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肉牛肉羊生产形势调研
固原市肉牛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固原市肉牛产业发展调研报告固原市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的六盘山地区,总面积1.05万km2,处于西安、兰州、银川三省首府城市三角地带中心。
全市辖一区四县(原州区、西吉县、隆德县、泾源县、彭阳县),农业人口占比83.5%,农牧业生产基础良好,历史上当地群众饲养的黄牛多以秦川牛为主。
全市拥有丰富的饲草资源,长期以来形成了以大麦秸秆、小麦秸秆、玉米秸秆、紫花苜蓿和高粱秸秆为主要粗饲料,玉米、麸皮、胡麻油渣和谷子为主要精饲料的肉牛养殖体系。
近年来,固原市持续推行肉牛品种改良技术、调优产业结构、发展草畜产业,积极探索发展了以政府主导、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广泛参与,形成了以饲养西门塔尔牛、安格斯牛、秦川牛及其杂交后代为主的现代肉牛产业发展新格局。
但当前全市肉牛产业发展仍存在着饲养管理粗放、产业化链条短、品牌效益弱等问题。
通过调研,本文梳理了固原市肉牛产业发展情况,总结归纳出肉牛产业发展模式,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建议。
1 肉牛养殖现状固原市肉牛年末存栏量由2009年的35.90万头增加至2020年的59.42万头,增幅65.52%。
出栏量保持平稳增长态势,由2009年的21.75万头增加至2020年的34.88万头,增幅60.37%(表1、表2)。
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全年肉牛饲养量和出栏量较2019年分别减少16.16%和26.92%;基础母牛和育肥牛分别减少6.54%和10.78%。
2020年全市276个冷配改良点,共完成黄牛冷配改良23.983万头,占基础母牛存栏量的66.43%。
能繁母牛中,秦川牛占3.20%,秦杂牛占20.10%,西杂牛占43.30%,利杂牛占13.50%,安格斯牛占11.40%,其他品种及其杂交牛占8.50%。
杂交改良后的牛群在体重、体高等个方面都有明显提高,产肉性能也有了显著改善。
2019年全市肉牛养殖规模以1~9头为主,比例为94.79%;养殖规模在10~49头的为4.98%;而养殖规模50头以上的仅为0.23%;肉牛养殖规模、养殖场(户)数、存栏量和所占比例见表3。
宁夏清真牛羊肉产业现状与市场分析

宁夏清真牛羊肉产业现状与市场分析清真牛羊肉产业是宁夏最具区位优势和民族特色的产业。
本文从宁夏清真牛羊肉业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的出发,通过国内外市场趋势的分析,提出了宁夏清真牛羊肉业产业的对策与建议。
标签:宁夏清真牛羊肉产业现状市场需求的收入弹性清真牛羊肉产业是宁夏最具区位优势和民族特色的产业,是宁夏打造清真绿色食品品牌,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宝贵财富。
近年来,自治区政府围绕“发展优势产业,打造宁夏名牌”的方针,实现了清真牛羊肉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已经成为宁夏四大战略性支柱产业之一。
一、宁夏清真牛羊肉产业的发展现状与问题1.宁夏清真牛羊肉产业的发展现状宁夏现有回族人口190.23万人,占宁夏总人口的33.88%,占全国回族人口的五分之一。
宁夏穆斯林自古就有养羊养牛的传统习惯,严格奉行“清真”肉制品的屠宰和食用要求,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能够集中表现伊斯兰教文化内涵的屠宰、加工、制作清真食品的传统技术与方法。
这里产出的牛羊肉以其色泽鲜红、肉质鲜嫩、营养丰富、肉味纯正无膻味、无污染而闻名于世,是牛羊肉中的精品,深受广大穆斯林的欢迎。
到2006年底,宁夏肉牛饲养量突破了百万头大关,达110万头;肉羊饲养量突破千万只大关,达1053万只。
