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第三章_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2019年八年级上册物理单元测试卷 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AMS(参考答案见尾页)

2019年八年级上册物理单元测试卷 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AMS(参考答案见尾页)

2018-2019年度八年级上册物理单元测试卷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
一、选择题
1.物体从凸透镜的5倍焦距处移向透镜的过程中,下列有关成像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总能用光屏找到所成的像
B.物体到达2倍焦距处时,成正立等大的像
C.所成的像逐渐向透镜靠近
D.只要物距大于焦距,像与物总是位于透镜的两侧
2.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一厚纸片遮住透镜的上半部,则她在光屏上得到的像与未遮住前相比()
A.所成的像只是上部一半
B.所成像只是下部一半
C.所成像没有发生变化
D.像的大小、正倒、位置无没化,但像更暗些.
3.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记录并绘制了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u 跟实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之间的关系图象(如图6),则凸透镜的焦距为()。

A. 60cm B. 40cm C. 20cm D. 10cm
4.某同学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如下图,先后使烛焰位于a、b、c、d四处,并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实验后,他归纳出以下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A.使烛焰位于a处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小
B.使烛焰位于c处时,屏上出现的实像最大
C.使烛焰位于b处时,成缩小的实像
D.使烛焰位于d处时,成放大的实像.。

2019年八年级上册物理单元测试卷 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ALZ(参考答案见尾页)

2019年八年级上册物理单元测试卷 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ALZ(参考答案见尾页)

2018-2019年度八年级上册物理单元测试卷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
一、选择题
1.用照相机照相时,物体在胶卷上形成 ()
A.缩小的倒立实像B.放大的正立实像
C.缩小的正立实像D.缩小的倒立虚像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已测得凸透镜的焦距为8 cm,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如图所示,调节光屏位置,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像,则在光屏上观察到的像是()
3.如图所示,小刚将盛满水的圆柱形透明玻璃杯贴近书本,透过玻璃杯观看书上的鹦鹉图片(圆圈中的鹦鹉图与书本中的鹦鹉图实际大小相等),他所看到的虚像可能是 . ()
4.下图所示四个透镜中,与其它三个不是同一种透镜的是....................................... ()
5.一束光线经过某光学元件后的出射光线如图所示,则方框内放置的光学元件()A.只能是平面镜或凸透镜,B.只能是凸透镜或凹透镜,
C.只能是凹透镜或平面镜,D.平面镜、凸透镜和凹透镜均可。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课标试题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课标试题

61 2 3 5 4 ABCD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编号 姓名 评分一、单项选择题〔13×3分=39分〕 1.如下图,以下透镜中哪些是凸透镜〔 〕 A. 1、2、3 B. 4、5、6 C. 1、3、5 D. 2、4、62. 小芳同学在森林公园玩耍时,看到一个丢弃的透明塑料瓶。

她想到,假如下雨使得瓶中进了水,就可能会成为森林火灾的元凶,于是她捡起瓶子丢进了垃圾筒。

下雨使得瓶中进了水可能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是 〔 〕A. 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B. 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太阳光有发散作用C. 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D. 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太阳光有发散作用3. 以下表示平面镜和凸透镜成像情况的图中,正确的选项是 〔 〕4. 将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距凸透镜20cm 的纸上承接到一个很小、很亮的光斑。

当把一个物体放在距这个凸透镜50cm 处时,在透镜的另一侧可以得到〔 〕A. 放大、正立的实像B. 缩小、正立的实像C. 放大、倒立的实像D. 缩小、倒立的实像5. 如下图,投影仪是教学中常用的设备。

下面关于投影仪的表达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 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B. 屏幕外表粗糙,有利于光发生漫反射C. 物体在屏幕上所成的像是一个放大的实像D. 假设使屏幕上明晰的像变大,只需使镜头靠近投影片6.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离凸透镜的间隔 小于焦距时,眼睛通过透镜观察到的虚像的情况是图中的〔 〕7.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位置如下图时,光屏上能成一明晰的像,那么〔〕A. 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B. 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 把凸透镜向左挪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大D. 把凸透镜向右挪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大8. 如下图的是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光屏未画出),当蜡烛和透镜放在图示位置时,通过挪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等大的像。

