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维菌素及其复配剂防治棉铃虫的效果

合集下载

阿维菌素类杀虫剂

阿维菌素类杀虫剂

阿维菌素类杀虫剂引言阿维菌素类杀虫剂是一种有效的化学杀虫剂,常用于农业和园艺领域。

它的作用机制是通过中毒昆虫的神经系统,有效地控制和消灭害虫。

本文将介绍阿维菌素类杀虫剂的定义、作用机制、使用方法以及可能的副作用。

定义阿维菌素类杀虫剂是一类化学合成杀虫剂,主要成分是阿维菌素。

阿维菌素是一种天然产物,被提取自土壤细菌。

它被广泛用于农业和园艺领域,以控制各种害虫,例如蚜虫、白蚁、甘蔗象甲等。

作用机制阿维菌素类杀虫剂对害虫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影响其神经系统而杀死它们。

当害虫接触到阿维菌素类杀虫剂时,阿维菌素会进入害虫体内,并抑制神经递质的正常传递。

这导致害虫的神经系统无法正常工作,最终导致它们的死亡。

使用方法阿维菌素类杀虫剂可以以液体、粉末或可溶性颗粒的形式使用。

使用时,应按照产品说明进行正确的配比和稀释。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使用方法:1.喷洒:将阿维菌素类杀虫剂溶解在适量的水中,用喷雾器均匀地喷洒在受影响的植物表面。

这是一种常见的方法,适用于大面积的农作物。

2.浸泡:将植物的根部或种子浸泡在阿维菌素类杀虫剂溶液中,使其吸收杀虫剂并抵抗害虫的入侵。

3.熏蒸:将阿维菌素类杀虫剂插入火炬或蚊香中,然后点燃。

熏蒸可以在室内或室外使用,用于控制蚊虫等飞行昆虫。

使用阿维菌素类杀虫剂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阅读并遵守产品说明书上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指南。

•确保在使用杀虫剂期间戴好手套、口罩和其他必要的防护用品。

•在使用杀虫剂后,避免直接接触害虫或杀虫剂残留物。

副作用阿维菌素类杀虫剂在正确使用的情况下,对人类和其他非目标生物的健康影响较小。

然而,滥用杀虫剂或过量使用可能导致以下副作用:1.毒性:阿维菌素类杀虫剂可能对人类和其他非目标生物产生毒性作用。

因此,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上的建议用量使用,并遵循农药和杀虫剂的正确使用指导。

2.环境影响:阿维菌素类杀虫剂的使用可能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过量使用杀虫剂可能导致土壤或水体的污染,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阿维菌素可防多种害虫

阿维菌素可防多种害虫

“5.5%阿维•毒死啤乳油”可防多种害虫近年来北农大新技术开发总公司在阿维菌素应用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连续几年对多种害虫进行田间药效试验。

试验表明,阿维菌素对棉铃虫、害螨、斑潜蝇、梨木虱、小菜蛾、菜青虫等害虫均具有极强的杀灭作用,应用前景良好。

但由于生产成本较高,导致制剂价格偏高。

因此我们选用毒死蜱与阿维菌素复配进行制剂研究,经反复试验,研制开发成功了5.5%阿维•毒死蜱乳油。

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的工作。

1. 复配配方选择了毒力机制不同的有机磷类农药毒死蜱。

试验表明,阿维菌素与一定量的毒死蜱复配后,不仅减少了生产成本,而且降低了制剂毒性,提高了制剂安全性,防治效果也有所增加。

2. 室内用萝卜蚜按FAO推荐的生测方法进行了毒力测定,求得共毒系数确定了毒死蜱的最佳添加量。

3. 在有效成份的分析方法研究中,根据阿维菌素与毒死蜱的特点,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进行分析测定,精密度好,准确度高。

