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繁殖方式和减数分裂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课标要求(一)、能力要求1、掌握减数分裂的概念及其应用,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2、通过列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比较表,训练学生的归纳、判断、分析比较能力。
(二)、内容要求1、阐明细胞的减数分裂并模拟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2、举例说明配子的形成过程。
3、举例说明受精过程。
知识网络体系一、减数分裂的概念概念:从初级精(卵)母细胞发展到精(卵)细胞的过程中,细胞连续分裂_1__次,而染色体只复制___2__次的细胞分裂方式。
结果: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_____3______。
二、相关概念①.____4____:两个形状、大小一般都相同,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在减数分裂中要配对的染色体。
(数目:同源染色体的对数 = 体细胞染色体数减半)②.__5____: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行为。
③.___6____:含有四个姐妹染色单体的配对的一对同源染色体。
(一个四分体中有两个着丝点、两条染色体、四个DNA 分子,四条染色单体) (数目:四分体数 = 同源染色体对数 = 体细胞染色体数减半)④.非姐妹染色单体三、精子的形成1、形成场所:精巢2、形成过程(见课本)滋长 变形 1个精原细胞 1个初级精母细胞个次级精母细胞4个精子细胞 (2N ) 复制 (2N )(N )(N )4个精子(N )3、各时期特点 42n 2n染色体 n n母细胞 母细胞 母细胞母细胞DNA 和染色体的数目变化曲线图附:有丝分裂中DNA 和染色体的数目变化曲线图四、卵细胞的形成1、形成场所:卵巢2、形成过程(见课本)第一次分裂 第二次分裂1个极体 2个极体滋长 (2N ) (N ) 3个极体 1个卵原细胞 1个初级卵母细胞 1个极体(N )(2N ) 复制 (2N ) 1个次级母细胞(N ) 1个卵细胞(N )五、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比较六、受精作用减数分裂♂个体 精子发育减数分裂受精卵(2n) 新个体(2n )♀个体 卵细胞七、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的意义对维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十分重要。
《减数分裂和无丝分裂》 讲义

《减数分裂和无丝分裂》讲义一、细胞分裂的重要性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在细胞的生命周期中,会经历不同类型的分裂方式,以满足各种生理需求。
其中,减数分裂和无丝分裂是两种较为特殊的分裂方式。
二、减数分裂(一)减数分裂的概念减数分裂是有性生殖生物在形成配子时发生的一种特殊的细胞分裂方式。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最终产生的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
(二)减数分裂的过程1、间期与有丝分裂间期类似,细胞进行物质准备和染色体复制。
但此时染色体复制后形成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由一个共同的着丝粒连接。
2、减数第一次分裂(1)前期Ⅰ这一时期又可细分为五个阶段。
细线期:染色体开始浓缩,呈细线状。
偶线期:同源染色体开始配对,形成联会复合体。
粗线期:染色体进一步浓缩变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这增加了遗传物质的重组和变异。
双线期:同源染色体开始相互分离,但仍有交叉的地方相连。
终变期:染色体高度浓缩,核仁消失,核膜解体,纺锤体开始形成。
(2)中期Ⅰ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上,着丝粒朝向两极。
(3)后期Ⅰ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
(4)末期Ⅰ染色体到达两极后,细胞一分为二,形成两个子细胞。
此时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半。
3、减数第二次分裂(1)前期Ⅱ染色体再次浓缩,核膜、核仁消失。
(2)中期Ⅱ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
(3)后期Ⅱ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
(4)末期Ⅱ染色体到达两极后,细胞再次分裂,最终形成四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只有原始细胞的一半。
(三)减数分裂的意义1、保证了物种染色体数目的稳定性。
通过减数分裂,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半,在受精过程中,雌雄配子结合,恢复了物种正常的染色体数目。
2、增加了遗传变异。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以及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自由组合,产生了多种多样的配子组合,增加了后代的遗传多样性,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
植物的生殖

雄性生殖单位(male germ unit)
精细胞之间及与营养核之间构成一个 联合体,从而使姐妹精细胞在花粉管的移 动和在胚囊的释放达到同步。
雄性生殖单位作为传送精细胞的装置, 可使精细胞有序地到达雌性靶细胞。
雄 性 生 殖 单 位
烟草花粉管中的雄性生殖单位
与卵细胞结合
精细胞的异型性
花粉粒的形态
胚囊的类型
珠孔 端
70%的被子植物
合点端
胚珠的发育与成熟胚囊(雌配子体)的形成
(大孢子)
第七节 开花、传粉与受精
传粉 (pollination)
传粉的媒介
风媒花
水媒花
虫媒花
传粉的方式
自花传粉(self-pollination) 异花传粉(cross-pollination)
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
二分体
四分体
连续型 胞质分裂
同时型 胞质分裂
四分体
两种类型四分体的形成过程
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1
连续型胞质分裂
四
分
体 时
期
小 麦 等 双 面 体 形 四 分 体
胼胝 质壁 百合
马铃薯同时型胞质分裂
胼胝质壁为何 能消失?