清真牛羊肉产量12.8万吨,产值18亿元,占宁夏畜牧业总产值的39.1%。
建立了6个优质肉牛羊品种繁育养殖基地,100多个贸易市场,引进和扩繁国外肉用种羊3000多只,改良黄牛6.8万只,使良种牛羊的比重分别达到70%和60%,大大提高了个体生产能力。
有加工企业70多家,年加工能力8万吨。
培育出了“涝河桥清真牛羊肉”、“沙漠王子清真食品”、“金福来清真牛羊肉”等一批成长性品牌。
产品主要销往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省市,在日本、东南亚和中东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也占有一定的生产份额,宁夏已成为西部乃至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清真牛羊肉加工集散地。
2.宁夏清真牛羊肉产业存在的问题(1)优质牛羊肉生产技术系统尚未建立,品种改良更新迟缓宁夏滩羊长期在荒漠、半干旱地区进行繁衍和驯化,形成了耐干旱、耐盐碱、耐粗饲料及各种严酷条件的生物学特性,在数百年的饲养选择和人工培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宁夏地方特色的优良品种,但由于优质牛羊肉生产技术系统尚未完全建立,宁夏滩羊品种改良更新迟缓,出现了基因污染,品种退化的现象。
彭阳县肉牛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地方纵览Local overview 畜牧业环境202019.11肉牛产业是彭阳县最具优势和潜力的地方支柱产业,也是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呈现出“总量扩张,质量提升,效益凸显”的良好态势。
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全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农民持续增收和产业精准扶贫起到重要作用。
1 主要成效2018年底,全县肉牛饲养量达到25.75万头,其中存栏16.62万头。
现有黄牛冷配改良点52个,年冷配改良母牛4.1万头左右,有效提高了肉牛的胴体品质。
随着肉牛饲养量不断增加,畜产品产量保持稳定增长,肉牛产业的区位优势逐渐形成。
1.1 饲草料基地稳固以紫花苜蓿为主的多年生牧草留床面积稳定在5万hm 2,可利用面积2.67万hm 2,高产优质苜蓿示范基地8个1233.33hm 2,年新种紫花苜蓿3333.33hm 2左右。
年种植青贮玉米6666.67hm 2,种植一年生禾草1.33万hm 2左右,年加工苜蓿商品草10万t,全株玉米青贮18.8万t,并逐年上升,为草畜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饲草料保障。
1.2 饲养总量稳步提升2018年全县肉牛饲养量25.75万头(其中存栏16.62万头,出栏9.13万头),同比增长2.32%,基础母牛存栏量9.78万头。
牛肉总产量2.23万t。
肉牛产业提供养牛户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55元。
1.3 规模养殖发展迅速全县肉牛养殖场(户)2.31万户,1~9头养牛户2.17万户,存栏肉牛12.79万头,户均5.9头;10~49头养牛户1145户,存栏牛2.52万头;50~99头养殖户31户,存栏牛2077万头;100~499头养殖户8户,存栏牛1.1万头;千头以上肉牛养殖示范村23个,万头以上肉牛养殖乡镇4个。
1.4 良种化程度显著提升坚持走“优质+高端”的肉牛品种改良“两轮驱动”技术路线,优质肉牛品种以西门塔尔为主,占全县肉牛品种比例达到74%以上,利杂、秦杂等品种占23%;高端肉牛品种以安格斯为主,占全县肉牛品种比例达到3%。
宁夏肉牛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宁夏肉牛产业发展调研报告宁夏肉牛产业发展调研报告一、引言肉牛产业作为我国重要的养殖业之一,在宁夏地区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近年来,宁夏肉牛产业逐渐发展壮大,其发展潜力日益显现。
