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近代史的论文

合集下载

百年中国中国近代史论文[本站推荐]

百年中国中国近代史论文[本站推荐]

百年中国中国近代史论文[本站推荐]第一篇:百年中国中国近代史论文[本站推荐]《百年中国》观后感重温百年历史,中国经历了从屈辱到自豪、从贫弱到富裕、从封闭到开放、从专制到民主、从分裂到统一,心情也从沉重到舒缓然后一种自豪感油然而起。

在过去的一百年中,中国经历了被外国列强入侵分割领土,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神州大地哀鸿遍野,人民背井离乡、流离失所,经济一片萧条;两次世界大战更是给中国承受了巨大的灾难。

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积极探索,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从此,中国发生了翻天腹地的变化,香港、澳门回归、北京申奥成功、“神五”成功升天、世博会将在中国举行、中国的一举一动都在牵动世界的神经,我们可以自豪的说:我是一个中国人,我为我的祖国而骄傲。

时间的灰烬铺平不了列强铁蹄碾过的道道划痕,漫天的黄沙掩盖不了那硝烟弥漫惨不忍睹的幕幕史实,湍急的碧波荡涤不了抛洒在历史长河中的沽沽热血。

风云世纪,百年中国,穿梭于深远悠长的历史隧道,听着那风起云涌年代的咆哮,撕开那血腥淋淋的层层面纱,几阵悲痛夹着几许哀愁;看着黑暗里一双双寻找光明的眼睛,感受着那弯曲背影里隐藏的无可奈何,听着那战争年代下一曲曲的国民悲歌,几番警醒混着几丝悲凉......一百年前的中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黑暗时刻,写下了史上最为耻辱的篇章。

慈禧太后,中国垂帘听政的第一人,是她让清政府一步步迈向了落魄,走向了灭亡。

在她之水深火热的广大人民于不顾并且还毫不犹豫的答应履行各国列强一系列的割地赔款政策,还能欣然说出“量吾国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时,她可曾想过她会成为历史批判的罪人,她的名字不是流传千古而是遗臭万年?就因为她,美利坚军队可以明目张胆越俎代庖地在气势雄伟的紫禁城里练兵,德国骑士可以在中国的黄土地上搞骑射比赛,并且用的是中国的毛驴,各国公使可以很舒适度地坐在金光闪闪的皇宫大殿的龙椅上拍照.....如此昏庸无能的政府,如此痛人心弦的惨状,却又如此真实地把清政府的罪行揭露得淋漓尽致。

近代历史论文范文

近代历史论文范文

近代历史论文范文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人民就走上了民族复兴的道路,其中有曲折也有成就。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近代历史论文范文,希望大家喜欢!近代历史论文范文篇一《晚清满汉政争与中国政治走向》摘要:清沿明制,清王朝入关后迅速把明朝时已比较完备的内阁六部九卿制化为己用,并且后来不断完善发展,“可是终清一朝,唯独两点不曾改变过其一是政府组织的满汉双轨制,其二是军事组织的八旗驻防。

”[1](p43)这主要的原因是清朝是少数民族的政权对汉人存在深深的不信任感,这点在我国历史上入主中原的各个少数民族政权中都存在,可是在清代却是把部族政治发挥到极致的,满洲人在国家权力的各个方面均处于主导地位,可同时入主中原之后八旗子弟的腐化速度却也够快,满人“强悍之气已失,蒙昧之性未改。

”[2](p76)以至于等到太平天国第二次鸦片战争时已不堪一击,清王朝不得不起用汉族官僚曾胡左李等人外攘蛮夷内平叛乱,自此汉族官僚势力迅速上升满汉矛盾也急剧上升,等到戊戌变法之后则已激化,待到清末立宪汉族士绅的数次请愿被拒绝后已经不可调和,而清王朝的末日也不远了··关键字:晚清满汉矛盾政治斗争引言:满洲以刚柔兼济利用和驯服汉人而盛,“然有清一代“满汉合作”始终缺乏互信和平等,汉人始终处于绝对的政治弱势,满汉畛域严密。

