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大作业

物联网大作业
物联网大作业

《物联网应用于实践》

课程报告

物联网技术在智能物流中的应用

学年学期:2015年春季学期

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学号:

授课班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摘要

摘要:

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文章介绍了物联网及智能物流系统,重点说明智能物流系统的设计,并依据此系统重点模块,分析其应用状况及作用领域,以服务于同行研究。从探讨物联网技术的体系架构入手,在物联网背景下提出了智能物流系统的概念,构建了智能物流系统的架构,将智能物流系统划分为仓储管理子系统、运输管理子系统、物流管理子系统,并对各子系统的支撑技术和模块结构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物联网;智能物流;射频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

一、引言 (4)

二、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物流系统 (5)

2.1 智能物流系统的概念和内涵 (5)

2.2 智能物流系统的架构设计 (7)

2.2.1 仓储管理子系统 (7)

2.2.2 运输管理子系统 (8)

2.2.3 物流管理子系统 (9)

三、物联网技术的引入 (9)

3.1、在智能物流监管系统中运用的物联网关键技术。 (11)

3.2、各类技术的应用。 (11)

四、物联网系统的基本组成 (12)

4.1 物联网硬件平台组成 (12)

4.2 物联网软件平台组成 (13)

五、智能物流系统的设计 (15)

5.1、设计需求 (15)

5.2、结构设计 (15)

5.2.1 设计所具备的的功能 (15)

5.2.2 系统架构设计 (16)

六、物联网在智能物流中的应用 (18)

6.1 智能交通管理 (18)

6.2 智能仓储物流管理系统 (19)

6.3 智能冷链物流管理 (20)

6.4 智能集装箱运输管理 (20)

6.5 智能危险品物流管理 (21)

6.6 智能电子商务物流 (22)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麻省理工的学者首次提出物联网的基本概念,但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物联网的概念还只是在技术界受到关注。在2009 年,欧盟执委会发表了《Internet of Tings—an action plan forEurope》,描述了物联网的发展前景,在世界范围内首次系统的提出了物联网发展和管理设想。此后物联网得到了各国政府和企业的极大关注,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那么何谓物联网?物联网,“TheInternet ofThings”,是以互联网为基础,以激光扫描器、红外感应器、射频识别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全球定位系统等信息传感设备为媒介,在人与物、物与物之间进行智能化的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实现高效的信息交换与通讯[1]。物联网的价值在于实现了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沟通,物联网的特征在于感知、互联和智能的叠加。因此,物联网由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三个部分组成。感知层是物联网技术的“五官和皮肤”——识别物体,采集信息。即利用二维码标签RFID、传感器、摄像头等,及时对物体进行信息的采集和获取,包括用户位置、环境、气候、状态等,实现物的识别。感知层是物联网发展和应用的基础,解决的是物理空间和信息空间的融合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

作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物流系统的研究网络层是物联网技术的“神经中枢和大脑”———信息的传递和处理。在现有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接入设备与网络、业务、运营管理的融合,实现感知层数据和控制信息的双向传递和控制,进行高可靠性、高安全性的交互和共享。应用层是物联网技术发展的根本目。应用层的主要功能利用M2M、云计算、模糊识别等技术,对海量的数据和信进行分析并处理,实现智能化的管理、应用和服务。应用层是物联网与行业专业技术的深度融合,旨在完成跨行业、跨应用、跨系统的信息协同、共享和互通。2010 年,传感(物联)网技术产业联盟在中国正式成立。同时,工信部也宣布将成立一个全国推进物联网的部际领导调小组。紧接着,上海物联网中心正式成立,更为重要的是,在《2010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明确提出:“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和政府政策支持”。

二、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物流系统

2.1 智能物流系统的概念和内涵

目前,没有精确和统一物联网的定义。关于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的比较准确的定义是:物联网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及系统(传感网、射频识别系统 RFID、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等)、条码与二维条码、全球定位系统,按照约定的通信协议,将物与物、人与物、人与人连接起来,通过各种接入网、互联网进行信息交换,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的主要特征是每一种物件都可以寻址,每一个物件都可以控制,每一个物件都可以通信【1】。物联网是物流业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家发改委《物联网发展规划》课题将物联网在物流领域的应用定位为目标之一,叫“智能物流”,所以智能物流是物联网的一个重要应用[2]。智能物流就是物流的智能化,它是在现代物流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物联网、计算机、自动控制和智能决策等技术,由自动化设备和信息化系统独立完成物流作业环节,实现可靠、经济、高效、环境友好的发展目标。可以说智能物流是在物联网、云计算、机器人、信息系统等先进技术的支持下发展起来的产业,同时也是这些高端技术的重要应用。智能物流系统是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深化应用,综合运用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现代物流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智能化的完成运输、仓储、配送、装卸等多项作业环节,将物流信息、物流活动、物流资源以及物流规范有机集成并优化运行,实现强化流动监控、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物流效率的发展目标。

2.2 智能物流系统的架构设计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物流系统是传统物流系统的更新换代,系统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实现对仓储环节的出入库管理、盘点管理、调拨、监控报警等功能,并能够支持合作企业间的信息系统兼容;(2)实现对配路径的规划和实时监控,包括车辆货物查询、车辆实时跟踪等;(3)实现对采集信息的管理,包括订单处理、订购计划、运力匹配、货物查询等。故智能物流系统由仓储管理子系统、运输管理子系统、物流管理子系统所组成。

2.2.1 仓储管理子系统

仓储管理子系统主要利用 RFID 技术、传感器技术、监控技术、网络技术等,将货物的信息发布到物联网中,使得在整个物联网范围内,实现对货物信息、货物订购、货物流通进行远程操作与监控。具体如下:(1)入库管理:利用 RFID 技术、条码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快速收集货物的数量、存储要求等信息,并将信息传送至数据中心。数据中心自动对货物进行库位分配、路线规划,再将分配信息发送到智能叉车命令工作。工作中保持对货物进行跟踪和定位,以确保入库分配的准确性。入库完毕,回传相应数据至物流管理子系统,更新库存数据。(2)在库管理:综合应用无线传感器网络 WSN、RFID 技术、监控技术,实现对在库货物的日常保管

和养护。通过 RFID 技术实现货位识别、数量校验。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感知、采集仓库环境数据,包括仓库温度、湿度,将仓库物理信息及时上传到物流管理子系统。(3)出库管理:仓库方和客户端建立网络互联,提前获得订单信息,自动生成出库单。管理系统按照优先级顺序,查询货物的信息和仓位,再向智能叉车发出调度命令,完成货物的调配出库。在这过程中,无线传感器网络、RFID 将及时反馈货物信息至物流管理子系统,以保障每个环节的操作准确无误。

2.2.2 运输管理子系统

运输管理子系统涵盖了 ITS(Intelligent Logistics System)、EC(Electronic Commerce)和物流三方面的内容,涉及到 GPS (global position system)、GSM(group special mobile)、GPRS (General Packet RadioService)、监控等相关技术。GPS 技术能够在卫星覆盖范围内,对在途货物进行定位,在卫星盲区,如地下停车场、高架桥、高楼密集区等可以采用基于 RFID技术的定位,并结合 GSM 技术,以语音或短消息的形式,与物流管理子系统进行双向无线通信,动态反馈在途货物的运输路线数据、车辆数据和行驶数据等,有助于物流管理子系统监控与调配。

2.2.3 物流管理子系统

物流管理子系统主要包含决策支持模块、信息管理模块和调度优化模块。(1)决策支持模块旨在解决物流决策问题,如库存决策、采购决策、配送决策等,充分运用商务智能、人工智能和计算智能等方面的理论和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和求解模型,提供最佳的物流实施方案。(2)信息管理模块的主要作用是电子商务、信息管理和发布。电子商务要提供网上报价、网上下单、网上交易等服务;信息管理主要完成各终端采集信息的收集、处理和实时监控;信息发布主要是通过计算机网络对外对内提供物流信息服务。(3)调度优化模块由 SMSP、服务器、SQL Server数据库和 GIS 等组成,通过遥感技术和遗传算法实现最优配送路径的规划,也可以对在途货物进行实时动态跟踪和监控。

