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作业
16秋《物联网技术基础》在线作业

16秋《物联网技术基础》在线作业一、单选题(共 50 道试题,共 100 分。
)1.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环境监测网络不具有的特点是( )。
A. 监测更加精细 B. 监测更加全面 C. 监测数据更少 D. 监测更加实时正确答案:2. 以下关于普适计算特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普适计算的重要特征是“无处不在”与“不可见” B. 普适计算体现出信息空间与物理空间的融合 C. 普适计算的核心是“以数据为中心”D. 普适计算的重点在于提供面向用户的、统一的、自适应的网络服务正确答案:3. 以下关于HFC接入技术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HFC技术的本质是用光纤取代有线电视网络中的干线同轴电缆B. 传输网络形成以头端为中心的星形结构C. 在光纤传输线路上采用时分复用的方法,形成上行和下行信道D. 在保证正常电视节目播放的同时,为家庭用户计算机接入互联网提供服务正确答案:4. 以下关于大数据基本概念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大数据是指一般的软件工具难以捕捉、存储、管理与分析的数据B. 一般认为大数据的数量级应该是“PB”(2E40B)的C. 随着技术的进步,这个尺度本身还在不断地增大D. 不同的领域,“大”的定义也是不同的,不需要做出统一的规定正确答案:5. 以下关于数据挖掘基本概念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数据挖掘是在数据仓库基础上进行的 B. 数据挖掘含义是从数据中挖掘知识C. 数据挖掘可以通过描述性分析,做到“针对过去,揭示规律”D. 数据挖掘可以通过预测性分析,做到“面向未来,预测趋势” 正确答案:6. 以下关于数据量换算中错误的是( )。
A. 1YB=1024 ZB B. 1YB=1024×1024 EBC. 1YB=1024×1024×1024 PBD. 1YB=1024×1024×1024×1024 GB正确答案:7. 以下关于数据增长特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物联网技术作业指导书

物联网技术作业指导书一、概述物联网技术作业的目标是通过实践项目来加深对物联网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本指导书将为您提供一个明确的作业流程和步骤,帮助您顺利完成作业。
二、作业要求1. 选择一个具体的物联网应用场景,例如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等。
2. 设计和实现一个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方案,包括系统架构、硬件设备和软件平台等。
3. 编写相关的代码和程序,完成系统的功能实现和验证。
4. 进行系统测试和性能评估,分析和总结实验结果。
三、作业流程1. 确定物联网应用场景在选定的领域中选择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例如智能家居中的智能照明系统。
2. 系统架构设计根据应用场景,设计物联网系统的整体架构。
包括传感器、网络通信、数据处理和应用接口等模块。
3. 硬件设备选型与搭建根据系统架构设计,选购适合的硬件设备,并进行连接和搭建。
例如选择可编程开发板和传感器进行硬件搭建。
4. 软件平台选择与配置根据系统需求,选择适合的软件平台进行开发和配置。
例如选择Arduino、Raspberry Pi等开发工具进行软件开发。
5. 功能实现与验证根据系统需求和设计,编写相关的代码和程序,实现系统功能。
例如控制灯光的开关和亮度。
6. 系统测试与性能评估对完成的系统进行测试和性能评估,验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
7. 实验结果总结与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分析系统的优劣点,提出改进和优化的建议。
四、作业要点1. 在整个作业过程中,重视实践和实验,通过实践来加深对物联网技术的理解。
2. 在选择硬件设备和软件平台时,要考虑其性能、稳定性和可扩展性。
3. 在编写代码和程序时,要注重代码质量和可读性,养成良好的编码习惯。
4. 在系统测试和性能评估中,要充分考虑不同的测试场景和使用情况,进行全面的测试。
5. 在总结和分析实验结果时,要客观地评价系统的优缺点,并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思考。
五、提交要求1. 提交物联网技术作业的完整代码和程序。
2. 提交物联网系统的设计文档和架构图。
