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个典型应用电路实例详解(电子制作)

50个典型应用电路实例详解(电子制作)
50个典型应用电路实例详解(电子制作)

电路1 简单电感量测量装置

在电子制作和设计,经常会用到不同参数的电感线圈,这些线圈的电感量不像电阻那么容易测量,有些数字万用表虽有电感测量挡,但测量范围很有限。该电路以谐振方法测量电感值,测量下限可达10nH,测量范围很宽,能满足正常情况下的电感量测量,电路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稳定,适合于爱好者制作。

一、电路工作原理

电路原理如图1(a)所示。

图1 简单电感测量装置电路图

该电路的核心器件是集成压控振荡器芯片MC1648 ,利用其压控特性在输出3脚产生频率信号,可间接测量待测电感L X值,测量精度极高。

BB809是变容二极管,图中电位器VR1对+15V进行分压,调节该电位器可获得不同的电压输出,该电压通过R1加到变容二极管BB809上可获得不同的电容量。测量被测电感L X时,只需将L X接到图中A、B两点中,然后调节电位器VR1使电路谐振,在MC1648的3脚会输出一定频率的振荡信号,用频率计测量C点的频率值,就可通过计算得出L X值。

电路谐振频率:f0 = 1/2πLxC所以L X = 1/4π2 f02C

式中谐振频率f0即为MC1648的3脚输出频率值,C是电位器VR1调定的变容二极管的电容值,可见要计算L X的值还需先知道C值。为此需要对电位器VR1刻度与变容二极管的对应值作出校准。

为了校准变容二极管与电位器之间的电容量,我们要再自制一个标准的方形RF(射频)电感线圈L0。如图6—7(b)所示,该标准线圈电感量为0.44μH。校准时,将RF线圈L0接在图(a)的A、B两端,调节电位器VR1至不同的刻度位置,在C点可测量出相对应的测量值,再根据上面谐振公式可算出变容二极管在电位器VR1刻度盘不同刻度的电容量。附表给出了实测取样对应关系。

附表

二、元器件选择

集成电路IC可选择Motoroia公司的VCO(压控振荡器)芯片。VR1选择多圈高精度电位器。其它元器件按电路图所示选择即可。

三、制作与调试方法

制作时,需在多圈电位器轴上自制一个刻度盘,并带上指针。RF标准线圈按图(b)所给尺寸自制。电路安装正确即可正常工作,调节电位器VR1取滑动的多个点与变容二极管的对应关系,可保证测量方便。该测量方法属于间接测量,但测量范围宽,测量准确,所以对电子爱好者和实验室检测电感量有可取之处。该装置若固定电感可变成一个可调频率的信号发生器。

电路2 三位数字显示电容测试表

广大电子爱好者都有这样的体会,中、高档数字万用表虽有电容测试挡位,但测量范围一般仅为1pF~20μF,往往不能满足使用者的需要,给电容测量带来不便。本电路介绍的三位数显示电容测试表采用四块集成电路,电路简洁、容易制作、数字显示直观、精度较高,测量范围可达1nF~104μF。特别适合爱好者和电气维修人员自制和使用。

一、电路工作原理

电路原理如图2所示。

图2 三位数字显示电容测试表电路图

该电容表电路由基准脉冲发生器、待测电容容量时间转换器、闸门控制器、译码器和显示器等部分组成。

待测电容容量时间转换器把所测电容的容量转换成与其容量值成正比的单稳时间t d。基准脉冲发生器产生标准的周期计数脉冲。闸门控制器的开通时间就是单稳时间t d。在t d时间内,周期计数脉冲通过闸门送到后面计数器计数,译码器译码后驱动显示器显示数值。计数脉冲的周期T乘以显示器显示的计数值N就是单稳时间t d,由于t d与被测电容的容量成正

比,所以也就知道了被测电容的容量。

图2中,集成电路IC1B电阻R7~R9和电容C3构成基准脉冲发生器(实质上是一个无稳多谐振荡器),其输出的脉冲信号周期T与R7~R9和C3有关,在C3固定的情况下通过量程开关K1b对R7、R8、R9的不同选择,可得到周期为11μs、1.1ms和11ms的三个脉冲信号。

IC1A、IC2、R1~R6、按钮AN及C1构成待测电容容量时间转换器(实质上是一个单稳电路)。按动一次AN,IC2B的10脚就产生一个负向窄脉冲触发IC1A,其5脚输出一次单高电平信号。R3~R6和待测电容CX为单稳定时元件,单稳时间t d=1.1(R3~R6)CX。IC4、IC2C、C5、C6、R10构成闸门控制器和计数器,IC4为CD4553,其12脚是计数脉冲输入端,10脚是计数使能端,低电位时CD4553执行计数,13脚是计数清零端,上升沿有效。当按动一下AN后,IC4的13脚得到一个上升脉冲,计数器清零同时IC2C的4脚输出一个单稳低电平信号加到IC4的10脚,于是IC4对从其12脚输入的基准计数脉冲进行计数。当单稳时间结束后,IC4的10脚变为高电平,IC4停止计数,最后IC4通过分时传递方式把计数结果的个位、十位、百位由它的9脚、7脚、6脚和5脚循环输出对应的BCD码。

IC3构成译码器驱动器,它把IC4送来的BCD码译成十进制数字笔段码,经R11~R17限流后直接驱动七段数码管。集成电路CD4553的15脚、1脚、2脚为数字选择输出端,经R18~R20选择脉冲送到三极管T1~T3的基极使其轮流导通,这两部分电路配合就完成了三位十进制数字显示。

C7的作用是当电源开启时在R10上产生一个上升脉冲,对计数器自动清零。

二、元器件选择

电路中,IC1选用NE556;IC2选用CD4001;IC3选用CD4543;IC4选用CD4553。七段数码管可选用三字共阴极数码管。T1~T3选用8550(或其它PNP型三极管)。C1不应大于0.01μF,C3选用小型金属化电容。R3~R9选用1/8W金属膜电阻。其他元器件没有特殊要求,按电路标注选择即可。

三、制作与调试方法

整个电路安装好后可装在一个塑料盒内,将数码管和量程转换开关装在面板上。在制作和调试时,关键是要调出11μs、1.1ms和11ms的三种标准脉冲信号,调试时需要借助一台示波器,通过调整分别R7、R8和R9等三个电阻的阻值,就可方便地得到这三个脉冲信号,电路中的R7、R8、R9的阻值是实验数据仅供参考。电路其余部分无需调试,只要选择良好器件,安装正确无误,并在量程转换开关处标注相应倍率,就可得到一个经济实用、准确可靠的数字电容表。

四、使用方法

在测试电容时,把计数结果乘以所用量程的倍率得到的数值就是被测电容的容量。例如,当基准脉冲周期为1.1ms,定时电阻为10K时,量程倍率为0.1μF,若测一个标称容量为4.7μF 的电容,按动一下AN后结果显示为49,该电容的容量就为49×0.1μF=4.9μF。

需要说明的是,在使用1pF~999pF量程时,由于分布电容的影响,测量结果减去分布电容值才是被测电容的准确值。可以这样测出该电容表的量程分布电容值,把量程打在1pF~999pF档,在不接被测电容的情况下,按动一下AN按钮,测的计数结果就是该挡的分布电容值,经实验该数值一般为10pF左右。

附表列出了各挡量程的组成关系。

附表

电路 3 市电电压双向越限报警保护器

该报警保护器能在市电电压高于或低于规定值时,进行声光报警,同时自动切断电器电源,保护用电器不被损坏。该装置体积小、功能全、制作简单、实用性强。

一、电路工作原理

电路原理如图3所示。

图3 市电电压双向越限报警保护器电路图

市电电压一路由C3降压,DW稳压,VD6、VD7、C2整流滤波输出12V稳定的直流电压供给电路。另一路由VD1整流、R1降压、C1滤波,在RP1、RP2上产生约10.5V电压检测市电电压变化输入信号。门IC1A、IC1B组成过压检测电路,IC1C为欠压检测,IC1D 为开关,IC1E、IC1F及压电陶瓷片YD等组成音频脉冲振荡器。三极管VT和继电器J等组成保护动作电路。红色LED1作市电过压指示,绿色管LED2作市电欠压指示。

市电正常时,非IC1A输出高电平,IC1B、IC1C输出低电平,LED1、LED2均截止不发光,VT截止,J不动作,电器正常供电,此时B点为高电平,F4输出低电平,VD5导通,C点为低电平,音频脉冲振荡器停振,YD不发声。当市电过压或欠压时,IC1B、IC1C其中有一个输出高电平,使A点变为高电位,VT饱和导通,J通电吸合,断开电器电源,此时B点变为低电位,IC1D输出高电平,VD5截止,反向电阻很大,相当于开路,音频脉冲振荡器起振,YD发出报警声,同时相应的发光二极管发光指示。

二、元器件的选择

集成芯片IC可选用CD74HC04六反相器,二极管VD1~V D6选择IN4007,电容C1~C6均选择铝电解电容,耐压400V,稳压管选用12V稳压,继电器J选用一般6V直流继电器即可,电阻选用普通1/8或1/4W碳膜电阻器,大小可按图示。

三、制作和调试方法

调试时,用一台调压器供电,调节电压为正常值(220V),用一白炽灯作负载,使LED1、LED2均熄灭,白炽灯亮,然后将调压器调至上限值或下限值,调RP1或RP2使LED1或LED2刚好发光,白炽灯熄灭,即调试成功。

