段的主要教学任务是继续打好语言基本功,学习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心业知识,进一步扩大知识面,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提

【免费下载】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学大纲

《英语视听说》课程教学大纲(English Watching Listening Speaking)课程类型:职业能力课程编号:N053042 适用专业:应用英语专业 先修课程:综合英语后续课程: 学分:19总学时:292学时(理论200学时,实验92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的:通过视、听、说教材和其他媒体资料的学习,开展课内外听说技能训练, 努力提高英语听说水平,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达到以下教学要求: 1、知识:学习和巩固语言知识包括词汇、句型及有关口语交际的文化背景知识,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听说方面的理论知识。2、技能:学习和掌握各种听力技能(如理解中心内容和重要事实;领会说话者的态度、感情及真实意图)及口语表达技能(用词造句、联句成段及根据不同场合和对象选择正确词汇用语等)。3、能力:能就常见话题开展课堂、日常会话;能对与教材难度一致的视听资料及阅读资料开展对话、讨论;能听懂大众传播媒介的新闻、科技等内容的报导并能开展简单的讨论。语言使用比较确当、得体;语言表达清晰、比较连贯本课程的考核方式是:考试课程,闭卷笔试。平时50%(出勤10%+课堂表现20%+随堂测验20%)+期末考试50% (书面考试)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第一学期)学 时 分 配序号章目名称讲课实验上机第一学期教学内容①:《高等院校实用英语 听说教程1》30学时1Unit 1: Introduction 22Unit 2: Greetings 11 3Unit 3: Expressing Gratitude 114Unit 4: Making Apologies 25Unit 5: Saying Goodbye 116Unit 6: Asking the Way 117Unit 7: Weather 28Unit 8: Revision I 11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

《综合英语》课程教学大纲(1)

《英语精读》课程教学计划(三年级) 第五册 第一课Salvation 课时:第一周,共4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Text Pre-reading Questions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of the Text Oral Presentations on the Text Detailed Study of the Text 思考题: 1. How was Langston Hughes saved? 第二节Practice Text-related practice Questions and answers Discussions and exercises( vocabulary , translation, word study, etc.) Responses from the students Homework 第二课The Game of the name 课时:第二周,共4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Text Pre-reading Questions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of the Text 2、Oral Presentations on the Text 3、Detailed Study of the Text 思考题: 1. The cultural implications of the Chinese names and English names? 第二节Practice 1.Text-related practice 2.Questions and answers 3.Discussions and Exercises (vocabulary, translation, word study, etc.) 4.Responses from the students 5.Homework

《综合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综合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2004年制订,2004年修订) 课程编号: 课程类别:专业技能课 前置课程:无 学分:4学分 课时:64课时(其中实验课8课时) 选定教材:徐小贞总编《希望英语》.-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课程简介:该课程为英语专业技能课程中的综合训练课程,学制为3年。选定《希望英语》为教材。本大纲为《希望英语》book1的教学大纲。根据英语专业教学规律,将3年的教学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基础阶段(一年级和二年级)和高年级阶段(三年级)。基础阶段的主要教学任务是传授英语基础知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严格的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良好的学风和正确的学习方法,为进入高年级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高年级阶段的主要教学任务是继续打好语言基本功,学习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心业知识,进一步扩大知识面,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提高综合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课程教学目的:使学生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 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打好扎实的语言基本功,注重各项语言技能的全面发展,突出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语言基本功的训练是英语教学的首要任务,必须贯穿于3年教学的全过程。在注意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全面发展的同时,更应该突出说、写、译能力的培养。 注重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该课程的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 加强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该课程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多角度分析问题等多种思维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难题等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要正确处理语言技能训练和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两者不可偏废。 Teaching Requirement and Teaching Points of Every Unit Unit 1 College Teaching Requirement: Ss develop research skills and strategies/teamwork skills/competence in questioning and a vocabulary list suited to the theme; know some difficult words needed to understand the reading; know the layout of business cards Ss comprehend reading A Ss can use the related vocabulary and sentence patterns to create sentences; can select the key words from a passage on order to get the main idea; can skim a passage to get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agraph; can scan a passage to find supporting details for a point of information; can express ideas in writing; can use the vocabulary in reading A for translation can use simple tenses as presented in Grammar tips;