三、物联网技术的引入

RFID 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无线电讯号,自动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者光学接触。一般 RFID 系统由电子标签、天线、读写器、信息处理系统组成。当带有 RFID

电子标签的物品通过特定的信息读写器时,接收读写器发出的射频信号,标签被读写器激活,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或者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并通过无线电波将标签中携带的信息传送到读写器以及信息处理系统,完成信息的自动采集工。RFID 技术在仓储管理子系统发挥重要的作用。RFID 阅读器有手持式和安装式两种。手持式 RFID阅读器的应用结合手持式终端设备,灵活应对各种零散的物品;安装式阅读器则主要安装在固定货架、进出通道和智能叉车上,便于货物的自动识别和跟踪校验。RFID 在使用过程中,还需要与 WSN、读写器等设备相配合,并且要架设在有无线网络的范围之内,保证作业数据的实时传输。无线传感器网络( 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是由部署在监测区域内的大量静止或移动的微型传感器组成,通过以自组织和多跳的方式构成无线网络,协作的感知、采集、处理和传输网络覆盖地理区域内被感知对象的信息,并最终把这些信息发送给网络的所有者。它是由传感器节点、汇聚节点(sink 节点)、互联网和用户终端等部分组成。在该系统中,WSN 节点散步在仓库中的指定区域。一方面,利用传感器节点实时感知、采集和处理节点周围的物理或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压力等。另一方面,与 RFID 模块相结合互补,形成自组织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并利用 Zig Bee 协议进行数据传输。即通过 RFID 技术读取货物信息后,

经 WSN 节点把信息进行量化,形成数据并发送,由物流管理

子系统分析并作出调度指令。从上述智能物流监管系统概述

中可以了解到目前不少学者已经或多或少地将物联网技术运

用到物流系统中去。那么物联网技术有哪些关键技术及在智

能物流监管系统中具体应用如何,以下从这两方面内容展开

3.1、在智能物流监管系统中运用的物联网关键技术。

物联网是多种软硬件技术在物流系统中的集成应用,其关键技术包含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红外感应、全球定位、通信技术、网络控制、信息安全等技术等。而在药品、危险品、冷链等特殊商品物流这类监管技术相对落后且具有其特殊温度、时间等要素要求特点下无线射频技术、网络控制技术、全球定位、数据通信技术等在监管系统中应用较多。

3.2、各类技术的应用。

无线射频技术通过电子标签发送设备发送无线电信号并由相应的接收器接受通过读卡器及应用软件解析相应的信号,这样就可以获得携带标签的货物信息。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O)作为货物身份识别的关键技术已经在物流运输、仓储等多个环节普遍应用。一些学者直接将RFIO通过数据通信技术接入互联网,与各个终端相连构建模型同时引入全球定位系统获取货物的地理位置油此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使远程终端可以获得货物的状态、属

性及地理位置等重要信息方便做货物管理、路径规划、动态仓储管理、货物配送等指导。但是这存在一个问题批量化的货物运输带来的是大量的货物信息动态的状态、位置及路径、仓储信息通过互联网传输数据容易造成网络堵塞对监管系统的可扩展性提出难题在物流监管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均通过一个共同的网络进行信息传输与共享,各个部分信息传输与设备控制被称为网络控制技术网络控制技术可以将多个零散的系统连接成一个虚拟的大系统,灵活配置各系统中的资源一些研究提出了在有限网络带宽的前提下运用网络控制技术开发动态资源分配算法构造网络模型这对物流智能物流监管系统面临的问题的解决有一定的帮助。

四、物联网系统的基本组成

从不同的角度看物联网会有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物联网,其软硬件平台组成也会有所不同。从其系统组成来看,可以把它分为软件平台和硬件平台两大系统。

4.1 物联网硬件平台组成

物联网是以数据为中心的面向应用的网络,主要完成信息感知、数据处理、数据回传,以及决策支持等功能,其硬件平台可

由传感网、核心承载网和信息服务系统等几个大的部分组成。传感网包括感知节点(数据采集、控制)和末稍网络(汇聚节点、接入网关等);核心承载网为物联网业务的基础通信网络;信息服务系统硬件设施主要负责信息的处理和决策支持。(1) 感知节点。感知节点主要是由声音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振动传感器、二维码识读器、RFID 读写器等由各种类型的数据采集模块组成,完成物联网应用的初始数据采集和设备控制等功能。(2) 末稍网络。末稍网络即接入网络,包括汇聚节点、接入网关等,完成应用末稍感节点的组网控制和数据汇聚,或完成向感知节点发送数据的转发等功能。(3) 核心承载网。核心承载网可以有很多种,主要承担信息服务系统与接入网之间的数据通信任务。根据具体应用需要,承载网可以是公共通信网,如 2G、3G、4G 移动通信网,Wi Fi,Wi MAX,互联网,以及企业专用网,甚至是新建的专用于物联网的通信网。(4) 信息服务系统。物联网信息服务系统主要由各种应用服务器(包括数据库服务器)等硬件设施组成,还包括用户设备(如 PC、手机)、客户端等,主要用于对采集数据的融合、汇聚、转换、分析、对用户呈现的适配以及事件的触发等。

4.2 物联网软件平台组成

物联网的软件平台是物联网的神经系统。不同类型的物联网,其软件系统平台也不相同,一般来说,物联网软件平台建

立在分层的通信协议体系之上,通常包括数据感知系统软件、中间件系统软件、操作系统(包括嵌入式系统)以及物联网管理和信息中心的管理信息系统等。(1) 数据感知统软件。数据感知系统软件主要完成物品的 EPC 码采集和处理及物品的识别,主要由企业生产的物品、物品电子标签、读写器、控制器、传感器、物品代码(EPC)等部分组成。(2) 物联网中间件系统软件。中件是位于数据感知设施(读写器)和后台应用管理软件之间的一种应用软件,中间件为物联网应用提供一系列计算和数据处理功能,主要任务是对感知系统采集的数据进行捕获、过滤、汇聚、计算、解调、数据校对、任务管理、数据传送和数据存储。

(3) 网络操作系统。物联网通过互联网实现物理世界中的任何物品的互联,物联网中的每个物品都成为附有动态信息的“智能产品”,并能促使物品的物流与信息流同步,从而达成一个快捷、高效的网络通信及云计算的物品信息共享平台。(4) 物联网信息管理系统。跟互联网的网络管理类似,物联网也是要管理的。物联网管理机构(包括企业物联网信息管理中心、国家物联网信息管理中心以及国际物联网信息管理中心)的信息管理系统软件。

五、智能物流系统的设计

5.1、设计需求

客户的需求是智能物流系统设计的出发点,这也是实现物流提供商利益的最大保证。在信息化时代下,客户的需求呈现多样化、个性化、实时化特征,因此,智能物流系统必须做到:(1)实时追踪客户信息,及时了解市场环境,确定客户需求走向及变化,为客户提供实时、实效的服务。(2)整合物流业务功能,支持各种增值服务及综合物流服务,向客户提供最全面、最完整的信息资源。同时,根据客户需求,配置个性化、一对一的服务。(3)加强与其它物流企业的联系,建立开放、共享的网络平台,强化网络的综合服务功能,实现信息的整合与资源共享。(4)加强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整合财务信息,确保财务信息真实、有效,实现财务管理及企业经济发展目标。

5.2、结构设计

5.2.1 设计所具备的的功能

智能物流系统涉及到物流各个环节,设计时必须对各环节进行控制与管理,以保证每个环节运行良好,提升物流企业的效益。(1)管理订单。订单管理质量直接影响物流作业效益。智能物流系统根据市场变化,将订单分为手工及电子订单,将手工订单以标准格式录入到订单界面,以 EDI、E-mail 等技术完成电子