全部元件可安装于一个小塑料盒中,将盒盖上打两个孔固定发光二极管,打一个较大一

点的圆孔固定压电陶瓷片,并用一个合适的瓶盖给压电片作一个助声腔,使其有较响的鸣叫声。

电路4 红外线探测防盗报警器

该报警器能探测人体发出的红外线,当人进入报警器的监视区域内,即可发出报警声,适用于家庭、办公室、仓库、实验室等比较重要场合防盗报警。

一、电路工作原理

电路原理如图4所示。

该装置由红外线传感器、信号放大电路、电压比较器、延时电路和音响报警电路等组成。红外线探测传感器IC1探测到前方人体辐射出的红外线信号时,由IC1的②脚输出微弱的电信号,经三极管VT1等组成第一级放大电路放大,再通过C2输入到运算放大器IC2中进行高增益、低噪声放大,此时由IC2①脚输出的信号已足够强。IC3作电压比较器,它的第⑤脚由R10、VD1提供基准电压,当IC2①脚输出的信号电压到达IC3的⑥脚时,两个输入端的电压进行比较,此时IC3的⑦脚由原来的高电平变为低电平。IC4为报警延时电路,R14和C6组成延时电路,其时间约为1分钟。当IC3的⑦脚变为低电平时,C6通过VD2放电,此时IC4的②脚变为低电平,它与IC4的③脚基准电压进行比较,当它低于其基准电压时,IC4的①脚变为高电平,VT2导通,讯响器BL通电发出报警声。人体的红外线信号消失后,

图4 红外线探测防盗报警器电路图

IC3的⑦脚又恢复高电平输出,此时VD2截止。由于C6两端的电压不能突变,故通过R14向C6缓慢充电,当C6两端的电压高于其基准电压时,IC4的①脚才变为低电平,时间约为1分钟,即持续1分钟报警。

由VT3、R20、C8组成开机延时电路,时间也约为1分钟,它的设置主要是防止使用者开机后立即报警,好让使用者有足够的时间离开监视现场,同时可防止停电后又来电时产生误报。该装置采用9-12V直流电源供电,由T降压,全桥U整流,C10滤波,检测电路采用IC5 78L06供电,交直流两用,自动无间断转换。

二、元器件选择

IC1采用进口器件红外探测器Q74,波长为9-10um。IC2采用运放LM358,具有高增

益、低功耗。IC3、IC4为双电压比较器LM393,低功耗、低失调电压。其中C2、C5一定要用漏电极小的钽电容,否则调试会受到影响。R12是调整灵敏度的关键元件,应选用线性高精度密封型。其它元器件按电路图所示选择即可。

三、制作和调试方法

制作时,在IC1传感器的端面前安装菲涅尔透镜,因为人体的活动频率范围为0.1-10Hz,需要用菲涅尔透镜对人体活动频率倍增。安装无误,接上电源进行调试,让一个人在探测器前方7-10m处走动,调整电路中的R12,使讯响器报警即可。其它部分只要元器件质量良好且焊接无误,几乎不用调试即可正常工作。本机静态工作电流约10mA,接通电源约1分钟后进入守候状态,只要有人进入监视区便会报警,人离开后约1分钟停止报警。如果将讯响器改为继电器驱动其它装置即作为其它控制用。

电路5 禁烟警示器

本例介绍的禁止吸烟警示器,可用于家庭居室或各种不宜吸烟的场合(例如医院、会议室等)。当有人吸烟时,该禁止吸烟警示器会发出"请不要吸烟!"的语言警示声,提醒吸烟者自觉停止吸烟。

一、电路工作原理

电路原理如图5所示。

该禁止吸烟警示器电路由烟雾检测器、单稳态触发器、语言发生器和功率放大电路组成,烟雾检测器由电位器RP1、电阻器R1和气敏传感器组成。单稳态触发器由时基集成电路IC1、电阻器R2、电容器C1和电位器RP2组成。语音发生器电路由语音集成电路IC2、电阻器R3-R5、电容器C2和稳压二极管VS组成。音频功率放大电路由晶体管V、升压功放模块IC3、电阻器R6、R7、电容器C3、C4和扬声器BL组成。

图5 禁烟警示器电路图

气敏传感器末检测到烟雾时,其A、B两端之司的阻值较大,IC1的2脚为高电平(高于2Vcc/3),3脚输出低电平,语音发生器电路和音频功率放大电路不工作,BL不发声。

在有人吸烟、气敏传感器检测到烟雾时,其A、B两端之司的电阻值变小,使IC1的2脚电压下降,当该脚电压下降至VCC/3时,单稳态触发器翻转,IC1的3脚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该高电平经R3限流、C2滤波及VS稳压后,产生4,2V直流电压,供给语音集成电路IC2和晶体臂。IC2通电工作后输出语音电信号,该电信号经V和IC3放大后,推动

BL发出"请不要吸烟!"的语音警告声。

二、元器件选择

Rl-R7选用1/4W碳膜电阻器或金属膜电阻器。RP1和RP2可选用小型线性电位器或可变电阻器。C1、C2和C4均选用耐压值为l6V的铝电解电容器;C3选用独石电容器。VS 选用1/2W、4·2V的硅稳压二极管。V选用S9013或C8050型硅NPN晶体管。IC1选用NE555型时基集成电路;IC2选用内储“请不要吸烟!”语音信息的语音集成电路;lC3选用WVH68型升压功放厚模集成电路。BL选用8Ω、1-3W的电动式扬声器。气敏传感器选用MQK-2型传感器。

三、制作与调试

该禁止吸烟警示器,可以作为烟雾报警器来检测火灾或用作有害气体、可燃气体的检测报警。调整RP1的阻值,可改变气敏传感器的加热电流(一般为13OmA左右)。调整RP2的阻值,可改变单稳态触发器电路动作的灵敏度。

电路6 采用555时基电路的简易温度控制器

本电路是采用555时基集成电路和很少的外围元件组成的一个温度自动控制器。因为电路中各点电压都来自同一直流电源,所以不需要性能很好的稳压电源,用电容降压法便能可靠地工作。电路元件价格低、体积小、便于在业余条件下自制。该电路制作的温度自动控制器可用于工业生产和家用的电加热控制,效果良好。

一、电路工作原理

电路原理如图6所示。

图6 采用555时基电路的简易温度控制器电路图

当温度较低时,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Rt阻值较大,555时基集成电路(IC)的2脚电位低于Ec电压的1/3(约4V),IC的3脚输出高电平,触发双向晶闸管V导通,接通电加热器R L进行加热,从而开始计时循环。当置于测温点的热敏电阻Rt温度高于设定值而计时循环还未完成时,加热器R L在定时周期结束后就被切断。当热敏电阻Rt温度降低至设定值以下时,会再次触发双向晶闸管V导通,接通电加热器R L进行加热。这样就可达到温度自动控制的目的。

二、元器件的选择

电路中,热敏电阻Rt可采用负温度系数的MF12型或MF53型,也可以选择不同阻值

和其他型号的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只要在所需控制的温度条件下满足R t+VR1=2R4()这一关系式即可。电位器VR1取得大一些能获得较大的调节范围,但灵敏度会下降。双向晶闸管V也可根据负载电流的大小进行选择。其他元件没有特殊要求,根据电路图给出参数来选择。

三、制作和调试方法

整个电路可安装在一块线路板上,一般不需要调试,时间间隔为1.1R2×C3,应该比加热系统的热时间常数选得小一些,但也不能太小,否则会因为双向晶闸管V急速导通或关

三、制作与调试方法

在制作过程中只要电路无误,本电路很容易实现,如果元件性能良好,安装后不需要调试即可用。

电路8 采用CD4011的超温监测自动控制电路

该电路结构简单,制作容易,由一只与非门和一只热敏电阻组成测控电路和警笛声发声电路,由一只继电器作为执行电路。

一、电路工作原理

电路原理如图8所示。

图8 采用CD4011的超温监测自动控制电路图

测温电阻RT接在控制门D1的输入端,它和电阻R1、R2及RP通过RP的分压调节,使门D1的输入电平为高电平,使D1输出为低电平。

使用时,热敏电阻RT安置于被控设备上,当被控设备温度超过最高设定温度时,由于RT阻值小,通过分压电路的分压,使D1输入端的电压变为低电平,经D1反相为高电平,该高电平一方面加至多谐振荡器的控制端⑧,使多谐振荡器起振,通过放大管放大后,由扬声器发出警笛声,同时也加至VT1的基极使其导通,继电器吸和,通过继电器的常闭触点将被控设备的工作电源断开;另一方面经D2反相为低电平后,发光之时管LED构成通路,LED发光指示。

二、元器件的选择

IC1选用CD4011;VD选用IN4001;VS为稳压10V的稳压管;VT1选用9013,VT2选用V40AT;电容C为2000P的陶瓷片电容;继电器为4099型继电器;RP选用470K普通可调电位器;电阻选用1/8或1/4W金属膜电阻器,BL选用8Ω、0.5W电动扬声器。三、制作与调试方法

将测温电阻RT置于最高限制温度下,调整RP,使其监测电路发出警笛声并使继电器吸和工作,然后使RT降温,警笛声应当停止。否则应反复调节RP,直至符合要求为止。

电路9 数字温度计电路

本电路是通过应用AD590专用集成温度传感器制成的温度计,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可靠、精度高的特点。

一、电路工作原理

电路原理如图9所示。

100V的交流电压通过变压器T1、整流桥堆UR和电容器C1后,得到一直流电压,再通过可调稳压器电路μA723C为温度传感器AD590提供稳定的工作电压。

AD590温度传感器是一种新型的电流输出型温度传感器,由多个参数相同的三极管和电阻构成。当传感器两端加有某一特定的直流工作电压时,如果该温度传感器的的温度1摄氏度时,则传感器的输出电流变化1μA。