英语视听说_教学大纲

英语视听说课程名称:英语视听说 英文名称: En glish visual - audio - oral course 课程编码:094031 学分:2 学时:36 适用专业:英语 先修课程;英语听力、英语口语 执笔人:袁泉 审订人:周芳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与任务: 视听说能力是语言交际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对本科高年级学生进 行口语、听力等跨文化交际视听说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水平,口语表达能力, 对语言运用的分析理解能力,这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体现。同时,《跨文化交际视听说》课 程着眼于扩展学生的国际文化视野,培养学生讲英语作为国际交流语言使用的能力。本课程 以影视片段、相关文章和交际案例等视听说素材为载体,通过视听、阅读,以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口语交互活动来促进跨文化理解、增强跨文化意识。 二、教学基本要求: 《英语视听说》把传统、单一、独立的视频课、听力课、口语课,改革成为视、听、说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的立体化英语教学,从而改变了教学方法单一,听力和口语课相互脱节的 教学现状。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通过声音、图像、文字、动画全方位、立体化界面,营造出身临其境、轻松愉快的语言氛围,实现了师生、生生互动,加大了对学生的感官刺激,使教学更形象化、立体化、生动化,让学生在逼真的情景下进行英语实践,从而提高学生的 兴趣和记忆力,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融合交际式教学与启发式教学,避免由教师“满堂灌”引起的枯燥乏味,同时注重师生 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作用,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被有效地激发出来。课堂主要用英语授课,保持课程内容结构清晰,逻辑严谨,语言准确 流畅;要合理分配理论讲解与课堂实践操作的时间,课堂讲解、学习任务和练习要与学生的 学习实际紧密结合,保持授课内容的生动性和实用性。

综合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综合英语》(1-4)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综合英语》(1)(2) (3) (4) 课程性质:必修课 适用专业:三年制商务英语专业三年制应用英语专业 开课学期:第一至第四学期 学时:360 学分:20 二、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综合英语课课程是英语专业一、二年级主要学科基础课之一,课程覆盖英语语言中的语音、词汇、句法、语法、篇章、文体等语言知识和语言认知能力培养,英语语言听、说、读、写、译等语言运用能力及英语语言功能和语用能力培养,其目标是通过英语语言基础知识(语音、语法、词汇和篇章结构)的学习和听、说、读、写、译五种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综合能力,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打好基础,同时为学生的专业英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课程的培养目的与任务逐步向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语言技能、中西文化异同对比学习、文化意识、学习目的与态度和情感态度等方面扩展,从而真正实现“综合英语”之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之目的。 本课程要求学生在两年内累计掌握4500-6000常用词的主要用法,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所学教材中的句子结构和语法项目,能运用英语词典和有关工具书阅读有一定难度的原版文献,具有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批判、评论的能力,并具有较规范的口头表达和扎实的书面表达功底。 第一学年完成第一、二册,主要以教授语言功能为主,学生需要掌握在预定的场合下正确使用恰当的单句,用相对简单的词句以书面或口头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思;第二学年完成第三、四册,重点在培养综合性的口语交际能力,要求学生必须就某一社会问题、文化风俗或生活细节,进行从词汇、单句到语段等各个方面的综合训练。语言功能也不局限于单句的层次上,学生应在更加广阔的范围内综合前两册所学的功能项目,灵活地完成所规定的各种语言交际任务。在写作

英语专业各课程教学大纲

---------------------------------------------------------------最新资料推荐------------------------------------------------------ 英语专业各课程教学大纲 英语教学法与测试课程编码: 209009 课程英文名称: English Teaching Methodology and Evaluation 课程类别:英语专业学科基础选修课开课对象: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开课学期:第六学期学分:2 总学时:32 教材: 王蔷,2000.《英语教学法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参考书: 1. Jeremy Harmer. 1983. The Practice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London: Longman. 2. Tang Lixing. 1983. TEFL in China: Methods and Teaching.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3. Richards, J. C. & David Nuan. 2000. Second Language Teacher Education.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4. Fang Yi & Rui Yuping. 1998. Way Out. Chongqing: Chongqing Publish House.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英语教学法与测试是英语专业语言学方向课程之一,主要内容为英语教学与测试理论、课堂教学设计的方法、课堂教学技巧等。 本课程还介绍与英语教学法与测试相关的假设、热点论题和现有的教学模式。 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了解英语教学与测试的主要理论,掌握课堂设计和课堂教学的设计和操作技巧,使学生能够针对特定的学生、根据特定的学生备课和教学。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基本了解英 1/ 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