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健康饮食周泳杉老师主讲(精编打印版)

合集下载

新世纪健康饮食-周泳杉

新世纪健康饮食-周泳杉

本文由cheqlq贡献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2008-企业家交流会— 2008-企业家交流会—新世纪健康饮食共一集周泳杉主讲早上我们聆听陈大会老师的报告,让我们了解到确实人生幸福的要素很多,而掌握这些幸福的要素,首先最重要的就是透过教育,透过传播.而我们在陈老师的演讲当中,我听到值得我们反思的问题,陈老师问说,请问我们知不知道,做父亲的应该是什么样子?做企业家的应该是什么样子?课程一开始也想借用陈老师的话,请问我们知不知道健康是什么样子?什么样的状态是个健康的状态?如果我们对健康的状态很陌生,要得到健康几乎是不太容易的一件事情.因为大多数人,可能会把亚健康, 或者是把病态当成是健康,还是借用陈老师的话,灾难就不远了.我曾经听人家说, 这个比喻很多人应该也都听过,他说不管你存折里面有多少个零,健康永远是前面那个一.可是听了陈老师的课之后,我发觉这个一前面还要加个正负数,德行不好的话, 一前面是负数,假如我们这个零愈多,我们负得愈多,因此感受到人生的经营有许多的秘诀. 然而我们今天很有幸,可以跟大家一起来探讨,什么是幸福的人生?我们应该把我们幸福的坐标订在哪里?因为在上这样的课之前,一般的人把幸福的坐标,可能放在赚钱,很多的钱,更多的钱.但是人生的阅历愈丰富,我们可以了解得到,在这个世界上钱不能买到的东西太多了.而且阅历愈深,了解到买不到的东西愈多,健康就是其中的一样.所以忽略了健康,让我们得到什么样的灾难?我想这些疾病都是过去我们所罕见的,像癌症,心脏病,糖尿病,肥胖症,骨质疏松症,等等的这些疾病. 我相信很多在七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大概都有同样的记忆,健康的讯息很畅通,因为随处可得.但是当我们冷静下来检视这些健康的结果,我们却发健康对我们来说, 或者是对大多数人来说,可能变成一个口号,为什么说是口号?因为它落实不了,得不到.问题出在哪里?我们今天要花一点点的时间,先来探讨这个问题,在国内卫生部统计,在一九五七年的时候全国死亡率里面,因为慢性病而死亡的,大概占所有死亡率的百分之二十三,到了二000增加到百分之八十点九.为什么经过半个世纪, 中国人的基因没有任何的变动,在基因的程序没有变动的情况之下,死亡的人数,死亡的原因,短短的半个世纪为什么有这么巨大的改变?这是我们看到的第一个现状. 第二个现状,我们也看到了其它的国家,所呈现出来类似的状况更为明显.早上陈老师跟我们分享了很多东西方价值观的比较,也让我们很触动的.原来我们这一生一直在追求的,某种西方的价值观,不一定是我们所想那么的幸福,那么的美满.其实这个现象比比皆是,在健康的领域里面,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在北美洲,在美国每三个人当中,就有一个人必须死于心脏病,我们看到.各位朋友,人生有必然吗? 或者是说人生有偶然吗?我们在经营人生的过程当中,我们带的是侥幸的心理,还是个非常稳当的,踏出我们人生的每个脚步?如果我们对健康是个侥幸的心理,说我不会那么倒霉,我一定不会是三个人当中的那一个.我们可能是抱着侥幸的心理来经营我们的健康,这是不可靠的.然而有很多事情的发生,都是结果,导致这个结果一定有原因.很多朋友都是搞企业的大家都清楚,把原因找出来,就能够避免掉错误的结果.所以为什么先进国家有人均的医疗,开销这么昂贵,健康的问题居然是如此的倒退,这是我们要思考的第一个问题. 再来癌症,癌症的高发率跟死亡率,也是已开发国家跟开发中国家非常头痛的问题.在北美洲每四个人当中,有一个人必须死于癌症,必须因为癌症而死.我们想想看,为什么比例这么高?然后我们又宣称,癌症的研发需要投入得很多,这样的状况跟我们的投入是不成比例的,完全不成比例.结果我们现在还在继续盲目的投入,这是二00二年美国的记录.当时我就在想,中国的状况是怎么样子?应该不至于像美国这么糟糕!因为二十年前我看到的数据,中国的癌症,还有心脏的发病率,远比美国低非常得的多.可是二十年后,我在最近得到一份报告,这是中国慢性病报告,是我们国家的卫生部疾病控制局,所发布的官方的文件.在这个文件它的结果让我大吃一惊,怎么说?这是二000年的数据,八年前的数据,它上面写到它说二000年的时候,全国死亡人数七百三十一万人当中有六百万人,注意七百三十一万人当中, 有六百万人是死于慢性病.而其中心血管疾病死亡的占二百五十万,其它的一百四十万是因为癌症而死亡的.所以换句话说,死于癌症的占百分之十九,死于心脏病的, 心血管疾病的占百分之三十四.我看了这个数字之后我十分的惊讶,因为这个数字已经将要超英赶美,快要超过了. 就是心脏病三个人当中,就有一个国人必须死于心脏病,癌症大概是五个国人当中,有一个今生就是注定要走这条路.能不能避免?各位朋友,可以避免.因为心脏病跟癌症都是结果,造成这个结果必有原因,把那个原因拿掉就好.我们这一生就会很清楚的告诉自己,我已经跟这个疾病绝缘,把原因找出来.所以最重要的不是在结果当中去懊悔,而是在原因当中去找寻,这叫做智慧,而不是情绪的一种发泄.所以看到这些数据,我相信它不是来威胁我们,来恐吓我们的,而是来提醒我们的.所以古人的智慧都是在看到有征兆出现,他就开始修正自己人生的方向,这是学习传统文化应该有的态度.医疗的进步并没有等于癌症的减少,这是我们在这几年来,看到的一个非常显著的现象,不管我们的医疗号称有什么样长足的进步,可是我们在全世界各地,看到癌症的发病率,死亡率,不但没有减少.我看到很多报告,都是呈现快速增加的结果,为什么?我们在思考追求这些技巧的进步,怎么没有如期的,如愿的, 把我们想要的疾病发病率给压下去?为什么没有做到?其实早上陈老师的课已经回答这个问题,因为这些技巧都是什么?都是数,没有道,没有道这些数不但发生不了作用,反而成为障碍. 二00七年全世界癌症,确诊病例是一千二百三十万例,这是全世界确诊的病例.去年因为癌症而死亡的人数,更高达七百五十万人,如果我们拿计算器一计算,除以三百六十五,我们可以发现每天因为癌症而死亡的,是两万多人.这比任何一场历史上发生的战争,都还要令人骇人听闻,两万多人.再来很多的朋友一定会问,健康的状态这么不好,可能是因为我们钱花太少了!所以钱花多点,可能健康会好一点.其实不然,我们看到了在美国,我们都用美国来做例子,因为不可讳言的,很多的价值观我们是希望跟他学习的.但是我们必须要冷静下来,看我们所学习的对象有没有问题?一九六0到一九九七年将近四十年,三十多年的历史当中,美国因为医疗所付出的费用,占他GDP的比例成长了百分之三百.也就是说每年都在增加医疗费用,它不是没有增加,而且它增加的幅度还不小.经过统计计算相当于美国人每赚七块钱美金,就有一块钱是花在医疗上.那我得告诉您,您所赚的薪水七块钱,就有一块钱要花在看病,可是你有三分之一的机率死于心脏病,你有四分之一的机率死于癌症,请问您可以接受这样的事实吗?我相信没有人可以接受这样的事实.但是我们却以这样的社会形态,来做为我们人生生涯规划的目标.可见得很多的生涯规划,可能出现了一些潜在性的危机,没有被我们侦测到,这是我们要很冷静去思考的问题.看了这么多的数据,不外乎是要提醒大家,有些现象它背后,或者潜在的一些问题,比我们想象中更为深刻,但是我们把它太简化. 