究其根源,在于内化于历代清帝心中的‘崇满抑汉、以满驭汉’之祖制,清廷对占人口绝对多数的数万万汉人始终加以猜忌和防范。

”[3](p3)一、太平天国战争之前的满汉关系八旗子弟以武力征服汉族入主中原过程中有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的无情,亦有圈地圈人并颁布逃人法的残酷,故清初的满汉矛盾十分尖锐,南方有天地会等汉族反清势力,台湾有郑氏家族的反清势力。

这种形势直到爱新觉罗玄烨即位推行一系列与民生息的仁政和消弭满汉矛盾的举措之后才缓和下来。

而康熙皇帝平三番时,八旗子弟已难堪大用了,主要就要靠汉人绿营兵了。

康雍乾三世多颁行弥合汉满的措施,可是汉满矛盾并未真正得到弥合,只是成为一种潜流,这是以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社会矛盾缓和为前提的,而清王朝恰好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末期,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大发展的可能性极小,所以满汉矛盾的缓和不会持续太久的时间。

近代中国百年屈辱史史资料论文

近代中国百年屈辱史史资料论文

近代中国百年屈辱史史资料论文我国的近代史既是让人印象深刻,又是一段让人心痛不已的屈辱史。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近代中国屈辱史论文,供大家参考。

近代中国屈辱史论文篇一:《中国近代史论文——论中国近代革》[摘要]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为求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民族奋斗史。

民族民主革命是他的主题,旧、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他的内容。

回顾中国近代史,探索中国近代史上的革命历程。

[关键词]中国近代史、民族民主革命、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族主义革命。

中国的近现代发展史,是一卷被鲜血浸满鲜血又惨遭蹂躏的长卷。

中国人民饱受列强的欺压与凌辱,深受国弱民贫的危害。

鸦片战争的屈辱、联军侵华的无奈、日本扩张的悲惨遭遇……但同时,就其本质与主流上来说,中国近现代史又是中国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民族民主革命、艰苦探索的历史。

1840年,英国发动了世界知名的鸦片战争,中国历史的发展从此发生了巨大的转折。

鸦片战争以前中过是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鸦片战争以后,通过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中国的主权遭到破坏。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侵略特权,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逐渐把中国市场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中国的社会矛盾也由阶级矛盾转化为民族矛盾,革命任务也发生变化,由反对本国的封建统治转变为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任务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鸦片战争掀开了中国近代史的第一页,也拉开了中国革命的序幕。

面对帝国主义的入侵,我们不得不拿起武器,保卫自己的祖国,实现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

中国革命的目标是争取国家与民族的独立和富强,革命性质是民族民主革命。

革命因为前后期的领导阶级分别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而又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族主义革命两个时期。

民主政治建设是一个国家实现近代化的重要内容。

中国近代史论文2000字(通用3篇)

中国近代史论文2000字(通用3篇)

中国近代史论文2000字(通用3篇)中国近代史论文2000字篇1摘要:众所周知,1840年以来,亡国灭种的危机一直威胁着千年古国。

在中华民族危难之际,一代民族精英觉醒:林则徐的开眼看世界,洪秀全领导的反清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康有为的戊戌变法等。

然而,正是他们在民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挺身而出,为反对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同仇敌忾,英勇奋斗,前赴后继,拼搏不息,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可歌可泣的悲壮篇章。

关键字:爱国;救世;危机;新潮;出路正文:1840年,中国爆发了鸦片战争,近代史的序幕亦从此拉开,中国也从几千年的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随着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猛然被对世界打开,众多的外国资本蜂拥而至,同时这也引起了国内封建集团的极力抵触,外国资本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日益突出,在中华民族危难之际,一代民族精英觉醒。

一、林则徐林则徐为民办实事,虽居高位,但清廉自好,勤于职守,循法秉公,被老百姓誉为“林青天”。

林则徐敢于学习外国先进科学技术的精神,受到人们高度赞扬,被称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个人”。