2019年八年级上册物理单元测试卷 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ANE(参考答案见尾页)

2019年八年级上册物理单元测试卷 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ANE(参考答案见尾页)

2018-2019年度八年级上册物理单元测试卷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凸透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B.凸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的视力C.凸透镜所成的虚像一定是放大的D.凸透镜所成的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2.如图所示,甲是小艳利用某透镜观察到的小明眼睛的像乙是小亮利用某眼镜观察到的课本上“物理”字的像。

关于上述两种情况中所观察到的像或用到的光学仪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的像一定是虚像,像的位置可能在小艳的眼睛和透镜之间B.甲图中的像可能是实像,像的位置可能在小明的眼睛和透镜之间C.乙图中的像一定是虚像,该眼镜是近视镜D.乙图中的像可能是实像,该眼镜是老花镜3.把下图甲所示的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的地方,在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像。

这个像是下图乙中的......................................... ()4.小明用奶奶的老花镜镜片对着太阳时,可在距镜片5cm处得到一个最亮、最小的小圆点。

若小明想通过此老花镜的镜片看微雕作品上较小的图案,则作品到透镜的距离应满足()A.小于5cm B.大于5cmC.大于10cm D.大于5cm小于10cm。

2019年八年级上册物理单元测试卷 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AUT(参考答案见尾页)

2019年八年级上册物理单元测试卷 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AUT(参考答案见尾页)

2018-2019年度八年级上册物理单元测试卷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一、选择题1.下列光学仪器正常工作时成倒立、放大实像的是................................................... ()A.放大镜B.照相机C.汽车的后视镜D.投影仪2.一支蜡烛位于凸透镜前,调节好透镜和光屏位置后,在光屏上呈现缩小、倒立的像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在光屏上............................. ()A.无法成像B.呈现放大、正立的像C.呈现放大、倒立的像D.呈现缩小、倒立的像3.将物体放在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前30cm处,则在透镜的另一侧可得到...()A.正立、放大的虚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缩小的实像D.倒立、放大的实像4.下列关于光学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向平面镜走近,镜中的像变大B.平面镜总是成和物等大的像C.透过凸透镜看物体,像总是放大的D.透过凸透镜看物体,像总是缩小的5.如图3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离透镜较远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屏上成—缩小实像,然后只将蜡烛向透镜逐渐移近,那么()A.光屏上出现等大的实像B.光屏上出现放大的实像C.光屏上出现缩小的实像D.透过凸透镜可能会看到放大的像6.若一物体从距凸透镜3倍焦距的地方,沿主光轴移到1.5焦距的地方,则 ( )A.像距变小,像变小B.像距不变,像不变C.像距变大,像变大D.像距变大,像不变7.用照相机照相时,物体在胶卷上形成 ()A.缩小的倒立实像B.放大的正立实像C.缩小的正立实像D.缩小的倒立虚像8.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放大的像,如果在凸透镜上沾一个小黑点,则光屏上()A.没有黑点的像B.一片漆黑。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透镜及其应用》测试题及答案'、单项选择题(13X 3分共39分)如图所示,下列透镜中哪些是凸透镜A. 1、 2、B. 4、5、C. 1、3、D. 2、4、进了水,就可能会成为森林火灾的元凶, 于是她捡起瓶子丢进了垃圾筒。

了水可能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是A. 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B. 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太阳光有发散作用C. 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太阳光有会聚作用7.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则A. 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B. 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 把凸透镜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大D. 把凸透镜向右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大 8. 如图所示的是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放在图示位置时,通过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等大的像。

若透镜位置不变, 将蜡烛 移 动 到 30cm学号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分 __________1.3 6 5 62. 小芳同学在森林公园游玩时,看到一个丢弃的透明塑料瓶。

她想到,如果下雨使得瓶中F 雨使得瓶中进()3.AB 4.将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 CD在距凸透镜20cm 的纸上承接到一个很小、 很亮的光斑。

当把一个物体放在距这个凸透镜A.放大、正立的实像 50cm 处时,在透镜的另一侧可以得到B. 缩小、正立的实像C.放大、倒立的实像D.5.如图所示,投影仪是教学中常用的设备。