另外健康的概念,我们一定要提高寿命,很多人在追求长寿,可是忘了一件事情, 长寿必须健康.国人平均寿命是七十一点五岁,但是平均的健康寿命却只有六十二点三岁, 我们就要问大家, 消失的这九点二年跑到哪里去?消失的这九点二年不是带病, 就是残疾.我相信在座的任何一位朋友,您的生涯规划一定不会算到这一块,就是说所有人,都不愿意自己的生涯规划,是朝这个方向走的.就我们幸福的坐标,一定不是在订在这里,大家总是希望在人生的过程当中,最后的那段旅程走得非常的坦荡, 非常的安稳,不要靠别人,那是最好,能不能做到?可以做到的.各位朋友,我们今天踏出的每一步,都在决定我们生命最终的归宿.我相信有敏感度的人,一定可以感受到这个状态,因为很多人在人生活了三,四十年之后,突然学习了传统文化.我们听到很多长辈他就很感慨, 他说如果人生再让我重来一次, 我一定不会那样子去经营. 有没有常听人家说这样的话?有.在中午的时候我们拍照,我心里感受就特别深刻, 因为拍照可以NG,NG就是重来一次.摄影师不是说第二次!第一次有七个人把眼睛闭起来,我们希望第二次的时候,大家状态好一点,再拍一次.第二次拍不好还可以再怎么?再补拍第三次,它可以重来.请问人生能不能重来?所以后悔,后悔,什么叫后悔?后悔都是事后才来悔,各位朋友,有没有意义?徒增我们的痛苦而已.所以人生只有一个真相,就是自作自受,听起来好像很痛苦,可是这是事实.我们今天的身体状态,我们整个人的精神状态,都是自作自受造成的,这是我们自己经营的! 更让我们不能接受的是什么?根据统计,国人晚年的医药费,占一生的百分之四十, 而且很大的比例是在临终前二十八天花光的, 为什么?因为那时候什么钱都敢花, 只要能买命那个钱很舍得.可是我们有没有想到生涯规划这一块?我们有没有把它考虑进去?很多人没有考虑的.所以我们很感谢很多人投入到这些统计上面,去为我们说明,我们的人生千万不要走这条路.因病返贫的状况非常普遍,二00四年,这是二00五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所显示的报告,它说到主要慢性病在二00四年的时候,他们就做了一个统计,发现慢性病住院的开销非常的惊人,一次的住院,这是单次的住院.他跟农村以及城镇,每人每年平均收入去做个比较,他发现一般的人生不起这种疾病,没办法生这种病.大家可以看到恶性肿瘤,也就是我们说的癌症,一次住院的费用是九千九百七十六块,高过农村人均收入二千九百多块,超过将近三倍这样的数字,所以穷人生不起疾病.城市里面也好不到哪里去,年收入也只九千四百多块钱.所以可比三十年一病回从前,这是很多现在很苦的一种写照. 而我们在自己病苦的过程当中,更让我们激起一颗心,想要去问为什么?可不可以避免?答案当然是可以的,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再来要建立起,要扭转这样的一个态势, 最重要的还是陈老师在早上说到的,价值观很重要.我们看到这么多的医疗,还保持这么多不健康的因素,我们就开始对我们的医疗,产生另外一种想法,我们就在想, 是不是我们医疗的方向有问题,方向出错?为什么会这样讲?我在医学界里面待过, 我看到很多的报告, 可能是很多一般的老百姓看不到的, 而这些报告都让我们很紧张. 譬如说这里要讲的医疗的纠纷,中国卫生部统计,每年国人因为药物的不良反应住院的病患,高达二百五十万人.什么叫做药物的不良反应?不是因为吃错药.药物的不良反应,是医生所开的药是对症,可是因为个体体质不同的差异,而造成他对这个药物有不良的反应,因为这样而住院的高达二百五十万.而因为这样的原因而死亡的, 居然高达二十万人,一年要死掉这么多人.不是因为吃错药,是因为对药物的反应不良,它比主要的传染病还高十倍.所以一般人认为生病了,吃药打针那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可是没有想到,吃药打针有什么?有风险. 所以讲老实话, 现在最有保障的是什么?是不要生病, 不要生病他就不吃药打针. 能不能不生病?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可是要达到这样的目标, 首先要落实科学发展观. 为什么?因为我们要先了解,健康是什么样子,这点就是根本性的问题.所以很多的病,我们看起来好像是吃出来的,这个案例我们可能看了不觉得怎么样.我告诉大家, 在一九七0年代,以色列因为医生罢工,医生罢工多久?一个月.结果那个月全国死亡率降低百分之三十四,这是事实.所以我们就在想,到底医疗带来的是什么样的状况?可是并不是叫我们说生病不要看医生,不是这个意思,而是让我们更加冷静的去思考,我们的医疗到底发生什么问题,方向错在哪里.确实很多的病是吃出来的,在专业性的术语里面,叫做医源性的疾病,或者叫做药源性的疾病.就是本来没有病, 因为治疗,因为服药,所产生另外一种衍生出来的疾病,有没有?有.当我们在了解这些医疗的状态,了解这些死亡的原因之后,开始我们就在思考,健康的问题应该怎么样来规划, 我们要找原因.所以找原因, 一定要研究什么?研究过来人的状态, 「欲知山下路,须问过来人」.谁是过来人?美国它是我们的目标,所以我们先看看它, 看看它再想想我们自己,如果我们的解决方案不如人家,那我们一定步它的后尘,这是肯定的. 所以它的状况是什么状况?我从数据里面看到,一九0七年到一九三六年,这三十年的过程当中美国疾病的成长,发生一个天翻地覆的变化.在美国第一位叫做心脏病死亡率,在这三十年短短的过程当中,这个单一的疾病,在美国死亡率居然增加百分之六十.而第二位的癌症,在这短短的三十年过程当中,居然增加百分之九十.请问这三十年到底发生什么事情,这两种疾病突飞猛进,步步高升?它到底发生什么事情?我是研究遗传工程的,就是从细胞里面把基因,把DNA拿出来,然后这一段切下接到另外一段去,我是做这个工作的.所以我了解基因的突变,一个民族不可能在短短的三十年当中, 有着这么显著的基因突变, 然后去造成单一疾病如此快速的增长, 不可能,做不到.这个疾病显然跟遗传没有关系,跟什么有关?很确切的,我们看到这三十年过程当中,在美国社会什么东西起的变化最大?饮食.就这三十年来美国社会医疗的进步, 赶不上饮食改变所带来的这种冲击. 所以我们找到了什么?找到元凶, 方向错了!过去我们把焦点都放医疗上,把焦点都放在技术的提升,医学的提升,告诉我们错了,这个方向是不对的方向. 举个例子,我们现在买车票,我们的目的地是北京,可是我们上车搭到了到广州的火车,搭错了.所以他的方向错了,他那个火车开得愈快,他离目的地愈远.所以我们现在整个社会,可能都充满着这样的一个现象,并不是我们进步得不够快,我们进步得可快,可是愈进步怎么样?反而离得愈远,因为他的方向错了.所以各位朋友, 经营人生有个非常重要的态度,就是人生的命运不在您跨出去的脚步有多大,而在于您走的方向对不对,方向对,再远都走得到.所以我们可以把急躁的心,慢慢的给放下来,先思考我们的方向对吗?在中国医书里面告诉我们,「上工救其萌芽,下工救其已成,救已成者,用力多而成功少」.什么是上工?当然这里是医书所讲的,所以这个工代表的就是医师,就是大夫,所谓上工指的是高明的大夫.上工是高明的大夫, 高明的大夫他在治疗病患,他处治的是小病;而下工是不高明的大夫,不高明的大夫治的是大病. 所以我们看到历史上, 很有名的一位医师叫扁鹊, 扁鹊我们都很崇拜他, 为什么? 因为他妙手回春,什么样大的疾病,到他那里,没问题,都可以医治.