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户开放政策.ppt
合集下载
甲午中日战争-(共31张ppt)

甲午中日战争
八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了解甲午战争的起因;熟练掌握《马关条约》的内容。明确帝国主义瓜分中 国和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 2、认识到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要实施对外扩张政策而一手挑起的。左宝贵、邓 世昌等民族英雄不畏强暴、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 清朝腐败无能是中国一次次被动挨打的主要原因。 3、学会通过《甲午战争示意图》掌握甲午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和英雄事迹,培养 识图能力。通过分析三国干涉还辽和门户开放的内容理解其实质,提高学生的 分析理解历史史实的能力。
材料说明了什么?
新课讲解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
(1)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这是明治维新后日本确定的 对外扩张的“大陆政策”。
(2)1894年,夹在两国间的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朝鲜请求清 政府“助剿”, 处心积虑的日本寻找到了挑起战争的机会。
这一年是旧历甲午年,所以称这次 战争为甲午中日战争。
口岸 宁波、上海
庆、苏州、杭州)
地。
其他 协定关税
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列强由商品输出,发展到资 本输出。
新课讲解 俄国
三国干涉还辽
企图独霸中国东北
法国 履行对俄结盟义务
意欲在远东扩大侵略势力
德国
缓和与俄在欧洲的矛盾
日本 清政府
探究研讨 三国干涉还辽的实质是什么?
帝国主义(日俄)瓜分中国矛盾的激化
学习目标
重点:甲午中日战争的过程。《马关条约》,“门户开放”政策 难点:《马关条约》的影响,对“门户开放”政策的理解。
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预习P10-P15页课本,回答以下预习问题: 1、日本为什么要发动甲午战争?为什么把这场战争称为“甲午 中日战争”? 2、《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影响分别是什么? 3、门户开放政策的内容有哪些?
八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了解甲午战争的起因;熟练掌握《马关条约》的内容。明确帝国主义瓜分中 国和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政策。 2、认识到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要实施对外扩张政策而一手挑起的。左宝贵、邓 世昌等民族英雄不畏强暴、英勇作战、不怕牺牲的精神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 清朝腐败无能是中国一次次被动挨打的主要原因。 3、学会通过《甲午战争示意图》掌握甲午战争中的重要战役和英雄事迹,培养 识图能力。通过分析三国干涉还辽和门户开放的内容理解其实质,提高学生的 分析理解历史史实的能力。
材料说明了什么?
新课讲解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
(1)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这是明治维新后日本确定的 对外扩张的“大陆政策”。
(2)1894年,夹在两国间的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朝鲜请求清 政府“助剿”, 处心积虑的日本寻找到了挑起战争的机会。
这一年是旧历甲午年,所以称这次 战争为甲午中日战争。
口岸 宁波、上海
庆、苏州、杭州)
地。
其他 协定关税
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列强由商品输出,发展到资 本输出。
新课讲解 俄国
三国干涉还辽
企图独霸中国东北
法国 履行对俄结盟义务
意欲在远东扩大侵略势力
德国
缓和与俄在欧洲的矛盾
日本 清政府
探究研讨 三国干涉还辽的实质是什么?
帝国主义(日俄)瓜分中国矛盾的激化
学习目标
重点:甲午中日战争的过程。《马关条约》,“门户开放”政策 难点:《马关条约》的影响,对“门户开放”政策的理解。
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预习P10-P15页课本,回答以下预习问题: 1、日本为什么要发动甲午战争?为什么把这场战争称为“甲午 中日战争”? 2、《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影响分别是什么? 3、门户开放政策的内容有哪些?
《对外开放》PPT课件

次会议上提出的?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结合所学知识,将图中的内容补
充完整。 (2)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增强 企业活力 ③深圳 ④厦门 ⑤海南岛
谢谢!
(4)内容不同:近代中国的“开放”是西方列强以武 装入侵为手段,后又通过不平等条约强迫中国开辟通商口 岸、降低关税等,使中国成为列强进行经济掠夺的场地; 当今中国的开放是按照平等互利原则同其他国家进行经济、 文化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目的是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现代 化事业。 (5)影响不同:近代中国的“开放”便利了外国资本 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严重阻碍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但在客观上刺激了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当今中国的开放加快了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提高了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
第三单元
对外开放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设 问 导 读
1.经济特区建立的背景是什么?中 央最早于何时在哪两个省设立了哪四 个经济特区?经济特区的含义是什么? 深圳在对外开放中的地位是怎样的?