订单输入。(2)全过程追踪。物流环节众多,在接受订单时就要展开全过程、可视化追踪,以保证车辆调度,确认拣货、发货、结算。(3)业务管理。智能物流系统可建立整套可配置的作业流程管理体系,物流人员可依据订单、产品到达时间、发送方向等确定订单执行情况、所流经的部门,进而选择执行方案。(4)财务管理。财务管理中首先要完成财务信息收集,此时必须要求相关部门严格按照财务管理制度上报账目;其次,加强运输费用管理,按照一定收费标准核定运输过程中的运输费用率,以确定运输费用信息。最后,设置用户权限,维护费率,以管理、控制物流企业的服务价格。财务管理过程中,应嵌入企业的 ERP 系统,做好部门间的联系,以最终实现财务管理的目标。(5)物流决策。智能物流系统在收集库存量、运输车辆信息、未完成的调度清单、运输产品、质损订单等信息后,对这些信息进行分级处理,从而为决策者提供详尽、准确的信息服务。(6)信息管理。物流信息的安全性影响着物流业的发展。智能物流系统可利用用户权限管理方式,保护信息的安全性。同时,必须强化责权统一制度的落实,提升技术维护力度,落实业务主管所负责的信息数据等,以提升信息真实性、安全性。

5.2.2 系统架构设计

智能物流系统包括仓储管理、运输管理及物流管理三个子系统,且每一系统中均含有 GIS、GPS、RFID、无线通信技术。仓

储管理子系统:(1)入库管理。在收集货物品种、数量、存储等相关信息时充分利用无线通信、条码及 RFID 技术,以保证信息收集快速有效,将信息及时传至数据中心。数据中心通过自动规划货物路线、分配库位后,将分配信息发送至智能叉车命令工作。全过程需对货物进行可视跟踪,入库完毕后,回传相应信息数据到物流管理子系统,实现数据库更新。(2)在库管理。运用无线传感器网络、监控技术采集仓库的温度、湿度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上传至物流管理子系统;运用RFID 技术、监控技术识别货位校验货物数量。(3)出库管理。仓库方在与客户端建立网络互连的情况下,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REID 技术获取订单信息后,自动生成出库单;管理系统以优先级顺序,查询货物信息,将调度命令发送至智能叉车,完成调配。运输管理子系统:智能物流系统以射频、无线传感器网络获取货物信息后,将所获息经无线传感器网络传输至控制中心,中心数据库结合 GIS、EM 信息,以最优路径计算方法,算出所经最优路径,将计算结果传输至GPS,司机获取信息后按照最优路径送货。运输管理子系统包括地理信息子系统。和电子地图子系统。电子地图设计必须重视道路网络设计,根据车辆线路优化系统实际需求,确定道路网络设计;PSO 算法是多目标配送最优路径计算方法之一。由于配送中心货物配送中运输目标、路径、商品品种众多,需要对多种问题进行分析,而 PSO是一种基于群体智能理论的全局搜索策略,涉及到运输过程中各方面的问题,且其使用的速度-位移模型便

于操作,可实现动态目标优化;同时,PSO 算法是一种高效的搜索算法,其对物流路径中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后,建立相应的调度模型,根据模型提供最优化的算法,并对编程进行仿真分析,进而改进算法实验,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处理,得出最优方案。(3)运输路径车辆调度子系统。结合现有的 GPS 系统,对车辆行驶路径进行监控,记录车辆轨迹,监控人员可选择地图上的任一车辆,结合最优路径,调度车辆。物流管理子系统:(1)决策支持模块。充分运用人工智能、计算机智能及商务智能等理论与方法,建立数据模型、求解模型,提供最优物流实施方案,以有效解决物流决策中可能遇到的库存决策、包装决策、配送决策等各种问题,保证物流正常运行。(2)信息管理模块。运用电子商务实现网上报价、下单等服务,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强化信息的收集、分析、整理(3)调度优化模块。此模块与运输管理子系统关系密切,通过利用SMSP、GIS、SQL Server 等实现最优路径的规划,并对途中货物展开全过程、实时跟踪。

六、物联网在智能物流中的应用

6.1 智能交通管理

为了减少交通拥堵,我们必须利用智慧的道路掌握实时交通

信息,但我们对货物、商品、行人和车辆在市内的具体移动状况仍然不了解。因此,获取数据是重要的第一步,通过在路边随处安置的传感器来获取实时的路况信息,并据此调整路线,帮助我们监控和控制交通流量,从而避免拥堵。未来,我们将能建成智能化的高速公路,利用车辆与网络相连,通过指引车辆更改路线或优化行程来改善交通状况,提高交通效率。同时在道路收费时,可以通过利用路边的激光、照相机和RFID 等的先进技术来无缝地检测、标识车辆并自动收取费用。

6.2 智能仓储物流管理系统

智能仓储物流管理系统是利用电子产品代码 EPC 技术和无线传感器网络 WSN 技术进行整合,在 EPC 系统中,RFID 技术可以与 WSN 相结合互补,或者集成传感器技术,在利用移动式或固定的阅读器读取货物 RFID 标签信息的同时,阅读器也可以作为 WSN 的节点,把收集到的信息发送给数据管理中心,最后经过管理中心系统对数据进行分析后发出调度指令。车载阅读器读取电子标签中物品信息,同时可作为 WSN 的中心节点接收环境检测数据,实现特定目标监控、环境数据监控和仓储应用管理,通过 WSN 技术和基于 RFID 技术的 EPC 系统的有效结合,使整个仓储物流管理系统向真正的智能化方向发展。

6.3 智能冷链物流管理

冷链物流管理在食品、药品的生产运输过程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我国政府相继出台了相关的食品安全监管法律法规来规范冷链供应链的管理。而现阶段我国冷链管理的主要症结是:大都人工测量和纸面记录,无统一数据系统支持,实时性差、监管脱节,取证困难、无法确定责任等。而在智能冷链物流管理中,冷库中装有 RFID 读取器,通过有 RFID 感温标签的货物,能定时通过库中的感温装置采集储环境的温湿度,采集的频率可以调节。读取器的数据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网络传输,通过RFID 中间件服务器对输入数据进行过滤、整理,并向后台管理系统输送数据。而在运输时,当物品被转移入冷藏车后,包装上的感温标签同样定时采集车中的储藏温湿度,车内安装有同车载 GPS 相联的 RFID 读取装置,定时读取的数据通过 GPS 卫星传输到中间件服务器中。企业及用户可以通过各种终端,如PC、手机PAD 等多种方式进行管理、分析和指令下达等作业。

6.4 智能集装箱运输管理

在集装箱运输中,采用物联网技术对运输集装箱进行智能的识别和跟踪,利用物联网的 RFID技术和互联网技术,

可以实现运输与堆存状态下集装箱的自动识别、信息的互联的智能管理。一方面,利用集装箱智能管理系统可以动态记录集装

物联网期末复习试题

一、单选题 1、通过无线网络与互联网的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给用户,指的是()。 A A、可靠传递 B、全面感知 C、智能处理 D、互联网 2、利用RFID 、传感器、二维码等随时随地获取物体的信息,指的是()。 B A、可靠传递 B、全面感知 C、智能处理 D、互联网 3、()给出的物联网概念最权威。 D A、微软 B、IBM C、三星 D、国际电信联盟 4、(d)年中国把物联网发展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 D A、2000 B、2008 C、2009 D、2010 5、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指的是()。 B A、互联网 B、物联网 C、智慧地球 D、感知中国 6、IBM提出的物联网构架结构类型是()。C A、三层 B、四层 C、八横四纵 D、五层 7、欧盟在()年制订了物联网欧洲行动计划,被视为“重振欧洲的重要组成部分”。 B A、2008 B、2009 C、2010 D、2004 8、物联网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在()年提出来的。B A、1998 B、1999 C、2000 D、2002 9、计算模式每隔()年发生一次变革。 C A、10 B、12 C、15 D、20 10、权威的物联网的概念是()年发布的《物联网报告》中所提出的定义。 D A、1998 B、1999 C、2000 D、2005 11、2009年10月()提出了“智慧地球”。A A、IBM B、微软 C、三星 D、国际电信联盟 12、智慧地球是()提出来的。 D A、德国 B、日本 C、法国 D、美国 13、三层结构类型的物联网不包括()。 D A、感知层 B、网络层 C、应用层 D、会话层 14、物联网的概念最早是()年提出来的。B A、1998 B、1999 C、2000 D、2010 15、我国开始传感网的研究是在()年。 A A、1999年 B、2000年 C、2004年 D、2005年 16、()年,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并被认为是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 B A、1998 B、1999 C、2000 D、2002 17、物联网的概念最早是()提出来的。 C A、中国 B、日本 C、美国 D、英国 18、感知中国中心设在()。 D A、北京 B、上海 C、九泉 D、无锡 19、运用云计算、数据挖掘以及模糊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对海量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对物体实施智能化的控制,指的是()。C A、可靠传递 B、全面感知 C、智能处理 D、互联网 20、物联网的核心是()。 A A、应用 B、产业 C、技术 D、标准

