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替曲塞在妇科肿瘤中的应用前景
抗肿瘤新药雷替曲塞制备的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

抗肿瘤新药雷替曲塞制备的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雷替曲塞是一种抗肿瘤新药,它的制备涉及到多个关键技术和产业化过程。
以下是雷替曲塞制备的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的简要介绍:1. 化学合成:雷替曲塞是通过化学合成的方式获得的。
首先,需要确定合成路线和原料选择。
然后,按照合成路线进行有机合成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
在此过程中,需要优化反应条件、控制反应的立体选择性和收率。
2. 结构确认:在合成完成后,需要对合成的化合物进行结构确认。
这通常通过核磁共振(NMR)、质谱(MS)等技术来进行。
结构确认的准确性对于后续的研究和临床应用非常重要。
3. 药物筛选:在化合物合成完成并结构确认后,需要进行药物筛选以评估其抗肿瘤活性和毒性。
这包括体外细胞实验和动物模型实验。
通过药物筛选,可以选择出具有较高疗效和较低毒性的化合物。
4. 生产工艺开发:成功经过药物筛选的化合物需要进行生产工艺开发。
这包括药物的合成工艺优化、中间体和原料的供应链建立、反应条件的规模放大等。
5. 临床试验:在完成生产工艺开发后,需要进行临床试验以评估雷替曲塞在人体内的安全性和疗效。
临床试验通常分为三个阶段:I期试验是初步评估药物的安全性;II期试验是评估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III期试验是与目前标准治疗相比较的大规模试验。
6. 监管审批和上市:在完成临床试验并证明了雷替曲塞的疗效和安全性后,需要向监管机构提交申请,如美国FDA 或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以获得批准上市的许可。
7. 产业化:一旦获得上市许可,就可以进行规模化生产和销售。
这涉及到建立生产设施、制定质量控制标准、确保生产过程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并与分销商建立合作关系。
以上是对抗肿瘤新药雷替曲塞制备关键技术及其产业化过程的简要介绍。
这些技术和过程需要经过严格的研究和验证,以确保新药的质量、安全性和疗效。
《雷替曲塞在结直肠癌术中腹腔化疗的应用》

《雷替曲塞在结直肠癌术中腹腔化疗的应用》一、引言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
手术是治疗结直肠癌的主要手段之一,而术中腹腔化疗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和减少复发率具有重要意义。
雷替曲塞作为一种新型的抗肿瘤药物,其在结直肠癌术中腹腔化疗的应用逐渐受到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雷替曲塞在结直肠癌术中腹腔化疗的应用及其优势。
二、雷替曲塞的基本特性雷替曲塞是一种新型的抗肿瘤药物,具有抗肿瘤谱广、作用机制独特、副作用相对较小等优点。
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DNA合成,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
雷替曲塞的给药方式灵活,可静脉注射或局部给药,适用于多种肿瘤的治疗。
三、雷替曲塞在结直肠癌术中腹腔化疗的应用1. 手术前准备在结直肠癌手术前,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合适的化疗方案。
其中,腹腔化疗是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之一。
在手术前,医生会给予患者雷替曲塞的静脉注射,以降低肿瘤细胞的活性,减少术后复发的风险。
2. 手术过程中的应用在手术过程中,医生会在确保患者安全的前提下,将雷替曲塞与适量的生理盐水混合后,通过腹腔引流管或腹腔内注射的方式给予患者。
这样可以使药物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提高化疗效果。
3. 术后继续治疗手术后,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化疗反应,继续给予患者雷替曲塞的静脉注射或口服治疗。
这样可以巩固手术效果,进一步降低复发风险。
四、雷替曲塞在结直肠癌术中腹腔化疗的优势1. 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雷替曲塞通过腹腔给药的方式,可以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提高化疗效果。
2. 降低复发风险:术中给予雷替曲塞进行腹腔化疗,可以降低结直肠癌的复发风险,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3. 副作用相对较小:雷替曲塞的副作用相对较小,患者耐受性较好。
4. 个体化治疗:雷替曲塞的给药方式灵活,可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进行个体化治疗。
五、结论雷替曲塞在结直肠癌术中腹腔化疗的应用具有重要价值。
雷替曲塞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腹腔灌注化疗的安全性分析