背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迈 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 最早设立经济特区的时间:1980年;位 于:广东、福建两省;四个特区:深圳、珠 海、汕头、厦门。
(2)实行对外开放的原因:我国实行 对外开放是总结我国历史经验的必然结果, 是顺应当时世界经济发展潮流的客观要求, 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条件,是强国之路。
2.经济特区“特”在哪些方面?
特区的“特”主要体现在中国政府对其实行特殊 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 (1)特区建设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 (2)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元化经 济所有制形式。 (3)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充分发挥市场 机制的作用。 (4)对外商投资给予优惠和方便。 (5)国家对特区建设实行特殊政策倾斜。
(2)结合所学知识,将图中的内容补
充完整。 (2)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②增强 企业活力 ③深圳 ④厦门 ⑤海南岛
谢谢!
(4)内容不同:近代中国的“开放”是西方列强以武 装入侵为手段,后又通过不平等条约强迫中国开辟通商口 岸、降低关税等,使中国成为列强进行经济掠夺的场地; 当今中国的开放是按照平等互利原则同其他国家进行经济、 文化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目的是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现代 化事业。 (5)影响不同:近代中国的“开放”便利了外国资本 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严重阻碍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但在客观上刺激了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当今中国的开放加快了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提高了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
第三单元
对外开放
一、经济特区的建立
设 问 导 读
1.经济特区建立的背景是什么?中 央最早于何时在哪两个省设立了哪四 个经济特区?经济特区的含义是什么? 深圳在对外开放中的地位是怎样的?
背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迈 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 最早设立经济特区的时间:1980年;位 于:广东、福建两省;四个特区:深圳、珠 海、汕头、厦门。
(2)实行对外开放的原因:我国实行 对外开放是总结我国历史经验的必然结果, 是顺应当时世界经济发展潮流的客观要求, 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条件,是强国之路。
2.经济特区“特”在哪些方面?
特区的“特”主要体现在中国政府对其实行特殊 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 (1)特区建设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 (2)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元化经 济所有制形式。 (3)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充分发挥市场 机制的作用。 (4)对外商投资给予优惠和方便。 (5)国家对特区建设实行特殊政策倾斜。
第一框《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ppt课件

2020/10/28
24
⒉在对外开放中,我们发展的根本基
点是
A.吸收和借鉴一切先进的东西
B.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B
C.对内搞活、对外开放
D.“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2020/10/28
25
⒊据不完全统计,全球最大的500家企业
2020/10/28
6
图为石广生签字后同WTO总干事穆尔举杯庆祝 中国20成20/1为0/28WTO大家庭中的一员:成为其第143个成7 员
WTO简介