物联网作业规程指导(网络)概念6P

精心整理一,网络的作用网络是信息传输、接收、共享的虚拟平台,通过它把各个点、面、体的信息联系到一起,从而实现这些资源的共享。
它是人们信息交流使用的一个工具。
作为工具,它一定会越来越好用。
功能会越来越多,内容也会越来越丰富。
网络会借助文字阅读、图片查看、影音播放、下载传输、游戏聊天等软件工具从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方面给人们带来极其丰富和美好的使用和享受。
网络也是一个资源共享的通道,但它毕竟是人类的一个工具。
相信有一天,网络会借助软件工具的作用带给人们极其美好甚至超越人体本身所能带来的感受。
比如借助软件工具让人以极其真实的外貌、感觉进入网络平台、感受生老病死、游戏娱乐、结婚生子等。
但这些只是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而不能取代人们的生活,它只能模仿人的感受而不能取代人的感受。
网上可以直接实现虚拟产品的交易,如文字、影音的购买、发送、传输、接收。
但实物哪怕芝麻大点的东西也必须依靠人来送达。
这就是网络发展的极限性。
它可以在虚拟和感觉方面超越人,但永远不会在实体感受方面取代人!二,网络概念网络一词有多种意义,可解作几种内容:1、电路或电路的一部分。
汉语中,“网络”一词最早用于电学《现代汉语词典》(1993年版)做出这样的解释:“在电的系统中,由若干元件组成的用来使电信号按一定要求传输的电路或这种电路的部分,叫网络。
”2、流量网络(Flow Network)也可以简称为网络(Network)。
一般用来对管道系统、交通系统、通讯系统来建模,有时特指计算机网络(Computer Network),或特指其中的互联网(Internet)由有关联的个体组成的系统,如:人际网络、交通网络、政治网络。
3、由节点和连线构成的图,表示研究诸对象及其相互联系。
有时用的带箭头的连线表示从一个节点到另一个节点存在某种顺序关系。
在节点或连线旁标出的数值,称为点权或线权,有时不标任何数。
用数学语言说,网络是一种图,一般认为它专指加权图。
PPT物联网作业

一PPT作业:选题以相关题目技术的应用为主题,命题自拟,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关键点:所述内容采用图片配文字形式展现;依据关键技术进行阐述。
1光纤之父(8组)2 因特网之父(6组)3彩码技术(5组)4 ETC(7组)5 智慧地球(1组)6 RFID技术(4组)7 ZigBee技术(2组)8 传感器技术(3组)9 蓝牙技术(9组)二论文A4纸打印1.(3组)探讨身边的物联网。
(关注物联网技术给生活带来的变化,例如智能医疗、智能社区等。
分析这些生活场景及功能,针对这些场景分析用到哪些物联网的技术,通过三个层次结构分析技术所属的层面。
)2.(1)组RFID射频识别技术在物流行业的应用。
(RFID技术在物流行业的哪些环节中实现了其关键作用,发挥想象,你能想到的基于RFID技术的扩展。
)3.(4组)探讨无线通信技术有哪些?(网上、书籍收集相关技术说明,越详细越好。
)4.(7组)智慧交通(分析智慧交通能实现哪些功能,具体应用哪些技术)5.(8组)智能家居(分析智慧家居能实现哪些功能,具体应用哪些技术)6.(2组)智慧鱼塘(分析智慧鱼塘可能实现哪些功能,针对实现的功能依次分析选择哪些合适的传感器。
)7.(5组)智慧城市(对国内各地智慧城市建设方案进行素材收集与分析,详细的基础数据,准确的方案分析,,结合分析结果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8.(6组)憧憬未来物联网的职业生涯。
(通过网络,书籍等渠道,进一步了解物联网最新行业趋势,同时借助招聘网站搜索,将以上信息分析,整理。
)9.(9组)畅想未来物联网的生活(未来物联网生活有哪些特点,开动脑筋,说出你能先到的未来可以扩展的功能)。
物联网大作业

超声波传感器一.超声波传感器原理超声测距从原理上可分为共振式、脉冲反射式两种。
由于共振法的应用要求复杂,在这里使用脉冲反射式。
超声波测距原理是通过超声波发射器向某一方向发射超声波,在发射时刻的同时开始计时,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途中碰到障碍物就立即反射来,超声波接收器收到反射波就立即停止计时。
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c ,而根据计时器记录的测出发射和接收回波的时间差t ,就可以计算出发射点距障碍物的距离S,即:S=ct / 2。
这就是所谓的时间差测距法。
由于超声波也是一种声波,其声速c与温度有关,附表列出了几种不同温度下的声速。
在使用时,如果温度变化不大,则可认为声速是基本不变的。
如果测距精度要求很高,则应通过温度补偿的方法加以校正。
采用IO口TRIG触发测距,给至少10us的高电平信号; (2)模块自动发送8个40khz的方波,自动检测是否有信号返回;(3)有信号返回,通过IO口ECHO 输出一个高电平,高电平持续的时间就是超声波从发射到返回的时间。