胼胝 质壁
马铃薯、陆地棉四面体形四分体
花粉粒及花粉管(雄配子体)的发育
小孢子(单核花粉粒)
第八章
植物的生殖
营养生长 生殖生长
营养器官(根、茎、叶) 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
植 物 繁 殖 的 类 型
花 的 形 态
花 的 发 生 与 演 化
成 花 调 节
雄 成雌 蕊 蕊 的 的 发 发 育 育 及 和 花 胚 粉 囊 粒 的 的 形 形 成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和图像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和图像
一、细胞通过分裂进行增殖
细胞增殖是细胞重要的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1)单细胞生物:细胞增殖而繁衍。
(2)多细胞生物:从受精卵开始,要进行细胞的增殖和分化逐渐发育成个体。
(3)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二、细胞的有丝分裂
(一)高等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1、分裂间期:包括G1期、S期、G2期,完成DNA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
2、分裂期
(1)前期:染色质盘曲折叠,缩短变粗,成为染色体;
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核仁逐渐解体,核膜逐渐消失;
染色体散乱地分布在纺锤体的中央。
(2)中期:纺锤丝牵引染色体运动,使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便于观察。
(3)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加倍;子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细胞两极。
(4)末期:染色体变成染色质丝,纺锤丝消失;
核膜、核仁出现,形成两个新细胞;
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逐渐扩展形成细胞壁。
动物细胞的繁殖方式

动物细胞的繁殖方式
动物细胞是组成动物体的基本单位,它们具有独立生命活动的能力。
动物细胞的繁殖方式具有很大的多样性,其中包括有丝分裂、减
数分裂和有性繁殖等几种方式。
一、有丝分裂
有丝分裂是一种常见的细胞分裂方式,它包括有前期、中期、后
期和细胞分裂四个阶段。
在前期和中期,细胞准备工作进行得比较充分,包括染色体复制、染色体准备和纺锤体的组装等。
在后期,细胞
将染色体分离到两个细胞核中,细胞质也会分裂成两部分,形成两个
完全一样的细胞。
二、减数分裂
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繁殖方式中的一种,它与有丝分裂不同,它
只经过一次细胞分裂,最终形成一半的染色体数量。
人类的精子和卵
子的形成都需要经过减数分裂的过程。
三、有性繁殖
有性繁殖是动物细胞最重要的一种繁殖方式,它能够使得下一代
细胞具有更高的遗传多样性。
有性繁殖的过程涉及两个亲代细胞,它
们通过生殖细胞的结合,使得新一代细胞具有母源和父源的遗传特征。
有性繁殖在保持物种多样性、适应环境变化方面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总体来说,动物细胞的繁殖方式多种多样,不同类型的细胞需要
使用不同的分裂方式。
这些繁殖方式,既可以使得细胞数量增加,也
可以使得细胞遗传信息丰富多彩,进而为物种的存续和繁衍提供保障。
因此,我们应该深入了解动物细胞的繁殖方式,从中汲取启示,加深
对生命和自然的认识,为人类科学发展和生态环保做出具有价值的贡献。
了解动物的繁殖方式

了解动物的繁殖方式动物的繁殖方式是指动物个体将自己的基因传递给下一代的过程。
不同物种的繁殖方式多样,可以分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
一、有性繁殖有性繁殖是指个体之间通过交配和配子的结合来繁殖后代。
这种方式能够增加基因的多样性,提高物种的适应性。
