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税收收入与GDP之间的关系
中国可税GDP与税收收入的实证分析-黄凤羽

中国可税GDP与税收收入的实证分析1黄凤羽潘丽君内容提要:税收弹性系数过高,引起了人们对中国税收增长质量的疑惑。
本文从GDP组成结构入手,在支出法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基础上,剥离了不提供税收收入的GDP,估算了中国的可税GDP水平。
而后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考察了中国税收收入与可税GDP总量的关系,以及税收收入和可税GDP的增量变化关系。
模型分析认为,我国税收收入与可税GDP总量之间是高度正相关的;可税GDP与同期的税收收入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关系;税收收入与可税GDP的系统内部存在着动态调整机制,可以保持两者之间长期的、稳定的均衡关系。
因此,中国的税收增长是健康的、可持续的。
关键词:可税GDP;经济增长;税收收入一、引言GDP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的简称,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从总量上看,一个经济体系的经济总量,就是这一经济体系的全部税源,在税收制度保持稳定的情况下,经济增长必然带来税收的相应增长。
为了直观地表示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的数量关系,人们将税收收入增长与 GDP 增长之间的比例关系,定义为“税收弹性系数”2。
但近年来中国的税收弹性系数却出现了一些异常的表现:在我国这种以流转税为主体税种的税制结构中,税收弹性系数通常应该是小于1的。
因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流转税的收入最多只能是与GDP同步增长,而不可能超过GDP的增长速度。
但1997年以来,中国的税收弹性系数却连续12年大于1,即使在宏观经济出现剧烈波动的2008年,中国的税收弹性系数也达到了1.893。
为此,本文将从结构角度分析中国的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据以判断中国的税收增长是否健康、合理。
我国学者在相关领域所进行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樊丽明、张斌(2000)提出,有相当一部分GDP 不可作为税基增加税收收入,并且初步提出了不可税GDP 的具体内涵,从GDP 的分解入手,分析经济增长与税收收入关联的具体传导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现阶段税收收入增长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2-税收与GDP主要经济指标的基本关系

2.1.2 税收核算
• 税收核算指标体系以国民经济核算的要求为指导,以国民经 济信息分类标准为分类依据,依据税收经济和税收资金运动 的特点设置,由税收计划、会计、统计指标体系共同构成。 税收核算指标体系系统地反映税收的问题指标和结构指标, 与国民经济核算指标具有密切的对接关系。
• 研究税收资金及其运动是进行税收会计、统计核算的基础。 税收资金是指税务机关实现职能,依据税法参与国民收入分 析而形成的由税务机关负责征收管理的资金。税收资金的运 动是指税收资金从一种存在形态向另一种存在形态的转化过 程。伴随着征收活动的开展,税收资金运动一般经历申报、 征收和入库三个大的阶段。
或地区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一种计算 方法。 • GDP=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 口
GDP核算几点说明
• A、核算价格
• 在GDP核算中使用现行价格、可比价格以及不变 价格等价格标准,同时根据产品由生产到消费过 程中所处的阶段不同分为基本价格、生产者价格 和购买者价格。按生产法计算GDP时,使用的是 生产者价格;按支出法计算GDP时,使用的是购 买者价格。由于产品所处的生产和流通环节不同, 会有不同的现行价格,在核算时应合理地选取现 行价格。
税收定量分析
zrf33310@
zrf33310@
Session 2
税收定量分析
session 2
税收与GDP主要经济指标的基本关系
• 经济增长是一个综合的概念,既有总量 关系,又有结构关系。所以,税收与经 济关系分析应该从总量和结构两个方面 进行,这部分在分析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与税收核算体系的基础上,介绍税收与 GDP主要经济指标的关系。即总量关系, 而结构关系将在第五部分介绍。
我国税收收入与GDP关系的分析

我国税收收入与GDP 关系的分析孙建丽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税收收入与GDP 关系的分析,研究了我国税收与GDP 的发展及现状,指出了税收收入增长速度与GDP 的增长速度之间的关系,并指出了促进我国税收收入与GDP 持续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税收收入;GDP ;增长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规定,通过税收工具强制地、无偿地征收参与国民收入和社会产品的分配和再分配取得税收收入的一种形式。