物联网大作业

物联网四班大作业 班级:02121427 姓名:董国庆学号:0121427

关于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家居、 汽车制造业采购物流及无线环境检测的应用 一、物联网概述 1、物联网的定义: 物联网的概念最早是在1999年被提出的,它的英文名是Internet of Things(IOT),也称为WebofThings。2005年,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上,国际电信联盟在于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上,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博欣将物联网定义为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装置和技术,实时采集所有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和过程,采集其光、声、热、电、力学、生物、化学、位置等各种人们需要的信息,再结合互联网形成一个巨大的网络,以实现物体与物体,物体与人、物品与网络之间的连接,方便识别、管理和控制。 2、物联网网络结构 目前一般讲物联网网络架构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其结构如图所示。 物联网网络架构 感知层的主要作用是完成数据的釆集,包括传感器和短距离传输M络两个部分。传感器部分实现了对数据的采集,而短距离传输网络负责将传感器釆集到的数据传输到网关。 网络层的主要作用是传递信息,它是基于现有的通信网络和互联网建立的,包括接入单元和接入网络两个组成部分。接入单元负责接收感知层发送过来的数据,并将数据传输至接入网络。接入网络即为现有的各种通信网络,包括有线电话网、移动通信网等。用户通过接入网络将数据传入互联网。 应用层的主要作用是对数据进行管理和处理,并与物联网的各种应用相结合。物联网应用层包括中间件和物联网应用两个部分。中间件是一个独立的软件或服务程序,用于将一些公用能力统一封装以提高应用的发效率。物联网应用即各种供用户使用的应用,如家庭安防等。 3、物联网国内外发展现状: 自物联网的概念问世以来,物联网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被应用于交通、物流、电力、工业等很多领域。目前美欧及日韩等发达国家在物联网应用的广度和深度等方面处于领先地

上海开大大专物联网第一次网上作业(一到五章)综述

计分作业1 一、单选题 1. 传感器结点的最大特性是(A),换句话讲,对传感器结点的部署,完全无须人们去刻意地配置,如结点的IP地址、配置结点的网关等,它有自组织和自我协调的功能来自动配置。 A. 它的部署很灵活 B. 它的功能多样 C. 它的能耗极低 D. 它的感知灵敏 2. “云”可以理解成互联网中的计算机群,这个群可以包括几万台计算机,也可以包括上百万台计算机。“云”中的资源在使用者看来是(C)。 A. 巨量的 B. 可以扩展的 C. 可以无限扩展的 D. 有限的 3. 物联网的信息安全技术也是其信息技术中的一个非常重要方面。它既包括共性化的网络安全技术,也包括如无线自组网之类的具有(D)的安全技术。 A. 互联网特性 B. 物联网特性 C. 传感器网络 D. 无线通信特性 4. 员工每人有一个带有天线的笔记本,他们被召集在一间房间里开会,计算机可以连接成一个暂时的网络,会议完毕后该网络将不再存在。这是一个(D)的例子. A. 无线通信网 B. 无线城域网 C. 无线局域网 D. 无线自组网 5. 在物联网中,传感器处于所研究对象与检测系统的(B),是感知与检测信息的窗口。 A. 前置位置 B. 接口位置 C. 反馈位置 D. 补偿位置 6. RIFD中的信息是由标签产生的,而且在附着于物体之前(A)。 A. 已经存在 B. 尚未产生 C. 不存在,附着时产生 D. 不存在,附着后产生 7.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部署在监测区域内的大量的微型传感器结点通过无线通信形成的一个多跳的(B)系统,其目的是协作地感知、采集和处理网络覆盖区域内被监测对象的信息,并发送给观察者。 A. 局域网络 B. 自组织网络 C. 传感器网络网 D. 城域网络 8. (B)用于在已积累了海量的、以不同形式存储的数据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规律、模式或知识,达到为决策服务的目的。 A. 数据库技术 B. 数据仓库技术 C. 商务智能技术 D. Web2.0技术 9. 数据挖掘技术使数据进入一个更高级的阶段,它不仅能对过去的数据进行查询和遍历,并且能够找出过去数据之间的(A),从而促进信息之间建立联系。 A. 潜在联系 B. 变化趋势 C. 检索关系 D. 共同特性 10. 使物品在其生产、流通、消费、使用直至报废的整个过程中都具备(A)。这也是物联网区别于互联网和传感器网络的特点。 A. 记录 B. 信息 C. 智能 D. 特征 11. (D)是用于获取电子标签中信息的读入装置,用于接收和读取无源标签、有源标签中的信息,并把信息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传输到本地的服务器,进行汇总处理。 A. 读取器 B. 接收器 C. 传输器 D. 阅读器 12.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 )是支撑物联网的重要计算环境之一。云计算有如下一些主要特性:云计算是一种新的计算模式;云计算是互联网计算模式的商业实现方式;云计算的优点是安全、方便、共享的资源可以按需扩展;云计算体现了(B)的理念。 A. 虚拟化 B. 软件即服务 C. 资源无限 D. 分布式计算 13.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传感器技术有了飞跃的发展,以(A)技术为基础,出现了我们称之为传感器结点的技术。 A. 芯片 B. 现代生物 C. 微电子机械系统 D. 无线通信

【物联网期末考试】题库简答题

1、为什么物联网被称为具有“智能”? 答:(1)物联网能随时获悉连在网上各种物体的性质、位置和状态,大量的这类信息使它对客观世界的了解比较深刻;(2)物联网借助于互联网的强大计算资源,能及时地处理动态的信息并针对变化了的状况做出及时的应答与反馈,做成更具体智慧的决策。 2、试述如何应用RFID技术来进行食品安全管理。 答:食品的供应链包含食品生产前期、中期和后期。食品生产前期包括种子、饲料的生产环节,中期是粮食种植生产环节,而后期包括粮食分级、包装、加工、存储与销售等环节。因此,食品安全实际上涉及“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而RFID技术应用于食品安全中可以从种子或种畜开始,一个一个环节跟踪到餐桌边,进行全程记录在案,以便进行食物来源的追溯。 3、举例说明我们身边的传感器(五项以上)。 答:在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都在使用着各种各样的传感器,如电视机、音响、DVD、空调遥控器等所使用的红外线传感器;电冰箱、微波炉、空调及温控所使用的温度传感器;家庭使用的煤气灶、燃气热水器报警所使用的气体传感器;家用摄像机、数码照相机、上网聊天视频所使用的光电传感器; 汽车所使用的传感器就更多,如温度、压力、油量、角度线性位移传感器等。 4、简述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征。 答:无线传感器网络具有如下的特征:规模大、自组织、多跳路由、动态性、可靠性、以数据为中心、与应用密切相关等。 5、简述支持物联网的信息技术有哪些。(列举五项以上) 答:高性能计算与云计算、数据库技术、数据仓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嵌入式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等。 1、物联网发展的主要机遇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1.我国物联网拥有强有力的政策发展基础和持久的牵引力 2.我国物联网技术研发水平处于世界前列,电信网、互联网、电视网“三网走向融合 3.我国已具备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条件,电信运营商大力推动通信网应用