可是扁鹊告诉他的朋友说,「我的技术,我的医术不是最好的,我的二哥比我还好.」可是我们要知道扁鹊的二哥没人听过,因为他名气,知名度很低.为什么二哥知名度低?很多人就觉得奇怪,你二哥我们又没有听过,你怎么说他的医术比你高?扁鹊就说「我的二哥专门医治小病,他能在人得小病的时候就把他治好,他不至于成为大病.」再来他就告诉人家说,「我的大哥医术又比我的二哥好.」人家就听蒙了,你大哥是谁?没有人听过,没有人听过怎么会说他的医术好?他说你有所不知,我的大哥,就像我们陈老师早上说的望闻问切.「我的大哥有一种能力,他看你一眼,他就知道你三十年后要患什么病.所以他就会告诉你,现在要怎么调整,你要吃什么,你不要常发脾气, 你的价值观要怎么转变,然后你就可以避免三十年后会得到这个病.」我们看到医术最好的那个人,最没有知名度,知名度最低.可见得,我们就从这个故事里面看到, 中国的老祖先他的价值观,跟我们现在普世的价值观,有一定的落差.我们经营企业是不是也是这样?当然也是的,陈老师早上一直提到道,这道好像很玄,玄之又玄, 其实不玄,任何一个行业都可以入道.我们看到这是医书里面讲的话,这句话用在各行各业都适合,你看那个工可以换一换,可以是老师,可以是企业家. 因为我们跟海南海口监狱,有传统文化进监狱这样的活动,这样一个课程,专门是到监狱里面,去对服刑人员做所谓的伦理道德教育,我相信这几天,大家应该会看一些这方面的报告.这些干警到了庐江来跟我们做交流,他们告诉我们说,他们监狱都已经办成学校,这学校是什么学校?它是一所末端教育的学校.什么叫做末端教育?因为我们知道,我们这个人一生要接受好几种教育,第一种教育是什么教育?有的说是家庭教育.其实中国人是最懂教育的,告诉大家在古籍,在我们经典里面记载的,人生第一个教育叫做胎教,在妈妈的肚子里面就开始受教育,那叫胎教.第二种教育,才是进入到这个家庭当中接受家庭教育,所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再来是学校教育,再来是社会教育.而当这些教育都不发生作用,这个人最后会进到哪里去?前面这几种教育都不发生作用,就进监狱.所以这些干警自己认为,他们是末端教育的老师,他们是下工.他跑来告诉我说, 「你们是上工是救萌芽的;我们是下工, 我们是救已成的.」所以他告诉我们救已成者,用力多而成功少,监狱花的力气很大, 可是怎么样?效果有限,即使是有限也很了不起.所以我们常常在思考这个问题,一个社会真的它的选择很重要, 抉择很重要. 为什么说抉择很重要?因为我们这个社会, 如果我们的抉择错了,我们不拿钱来办教育,我们就要拿钱来盖监狱,这抉择.钱你不拿来做教育,就要把它拿来盖监狱,这是抉择.所以任何一个行业都可以入道,而这句话告诉我们的是什么?预防胜过治疗. 在中国卫生部的统计当中,如果一个人可以在健康上,预防上,花一块钱,他可以减少八块钱的医疗费用,跟一百块的抢救费用,这都是老祖先都已经讲过了.可是我们现代人,尤其是外国的先进国家以身试法,我们知道这早上说的,如果你不相信老祖宗的,「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那就以身试法.结果就造成现在癌症,心脏病,糖尿病这么的普遍,这是以身试法的结果.怎么预防?我们来看看这几个数据, 美国有个很知名的流行医学家,欧力斯特.怀特博士,他曾经统计到百分之五十的男性癌症,跟百分之六十的女性癌症,都是跟营养过剩有关的,营养过剩.什么是营养过剩?就是这些营养不但没有发挥它的作用,反而成为我们身体的负担.各位朋友, 营养好不好?很多人说好,但是愈多愈好吗?不是的.如果我们认为营养愈多愈好的话,那又进入到另外一个误区.所以早上我们听到《老子》讲,多积怎么样?厚亡. 一样的道理,我们吃那么多的营养放我们的肚子里面,最后怎么样?变成负担.所以听到了这句话,我们有没有得到什么样的警觉?有没有了解到怎么经营我们的健康? 聪明的人,有智慧的人他就了解.经营健康,避免癌症,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什么?不要吃太好.各位朋友,不要吃太好容不容易?好像很困难. 可是我们人总是很矛盾的,想到我们人生生涯的规划,希望有好的一个人生的句号.可是我们在每一步迈出去的时候,都跟这个方向相反,那这是不明智的一种人生生活方式.我们要学理智,传统文化就是让我们学什么?学理智,所以不要吃太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美国癌症学会也说,如果美国人可以采取低脂肪的饮食习惯,能够降低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九十罹患癌症的机率.如果不幸得到癌症,他可以采取低脂肪的饮食习惯,能降低百分之三十五到百分之四十癌症的死亡率.各位朋友,很多人就很羡慕,什么是低脂肪的饮食?这个我要吃,这个饮食可以让我避免,这么样高比例的癌症死亡率,这个好,所以很多人就问,什么是低脂肪的饮食?我相信很多朋友都听过这样的说法.所以很多人到了超市去买牛奶,就要喝脱脂的牛奶,把脂肪脱掉这是低脂肪的饮食.到肉摊去买肉的时候,说老板,我要精肉,我不要肥肉,这是低脂肪的饮食对不对?答案并不是正确的. 这个说法叫做科学的简化主义, 科学的简化, 我们太习惯把科学简化.各位朋友,营养它是一个整体的交互作用,它不是看单一个成分,它在身体里面所产生了什么效应,不是的.就像人类社会也是一样的,它是一种分工,它是一种交互作用,整体的交互作用,不能单一的把脂肪拿出来看. 而为什么科学家把它拿出来看?因为它只是做为一个代表而已.什么代表?我们来看科学家的统计,他把食物分成动物性的食物,跟植物性的食物.动物性的食物里面,我们看到所有动物来源的食物,跟脂肪的相关性都很高,也就是说动物性的食物里面,具备的脂肪含量,远比植物性的食物还要多.所以营养学里面,就把动物性的膳食称之为高脂肪的饮食.并不是说把动物性的膳食脂肪拿掉,叫低脂肪的饮食,不是的,这在专业的术语上是个很大的误解,误区.那什么是低脂肪的饮食?就是植物性的膳食,讲得更通俗一点就叫素食,植物性的膳食就是低脂肪的饮食.因为动物性蛋白跟脂肪的摄取,它的相关性超过百分之九十,所以往往科学家,营养学家,是用脂肪的含量来做为动物性膳食的一个指标.所以下次我们再听到高脂肪的饮食,我们心里浮现的不是脂肪,而是什么?肉食,所有动物性食物都是高脂肪的饮食.即使你把它的脂肪拿掉,它还是叫做高脂肪的饮食,这点很重要.高脂肪的饮食,也就是肉食造成健康慢性病的一个威胁,有没有证据?有的,很多研究已经都很清楚的告诉我们这点. 可是最有名的是康乃尔大学,一个营养学的教授叫坎贝尔,坎贝尔教授他被喻为是二十一世纪营养学的爱因斯坦,这个教授非常的了不起.他曾经在一九八一年,就是上个世纪一九八一年,到中国来做过一次中国健康调查报告.为什么选择中国?因为当时中国人吃的膳食,我想七0年代的人应该都有印象,八0年代人可能印象比较不那么深刻.了解到那个时代的人吃得都比较不好,以现在的眼光来讲,吃得都比较不好;可是以营养学的眼光来看,其实是吃得比较好,他是吃得比较健康的.结果坎贝尔教授因为看上中国吃的膳食结构,比较合理,所以他找到这片土地,为了就是研究合理的膳食带来的健康状态.再去和美国社会不合理的膳食,所造成健康的病态去做个比较,他要的就是这个,结果他得到了.他在全国找到六十五个县,每个县找到一百个人,六千五百个人为他们定期抽血,这六千。