下面关于投影仪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B. 屏幕表面粗糙,有利于光发生漫反射C. 物体在屏幕上所成的像是一个放大的实像D. 若使屏幕上清晰的像变大,只需使镜头靠近投影片缩小、倒立的实像-It蜃片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离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眼睛通过透镜观察到的虚像的情况是图中的(光屏未画出),当蜡烛和透镜 刻 度 线 处, 则6」_ I ・ _ 1」V L 一 I I I I I I I 10 20 30 40 50 60 70 SOfem)D.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太阳光有发散作用 正确的是IF F(F 2F()A. 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B. 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C. 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像(1) 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 ________________ (2) 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凸透镜30cm 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则该 凸透镜的焦距是cm(3) 接着使烛焰向左移动 5cm,此时应该将光屏向位置,才能在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 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的实像。

初二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验题及参考答案

初二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验题及参考答案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验题编号 姓名 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13×3分=39分)1. 一个凸透镜的焦点为F ,一个凹透镜的焦点为F ´。

让这两个透镜的一侧都正对太阳光,则在两透镜另一侧的焦点上,F 与F ´的温度相比 ( ) A. F 点的温度较高 B. F ´点的温度较高 C. 两点的温度一样高 D. 无法判断2. “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例如做光学游戏形成的“手影”、 影剧院放映的“电影”、湖岸景物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春游时留下美好记忆的照片——“摄影”等。

以下列出了“影”与物理知识对应的关系,其中不正确的是 ( ) A. 手影——光的直线传播 B. 倒影——平面镜成像 C. 电影——凸透镜成像 D. 摄影——光的反射成像3. 如图所示为照相机的照像原理,则景物在底片上所成的像是 ( ) A. 正立、等大的虚像 B. 倒立、缩小的实像 C. 倒立、放大的实像 D. 正立、放大的虚像4. 小满同学经过对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写出了如下一些结论,你认为她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 A. 凡是实像,都是倒立的 B. 凡是虚像,都是正立的C. 凸透镜所成的实像,既有放大的,又有缩小的,还有等大的D. 凸透镜所成的虚像,既有放大的,又有缩小的,还有等大的5. 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2cm 处,在光屏上得到了缩小的像。

则这个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 4cmB. 6cmC. 8cmD. 12cm6. 如图所示的是小明同学用一个凸透镜观察《物理世界》的封面时的情形。

下列光学仪器的成像规律与该情形的规律相同的是 ( ) A. 放大镜 B. 照相机 C. 投影仪 D. 潜望镜7. 如图所示,小华用放大镜看指纹时,觉得指纹的像太小。

为使像更大些,正确的做法是( ) A. 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近些 B. 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远些 C. 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近些 D. 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远些8. 如图所示,B 为AC 的中心,蜡烛烛焰通过凸透镜后在右侧的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缩小的像,则凸透镜 ( ) A. 应该放在蜡烛的左侧某处 B. 应该放在B 点C. 应该放在A 、B 之间的某处D. 应该放在B 、C 之间的某处9. 如图所示,F 为凸透镜的两个焦点,A ´B ´为物体AB 的像,则物体AB ( ) A. 在图中Ⅰ区域,比A ´B ´大,箭头方向向上 B. 在图中Ⅱ区域,比A ´B ´大,箭头方向向下 C. 在图中Ⅲ区域,比A ´B ´大,箭头方向向上 D. 在图中Ⅳ区域,比A ´B ´大,箭头方向向下10.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青少年应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3×3分=39分)1. 关于透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光线通过凹透镜一定不会相交B. 光线通过凸透镜一定能会聚于一点C. 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D. 一个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2. 下列四种光学器件成像情况正确的是()A. 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B. 投影仪成正立、放大的实像C. 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D. 潜望镜成正立、等大的实像3. 下列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实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B. 看到实像时有光进入人眼,看到虚像时没有光进入人眼C. 实像是缩小或放大的,虚像都是放大的D. 实像能用光屏承接,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4. 小丽同学拍了一张1寸登记相后,又想拍一张2寸的登记相,摄影师应该采取的办法是()A. 靠近小丽,同时镜头往前伸 B. 靠近小丽,同时镜头往后缩C. 远离小丽,同时镜头往前伸D. 远离小丽,同时镜头往后缩5. 小阳同学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观察到在距凸透镜20cm处的光屏上呈现一个放大的像。