4. 剂型加工研究中,重点进行了溶剂选择、乳化剂选择、乳液稳定性试验、剂型稳定性试验工作。

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由北京农业大学新技术开发总公司所属的北京农大试验药厂进行了10次中试生产,取得了中试试验数据,工艺流程及质量监控条件,并拟制了符合我国有关规定的企业标准编制说明。

5. 经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研究所测定表明,该制剂对人鼠经口、经皮毒性均属低毒,制剂对雄性人鼠经口LD501260 mg/kg,经皮LD50大于2150mg/kg,对雌性大鼠经口LD50926mg/ kg,经皮LD50大于2150mg/kg,测试表明,该制剂对家兔皮肤和服无刺激性。

6. 经河南、山东两地大田试验表明,该产品对棉铃虫具良好防效,1 000倍防效明显优于1000倍48%乐斯苯乳油及155倍1.8%齐螨毒乳油的防效。

并且保顶、保蕾效果优于对照农药。

经广西、四川两地大田药效表明,该产品对柑桔全爪螨具良好防效。

1000倍防效与0. 2%齐螨素1000倍防效相当。

阿维菌素

阿维菌素

市面上的吡虫啉主要有5%、10%、20%、 25%、30%、35%、60%、70%等,剂型 主要是可湿性粉剂、微乳剂、悬浮剂、乳 油、水分散粒剂等
戊唑醇
戊唑醇是一种高效、广谱、内吸性三唑类杀菌农药,具有保护、 治疗、铲除三大功能,杀菌谱广、持效期长。青岛浩瀚高科专家组与 新西兰技术专家研究发现:与所有的三唑类杀菌剂一样,戊唑醇能够抑 制真菌的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 戊唑醇在全世界范围内用作种子处理剂和叶面喷雾,杀菌谱广,不 仅活性高,而且持效期长。戊唑醇主要用于防治小麦、水稻、花生、蔬 菜、香蕉、苹果、梨以及玉米高粱等作物上的多种真菌病害,其在全球 50多个国家的60多种作物上取得登记并广泛应用。该品用于防治油菜 菌核病,不仅防效好,而且具有抗倒伏,增产作用明显等特点对病菌 的作用机制为抑制其细胞膜上麦角甾醇的去甲基化,使得病菌无法形 成细胞膜,从而杀死病菌。 该品属三唑类杀菌农药,是甾醇脱甲基抑制剂,是用于重要经济 作物的种子处理或叶面喷洒的高效杀菌剂,可有效地防治禾谷类作物 的多种锈病、白粉病、网斑病、根腐病、赤霉病,黑穗病及种传轮斑 病及早稻纹枯病等。
4.7 双草醚对水稻ALS抑制作用规律 合理用量下,5叶期以后双草醚对籼稻ALS基本无抑制。其对粳稻的ALS的抑制5d达到峰 值,随后逐渐减小,9d时基本无抑制。田间表现为,粳稻用药3d开始有黄化褪绿现象, 10d后开始恢复,返青。粳稻上这种短时的抑制对最终产量的形成没有影响。对于首次 使用双草醚的地区应做好解释说明工作。 综上所述,双草醚是一种高效的水田除草剂,对目前水田一些恶性杂草有特效。但是, 在实际应用上,还有诸范围的扩 大,农民对其特性的逐渐了解,用药技术会逐渐成熟。
3、防治梨木虱可在若虫发生初期至未被黏液完全覆盖前喷药,每代均匀喷药一次即可, 可用2%乳油3000-4000倍液或1.8%乳油2500-3500倍液均匀喷雾。 4、防治瓜果蔬菜及豆类红蜘蛛可用2%乳油3500-4500倍液、1.8%乳油3000-4000倍液 均匀喷雾。 五、注意事项: 1、该药无内吸作用,喷药时应注意喷洒均匀、细致周密。2、该药对红蜘蛛卵效果差, 建议复配杀卵剂。3、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4、夏季中午时间不要喷药。5、储存本产 品应远离高温和火源。6、收获前20天停止施药。7、避免药剂与皮肤接触或溅入眼睛, 如遇此情况立即用清水冲洗,并请医生诊治。