一方面税收的增长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另一方面税收又可以反作用于经济发展:合理的税收可以促进经济发展、调节收入差距、实现宏观调控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税收收入与GDP 都取得了巨大发展,无论从总量上还是从增长率上都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一、我国税收收入和GDP 的发展及现状分析(一)税收与GDP 的总量状况分析1.税收总量分析从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我国税收收入增长趋势大体呈现指数增长,从总量来看,我国税收收入从1978年的519.28亿元,1993年增长幅度显著,到1999年税收总收入高出一万亿元,从此增长幅度更是显著,短短4年里又突破两万亿大关,从2009年-2011年增长尤为显著,2011年税收收入即增长到89720.31亿元。
2.GDP 总量分析我国GDP 呈现指数增长趋势,2001年突破一万亿大关,高达109655.2亿元,从2005-2008这段特殊的历史时间里,中国的GDP 在2008年达到54223.79亿元,由于我国工业化与现代化的推进,我国第一产业稳步推进,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比重不断扩大,尤其是为了08年的奥运会,国家加大投资力度,二三产业在这四年里发展较快,有力的推动了在这四年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
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达471564亿元。
内蒙古数值较低为1.29,最高与最低之间相差96%。
(三)差异产生的原因引发各地方税收负担与税收弹性出现差异的因素很多,其中:税收的增长主要取决于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规模,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城市经济的发展能带动就业、商品、房地产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这些行业的快速发展能带动税源的增长,从而能带动地税收负担与税收弹性向均衡方向发展;有学者指出不同的产业的增长对税收增长的拉动作用不同,第二产业对税收的拉动力最大,第三产业次之,第一产业最小。
我国税收收入与GDP关系的实证及预测分析

为税 率 越 高 , 政府 的税 收 就 越 多 , 当税 率 的提 高 超 过 一 利用 我 国 1 9 7 8 - - 2 0 1 1 年税 收收 入 与 G D P的历史 数据 。 定的 限度 时 , 企 业 的经营成 本提 高 , 投 资减少 , 收 入减 少 , 通过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 Gr a n g e r 因果检验对两者 即税 基减 小 ,反而 导致 政府 的税 收 减少 ; F e l d s t e i n 认为 之 间的定量 关系进 行 实证研 究 ,并据 此建 立税收 收入 的 税收 会造 成 效率 的损失 , 因此 主 张 降低税 率 ; 而K i n g和 V A R预测模 型 , 以期丰 富该研 究领域 的研 究工作 。 R e b e l o的观 点 是税 率 的提 高 在短 期 内会 降低 经济 增 长 率, 就 长 期 而 言 对 经济 增 长 率没 有影 响 ; 凯 恩斯 主 义 认 为, 税 收受 到 国 民收入 的影 响 , 随着 国民收 入 的增 大 , 国 家 的税 收 额 也 会 随 之 增 大 ,两 者 之 间 的 关 系 可 以 用
( 1)
其 中, Y 是 K维 内生 变量 , Y 一 . ( i = 1 , 2 , …P ) 是滞 后 内
X . ( i = 0 , 1 , …r ) 是 d维外生变量向量或滞 认为我国经济和税收的关系符合经济增长决定税收的 生变量 向量 ,
P 、 r 分 别 是 内 生 变量 和 外 生变 量 的 滞 原则, 反 过 来我 国税 收 收入 也对 经 济增 长 有很 大 的促 进 后外 生 变量 向量 , 是 K×K维 系数 矩 阵 , B . 是K X d维 系 数 矩 作用。刘建民和宋建军、卜 强和倪兴东 、 杨得前 、 郑雅卓 后 阶数 。A
我国税收与GDP关系的实证研究

272 1 8
294 62 334 53 4 18 8 9
29 9O
3 9 27 4 5 25 52 17
2 税 收 与 GD 之 间 有关 的理 论 背 景 P
影 响税 收 收 入 的 宏 观 经 济 指 标 有 许 多 ,其 中 G P是 影 响 税 收 收 D
入 的一个 重要指标 , 收的增 长离不 开经 济的增 长。 税 凯恩斯 主义认 为, 如 同 消 费要 受到 居 民 的可 支配 收 入 的影 响 一 样 , 收 也 受 到 国 民 收 入 税 的影 响 , 两者 之 间 的关 系 可 以用 函数 的形 式 表示 为 :=l ) 了便 于研 Tf 为 f Y 究 国 民 收 入 与 税 率 之 间 的 比例 关 系 。 定 边 际 税 率 . 恩 斯 将 这 种 关 确 凯 系线性化 , 表述 为: _ lt 中 为基础税收 ,为边际税率 , 0 t T 1+Y其 0 t 且 << l按 照凯 恩 斯 的观 点 , 收 与 国 民 收入 存 在 着这 种 正 向 比例 关 系 。 随 。 税 着 国民收入 的增 大 , 国家的税 收额也会 随之增大 。 现实中 , 能受投 在 可 资 或 者 经 营情 况 影 响 , 收 与 国 民收 入 之 间 可 能并 非 存 在 着 这 种 标 准 税 的线 性 关 系 , 是 凯 恩 斯 主 义 的这 种 观 点 却 说 明 了 税 收 收 入 与 国 民 收 但 人 之 间 的相 关 关 系 。