传感器的变化电流通过电阻器R5和可变电阻器RP2,转换为电压信号,输出到数字表头,通过数字表显示出温度的变化。

二、元器的件选择

集成电路IC选用AD590型温度传感器。本电路其它元器件没有特殊要求,可根据电路图给出参数来选择。

三、制作和调试方法

可通过改变电阻器R5和可变电阻器RP2的值,来改变输出的灵敏度。

电路10 热带鱼缸水温自动控制器

热带鱼缸水温自动控制器通过运用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作为感温探头,通过加热气对鱼缸自动加热。本电路暂态时间取得较小,有利于温控精度,对各种大小鱼缸都适用。一、电路工作原理

本电路图如图10所示。

通过二极管VD2~VD5整流、电容器C2滤波后,给电路的控制部分提供了约12V的电

使得定时时间延长的特点。

一、电路工作原理

电路原理如图11所示。

电路定时时间可以通过调节电阻器Rt、电容器Ct的参数值来改变定时时间的长短。本电路结构简单,只要按照电路图焊接,选用的元器件无误,都能正常工作。

电路12 双555时基电路长延时电路

本电路通过使用2个555时基电路形成一个定时时间较长并且定时时间可调的定时电路。

一、电路工作原理

电路原理如图12所示。

IC1 555时基电路接成占空比可调的自激多谐振荡器。当按下按钮SB后,12V的直流电压加到电路中,由于电容器C6的电压不能突变,使得IC2电路的2脚为低电平,IC2电路处于置位状态,3脚输出高电平,继电器K得电,触点K-1、K-2闭合,K-1触点闭合后形成自锁状态,K-2触点连接用电设备,达到控制用电设备通、断的作用。

同时IC1 555时基电路开始形成振荡,因此3脚交替输出高、低电平。当3脚输出高电平时,通过二极管VD3、电阻器R3对电容器C3充电。当3脚输出低电平时,二极管VD3

都能正常工作。

电路13 精确长延时电路

该电路由CD4060组成定时器的时基电路,由电路产生的定时时基脉冲,通过内部分频器分频后输出时基信号。在通过外设的分频电路分频,取得所需要的定时控制时间。

一、电路工作原理

电路原理如图13所示。

通电后,时基振荡器震荡经过分频后向外输出时基信号。作为分频器的IC2开始计数分频。当计数到10时,Q4输出高电平,该高电平经D1反相变为低电平使VT截止,继电器断电释放,切断被控电路工作电源。与此同时,D1输出饿低电平经D2反相为高电平后加至IC2的CP端,使输出端输出的高电平保持。

电路通电使IC1、IC2复位后,IC2的四个输出端,均为低电平。而Q4输出的低电平经D1反相变为高电平,通过R4使VT导通,继电器通电吸和。这种工作状态为开机接通、定时断开状态。

二、元器件选择

IC1选用CD4060,IC2选用CD4518,IC3选用CD4069;VT1选用9013、9014;C1选

图13 精确长延时电路图

用陶瓷片电容,C2和C3选用耐压为15V的铝电解电容;继电器选用型号JZC-6F直流继电器;RP选用200K普通可调电位器;电阻选用1/8或1/4W金属膜电阻器,SA1和SA2为小型拨动开光。

三、制作与调试方法

如果要改变开机断开、定时状态,可在输出端D1和VT之间加入一级反相器。定时时间的长短,可通过RP来调整,也可根据二—十进制编码的对应关系,通过对IC2的输出端的连接来改变。本例电路定时范围为:3min~1h。

电路14 数字式长延时电路

一般的长延时电路通常要借助电解电容器或高阻抗电路。这类延时电路的稳定性较差,延时的精度也不高。这里给出的是一种数字式长延时电路,完全摒弃了大电解电容和高阻抗电路,延时精确度高。

一、电路工作原理

电路原理如图14所示。

图14 数字式长延时电路图

电路的核心是集成块MCI4521B,这是一个24级分频电路,内含可构成振荡电路的倒相器。如果将触发输入端接地或不加信号,则电路进入延时状态,延时时间由范围开关X

和100KΩ电位器来调整。

若X与点A相接,延时为1分40秒至18分30秒,而X与B相接,延时为13分20秒至2小时28分。X接至C点时,延时为1小时47分至20小时。具体延时时间由100KΩ电位器调定。若需更长的延时,则可用大电容代替39nF电容。这时,延时可达一周以上。在触发输出端加正信号,则4521B内的分频器复位。

二、元器件选择与制作

IC选用MCI4521B集成电路;Rl~R4均选用1/4W金属膜电阻器;RP选用有机实心可变电阻器。C1选用陶瓷片电容器。VD1选用IN4004型硅整流二极管;VD2选用IN4148型硅开关二极管。VT选用BC337型硅三极管;VS选用1W、15V的硅稳压二极管。按要求接好电路,基本无需调试即可正常工作。延时可靠稳定,建议由6~15V的稳压电源供电。

电路15 循环工作定时控制器

该电路可设定设备的循环周期时间以及每次工作的时间,可以让设备按照设定的时间不断地循环工作,可应用于定时抽水、定时换气、定时通风等控制场合。

一、电路工作原理

电路原理如图15所示。

图15 循环工作定时控制器电路原理图

电路通过电容C2和泄放电阻R3降压后,经过桥堆IC2整流,VD2稳压后,得到12V 左右的直流电压,为IC1及其它电路供电。IC1为14位二进制计数/分频器集成电路,通过由R1、R2、C1和IC1的内部电路构成一定频率的时钟振荡器,为IC1的定时提供时钟脉冲。当电路通电后,首先进入设备的工作间隙等待时间,IC1内部通过对时钟脉冲的计数和分频实现延时,当计时时间到时(按图中参数,约为3小时),IC1的Q14端输出高电平,使三极管V导通,继电器KA得点,驱动受控设备开始工作。此时,IC1又开始对设备工作时间进行计时,定时时间到时(按图中参数,约为20分钟),IC1的Q14端重新变为低电平,使V截止,设备停止工作。此时,IC1自动复位,又开始下一次计时,从而可以使设备按照设定时间进行定时循环工作。图中VL为工作指示灯。

二、元器件选择

集成电路IC1选用14位二进制计数/分频器集成电路CD4066,也可使用CC4066或其它功能相同的数字电路集成块。IC2选用1A、50V的桥堆,也可用四只1N4007二极管接成。三极管V选用NPN型三极管8050,也可使用9013或3DG12等国产三极管。VD1选用整流二极管1N4007;VD2选用1W,12V的硅稳压管,如1N4742;VD3~VD5使用开关二极

管1N4148;VL选用普通发光二极管。电阻R1、R2、R4、R6和R7选用1/4W的金属膜电阻器;R3和R5选用1/2W碳膜电阻器。C1选用涤纶或独石电容器;C2选用耐压为450V 及以上的聚丙烯电容器;C3选用耐压为16V的铝电解电容器。KA选用线圈电压为12V的微型继电器,触点容量根据受控设备的功率来确定。

三、制作与调试方法

电路安装完成后,一般无需调试即能正常工作。当需要调节控制时间时,可调节R1、和C1的参数;也可改变IC1输出控制端(Q4~Q14)的位置来实现。

电路16 多级循环定时控制器

该电路是一个三级定时控制器,可用于控制三台设备按照设定的时间依次循环工作,而且每台设备的工作时间可以独立调节,如果需要控制更多设备循环定时工作,只需要增加单元电路的数目即可。电路工作稳定、性能优良、性价比高、操作方便、适合个人和小型企业制作。可用于企业生产自动控制及彩灯控制,也可用于家用电器的趣味控制等。

一、电路工作原理

电路原理如图16所示。

图16 多级循环定时控制器电路图

电路中,由三个时基集成电路LM555组成三个单稳态电路,每个单稳态电路作为一个定时控制单元。三个单元共同完成三级循环定时控制功能。

在接通电源的瞬间,由于555集成电路IC3和IC4的复位端4脚都接有时间常数较大的自动复位电路(分别由R4、C7和R7、C11组成),使IC3和IC4复位,它们的输出端3脚就输出低电平,使三极管T2、T3分别截止,继电器J2、J3释放。

由于IC2复位端4脚直接接在电源正极,电源接通时电容C3上的电压不能突变,IC2触发端2脚得到触发电压,使其进入暂稳态,其3脚输出高电平,三极管T1导通,继电器J1吸合,J1触头可控制电器通电工作。同时电源经电位器VR1向电容C5充电,当C5上的电压升高到电源电压的三分之二(4V)时,IC2结束暂稳,其3脚输出低电平使三极管T1截止,继电器J1释放,其触头控制的电器断电停止工作。调节电位器VR1和电容C5的参数就可改变继电器J1的吸合时间。在IC2输出低电位的瞬间,由电容C6和电阻R3组成的微分电路,将在IC3的触发端2脚产生负尖脉冲,触发IC3进入暂稳态,其输出端3脚输出高电位,使三极管T2导通,继电器J2吸合,其触头控制的电器通电工作。调节电位器VR2和电容C9的参数就可改暂稳态时间。

当第二单元暂稳态结束时,由电容C10和电阻R6组成的微分电路,将在IC4的触发端2脚产生负尖脉冲,触发IC4进入暂稳态,其输出端3脚输出高电位,使三极管T3导通,继电器J3吸合,其触头控制的电器通电工作。调节电位器VR3和电容C13的参数就可改暂稳态时间。

当第三单元暂稳态结束时,经微分电路C3、R1去触发第一单元电路,这样依次循环来实现循环定时控制。

二、元器件选择

电路中,IC1为三端集成稳压电路,选择MC7806型;IC2、IC3、IC4采用LM555时基集成电路;继电器J1、J2、J3要根据其控制电器的工作电流来选择,但继电器线圈额定电压应为直流6V。其他元器件没有特殊要求,按电路标注选择即可。