棉铃虫综合防治技术

棉铃虫综合防治技术

棉铃虫综合防治技术和煦的阳光下,绿油油的棉田里,看上去静悄悄的。

然而,在这平静的表象下面,一只只狡猾的虫子,在繁茂的花蕾和花铃中,肆无忌惮地爬来爬去,寻找着稚嫩的棉铃作为它们的美食。

这就是棉农们最憎恨的害虫——棉铃虫。

棉铃虫属于鳞翅目,夜蛾科昆虫。

它危害棉花、玉米、麦类、辣椒、番茄等多种作物,但以危害棉花为主。

棉铃虫从形态发育上可分为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棉铃虫以蛹的形式在棉田里过冬,大致分布在地表2.5厘米至6 厘米的土壤中。

第二年三月份以后,日平均气温上升到6摄氏度以上时,蛹羽化成成虫,也就是我们说的“棉蛾子”。

当温度上升到23摄氏度以上时,狡猾的棉蛾子在晚上出来觅偶交配,一头雌蛾可产500到1000粒卵,而且,它们会把卵产在幼嫩的叶子上和花蕾上,以便幼虫一经孵化便有食物可以享用。

对棉花产生危害的,就是我们刚才看到的棉铃虫幼虫。

幼虫有多种体色,有绿色、黄色、淡红色等等,体表有灰色的尖刺;腹面有黑色或黑褐色的小刺。

棉铃虫幼虫有取食棉花顶尖、花蕾、花铃的习性,棉花的顶尖往往是棉花的生长点,生长点被棉铃虫幼虫吃掉,就变成了无头棉,不会再长出新芽,棉农称为“公棉花”或“无头棉”。

随着棉铃虫幼虫的长大,又开始啃噬花蕾和花铃,一只幼虫,可以钻蛀10到20个花蕾或花铃,受害的花蕾不能正常开放成花铃,严重时枯黄脱落;受害的花铃,为黑褐色水浸状斑,严重时布满黑点,僵化脱落。

由于棉铃虫幼虫的危害,棉花出现不同程度的减产,给棉农们带来了经济损失,20世纪90年代,棉铃虫害曾经造成长江流域棉区20%~30%减产,黄河流域曾经造成过绝收的损害。

棉铃虫对于棉花的危害还有另一个方面,那就是棉铃虫不像其他的害虫一样,一年只发生一代,在适合的温度下,棉铃虫可以发生三代到七代。

棉铃虫卵的孵化期3到7天左右,幼虫期15-20天,蛹期18天左右,成虫期一般为7-10天,这样一个周期算下来,大约45天到55天左右,这一个周期,我们也称作一个世代,一年中,棉铃虫可以经过几个世代。