测试距离=(高电平时间*声速(340M/S))/2; 本模块使用方法简单,一个控制口发一个10US以上的高电平,就可以在接收口等待高电平输出.一有输出就可以开定时器计时,当此口变为低电平时就可以读定时器的值,此时就为此次测距的时间,方可算出距离.如此不断的周期测,即可以达到你移动测量的值。
二.应用实例_____ 超声波测距系统遇到遮挡物,返回超声波信号,输出高电平,在单片机的外部中断源输入口产生一个中断请求信号,单片机响应外部中断,开始计时,通过计算得到距离,通过LCD1602显示。
相应代码:#include<reg52.h>//#include<delay.h>#include <intrins.h>#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define uint unsigned intsbit lcd_rs=P1^0;sbit lcd_rw=P1^1;sbit lcd_en=P2^5;sbit dula=P2^6;sbit wela=P2^7;sbit trig=P2^0; //?????//sbit echo=P3^2; //?????//P0____________DB0-DB7uchar dis[]="Disp_HC-SR04";uchar num[]="0123456789";uint distance;void delay(uint z){uint x,y;for(x=z;x>0;x--)for(y=121;y>0;y--);}void HC_init(){TMOD=0x09;TR0=1;TH0=0;TL0=0;}uint HC_jisuan(){uint dist,timer;timer=TH0;timer<<=8;timer=timer|TL0;dist=timer/53; //??11.0592MHz ??cm=??us/58return dist; //1??????12????? timer*12/(58*11.0592)=timer/53}void HC_run(){uint tempH=0x00,tempL=0x00;TH0=0;TL0=0;trig=0;trig=1;delay(1);trig=0;while((TH0-tempH!=0||TL0-tempL!=0)||(TH0==0&&TL0==0)){tempH=TH0;tempL=TL0;}delay(1);}void lcd_write_com(uchar com) //LCD???{lcd_rs=0;lcd_en=0;lcd_rw=0;P0=com;delay(5);lcd_en=1;delay(5);lcd_en=0;}void lcd_write_data(uchar date) //LCD???{lcd_rs=1;lcd_en=0;lcd_rw=0;P0=date;delay(5);lcd_en=1;delay(5);lcd_en=0;}void lcd_init(){lcd_rw=0;lcd_en=0;lcd_write_com(0x38);lcd_write_com(0x0c);lcd_write_com(0x06);lcd_write_com(0x01);}void lcd_display(uchar temp){uint i;lcd_write_com(0x82);for(i=0;i<12;i++){lcd_write_data(dis[i]);}lcd_write_com(0x80+0x41);lcd_write_data('D');lcd_write_data('i');lcd_write_data('s');lcd_write_data('t');lcd_write_data('a');lcd_write_data('n');lcd_write_data('c');lcd_write_data('e');lcd_write_data(':');lcd_write_data(num[temp/100]);lcd_write_data(num[temp/10%10]);lcd_write_data(num[temp%10]);lcd_write_data('c');lcd_write_data('m');}void main(){lcd_init();HC_init();while(1){HC_run();distance=HC_jisuan();lcd_display(distance);delay(200);}}建议:老师说这本书主要介绍物联网的相关内容,不深入研究模块。
物联网导论作业

物联网导论作业第一次1、讨论物联网的定义,谈一谈自己对物联网的认识;答: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与传统的互联网相比,物联网有其鲜明特征:首先,它是各种感知技术的广泛应用。
物联网上部署了海量的多种类型传感器,每个传感器都是一个信息源,不同类别的传感器所捕获的信息内容和信息格式不同。
传感器获得的数据具有实时性,按一定的频率周期性的采集环境信息,不断更新数据。
其次,它是一种建立在互联网上的泛在网络。
物联网技术的重要基础和核心仍旧是互联网,通过各种有线和无线网络与互联网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