计算机组成原理大作业定稿版

计算机组成原理大作业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计算机组成原理 大作业 院(系):物联网工程学院 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 学号: 姓名: 摘要 1.计算机硬件系统:到目前为止,计算机仍沿用由冯.诺依曼首先提出的基于总线的计算机硬件系统。其基本设计思想为: a.以二进制形式表示指令和数据。 b.程序和数据事先存放在存储器中,计算机在工作时能够高速地从存储器中取出指令加以执行。 c.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五大部件组成计算机硬件系统。 2.计算机软件系统:所谓软件,就是为了管理、维护计算机以及为完成用户的某种特定任务而编写的各种程序的总和。计算机的工作就是运行程序,通过逐条的从存储器中取

出程序中的指令并执行指令所规定的操作而实现某种特定的功能。微型计算机的软件包括系统软件和用户(应用)软件。 关键词:计算机系统硬件存储器控制器运算器软件 目录 摘要 (2) 第一章总体设计 (4) 问题描述 (4) 实验环境 (4) 软件介绍 (4) 模块介绍 (4) 实验目的 (5) 实验内容 (5) 第二章原理图 (6) 第三章管脚分配 (7) 第四章微程序设计 (8) 1. alu_74181 (8)

2. romc (9) 第一章总体设计 问题描述 从两个reg_74244中分别取出两数经过总线,各自分别到达两个寄存器reg_74373,再由两个寄存器到达运算器alu_74181,在运算器里经过运算得出结果,结果再由总线传输进入另外的一个寄存器reg_74373,输出。 实验环境 软件介绍 ISE的全称为Integrated Software Environment,即“集成软件环境”,是Xilinx公司的硬件设计工具。它可以完成FPGA开发的全部流程,包括设计输入、仿真、综合、布局布线、生成BIT文件、配置以及在线调试等,功能非常强大。ISE除了功能完整,使用方便外,它的设计性能也非常好,拿ISE 9.x来说,其设计性能比其他解决方案平均快30%,它集成的时序收敛流程整合了增强性物理综合优化,提供最佳的时钟布局、更好的封装和时序收敛映射,从而获得更高的设计性能。 模块介绍 微程序控制器 微程序控制器是一种控制器,同组合逻辑控制器相比较,具有规整性、灵活性、可维护性等一系列优点,因而在计算机设计中逐渐取代了早期采用的组合逻辑控制器,并已被

电子科大18秋《物联网技术基础》在线作业

(单选题) 1: 车载网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不包括( )。 A: 智能驾驶 B: 车辆辅助驾驶 C: 不停车加油 D: 车载导航与娱乐 正确答案: (单选题) 2: 预测到2020年,物联网上物与物互联的通信量和人与人的通信量相比将达到( )。A: 10:1 B: 20:1 C: 30:1 D: 50:1 正确答案: (单选题) 3: 以下不属于数据中心成本组成部分的是( )。 A: 服务器成本 B: 用户按流量计费成本 C: 网络设备成本 D: 能源成本 正确答案: (单选题) 4: 物联网技术在健康监控中的应用案例不包括( )。 A: 加利福尼亚大学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人体健康监测平台CustMed B: 美国公司研制的救生衬衫和智能衬衫产品 C: 医院门禁系统 D: 美国公司研发的智能婴儿服 正确答案: (单选题) 5: 以下关于VPN特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VPN是指在按IP协议组建的企业专用传输网络中建立虚拟的数据传输通道 B: “虚拟”表示通过“隧道”或“虚电路”的方式建立的一种逻辑网络 C: “专用”表示VPN可以为接入的网络与主机,提供保证安全与服务质量的传输服务 D: VPN技术可以在感知层与应用层之间建立安全的通信“隧道” 正确答案: (单选题) 6: 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安防中的应用案例不包括( )。 A: 国家级公共安全防护体系 B: 城市公共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体系 C: 重要区域的安全保卫与入侵防范体系 D: 居民小区供配电系统 正确答案: (单选题) 7: 以下关于二维条码特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二维条码是在X、Y两个方向存储信息的条形码 B: 二维条码信息容量大 C: 二维条码保密与防伪性能好 D: 二维条码制作成本高 正确答案: (单选题) 8: 以下关于物联网网络层特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物联网的网络层一般采用的是异构网络互联的结构 B: 互联两个异构网络的是一种叫做“路由器”(router)的网络设备 C: IP网与非IP网互联需要采用协议变换的方法实现 D: 物联网网络层设计的重点要放在如何保证网络通信的安全性上 正确答案: (单选题) 9: 以下关于EPC-96I型编码标准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用来标识编码标准版本的版本号字段长度为6位 B: 用来标识产品是由哪个厂家生产的域名管理字段长度为28位 C: 用来标识是哪一类产品的对象分类字段长度为24位 D: 用来标识每一件产品的序列号字段长度为36位

西电物联网选修大作业

物联网结课作业物联网下的智能物流 学院:电子工程学院 学号:02111460 姓名:黎铖

引言 我国大多数物流服务企业是从传统运输、仓库企业转变过来的,相当一部分的物流企业只是停留在传统的简单服务的基础上,还不能为客户提供信息共享,不能利用现在的信息技术和信息网络来整合物流资源、管理物流从而提高物流企业的竞争力。随着信息系统的不断完善以及RFID技术在物流业的应用,使得物流业进入智能化,优化了物流流程。那么如何更加有效促进我国物流产业实现智能化?这些都需要我们共同探讨的问题。 一、物联网简介 在对物联网的所有定义中,如果从技术的角度出发可以定义为:物联网是把所有的物品通过射频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物联网=无线射频标签+ Internet”。其中,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或称射频识别技术是从二十世纪90 年代兴起的一项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将物品的电子产品编码EPC(存储在无线射频识别RFID 标签上)。其中,电子产品编码EPC 是物品的全球唯一标识,包括物品的各种信息,,像名称、产地、类别等等所有自然信息,无线射频识别RFID 标签包含块硅芯片和一根天线,分别起到存储和发射作用。当读取无线射频识别EPC 标签时,它可以与一些动态数据连接,将物品的所有信息显示出来。这样我们再进入超市购物时,运用物联网技术的超市就会是这样了,消费者在超市买单时,不用排队等着刷条形码,购物车里的物品只需要穿过感应门就全部被感应到并算出总价了。这只是物联网在物流产业中一个简单的应用,那么将物联网完全运用到物流产业将使物流产业走向高端化,形成智能物流。 二、智能物流的概念 智能物流是基于互联网、物联网技术的深化应用,利用先进的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信息流通、信息管理、智能分析技术,智能化地完成运输、仓储、配送、包装、装卸等多项环节,并能实时反馈流动状态,强化流动监控,使货物能够快速高效地从供应者送达给需求者,从而为供应方提供最大化利润,为需求方提供最快捷服务,大大降低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消耗,最大限度地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

@物联网作业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 11汽修班—05林武军 1.EPC的含义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答:EPC即“产品电子代码”,是为了提高物流供应链管理水平、降低成本而新起发展起来的一项亲技术,可以实现对所有实体对象建立全球的、开放的的唯一有效标识标准。 2.什么事自动识别技术,你能说出哪几种? 答:自动识别技术是一种高度自动化的信息火数据采集技术,对字符、影像、条码、声音、信号等记录数据的载体进行机器自动识别,自动地获取被识别物品的相关信息,并提供给后台的计算机处理系统以完成相关的后续处理。 识别技术:条码识别技术、磁条(卡)识别技术、IC识别技术、射频识别技术 3.简述射频识别系统的构成及工作原理。 答:构成:由电子标签、读写器和后端管理系统三部分组成原理:读写器通过天线发送出一定频率的射频信号,当标签进入磁场时产生感应电流从而获得能量,发送出自身的数据信息,被读写器读取并解码后送至电脑主机进行有关处理。 4.简述RFID技术常见的分类方式有哪几种,分别用于哪些领域。 答:分类有:按照频率分类、按照供电方式分类、按照信息存储方式分类、按照耦合方式分类、按照系统档次和工作方式分类等。 分别用于:制造业、物流管理、制药、健康管理、保安、交通、游乐公园、仓储业等。 5.什么是地理信息系统(GIS),GIS在物联网中有什么地位与作用。

答: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以计算机为基础,对空间位置等信息进行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可视化与应用的软件工具,特别适合对空间要素化存储建库,以及基于位置关系的空间分析与查询。 地位与作用: ⑴GIS技术为物联网提供基础地理信息平台 ⑵GIS为物联提供空间定位支持 ⑶三维GIS技术为物联网提供真实的虚拟展示平台 ⑷移动GIS为物联网提供移动计算机平台The fu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 Is not between life and death But when I stand in front of you Yet you don't know that I love you. The fu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 Is not when I stand in front of you Yet you can't see my love But when undoubtedly knowing the love from both Yet cannot be together. The fu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 Is not being apart while being in love But when I plainly cannot resist the yearning Yet pretending you have never been in my heart.

