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聚糖
壳聚糖的化学名称

壳聚糖的化学名称
壳聚糖的化学名称为N-乙酰葡聚糖,是一种天然的多糖类化合物。
它由葡萄糖分子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
壳聚糖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包括虾壳、蟹壳、贝壳等海洋生物的外壳中。
壳聚糖具有多种独特的化学性质和生物功能。
首先,壳聚糖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可被人体内的酶降解成无毒的物质,不会对人体造成任何不良反应。
其次,壳聚糖具有优秀的吸附性能和离子交换性能,能够吸附和去除水中的金属离子、染料、有机物等污染物。
此外,壳聚糖还具有良好的膜形成性能,可用于制备膜材料,广泛应用于水处理、生物医学、食品工业等领域。
壳聚糖还可以通过化学修饰或改性得到不同的功能材料。
例如,通过引入阳离子官能团,可以制备具有吸附和杀菌功能的壳聚糖材料;通过引入羟基磷酸根,可以制备具有骨组织工程应用潜力的壳聚糖材料。
此外,壳聚糖还可以与其他功能材料复合,形成具有多种功能的复合材料,例如壳聚糖/明胶复合凝胶用于药物缓释、壳聚糖/纳米颗粒复合材料用于生物成像等。
壳聚糖作为一种重要的天然多糖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独特的化学性质和生物功能,广泛应用于水处理、生物医学、食品工业等领域。
通过化学修饰和复合等手段,可以获得不同功能的壳聚糖材料,为解决环境污染、药物缓释、组织工程等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壳聚糖的研究和应用前景广阔,对于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
意义。
壳聚糖食品原料

壳聚糖食品原料
壳聚糖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多糖,由于其独特的生物活性和生物相容性,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等多个领域。
作为食品原料,壳聚糖具有抗菌、抗氧化、提高免疫力等多种功能。
在食品工业中,壳聚糖主要用作食品添加剂,用于改善食品的口感、质地和保鲜性能。
例如,在酸奶、饮料、糖果等食品中添加壳聚糖,可以提高食品的黏稠度,改善口感;在果蔬汁中添加壳聚糖,可以防止维生素C的氧化,延长保鲜期;在肉制品中添加壳聚糖,可以提高肉制品的弹性和韧性,延长保质期。
此外,壳聚糖还具有生物活性,可以作为营养补充剂和功能性食品的原料。
例如,将壳聚糖与其他营养成分结合,制备成具有特定功能的保健食品,如调节血糖、降低血脂等。
需要注意的是,壳聚糖作为食品原料的使用量需要根据产品需要进行适量添加,并符合相关食品安全标准的规定。
同时,对于某些人群,如过敏体质或特殊疾病患者,可能需要根据自身情况慎用或避免食用含有壳聚糖的食品。
壳聚糖

性质
主要物理性质
不能完全溶解于水和碱溶液中,但可溶于稀 酸,游离氨基质子化促进溶解。溶于稀酸呈 粘稠状,在稀酸中壳聚糖的B-1,4糖苷键会慢 慢水解,生成相对分子质量的壳聚糖。 壳聚糖在溶液中市带正电荷多聚电解质,具 有很强的吸附性。
主要化学反应
酰化反应
羧基化反应
烷基化反应度、相对分子质量、 黏度有关,脱乙酰度越高、相对分子质量越 其他化学反应(如shiff碱反应 接枝共聚反应 小,越易溶于水。 交联反应) 壳聚糖具有很好的吸附性、成膜性、通透性、 成纤性、吸湿性和保湿性。
来源
壳聚糖是甲壳素脱N-乙酰基的产物,一般而言,N-乙酰基脱去 55%以上的就可称之为壳聚糖,或者说,能在1%乙酸或1%盐 酸中溶解1%的脱乙酰甲壳素,这种脱乙酰甲壳素被称之为壳聚 糖。事实上,N-脱乙酰度为55%以上的甲壳素,就能在这种稀 酸中溶解。
自然界中的来源
甲壳素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于低等生物菌类,藻类的细胞,节支 动物虾、蟹、昆虫的外壳,软体动物(如鱿鱼、乌贼)的内壳和 软骨,高等植物的细胞壁等