周泳杉新世纪健康饮食一3篇

周泳杉新世纪健康饮食一3篇

周泳杉新世纪健康饮食一第一篇: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健康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之一,而饮食是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个合理的饮食结构不仅有利于维持身体健康,还能帮助人们更好地工作和生活。

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健康饮食可以提高身体免疫力。

合理的膳食结构可以提供足够的营养素和能量,从而使身体的机能保持正常,提高身体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另外,含有大量纤维素的食品如蔬菜、水果等,可以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

健康饮食还可以保持身材。

通过控制饮食结构和摄入的热量,可以达到减肥的目的,从而保持身材。

此外,坚持合理的饮食结构和运动可以使身体更加健康,提高身体的代谢率,有利于减少脂肪囤积。

总之,健康饮食对人们的身体机能、免疫力、身材等各个方面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坚持健康饮食,合理搭配食物,从而保持身体健康。

第二篇:健康饮食的食物组合合理的食物组合对健康饮食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具体来了解一下:1.主食:应以粗粮和杂粮为主,如玉米、糙米、紫米等,这些食物含有较高的膳食纤维和维生素B族,有益于肠胃健康和造血功能。

2.蛋白质类食物:可以选择肉类、鸡蛋、豆类等,蛋白质是身体重要的组成部分,有助于生长、修复身体组织和增强免疫力。

3.蔬菜、水果:可以摄入大量的膳食纤维和维生素C、维生素E等。

蔬菜可以选择绿叶蔬菜、根茎类蔬菜、豆类蔬菜等,水果可以选择含有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丰富的水果,如苹果、橙、梨、猕猴桃等。

4.乳制品:可以选择牛奶、酸奶等,乳制品含有丰富的钙,有助于骨骼发育和维持身体健康。

除此之外,还需要适当地摄取一些油脂,如鱼油、橄榄油等,这些油脂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有助于心血管健康和维护皮肤健康。

总之,食物的组合需要符合营养平衡原则,摄入适量的营养素,达到保持身体健康的目的。

第三篇:健康饮食的生活建议除了食物组合外,健康饮食还需要注意一些生活建议:1.正常作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身体的恢复和健康。

周泳衫健康饮食第4集

周泳衫健康饮食第4集

新世纪健康饮食 周泳杉老师主讲 (第四集/共17集) 2008/2/1012:00 - 46:00 骨质疏松症(42:00 - 46:00) BMD骨质密度检测之探讨(BMD与骨折、肥胖、乳腺癌之关系)46:00 - 51:00 自体免疫性疾病(免疫系统偏差,攻击自身细胞)如:关节炎、I型糖尿病 48:30 - 10:25(第5集) 第I型糖尿病与牛奶的关系尊敬的各位朋友,大家好。

上一集跟大家谈到,植物性的膳食与动物性的膳食和我们人体健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我们举到大肠癌、乳腺癌来跟大家做一个分析报告,从这些疾病我们可以看得到,饮食的结构和这些疾病事实上息息相关。