大部分的动物都采用有性繁殖方式。
1. 雄性与雌性在有性繁殖中,动物一般分为雄性和雌性两性别。
雄性是指具有产生精子的生殖系统和性征的个体,而雌性则具有产生卵子的生殖系统和性征。
2. 交配动物个体进行有性繁殖时,需要进行交配。
交配可以分为内交和外交两种形式。
内交是指雌性和雄性在同一个体内进行交配。
例如,蜜蜂、蚜虫等昆虫会通过自交进行繁殖。
外交则是指雌性和雄性两个体进行交配。
常见的外交方式有交尾和交配行为。
例如,许多鸟类会在繁殖季节通过复杂的求偶舞蹈和婚前仪式来吸引异性。
3. 配子结合交配后,雄性生产的精子与雌性生产的卵子相结合,形成受精卵。
受精卵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发育成新个体。
4. 卵生和胎生有性繁殖的动物在卵的发育方式上可分为卵生和胎生两种。
卵生是指受精卵在母体外环境中发育成新个体。
例如,鸟类、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都是卵生的。
胎生是指受精卵在母体内发育成新个体,直到满足一定的发育条件后再出生。
例如,哺乳动物一般是胎生的,幼崽在母体内得到充分的营养和保护。
二、无性繁殖无性繁殖是指个体无需与其他个体进行交配,直接通过自身的途径繁殖后代。
这种方式可以迅速增加个体数量,但由于缺乏基因交流,进化速度较慢,适应性较弱。
1. 分裂分裂是无性繁殖中最常见的方式之一,个体通过细胞分裂产生新个体。
可以分为二分裂和多分裂两种。
二分裂是指个体将自己的细胞分裂为两个完全相同的个体。
例如,细菌、原生动物等都是通过二分裂进行繁殖的。
多分裂则是指个体将自己的细胞分裂为多个新个体。
例如,酵母菌就是通过多分裂进行繁殖的。
2. 减数分裂减数分裂是某些无性繁殖动物中的一种方式。
个体通过减数分裂产生性细胞,然后这些性细胞在合适的条件下发育成新的个体。
高一生物减数分裂知识点

高一生物减数分裂知识点减数分裂是生物体中的一种重要的细胞分裂方式,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础过程。
减数分裂又称为减数分裂或减数减数分裂,是指细胞在有丝分裂前发生的一次特殊的有丝分裂过程。
以下将介绍减数分裂的发生、过程及意义。
一、减数分裂的发生减数分裂的发生主要发生在生物体的生殖细胞中。
生物体的生殖细胞是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它们是具有遗传物质的细胞,能够遗传下一代。
在多细胞生物中,减数分裂发生在动物的生殖细胞(卵子和精子)和植物的生殖细胞(花粉和卵细胞)中。
二、减数分裂的过程减数分裂的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和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
1. 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也称为减数分裂I)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与有丝分裂的过程类似,包括纺锤体的形成、染色体的发生和分离、细胞质的分裂等过程。
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的开始阶段,染色体呈现为复制的状态。
接着,纺锤体开始出现,并将染色体进行排列。
在染色体排列阶段,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这可以增加基因的多样性。
然后,染色体从中央板分离,并移向细胞的两极。
最后,细胞质进行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
2. 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也称为减数分裂II)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是在第一次分裂之后立刻进行的。
它与有丝分裂的过程类似,但染色体的染色体数目减半。
这是因为在细胞核中的染色体并没有复制。
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最终产生四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都只含有一半的染色体数目。