应用
药物载体 缓释药物 抗菌 功能性药物
1. 提高肽类药物的吸收 2. 制取抗癌药剂
絮凝剂 废水处理
壳聚糖(CHITOSAN)
定义
壳聚糖(chitosan),又名 脱乙酰甲壳素,是自然界广泛 存在的几丁质(chitin)经过 脱乙酰作用得到的,属于高分 子直链型多糖,是自然界唯一 的碱性多糖,壳聚糖作为一种 天然、绿色的环保高分子物质, 具有可生物降解性、可食用性 及生物相容性等特点,且安全 无毒,对环境无公害。
壳聚糖 有机溶剂

壳聚糖有机溶剂
壳聚糖是一种天然高分子中少有的碱性多糖,通常不溶于水和有机溶剂,但可溶于稀酸溶液,如醋酸、稀盐酸等。
壳聚糖的性质使其在生物医药、制剂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虽然壳聚糖在一般情况下不溶于有机溶剂,但在特定条件下,如使用混合溶剂或进行化学改性,可以改变其溶解性。
例如,二氯乙烷-三氯乙酸、氯化锂-二甲基乙酰胺、甲醇-乙酸等混合溶剂可以作为壳聚糖的均相反应溶剂。
此外,壳聚糖还可以溶解于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亚砜、吡啶等有机溶剂中,形成高溶胀性凝胶,这种凝胶在有机溶剂中具有良好的反应活性和便于二次修饰的特点。
另外,对于水溶性壳聚糖,可以通过将其水溶液加入到二甲基甲酰胺、吡啶等有机溶剂中,制备高溶胀性凝胶。
而对于完全脱乙酰化壳聚糖,经过充分溶胀后,可以加入到邻苯二甲酸酐的吡啶溶液中,制备N,O-邻苯二甲酰化壳聚糖,这一壳聚糖衍生物在某些有机溶剂中可以形成溶致液晶。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壳聚糖可以在特定条件下溶解于有机溶剂,但其溶解度和稳定性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溶剂种类、温度、pH值等。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溶剂和条件。
壳聚糖

文献综述钟士亮 041511130壳聚糖(chitosan)是甲壳素N-脱乙酰基的产物,是由β-(1,4)-2-氨基-2-脱氧-D-葡萄糖单元和β-(1,4)-2-乙酰胺基-2-脱氧-D-葡萄糖单元组成的共聚体[1]。
而甲壳素是地球上最丰富的高分子化合物之一,每年的天然产量达上百亿吨,仅次于纤维素。
甲壳素与Ca2+是虾、蟹、昆虫的外壳、藻类、菌类细胞壁的主要构成成分[2]。
壳聚糖是迄今发现的唯一具有明显碱性、带正电荷的天然多糖类有机高分子。
壳聚糖分子结构中含有氨基、羟基、氧桥以及富含电子的吡喃环活性基团,通常在生物体内表现出极强的亲和性,同时具有抗菌活性等,但是,壳聚糖结构上大量的羟基和氨基,使得壳聚糖分子间与分子内有强烈的氢键作用,所以壳聚糖不溶于一般溶剂和水,但可以溶解于稀酸,如醋酸,盐酸等,这使得壳聚糖的推广应用受到很大程度上的限制,因此改善壳聚糖的溶解性能特别是改善其水溶性,是壳聚糖改性研究中最重要的方向之一[3-4]。
壳聚糖在生物学和医学上都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据报道壳聚糖单体,有许多独特的生理活性,促进脾脏抗体生长,抑制肿瘤细胞[5];强化肝脏功能,降低血压,吸附胆固醇;在微酸环境中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和显著的吸湿保湿力;活化植物细胞,促进植物快速生长[6]。
壳聚糖能促进血液凝固,可用作止血剂。
它还可用于伤口填料物质,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还具有消炎、减少创面渗出和促进创伤组织再生、修复和愈合的作用。
壳聚糖结构如下图1.1:图 1.1 壳聚糖的结构式它分子链上的胺基和羟基都是很好的配位基团。
1 壳聚糖的性质1.1壳聚糖物理化学性质1811年法国科学家Braconno提取得到的甲壳素,甲壳素通过脱乙酰化得到壳聚糖,从此人们对它的研究越来越多。
壳聚糖呈白色或灰白色,略有金属光泽,为透明且无定形固体。
在185 ℃下开始分解,不溶于水和稀碱,可溶于大多数有机酸和部分无机酸中,壳聚糖分子中同时存在大量的氨基和羟基,因此可以进行相应的修饰、接枝、以及活化等[7]壳聚糖以其氢键相互交联成网状结构,利用适当的溶剂,可制成透明的的薄膜,壳聚糖的溶液具有粘性是一种理想的成膜物。