物联网期末考试

一、简要概述物联网的框架结构。(5分)答:物联网的框架结构主要可以分为应用 服务层,硬件接入层包括网络传输层和感知控制层。感知控制层一般包括RFID感应器、传感器网关、接入网关、RFID标签、传感器节点、智能终端等,网络传输层包括无线传感网、移动通讯网络、互联网、信息中心、网管中心等;软件应用服务层是为了管理、维护物联网以及为完成用户的某种特定任务而编写的各种程序的总和。 二、简述物联网的定义,分析物联网的“物”的含义。(5分) 答: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特别注意的是物联网中的“物”,不是普通意义的万事万物,这里的“物”要满足以下条件:1、要有相应信息的接收器; 2、要有数据传输通路;3、要有一定的存储功能; 4、要有处理运算单元(CPU); 5、要有操作系统; 6、要有专门的应用程序; 7、要有数 据发送器;8、遵循物联网的通信协议;9、在世界网络中有可被识别的唯一编号。三、RFID电子标签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简述RFID系统的工作原理。(10分) RFID系统基本都由电子标签(tag)、阅读器(Reader)和数据交换与管理系统(Processor)三大部分组成。 电子标签(或称射频卡、应答器等),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其中包含带加密逻辑、串行EEPROM(电可擦除及可编程式只读存储器)、微处理器CPU以及射频收发及相关电路。电子标签具有智能读写和加密通信的功能,它是通过无线电渡与读写设备进行数据交换。工作的能量是由阅读器发出的射频脉冲提供。阅读器.有时也被称为查询器、读写器或读出装置,主要由无线收发模块、天线、控制模块及接口电路等组成。 RFID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并不复杂:标签进入磁场后,接收解读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Passive Tag,无源标签或被动标签),或者由标签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Active Tag,有源标签或主动标签),解读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 四、阐述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征。(15分) 大规模: :传感器网络的大规模性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传感器节点分布在很大的地理区域内,如在原始大森林采用传感器网络进行森林防火和环境监测,需要部署大量的传感器节点;另一方面,传感器节点部署很密集,在面积较小的空间内,密集部署了大量的传感器节点。 自组织::在传感器网络应用中,通常情况下传感器节点被放置在没有基础结构的地方,传感器节点的位置不能预先精确设定,节点之间的相互邻居关系预先也不知道。 这样就要求传感器节点具有自组织的能力,能够自动进行配置和管理,通过拓扑控制机制和网络协议自动形成转发监测数据的多跳无线网络系统。 动态性::传感器网络的拓扑结构可能因为下列因素而改变:①环境因素或电能耗尽造成的传感器节点故障或失效;②环境条件变化可能造成无线通信链路带宽变化,甚至时断时通;③传感器网络的传感器、感知对象和观察者这三要素都可能具有移动性; 可靠性::WSN特别适合部署在恶劣环境或人类不宜到达的区域,节点可能工作在露天环境中,遭受日晒、风吹、雨淋,甚至遭到人或动物的破坏。传感器节点往往采用随机部署,如通过飞机撒播或发射炮弹到指定区域进行部署。这些都要求传感器节点非常坚固,不易损坏,适应各种恶劣环境条件。 以数据为中心::互联网是先有计算机终端系统,然后再互联成为网络,终端系统

大作业

物联网的发展前景调研题目: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学院: 通信工程12-2班 专业班级: 2012211530 学号: 刘灵爽 姓名: 指导老师:王禄生 2015年 5月 22 日

前言 1.调研目的:物联网产业是现在的新兴产业,也是很多大学的热门专业,可是还有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对这个行业完全不了解,希望通过这个报告让我们走进物联网。 2.调研时间:2015年5月3日至2015年5月22日 3.调研对象简介: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英文名“The Internet of things”。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4.调研方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

目录 1.物联网的基本概念......................................... 2.物联网的原理及其结构框架................................. 3.物联网的核心技术......................................... 4.中国物联网的发展......................................... 5.中国物联网在各个领域取得的成就.......................... 6.国外物联网发展借鉴....................................... 7.物联网未来的发展理念以及需要攻克的难关................... 8.附录..................................................... 8.1参考文献.............................................

物联网导论作业答案

作业题集 (一)物联网概述 1、填空题 1)物联网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够被(独立)的普通的物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它具有(普通对象设备化)、(自治终端互联化)和(普适服务智能化)三个重要特征。 2)智慧地球(Smarter Planet)是(彭明盛)提出的。 3)物联网分为4层,分别是:(感知识别层)、(网络构建层)、(管理服务层)和(综合应用层)。 4)蓝牙协议的标准为()。 5)RFID技术属于物联网4层中的(感知识别层)。 2、选择题 1)下面哪项技术不属于信息技术的三大支柱之一。D A、传感器 B、通信技术 C、计算机技术 D、无线技术 2)不属于物联网存在的问题是(B)。 A、制造技术 B、IP地址问题 C、终端问题 D、安全问题 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物联网的应用范畴C A、智能电网 B、医疗健康 C、智能通信 D、金融与服务业 3、判断题 1)2009年8月7日胡锦涛总书记在江苏无锡调研时提出感知中国的概念。【错】 2)物联网理念最早可以追溯到比尔.盖茨在1995年的《未来之路》。【对】 4、问答题 1)物联网概念产生的背景有哪些因素 答:物理世界的联网需求和信息世界的扩展需求 2)对于物联网,可以从那几个方面来理解 答:○1物与物之间的信息交流○2普通网络和泛在网络机器网络构架 ○3云计算方式的智能处理

3)简要说明一下物联网目前面临的主要挑战有哪些 答:○1摆脱智能手机○2创新的备用电源/低耗电方案 ○3对巨量资源的驾驭能力○4挖掘新的能量来源 4)简要介绍一下物联网相关的技术问题。 答:○1射频识别技术○2传感器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3大规模数据和大规模计算问题 (二)感知识别层 1、填空题 1)RFID系统分为(阅读器)、(天线)和(标签)三大组件。 2)感知识别技术,是融合(物理世界)和(信息世界)的重要一环。 3)射频识别技术(RFID)是利用(RFID )通过(射频信号)实现(空间耦合)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自动识别)的目的。 4)RFID系统中,标签根据是否内置电源,分为三类:(被动式标签)、(主动式标签)和(半主动式标签)。 5)位置信息包括三大要素:(所在的地理位置)、(处在该地理位置的时间)、(处在该地理位置的对象)。 6)Android是基于(Linux)内核的软件平台和操作系统,早期是由( Google对象)开发。 7)现代传感器的“三化”发展路线为(微型化),(智能化)和(网络化)。 8)传感器技术发展史的两条主线为(低功耗无线传感节点)和(微型化传感节点)。 2、选择题 1)二维码目前不能表示的数据类型(C)。 A、文字 B、数字 C、二进制 D、视频 2)RFID卡的读取方式(B)。 A、CCD或光束扫描 B、电磁转换 C、无线通信 D、电擦除、写入 3)RFID卡(D)可分为:有源(Active)标签和无源(Passive)标签。 A、按供电方式分 B、按工作频率分 C、按通信方式分 D、按标签芯片分 4)定位技术中,ToA和TDoA测量法至少需要(C)个基站才能完成定位。