本文将对宁夏肉牛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二、产业现状1. 养殖规模:宁夏地区肉牛养殖规模逐年扩大,养殖户数和肉牛数量呈增长趋势。
目前,宁夏地区肉牛养殖户超过5000户,肉牛存栏量达到30万头。
2. 品种与品质:宁夏地区主要养殖的肉牛品种有草原种、肉用种和混合种等。
肉牛品质方面,宁夏肉牛在种群的整体素质上有所提高,但与国内一些重要产区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3. 养殖模式:宁夏的肉牛养殖模式以家庭农场和规模养殖场为主。
养殖户以农户为主,辅以专业养殖场。
尚未形成完善的肉牛养殖产业链。
4. 产品市场:宁夏的肉牛产品市场较为活跃,主要销售区域以宁夏本地以及周边省市为主。
但宁夏的肉牛产品并未进入国内一线市场,品牌知名度较低。
三、问题分析1. 品质差距:宁夏肉牛品质相对落后,饲养管理、繁殖技术等方面存在问题。
提高肉牛的品质是关键。
2. 市场营销:宁夏的肉牛产品销售区域较窄,品牌知名度不高,市场营销有待加强。
3. 养殖模式:宁夏肉牛养殖模式以小规模家庭农场为主,产业链尚未完善,规模经营有限。
四、发展建议1. 提高品质:加强饲养管理,引进先进的繁殖技术和人才,提高肉牛品质。
同时,加强品种改良,培育适应宁夏气候和资源特点的优良肉牛品种。
2. 拓展市场:加大对外市场的开拓力度,推动宁夏肉牛产品进入国内一线市场,提高品牌知名度。
同时,加强宁夏本地市场的开拓,扩大销售渠道,提高市场占有率。
3. 建设完善的产业链:加强肉牛养殖产业链的建设,促进养殖户和专业养殖场的合作,形成规模经营,提高生产效益。
同时,加强养殖技术培训和信息交流,提高养殖户的科学养殖水平。
4. 政策支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出相关扶持政策,鼓励农民参与肉牛养殖,并提供技术指导、贷款等支持措施,推动宁夏肉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浅析宁夏中宁县肉牛、肉羊“出户入园”必要性及对策

养殖与饲料2023年第8期在党的二十大会议中,中央对农村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养殖模式由于标准化程度低、管理落后、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粪污难以处理,严重制约了肉牛、肉羊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为从根本上破解肉牛、肉羊养殖在品种、饲料、技术、防疫、粪污处理等环节的难题,宁夏中宁县2022年出台了“出户入园”奖补政策,引导散养农户“出户入园”,实现肉牛、肉羊养殖良种化、设施设备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的科学养殖模式,助推新农村建设[1]。
1基本情况中宁县地处银川至六盘山、银川至沙坡头两条旅游路线的交汇地带,是贯通西北的“旱码头”和人流、物流、信息流集散地。
全县县域面积4226.5km 2,辖6乡6镇133个行政村。
常住人口33万,其中农业人口25万,占总人口的76%。
牛羊养殖以农户为主,截至2021年底中宁县肉羊饲养量76.3万只,存栏1000只以上规模养殖场6个;肉牛饲养量12.6万头,万头规模肉牛养殖场4家。
全县年产畜禽粪污约109万t ,其中规模养殖场粪污总量约43万t ,占全县粪污总产量40%;散养户粪污总产量约66万t ,占全县粪污总产量的60%,散养户畜禽粪污存在分布广、数量多、收集难等诸多问题。
2散养农户“出户入园”的必要性2.1“出户入园”是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通过三年的实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2021年,为持续推进新发展阶段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会同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有关部门编制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收稿日期:2023-01-03作者简介:尹庆宁,男,1972年生,高级兽医师。