三、减数分裂的意义减数分裂在生物进化和繁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 遗传物质的稳定性减数分裂在有性繁殖中起着保持遗传物质稳定性的作用。
通过减数分裂,有机体可以从父母继承一半的基因,从而保证了新一代有机体的遗传物质的稳定。
2. 遗传多样性的产生减数分裂中的两个关键过程,即染色体交叉和染色体分离,能够导致基因的重新组合和再分配。
这使得子代的基因组具有更多的多样性。
这种多样性是进化的驱动力之一,在环境变化和自然选择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3. 生物体的繁殖减数分裂是生物体繁殖的基础过程。
植物第五章

第五章植物的繁殖第一节繁殖的类型❖繁殖:是指植物生长发育到一定时期,就要由旧个体产生新个体,以延续种族,这种现象称为繁殖。
❖植物繁殖的类型1.营养繁殖2.无性繁殖3.有性繁殖❖繁殖的意义扩大植物的生活范围;丰富了后代的遗传性和变异性;在生产实践中,能获得大量的优良品种一、植物的营养繁殖❖通过植物营养体的一部分从母体分离开去(有时不立即分离),进而直接形成一个独立生活的新个体的繁殖方式。
❖类型:自然营养繁殖:借助块根(甘薯、大丽菊)、鳞茎(洋葱、百合、水仙、蒜、风信子、朱顶红等)、块茎(马铃薯、菊芋、花叶芋等)、球茎(慈姑、荸荠等)、根状茎(竹、藕、姜、白茅等)、根蘖(洋槐、白杨等)、匍匐茎(草莓、狗牙根等)。
此外,有些植物的叶也具有营养繁殖的能力,如落地生根。
人工营养繁殖:分离繁殖(分株)、扦插、压条、嫁接、植物组织培养等二、植物的无性生殖❖植物生活到一定时期能产生一种叫孢子的生殖细胞,孢子离开植物体后,能直接形成一新的植物体,此种生殖方式称为孢子繁殖或无性生殖。
产生孢子的结构称孢子囊。
❖孢子繁殖是藻、菌、地衣、苔藓、蕨类等植物的一种普遍存在的繁殖方式。
三、植物的有性生殖❖在形态上、遗传上、或生理上不同的两个称为配子的有性生殖细胞,经过彼此融合的过程,形成合子或受精卵,再由合子或受精卵发育为新个体的繁殖方式。
此种方式称有性生殖。
❖同配生殖:大小形态一致,生理上有差异。
❖异配生殖:配子形态一致,大小不一致。
❖卵配生殖:卵细胞和精细胞结合,大小、形态均不一致。
四、植物的生活史与世代交替❖生活史:植物从生长发育的某一阶段开始,经一系列生长发育过程,产生下一代后又重现了该阶段的现象称生活周期或生活史。
❖世代交替:在长期演化过程中,植物生活史中出现两种个体,一种能产生配子,行有性生殖的配子体,配子体由孢子发育形成,为单倍体;另一种是能产生孢子,行无性生殖的孢子体,孢子体由合子发育形成,为二倍体。
从合子开始到减数分裂发生,这段时期为无性世代;由孢子开始一直到配子形成,这一时期为有性世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无性生殖
概念:凡不涉及性别,没有配子参与,不经过受精 过程,直接由母体形成新个体的繁殖方式统称为无 性生殖。无性生殖没有两性细胞的结合,没有精卵 结合的过程。
(一)、裂殖
(二)、出芽生殖
概念:凡从母体长出芽,由芽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
式称为出芽生殖
(三)、孢子生殖 (四)、再生
2、中期Ⅰ 3、后期Ⅰ 4、末期Ⅰ
减数分裂的意义:
减数分裂在遗传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通 过减数分裂使配子的染色体数目减少了一半, 经过受精过程产生合子,及其随之发育的后 代又恢复了亲代的染色体数目,从而使不同 生物类型的染色体数目和遗传性状保持了相 对的稳定,与此同时,通过联会后非姊妹染 色单体之间遗传物质交换和重组,将要导致 变异的发生,这便为生物界的遗传和进化准 备了条件
二、有性生殖和减数分裂
概念:通过两性细胞即雌配子与雄配子或卵子与精子 融合为一,成为合子或受精卵,最后发育成一个新个 体的生殖方式,称有性生殖。
有性生殖是生物界重要的生殖方式,通过有性生 殖,可以使后代表现出杂种优势。两性细胞通过性母 细胞减数分裂产生。
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
1、前期Ⅰ (1)细线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