世界贸易组织的前 身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1948年1月1日起临时生 效。到2001年11月12日, 该组织成员已达143个, 其贸易额占世界贸易总 额的90%。
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2020/10/28
2
精品资料
(一)为什么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对外开放的必要性①②③④
在深圳华为公司上班的许小姐一下班,就 开着自己的本田轿车到商场给母亲买了一盒生日 蛋糕和一大果篮。现在世界变得越来越小,许小 姐感慨地说。
她的汽车是日本牌子,却在广州生产的; 生日蛋糕是法式的;果篮里的水果有泰国的山竹、 越南的火龙果和美国的提子等。而许小姐工作的 华为通讯产品却销往全球90多个国家。
3、开放的姿态包括“引进来”和“走出 去”两方面
2020/10/28
11
2020/10/28
政治方面
12
经济方面
2020/10/28
13
2020/10/28
文化 方面
14
体 育 方 面
2020/10/28
15
教育 方面
2020/10/28
16
所
以
,
八年级历史上册 1.3 甲午中日战争“门户开放”政策素材 北师大版 精品

“门户开放”政策
美国对中国采取的一种侵略政策。
当列强在中国争夺势力范围的时候,美国正忙于同西班牙进行争夺古巴和菲律宾的战争,无暇东顾。
美西战争结束后,1899年9月,美国国务卿海约翰分别向英、俄、德、日等国提出一项关于对华政策的照会,即“门户开放”政策。
主要内容是:美国承认各国在华的“势力范围”和各种特权;美国要求在其他国家的“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的机会。
这一政策的实质是要求中国向所有帝国主义国家开放,任凭他们侵略和掠夺。
这样,美国就能达到分享侵略利益的目的。
1900年,义和团运动期间,美国再次照会各国,主张把这一政策运用到“中国一切地方去”。
1922年,华盛顿会议期间签订《九国公约》,美国再次重申这一政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独霸中国的局面形成,遂放弃此政策。
1。
第四章“门户开放”政策的初期考验44页PPT

提出抵制的5条办法:
不用美货,拒绝为美船装货,不入美 人所设学堂读书,不为美人开设的洋 行当买办、翻译,不给美人当佣工。
上海工商界抵制美货
抑制美货运动. 宣传抵 制美货
抵制美货的商号
在各方的压力下,罗斯福便颁布了一 些行政命令改良排华政策的执行。 对于中国劳工遭受排斥与虐待的问题, 罗斯福却根本不想解决。
占中国东北,在东北采取开门政策,即引 进各国势力,牵制日俄,消除垄断。
(二)锦瑷铁路与诺克斯计划
司戴德(Willard Straight):美国金元外交的 积极推行者。
在华传教数十年的明恩溥(Arthur Smith)也持同 样看法,多次督促罗斯福行动。
三、美国对华“金元外交”
(一) 背景 1909年3月,塔夫特(William Taft)继任美国
总统,提出“以金元代替枪弹”,实行所 谓“金元外交”。
(一) 背景
此时远东的国际局势对美国并不利。 清政府在日俄战争后,为防止日俄联合侵
1905年,梁诚与合兴公司的代表在华盛顿签订 《收回粤汉铁路美国合兴公司售让合同》,
中国收回的粤汉路权。
(二)抵制美货运动
1905年,中国发生了抵制美货运动。 运动的导火线是美国的排华政策及“华工
条约”的修订问题。
1905年5月10日,上海商务总会会长曾铸 (字少卿)召集会议,决定抵制美货。
1905年6月日俄接受美国斡旋,于9月5日 签署了《日俄和平条约》,即《朴茨茅斯和约》。
条约内容: 俄国承认朝鲜是日本的独占势力范围,并将包括
旅顺大连在内的辽东半岛租让权及南满铁路租让 权交给日本等。
1904年日俄战争中日本处决俄军中国奸细
俄国打败日本毫不费力(俄国的早餐)
美国外交政策的演变ppt课件

21
1997年克林顿连任后,进一步对美国国家安全 战略作出调整:“塑造—反应—准备”为核心 的跨世纪的核心战略方针。塑造:积极参与国 际事务,把军事与外交密切结合起来,塑造有 利于美国的国际环境,在危险或危机出现之前 就采取主动措施来防止或减轻这些威胁。反应: 要提高防止和应付各种局部冲突的军事能力, 特别是要准备打赢两场几乎同时发生的地区战 争。准备:要为难以预测的重大挑战做好各种
• (三)1845-1860,从向西大规模扩张领土到内战 前夕。
• (四)1861-1897,内战开始到美西战争前夕。
8
1796年9月17日,第一任总统华盛顿在他 卸任总统一职的《告别词》中,提出了孤 立主义的外交原则,至此传统的孤立思想 上升为政策方针。孤立主义有三个基本特 点:中立、不结盟、不介入欧洲事务。其 核心是最后一点,即不介入欧洲争端—孤 立于欧洲列强的纷争之外。
表现:欧洲:冷战政策,亚洲:热战,非洲、拉美:扶植控制
特点:控制西欧、遏制苏联、全球扩张
原因: 美国经济军事实力的膨胀,西欧各国
衰落,苏联政治军事实力增长
(2)冷战结束后(90年代以来)——全球战略意图明显
表现:
科索沃战争,出兵阿富汗、北约东扩、 伊拉克战争等等
特点: 单边主义(企图单独主宰世界)
原因: 两极格局结束,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
18