浅析宁夏中宁县肉牛、肉羊“出户入园”必要性及对策尹庆宁宁夏中宁县畜牧水产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宁夏中宁755100摘要在党的二十大会议中,中央对新农村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农村传统散养已经严重制约了新农村的发展,因此农村散养“出户入园”是保障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成果、实现绿色农村的途径之一。
灵武市肉羊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

天 1 . 8元 =5 4 0元 。
2 . 3 区域 化 布局 日益
养殖技术顾 问 2 0 1 3 . 5
,
优 势产业逐步形成
羔 羊费 用 , 母羊产 1 胎, 加上 2 %左 右 的死 亡 率 ,
3 效 益 调 查 分 析
2 0 1 2 年羊 肉零售价格始终保持在每千克 4 6 元 以上 , 目前是 5 0元左 右 , 养羊效 益基本稳定 , 预计 2 0 1 3 年羊肉价格将继续保持稳定上升的态势。
模化羊场 , 使 肉羊肉羊养殖规模户增加到 1 1 8 个, 形 成 “ 万户 饲 养 , 千户 规 模 经 营 , 百户 科 技 示 范 ”的产 业 发展格 局 。通过 完 善技术 推广 体系 , 加大技 术推 广
销售收入 9 2 8 元/ 只, 其中, 生产羊 肉 1 8 千克 × 4 6元 / 千克 = 8 2 8 元, 皮 +下 水 = 1 0 0元 。
费用是 8 4 7元 , 只, 其 中购 入架 子羊 价 格 5 5 0元
左右 。 。
每 只 育肥羊 平均 每天 饲养 成本 是 3 . 3元 , 饲养 育
我市规模养殖 的比重 占养殖总量的份额不断加 大, 规模 养 殖快 速 发 展 , 生 产方 式逐 步 转变 。截 止 到 2 0 1 2年末 ,我市 肉羊养殖专业合作社达 到 6 0 个以 上。2 0 1 0 年 4月 , 由灵武市大 自然养殖合作社牵头 , l 2 家合作社联合成立灵武市大 自 然养殖联合社 。联 合社与各屠宰厂签订 了屠宰羊只合 同,并向屠宰场 预收订金 , 作为屠宰交易资金风险保 障金 , 有效解决 了市场的无序竞争 , 屠宰企业压质压价 , 拖欠羊款等 现象 。2 0 1 2年 由 联合 社 担 保 为社 员 贷 款 2 1 0 0
2022_年宁夏肉牛产业发展现状及调研分析

宁夏农林科技,Ningxia Journal of Agri.and Fores.Sci.&Tech.2023,64(07):51-55基金项目:国家现代化(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专项(CA RS-37)、绿色宜居村镇技术创新重点专项(2021YFD1100508)、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2023AAC03395)。
作者简介:高海慧(1990—),女,宁夏盐池人,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动物疫病防治及保健工作。
*通信作者:梁小军(1971—),男,宁夏固原人,研究员,主要从事家畜繁育和健康养殖方面的研究与示范推广工作。
收稿日期:2022-07-07修回日期:2022-12-02宁夏气候适宜,饲草充足,是国家优势农产品布局规划确定的优质肉牛生产区[1]。
肉牛产业是宁夏的特色优势产业,是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和农村经济稳步提升的支柱产业[2]。
近年来,通过行政推动、市场引导、政策扶持、项目支撑等方式,持续加大政策扶持和财政投入力度,全力促进畜牧产业扩量、提质、增效,在宁夏中南部8个县(区)形成了“家家种草、户户养牛、小群体、大规模”和引黄灌区规模养殖、高效生产的发展方式[3]。