则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A. 5cm B. 10cmC. 15cmD. 25cm6. 在凸透镜成像中,若得到一个与物体在镜同侧的像,则这个像一定是()A. 缩小、正立的虚像B. 放大、正立的虚像C. 缩小、倒立的实像D. 放大、倒立的实像7. 如图所示,小刚同学手握放大镜,隔着放大镜看物体,则看到的()A. 只能是正立放大的像B. 只能是倒立缩小的像C. 只能是倒立放大的像D. 这三种像都可以看到8. 如图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右侧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烛焰像。

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f,由此可以判断左侧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u所在的范围是()A. u<fB. f<u<2fC. u=2fD. u>2f9. 小明同学在光具座上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及答案编号姓名评分一、单项选择题(13×3分=39分)1. 关于透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光线通过凹透镜一定不会相交B. 光线通过凸透镜一定能会聚于一点C. 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D. 一个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2. 下列四种光学器件成像情况正确的是()A. 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B. 投影仪成正立、放大的实像C. 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D. 潜望镜成正立、等大的实像3. 下列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实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B. 看到实像时有光进入人眼,看到虚像时没有光进入人眼C. 实像是缩小或放大的,虚像都是放大的D. 实像能用光屏承接,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4. 小丽同学拍了一张1寸登记相后,又想拍一张2寸的登记相,摄影师应该采取的办法是()A. 靠近小丽,同时镜头往前伸 B. 靠近小丽,同时镜头往后缩C. 远离小丽,同时镜头往前伸D. 远离小丽,同时镜头往后缩5. 小阳同学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观察到在距凸透镜20cm处的光屏上呈现一个放大的像。

则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A. 5cm B. 10cmC. 15cmD. 25cm6. 在凸透镜成像中,若得到一个与物体在镜同侧的像,则这个像一定是()A. 缩小、正立的虚像B. 放大、正立的虚像C. 缩小、倒立的实像D. 放大、倒立的实像7. 如图所示,小刚同学手握放大镜,隔着放大镜看物体,则看到的()A. 只能是正立放大的像B. 只能是倒立缩小的像C. 只能是倒立放大的像D. 这三种像都可以看到8. 如图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右侧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烛焰像。

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f,由此可以判断左侧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u所在的范围是()A. u<fB. f<u<2fC. u=2fD. u>2f9. 小明同学在光具座上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

当烛焰、透镜及光屏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由此判断,他所用的凸透镜的焦距()A. 一定小于8cmB. 一定大于20cmC. 一定在8cm到10cm之间D. 一定在10cm到16cm之间10. 当物体距凸透镜8cm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若保持物体与光屏的位置不变,把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2cm,则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缩小的像。

则凸透镜的焦距f是()A. f<2cm B. 2cm<f<4cmC. 4cm<f<5cmD. 5cm<f<8cm11. 下列图中,表示的是近视眼形成原因的是()12. 用显微镜和普通天文望远镜观察物体时,你注意过像的正倒吗?如果还没注意过,请你根据已学过的光学知识判断,关于像的正倒,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B. 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C. 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D. 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13. 如图所示,小强同学用两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一前一后放在眼前观察远处的物体,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两只放大镜对物体进行了两次放大B. 两只放大镜组合在一起相当于一台显微镜C. 两只放大镜组合在一起相当于一架望远镜D. 将两只放大镜的位置对换后,观察同一物体的大小是相同的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3分)14. 同学们在讨论“如何在野外生存”的问题时,提出:在野外如果没有火种,怎么生火取暖呢?一位同学想出了一个“削冰取火”的办法,你认为“削冰”就是把冰制成;“取火”应把要点燃的物体放在其位置。

15. 有下列几种常见的镜子:A. 平面镜,B. 凹面镜,C. 凸面镜,D. 凸透镜,E. 凹透镜。

其中发生光的反射的是;发生光的折射是;能会聚光的是;能发散光的是。

(填字母代号)16. 小刚同学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实验过程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填空。

(1)改变蜡烛位置,使其位于20cm刻度线处,再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的实像。

(2)改变蜡烛位置,使其位于35cm刻度线处,再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的实像。