物联网工程期末考试题目

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物联网的主要应用范围(C) a.智能电网 b.智能医疗 c.智能通信 d.智能家居 2.物联网中提到的“M2M”不包括下面哪一项(A) a.人到人 b.人到机器 c.机器到人 d.机器到机器 3.智能手环的计步功能需要的传感器是:(D) a.温度传感器 b.感光传感器 c.压力传感器 d.运动传感器 4.目前传感器网络没有广泛应用的领域是:(C) a.人员定位 b.智能家居 c.书法绘画 d.智能交通 5.下列那种技术不属于低功率短距离的通信技术(A) a.广播 b.蓝牙 6.射频识别技术中真正的数据载体是:(B) a.读写器 b.电子标签 c.天线 d.中间件 7.现有的无线通信技术中,下面哪一项是较低功耗较低成本的:(C) a.蓝牙 c. ZIGBEE 8.对于空气、土壤、水的环境连续监测,最有可能用到:(A) a.无线传感网络 b.指纹识别 d.光纤通信 9. 在海边最有可能利用的清洁能源是:(C) a.水力发电b海底石油c.风力发电d.太阳能发电 10.下面关于物联网的安全的描述错误的是:(D) a.攻击者可能窃听关键信息 b.攻击者可能恶意篡改数据 c.攻击者可能恶意破坏网络 d.物联网没有什么特别的安全问题 简答: 1.物联网的的关键技术。 (1)自动感知技术: 1)RFID标签选型与读写器设计。

2)传感器的选型与传感器节点结构设计3)传感器的设计与实现 4)中间件与数据处理软件的设计与实现(2)嵌入式技术 1)专用芯片的设计制造 2)嵌入式硬件结构设计与实现 3)嵌入式操作系统 4)嵌入式应用软件 5)微机电(MEMS)技术与应用 (3)移动通信技术 1)无线通信技术的选型 2)无线通信网络系统设计 3)M2M协议与应用 (4)计算机网络技术 1)网络技术选型 2)网络结构设计 3)异构网络互联 4)异构网络管理 (5)智能数据处理技术 1)数据融合 2)中间件与应用软件 3)海量数据存储与搜索 4)大数据处理与知识发现 5)智能决策 (6)智能控制技术

物联网工程期末考试题目

选择题 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物联网的主要应用范围?(C) a.智能电网 b.智能医疗 c.智能通信 d.智能家居 2.物联网中提到的“M2M”不包括下面哪一项?(A) a.人到人 b.人到机器 c.机器到人 d.机器到机器 3.智能手环的计步功能需要的传感器是:(D) a.温度传感器 b.感光传感器 c.压力传感器 d.运动传感器 4.目前传感器网络没有广泛应用的领域是:(C) a.人员定位 b.智能家居 c.书法绘画 d.智能交通 5.下列那种技术不属于低功率短距离的通信技术?(A) a.广播 b.蓝牙 c.WI-FI 6.射频识别技术中真正的数据载体是:(B) a.读写器 b.电子标签 c.天线 d.中间件 7.现有的无线通信技术中,下面哪一项是较低功耗较低成本的:(C) a.蓝牙 b.WI-FI c. ZIGBEE 8.对于空气、土壤、水的环境连续监测,最有可能用到:(A) a.无线传感网络 b.指纹识别 c.RFID d.光纤通信 9. 在海边最有可能利用的清洁能源是:(C) a.水力发电b海底石油c.风力发电d.太阳能发电 10.下面关于物联网的安全的描述错误的是:(D) a.攻击者可能窃听关键信息 b.攻击者可能恶意篡改数据 c.攻击者可能恶意破坏网络 d.物联网没有什么特别的安全问题 简答: 1.物联网的的关键技术。 (1)自动感知技术:

1)RFID标签选型与读写器设计。 2)传感器的选型与传感器节点结构设计3)传感器的设计与实现 4)中间件与数据处理软件的设计与实现(2)嵌入式技术 1)专用芯片的设计制造 2)嵌入式硬件结构设计与实现 3)嵌入式操作系统 4)嵌入式应用软件 5)微机电(MEMS)技术与应用 (3)移动通信技术 1)无线通信技术的选型 2)无线通信网络系统设计 3)M2M协议与应用 (4)计算机网络技术 1)网络技术选型 2)网络结构设计 3)异构网络互联 4)异构网络管理 (5)智能数据处理技术 1)数据融合 2)中间件与应用软件 3)海量数据存储与搜索 4)大数据处理与知识发现 5)智能决策

物联网导论作业

物联网导论作业 第一次 1、讨论物联网的定义,谈一谈自己对物联网的认识; 答: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与传统的互联网相比,物联网有其鲜明特征: 首先,它是各种感知技术的广泛应用。物联网上部署了海量的多种类型传感器,每个传感器都是一个信息源,不同类别的传感器所捕获的信息内容和信息格式不同。传感器获得的数据具有实时性,按一定的频率周期性的采集环境信息,不断更新数据。 其次,它是一种建立在互联网上的泛在网络。物联网技术的重要基础和核心仍旧是互联网,通过各种有线和无线网络与互联网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在物联网上的传感器定时采集的信息需要通过网络传输,由于其数量极其庞大,形成了海量信息,在传输过程中,为了保障数据的正确性和及时性,必须适应各种异构网络和协议。 最后,物联网不仅提供了传感器的连接,其本身具有智能处理的能力,能够对物体实施智能控制。物联网将传感器和智能处理相结合,利用云计算、模式识别等各种智能技术,扩充其应用领域。从传感器获得的海量信息中分析、加工和处理出有意

义的数据,以适应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发现新的应用领域和应用模式。 2、分析比较“E社会”与“U社会”之间的关系; 答:"U社会"里,要实现"四A通信"(Anyone,Anytime,Anywhere,Anything),即能够实现任何人和任何人,任何人和任何东西(对象),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地点的通信与联系。与"E社会"中三A通信相比,在"U社会"里,多了一个"A"(Anything),即把社会中所有的东西(对象)变为通信的对象。因此,首先要标识社会中所有的东西(对象),并且,要正确地识别它们,使它们都纳入人们的通信范围,纳入人们的视野,成为人们随时随地可视的东西,同时,它们的位置和移动都能为人们所跟踪。 3、简述物联网、传感网、泛在网等几种典型网络之间异同。 答:传感网是物联网的子集,物联网是泛在网的子集。 传感网与物联网相比,传感网更强调感知能力,而不注重对物体的标识和指示。物联网则强调人感知物,强调标识物的手段,除传感器外,还有射频识别装备、二维码、一维码等。两者出发点和侧重点虽不完全一致,但其目标都是突破人与人通信的模式建立物与物、物与人之间的通信。物联网的概念相对比传感网大一些。此外,在人为参与度方面也有不同,物联网是规模化的信息整合,一般还是需要人的参与和主动搜索。而传感网几乎无需人工参与。 物联网与泛在网相比,当前物联网主要是在美国和欧盟进行研究应用,泛在网主要在日本和韩国。物联网的核心在于实现物与物和物与人之间的通信,而“泛在网络”将帮助人类实现“4A”化通信。泛在网可以认为是信息社会发展的愿景和蓝图,具有比“物联网”更广泛的内涵。

无线传感网大作业

无线传感器网络大作业题目:无线传感网络实现矿井环境检测物联网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宋春霖副教授 二〇一六年五月 摘要:煤矿中的突发事故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采集矿井中的数据,再将这些数据通过无线网络传输到矿井上的环境监测中心,并把这些数据实时直观地显示出来;尤其是在被监测的瓦斯体积分数超标的时候,还可发出报警信号。采集到的数据会备份到数据库中,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归纳,能为预测事故和危机的发生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 关键词:煤矿、突发事故、无线传感网