他打破以“天朝”自居的妄自尊大和闭关锁国的保守思想,肯于了解外国情况,吸收新事物。

林则徐经世派主要是提倡经世致用的主张,清朝统治的衰落和日益严重的社会危机引起了一些有识之士的忧虑,迫使他们去反思造成社会危机的原因,探求挽救衰世的办法,开始提倡经世致用思想。

他一面积极备战,增设西洋大炮,一面积极了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军事、经济情况,设立译馆,翻译外文书报、律例、军事技术等著作,先后辑有《四洲志》、《华事夷言》、《滑达尔各国律例》等,成为中国近代最早介绍外国的文献。

他还是第一个了解国际法,运用国际法与英国人作斗争的中国人。

虽然林则徐对西方认识比较肤浅,接触西学的目的是出于外交、军事的需要,但毕竟开创了中国近代学习和研究西方的风气,对中国近代维新思想起到启蒙作用。

禁烟不禁商在广东期间,林则徐大举禁烟,并于1839年6月3日把收缴的英美商人的二百多万斤鸦片在虎门当众销毁。

近代史人物论文精选(导师推荐阅读6篇)

近代史人物论文精选(导师推荐阅读6篇)

近代史人物论文精选(导师推荐阅读6篇)近代史人物论文精选(导师推荐阅读6篇)本文关键词:近代史,导师,人物,精选,推荐近代史人物论文精选(导师推荐阅读6篇)本文简介: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伤心史,肠断史,充满了血泪与屈辱。

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到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战败史、赔款史、割地史。

我们败于英国,败于法国,败于英法,败于日本,败于八国联军。

以下是我们整理的五篇近代史人物论文,希望对你有用。

范文一论文题目:中国近代史纲要教近代史人物论文精选(导师推荐阅读6篇)本文内容: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伤心史,肠断史,充满了血泪与屈辱。

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到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战败史、赔款史、割地史。

我们败于英国,败于法国,败于英法,败于日本,败于八国联军。

以下是我们整理的五篇近代史人物论文,希望对你有用。

范文一论文题目:中国近代史纲要教学中人物典型选择研究摘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材中涉及很多历史人物,教学中应根据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结合重大历史事件选择对中国近代史产生重大影响的典型人物组织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人物典型;选择;教学历史首先是人史,是由有血有肉的人物以其活生生的行动书写的。

一部中国近现代史,纵贯历史170多年,涉及的人物何止成千上万,仅以《中国近代现代史纲要》教材而言,直接提及的有名有姓的古今中外人物就有376位,充分显示了运用历史人物进行教学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376位人物,以历史时期划分,包含古代人物22人,约占人物总数的6%;近现代人物354人,约占人物总数的94%.以国别划分,外国50人,约占人物总数的13%;中国326人,约占人物总数的87%.以重要程度划分,被列入教材目录的人物6人,约占人物总数的2%.这些人物之所以能够占据教材一席,基本原因是:行文的需要,即着作文字在铺陈过程中不得不提及的人物。

如"上篇综述"的以秦始皇、康熙、雍正、乾隆为代表22位古代人物,就是出于回顾中国文明由盛而衰的需要;耆英、伊里布被提及是因为他们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又如第一章中反复提及的慈禧、李鸿章,第二章反复提及的光绪、康有为,第三章反复提及的孙中山、袁世凯,中篇之后的"马克思(主义)",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反复提及的蒋介石、毛泽东,以及下篇各章反复提及的毛泽东、邓小平,主要是因为描述他们的行为或者介绍他们的着作、思想而反复提及。

大一近代史论文

大一近代史论文

大一近代史论文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起点。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推荐的大一近代史论文,希望大家喜欢!大一近代史论文篇一《论五四运动》摘要:1919年5月4号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划时代的事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工人无产阶级、农民阶级运动相结合,从而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条件。

关键词:五四运动、历史条件、历史特点、历史意义一、五四运动爆发的历史条件1.五四运动的爆发是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壮大。

五四运动前夕,中国产业工人已经达到200余万人,五四运动获得了比以往的革命更广泛的群众基础。

2.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潮流促进了五四运动的爆发,受到这个潮流影响的年轻一代知识界,尤其是那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为五四运动准备了最初的群众队伍和骨干力量。