19 90 16 8 86
先 根据 19 - 2 0 9 0 0 8年的数据 , 进行参数估计和参数检 验 , 面即 下 是利用 O S进行参数估计得 到的结果( L 见表 2 。依据表 2检验结 果, )
浅析我国税收收入与GDP之间关系

我国税收收入与GDP之间的关系分析一、引言税收收入是指国家依据其政治权力,按照预定标准,向经济组织和居民无偿地强制地征收实物或货币所取得的一种财政收入。
它是最古老、也是最主要的一种财政收入形式。
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三大特征。
除组织收入的职能外,税收对经济社会运行和资源配置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税收历来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目前我国财政收入中绝大部分都是依靠税收收入而取得的。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GDP)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它不但可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还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
从理论上来说,税收收入与GDP增长之间保持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政府通过税收等形式集中的财政收入就是归国家集中使用的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是GDP的一部分,那么税收收入也就是GDP的一部分,那么一个地区的GDP 和它的税收收入的关系究竟如何。
在此,我们将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进行探讨。
二、构建模型与分析(一)构建模型以税收收入作为被解释变量,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解释变量,建立计量经济模型。
表1显示2001年-2012年税收收入、GDP的规模。
表1 2001年-2012年税收收入和GDP(二)相关图分析由上面数据可以看出税收收入对GDP有影响,这里的GDP取决于税收收入的值,随着税收收入的增加GDP也是增加的,并且税收收入与GDP之间呈现线性关系,因此可以将模型初步设定为一元线性函数模型。
根据相关图观测到的轨迹分布规律,现以国内生产总值GDP (Y)为因变量,税收收入 (X)为自变量,建立如下一元回归模型:Y= β0+β1X+e其中β0为回归截距;β1为回归系数;e为随机误差。
(三)财政收入和GDP相关系数判定利用表1数据用Eviews5软件作回归分析得表3Dependent Variable: YMethod: Least SquaresDate: 10/13/13 Time: 11:07Sample: 2001 2012Included observations: 12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X 4.524694 0.178088 25.40710 0.0000C 39515.14 10239.50 3.859089 0.0032R-squared 0.984745 Mean dependent var 259564.9Adjusted R-squared 0.983219 S.D. dependent var 146066.8S.E. of regression 18921.46 Akaike info criterion 22.68499Sum squared resid 3.58E+09 Schwarz criterion 22.76581Log likelihood -134.1100 F-statistic 645.5206Durbin-Watson stat 0.900702 Prob(F-statistic) 0.000000根据回归结果,得我国财政收入模型的估计式为Y = 4.524694301*X + 39515.13824 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税收收入每增加1亿元,我国的GDP将增加4.524694301亿元。
税收增长与GDP增长的关系

税收增长与GDP增长的关系注:(红字、蓝字及图表作为PPT内容)四、税收增长与GDP增长的关系1.税收与GDP的总量状况(1)GDP总量状况。
如表1所⽰,⾃1994年⾄2011年,我国GDP总量增长9.8倍,2011年达到471564.0亿元。
从总额来看,1994年,我国GDP只有48197.9亿元;到2001年,经过短短7年时间,GDP突破10万亿,达到109 655.2亿元;⼜在2008年突破3万亿,达到314 045.4万亿,2011年更是达到4.7万多亿;从世界范围内来看,我国GDP现已超过⽇本,仅次美国之后,是世界第⼆⼤国。