5%阿维菌素·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防治棉田4代棉铃虫效果

5%阿维菌素·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防治棉田4代棉铃虫效果
中 国棉 花 ・ 5 阿维菌素 ・ 高 效 氯 氟 氰 菊 酯 水 乳 剂 防治 棉 田 4代 棉 铃 虫 效 果 ・ 2 0 1 5 ,4 2 ( 4 ) : 2 7 -2 8
5 阿 维 菌素 ・高效 氯 氟氰 菊 酯 水 乳 剂 防 治 棉 田 4代 棉 铃 虫效 果
顾 金祥 , 杭浩 , 徐 翠芳 , 张 乃华 , 王苹 。 赵玉 伟 ( 江苏省 盐城 市 亭湖 区植保植 检 站 , 江苏 盐城 2 2 4 0 0 0 )
采 用“ DM RT” 法 。
棉花蚜虫, 7月底 每 6 6 7 m 用 1 5 扫螨净 3 O mL 对水 5 0 防 治棉 花 红 蜘 蛛 。 试 验 设 5 阿 维 菌 素 ・高效 氯 氟氰 菊 酯 水 乳 剂 ( 江 苏剑 牌 农 药 化 工 有 限公 司 ) 有 效成 分 7 . 5 、 1 5 . 0 、 3 0 . 0 g・h m_ 。 , 1 阿 维 菌素 乳 油 ( 江 苏克 胜 集 团股 份 有 限公 司) 有效成分 2 1 . 6 g・h m_ 。 , 2 . 5 高 效 氯 氟 氰 菊 酯 乳油( 江 苏扬农 化 工 集 团有 限公 司) 有效成分1 5 . 0 g・h m 和 空 白 对 照 ( 喷清水) 6个 处 理 。 小 区 面 积 3 3 . 3 m。 , 4次 重 复 , 采 用随机 区组排 列。于 8 月2 5日下 午 ( 4代 棉 铃 虫 卵孵 高峰 期 ) , 采 用兴 旺
Gu J i n x i a n g,Ha n g Ha o , Xn Cu i f a n g , Z h a n g Na i h u a , Wa n g Pi n g , Z h a o Yu we i
摘要 : 为 有效 防治棉 花 4代 棉铃 虫 , 采用 5 阿维 菌 素 ・高 效 氯 氟氰 菊 酯水 乳 剂 、 l 阿维 菌 素乳 油 、 2 . 5 高 效氯 氟氰菊 酯乳 油 3种 药剂进 行 田间试验 。结果表 明, 5 阿维菌 素 ・高效 氯 氟氰菊 酯水乳 剂 1 5 、 3 0 g・ h m 用 药 1次 7 d后 防效达 7 7 . 2 3 、 8 0 . 3 5 , 显著优 于其 他 药剂处 理 。建议 生产 上使 用 5 阿维 菌 素 ・

种植技术-甲氨基阿维菌素效果怎么样?

种植技术-甲氨基阿维菌素效果怎么样?

种植技术-甲氨基阿维菌素效果怎么样?
种地网整理了甲氨基阿维菌素的产品特点和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以下列举出来供网友们参考。

甲氨基阿维菌素防虫原理:
甲氨基阿维菌素一般为白色或淡黄色结晶粉末,属于新型高效、广谱抗生素类杀虫剂、杀螨剂。

杀虫原理为影响神经膜氯离子通道和-氨基丁酸受体而致效,由于作用机制独特,害虫不易产生抗药性,对害虫主要是胃毒作用,兼具触杀作用,能有效地溶入作物表皮组织,具有较长的持效期。

甲氨基阿维菌素对刺吸式口器和咀嚼式口器害虫有很好的防效,对螨类、鞘翅目和同翅目害虫也有较高活性。

甲氨基阿维菌素的使用方法:
1、防治棉花棉铃虫:每亩用2.2%微甲氨基阿维菌素乳剂10--15毫升,兑水50千克进行喷雾。

2、蔬菜小菜蛾、甜菜夜蛾防治方法:每亩用 2.2%微甲氨基阿维菌素乳剂10--15毫升,兑水40--50千克进行喷雾。

3、蔬菜蚜虫防治方法:每亩用2.2%微甲氨基阿维菌素乳剂8--12毫升,兑
水40--50千克进行喷雾。

4、黄跳甲的防治方法:每亩用2.2%微甲氨基阿维菌素乳剂15--20毫升,兑水40--50千克进行喷雾。

甲氨基阿维菌素的使用注意事项:
1、对鱼类、水生生物敏感,切勿直接施用于水体。

对蜜蜂毒性较高,在作物开花期不宜使用。

2、若误服应催吐,并立即送医院诊断。

3、甲氨基阿维菌素属于易燃品,在贮存和运输时请远离火源,应贮存在通风、干燥的仓库中。

4、甲氨基阿维菌素严孓潮湿和日晒,不能与食物、种子、饲料一同存放。

6%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防治棉花棉铃虫药效试验

6%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防治棉花棉铃虫药效试验

6%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防治棉花棉铃虫药效试验作者:徐东屈云涛刘永来源:《吉林蔬菜》 2012年第9期徐东屈云涛刘永(山东省鱼台县农业局272300)棉花棉铃虫是我地区棉花生产上的一大重要害虫,其发生群体大,繁殖快,危害较重。