肉牛成为宁夏地区农民增收的主业之一,但宁夏肉牛产业的发展仍然有很多问题。
鉴于此,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营养与饲料研究室团队通过调查问卷对宁夏主要养殖肉牛的8个县(区)480个养殖场(户)的基本养殖现状和制约养殖因素进行调研,并提出解决措施和产业发展建议,以期为宁夏肉牛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2022年宁夏肉牛产业发展现状及调研分析高海慧1,谢建亮2,于洋1,张文华3,孙文阳1,毛磊1,梁小军1*1.宁夏农林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宁夏银川7500022.固原市畜牧水产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宁夏固原7560003.宁夏夏华肉食品有限公司,宁夏中卫755000摘要:为准确掌握2022年宁夏肉牛养殖现状和技术需求,发现制约产业发展的因素,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营养与饲料研究室团队通过调查问卷对宁夏主要养殖肉牛的8个县(区)480个养殖场(户)开展了调研。
牛羊肉生产调研

宁夏清真牛羊肉是全国重点发展的特色农产品,也是宁夏具有民族品牌优势的特色产业。
近年来,自治区围绕“发展优势产业,打造宁夏名牌”的方针,积极推动清真牛羊肉产业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区农业四大战略主导产业之一。
一、全区清真牛羊肉生产的基本情况2005年,全区牛羊肉产量达到12万吨,占肉类总产量的46%,比2003年提高6个百分点;肉牛饲养量突破了百万头大关,达到110万头;肉羊饲养量突破千万只大关,达到1053万只;牛羊肉产值达到18亿元,占全区畜牧业总产值的39.1%,占农业总产值的13%;全区农民从牛羊肉生产中的收入人均达到474元,占农民人均家庭经营收入的14.8%。
目前,全区清真牛羊肉加工企业已达70多家,形成固定资产2亿元,加工能力达到8万吨。
宁夏贺兰山肉羊产业集团形成了3万吨的生产能力,并在国外建立了销售窗口;甘肃中汇牛羊集团落户泾源县,对原泾河清真肉联厂进行了兼并改造,形成了屠宰2万头的加工能力;宁夏金福来羊产业集团年屠宰加工能力100万只,生产优质羔羊肉1.5万吨。
清真牛羊肉产品已经进入北京、上海、广州等各大城市,正在逐步开拓中东地区、东南亚以及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市场,清真牛羊肉产业已成为代表宁夏民族品牌的优势产业。
二、清真牛羊肉产业发展的优势和特点1、人文优势。
宁夏是全国唯一的回族自治区,“清真”品牌是宁夏的民族特色,又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
近年来,我区成功地实施了“百万肉羊进京津沪”计划,在北京、香港、广东成功举办了宁夏清真绿色食品展,使宁夏清真牛羊肉的知名度大大提高。
宁夏回族与世界伊斯兰国家在贸易交往、民族心理和文化交流上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清真牛羊肉进军国际穆斯林市场具备良好的人文条件。
2、品种优势。
滩羊是我国宝贵的畜种资源。
我区滩羊耐粗饲,肉质细嫩,肉味鲜美,是国内外羊肉品位最好的一种。
滩羊与小尾寒羊或其他国外良种羊杂交后,不仅提高了繁殖率和产肉性能,而且仍保持滩羊的优良肉质和品位,具有双重的竞争优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第14期Topic:特别关注
宁夏肉牛肉羊生产形势调研
文I张娜(全国畜牧总站)
4月9~12日,调研组赴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同
心县、盐池县就宁夏肉牛肉羊养殖形势开展调研。
从调
研情况来看,宁夏3县的肉牛和肉羊养殖量总体稳中有