(2)税收总量状况。
如表1所⽰,⾃1994年⾄2011年,我国税收总量增长17.5倍,2011年达到89720.31亿元。
从总额来看,1994年,我国税收只有5126.88亿元;到1999年突破1万亿⼤关,达到10 682.58亿元。
从各税种来看,现阶段我国以国内增值税、营业税、国内消费税、关税、企业所得税以及个⼈所得税为主,在2011年,各税收额分别为国内增值税24266.64亿元,营业税13678.61亿元,国内消费税6935.93亿元,进⼝税13560.26亿元,企业所得税16760.35亿元,个⼈所得税6054.09亿元,分别占到税收总额的27%、15.2%、7.7%、18%、18.7%和6.7%。
表1:税收和GPP总量及增长率变化表2. 税收与GDP的增长状况1994年税制改⾰以来,我国税收收⼊稳定快速增长,税收收⼊占DGP⽐重稳步提⾼(图1),国家财政实⼒显著增强。
从1994年-2011年GDP和税收对⽐情况看(图2),税收增长与GDP的增长并不保持同步。
⼤多数年份税收的增长速度超过GDP 的增长速度,但也有⼀些年份税收的增长速度低于GDP的现价增长速度(以下简称GDP增长速度)。
如:1994年-1996年税收增长速度低于GDP的增长速度,⽽2000年-2007年税收的增长速度则⾼于GDP 的增长速度,但总体来看税收的增长速度要明显⾼于GDP的增长速度。
中国财政税收收入对GDP产值影响分析

中国财政税收收入对GDP产值的影响分析摘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各项事业也有了显著的发展,因此我国的财政税收收入也随之有了较大的提高,在经济建设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本文主要研究我国财政税收收入对gdp产值的影响,提出促进我国财政收入与gdp协调发展的建议和决策,为政府调整产业结构和制定合理的税收政策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财政税收收入;gdp;影响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3-000-01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税收的收入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gdp 的增加是构成税收收入增长的客观基础和必要条件。
财政税收收入与gdp产值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探索财政税收收入对gdp产值的影响,对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财政税收收入与gdp的差异性分析(一)影响程度方面的差异国内生产总值是社会经济运行状况的直接反映和体现。
财政税收收入虽然从总体上看包含在国内生产总值之中,但地方财政收入还体现着与国家财政的分配关系,在不同时期,由于分配政策、分配方式等变化,会带来财政收入中非经济因素的变化,直接影响地方财政收入总量的变化,进而影响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
(二)核算原则的差异目前,我国gdp主要是依据统计资料、行政管理资料、会计决算等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得出的。
由于企业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原则,因此,gdp也是以权责发生制为核算基础的,即生产的产品,无论当期是否销售,都应计入当期的地区生产总值中。
而财政税收收入的核算采用收付实现制原则,即只核算当期实际缴入国库的资金,对于当期生产出来但尚未实现销售的产品,或者虽然已经销售但由于企业拖欠税款等原因而导致的不能入库的商品,政府都不能得到相应的税收收入。
因此,由于核算原则的不同,会产生财政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差异。
二、财政税收收入与gdp的影响因素分析从理论上讲,二者的变化应该是保持同步的变化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税收收入与GDP之间的关系分析
一、引言
税收收入是指国家依据其政治权力,按照预定标准,向经济组织和居民无偿地强制地征收实物或货币所取得的一种财政收入。
它是最古老、也是最主要的一种财政收入形式。
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三大特征。
除组织收入的职能外,税收对经济社会运行和资源配置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税收历来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目前我国财政收入中绝大部分都是依靠税收收入而取得的。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GDP)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它不但可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还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