在物联网上的传感器定时采集的信息需要通过网络传输,由于其数量极其庞大,形成了海量信息,在传输过程中,为了保障数据的正确性和及时性,必须适应各种异构网络和协议。
最后,物联网不仅提供了传感器的连接,其本身具有智能处理的能力,能够对物体实施智能控制。
物联网将传感器和智能处理相结合,利用云计算、模式识别等各种智能技术,扩充其应用领域。
从传感器获得的海量信息中分析、加工和处理出有意义的数据,以适应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发现新的应用领域和应用模式。
2、分析比较“E社会”与“U社会”之间的关系;答:"U社会"里,要实现"四A通信"(Anyone,Anytime,Anywhere,Anything),即能够实现任何人和任何人,任何人和任何东西(对象),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地点的通信与联系。
与"E社会"中三A通信相比,在"U社会"里,多了一个"A"(Anything),即把社会中所有的东西(对象)变为通信的对象。
因此,首先要标识社会中所有的东西(对象),并且,要正确地识别它们,使它们都纳入人们的通信范围,纳入人们的视野,成为人们随时随地可视的东西,同时,它们的位置和移动都能为人们所跟踪。
物联网大作业

物联网大作业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是指通过物理设备、传感器、软件和网络连接等技术手段,实现物理对象与互联网的连接,从而实现智能化交互和数据共享的网络。
在现代社会中,物联网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医疗等,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一、物联网的基本原理和组成物联网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传感器收集现实世界中的各种数据,然后将这些数据通过网络进行传输和处理,最终实现对物理对象的远程监控和控制。
物联网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物理设备、传感器、网络和云平台。
1. 物理设备:物理设备是物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各种智能终端设备,如智能手机、智能手表、智能家电等。
这些设备通过内置的传感器和芯片,能够采集各种环境信息并进行处理和分析。
2. 传感器:传感器是物联网系统中的核心部件,负责采集环境中的各种数据。
常见的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气体传感器等,通过这些传感器可以实时获取环境的各种参数。
3. 网络:物联网系统通过网络实现设备之间的连接和数据的传输。
常见的网络技术包括无线局域网(Wi-Fi)、蓝牙、Zigbee等,这些网络技术能够满足不同场景下的通信需求。
4. 云平台:云平台是物联网系统的数据处理和存储中心,它能够接收、存储和分析来自传感器和设备的数据。
通过云平台,用户可以实现对物联网系统的远程监控和控制。
二、物联网的应用领域物联网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以下列举几个典型的应用领域。
1. 智能家居:物联网技术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通过物联网系统,我们可以实现对家庭设备的智能管理,如远程监控家中的安全状况、控制电器设备的开关等。
2. 智能交通:物联网技术在交通领域的应用可以提高交通效率和安全性。
例如,通过智能交通系统可以实时监控路况、车辆定位和导航,帮助驾驶员选择最佳的行车路线,减少交通拥堵和事故发生。
3. 智能医疗:物联网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可以实现远程医疗、疾病监测和健康管理。
物联网导论作业答案

作业题集(一)物联网概述1、填空题1)物联网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够被(独立)的普通的物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它具有(普通对象设备化)、(自治终端互联化)和(普适服务智能化)三个重要特征。
2)智慧地球(Smarter Planet)是(彭明盛)提出的。
3)物联网分为4层,分别是:(感知识别层)、(网络构建层)、(管理服务层)和(综合应用层)。
4)蓝牙协议的标准为(802.15.1 )。
5)RFID技术属于物联网4层中的(感知识别层)。
2、选择题1)下面哪项技术不属于信息技术的三大支柱之一。
DA、传感器B、通信技术C、计算机技术D、无线技术2)不属于物联网存在的问题是(B)。