三、制作与调试方法

整个电路检查接线无误,通电就能正常工作,电路中的VR1、C5;VR2、C9;VR3、C13的参数分别决定三个单元电路的定时时间,按电路参数定时时间约为1.1RC秒。

电路17 抗干扰定时器

在运用555时基电路设计而成的定时器电路中,一般都将555时基电路连接成单稳态触发器,这样连接使得电路设计简单,只需要几个电阻器和电容器就能实现触发功能,但同时也存在外部对555时基电路2脚的干扰问题,本电路巧妙的利用了555时基电路4脚的强制复位的功能来实现抗干扰的定时器电路。

一、电路工作原理

电路原理如图17所示。

触点K-1闭合,插座对外供电,同时3脚的高电平通过VD2向4脚输出一个高电平使得电路自锁。当暂态结束后,电路翻回稳态,3脚输出低电平,继电器K 失电,触头K-1断开,电路恢复到初始状态。 二、元器件的选择

IC1 555时基电路选用NE555、μA555、SL555等时基集成电路;R1~R7选用RTX —1/4W 型碳膜电阻器;RP 可用WSW 型有机实心微调可变电阻器;C2、C4、C5、C6选用CT1型瓷介电容器,C1、C3、C7选用CD11—16V 电解电容器;二极管VD1、VD2、VD3选用IN4148硅型开关二极管,VD4~VD7选用IN4001硅型普通整流二极管;继电器K 可根据用电设备的需要选择;三端集成稳压器选用7809型三端集成稳压电路。

三、制作与调试方法

在电路的调试阶段,电路的定时时间可以通过T=1.1(R RP +R 5)×C 3估算,所以需要改变定时时间可以通过调节可变电阻器来实现。

电路18 采用555集成电路的简易光电控制器

该光电控制器以555时基集成电路为核心,控制方式比较简单,使用可靠、寿命长,是

一种价格低、体积小、便于自制的光电控制开关电路。可用于工业生产和家用电器等的控制。

一、电路工作原理

电路原理如图18所示。无光照射时,光敏电阻RG 的阻值很大(1M Ω以上),555时基集成电路的2脚、6脚电压约为电源电压的1/2(6V ),3脚输出低电平,KA 线圈无电,继电器释放。当有光线照射到

光敏电阻RG上时,RG阻值会大幅下降(小于10KΩ),555的2脚、6 图18 采用555集成电路的简易光电控制器电路图

脚电压降到电源电压的1/3(4V)以下,

3脚输出高电平,KA线圈得电,继电器吸合,即使光照消失,KA仍保持吸合状态。其后,如再有光线照射到光敏电阻RG上,则电容C1储存的电压通过RG加到555的6脚,使6脚的电压大于电源电压的2/3(8V),3脚输出低电平,KA线圈失电,继电器释放,电路恢复到原始状态。光敏电阻RG每受光照射一次,电路的开关状态就转换一次。

二、元器件选择及制作调试

IC用NE555集成电路,RG应选用亮电阻值≤10KΩ;暗电阻值≥1MΩ的光敏电阻,其他元件无特殊要求,各元件参数见电路图。该电路安装完后装入一小塑料盒内,将光敏电阻RG外露,不需要调试就可正常工作。

电路19 采用功率开关集成电路TWH8751的路灯自动控制器

本例介绍的光控路灯,在白天不工作,夜晚能自动点亮,可用于街道或农村场院等场合。

一、电路工作原理

电路原理如图19所示。

该光控路灯电路由电源电路和光控电路组成,如图所示。电源电路由电源变压器T、整流二极管VDl-VD4和滤波电容器C组成。光控电路由光敏电阻器RG、电阻器R1、R2、可变电阻器RP、电子开关集成电路IC、继电器K和二极管VD5组成。交流220V电压经T 降压、VDl-VD4整流和C滤波后,为光控电路提供+l2V工作电源。白天,RG受光照射而呈低阻状态,使IC的2脚(选通端)和4脚(输出端)均为高电平,其内部的电子开关处于截止状态,K不吸合,路灯EL不亮。夜晚,RC无光照射呈高阻状态,IC的2脚变为低电平,其内部的电子开关接通,EL点亮。调节RP的阻值,可改变光控的灵敏度。

图19 采用功率开关集成电路TWH8751的路灯自动控制器电路图

二、元器件选择

Rl和R2选用1/4W金属膜电阻器或碳膜电阻器。RP选用实心可变电阻器。RG选用RG45系列的光敏电阻器。C选用耐压值为16V的铝电解电容器。VDl-VD5选用1N400l或lN4007型硅整流二极管。IC选用TWH8751型电子开关集成电路。K选用JZX-22F型(触头电流负荷为IOA)l2V直流继电器,可将其两组常开触头并联使用。T选用3-5W、二次电压为l2V的电源变压器。

三、制作与调试方法

制作时可自制印刷电路板,也可使用万能印刷电路板,电路安装完成后,只要线路正确,一般无需调试即可正常使用。

电路20 采用双D触发器CD4013的路灯控制器

本例介绍的光控路灯采用CD4013双D触发器集成电路,电路结构简单、容易制作、工作稳定可靠。

一、电路工作原理

电路原理如图20所示。

图20 采用双D触发器CD4013的路灯控制器电路图

该光控路灯电路由电源电路、光控电路和控制执行电路组成。交流220V电压经VD1~VD4整流、R1限流、C1滤波及VS稳压后,为光控电路和执行电路提供+12V工作电压。

白天,RG1和RG2受光照射而呈低阻状态,IC的S1端为低电平,R1端为高电平,1端输出低电平,VT处于截止状态,K处于释放状态,照明灯EL不亮。

夜晚,RG1和RG2因无光照射或光照变弱而阻值增大,使IC的S1端变为高电平,R1端变为低电平,Q1端输出高电平,VT饱和导通,K通电吸和,其常开触头接通,EL点亮。

天亮后,RG1和RG2阻值下降,IC的Q1端又输出低电平,VT截止,K释放,EL熄灭。

二、元器件选择

IC选用CD4013或CC4013型双D触发器集成电路,VT选用8050或9014型硅NPN 晶体管;RG1和RG2选用MG45系列的光敏电阻器;VD1~VD5均选用IN4007或IN4004型整流二极管。VS选用1W、12V稳压管,C1选用耐压25V的铝电解电容,C2选用耐压16V的铝电解电容,RP1和RP2选用普通电位器,R1选用2W的金属膜电阻器,R2~R4选用普通1/8或1/4W金属膜电阻器,K选用12V直流继电器,其触头电流容量视EL功率而定。

三、制作与调试方法

电路元件选择正确,焊接无误后,即可使用,调节RP1和RP2的阻值,可以调节光控的灵敏度。

电路21 使用氖灯的单键触摸开关

三极管在电路中的使用(超详细 有实例)

一种三极管开关电路设计 三极管除了可以当做交流信号放大器之外,也可以做为开关之用。严格说起来,三极管与一般的机械接点式开关在动作上并不完全相同,但是它却具有一些机械式开关所没有的特点。图1所示,即为三极管电子开关的基本电路图。由图可知,负载电阻被直接跨接于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电源之间,而位居三极管主电流的回路上。 输入电压Vin则控制三极管开关的开启(open)与闭合(closed)动作,当三极管呈开启状态时,负载电流便被阻断,反之,当三极管呈闭合状态时,电流便可以流通。详细的说,当Vin为低电压时,由于基极没有电流,因此集电极亦无电流,致使连接于集电极端的负载亦没有电流,而相当于开关的开启,此时三极管乃胜作于截止(cut off)区。 同理,当Vin为高电压时,由于有基极电流流动,因此使集电极流过更大的放大电流,因此负载回路便被导通,而相当于开关的闭合,此时三极管乃胜作于饱和区(saturatiON)。 1 三极管开关电路的分析设计 由于对硅三极管而言,其基射极接面之正向偏压值约为0.6伏特,因此欲使三极管截止,Vin必须低于0.6伏特,以使三极管的基极电流为零。通常在设计时,为了可以更确定三极管必处于截止状态起见,往往使Vin值低于0.3伏特。(838电子资源)当然输入电压愈接近零伏特便愈能保证三极管开关必处于截止状态。欲将电流传送到负载上,则三极管的集电极与射极必须短路,就像机械开关的闭合动作一样。欲如此就必须使Vin达到够高的准位,以驱动三极管使其进入饱和工作区工作,三极管呈饱和状态时,集电极电流相当大,几乎使得整个电源电压Vcc均跨在负载电阻上,如此则VcE便接近于0,而使三极管的集电极和射极几乎呈短路。在理想状况下,根据奥姆定律三极管呈饱和时,其集电极电流应该为: 因此,基极电流最少应为:

单片机电路图详解

单片机:交通灯课程设计(一) 目录 摘要--------------------------------------------------------- 1 1.概述 -------------------------------------------------------- 2 2.硬件设计----------------------------------------------------- 3 2.1单片机及其外围--------------------------------------------3 2.1.1单片机的选择-----------------------------------------3 2.1.2单片机的特点及其应用范围----------------------------- 3 2.1.3存储器的扩展----------------------------------------- 4 2.1.4内存的扩展------------------------------------------- 6 2.1.5MCS-52的I/O接口扩展--------------------------------- 8 2.2电路部分--------------------------------------------------11 2.2.1元器件选用-------------------------------------------11 2.2.2电路完成功能-----------------------------------------13 3.软件设计------------------------------------------------------15 3.1软件概述-------------------------------------------------15 3.2汇编语言指令说明-----------------------------------------16 3.3定时/计数器的原理----------------------------------------16 3.3.1定时/计数器的概述-----------------------------------16 3.3.2 8255A片选及各端口地址-------------------------------18 3.3.3信号控制码------------------------------------------18 3.3.4工作方式寄存器--------------------------------------19 3.3.5定时/计数器初值及定时器T0的工作方式----------------20