从理论上来说,税收收入与GDP增长之间保持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政府通过税收等形式集中的财政收入就是归国家集中使用的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是GDP的一部分,那么税收收入也就是GDP的一部分,那么一个地区的GDP 和它的税收收入的关系究竟如何。
在此,我们将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进行探讨。
二、构建模型与分析
(一)构建模型
以税收收入作为被解释变量,国内生产总值GDP作为解释变量,建立计量经济模型。
表1显示2001年-2012年税收收入、GDP的规模。
表1 2001年-2012年税收收入和GDP
(二)相关图分析
由上面数据可以看出税收收入对GDP有影响,这里的GDP取决于税收收入的
值,随着税收收入的增加GDP也是增加的,并且税收收入与GDP之间呈现线性关系,因此可以将模型初步设定为一元线性函数模型。
根据相关图观测到的轨迹分布规律,现以国内生产总值GDP (Y)为因变量,税收收入 (X)为自变量,建立如下一元回归模型:
Y= β0+β1X+e
其中β0为回归截距;β1为回归系数;e为随机误差。
(三)财政收入和GDP相关系数判定
利用表1数据用Eviews5软件作回归分析得表3
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10/13/13 Time: 11:07
Sample: 2001 2012
Included observations: 12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X 4.524694 0.178088 25.40710 0.0000
C 39515.14 10239.50 3.859089 0.0032
R-squared 0.984745 Mean dependent var 259564.9
Adjusted R-squared 0.983219 S.D. dependent var 146066.8
S.E. of regression 18921.46 Akaike info criterion 22.68499
Sum squared resid 3.58E+09 Schwarz criterion 22.76581
Log likelihood -134.1100 F-statistic 645.5206
Durbin-Watson stat 0.900702 Prob(F-statistic) 0.000000
根据回归结果,得我国财政收入模型的估计式为
Y = 4.524694301*X + 39515.13824 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税收收入每增加1亿元,我国的GDP将增加4.524694301亿元。
表明GDP随税收收入的增加而增加。
R²=0.984745 F=645.5206 DW=0.900702
1.拟合优度检验
所谓拟合程度,是指样本观测值聚集在样本回归直线周围的紧密程度。
判断回归模型拟合程度优劣最常用的数量指标是判定系数。
判定系数是对回归模型拟
合程度的综合度量,判定系数越大,模型拟合程度越高。
判定系数越小,则模型对样本的拟合程度越差。
由表3知判定系数R²=0.984745,说明税收收入与GDP的关系中98.4745%可由税收收入同GDP的依存关系来解释,只有2.5255%属于随机因素的影响,因此这条回归线拟合效果很好。
2.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F检验)
F检验是对回归总体线性关系是否显著的一种假设检验。
如果比例值ESS/RSS较大,说明X对Y的解释程度高,可以认为总体存在线性关系,反之总体可能不存在线性关系。
对税收收入与GDP的回归参数β1进行显著性检验。
由表3数据,可看出F=645.5206,p=0.000<0.05,在显著水平a =0.05时,拒绝零假设,因此所求得的线性回归方程的线性关系是显著的。
3.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t检验)
所谓回归参数的显著性检验,就是根据样本估计的结果对总体回归参数的有关假设进行检验。
β1的检验表明自变量对因变量线性影响的程度。
对税收收入与GDP的回归参数β1进行显著性检验。
利用表1数据用Eviews5作回归分析,计算得线性回归分析的系数t和p值,t=25.4071,p=0.000,所以拒绝回归参数β1=0的假设,税收收入(X)对GDP (Y)具有显著的影响。
(四)分析结论
通过以上的分析。
可以得到以下两方面的结论:
第一,通过对我国税收收入与GDP的增长进行计量检验,发现二者之间是存在依存关系的,这表明我国税收收人与GDP之间是存在长期均衡增长关系的。
第二,由回归模型知,β1的估计为正值,表明GDP的增长有赖于税收收入的增长,两者保持同方向变化。
判定系数R²=0.984745,说明税收收入与GDP的关系中98.4745%可由税收收入同GDP的依存关系来解释,只有2.5255%属于随机因素的影响。
税收收入对GDP的边际贡献率为4.524694301,表明税收收入每增加l亿元的,GDP可增加4.524694301亿元。
我们可以根据回归模型自变量,对未来几年GDP进行预测分析,及时反映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对税收收入造成的影响,为我国财政收入整体情况提供有力的数学模型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