上一节我们提到乳腺癌,大家可以看到,不但是脂肪的比例影响着乳腺癌的发病率,动物性膳食,还有精致的碳水化合物,蛋糕、饼干,把碳水化合物细致化、精致化,这些食物统统会提高女性罹患乳腺癌的比例。

因此这个饮食结构在现代人的生活当中,我们看到非常的普遍,随手都可以得到这些饮食。

所以相对的,现代人罹患乳腺癌的比例也直线的在攀升。

我们首先看到了北美洲妇女乳腺癌比例的上升,短短的几十年,现在在2000年的数据是八个人当中有一个人会罹患乳腺癌,这个数字非常的可怕。

我们又提到,基因在乳腺癌的罹患比例上,其实做的贡献并不是很主要的,主要还是在饮食跟生活的习惯上。

乳腺癌既然这么样的可怕,我们一定要对它有所防范,可是我们非常遗憾的是,在这几年我们看到很多的报导,传来的消息都不是非常可喜的。

在最近我看到一篇报导,是在联合报里面所报导的一个状况。

它报导台湾的女性乳腺癌发生率虽然只有美国的一半,但是罹患乳腺癌的年龄却有下降的趋势。

新世纪健康饮食 周泳杉老师主讲 (第四集) 2008/2/101新世纪健康饮食 周泳杉老师主讲 (第四集) 2008/2/102据台大医院的统计,该医院三十五岁以下罹患乳腺癌患者的比率居然高达了9﹒2%。

也就是在所有罹患乳腺癌的妇女他们把它做一个分析,从年龄上去做分析,结果他发现,三十五岁以下的患者居然占所有病患的9﹒2%,接近十个百分点。

周老师健康饮食丑

周老师健康饮食丑
可是如果我们吃太多的动物性膳食,动物性膳食由于缺乏纤维素,因此我们肠子的蠕动,就会受到阻碍。再加上小肠的长度,这么的长,它没有办法很快速的排出去的时候,肉品的残渣,就在我们的肠子里面腐烂。造成我们肠子第一个吸收到很多的毒素,第二个是肠内菌种的生态,就会因此而改变。这些毒素会让益生菌没有办法生存得很好,反而让一些有害的菌种滋生。这也是我们前面跟大家沟通过的问题,那就是「物必自腐,而后虫生」。我们自己的体质确实靠我们自己来建立,建立好的体质就要顺应自然,人的身体适合吃什么样的饮食,这是自然的规律;我们背着自然的规律而走,人体就会产生疾病。人的肠子这么的长,它最主要就是用来,适应人类消化植物性的膳食,而不是动物性的膳食。
往消化道里面走到了胃部,我们上一节课也跟大家说过,胃部胃液的分泌,肉食动物是素食动物胃液强度的二十倍。原因是因为这么强的胃酸,是为了适应肉食动物,牠分解肉食的状况。如果我们吃太多肉,我们的胃部就必须被强迫分泌更多的胃酸,这个时候我们的胃部,就可能受到这些强酸的影响,久而久之,就很容易形成一些溃疡的状况。过多的胃酸在休息的时候,它可能又会顺着我们的食道逆流回来,伤害到我们的食道跟咽喉。所以现在很多的人感觉到咽喉,莫名其妙的有这样沙哑、肿痛的现象。但是话并没有讲很多,或者是也没有感冒的症状,这个时候可能就是胃液灼伤的现象。这个状态只要减少肉食的摄取,或者是把肉食的摄取断掉,暂时的断掉,以蔬食来做食物的主要摄取,过一段时间,甚至不用吃胃药就可以痊愈。这也是现代人非常普遍的小毛病,不过这个小毛病拖久了之后,我们的咽喉就会受到很大的损伤,甚至于我们的食道也会受到很大的伤害。这是医学上的常识,希望各位朋友可以做为参考。
但是很多的朋友听到这里,也许会认为这是特例,或者这是东方人的例子,有没有西方人的例子?有的。这张投影片我们看到这位先生,九面奥运短跑金牌卡尔路易斯。卡尔路易斯曾说我参赛表现最佳的一年,正是我开始吃素的那一年。我想卡尔路易斯是所有关心体育讯息的朋友,非常熟悉的一位运动明星。他在奥运场上金牌的数目,也是很少人有办法达到这样的金牌数目。他一开始的时候并不是素食者,而是后来他调整了他的饮食之后,他发现素食让他的体力更佳的,更上一层楼。甚至于这位运动家还是严格的素食者,连牛奶跟鸡蛋一点都不沾的,他在做集训的时候。这个状况告诉我们,因为人类在消化肉食的时候,要付出很大的能量。一般来讲临床医学做过这样的研究,它发现在能量的获取上,我们吃蔬菜水果,大概可以回收百分之九十的能量。因为蔬菜水果吃到人体里面,它要经过消化,消化也需要浪费能量。而消化蔬菜水果对我们的生理构造来讲,它的负担比较少,比较容易。

【善书述要】新世纪健康饮食(周泳杉博士)5

【善书述要】新世纪健康饮食(周泳杉博士)5

【善书述要】新世纪健康饮食(周泳杉博士)565、大肠在吃进高纤维食品时,这些高纤维的植物食品,就像刷子一样,可以帮我们刷掉大肠壁上的一下毒素,从而降低癌症的发病率。

66、心脏病的元凶是什么?我们把一条血管想象成一条河流,里面如果摄入太多的胆固醇,饱和脂肪酸,以及动物蛋白,血液会变粘稠浑浊,血管壁慢慢就会沉积这些东西。

本来血管壁有弹性,官腔宽大的,当这些浊垢沉积在血管壁上时,血管壁变厚,弹性下降,官腔变狭窄,这就叫动脉硬化,好像长时间不清理的自来水管,管壁都长垢,很容易堵住一样。

这时如果我们还不知道改变饮食习惯,等待我们的就是心脏病或搭桥手术。

67、美国膳食研究会做了个实验,让两组心脏病的病人,一组基本吃素,另一组病人爱吃什么,继续吃什么,同时服用治心脏病的药,结果一年后发现,第一组的病人胆固醇大为下降,连药都没吃,只是食疗,心慌胸闷,普遍都减轻了。

而第二组吃药没有改正饮食方式,居然没有任何效果,而且胸闷心悸的现象还继续存在。

这真印了古中医讲的,吃药不忌口,忙坏大夫手。

一般传统中医,都会告诉病人,要吃清淡来养身体。

68、肥胖不仅影响人的行动,更影响身体健康,肥胖不只是单一的疾病,它会因此引发出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还有骨关节性疾病等。