3.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俄国十月革命促进了五四运动的爆发。

二、五四运动的爆发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在1919年上半年召开的巴黎“和平会议”上,中国政府代表提出废除外国政府在华势力范围、撤销外国在华驻军等七项希望和取消日本强加的“二十一条”及换文的陈述书,遭到拒绝。

消息传到国内,激起了各阶层人民的强烈愤怒,五四运动由此爆发。

迫于人民群众的压力,北洋政府不得不于6月10日宣布罢免亲日派官僚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

6月28日,中国政府代表也没有出席和约的签字仪式。

五四运动的直接斗争目标得到了实现。

三、五四运动的历史特点1.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在五四运动中,提出了“改造强盗世界,不认秘密外交,实行民族自决”和“另起炉灶,组织新政府”这样的口号。

近代史通用小论文范文怎么写

近代史通用小论文范文怎么写

近代史通用小论文范文怎么写中国近代史研究经过二十世纪的风雨历程,已经发展成为中国历史学领域里一门相对独立而成熟的学科。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近代史小论文,供大家参考。

近代史小论文范文篇一《近代史小论文》中国近代史是从1840鸦片战争开始的,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市场和国土的大门,是中国历史性的变化,也是中国觉醒的时候,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泱泱大国,曾几繁荣,却敌不过洋炮的轰击!1842年8月,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定了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次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定了《南京条约》的附件。

鸦片战争刚结束,美法两国以武力迫使清政府签定了不平等的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历史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853年,太平军占领了南京,定都天京,太平天国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由于内部斗争,1864年6月,洪秀全病逝。

7月,湘军冲入天京城内,天京陷落,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由于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失败了。

1858年,俄、美、英、法四国先后强迫清政府分别签定了《天津条约》。

10月下旬,清政府又签定了中英、中法《北京条约》。

1883年底,中法战争爆发。

清军取得了镇南关大捷。

但是,清政府急忙同法国代表在天津签定不平等条约。

至此,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中国战败,被迫同日本签定了屈辱的《马关条约》。

19世纪末,爆发了义和团运动。

由于清政府的腐败,义和团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镇压下失败了.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英、法、美、德、日、意、奥等国,签定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了,在革命的领导下,革命军英勇奋斗,所向披靡。

辛亥革命的胜利后革命党人改国号为中华民国,推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中国近代史相关论文

中国近代史相关论文

中国近代史相关论文中国近现代史始自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止于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中国近代史相关论文,希望大家喜欢!中国近代史相关论文篇一《浅谈近代中国革命的历史命运》摘要:近代中国革命历史人物选择的道路、革命策略决定了他的立场、成就和历史功业,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历史命运。

近代中国革命的历史命运的归宿只能是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使中国这个备受欺凌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成为了一个完全独立、自主的新中国。

关键词:近代中国历史命运革命策略社会主义近代中国革命的历史命运从鸦片战争开始,就由其性质决定了,那就是要反帝反封建,实现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自主和富强。

对此,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各个阶级、阶层的仁人志士似乎都没有异议。

尽管他们都怀抱着这样的理想,但基于其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不同,所选择实现理想的道路、方法和谋略也是大大不同。

1、不同的救国道路林则徐在封建皇帝的支持下开始了反对帝国主义的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又在失去封建皇帝支持的情况下无奈承认其失败。

洪秀全则继承了林则徐反对帝国主义的光荣传统,以其伟大的太平天国革命,宣告了中国人口最多的农民阶级是不甘于近代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历史命运的。

但不同于林则徐的是,洪秀全完全和封建皇帝站在了对立面,在反对封建皇帝的同时反对帝国主义,洪秀全和他领导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既反帝又反封的革命,对以后的革命开启了极大的可能性和现实的道路。

孙中山就称自己为洪秀全第二。

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实践在方式方法上、在谋略方略上也很明显受到过太平天国农民革命的影响。