UC3842应用电路举例讲解

UC3842典型应用电路 电路中的芯片有:UC3842 采用固定工作频率脉冲宽度可控调制方式,共有8 个引脚,各脚功能如下:①脚是误差放大器的输出端,外接阻容元件用于改善误差放大器的增益和频率特性;②脚是反馈电压输入端,此脚电压与误差放大器同相端的2.5V 基准电压进行比较,产生误差电压,从而控制脉冲宽度;③脚为电流检测输入端,当检测电压超过1V时缩小脉冲宽度使电源处于间歇工作状态;④脚为定时端,内部振荡器的工作频率由外接的阻容时间常数决定,f=1.8/(RT×CT);⑤脚为公共地端;⑥脚为推挽输出端,内部为图腾柱式,上升、下降时间仅为50ns 驱动能力为±1A ;⑦脚是直流电源供电端,具有欠、过压锁定功能,芯片功耗为15mW;⑧脚为5V 基准电压输出端,有50mA 的负载能力。 电流控制型脉宽调制器UC3842工作原理及应用 UC3842是美国Unitrode公司(该公司现已被TI公司收购)生产的一种高性能单端输出式电流控制型脉宽调制器芯片,可直接驱动双极型晶体管、MOSFEF 和IGBT 等功率型半导体器件,具有管脚数量少、外围电路简单、安装调试简便、性能优良等诸多优点,广泛应用于计算机、显示器等系统电路中作开关电源驱动器件。

1 UC384 2 内部工作原理简介 图1 示出了UC3842 内部框图和引脚图,UC3842 采用固定工作频率脉冲宽度可控调制方式,共有8 个引脚,各脚功能如下: ①脚是误差放大器的输出端,外接阻容元件用于改善误差放大器的增益和频率特性; ②脚是反馈电压输入端,此脚电压与误差放大器同相端的2.5V 基准电压进行比较,产生误差电压,从而控制脉冲宽度; ③脚为电流检测输入端,当检测电压超过1V时缩小脉冲宽度使电源处于间歇工作状态; ④脚为定时端,内部振荡器的工作频率由外接的阻容时间常数决定,f=1.8/(R T×C T); ⑤脚为公共地端; ⑥脚为推挽输出端,内部为图腾柱式,上升、下降时间仅为50ns 驱动能力为±1A ; ⑦脚是直流电源供电端,具有欠、过压锁定功能,芯片功耗为15mW; ⑧脚为5V 基准电压输出端,有50mA 的负载能力。 图1 UC3842 内部原理框图 2 UC3842 组成的开关电源电路 图2 是由UC3842 构成的开关电源电路,220V 市电由C1、L1滤除电磁干扰,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R t1限流,再经VC 整流、C2滤波,电阻R1、电位器RP1降压后加到UC3842 的供电端(⑦脚),为UC3842 提供启动电压,电路启动后变压器的付绕组③④的整流滤波电压一方面为UC3842 提供正常工作电压,另一方面经R3、R4分压加到误差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②脚,为UC3842 提供负反馈电压,其规律是此脚电压越高驱动脉冲的占空比越小,以此稳定输出电压。④脚和⑧脚外接的R6、C8决定了振荡频率,其振荡频率的最大值可达500KHz。R5、C6用于改善增益和频率特性。⑥脚输出的方波信号经R7、R8分压后驱动MOSFEF 功率管,变压器原边绕组①②的能量传递到付边各绕组,经整流滤波后输出各数值不同的直流电压供负载使用。电阻R10用于电流检测,经R9、C9滤滤后送入UC3842 的③脚形成电流反馈环. 所以由UC3842 构成的电源是双闭环控制系统,电压稳定度非常高,当UC3842 的③脚电压高于1V 时振荡器停振,保护功率管不至于过流而损坏。

家装电路施工详解(详细图解,绝对有用)

家装电路施工详解 (详细图解,绝对有用) 1顶上是二级吊顶,我们就以他为例,说一下顶内的电线做法 2提醒大家一下确每一根电线都要串线管保护 筒灯的尾端是用蛇皮管保护的,因为他要弯曲与移位的需要。

3通常的电线接头都是这样的接法,才能保证电线接头不发生打火、短路,与接触不良的现象

4这是第二种做法,也是施工规范上规定,我一直都是在这样做,好多年了,我祥细的说一下分支线路就是这种接法,主线路不能截断,附电线围绕主线缠绕6--8圈。电线出现打火、短路、接触不良的现象很严重,处理起来是很简单,电线打火与短路是因为没有正确的接线头造成的,接线头松动后,高负荷电流通过时就会产生电离子,电离子相互排斥样子很象电焊的焊花,同时温度也升高起来了,而且很快,如果能粘上就通电,通不了电就形成了短路。 5现在接线头如果说究的话,电线应该用防火胶布缠在里面,它的作用就是防止电打火烧坏东西,这是在吊顶内很重要,特别是现在很多吊顶材料用了木方做龙骨,更需要这样做,我在做工的时候都用它了,(吊顶内)。

的做工是否专业

7电线的打火,短路,接触不良,等等的故障不止是在接头上,还有一处是在接线盒内,有很多的现象是新房子水电都没有问题,装修结束后问题就现来了,再说一下电线盒内线头接法。看着乱其实是有规律的,红的是火线,篮的是零线,花的是地线,套线帽是一次性,有的工人打开后把线接好用胶布简单的处理一下就完事了,这是不正确的。 8上属电线盒内的接头处理是这样的

9这是线路中有外接电源时的接法,通常的电线接头都是这样的接法,才能保证电线接头不发生打火、短路,与接触不良的现象,分支线路就是这种接法,主线路不能截断,附电线围 绕主线缠绕6--8圈。

电子设计大赛常用电路图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图2 L293D 的电机驱动电路 图3 电源稳压电路 图4 降压电路

图3 降压斩波电路原理图 图4 电流检测模块

OS CI ICE_SDA ICE_SCK ICE_EN AV SS1OP I AGC M ICOUT DA C2DA C IOB12IOB11IOB15IOB13SLE EP IOB14VS S IOA12IOA14IOA11IOA10IOA15IOA13I O B 9I O B 10IOA9 I O B 5I O B 8I O B 7V C P I O A 8 V D D H I O A 6I O A 7V S S VS S V D D H VS S V R T A V S S 1 V D D _P I O B 2V C M I O A 3I O B 6I O B 1I O A 1V M I C I O B 0I O A 2M I C P R E S _B I O B 4 I O A 4 I O B 3I O A 0I O A 5VREF2V S S V D D H SPCE061A DA C1M ICN AV SS1VDD VS S VS S VS S OS CO +C29100u C31104 U1 OS C32O 12OS C32I 13XT EST 14VDD 15XICE 16XICECLK 17XICES DA 18VS S 19PV IN 20DA C121DA C222VREF223VS S 24AGC 25OP I 26M ICOUT 27M ICN 28PFUSE 29M I C P 33V C M 34V R T P A D 35V D D 36V M I C 37V S S 38I O A 041I O A 142I O A 243I O A 344I O A 445I O A 546I O A 647I O A 748V S S 49V S S 50V D D H 51V D D H 52I O A 8 53 N C 39N C 40NC 30NC 31NC 32 IOA9 54 IOA1055IOA1156IOA1257IOA1358IOA1459IOA1560XROM T 61VS S 62XS LEEP 63IOB1564IOB1465IOB1366IOB1267IOB1168PV PP 69V D D H 75 I O B 1076I O B 977NC 70NC 71NC 72NC 73NC 74I O B 878I O B 779I O B 680I O B 581I O B 41I O B 32I O B 23N C 82N C 83N C 84I O B 14I O B 05X R E S B 6V D D 7V C P 8V S S 9N C 10N C 11C8104C7104C18104 +C5 100u C28104 + C27100u +C17100u + C4100u V D D _A SPCE061A 芯片引脚电路图 电机驱动电路 图5 电源变换电路图

20个常用模拟电路

一. 桥式整流电路 1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二极管的PN结加正向电压,处于导通状态;加反向电压,处于截止状态。 伏安特性曲线; 理想开关模型和恒压降模型: 理想模型指的是在二极管正向偏置时,其管压降为0,而当其反向偏置时,认为它的电阻为无穷大,电流为零.就是截止。恒压降模型是说当二极管导通以后,其管压降为恒定值,硅管为0.7V,锗管0.5 V 2桥式整流电流流向过程: 当u 2是正半周期时,二极管Vd1和Vd2导通;而夺极管Vd3和Vd4截止,负载R L 是的电流是自上而下流过负载,负载上得到了与u 2正半周期相同的电压;在u 2的负半周,u 2的实际极性是下正上负,二极管Vd3和Vd4导通而Vd1和Vd2 截止,负载R L 上的电流仍是自上而下流过负载,负载上得到了与u 2正半周期相同的电压。 3计算:Vo,Io,二极管反向电压 Uo=0.9U 2, Io=0.9U 2 /R L ,U RM =√2 U 2 二.电源滤波器 1电源滤波的过程分析:电源滤波是在负载R L 两端并联一只较大容量的电容器。由于电容两端电压不能突变,因而负载两端的电压也不会突变,使输出电压得以平滑,达到滤波的目的。 波形形成过程:输出端接负载R L 时,当电源供电时,向负载提供电流的同时也

