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四章 第二节 地球的自转课件 浙教版

合集下载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课件-4.2地球的自转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课件-4.2地球的自转
地球自转对地球表面运动的影响
通过观察地球表面运动的现象,如昼夜交替、极 昼极夜等,科学家们进一步证实了地球自转的存 在。
探索地球自转的意义
天文观测的进步
地球自转的发现和证实推 动了天文观测的进步,为 后来的天文学发展奠定了 基础。
物理学的发展
地球自转对物理学中的相 对论、万有引力等领域产 生了重要影响,推动了物 理学的发展。
维持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
昼夜交替
地球自转造成了昼夜交替现象,有利 于地球表面生态系统的平衡,因为白 天和夜晚的气温、光照等条件不同, 有助于生物进行光合作用和休息。
气候稳定
地球自转的稳定性对维持气候稳定有 重要作用,它使得地球的气候系统得 以正常运行,从而保证生物的生存和 发展。
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时区划分
在地球上不同纬度地区,昼夜交替的 周期略有不同,纬度越高,昼夜交替 的周期越长。
地球自转一圈大约需要24小时,因此 昼夜交替的周期为24小时。
时差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不同经 度地区接收阳光的时间不同,形
成了时差现象。
为了统一各地时间,人们将地球 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相
差1小时。
时差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 学习有着重要影响,例如国际会 议通常会安排在各国首都的当地
时间的计量
地球自转的周期被用来计量时间,例如一天被定义为地球自转一圈的时间。
04 探索地球自转
地球自转的发现
地球自转的发现
人类很早就观察到天体的周日运 动现象,但直到16世纪,哥白尼
才提出了地球自转的理论。
哥白尼的日心说
哥白尼在他的著作《天体运行论》 中提出了日心说,认为地球和其 他行星都是围绕太阳旋转的,从
总结词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教学-4.2地球的自转PPT课件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教学-4.2地球的自转PPT课件

04
实验和观察
观察地球的自转
总结词
通过观察地球仪,了解地球自转 的方向、周期和速度。
详细描述
学生可以使用地球仪进行观察,了 解地球自转的方向是从西向东,周 期为24小时,速度约为每小时15° 等基本知识。
用模型演示地球自转
总结词
通过制作简易的地球自转模型,加深 对地球自转的理解。
详细描述
学生可以制作一个简易的地球自转模 型,例如使用乒乓球和吸管,将吸管 固定在乒乓球上,使其可以自由旋转, 从而模拟地球的自转。
03
地球自转的影响
昼夜交替
总结词
地球自转导致昼夜交替现象,是地球 自转的基本表现之一。
详细描述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使得地球的 半球面向太阳时,该半球处于白天状 态,而背对太阳的半球则处于黑夜状 态,从而形成昼夜交替现象。
时差
总结词
地球自转导致不同经度地区出现时差,是时间计量的一种方式。
详细描述
01
03
理解地球自转的概念和意义。 掌握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 能够运用地球自转的知识解释一些自然现象。
02
地球自转的基础知识
地球自转的定义
总结词
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自身轴线旋转一周的运动。
详细描述
地球自转是地球的一种基本运动形式,地球自转的方向与地球公转的方向一致, 都是自西向东。地球自转的周期为一天,即24小时。
提前预习相关内容,了解地球 公转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准备好相关教具和实验器材, 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THANK YOU
感谢聆听
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天体的日运动
总结词
通过使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天体的日运动,了解地球自转对天体位置的影响。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课件42地球的自转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课件42地球的自转