太平天国农民革命之所以失败,并不是其反帝反封建的目标错了,而是其用来反帝反封建的路线、方法、谋略方略还不能够把这一历史任务更加彻底、全面地完成。

而从戊戌变法开始,带有资产阶级性质的康有为、梁启超等所进行的维新、变法,在反帝反封建这两个方面都显得畏首畏尾得多,甚至中国革命伟大的先行者孙中山也是反封建有力,而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不敢明确反帝的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请结合本学期的课程学习与个人经验,谈谈你对中国近代史学习与当今社会关系的认知。

提示:1、你觉得学习中国近代史有用吗?对个人的人生发展有帮助吗?对我们整合社会、凝聚共识、传承文化、打造未来、形塑民族共同价值取向等,会有帮助吗?
2、你觉得掌握一定的真实的历史知识,与完全不了解历史,或是仅知道一些虚假不实的“历史知识”相比,对于一个人、一个群体,乃至一个民族的综合素质养成来说,有何差别?
3、最好能举一些案例事实证明你的观点,比如通过课堂学习、个人阅读、生活体验,你是否获得了一些以前不知道或是与旧有观念不同的历史知识?对你是否有所触动?你与你身边朋友是否对历史感兴趣?是否会谈论一些史实?你们的历史知识来源主要是什么?你认为现今一些热点问题是否存在历史的渊源?是什么?(如对日问题,钓鱼岛、黄岩岛、南海、藏南等领土争端问题)
《中国近代史纲要》学习意义浅谈
——张申敏
每提到中国历史,无数人都会无比的熟悉,因为几乎所有的人从小学到大学都会一遍一遍的学习。

而其中《中国近代史》是必学科目,儿时并不甚了解这其中的意义,如今也似有微薄的见解,但这也足够我受用
了。

回顾中国的历史,古代史是中国无比辉煌与骄傲的一段历史,这期间中国的经济,文化空前发展,中国由此晋升为少有的东方大国。

然而,1840年的鸦片战争的炮声开始打破中国人天朝上国的美梦,而这也标志着近代史的开始。

我本人是信息安全专业,表面上与政治联系甚少,或是根本无用。

但凡事若只求直接效益,那世上的很多东西早没存在价值了,而学习历史正是这样。

正如许多伟人所说“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要懂得些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

我本无从政的愿望,但是一个国家的历史最值得其国人去品读,读出其中的对自己,对国家的意义。

首先,我觉得学习《中国近代史纲要》能从中了解历史,这是最表面的意义,现实中的一些事情,有些是和这段历史有关的。

当你了解了这段历史,那对于有些事你不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就如,我们铭记最深的南京大屠杀——日本留给我们的深
痛的伤。

《被遗忘的南京大屠杀》这本书,你看了吗?你知道张纯如为何要自杀吗?如果不知道历史,你对这些又怎么能了解明白?现在朝鲜成我们为“老大哥”,我们为什么甘愿做冤大头?现实不会与过去完全分离,这就是历史的一种价值存在。

其次,我认为学习近代史不仅能加深对历史了解,也能加深爱国之情。

近代史——屈辱史,奋斗史。

每每学到这里,心里有愤恨,真想象那些战士般奔赴战场,看到中国的艰难前行,不禁垂泪。

这所有的一切不自觉的让我和祖国的距离加近了。

于是当我再次看到如今中国的成就,自豪之情便会自然而生。

曾经,看过一个选秀节目,一个以数字为命名的组合在面对金星老师的问题时竟无法回答,“既然,你们的名字是数字,那你们知道‘918’指什么吗”,“你们走吧,不用表演了,把历史学好再来吧!”祖国的历史是根,了解了历史,才能懂得其魂,这是最根本的爱国情衍生之处啊!了解这段历史,看到无数的前辈为了祖国抛头颅洒热血,那种属于中华民族的存在感会越发
真实,民族自豪感也会油然而生。

我不是无根人,我有属于自己的“家”,这一点你懂吗?至少现在我懂,我不会否认当今中国的“不平”之事,但那也不会改变“中国人”的标签。

这段历史不能忘,这种爱国情不能丢,大学生们!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历史带给我们的更在于此。

“落后就要挨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