近年来随着环境条件的改变和连续用药,其抗药性有所增加,为了寻求高效、安全、低成本的新农药,我们于2012年在鱼台县进行了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防治棉铃虫的试验,取得显著防治效果,现简介如下。

1试验设计与调查试验设在鱼台县王庙镇杜庄村,棉花品种为瑞杂816,试验田内棉花长势一致,虫口密度大,且分布均匀。

试验设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SC(有效成分:1.7%氯虫苯甲酰胺,4.3%阿维菌素SC,(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生产)1000倍、1250倍、1500倍,20%丁硫克百威EC(市售)3000倍,20%灭多威EC(济宁化工实验厂生产)1000倍及空白对照6个处理,小区面积66.7平方米,重复4次,小区随机排列,每小区喷药液量7.5千克。

调查时每小区取5点,每点固定两株,对每株的全部叶片、棉桃进行挂牌调查。

药前调查虫口基数,药后1、3、7天进行残虫量的调查,最后计算防治效果。

2结果与分析从表1中可以看出,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SC各处理防效随着药液浓度的增加而提高,其中1000倍和1250倍两处理药后7天的防效分别为97.2%、96.1%,高于20%丁硫克百威的防效,明显优于20%灭多威。

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SC1500倍液处理药后7天的防效为87.3%,与灭多威的防效相当。

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SC1000、1250倍两处理药后1天的防效均高于90%,说明该药剂速效性好,且7天后的防效仍稳定在95%以上,表明该药持效期长,对棉铃虫有较好的控制作用。

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SC是一种高效、安全的复配杀虫剂,其速效性好,持效期长,对棉铃虫防效较高,可以进行大面积推广。

农业生产万能杀虫剂“阿维菌素”25种复合配方

农业生产万能杀虫剂“阿维菌素”25种复合配方

万能杀虫剂“阿维菌素”25种复配方一、阿维菌素+杀虫剂(一)阿维菌素+菊酯类1、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

阿维菌素和高效氯氰菊酯复配后,触杀、胃毒、渗透性比较强,药效迅速。

主要用于十字花科蔬菜(白菜类、甘蓝类、芥菜类等)、柑橘等作物。

用于防治鳞翅目害虫比如菜青虫、小菜蛾、潜叶蛾等。

用在柑橘上时,一般在柑橘的嫩梢生长期开始喷药。

2、阿维菌素+高效氯氟氰菊酯。

具有触杀、胃毒和一定的趋避作用(让害虫不愿意接近)。

主要用于十字花科蔬菜(白菜类、甘蓝类、芥菜类等)、水稻、棉花、果树、小麦等作物。

用于防治小菜蛾、斜纹夜蛾、甜菜夜蛾、菜青虫、蚜虫、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叶蝉、蓟马、棉铃虫等害虫。