壳聚糖的结构_性质和应用

壳聚糖的结构_性质和应用壳聚糖(Chitosan)是一种重要的生物高分子材料,在生物医学、食品、环境和农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它是由葡萄糖与脱乙酰化合而成的线性共聚物,具有多种独特的化学性质和生物功能。
下面将详细介绍壳聚糖的结构、性质和应用。
壳聚糖的性质:1.可降解性:壳聚糖是可生物降解的材料,可以通过酶或微生物的作用在自然环境中迅速降解,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2.生物相容性:壳聚糖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够与生物体组织亲和,不会引起免疫反应和排斥反应,适用于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3.凝胶性:壳聚糖在酸性溶液中易形成凝胶,可以通过调节pH或温度控制凝胶的形成和溶解,具有良好的胶体稳定性。
4.亲水性:壳聚糖具有较强的亲水性,能够吸附水分并保持水分平衡,可以用于保湿剂和水凝胶材料的制备。
5.电荷性:壳聚糖是一种阳离子高分子,表面带正电荷,可以与带负电荷的物质发生吸附和离子交换反应。
6.生物活性:壳聚糖具有抗菌、抗氧化、促进伤口愈合、增强细胞黏附和生长等生物活性,有助于促进组织修复和治疗。
壳聚糖的应用:1.医药领域:壳聚糖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可以用于制备药物输送系统、伤口敷料、组织工程支架、缓控释药物等。
其独特的凝胶性质可以用于制备药物凝胶和水凝胶材料。
2.食品工业:壳聚糖具有保湿、抗菌和稳定乳化等性质,在食品加工中常用作食品包装材料的抗菌涂层、保湿剂、稳定剂和乳化剂等。
此外,壳聚糖还可以用于食品油脂的净化、脱色和脱臭等处理过程。
3.环境保护:壳聚糖具有吸附重金属离子、有机物和染料等的能力,在环境污染的治理中有广泛应用。
壳聚糖还可以用于水处理、土壤修复、污水处理和废气处理等领域。
4.农业领域:壳聚糖可以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农药增效剂等农业化学品的新载体和添加剂。
壳聚糖也可以制备水凝胶耕作剂、农药缓控释剂和土壤调理剂等。
总结:壳聚糖是一种重要的生物高分子材料,具有多种独特的化学性质和生物功能。
它在医药、食品、环境和农业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如药物输送系统、伤口敷料、食品包装材料、环境污染治理和农业化学品等。
壳聚糖的制备方法

壳聚糖的制备方法
壳聚糖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制备,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制备方法:
1. 天然提取法:天然提取法是直接从自然界中提取壳聚糖的方法。
例如,从虾、蟹等甲壳类动物的外壳中提取壳聚糖。
这种方法得到的壳聚糖纯度较高,但产量较低。
2. 化学合成法:化学合成法是通过化学反应在实验室里制备壳聚糖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大规模生产壳聚糖,但需要使用大量化学试剂,且产物的纯度可能不如天然提取法。
3. 生物合成法:生物合成法是利用微生物发酵的方法生产壳聚糖。
这种方法可以大规模生产壳聚糖,且不需要使用化学试剂,因此对环境友好。
但需要选择合适的微生物和发酵条件,以确保产物的纯度和产量。
4. 酶促合成法:酶促合成法是利用酶催化反应制备壳聚糖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在温和的条件下进行,且使用的酶通常对环境友好。
但需要选择合适的酶和反应条件,以确保产物的纯度和产量。
总的来说,制备壳聚糖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
壳聚糖及其结构特点