目录 1、具体应用 (4) 2、设计方面的挑战 (4) 2.1土壤状况与类型 (4) 2.2成本 (5) 2.3功耗问题 (5) 2.4恶劣环境 (5) 3、无线传感网的组成以及架构 (5) 传感器节点 (6) 4、通信架构 (7) 参考文献: (7)

1、具体应用 近些年来,我国的煤矿事故时常发生,一旦出现重大煤矿事故,不仅失去大量矿工人

员的生命,而且还给煤矿企业和国家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我国现有的煤矿井下的检测系统还是传统的有线检测系统,这种检测系统存在着一系列的弊端,比如说,它只能在矿井扩宽的场域方便使用,而在那些工人作业的采煤区域还不能够完全地有效使用。 监控设备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传统的监控设备,监控范围有限,并且基本采用有线模式传输信号,在矿井中使用十分不便。而无线传感器网络存在监测区域内大量的廉价微型传感器节点,通过无线通信方式组成的一个多跳的自组织网络,其目的是采集和处理网络覆盖区域中被感知对象的信息,并通过无线模块发送给观察者。是集数据的采集、融合、分析、传输于一体,具有展开快速、可靠稳定、可维护性好等特点,特别适用于环境恶劣、不方便人工监控和通过有线网络监控的场所。如果将其应用于煤矿中,配上上层监控软件,可以很好地实现对煤矿内重点区域实时监控、显示和预警,对煤矿的安全生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就提出一种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煤矿瓦斯预警系统的设计方法。 无线传感器网络由于自身的特殊特点,比如说方便,能够适应各种环境、检测精确度较高和安全可靠性高等特点,在当前的煤矿开采中非常实用,可以解决在环境复杂、恶劣的煤矿中对瓦斯浓度的监控和预警,不仅要实现煤矿采空区的监测和数据的传输,而且开发成本和运行成本也要低,适合于中、小煤矿采空区的温度监测,移植与功能扩展方便,更换与增加不同的传感器又可构建其他监测网络。 2、设计方面的挑战 2.1土壤状况与类型 在地下通信中网络部署与土壤类型密切相关,随着土壤类型的不同功率衰减的特性展现出很大差异,很大程度上引起了网络拓扑结构的设计。另外,天气、湿度、季节等因素对土壤状况的影响也是我们需要考虑的一个重点。

物联网作业网络概念

一,网络的作用 网络是信息传输、接收、共享的虚拟平台,通过它把各个点、面、体的信息联系到一起,从而实现这些资源的共享。它是人们信息交流使用的一个工具。作为工具,它一定会越来越好用。功能会越来越多,内容也会越来越丰富。网络会借助文字阅读、图片查看、影音播放、下载传输、游戏聊天等软件工具从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方面给人们带来极其丰富和美好的使用和享受。网络也是一个资源共享的通道,但它毕竟是人类的一个工具。相信有一天,网络会借助软件工具的作用带给人们极其美好甚至超越人体本身所能带来的感受。比如借助软件工具让人以极其真实的外貌、感觉进入网络平台、感受生老病死、游戏娱乐、结婚生子等。但这些只是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而不能取代人们的生活,它只能模仿人的感受而不能取代人的感受。网上可以直接实现虚拟产品的交易,如文字、影音的购买、发送、传输、接收。但实物哪怕芝麻大点的东西也必须依靠人来送达。这就是网络发展的极限性。它可以在虚拟和感觉方面超越人,但永远不会在实体感受方面取代人! 二,网络概念 网络一词有多种意义,可解作几种内容: 1、电路或电路的一部分。汉语中,“网络”一词最早用于电学《现代汉语词典》(1993年版)做出这样的解释:“在电的系统中,由若干元件组成的用来使电信号按一定要求传输的电路或这种电路的部分,叫网络。” 2、流量网络(Flow Network)也可以简称为网络(Network)。一般用来对管道系统、交通系统、通讯系统来建模,有时特指计算机网络 (Computer Network),或特指其中的互联网(Internet)由有关联的个体组成的系统,如:人际网络、交通网络、政治网络。 3、由节点和连线构成的图,表示研究诸对象及其相互联系。有时用的带箭头的连线表示从一个节点到另一个节点存在某种顺序关系。在节点或连线旁标出的数值,称为点权或线权,有时不标任何数。用数学语言说,网络是一种图,一般认为它专指加权图。网络除了数学定义外,还有具体的物理含义,即网络是从某种相同类型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来的模型。习惯上就称其为什么类型网络,如开关网络、运输网络、通信网络、计划网络等。总之,网络是从同类问题中抽象出来的用数学中的图论来表达并研究的一种模型。

物联网感知技术大作业模板

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物联网感知技术课程论文 题目 学号 姓名 学号 姓名

摘要论文摘要 关键字:

目录 摘要................................................................................................................................ I 第1章绪论.. (1) 1.1. 背景分析 (1) 1.2. 国内外现状 (1) 第2章系统需求分析 (1) 2.1. 功能需求 (1) 2.2. 非功能需求 (2) 第3章系统概要设计 (2) 3.1. 系统的功能设计 (2) 3.2. 系统技术架构设计 (2) 3.3. 系统的存储设计 (2) 第4章系统详细设计 (2) 4.1. 系统感知层详细设计(主要) (2) 4.2. 系统网络层详细设计(次要) (2) 4.3. 系统应用层详细设计(次要) (2) 第5章总结 (3)

第1章绪论 1.1.背景分析 正文用宋体小四号字, 行间距1.25倍 图表要居中,图标名的命名规则是图章节号-图片在本章中出现的次序,如,图1-2指的是第一章中出现的第二幅图 1.2.国内外现状 第2章系统需求分析 2.1.功能需求 图1-1 用例图 1.对每个检测点的

实时监测各个入水口和排水口的水源污染情况,一旦发现水源污染,可将污染情况和污染位置实时上报到综合分析平台 检验 2.2.非功能需求 第3章系统概要设计 3.1.系统的功能设计 3.2.系统技术架构设计 3.3.系统的存储设计 第4章系统详细设计 4.1.系统感知层详细设计 设备选型、设备性能指标分析 4.2.系统网络层详细设计 设备组网情况、设备数据通信协议 4.3.系统应用层详细设计 感知层采集到的数据如何在应用层上合理的展现,方便用户使用。

物联网大作业

物联网大作业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物联网应用于实践》 课程报告 物联网技术在智能物流中的应用 学年学期:2015年春季学期 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学号: 授课班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摘要 摘要: 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文章介绍了物联网及智能物流系统,重点说明智能物流系统的设计,并依据此系统重点模块,分析其应用状况及作用领域,以服务于同行研究。从探讨物联网技术的体系架构入手,在物联网背景下提出了智能物流系统的概念,构建了智能物流系统的架构,将智能物流系统划分为仓储管理子系统、运输管理子系统、物流管理子系统,并对各子系统的支撑技术和模块结构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物联网;智能物流;射频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

一、引言 (5) 二、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物流系统 (5) 2.1 智能物流系统的概念和内涵 (5) 2.2 智能物流系统的架构设计 (8) 2.2.1 仓储管理子系统 (7) 2.2.2 运输管理子系统 (8) 2.2.3 物流管理子系统 (10) 三、物联网技术的引入 (9) 3.1、在智能物流监管系统中运用的物联网关键技术。 (12) 3.2、各类技术的应用。 (13) 四、物联网系统的基本组成 (14) 4.1 物联网硬件平台组成 (14) 4.2 物联网软件平台组成 (15) 五、智能物流系统的设计 (16) 5.1、设计需求 (16) 5.2、结构设计 (17) 5.2.1 设计所具备的的功能 (17) 5.2.2 系统架构设计 (18) 六、物联网在智能物流中的应用 (20) 6.1 智能交通管理 (20) 6.2 智能仓储物流管理系统 (19) 6.3 智能冷链物流管理 (21) 6.4 智能集装箱运输管理 (22) 6.5 智能危险品物流管理 (23) 6.6 智能电子商务物流 (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