3、阿维菌素+甲氰菊酯。

两者复配,杀虫又杀螨,但没有杀卵的作用。

主要用于苹果树、棉花、十字花科蔬菜(白菜类、甘蓝类、芥菜类等)等作物。

用于防治鳞翅目害虫和刺吸式口器害虫以及叶螨类,比如红蜘蛛、白蜘蛛,还有小菜蛾等。

注意:两者混配后,不能和强酸、强碱类农药混用。

4、阿维菌素+联苯菊酯。

具有触杀、胃毒和比较强的渗透作用,同时具有速效性和持效性。

主要用于十字花科蔬菜(白菜类、甘蓝类、芥菜类等)、茶树等作物。

主要防治小菜蛾、菜青虫、潜叶蛾、茶毛虫、茶尺蠖(huo)等害虫。

尤其是在虫螨并发时使用,省时省药、效果不错。

5、阿维菌素+氰戊菊酯。

主要用于十字花科蔬菜(白菜类、甘蓝类、芥菜类等)、水稻等作物。

主要防治鳞翅目害虫,比如菜青虫、小菜蛾、二化螟、三化螟、大螟、稻纵卷叶螟等。

6、阿维菌素+溴氰菊酯。

两者复配后属于神经毒剂(可以使昆虫过度兴奋,麻痹死亡)。

药剂主要以触杀和胃毒作用为主,对菜青虫有一定的趋避和拒食作用(菜青虫不愿意接近和打药以后不吃东西而死)。

主要用于十字花科蔬菜(白菜类、甘蓝类、芥菜类等)以及豇豆、瓜类、茄子等作物,用于防治鳞翅目害虫和双翅目害虫,比如小菜蛾、菜青虫、美洲斑潜蝇等。

(二)阿维菌素+几丁质合成抑制剂类杀虫剂7、阿维菌素+氟铃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棉铃虫,属鳞翅目夜蛾科,是棉花生产上的大害虫,20 世 纪 90 年代曾在棉花上暴发为害,广泛分布在中国及世界各 地,主要蛀食棉花蕾、花、铃,也取食嫩叶。阿维菌素是由日 本北里大学大村智等和美国 Merck 公司首先开发的一类具 有杀虫、杀螨、杀线虫活性的十六元大环内酯化合物,由链霉 菌中灰色链霉菌 Streptomyces avermitilis 发酵产生。天然阿维 菌素中含有 8 个组分,主要有 4 种,即 A1a、A2a、B1a 和 B2a, 其总含量≥80% ; 对应的 4 个比例较小的同系物是 A1b、 A2b、B1b 和 B2b,其 总 含 量 ≤20%[1]。阿 维 菌 素 商 品 名 较 多,如害极灭、齐螨素、爱福丁、农家乐、除虫菌素等。化学名 称: 阿维菌素: 2,6-双脱氧-4-O-( 2,6-双脱氧-3-O-甲基-a-L-阿 拉伯糖基 - 吡喃已基) -3-O-甲基-a-L-阿拉伯糖基 - 吡喃已 基[氧 化]-3' ,4' ,5' ,6,6' ,7,10,14,15,17a,20,20a,20b-十 四 氢-20,20b-双羟-5',6,8,19-四甲基-6'-( 1-甲丙基) 螺旋[11, 15-甲撑-2H,13H,17H-呋喃]4,3,2-pq,2,6,[苯并双氧环八癸 炔]-吡喃-17-酮[2 -3]。
农技服务,2012,29(1) :53 - 54
责任编辑 胡先祥 责任校对 胡先祥
阿维菌素及其复配剂防治棉铃虫的效果
彭家曙
( 安徽省霍邱县众兴集镇农技站,安徽霍邱 237441)
摘要 进行了阿维菌素及其复配剂防治棉铃虫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 阿维菌素与毒死蜱和三唑磷复配后,对棉花棉铃虫的速效 性和持效性较阿维菌素均有所提高,建议在田间防治棉花棉铃虫时,使用阿维菌素与毒死蜱或三唑磷复配制剂,既可延长农药的使用寿 命,又可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关键词 阿维菌素; 高效氯氰菊酯; 毒死蜱; 三唑磷; 复配; 棉铃虫 中图分类号 S435. 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 - 8421(2012)01 - 53 - 02