向电容C充电,充电时间常数为τ 充=(Ri∥R L C)≈RiC,一般Ri〈〈R L, 忽略Ri压 降的影响,电容上电压将随u 2迅速上升,当ωt=ωt 1 时,有u 2=u 0,此后u 2 低于u 0,所有二极管截止,这时电容C通过R L 放电,放电时间常数为R L C,放 电时间慢,u 0变化平缓。当ωt=ωt 2时,u 2=u 0, ωt 2 后u 2又变化到比u 0 大,又开始充电过程,u 0迅速上升。ωt=ωt 3时有u 2=u 0,ωt 3 后,电容通 过R L 放电。如此反复,周期性充放电。由于电容C的储能作用,R L 上的电压波动 大大减小了。电容滤波适合于电流变化不大的场合。LC滤波电路适用于电流较大,要求电压脉动较小的场合。 2计算:滤波电容的容量和耐压值选择 电容滤波整流电路输出电压Uo在√2U 2~0.9U 2 之间,输出电压的平均值取决于 放电时间常数的大小。 电容容量R L C≧(3~5)T/2其中T为交流电源电压的周期。实际中,经常进一步 近似为Uo≈1.2U 2整流管的最大反向峰值电压U RM =√2U 2 ,每个二极管的平均电 流是负载电流的一半。 三.信号滤波器 1信号滤波器的作用:把输入信号中不需要的信号成分衰减到足够小的程度,但同时必须让有用信号顺利通过。 与电源滤波器的区别和相同点:两者区别为:信号滤波器用来过滤信号,其通带是一定的频率范围,而电源滤波器则是用来滤除交流成分,使直流通过,从而保持输出电压稳定;交流电源则是只允许某一特定的频率通过。 相同点:都是用电路的幅频特性来工作。 2LC串联和并联电路的阻抗计算:串联时,电路阻抗为Z=R+j(XL-XC)=R+j(ωL-1/ωC) 并联时电路阻抗为Z=1/jωC∥(R+jωL)= 考滤到实际中,常有R<<ωL,所以有Z≈

完整版二极管7种应用电路详解

极管7种应用电路详解之一 许多初学者对二极管很“熟悉”,提起二极管的特性可以脱口而出它的单向导电特性,说到它 在电路中的应用 第一反应是整流, 对二极管的其他特性和应用了解不多, 认识上也认为掌握了二极管的 单向导电特性,就能分析二极管参与的各种电路, 实际上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 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是害 了自己,因为这种定向思维影响了对各种二极管电路工作原理的分析, 许多二极管电路无法用单向导电 特性来解释其工作原理。 二极管除单向导电特性外, 还有许多特性,很多的电路中并不是利用单向导电特性就能分析二 极管所构成电 路的工作原理, 而需要掌握二极管更多的特性才能正确分析这些电路, 例如二极管构成的 简易直流稳压电路,二极管构成的温度补偿电路等。 941二极管简易直流稳压电路及故障处理 二极管简易稳压电路主要用于一些局部的直流电压供给电路中, 由于电路简单,成本低,所以 应用比较广泛。 二极管简易稳压电路中主要利用二极管的管压降基本不变特性。 二极管的管压降特性:二极管导通后其管压降基本不变,对硅二极管而言这一管压降是 0.6V 左右,对锗二极管而言是 0.2V 左右。 如图9-40所示是由普通3只二极管构成的简易直流稳压电路。电路中的 VD1、VD2和VD3 是普通二极管,它们串联起来后构成一个简易直流电压稳压电路。 图9-40 3只普通二极管构成的简易直流稳压电路 1 ?电路分析思路说明 分析一个从没有见过的电路工作原理是困难的,对基础知识不全面的初学者而言就更加困难 了。 关于这一电路的分析思路主要说明如下。 (1) 从电路中可以看出 3只二极管串联,根据串联电路特性可知, 这3只二极管如果导通会同时导通, 如果截止 会同时截止。 (2) 根据二极管是否导通的判断原则分析,在二极管的正极接有比负极高得多的电压,无论是直流还 是交流的电压,此时二极管均处于导通状态。从电路中可以看出,在 VD1正极通过电阻 R1接电路中 的直流工作电压+V , VD3的负极接地,这样在 3只串联二极管上加有足够大的正向直流电压。由此分 析可知,3只二 极管VD1、VD2和VD3是在直流工作电压+V 作用下导通的。 (3) 从电路中还可以看出,3只二极管上没有加入交流信号电压, 因为在VD1正极即电路中的 A 点与 地之间接 有大容量电容 C1,将A 点的任何交流电压旁路到地端。 2 ?二极管能够稳定直流电压原理说明 电路中,3只二极管在直流工作电压的正向偏置作用下导通,导通后对这一电路的作用是稳定 了电路中A 点的直流电压。 众所周知,二极管内部是一个 PN 结的结构,PN 结除单向导电特性之外还有许多特性,其中 !£ mime i-yAn^Of

确定版的50个典型经典应用电路实例分析

电路1简单电感量测量装置 在电子制作和设计,经常会用到不同参数的电感线圈,这些线圈的电感量不像电阻那么容易测量,有些数字万用表虽有电感测量挡,但测量范围很有限。该电路以谐振方法测量电感值,测量下限可达10nH,测量范围很宽,能满足正常情况下的电感量测量,电路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稳定,适合于爱好者制作。 一、电路工作原理 电路原理如图1(a)所示。 图1简单电感测量装置电路图 该电路的核心器件是集成压控振荡器芯片MC1648,利用其压控特性在输出3脚产生频 值,测量精度极高。 率信号,可间接测量待测电感L X BB809是变容二极管,图中电位器VR1对+15V进行分压,调节该电位器可获得不同的电压输出,该电压通过R1加到变容二极管BB809上可获得不同的电容量。测量被测电感L X 时,只需将L X接到图中A、B两点中,然后调节电位器VR1使电路谐振,在MC1648的3脚会输出一定频率的振荡信号,用频率计测量C点的频率值,就可通过计算得出L 值。 X 电路谐振频率:f0=1/2π所以L X=1/4π2f02C LxC 式中谐振频率f0即为MC1648的3脚输出频率值,C是电位器VR1调定的变容二极管的电容值,可见要计算L X的值还需先知道C值。为此需要对电位器VR1刻度与变容二极管的对应值作出校准。 为了校准变容二极管与电位器之间的电容量,我们要再自制一个标准的方形RF(射频)电感线圈L0。如图6—7(b)所示,该标准线圈电感量为0.44μH。校准时,将RF线圈L0接在图(a)的A、B两端,调节电位器VR1至不同的刻度位置,在C点可测量出相对应的测量值,再根据上面谐振公式可算出变容二极管在电位器VR1刻度盘不同刻度的电容量。附表给出了实测取样对应关系。 附表振荡频率(MHz)98766253433834

555时基电路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实例详解

2.3.1 555时基电路的介绍和内部结构 555集成电路定时器是一种将模拟功能和逻辑功能集成在同一硅片上的单片时基电路。它的型号很多,如FX555,5G555,J55,UA555,NE555,它们的逻辑功能与外部引线排列完全相同,555定时器的电源电压范围宽,双极型555定时器为5~16V,CMOS555 定时器为3~18V,它可提高与TTL,CMOS的数字电路兼容的接口电平。由于555定时 器价格低廉,使用灵活方便,只需外接少量元件就可构成多种模拟和数字电路,因而极广泛地应用在波形产生与变换,测量与控制,家用电器及电子玩具领域,它的外部引脚 555定时器能在较宽电压范围工作,输出交电平不低于90%电源电压,带拉电流负载和电流负载能力可达到200MA。 图2-3 555定时器外部引脚 555时基电路由运算放大电路器A1,A2组成电压比较器,由F1F2组成的

基本R—S触发器以及由F3和NPN型集成电极开路输出的放电三极管TD等组成的输出级和放电开关。其中电压比较器的分压偏置电阻采用三个阻值相同的5K电阻,所以电路因此特征而被命名为“555时基电路”。555时基电路的内部结构图如图2-4。 图2-4 555时基电路图 2.3.2 555时基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功能电压比较 1)分压器3个5K 电阻组成,为两个A1和A2提供基准电平,如控制端C O,则经分压后,A的基准电平为2/3Ucc,B的基准电平为1/3Ucc,如改变管脚的接法就改变了两个电压比较器的基准电平 2)比较器 比较器A1,B2是两个结构和性能完全相同的高精度电压比较器,其输出直接控制着基本R-S触发器的状态。TH是比较器A1的输入端,TR是比较器A2的输入端。 当TH输入信号使U6》2/3Ucc,则A1输出交电平,否则A输出为低电平,当R输入信号使号使V2》1/3Ucc,A2输出为低电平,否则输出高电平3)基本R—S触发器 基本R——S触发器要求低电平触发,图中F1的输入端接UC1,为置O 输入端(R),F2的输入端接Uc2为置输入端(S)。Uc1=0,Uc2=1,时Q=0。当Uc1=1,Uc2=时,Q=1 4)放电器和输出缓冲器 集电极开路输出的放三极管TD组成放电器当输出U0为‘0“时,Q为1使UTD导通,管脚T和地间构成通路,而输出U0为”1“时,Q为0 使UTD 截止,通路被切断。输出缓冲器由反相器构成,一方面增强了带负载能力,另一方面隔离负载对555定时器的影响。 总上所述可得555时基器电路功能表如下表2-1所示 2-1 表555时基电路功能表