增.当地对肉牛肉羊养殖的扶持力度较大,养殖场户养
殖积极性较高,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和困难。
具体情况汇
报如下。
一、肉牛肉羊生产形势
1.肉牛生产稳中有增泾源县所在固原市2018年肉牛
存栏113.58万头,同比增长2.3%,基础母牛37.6万头。
泾源
县肉牛存栏9万头,同比增2.3%。
基础母牛存栏5万头,其
中安格斯肉牛存栏3头。
同心县一季度牛饲养量达到11.6万
头,同比增长8.5%;其中存栏8.4万头,保持稳定;出栏3.2万头,同比增长8%。
2.肉羊养殖量缓慢增长。
同心县肉羊养殖类型为专业育肥与自繁自育各半,一季度羊饲养量达到107.5万只,同比增长7.6%;其中存栏84万只,同比增长4%,出栏2
3.5万只,同比增长11%。
2019年一季度盐池县肉羊存栏127.8万只,同比增长0.9%,其中,基础母羊存栏85.4万只,同比 增长2.4%,育肥羊存栏15.3万只,略有下降。
3.肉牛肉羊价格上涨,养殖效益提升。
肉牛:从调研情况看,自繁自育10个月左右300多千克重架子牛,安格 斯售价37元/千克,每头售价约1.2万元,西门塔尔31元/千克,每头售价1万元左右,纯收益每头4000元左右。
育肥户4~6个月时间育肥一头牛收益1200~1800元,平均每月收益300元左右。
相对2015年、2016年,当前收益明显见好,
高出30%~40%。
当前牛肉售价62-64元/千克,比2014年、2015年高出4元/千克左右。
肉羊:滩羊养殖效益好于其他品种羊,以当地主要消费类型50日龄滩羊羔羊(俗称二毛羔羊)为例,其饲养成本380元(含羔羊饲喂成本、母羊成本、母羊折旧、水电疫苗及管理成本),一季度市场售价毛重38元/千克,出栏平均毛重17.5千克,只均毛收益665元,除去成本,净收益665-380=285元。
育肥户购进架子羊育肥,户平均育肥周期90天,行情稳定的情况下只均净收益100-150元。
3月份羊肉价格54元/千克,比去年同期上涨2元。
二、当地肉牛肉羊养殖扶持政策
1.肉牛养殖扶持政策。
泾源县和同心县针对肉牛养殖都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泾源县的扶持政策相对类型更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一是资金补贴,包括粮改饲项目,青贮玉米收购补贴40-45元/平方米;母牛购入补贴1000元以及见犊补母政策,给当年产犊牛补贴500元/头,但每年实施该项政策的时间较短,收益的母畜比例不高。
二是良种扶持政策,鼓励安格斯牛养殖,购入补贴比其他牛多1500元,至2500元/头,提供饲草补贴建档立卡户扶贫对象3000元/年,非建档立卡户2000元/年,以及安格斯牛出售补贴1000元/头。
三是技术服务支持,成立社会化服务公司,聘请改良员通过一家一户做同期发情,为养殖户做配种等技术培训,提高母牛怀孕率。
四是引入社会资金,设立母牛保险和活畜保险,农户自付保费母牛75元/头,可获得1万元母牛保险赔偿,普通活畜可获得9000元/头的赔偿。
五是为肉牛养殖户提供贴息贷款。
2.肉羊养殖扶持政策。
盐池县的滩羊养殖扶持政策相对较为完善,截至目前已经有20年历史,扶持政策囊括了从棚圈建设、饲养、加工和销售等整个滩羊产业链条。
一是棚圈建设或租棚补贴,统一规划建设滩羊养殖棚圈,历年来共建设棚圈
3.3万座,并对空棚流转给予流转费补贴;二是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扶持政策,培育滩羊养殖示范村、示范场;三是良种培育和投放补贴,支持选育场建设,给予优质种公羊补贴800元/只和母羊补贴100元/只;四是保险支持,设立基础母羊、种公羊养殖保险和滩羊收益保险,给予滩羊肉最低54元/千克的风险保障;五是技术服务支持,通过兽医社会化服务实现滩羊养殖全部免费免疫以及兽药统一使用;六是加大企业技
35
特别关注Topic☆中国畜牧业