壳聚糖及其结构特点壳聚糖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是由一种重要的葡萄糖多糖-2-氨基-2-脱乙酰壳聚糖构成的。
壳聚糖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于海洋生物、昆虫和真菌中,并在酿酒、食品、生物医药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壳聚糖的结构特点主要包括分子量、胺基官能团、空间构型和溶解性等方面。
首先是壳聚糖的分子量,壳聚糖的分子量通常在几千到几十万之间。
它的分子量对于其应用性能具有重要影响,分子量较高的壳聚糖在药物控释和生物医学领域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
其次是壳聚糖的胺基官能团,壳聚糖分子中的氨基官能团赋予它良好的生物活性和可改性。
通过适当的化学修饰,壳聚糖可以与其他物质发生共价键结合,形成更稳定的复合物,广泛应用于药物控释系统、生物传感器等领域。
壳聚糖的空间构型是其重要的结构特点之一、壳聚糖的葡萄糖环通过1,4-β连接方式形成线性链状结构,而线性链之间通过1,6-β连接方式形成混乱的空间网络结构。
这种空间构型使得壳聚糖在水中形成网状结构,表现出较强的黏度和凝胶性质。
这种凝胶性质使得壳聚糖在药物控释、组织工程和伤口愈合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
最后是壳聚糖的溶解性。
壳聚糖是天然来说是溶于酸性溶液和醇类溶剂中的,而在中性和碱性溶液中很难溶解。
然而通过化学修饰或物理处理,可以改善壳聚糖的溶解性,并使其在更广泛的溶剂体系中可溶解。
这对于壳聚糖的应用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总的来说,壳聚糖作为一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具有许多重要的结构特点。
这些特点决定了壳聚糖在药物控释、组织工程和生物医药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同时,对壳聚糖的结构特点的深入研究也为其进一步改性和提高应用性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赵廷凯,李光明,刘乐浩等.多壁碳纳米管/壳聚糖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催化性能[J].中国有色金属学 报,2010,20(9):1732-1736.
10. 展望
羧甲基壳聚糖在生理条件下可溶,而且羧甲基 壳聚糖分子中既具有阴离子基团-COOH 又具有阳 离子基团-NH3+,使得它在生物医学领域应用的潜 力巨大。 今后羧甲基壳聚糖的研究重点可能放在:
图 5 壳聚糖宏观形貌
不能完全溶解于水和碱溶液中,但可溶于稀酸(pH<6) 壳聚糖在溶液中是带正电荷多聚电解质,具有很强的吸附性 壳聚糖具有很好的吸附性、成膜性和通透性、成纤性、吸湿 性和保湿型 。
4. 化学性质
壳聚糖分子链官能团较多,能发生多种反应, O—酰基化和N—酰基化、含氧无机酸酯化、醚化、 N—烷基化、氧化、螯合、酸吸附、接枝共聚和交联 反应,其中比较重要的是酰基化和醚化反应。
[6]. 李雅勋,陈刚,石文君.壳聚糖管状支架的制备及生物降解性[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0,14(29):5360-5362.
9.2 生活用品方面
羧甲基壳聚糖因较好的吸湿、保湿功能,羧 甲基壳聚糖吸湿、保湿性能优于透明质酸,并随 羧甲基取代度的增大而增强,因此可用做牙膏、 护肤、化妆品、护发及头发生长促进剂固发剂。
6. 壳聚糖改性
壳聚糖是甲壳素脱乙酰化而得到的产物,虽 然含有游离的氨基,但它只溶于盐酸、醋酸、乳 酸、苯甲酸、甲酸等稀酸而不能溶于水、碱溶液 以及大多数有机溶剂,从而限制了壳聚糖的应用。
由于壳聚糖中含有-OH和-NH2具有一定的化 学活性,可通过改性的方法引入化学基团对其进 行物理化学方面的改性。
[3]. 吴刚.羧甲基壳聚糖的应用[J].滁州学院学报.2007,9(6):65-67.