1989年5月12日,乔治·布什总统首次提出了对 苏联 的超越遏制政策。超越遏制政策实际上是遏制 战略 的继续和发展,但其目标要比遏制政策大得多, 即在保持强大军事力量、不放弃军事遏制的同 时,以经济为诱饵,采取政治、经济、文化和 意识形态等各种手段,使东欧国家摆脱苏联的 影响,促使苏联消减军事力量,最终使苏联在 国内施行政治民主化和西方式的市场经济。
1997年克林顿连任后,进一步对美国国家安全 战略作出调整:“塑造—反应—准备”为核心 的跨世纪的核心战略方针。塑造:积极参与国 际事务,把军事与外交密切结合起来,塑造有 利于美国的国际环境,在危险或危机出现之前 就采取主动措施来防止或减轻这些威胁。反应: 要提高防止和应付各种局部冲突的军事能力, 特别是要准备打赢两场几乎同时发生的地区战 争。准备:要为难以预测的重大挑战做好各种
• (三)1845-1860,从向西大规模扩张领土到内战 前夕。
• (四)1861-1897,内战开始到美西战争前夕。
8
1796年9月17日,第一任总统华盛顿在他 卸任总统一职的《告别词》中,提出了孤 立主义的外交原则,至此传统的孤立思想 上升为政策方针。孤立主义有三个基本特 点:中立、不结盟、不介入欧洲事务。其 核心是最后一点,即不介入欧洲争端—孤 立于欧洲列强的纷争之外。
表现:欧洲:冷战政策,亚洲:热战,非洲、拉美:扶植控制
特点:控制西欧、遏制苏联、全球扩张
原因: 美国经济军事实力的膨胀,西欧各国
衰落,苏联政治军事实力增长
(2)冷战结束后(90年代以来)——全球战略意图明显
表现:
科索沃战争,出兵阿富汗、北约东扩、 伊拉克战争等等
特点: 单边主义(企图单独主宰世界)
原因: 两极格局结束,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
18
1989年5月12日,乔治·布什总统首次提出了对 苏联 的超越遏制政策。超越遏制政策实际上是遏制 战略 的继续和发展,但其目标要比遏制政策大得多, 即在保持强大军事力量、不放弃军事遏制的同 时,以经济为诱饵,采取政治、经济、文化和 意识形态等各种手段,使东欧国家摆脱苏联的 影响,促使苏联消减军事力量,最终使苏联在 国内施行政治民主化和西方式的市场经济。
门户开放

各国对海约翰照会的反应
英国:是英国的一贯政策 法国:接受租借地实行平等待遇 日本:以其他国家接受为前提 俄国:认为辽东半岛已实行,回避东北 意大利:无条件接受 德国:实际上就是门户开放政策 俄国声明遵循类似原则,英 、德签定扬子协定,加以声 明,俄、日、法、美作出回 应。
“门户开放”政策的由来
现实背景
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后, 伍廷芳对这一作法 极力拥护, 称赞说:“近日外部大臣辟画精说, 照 会各国共保中国洞辟门户, 不许欺凌, 各国相率 允从, 以其不背华盛顿公正和平之宗旨也” 革命派和维新派持批评态度. “保全云者、开放 云者,皆经济上之侵略”,”灭国新法“, “其为祸乃更烈也”; “无形瓜分更惨于有形 瓜分”
英国因素?
1894—1897年,英国在华势力受到俄法北南两方面的夹击,加之 德、日两国的中间渗透,英国政府感到,要阻止其他列强侵犯英 国在华权益,唯有寻求伙伴并打出保持中国领土完整的招牌。 1898年春,英国首选俄国,外交大臣沙利斯伯里指示驻俄大使与俄 国实力派人物维特商谈共同提出在华门户开放问题,但遭到拒绝。 1898年2月3日,英国首相张伯伦向美国代理国务卿巴尔弗尔以秘 密备忘录的方式提出与美国共同发表对华门户开放问题的看法, 后来,英国驻美大使又两次提出同一问题。但是,由于美国当时 正忙于美西战争,无暇顾及此事,所以拒绝了英国的建议。 此后,英国又与日本、德国接触,也没有得到响应。最后,英国 人又回到美国方面。
迟到说: 1895-98瓜分狂潮 美国在华利益受到威胁 实力说: —门户开放 大政策: 经济发展 孤立主义受到冲击 借用说: 英国的门户开放建议 柔克义(William Rockhill)和贺壁理(A Hippisley)
John Hay and William Rockhill
门户开放政策

“门户开放”政策
“门户开放”政策 1、背景
2、内容及实质 3、影响
2、内容及实质
势
力
既得
范 围
关税
利益
租 借
税率
地
“利益均沾”。
小资料:奥巴马说,美国与中国在 共同关心的问题上进行“务实合 作”很重要,因为单靠一个国家无 法应对21世纪的挑战。美中合作 有利于双方,因此美国不谋求遏制 中国,美国欢迎中国在世界舞台上 发挥更大作用。
19世纪末美国政府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受到各国支持的主要原因是( C )
A.列强无法与美国抗衡 B.列强需要协调,以镇压中国人民的 反抗 C.该政策不影响列强各自在华的主要 利益 D.列强的利益趋于一致
有哪位同学能用最简炼的语 言概括”门户开放”政策的 特点呢?
利益均沾
用表格的形式整理出本节课的内容
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 美国现在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国的经济 政策和以前相比有什么 不同点?
3、影响
对列强:国际共 管体系或同盟
2009年奥 巴马访华 对中国的 经济产生 那些新的 影响?