太阳日定义
以太阳为参考点,地球自 转一周所需时间。
观测比较
通过天文观测,比较恒星 日与太阳日的长度差异, 揭示地球自转的不均匀性。
傅科摆实验原理及操作过程
实验原理:利用傅科摆的摆动平面相对 于地球表面的旋转,来观测和验证地球 的自转。
通过长时间连续观测,发现傅科摆摆动 平面的旋转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且旋转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
VS
洋流对气候的影响
洋流通过输送热量、水汽和营养物质等方 式对气候产生重要影响。例如,暖流经过 的地区气候温暖湿润,而冷流经过的地区 则相对寒冷干燥。同时,洋流还能调节全 球气候系统,维持气候的稳定性。
04 地球自转观测和实验方法
恒星日与太阳日观测比较
01
02
03
恒星日定义
以遥远恒星为参考点,地 球自转一周所需时间。
天体自转普遍性
天体自转差异性
天体自转与公转关系
天体自转研究意义
除了地球,其他天体如太阳、 月亮、行星等也都存在自转现 象。
不同天体的自转周期、自转方 向等可能存在差异。例如,太 阳的自转周期约为25天,而月 亮的自转周期则与其公转周期 相同,即27.3天。
天体的自转和公转是相互关联 的,它们共同决定了天体在宇 宙中的位置和运动状态。例如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共同产生 了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等自然 现象。
空间观测法
利用人造卫星、空间站等空间技术进行地球自转的观测和 研究。例如,通过GPS定位系统测量地面点的位置变化, 可以推算出地球的自转速度和周期。
05 生活中与地球自转相关现 象解释
日出日落时间变化规律
地球自转导致日出日落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使得太阳相对于地球的位置不断变换,从而导致日出和日落的现 象。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4.2地球的自转教学课件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4.2地球的自转教学课件

太阳东升西落是地球 自西向东自转的结果。
假设是地球是自东向西自转的来观察那么观 察太阳,太阳应该是哪边升起?
找一找
根据图回答:图上的A、B、C、D四地中,处在深夜的是____,处在白天的___。 1、(从黑夜变为白昼的界线)晨线是线段 为什么地球上不同的地方在同一时间内里会出现白昼和黑夜之分呢?
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24小时
转一转
手 在太空中的不同角度观察我们的家园——地球,她又是怎样转动的呢?
用语言描述出地球的运动 星星的视运动(夜晚连续曝光)
势 察太阳,太阳应该是哪边升起?
2、(从白昼变为黑夜的界线)昏线是线段 宇宙中其他的天体呢#?
但是,这些差值同地球平均半径相比都很小,所以从太空中看,地球仍是一个圆球体。
假设是地球是自东向西自转的来观察那么观
里学习,那个国家的大多数人正在干什么?
3、思考:如图所示,此时晨昏线(圈)与经线重合吗?
纬线表示
方向,
第2节 地球的自转 想一想:是什么物体在动?
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昼夜交替的
线上的是_____,位于
(填字母),晨线东面为 ,晨线西面为
1994年6月世界杯足球赛在美国某地下午2时举行,
为什么会有昼夜更替现象呢?
北N逆ni,南S顺shun 想一想:是什么物体在动?
但是,这些差值同地球平均半径相比都很小,所以从太空中看,地球仍是一个圆球体。 我们却要半夜起来观看这场比赛的电视实况转播。
宇宙中其他的天体呢#?
哪个国家位于我国的背面?现在我们正在教室 星星的视运动(夜晚连续曝光)
(1)A、B两点中,位于晨
原型 太阳光
地球 方向 人
模型
划线纸板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4.2地球的自转说课课件共14张PPT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4.2地球的自转说课课件共14张PPT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球自转的特征,知道地球自转的方向。 2.了解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知道晨昏线(圈
)的含义和昼夜交替周期。 3.能通过地球仪等模型对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
进行解释。 ◎过程与方法
通过模型的构建和理解,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了解地球是不断运动的,地球上许多科学现象都与地 球的运动有关,树立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望天花板并旋转
B点看到太阳方位为正南,示意时间为正午
Hale Waihona Puke 该内容看似简单,但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四、实验教学过程(2.
C点看到太阳方位为西偏南,示意时间为黄昏
通过模型的构建和理解,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因为地球这个研究对象无法直接进行研究,必须通过建立模型,利用模拟实验来研究其本质和规律,而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最困难
的就是模型的构建和理解。
太阳东升西洛是由于地球自传引起的
该内容看似简单,但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将手机放在凳子上,利用 四、实验教学过程(1.
通过模型的构建和理解,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通过了解地球是不断运动的,地球上许多科学现象都与地球的运动有关,树立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同屏软件让学生通过手机摄 四、实验教学过程(3.
的就是模型的构建和理解。
说课内容
一 教材和学情分析 二 教学目标 三 教材实验分析 四 实验教学过程 五 反思与评价
一、教材和学情分析
四、实验教学过程(2.
四四、、实 实验验教教本学学过过程程节((13..内容选自浙教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册第四章 第2节《地球的自转》,教学核心是地球的自转及 了解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知道晨昏线(圈)的含义和昼夜交替周期。