7. 结构表征
1.红外光谱 2.X射线衍射 3.热重 4.其他
7.1 红外光谱
壳聚糖在1563cm-1 处有明显的氨基 吸收峰,而羧甲基 壳聚糖在1592cm-1 出现强烈的羧基 离子吸收峰,表明 羧甲基化是相当 成功的[4]。
图 9 多孔膜的热重分析
[5]马燕,张文清,冯华锋等.壳聚糖基多孔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功能材料,2010,3(41):483-484
7.4 其他
扫描电镜
被测物的表面形态,表面的立体构像 的表面形貌获得多方面资料。 试样
核磁共振
通过原子核附近化学键和电子云的分布状况 称为该原子核的化学环境,由于化学环境影响导 致的核磁共振信号频率位置的变化称为该原子核 的化学位移。
7.2 X 射线衍射
从XRD图中的 衍射峰,可以 分析化合物的 结晶状态、物 相情况。计算 晶胞参数、结 晶度等。[4]
图 8 壳聚糖/羧甲基壳聚糖配合物膜的X 射线衍射图谱
7.3 热重分析
结晶性不同,热 学性能也会不同, 热重即通过观察 在不同温度下, 化合物分解情况, 研究其热学性和 组分。[5]
1. 研究发展过程
1811年,法国科学家H. Braconnot从动物的甲壳 中提取到了甲壳素 。 1859年,法国人Rouget将甲壳素放在浓KOH溶液中 煮沸,洗净后可溶于有机酸,便得到了壳聚糖 。
1934年,在美国才首次出现了关于制备壳聚糖及 相关物质的专利,并于1941年成功制备壳聚糖人 造皮肤和手术缝合线 。
6.3.1 羧甲基化反应
壳聚糖 NaOH溶液浸泡 搅拌至膨化 缓慢滴加到氯乙酸溶液中 水浴加热 调节pH,稀释并抽滤
羧甲基壳聚糖的水溶性,除了因为它是一种羧酸盐而溶于 水外,还有一个原因是羧甲基的导入,破坏了壳聚糖分子 中氢键的形成,使其水溶性增加。
羧甲基壳聚糖分子链中,含有羟基、氨基、羧基等极性基 团并都是亲水基团,有着较强的吸水性,因此羧甲基壳聚 糖具有较好的吸湿、保湿功能 ,吸湿、保湿性能优于透明 质酸,并随羧甲基取代度的增大而增强[3]。 羧甲基壳聚糖是一种高分子絮凝剂,具有絮凝絮凝和螯合 性能。 此外还存在成膜性,降解性,抗菌性及生物学特性使其应 用广泛。
9.3 环境保护方面
甲壳素和壳聚糖作为絮凝剂或吸附剂在废水处 理中的应用研究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可以作为水处 理剂, 净化饮用水;可作为污水絮凝剂,处理活性污 泥;可作为工业废水的重金属螯合剂,除去Hg、Cu、 Cd、Pb、Co等,回收贵重金属以及聚集电解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9.4 其他
在农业上,羧甲基壳聚糖易溶于水,具有植物 生理调节功能。 在造纸业中,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能有效地提高 纸张的赶施强度和改善表面印刷性, 以适应高速 印刷、高黏度油墨的使用。 在电化学催化[8]方面,大幅度增强了该复合材 料修饰玻 碳电极对 H2O2 的电化学催化能力。
谢谢!
8. 性能检测
吸水性能测定 抗拉强度测定 耐酸性能测定 透光性测试 黏度的测定
9. 应用
9.1 9.2 9.3 9.4 9.5 医药方面 生物医学组织 生活用品方面 环境保护方面 其他
9.1 生物医学方面
毒理学研究表明,羧甲基壳聚糖无任何毒副作用,由 于其无免疫原性,可生物降解,与生物组织的良好相容性。 具有较好的抗凝血活性、生物相容性及生物活性,并且易 溶于水,易被机体吸收。由于羧甲基壳聚糖的粘稠度高, 延长了药物在眼内的停留期, 增强了抗菌作用, 可促进角 膜组织的修复和愈合。[6] 壳聚糖具有止血、生物屏障作用,能抑制成纤维细胞生 长、促进上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能促进肌腱本身的 内源性愈合过程,从而在不影响肌腱正常愈合的情况下有效 地防止肌腱粘连,是临床上预防肌腱粘连较为理想的物质。
酰基化反应主要是壳聚糖的烃基、氨基和有 机酸的衍生物如酸酐、酰卤等发生反应,导入不 同分子量的脂肪族或芳香族酰基,利用这个反应 可以得到强度很高的全乙酰化甲壳素膜或纤维。 壳聚糖的烃基可以和烃基化试剂反应生成醚, 如乙基醚、苄基醚、羧甲基醚,其中目前研究较 多的是壳聚糖羧甲基取代物,后面将会单独介绍。
陈煜[7]等在甲磺酸体系中,通过3,4,5—三甲氧基苯 甲酰氯与壳聚糖的反应制得了3,4,5—三甲氧基苯甲酰壳聚 糖。表征的产物有较好的表面活性、较好的溶解性能和一 定的吸收紫外线的能力。
[7]. 陈 煜,多英全,罗运军等.3,4,5一三甲氧基苯甲酰壳聚糖的制备与表征[J]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2004,20(3):210-212.