电子电路设计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电子电路设计的一般方法与步骤 一、总体方案的设计与选择 1.方案原理的构想 (1)提出原理方案 一个复杂的系统需要进行原理方案的构思,也就是用什么原理来实现系统要求。因此,应对课题的任务、要求和条件进行仔细的分析与研究,找出其关键问题是什么,然后根据此关键问题提出实现的原理与方法,并画出其原理框图(即提出原理方案)。提出原理方案关系到设计全局,应广泛收集与查阅有关资料,广开思路,开动脑筋,利用已有的各种理论知识,提出尽可能多的方案,以便作出更合理的选择。所提方案必须对关键部分的可行性进行讨论,一般应通过试验加以确认。 (2)原理方案的比较选择 原理方案提出后,必须对所提出的几种方案进行分析比较。在详细的总体方案尚未完成之前,只能就原理方案的简单与复杂,方案实现的难易程度进行分析比较,并作出初步的选择。如果有两种方案难以敲定,那么可对两种方案都进行后续阶段设计,直到得出两种方案的总体电路图,然后就性能、成本、体积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才能最后确定下来。 2.总体方案的确定 原理方案选定以后,便可着手进行总体方案的确定,原理方案只着眼于方案的原理,不涉及方案的许多细节,因此,原理方案框图中的每个框图也只是原理性的、粗略的,它可能由一个单元电路构成,亦可能由许多单元电路构成。为了把总体方案确定下来,必须把每一个框图进一步分解成若干个小框,每个小框为一个较简单的单元电路。当然,每个框图不宜分得太细,亦不能分得太粗,太细对选择不同的单元电路或器件带来不利,并使单元电路之间的相互连接复杂化;但太粗将使单元电路本身功能过于复杂,不好进行设计或选择。总之,

应从单元电路和单元之间连接的设计与选择出发,恰当地分解框图。 二、单元电路的设计与选择 1.单元电路结构形式的选择与设计 按已确定的总体方案框图,对各功能框分别设计或选择出满足其要求的单元电路。因此,必须根据系统要求,明确功能框对单元电路的技术要求,必要时应详细拟定出单元电路的性能指标,然后进行单元电路结构形式的选择或设计。 满足功能框要求的单元电路可能不止一个,因此必须进行分析比较,择优选择。 2.元器件的选择 (1)元器件选择的一般原则 元器件的品种规格十分繁多,性能、价格和体积各异,而且新品种不断涌现,这就需要我们经常关心元器件信息和新动向,多查阅器件手册和有关的科技资料,尤其要熟悉一些常用的元器件型号、性能和价格,这对单元电路和总体电路设计极为有利。选择什么样的元器件最合适,需要进行分析比较。首先应考虑满足单元电路对元器件性能指标的要求,其次是考虑价格、货源和元器件体积等方面的要求。 (2)集成电路与分立元件电路的选择问题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集成电路大量涌现,集成电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今天,一块集成电路常常就是具有一定功能的单元电路,它的性能、体积、成本、安装调试和维修等方面一般都优于由分立元件构成的单元电路。 优先选用集成电路不等于什么场合都一定要用集成电路。在某些特殊情况,如:在高频、宽频带、高电压、大电流等场合,集成电路往往还不能适应,有时仍需采用分立元件。另外,对一些功能十分简单的电路,往往只需一只三极管或一只二极管就能解决问题,就不必选用集成电路。

单片机电路图详解

单片机:交通灯课程设计(一)(2007-04-21 13:28:54) 目录 摘要--------------------------------------------------------- 1 1.概述 -------------------------------------------------------- 2 2.硬件设计----------------------------------------------------- 3 2.1单片机及其外围--------------------------------------------3 2.1.1单片机的选择-----------------------------------------3 2.1.2单片机的特点及其应用范围----------------------------- 3 2.1.3存储器的扩展----------------------------------------- 4 2.1.4内存的扩展------------------------------------------- 6 2.1.5MCS-52的I/O接口扩展--------------------------------- 8 2.2电路部分--------------------------------------------------11 2.2.1元器件选用-------------------------------------------11 2.2.2电路完成功能-----------------------------------------13 3.软件设计------------------------------------------------------15 3.1软件概述-------------------------------------------------15 3.2汇编语言指令说明-----------------------------------------16 3.3定时/计数器的原理----------------------------------------16 3.3.1定时/计数器的概述-----------------------------------16 3.3.2 8255A片选及各端口地址-------------------------------18 3.3.3信号控制码------------------------------------------18 3.3.4工作方式寄存器--------------------------------------19 3.3.5定时/计数器初值及定时器T0的工作方式----------------20

从EMC角度考虑常用电路设计及PCB设计

从EMC角度考虑常用电路设计及PCB设计 A.电源电路 电源电路设计中,功能性设计主要考虑温升和纹波大小。温升大小由结构 很关键:大电容一般采用低ESR电容,小电容采用0.1UF和1000pF共用。电源电路设计中,电磁兼容设计是关键设计。主要涉及的电磁兼容设计有:传导发射和浪涌。 传导发射设计一般采用输入滤波器方式。外部采购的滤波器内部电路一般采用下列电路: Cx1和Cx2为X电容,防止差模干扰。差模干扰大时,可增加其值进行抑制;Cy1和Cy2为Y电容,防止共模干扰。共模干扰大时,可增加其值进行抑制。需要注意的是,如自行设计滤波电路,Y电容不可设计在输入端,也不可双端都加Y电容。 浪涌设计一般采用压敏电阻。差模可根据电源输入耐压选取;共模需要电源输入耐压和产品耐压测试综合考虑。 当浪涌能量大时,也可考虑压敏电阻(或TVS)与放电管组合设计。

1 电源输入部分的EMC设计 应遵循①先防护后滤波;②CLASS B规格要求的电源输入端推荐两级滤波电路,且尽量靠近输入端;③在电源输入端滤波电路前和滤波电路中无采样电路和其它分叉电路;如果一定有采样电路,采样电路应额外增加了足够的滤波电路。 原因说明: ①先防护后滤波: 第一级防护器件应在滤波器件之前,防止滤波器件在浪涌、防雷测试中损坏,或导致滤波参数偏离,第二级保护器件可以放在滤波器件的后面;选择防护器件时,还应考虑个头不要太大,防止滤波器件在PCB布局时距离接口太远,起不到滤波效果。 ②CLASS B规格要求的电源输入端推荐两级滤波电路,且尽量靠近输入端:CLASSB要求比CLASS A要求小10dB,即小3倍,所以应有两级滤波电路; CLASSA规格要求至少一级滤波电路;所谓一级滤波电路指包含一级共模电感的滤波电路。

电气原理图及电子电路

电气原理图及接线图识读方法VS画图技巧2016-11-11 07:30 识图方法 电气图纸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电力电气图,它主要是表 述电能的传输、分配和转换,如电网电气图、电厂电气控制图等。 另一类为电子电气图,它主要表述电子信息的传递、处理;如 电视机电气原理图。本文主要谈电力电气图的识读。 电力电气图分一次回路图、二次回路图。一次回路图表示一次电气 设备(主设备)连接顺序。一次电气设备主要包括发电机、变压器、 断路器、电动机、电抗器、电力电缆、电力母线、输电线等。 为对一次设备及其电路进行控制、测量、保护而设计安装的各类 电气设备,如测量仪表、控制开关、继电器、信号装置、自动装置 等称二次设备。表示二次设备之间连接顺序的电气图称二次回路 图。 一、电气图的种类 电气图主要有系统原理图、电路原理图、安装接线图。 1.系统原理图(方框图) 用较简单的符号或带有文字的方框,简单明了地表示电路系统的最 基本结构和组成,直观表述电路中最基本的构成单元和主要特征 及相互间关系。 2.电路原理图 电路原理图又分为集中式、展开式两种。集中式电路图中各元器件 等均以整体形式集中画出,说明元件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识读 时需清楚了解图中继电器相关线圈、触点属于什么回路,在什么情 况下动作,动作后各相关部分触点发生什么样变化。 展开式电路图在表明各元件、继电器动作原理、动作顺序方面, 较集中式电路图有其独特的优点。展开式电路图按元件的线圈、触 点划分为各自独立的交流电流、交流电压、直流信号等回路.凡属 于同一元件或继电器的电流、电压线圈及触点采用相同的文字。展

开式电路图中对每个独立回路,交流按U、V、W相序;直流按继电器动作顺序依次排列。识读展开式电路图时,对照每一回路右侧的文字说明,先交流后直流,由上而下,由左至右逐行识读。集中式、展开式电路图互相补充、互相对照来识读更易理解。 3.安装接线图 安装接线图是以电路原理为依据绘制而成,是现场维修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料。安装图中各元件图形、位置及相互间连接关系与元件的实际形状、实际安装位置及实际连接关系相一致。图中连接关系采用相对标号法来表示。 二、识读电气图须知 1.学习掌握一定的电子、电工技术基本知识,了解各类电气设备的性能、工作原理,并清楚有关触点动作前后状态的变化关系。 2.对常用常见的典型电路,如过流、欠压、过负荷、控制、信号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动作顺序有一定的了解。 3.熟悉国家统一规定的电力设备的图形符号、文字符号、数字符号、回路编号规定通则及相关的国标。了解常见常用的外围电气图形符号、文字符号、数字符号、回路编号及国际电工委员会(IEC)规定的通用符号和物理量符号(相关资料附后)。 4.了解绘制二次回路图的基本方法。电气图中一次回路用粗实线,二次回路用细实线画出。一次回路画在图纸左侧,二次回路画在图纸右侧。由上而下先画交流回路,再画直流回路。同一电器中不同部分(如线圈、触点)不画在一起时用同一文字符号标注。对接在不同回路中的相同电器,在相同文字符号后面标注数字来区别。 5.电路中开关、触点位置均在"平常状态"绘制。所谓"平常状态"是指开关、继电器线圈在没有电流通过及无任何外力作用时触点的状态。通常说的动合、动断触点都指开关电器在线圈无电、无外力作用时它们是断开或闭合的,一旦通电或有外力作用时触点状态随之改变。 三、识读电气图方法 1.仔细阅读设备说明书、操作手册,了解设备动作方式、顺序,有关设备元件在电路中的作用。