(3)改变蜡烛位置,使其位于42cm刻度线处,小刚从凸透镜的右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烛焰的、的像。

17. 甲、乙两个同学都是近视眼,甲视力0.4,乙视力0.8。

则通常情况下,(选填“甲”或“乙”)眼睛的晶状体更厚;他们要矫正视力,配戴的近视眼镜度数更高,透镜的焦距更。

18. 正常眼睛的远点在,近点大约在处;明视距离大约是。

19. 为了得到更加清晰的天体照片,哈勃空间望远镜安置在外,以避免干扰。

20. 人眼看同一个物体,会出现“远小近大”的现象,这和物体与人的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有关,如图所示。

同一个物体离人眼越远时,视角越。

当人离不同大小的物体一样远时,视角也会不同,物体越大,则视角越。

(选填“大”或“小”)三、作图题(共14分)21.(6分)如图所示,请完成光路图。

FFFFFFFFFF22.(4分)完成下列透镜的光路。

23.(4分)在下列方框中各画一个合适的透镜,并确定其位置。

四、探究与创新题(共24分)24. (4分)小红的爸爸是近视眼,要戴近视眼镜矫正;爷爷是远视眼,要戴老花眼镜矫正。

爸爸和爷爷的眼镜外形一模一样。

有一天,两只眼镜放在一起无法判别,于是小红设计了以 下两种方法来辨别。

请你帮小红完成下列表格的空白栏。

用手 触摸 眼镜名称 镜子类型 判断依据近视眼镜 凹透镜 老花眼镜 凸透镜 观看 报纸眼镜名称 镜子类型 判断依据近视眼镜 凹透镜 老花眼镜凸透镜25.(6分)如图所示,在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其中一步是调整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 高度,目的是为了使烛焰的像 。

若凸透镜位置不变,先后把 蜡烛放在a 、b 、c 、d 、e 各点,分别调节光屏的位置: (1)蜡烛放在 点时,屏上出现的像最大;(2)蜡烛放在 点时,屏上出现的像最小;(3)蜡烛放在 点时,当屏上出现清晰的像时,屏距透镜最远;(4)蜡烛放在 点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屏上都得不到烛焰的像,但透过透镜却 可以观察到 (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像。

26. (7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FF像的性质像与物在镜的大小倒正实虚u>2f缩小倒立实像2f >v>f有清晰像两侧照相机u=2f等大倒立实像v=2f有清晰像两侧∕2f >u>f放大倒立实像v>2f有清晰像两侧投影仪物距应用像距观察光屏(1)当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分别置于如图所示A、O、B位置时,在光屏上C处会得到一个清晰的(选填“正立”或“倒立”)、(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烛焰的(选填“实”或“虚”)像。

(2)当用另一支较短的蜡烛替换原蜡烛,则在光屏上(选填“C”、“D”或“E”)处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3)如果透镜不动,将蜡烛移至B位置,则光屏放置在A位置(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清晰的烛焰的像。

(4)从蜡烛到凸透镜距离等于2倍焦距处开始,向焦点方向移动蜡烛,在这过程中,像到透镜的距离____(增大/减小/不变),像____(变大/变小/不变);27. (4分)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从大量实验中归纳得到的,如下表所示:进一步分析、综合以上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还可以归纳得出的规律有:(写出两条即可)28.(3分)如图甲、乙是镜头焦距不同的两架相机,它们所用的底片规格是相同的.分别用它们在同一位置拍摄同一景物。

我们可以判定在图中,照片___________是用相机甲拍摄的,照片_____________是用乙拍摄的。

照片A 照片B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D C D B A B D B C C D B C二、填空题14.凸透镜,焦点。

15.ABC,DE,BD,CE。

16.缩小,倒立;放大,倒立;放大,正立,虚。

17.甲,甲,短。

18.无限远,10 cm,25 cm。

19.大气层,大气层。

20.小,大。

三、作图题21.略。

22.略。

23.提示:凹透镜,凸透镜,四、探究与创新题24.中间薄边缘厚,中间厚边缘薄;字变小,字变大。

25.呈现在光屏中央;d,a,d,e,放大。

26.(1)倒立,缩小,实。

(2)D。

(3)能。

27.(1)一倍焦距分虚实,两倍焦距分大小。

(2)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等。

28.A,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