共价键结合的高分子直链类似纤维结构和分子 间力的存在决定了高分子量甲壳素/壳聚糖的不溶解 性、难吸收性. 6-C上羟基存在可预见醇的性质;2-C上氨基的 存在可预测壳聚糖的性质,带正电荷的阳离子性; 氮原子、氧原子的配位性。
3. 物理性质
壳聚糖是白色或灰白 色无定形、半透明、 略有珍珠光泽的固体, 其相对分子质量从数 十万到数百万不等。
6.1 烷基化改性
烷基化反应就是壳聚糖与环氧衍生物发生加成反 应,可以得到N—烷基化衍生物、西佛碱、壳聚糖季铵 盐等重要的化工物质。
如:
壳聚糖与环丙醇反应 壳聚糖与环氧衍生物的加成反应,得到的是N-烷基化衍生 物,这个反应的特点是同时引进了2个亲水性的羟基 。
6.2 交联改性
通过双官能团的醛或酸酐等进行交联
20世纪90年代,壳聚糖的应用和生产达到了高 潮——全球壳聚糖的年产量数万吨 。
壳聚糖结构式
图 1 壳聚糖结构式
2. 结构
图 2 壳聚糖双螺旋结构
图 3 壳聚糖
经研究证实,壳聚糖具有复杂的双螺旋结构, 螺距0.515nm,一个螺旋平面有6个糖残基组成。其 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葡萄糖,基本结构单元是壳二 糖。
(1) 羧甲基壳聚糖的结构、取代基位置与生物活性的相关 性的研究、带电性能与制备条件间关系的研究; (2) 羧甲基壳聚糖除具有促细胞生长的作用外, 在清除氧 自由基, 提高免疫力等生理功能方面的研究也应加强; (3)羧甲基壳聚糖在人工皮肤、人工骨、等组织工程材料 方面的研究。
壳聚糖功能产品的研制、开发及应用在我国 正迈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研究成果逐步实用化。 其产品附加值高, 经济前景广阔, 有利于充分利用 海洋资源, 促进可持续发展。
戊二醛的加入量对抗拉强度及伸长率的影响
表 6 戊二醇加入量与抗拉强度与拉伸率的关系[2]
随戊二醛加入量的增加抗拉强力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6.3 醚化改性
与醚化试剂反应,常用试剂:甲基醚、乙基醚、 苄基醚、羟乙基醚、羟甲基等
图 6 O-羧甲基壳聚糖和N-羧甲基壳聚糖
羧甲基取代的位置不同 ,可以的到不同的取代产物
常用的交联剂是戊二醛,环环氧氯丙烷,乙二醇二缩水甘 油醚等。
表 5 壳聚糖含量与拉伸强度和伸长率的关系[2]
算膜的抗拉强度: S=F/L,式中:S—抗拉强度,N/m;F—试样断裂时的拉力,N;
L—试样的宽度,m [2]. 刘越,黄家兰.壳聚糖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9.22(5):23-26.
图 7 壳聚糖(A)和羧甲基壳聚糖(B)的红外光谱
[4]. 杨前荣,陈 新, 邵正中.天然聚电解质壳聚糖/羧甲基壳聚糖配合物膜的研制[J].化学学报, 2005 ,63(4):259-262.
确定糖苷键的构型
测定脱乙酰度
了解羟基和氨基被取代的程度
了解氢键的情况及结晶度的改变
判断壳聚糖被改性的情况
壳聚糖中氢键
[1]
分子内
分子间
图 4 壳聚糖以及其氢键结构
氢键的存在和壳聚糖长链的规整,使壳聚糖分 子容易形成结晶区。晶相区所占重量的百分比就是 结晶度,高分子化合物的熔点、杨氏模量、透水和 透气性、吸附气体或液体的能力等,主要取决于结 晶度。
[1]. 蒋挺大.壳聚糖[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8-22.
5. 壳聚糖的制备
化学制备法、生物降解法、机械加工法
如下流程[1];
虾壳 稀酸溶液搅拌
1.5h
加入氢氧化 钠水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