常用电子元件的功能

常用电子元件的功能 电子元件(1)<电阻> 电阻在电路中用“R”加数字表示,如:R1表示编号为1的电阻。电阻在电路中的主要作用为:分流、限流、分压、偏置等。#1、参数识别:电阻的单位为欧姆(Ω),倍率单位有:千欧(KΩ),兆欧(MΩ)等。换算方法是:1兆欧=1000千欧=1000000欧电阻的参数标注方法有3种,即直标法、色标法和数标法。a、数标法主要用于贴片等小体积的电路,如:472 表示47×100Ω(即4.7K);104则表示100K b、色环标注法使用最多,现举例如下:四色环电阻五色环电阻(精密电阻)#2、电阻的色标位置和倍率关系如下表所示:颜色有效数字倍率允许偏差(%)银色/ x0.01 ±10 金色/ x0.1 ±5 黑色0 +0 / 棕色 1 x10 ±1 红色 2 x100 ±2 橙色 3 x1000 / 黄色4 x10000 / 绿色5 x100000 ±0.5 蓝色6 x1000000 ±0.2 紫色7 x10000000 ±0.1 灰色8 x100000000 / 白色9 x1000000000 / 电子元件(2)<电容> #1、电容在电路中一般用“C”加数字表示(如C13表示编号为13的电容)。电容是由两片金属膜紧靠,中间用绝缘材料隔开而组成的元件。电容的特性主要是隔直流通交流。电容容量的大小就是表示能

贮存电能的大小,电容对交流信号的阻碍作用称为容抗,它与交流信号的频率和电容量有关。容抗XC=1/2πf c (f表示交流信号的频率,C表示电容容量)电话机中常用电容的种类有电解电容、瓷片电容、贴片电容、独石电容、钽电容和涤纶电容等。#2、识别方法:电容的识别方法与电阻的识别方法基本相同,分直标法、色标法和数标法3种。电容的基本单位用法拉(F)表示,其它单位还有:毫法(mF)、微法(uF)、纳法(nF)、皮法(pF)。其中:1法拉=103毫法=106微法=109纳法=1012皮法容量大的电容其容量值在电容上直接标明,如10 uF/16V 容量小的电容其容量值在电容上用字母表示或数字表示字母表示法:1m=1000 uF 1P2=1.2PF 1n=1000PF 数字表示法:一般用三位数字表示容量大小,前两位表示有效数字,第三位数字是倍率。如:102表示10×102PF=1000PF 224表示 22×104PF=0.22 uF #3、电容容量误差表符号F G J K L M 允许误差±1% ±2% ±5% ±10% ±15% ±20% 如:一瓷片电容为104J 表示容量为0. 1 uF、误差为±5%。 电子元件(3)<晶体二极管> 晶体二极管在电路中常用“D”加数字表示,如:D5表示编号为5的二极管。#1、作用:二极管的主要特性是单向导电性,也就是在正向电压的作用下,导通电阻很小;而在反向电压作用下导通电阻极大或无穷大。正因为二极管具有上述特性,无绳电话机中常把它用在整流、隔离、稳压、极性保护、编码控制、调频调制和静噪等电路中。

电路原理图详解

电子电路图原理分析 电器修理、电路设计都是要通过分析电路原理图, 了解电器的功能和工作原理,才能得心应手开展工作的。作为从事此项工作的同志,首先要有过硬的基本功,要能对有技术参数的电路原理图进行总体了解,能进行划分功能模块,找出信号流向,确定元件 作用。若不知电路的作用,可先分析电路的输入和输出信号之间的关系。如信号变化规律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相位问题是同相位,或反相位。电路和组成形式,是放大电路,振荡电路,脉冲电路,还是解调电路。 要学会维修电器设备和设计电路,就必须熟练掌握各单元电路的原理。会划分功能块, 能按照不同的功能把整机电路的元件进行分组,让每个功能块形成一个具体功能的元件组合,如基本放大电路,开关电路,波形变换电路等。要掌握分析常用电路的几种方法, 熟悉每种方法适合的电路类型和分析步骤。 1.交流等效电路分析法 首先画出交流等效电路, 再分析电路的交流状态,即:电路有信号输入时,电路中各环节的电压和电流是否按输入信号的规律变化、是放大、振荡, 还是限幅削波、整形、鉴相等。 2?直流等效电路分析法 画出直流等效电路图,分析电路的直流系统参数,搞清晶体管静态工作点和偏置性质,级间耦合方式等。分析有关元器件在电路中所处状态及起的作用。例如:三极管的工作状态,如饱和、放大、截止区,二极管处于导通或截止等。 3?频率特性分析法 主要看电路本身所具有的频率是否与它所处理信号的频谱相适应。粗略估算一下它的中心频率,上、下限频率和频带宽度等,例如:各种滤波、陷波、谐振、选频等电路。 4?时间常数分析法 主要分析由R、L、C及二极管组成的电路、性质。时间常数是反映储能元件上能量积累和消耗快慢的一个参数。若时间常数不同,尽管它的形式和接法相似,但所起的作用还是不同,常见的有耦合电路、微分电路、积分电路、退耦电路、峰值检波电路等。 最后,将实际电路与基本原理对照,根据元件在电路中的作用,按以上的方法一步步分析,就不难看懂。当然要真正融会贯通还需要坚持不懈地学习。 电子设备中有各种各样的图。能够说明它们工作原理的是电原理图,简称电路图。 电路图有两种 一种是说明模拟电子电路工作原理的。它用各种图形符号表示电阻器、电容器、开关、晶体管等实物,用线条把元器件和单元电路按工作原理的关系连接起来。这种图长期以来就一直被叫做电路图。 另一种是说明数字电子电路工作原理的。它用各种图形符号表示门、触发器和各种逻辑部件,用线条把它们按逻辑关系连接起来,它是用来说明各个逻辑单元之间的逻辑关系和整机的逻辑功能的。为了和模拟电路的电路图区别开来,就把这种图叫做逻辑电路图,简称逻辑图。 除了这两种图外,常用的还有方框图。它用一个框表示电路的一部分,它能简洁明了地说明电路各部分的关系和整机的工作原理。 一张电路图就好象是一篇文章,各种单元电路就好比是句子,而各种元器件就是组成句子的单词。所以要想看懂电路图,还得从认识单词——元器件开始。有关电阻器、电容器、电感线圈、晶体管等元器件的用途、类别、使用方法等内容可以点击本文相关文章下的各个链接,本文只把电路图中常出现的各种符号重述一遍,希望初学者熟悉它们,并记住不忘。 电阻器与电位器(什么是电位器) 符号详见图1 所示,其中(a )表示一般的阻值固定的电阻器,(b )表示半可调或微调电阻器;(c )表示电位器;(d )表示带开关的电位器。电阻器的文字符号是“ R ”,电位器是“ RP ”,即在R 的后面再加一个说明它有调节功能的字符“ P ”。

555电路应用实例

For our other free eBooks, Go to: 1 - 100 Transistor Circuits Go to: 101 - 200 Transistor Circuits Go to: 100 IC Circuits For more data on the 555, see these pages: 555-Page 1 for CD users: 555-Page 1 555-Page 2555-Page 2 555-Page 3555-Page 3 555-Test555-Test To learn about the development and history of the 555, go to these links: https://www.360docs.net/doc/8111171284.html,/Museum_Index.htm- a general discussion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ransistor https://www.360docs.net/doc/8111171284.html,/Transistors/LectureHall/Camenzind/Camenzind_Index.htm- history of the 555 - Page1 https://www.360docs.net/doc/8111171284.html,/Transistors/LectureHall/Camenzind/Camenzind_Page2.htm- history of the 555 - Page2 https://www.360docs.net/doc/8111171284.html,/Transistors/LectureHall/Camenzind/Camenzind_Page3.htm- history of the 555 - Page3 https://www.360docs.net/doc/8111171284.html,/Transistors/LectureHall/Camenzind/Camenzind_Page4.htm- history of the 555 - Page4 https://www.360docs.net/doc/8111171284.html,/Transistors/LectureHall/Camenzind/Camenzind_Page5.htm- history of the 555 - Page5 https://www.360docs.net/doc/8111171284.html,/Transistors/LectureHall/Camenzind/Camenzind_Page6.htm- history of the 555 - Page6 https://www.360docs.net/doc/8111171284.html,/Transistors/LectureHall/Camenzind/Camenzind_Page7.htm- history of the 555 - Page7 https://www.360docs.net/doc/8111171284.html,/Transistors/LectureHall/Camenzind/Camenzind_Page8.htm- history of the 555 - Page8 https://www.360docs.net/doc/8111171284.html,/Transistors/LectureHall/Camenzind/Camenzind_Page9.htm- history of the 555 - Page9 https://www.360docs.net/doc/8111171284.html,/Transistors/LectureHall/Camenzind/Camenzind_Page10.htm- history of the 555 - Page10 For a list of every electronic symbol, see: Circuit Symbols. For more articles and projects for the hobbyist: see TALKING ELECTRONICS WEBSITE 84 CIRCUITS as of 12-9-2010 plus Frequency Divider, Constant Current, 170v Power Supply, Audio Frequency Meter, Toggl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