所以古人讲,有钱难买老来寿,腰带长寿命短。

69、减肥第一不能求速度,靠药物还有手术快速减肥的并不是健康的,而采取纯天然素食,往往既安全,又稳定健康。

70、现在人对吃素有些误解,认为喝牛奶吃鸡蛋,还有吃些甜品都是属于吃素,严格意义上,素食应该远离鸡蛋牛奶,还有各类精制的甜品,如蛋糕饼干等。

鸡蛋的胆固醇最高,牛奶的酪蛋白能促癌,加重结石,各类甜品,对肥胖的消除,不仅没有帮助,反而增加负担。

71、为何营养越来越丰富,但骨质疏松却比以前更多,严重骨质疏松的病人,可能打一个喷嚏肋骨就断了,在颠簸的路上坐车,一不小心可能就骨折。

所以这种病人很脆弱。

有人说,喝牛奶补钙,预防骨质疏松,牛奶里钙质含量确实高,但我们发现美国人把牛奶当白开水喝,欧洲国家喝牛奶更多。

周老师健康饮食辰

周老师健康饮食辰
新世纪健康饮食 周泳杉老师主讲 (第十五集) 2008/2/13 上德传播公司 档名:52-253-15
尊敬的各位朋友,大家好。上一节我们跟大家谈到的是饮食与环境的关联性。温室效应在这几年,由于很多的科学研究得到了很多确切的结论,让很多的人开始关心这样的一个议题。在上一次的课程当中跟大家提到的饮食与温室效应的问题,现在慢慢的也受到了很多科学家的认识。大家看到了现代的养殖业,还有现代农业,对于环境的破坏,慢慢的也了解到这些破坏都跟温室效应有直接跟间接的关联性。上一节最后我们跟大家分享到的是,饲养这些牲畜,本身它也会产生很多温室效应的气体,像是二氧化碳。大家现在已经很清楚,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一个很主要的温室效应气体。养一头牛每一年大约产生四千公斤的二氧化碳,这个我们在上一节课已经说到了。
我们再来看下面这张投影片,全球水位上升,地球需要重绘,我们看到,上面这个地方是北京市区的一个地图,这是科学家用电脑模拟出来的一个状况,如果海平面上升,这些地方将会被淹没。而下面这个图片是以电脑模拟的方式来模拟上海地区在海平面上升之后的一个影响,冲击比北京还要大,可能整个太湖都将会被涵盖在淹没的区域里面。而整个沿海地区是,我们现在几乎很多国家经济最发达的地区都在沿海地区。我们投入这么多的金钱,这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是我们一定要考虑到大自然的因素,大自然的因素如果我们没有考虑进去的话,那么这些人力、物力、财力可能会在极为短暂的时间当中都统统被淹没。我们有没有想过这些努力,如果遇到这样的一个大自然的灾害,是否会在一夜之间落空?这都是我们现在政策面可以去预防的事情。
今天我们接下来探讨这样的一个议题。这一张投影片我们看到,集约养殖牲畜会产生大量的甲烷。在圆形的比例图上面我们看到,农场饲养牲畜,它的粪便大约会产生全球甲烷比例的百分之十五。也就是甲烷的生成,在温室效应的课题上也被非常严重的去关切,还有监控。科学家发现农场牲畜所产生的粪便,提供了全球大约百分之十五甲烷的生成。而甲烷现在已经被证实,它引起温度升高的效率居然是二氧化碳的二十三倍。我们都晓得,甲烷也是一种非常严重的温室效应气体。饲养牲畜除了会产生二氧化碳之外,也会产生大量的甲烷,而它对温室效应的贡献居然比二氧化碳高出的倍数这样的惊人,而且每一年还要以百分之一的幅度来增加。这是科学家已经很清楚的告诉我们它的这一个影响力。下面这一个投影片我们看到,农牧养殖业是高耗能的一个产业。科学家研究,生产一公斤的牛肉比开三个小时的汽车产生更多的温室效应气体,相当于排放三十六点四公斤的二氧化碳。

周泳衫健康饮食第6集

周泳衫健康饮食第6集

新世纪健康饮食 周泳杉老师主讲 (第六集/共17集) 2008/2/1200:00 - 19:00 肥胖(00:00 - 12:00) 如何安全减肥(12:00 - 19:00) 肥胖与热量的关系19:00 - 45:00 第II型糖尿病不同疗法比较45:10 - 48:40 心脏病尊敬的各位朋友,大家好!上一节我们提到肥胖跟健康的关系,这个问题是非常困扰现代人的,所以减肥在这个时代也是一个非常流行的活动。

很多人在做减肥的工作,因为担心太肥胖的身体会造成我们健康上的一个影响。

但是减肥怎么减才健康?这个需要我们很冷静的来学习。

因为有非常多的报导,我们也看到,很多人因为减肥而造成身体健康上不可逆的伤害。

很多的减肥因为要求快速,或者是要求比较有效益的方式,结果往往用太激烈的方式,或者是用一些损害比较大的药物,造成了身体莫大的伤害。

下面我们来跟大家探讨一下,怎么样安全的减肥的一个状况。

这张投影片告诉我们,首先减肥不可以求速,不可以求快速,必须采取渐进安全的模式,这一点非常非常的重要。

我们前面也说到,中国的经典里面,一再的教诫我们「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我们这个身材的变胖,绝对不是一天或者是一个礼拜所造成的,它是长时间累积所造成的,我们用多少时间把它胖到这样的程度,我们可能就需要同样的时间把它瘦回去。

这样子的一个减肥才是比较安全的,这是第一点,不可以求速。

第二点,严格而且纯天然的低脂肪素食,对于新世纪健康饮食 (第六集) 2008/2/12 1新世纪健康饮食 (第六集) 2008/2/12 2减肥的效果来讲是最好的。

我们要从整个营养学的角度来看,确实这一点是很关键的。

肥胖多半是因为饮食的结构出了问题所造成的,基因的影响是非常微小的。

如果能够从饮食的方向来下手,我们就可以达到比较安全而且健康的减肥。

以吃什么样的食物为主?这里就说到非常清楚的,就是纯天然的,而且是低脂肪的素食。

所谓纯天然的是没有或者是比较少有人工加工的这样一个饮食结构,就是我们现在常讲的粗粮,吃粗粮。

周泳衫健康饮食第5集

周泳衫健康饮食第5集

新世纪健康饮食 周泳杉老师主讲 (第五集/共17集) 2008/2/1210:25 - 16:00 胆固醇、高血压与心脏病之关系;吸烟与肺癌之关系;牛奶与第I型糖尿病之关系16:30 - 22:50 基因与第I型糖尿病之关系22:51 - 23:40 牛奶与儿童I型糖尿病关系之统计报告23:41 - 24:45 牛奶与多发性硬化症统计25:50 - 27:00 脂肪与摄护腺癌统计29:25 - 49:00 肥胖(42:00) BMI指数(体重公斤/身高米)平方,20-25正常34:50 - 39:00 2007台北市国一学生肥胖比例、脂肪肝比例43:50 - 46:20 成大、台大大一新生肥胖、高血压、高血糖比例尊敬的各位朋友,大家好!上一集跟大家分享到有关自体免疫性疾病的一些问题。