改和新产品研发,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对标准制定与应用、滩羊肉高档产品开发、滩羊肉新菜系开发、滩羊副产品及宣传品开发等“以奖代补”;七是实施品牌提升战略,包括支持企业通过媒体进行品牌宣传,举办滩羊肉品鉴推介会、展销会、在焦点城市建立体验店等进行品牌推介,以及通过全国滩羊销售网点进行品牌监督管理;八是加强市场营销,设立收购调蓄资金,支持淡季订单收购和保护价收购,成立盐池滩羊集团,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开展订单收购,逐步提高盐池滩羊品牌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推进盐池滩羊产业融合发展;九是支持物流配送,通过对物流配送费用补贴,降低运输成本,鼓励滩羊肉向全国市场销售。
盐池县对滩羊养殖的扶持呈现扶持时间长(历时20余年)和扶持力度大的特点,仅2019年的扶持资金计划总投入就达n亿元。
三、宁夏肉牛肉羊养殖存在问题
从此次调研情况看,虽然肉牛肉羊市场行情不断高涨,养殖收益不断提升,但产能的快速提升仍存在一定阻力和困难,资金门槛高、技术门槛高、养殖效益相对较低是目前限制肉牛肉羊养殖的主要原因。
1.从业人员老龄化严重,人员补充更新难。
肉牛肉羊养殖均面临这一问题。
主要原因一是资金投入大,风险高。
每销售一头10月龄大的架子牛收益4000元左右,养10头牛才能有平均每月4800元的收入,而当前母牛售价在1.5万元左右,加上每月饲草费用,总投入需要20万元左右,其中还不包括圈舍建设等费用,投入产出比较低。
二是养殖户工作环境差,又脏又累,导致养殖场雇工难。
据盐池县宁鑫生态牧场冯场长反映,当地平均工资3000元/月左右,但养殖场4000~5000/月的工资水平只能聘请到高中学历以下的人,而且雇佣人员留不住,流动性很大。
2.饲草料供应困难,一头牛每年需要5吨饲草料,是一亩地的产量。
当地饲草料供应不足,而外地运输饲草料成本极高,300元/吨的饲草料经过400多千米从银川运到泾源县,售价升至630元/吨,贵出一倍。
饲草运输受地域限制较大,100千米范围内的运输成本在40元/吨左右,但供应不足。
.
3.资金投入量大,投资回报周期长。
规模化养殖才有高效益,但资金投入量巨大,虽然政府通过设立各大基金注入银行,撬动金融部门加大对养殖业贷款的投放力度,但投放贷款额度小,利息高,周期短,资金短缺仍然是制约各县牛羊产业发展的瓶颈。
4.产业链发展薄弱环节较多,产品附加值不高<一是养殖技术薄弱,尤其体现在肉牛养殖方面,无法养出高品质肉牛。
以泾源县大力扶持的安格斯牛为例,安格斯牛的正常养殖周期在2年以上,但由于无法做到育肥期分阶段饲养,当地大部分安格斯牛都以10个月左右架子牛出售,后期高价值增长阶段收益无法获得。
二是品牌建设力度不足,品牌带动力较弱。
泾源县黄牛肉和盐池县滩羊均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盐池县在一系列政策支撑下,品牌效益初步显现,但泾源县黄牛肉尚未呈现较高的认知度和优质优价。
5.养殖结构不够合理、基础母畜养殖相对短期育肥资金投入大,生产周期长,见效慢,泾源县和同心县的肉牛肉羊养殖大都以短期育肥为主,育肥比例占60%左右。
四、几点建议
1.加大资金扶持力度,鼓励养殖户扩大规模:从调研情况看,小规模散户的养殖收益不足以满足正常家庭的日常收入。
建议政府部门积极协调金融机构,适当降低贴息贷款门槛,解决小规模散户扩大生产的资金压力。
2.加大母畜养殖扶持力度。
通过系列母畜养殖政策,提高母畜饲养积极性。
例如,扩大“见犊补母”的补贴范围和补贴时长,让绝大部分母畜养殖户受益;增加母畜购入补贴等。
3.加大周边饲草料产业扶持力度’饲草供给有地域限制,周边近距离饲草供应才能降低饲养成本。
应科学布局当地种植结构,合理设置牧草和粮改饲补贴,调动农牧民种草养畜积极性,不断扩大饲草料种植面积。
4.加大技术推广力度。
养殖专业技术人员匮乏、养殖技术不高是制约当地肉牛肉羊产业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方面应因地制宜,研究推广适宜当地资源条件的养殖技术和方法,另一方面应通过地方技术推广和服务部门加大对养殖业者的培训,提高当地养殖户的养殖技术和养殖水平。
5.加强品牌建设和宣传推广。
在建立品牌认证标准,把好品质关的基础上,加大对地方优质品牌的宣传和推广力度,逐步实现优质优价,进一步提高优质畜产品的养殖收益。
®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