浙教版科学七下《地球的自转》精品课件

浙教版科学七下《地球的自转》精品课件

浙教版科学七下《地球的自转》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教版科学七下册《地球的自转》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地球自转的定义、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如昼夜更替、时差等),以及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地球自转的概念,掌握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球运动规律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地球自转的概念、方向、周期及其与公转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地球仪、手电筒、计时器。

学具:笔记本、铅笔、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仪,引导学生观察地球的自转,激发学生兴趣。

2.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用手电筒照射地球仪,观察地球仪上的光照变化,引导学生思考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3. 知识讲解:(1)地球自转的概念、方向和周期;(2)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更替、时差等;(3)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

4. 例题讲解:讲解地球自转相关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布置地球自转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地球的自转定义: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旋转方向:自西向东周期:24小时(一天)地理现象:昼夜更替、时差等与公转的关系:地球自转产生昼夜更替,公转产生四季变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地球自转的概念、方向和周期。

(2)地球自转产生了哪些地理现象?举例说明。

(3)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是什么?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地球自转的概念和方向掌握较好,但在理解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方面存在一定难度。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球自转的影响。

4.2地球的自转-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课件

4.2地球的自转-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课件

该不变的;
相反的,由夜转为昼的线称为晨线。
相反的,由夜转为昼的线称为晨线。
3、地球适宜的自转周期,使地表日温度变化平缓,白天温度不会太高,晚上不会太低
地球每自转一周,白天和黑夜就更替一次,时间约24小时,即通常所说的1天。
”姨妈说道:“玲玲,晚上好! 地球自转的证明——傅科摆 所以古人一直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一天当中太阳方位的变化
还有那些现象可以证明地球自转
1、自转方向自西向东,以北极为中心呈逆时针方向,以南极为中心呈顺时针方向。
地球自转的证明——傅科摆
1851年,法国物理学家傅科在巴黎一个教堂的圆顶上,用一根长60米的金属丝,悬挂了一个28千克的用铁球做成的摆。
3、地球适宜的自转周期,使地表日温度变化平缓,白天温度不会太高,晚上不会太低
地球逆时针 如果把照相机对着北极星附近的星空进行连续曝光照相,会得到一张星星绕北极星运动轨迹的照片。
相反的,由夜转为昼的线称为晨线。 2、地球每自转一周,白天和黑夜就更替一次 (昼夜交替),时间为23小时56分4秒,约24小时。
方向旋转 相反的,由夜转为昼的线称为晨线。
过一段时间,就会看到摆动方向偏离了子午线方向,摆开始动以后,除重力外,没有受其他力的作用,按照惯性定律,摆的方向是应 该不变的; 南半球台风是顺时针方向 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从地轴北端或北极上方观察,地球仪的方向是怎样的? 地球自转的证明——傅科摆 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一个球体,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 玲玲说:“姨妈,早上好! 昼夜交替的周期不长,使得地面白昼增温不至于过分炎热,黑夜冷却不至于过分寒冷,从而保证了地球上生命的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 。 1851年,法国物理学家傅科在巴黎一个教堂的圆顶上,用一根长60米的金属丝,悬挂了一个28千克的用铁球做成的摆。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第四章第二节地球的自转教学课件共22张PPT含素材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第四章第二节地球的自转教学课件共22张PPT含素材

北极 DBC Nhomakorabea开动脑筋
4.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两点中,位于晨
线上的是_____,位于
A 昏线上的是______。
(2)6小时以后,BA、B两点
中处于黑夜的是____。
B
2、地球自转的证据 (1)太阳月亮星星东升西落 。(运动的相对性) (2)昼夜更替。(3)星星的视运动照片。 (4)地球自转,使地面上水平运动的物体(水
从地轴南端或南极上方观察,地 球仪转动的方向是怎样的?
从地轴北端或北 极上方观察,地 球逆时针方向旋 转。
手势判断法
从地轴南端或南极上方观 察,地球顺时针方向旋转。
某场国际体育比赛在美国某地下午2时举行,我
(4们)地球却自转,要使地半面上水夜平运动起的物体来(水观看这场比赛的电视实况转播。
昼夜交替的周期不长,使得地面白昼增温不至于过分炎热,黑夜冷却不至于过分寒冷,从而保证了地球上生命的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
昼半球
夜半球
北美洲是否一直处于白昼,非洲一直处于黑 夜的现象?
不是的。
地球上的昼夜 交替现象又是 如何产生的呢?
思考
北极
晨线ABC
A
晨 昏