我们提到一型糖尿病可能生成的因素,其中很多的科学家把焦点放在婴儿过早中断母乳,以牛奶来代替母乳所形成的一个后遗症。

上一节课也跟大家简略的分析到可能生成的一个因素,就是由于牛奶当中有些人体消化系统没有办法完全分解的蛋白质,而这些蛋白质碎片在婴幼儿的体内,一旦进入到人体的血液系统当中,就很有可能被我们的免疫系统辨识,进而产生抗体。

而这个蛋白质片段很不幸的可能跟我们胰岛细胞上面的一些蛋白质片段是相同的,造成了我们的免疫系统无法分辨外来的,或者是自身的蛋白质,因此它就开始攻击我们自身的胰岛,造成一型糖尿病的疾病。

这样的研究其实在临床上已经有非常多的证据来支持这样的说法。

我们接下来看下一张投影片。

这张投影片是节取《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一个报导,来跟大家阐述一型糖尿病可能跟牛奶的摄入有关。

这里讲到科学家检测4~12岁一型糖尿病病新世纪健康饮食 (第五集) 2008/2/121新世纪健康饮食 (第五集) 2008/2/122童的血液当中,发现了这些病童的身体当中有很多的牛奶蛋白质,BSA抗体水平。

在检测这些BSA抗体的时候,科学家发现到几个比较关键的观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世纪健康饮食周泳杉老师主讲(第一集)尊敬的各位朋友,大家好,很高兴有这个机会跟大家一起来分享「新世纪健康饮食」这个课题。

健康跟饮食的关系,我们大家都知道其实非常的密切,但是一般的人在这么忙碌的生活当中,往往把饮食给忽略了。

多数的人认为只要把东西吃进去,能够填饱肚子,任务就完成了,从来没有更深入的去思考,我们吃下去的东西对我们的健康到底有没有帮助。

所以在漫长的工作跟生活之后,我们的饮食常常造成我们身体非常负面的影响,而我们不知道。

在很多的讲座过程当中,我曾经请教很多来参与听讲的朋友,我问他们,你们觉得自己非常健康的请举手。

很多人都非常的犹豫,一般会勇敢的把手举出来的人其实不多。

大多数的人都或多或少认为自己身体有些毛病,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处于一个亚健康的状态。

而每个人对自己身体健康这样的没有把握,其原因来自于我们不懂得怎么经营我们身体的健康。

我曾经看过一本书,它就说到,人的身体是世界上最精密的一个仪器,不管科技发展到什么样的高峰,任何我们所制造出来的最精密的仪器,都比不上身体这么精密。

可是我们回想一下,在我们购买任何一个高科技产品的时候,我们在使用它之前一定会先阅读说明书,一般人阅读完说明书之后,才敢来使用这些精密的仪器。

譬如像一台电脑,像一部车子,它里面有很多的按钮,没有读过说明书你随便去按,很多人会有恐惧,怕把这个仪器给弄坏了。

可是我们的身体这么的精密,但是我们在使用它之前,请问有多少人看过说明书?或者是说,我们回想一下,健康这么重要的课题,在我们从小到大,有没有一本教科书在教导我们怎么样经营一个健康的身体?怎么样来建立一个正确的饮食观?或者是说,怎么样来让饮食跟健康之间有非常紧密的结合?我们在想,这么长的一个学校的学习,居然没有一本教科书是在说明这件事情。

这个可能跟我们的追求背道而驰,人想要追求健康,可是却把这些最重要的课题给荒废了。

所以,藉由今天的这个讲座,我们希望跟大家探讨一下这方面的观念。

现在人生活面临非常多的挑战,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挑战就是健康的挑战。

近年来,我想大家都很清楚网络的发达,讯息的流通,我们看到在网络上有非常多健康的这些讯息。

可是很多人在追求健康的成果,确实是让我们失望的,我们看到这些文明病跟慢性病愈来愈猖獗。

像这里所列出来的癌症、心脏病、糖尿病、肥胖症、骨质疏松症、结石病以及自体免疫性疾病。

像这类的疾病,过去我们很多人称它叫罕见疾病,不常见的,不是常常被我们听闻的。

但是曾几何时,这些疾病它的发病率还有它的死亡率都慢慢的在增加,而且增加到现在已经威胁到我们整个社会的运作。

我的学习经历、学习的科目是医学院的生物化学,我有些朋友现在所从事的行业是医疗的行业。

而这些朋友,平常我们在交流的时候,都会探讨到现在医院里面以及社会大众健康的一些状况。

有些医生会很感慨的说到,现在癌症病房的病人的量居然跟一般看感冒的病人差不多多,数量不相上下。

在我们过去的观念里面,癌症是非常可怕的疾病,我们小时候听到有人得癌症,都会觉得非常的惋惜,因为这叫绝症。

而曾几何时,一个绝症居然跟我们一般最平常的感冒,已经快要并驾齐驱的病人数量。

我们就了解到,这个问题不能够仅只于讨论,或者是不能够不再去关怀,或者去漠视它。

所以现代人追求健康的成果,我们可以看到确实让我们感觉到有点失望,而健康却变成了一个口号,只是遥不可及的一个口号,名不符实的一个口号。

因此,今天要谈论健康问题之前,我们可能要先来探讨一些社会现象。

经由这些现象,我们来反思我们整个对健康的思考,跟我们医疗的方向,还有我们生活态度是不是应该调整的一些问题,我们才有可能得到一些方向跟线索。

第一个现象我们要来思考的,是先进国家健康的现状。

我们看到这张投影片,它上面就写到,高癌症发病率跟死亡率,已经造成先进国家公众健康退化的一个很大的问题。

在北美洲,每四个人当中就有一个人死于癌症。

因为这个数字是比较久的一个数字,最近我去查了一些资料,看到最新修正的数字显示,其实四个人已经是比较保守的一个估计。

现在大概是每3.8个人,甚至有的说法是已经到每三个人当中就有一个人死于癌症。

各位朋友,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每3.8个人就有一个人必须死于癌症,这样的比例在我们的周遭来看,确实并不是一个小的比例。

人生没有侥幸,没有偶然,也没有必然,面对3.8个人就有一个人必须死于癌症的一个情况之下,各位朋友,我们有把握我们这一生不得癌症吗?我们有把握我们的下一代不得癌症吗?确实这个问题我们不得不去思考。

再来我们深入去看,在北美洲这些国家,一般我们认为都是癌症新药投入研发最多的一个地区,医院愈盖愈大,人是否愈来愈健康?这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癌症药物的研发、医院设备的投入,不都是为了解决人健康的问题吗?但是人的健康是否因为这些投入而改善?答桉其实很清楚,并没有如预期的那样的一个成果呈现在我们面前。