对中国:消泯 的人民的反抗
对美国:美国的对华略 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小资料提示:人民币 利率问题成为中美贸 易的主要问题
2001年高考真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 “门户开放”
政策实质和影 响
教学难点: “门户开放”
的背景
重点、难点的突破:结 合2010年奥巴马访华的 相关材料来学习
时代性
历史与行政学院 06历史A班
洪瑞林064040044
“门户开放”政策 1、背景
2、内容及实质 3、影响
2、内容及实质
势
力
既得
范 围
关税
利益
租 借
税率
地
“利益均沾”。
小资料:奥巴马说,美国与中国在 共同关心的问题上进行“务实合 作”很重要,因为单靠一个国家无 法应对21世纪的挑战。美中合作 有利于双方,因此美国不谋求遏制 中国,美国欢迎中国在世界舞台上 发挥更大作用。
19世纪末美国政府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受到各国支持的主要原因是( C )
A.列强无法与美国抗衡 B.列强需要协调,以镇压中国人民的 反抗 C.该政策不影响列强各自在华的主要 利益 D.列强的利益趋于一致
有哪位同学能用最简炼的语 言概括”门户开放”政策的 特点呢?
利益均沾
用表格的形式整理出本节课的内容
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 美国现在对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国的经济 政策和以前相比有什么 不同点?
3、影响
对列强:国际共 管体系或同盟
2009年奥 巴马访华 对中国的 经济产生 那些新的 影响?
对中国:消泯 的人民的反抗
对美国:美国的对华略 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小资料提示:人民币 利率问题成为中美贸 易的主要问题
2001年高考真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 “门户开放”
政策实质和影 响
教学难点: “门户开放”
的背景
重点、难点的突破:结 合2010年奥巴马访华的 相关材料来学习
时代性
历史与行政学院 06历史A班
洪瑞林06404004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门户开放”政策
“门户开放”政策 1、背景
2、内容及实质 3、影响
2、内容及实质
势
力
既得
范 围
关税
利益
租 借
税率
地
“利益均沾”。
小资料:奥巴马说,美国与中国在 共同关心的问题上进行“务实合 作”很重要,因为单靠一个国家无 法应对21世纪的挑战。美中合作 有利于双方,因此美国不谋求遏制 中国,美国欢迎中国在世界舞台上 发挥更大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 “门户开放”
政策实质和影 响
教学难点: “门户开放”
的背景
重点、难点的突破:结 合2010年奥巴马访华的 相关材料来学习
时代性
历史与行政学院 06历史A班
洪瑞林064040044
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 美国现在对中国的经济 政策和以前相比有什么 不同点?
3、影响
对列强:国际共 管体系或同盟
2009年奥 巴马访华 对中国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济产生 那些新的 影响?
对中国:消泯 的人民的反抗
对美国:美国的对华略 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小资料提示:人民币 利率问题成为中美贸 易的主要问题
2001年高考真题
19世纪末美国政府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受到各国支持的主要原因是( C )
A.列强无法与美国抗衡 B.列强需要协调,以镇压中国人民的 反抗 C.该政策不影响列强各自在华的主要 利益 D.列强的利益趋于一致
有哪位同学能用最简炼的语 言概括”门户开放”政策的 特点呢?
利益均沾
用表格的形式整理出本节课的内容
“门户开放”政策 1、背景
2、内容及实质 3、影响
2、内容及实质
势
力
既得
范 围
关税
利益
租 借
税率
地
“利益均沾”。
小资料:奥巴马说,美国与中国在 共同关心的问题上进行“务实合 作”很重要,因为单靠一个国家无 法应对21世纪的挑战。美中合作 有利于双方,因此美国不谋求遏制 中国,美国欢迎中国在世界舞台上 发挥更大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 “门户开放”
政策实质和影 响
教学难点: “门户开放”
的背景
重点、难点的突破:结 合2010年奥巴马访华的 相关材料来学习
时代性
历史与行政学院 06历史A班
洪瑞林064040044
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 美国现在对中国的经济 政策和以前相比有什么 不同点?
3、影响
对列强:国际共 管体系或同盟
2009年奥 巴马访华 对中国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济产生 那些新的 影响?
对中国:消泯 的人民的反抗
对美国:美国的对华略 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小资料提示:人民币 利率问题成为中美贸 易的主要问题
2001年高考真题
19世纪末美国政府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受到各国支持的主要原因是( C )
A.列强无法与美国抗衡 B.列强需要协调,以镇压中国人民的 反抗 C.该政策不影响列强各自在华的主要 利益 D.列强的利益趋于一致
有哪位同学能用最简炼的语 言概括”门户开放”政策的 特点呢?
利益均沾
用表格的形式整理出本节课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