A、制造技术B、IP地址问题C、终端问题D、安全问题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物联网的应用范畴?CA、智能电网B、医疗健康C、智能通信D、金融与服务业3、判断题1)2009年8月7日胡锦涛总书记在江苏无锡调研时提出感知中国的概念。
【错】2)物联网理念最早可以追溯到比尔.盖茨在1995年的《未来之路》。
【对】4、问答题1)物联网概念产生的背景有哪些因素?答:物理世界的联网需求和信息世界的扩展需求2)对于物联网,可以从那几个方面来理解?答:○1物与物之间的信息交流○2普通网络和泛在网络机器网络构架○3云计算方式的智能处理3)简要说明一下物联网目前面临的主要挑战有哪些?答:○1摆脱智能手机○2创新的备用电源/低耗电方案○3对巨量资源的驾驭能力○4挖掘新的能量来源4)简要介绍一下物联网相关的技术问题。
答:○1射频识别技术○2传感器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3大规模数据和大规模计算问题(二)感知识别层1、填空题1)RFID系统分为(阅读器)、(天线)和(标签)三大组件。
2)感知识别技术,是融合(物理世界)和(信息世界)的重要一环。
3)射频识别技术(RFID)是利用(RFID )通过(射频信号)实现(空间耦合)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自动识别)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
11汽修班—05林武军
1.EPC的含义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答:EPC即“产品电子代码”,是为了提高物流供应链管理水平、降低成本而新起发展起来的一项亲技术,可以实现对所有实体对象建立全球的、开放的的唯一有效标识标准。
2.什么事自动识别技术,你能说出哪几种?
答:自动识别技术是一种高度自动化的信息火数据采集技术,对字符、影像、条码、声音、信号等记录数据的载体进行机器自动识别,自动地获取被识别物品的相关信息,并提供给后台的计算机处理系统以完成相关的后续处理。
识别技术:条码识别技术、磁条(卡)识别技术、IC识别技术、射频识别技术
3.简述射频识别系统的构成及工作原理。
答:构成:由电子标签、读写器和后端管理系统三部分组成原理:读写器通过天线发送出一定频率的射频信号,当标签进入磁场时产生感应电流从而获得能量,发送出自身的数据信息,被读写器读取并解码后送至电脑主机进行有关处理。
4.简述RFID技术常见的分类方式有哪几种,分别用于哪些领域。
答:分类有:按照频率分类、按照供电方式分类、按照信息存储方式分类、按照耦合方式分类、按照系统档次和工作方式分类等。
分别用于:制造业、物流管理、制药、健康管理、保安、交通、游乐公园、仓储业等。
5.什么是地理信息系统(GIS),GIS在物联网中有什么地位与作用。
答: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以计算机为基础,对空间位置等信息进行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可视化与应用的软件工具,特别适合对空间要素化存储建库,以及基于位置关系的空间分析与查询。
地位与作用:
⑴GIS技术为物联网提供基础地理信息平台
⑵GIS为物联提供空间定位支持
⑶三维GIS技术为物联网提供真实的虚拟展示平台
⑷移动GIS为物联网提供移动计算机平台The fu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 Is not between life and death
But when I stand in front of you
Yet you don't know that
I love you.
The fu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
Is not when I stand in front of you
Yet you can't see my love
But when undoubtedly knowing the love from both
Yet cannot be together.
The fu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
Is not being apart while being in love
But when I plainly cannot resist the yearning
Yet pretending you have never been in my heart.
The furthest distance in the world Is not struggling against the tides But using one's indifferent heart To dig an uncrossable river
For the one who loves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