于 6 月 25 日上午施药 1 次,此时棉花处于蕾期,棉铃虫 处于二代卵期和低龄幼虫盛期。调查方法: 施药前( 6 月 25 日) 调查棉铃虫基数( 卵和幼虫) ,施药后 1 d、3 d、7 d( 6 月 26 日、6 月 28 日、7 月 2 日) 分别调查残虫量; 药后 7 d 还调查棉 花花蕾受害数。每处理对水 600 kg / hm2 ,用山东卫士 WS-16 型手动喷雾器均匀喷雾。调查方法: 药后 1、3、7 d,每小区 Z 字型取样,调查残留虫量和棉花花蕾数,计算幼虫防效和保 蕾效果。 2 结果与分析 2. 1 防虫效果 从表 1 可以看出,30% 阿维菌素·毒死蜱 乳油用 2 250 ml / hm2 对棉花棉铃虫防治效果最好,防效几次 调查均在 90% 以上,5% 阿 维 菌 素 乳 油 用 648 ml / hm2 、540 ml / hm2 、432 ml / hm2 防效均较低。阿维菌素单剂用于防治棉 花棉铃虫效果不高,但和三唑磷、毒死蜱、高效氯氰菊酯复配 后防虫效果都显著提高,复配 7 d 后,防效高的为阿维菌素和 三唑磷复配,防虫效果为 96. 29% ,阿维菌素单剂用药量为 648 ml / hm2 对棉铃虫防治效果 3 d 后最高防效为 85. 49% 。 阿维菌素和高效氯氰菊酯复配后防治效果较其他 2 种复配 剂低。 2. 2 保蕾效果 7 d 后保蕾效果均为 70% 以上,15% 阿维菌 素·三唑磷微乳剂保蕾效果达到 93% ,各复配药剂保蕾效果 最低接近 80% ,最高可达 93% ,表明这几种阿维菌素复配制 剂对棉花棉铃虫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且对棉花安全。 3 结论
图 1 阿维菌素的化学结构
1 材料与方法 1. 1 供试药剂 5% 阿维菌素乳油( 南宁市德丰富化工有限 责科技
作者简介 彭家曙( 1967 - ) ,安徽霍邱人,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 广工作。
收稿日期 2011-12-27
有限公司生产) 、10% 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乳水乳剂( 以 下简称 10% 阿维菌素·高氯水乳剂,北京富力特农业科技发 展有限公司) 、30% 阿维菌素·毒死蜱乳油( 北京华戎生物激 素厂) 、15% 阿维菌素·三唑磷微乳剂( 四川禾康生物科技有 限公司) 。 1. 2 试验设计 每药剂设立 3 个浓度,每浓度设 3 个重复, 小区面积 30 m2 。用药量,5% 阿维菌素乳油 432 ml / hm2 、540 ml / hm2 、648 ml / hm2 ; 10% 高效氯氰菊酯水乳剂 675 ml / hm2 、 900 ml / hm2 、1 125 ml / hm2 ; 10% 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水 乳剂 450 ml / hm2 、600 ml / hm2 、750 ml / hm2 ; 30% 阿维菌素· 毒死蜱乳油 1 200 ml / hm2 、1 665 ml / hm2 、2 250 ml / hm2 ; 15% 阿维菌素·三唑磷微乳剂 600 ml / hm2 、1 200 ml / hm2 、1 800 ml / hm2 。
阿维菌素是一种新型高效广谱的杀虫杀螨剂[4],由于其 属于生物农药,发酵、制备工艺较为复杂,生产成本一直居高 不下,使得其推广应用受到相当程度的限制。阿维菌素、高 效氯氰菊酯、毒死蜱、三唑磷是生产上防治棉铃虫的常用药 剂,高效氯氰菊酯属于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毒死蜱和三唑磷 属于有机磷农药[5]。因此,将阿维菌素与这 3 种药剂复配可 以互补不足,充分发挥各自的长处。化学结构如图 1。2001 年,霍邱县众兴集镇农技站选用阿维菌素及其复配剂在该地 部分棉农中进行棉铃虫防治效果的试验。
该试验结果表明: 30% 阿维菌素·毒死蜱乳油用药量为 2 250 ml / hm2 和 15% 阿维菌素·三唑磷微乳剂田间用药量 为 1 800 ml / hm2 时对棉花棉铃虫有很好的防治效果,阿维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