所以这是第一个我们要省思的问题。

再来我们看到,医疗的进步并没有等于癌症的减少。

在这半个世纪以来,我们看到不管是治疗癌症也好,不管是治疗其他的疾病也好,医疗的器械、医疗的手法日益在翻新,这是不争的事实。

譬如说我们看到显微手术,以前可能需要开很大的刀,现在可能显微手术就可以解决。

像现在我们看到投影片里面讲到的这些治疗癌症的技术,像放疗、化疗、高明的外科手术,现在还有标靶的治疗、先进的检验仪器、定期的健康检查、金疗法等等的这些技术已经愈来愈蓬勃。

但是我们看到有没有解决癌症的问题?事实上还是没有,癌症的发病率跟死亡率不减反增,没有看到有减少的趋向,反而增加得非常快速。

我们来看几个数字,第一个我们先来看台湾癌症的死亡率,这个数字年年都在增长。

在2006年的统计数字里面,我们看到癌症已经连续二十五年,蝉联台湾人十大死亡原因的第一名。

经过统计他们发现,每8.4分钟就有一个人罹患癌症,每13.8分钟就有一个人因癌症而死亡。

我们在想,这个比例确实是非常的惊人。

再来我们看这个图,横轴是时间,纵轴是每十万个人当中因癌症而死亡的人口。

从1982年到2002年短短的二十年间,因为癌症而死亡的人口增加了一倍,暴增了一倍。

这个数字值得我们去省思。

台湾的现象只是一个缩影,世界的缩影。

我们再进一步来看世界的状况,全球罹患癌症的状况在这里看到的,2007年世界癌症确诊的病例高达一千二百三十万例,而每年死于癌症的人数更高达七百五十万人,这是全世界的一个统计数字。

七百五十万人,我们把它除以三百六十五天,我们看到了,每一天就有两万多个人死于癌症。

各位朋友,两万多个人因癌症而死亡的这个数字,比起一个战争来讲,我想并不会比较轻微,而是比起战争来讲,这个数字恐怕更为恐怖。

因此我们就了解到,如果我们的公共卫生或者是医疗的焦点,没有把这个部分当成是一个很关键的焦点来看的话,也许我们整个社会的经济和整个医疗的费用,在往后的日子里面只会愈来愈增加,不会愈来愈改善。

这是癌症比例的现象。

再来,除了癌症以外,还有其他的疾病值得我们关注。

我们看这张投影片,它上面就告诉我们,心脏病的死亡率也是现在先进国家非常严重的一个关键。

美国人当中,三个人当中就有一个人必须死于心脏病。

各位朋友,三个人当中一个人必须死于心脏病,这个比癌症来讲更为严重。

而这样的比例,在先进国家当中却几乎束手无策,没有人可以拿出一个非常有效的办法来对治它。

而在我们所追求的生活当中,我们往往很多人很羡慕欧美人的生活,可是当我们看到这些统计数字的时候,可能大家必须要冷静的去思考。

有很多的问题是隐藏在台面下的,像这么高的疾病死亡率跟发病率,我想这是每个人所畏惧的。

可是先进国家的人均医疗开销,我们都知道,比起一般的发展中国家那是高非常多的。

一般的人会觉得他有这么高的医疗的费用,应该健康状况不至于这么的倒退,可是为什么还是没有达到预期非常理想的现象?这是很多人非常迷惑的地方。

所以,我们来看下一张投影片,这张投影片让我们看到的是,医疗的费用并没有等于健康的改善。

在这个统计的柱状图里面,我们看到横轴是时间,纵轴是美国医疗投入的费用占GDP比例的关系。

从1960年到1997年这三十七年来,美国在投入于医疗的费用当中占GDP的比例,它的幅度增加了百分之三百。

经过统计学的计算之后,发现美国的经济收入每七块钱的美金当中,就有一块钱必须要花在医疗的保健上面。

各位朋友,我们来想想这样的一个课题,您今天领了一份薪水,结果有人告诉你,你每赚七块钱就有一块钱必须要投入在你的医疗费用上,而且您可能还有四分之一的机会罹患癌症,你有三分之一的机会必须要死于心脏病。

请问各位朋友,您能接受这样的事实吗?我想大多数的人是不能接受的,可是这个现状正在美国这样的社会上演。

除了心脏病、除了癌症之外,其实其他的疾病也非常的严重。

我们看这张投影片,各类的文明病快速的增长。

十年内,美国三十岁的人罹患糖尿病的发病率,居然升高了百分之七十。

各位朋友,三十岁在一般的年龄里面算是盛年,正好是人生可以达到最顶峰的健康状态。

可是在美国社会,居然在这十年当中,这个年龄层的人罹患糖尿病的比例居然升高了百分之七十。

各位朋友,我们在想,美国社会的健康状态其实也是一个缩影,在台湾或者是在整个其他的发展中国家,我们看到糖尿病的比例也是快速的在成长。

我们在讲座的后面也会跟大家做详细的说明。

再来我们来看,三十年当中,美国人肥胖的人群占总人口比例居然升高了一倍,这个也是我们看得到的。

在美国,我们看到确实苗条的人比较少,多半他的身材都是比较趋于肥胖,或者是过度肥胖的。

而肥胖对健康来讲确实也是个非常重大的隐忧,现在很多的研究也发现,肥胖其实跟很多慢性病是有关联性的。

这是另外的一个重点。

再来,美国每年罹患自体免疫性疾病,就是确诊的人,居然高达二十五万人。

我们刚刚说过,像这一类自体免疫性疾病,过去我们都叫它罕见疾病。

什么叫罕见?就是它很少发生,很少有这样的病例。

但是曾几何时,这样的罕见疾病在现在这样的文明社会里面,居然也已经变成了常见的疾病。

各位朋友,这个确实值得我们很冷静的来思考。

所以,我们看到先进国家吃好、穿好,好像什么都好,可是健康的状态不应该这么样的落后吧!事实上它的现状就是如此。

因此我们再往下看,从整个发展中国家来讲,也已经慢慢的跟已开发中国家的现状在接近。

像中国大陆慢性病的现状,这里我们看到,中国卫生部它统计慢性病死亡的比例,在1957年统计出来,是占死亡比例的百分之二十三,推进到2000年的时候,这个比例居然上升到75.2%。

在短短不到五十年的时间,慢性病的死亡率在整个中国大陆居然上升了百分之五十。

这也是我们应该要引起关注的。

接下来,我们来看到这张投影片,它跟我们说,医疗的进步并不等于寿命的延长。

很多人并不认同这样的结论,很多人认为医疗的进步,人类的寿命确实已经延长了。

其实在我们面对这些数字的同时,各位朋友,一定要考虑到它背后计算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