半B 球



D半


线
()
圈 C 昏线ADC
任务三
▪ 1、(从黑夜变为白昼的界线)晨线是线段 ▪ (填字母),晨线东面为 ,晨线西面为 ▪ (填白昼和黑夜)。 ▪ 2、(从白昼变为黑夜的界线)昏线是线段 ▪ (填字母),昏线东面为 ,昏线西面为 ▪ (填白昼和黑夜)。 ▪ 3、思考:如图所示,此时晨昏线(圈)与经
阿根廷 处在晚上,睡觉或休闲娱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验证地球的自转方向:
A 图A
B 图B
C 图C
太阳相对于 人的位置 时间
东方 早晨
头顶偏南 正午
西方 黄昏
通过实验,当我们自 西 向 东 转动地球仪时,你发现太 阳从 东方 升起 西方 落下。这与实际现象 符合 。
收获
地球的自转的方向
西

探索:
假如你登上了太空! 在地轴北极(南极)上 方观察,地球自转的 方向分别是怎样?
地球的自转
太阳为什么东升西 落?
初升的太阳
运动的列车上和地面上观察 同一物体,运动状态相同吗?
还记得地球仪的这些线吗?
B在A的哪面?C呢? 北
纬线
经 线 赤道
西
.C .A . B


地球这么大,我们怎么研究呢?
活动一:验证地球的自转方向
构建模型:
原型 模型
模拟要求
太阳 投影仪探头 位置不变,光线直射赤道 地球 地球仪 绕轴自西向东转 观察者 橡皮泥 固定在我们所居住的位置 方向 指向标 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2、若不能乒乓球被蜡烛照亮的区 域与没有照亮的区域用色笔分开。
A
夜 半 球
晨昏线(圈)

昼 半 球
阳 平 行 光 线
B D
C
3、自西向东转动乒乓球正面的A点与背面 的B点分别会进入昼还是夜?
晨 线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从 黑夜到白昼的界线
A
晨昏线(圈)
太 阳 平 行 光 线
夜 半 球
B D
昼 半 球
昏线
C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从 白天到黑夜的界线
读图: 晨昏圈与经线不会重和
北极
A

晨线
B
晨 昏 圈
D
昏线
阳 光
C
夜半球 昼半球
练一练:
1、图中A、B、C、D四地此时 处在晨线是 D ; B 北极 处在黑夜的是 B ;
C
D
假如地球是透明的,地球上会有 什么现象?
在北极和南极上空看地球的 自转,转动方向相同吗?
北极
南极
北极上空看,地球作 逆时针方向旋转。
南极上空看,地球作 顺时针方向旋转。
活动二:探究旋涡的方向
你注意过漏斗中水的转动方向 吗?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
北半球台风是 逆时针方向
南半球台风则是 顺时针方向。
这是为什么呢:
国际奥委会决定把北京 奥运会的游泳决赛及大 部分体操比赛放在上午 进行,以迎合美国转播 商晚间直播的需要。
地球上就只有白天了
假如地球是不自转的地球 会有什么现象?
一边永远是白天,另 一边永远是黑夜!
地球有昼夜交替现象的条件 地球不透明也不发光 地球是自转的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24小时
地球的自转, 产生了昼夜交替, 昼夜交替的周期 对地球上生命的 形成和发展有没 有好处?为什么?
小结
假如你是地球,你如何向别 人自我介绍你的自转?
思考讨论:
在这欢乐的时刻,晶晶将这一好消息告诉了远在美国的 为什么同在地球上中国和美国在同一时间里会出 姨妈。她们互致问候时,为什么会有时间的差异。 现白昼和黑夜?你能用实验加以说明吗?
Good morning Jing.
Good evening Aunt.
活动三:蜡烛与乒乓的实验
1、蜡烛能照亮整个乒乓球吗?
大家好!我叫地球, 我绕地轴旋转运动,我的 自转方向自西向东,以北 极为中心呈逆时针旋转, 以南极为中心呈顺时针旋 转。我每自转一周,白天 和黑夜就更替一次,时间 约24小时。
了解我可要呵护我,让 我们和谐共处!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生活 富裕、生命阳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