雷替曲塞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腹腔灌注化疗的安全性分析雷替曲塞是一种常用的抗肿瘤药物,已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癌症的治疗中。
近年来,针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腹腔灌注化疗的研究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旨在对雷替曲塞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腹腔灌注化疗的安全性进行深入分析。
一、雷替曲塞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雷替曲塞是一种DNA拓扑异构酶Ⅰ抑制剂,能够阻断DNA的合成和修复,从而导致肿瘤细胞凋亡。
该药物广泛应用于肿瘤的治疗中,包括结直肠癌、胃癌、胰腺癌等消化系统肿瘤。
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雷替曲塞可以通过腹腔灌注化疗的方式,直接作用于肿瘤灶,从而达到杀灭癌细胞的目的。
1. 临床观察结果在一些临床研究中,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应用雷替曲塞进行腹腔灌注化疗的患者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雷替曲塞腹腔灌注化疗可以有效杀灭癌细胞,减少肿瘤残留,提高手术切除率。
这些研究也表明,雷替曲塞腹腔灌注化疗并未增加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2. 安全性分析从药理学的角度来看,雷替曲塞在局部应用时,对全身的毒副作用较小,因为其在局部浓度较高的情况下,可以减少对全身器官的损害。
而且,相比于静脉注射的方式,腹腔灌注化疗可以提高药物的局部浓度,减少药物通过肝脏的代谢,从而增加药物的疗效,并减少全身药物的毒副作用。
雷替曲塞腹腔灌注化疗还可以减少全身系统的药物浓度,降低毒副作用的发生。
而且,由于雷替曲塞具有较短的半衰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对全身器官的持续毒副作用。
三、未来展望尽管目前的一些研究显示,雷替曲塞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腹腔灌注化疗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但是仍需要进一步的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研究来验证其安全性和疗效。
也需要进一步探讨雷替曲塞在腹腔灌注化疗中的最佳剂量和时间,以及与其他治疗方式的配合应用等问题。
雷替曲塞化疗方案

雷替曲塞化疗方案雷替曲塞(Lenvatinib)是一种多靶点口服靶向治疗药物,常用于甲状腺癌和肾细胞癌的治疗。
作为一种目前被广泛应用的化疗方案,雷替曲塞具有许多优势和疗效。
本文将对雷替曲塞化疗方案进行详细介绍,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该疗法。
一、药物背景雷替曲塞是一种多靶点抑制剂,其主要作用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血管生成。
通过同时靶向多个信号通路,雷替曲塞可以发挥较强的抗肿瘤作用,并有效避免单一靶点药物的抗药性。
二、适应症目前,雷替曲塞主要用于甲状腺癌和肾细胞癌的治疗。
对于未能手术切除或放疗的甲状腺癌患者,雷替曲塞可以作为一线治疗药物。
对于晚期或转移性肾细胞癌患者,雷替曲塞可以作为二线治疗药物。
三、用药注意事项1. 用药监测:在雷替曲塞治疗期间,应定期监测患者的肝功能、肾功能、血细胞计数等指标,以评估患者的治疗反应和治疗毒性。
2. 不良反应:雷替曲塞治疗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高血压、口腔溃疡、皮疹、蛋白尿等。
患者在用药期间应密切观察自身症状的变化,如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及时向医生报告。
3. 药物相互作用:雷替曲塞在代谢酶方面的抑制作用较强,患者在用药期间应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应用,或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合理的药物调整。
四、疗效评估雷替曲塞治疗的疗效主要通过影像学检查、生物标志物监测以及临床症状缓解等来评估。
患者在用药期间应密切配合医生进行相关检查,以便及时了解治疗效果。
五、应用前景目前雷替曲塞化疗方案在甲状腺癌和肾细胞癌的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随着进一步的研究和临床实践,相信雷替曲塞将被广泛应用于更多癌症类型的治疗中。
六、总结雷替曲塞作为一种口服靶向治疗药物,在甲状腺癌和肾细胞癌的治疗中表现出较好的疗效。
患者在接受雷替曲塞治疗时,需密切配合医生的监测和指导,以确保治疗效果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未来,雷替曲塞的应用前景仍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雷替曲塞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

雷替曲塞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马海琴【摘要】目的探讨雷替曲塞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50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放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雷替曲塞联合顺铂化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疾病控制率以及治疗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76.0%和9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8.0%和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恶心呕吐、迟发性腹泻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雷替曲塞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肯定,安全性可,值得临床大力推广.【期刊名称】《肿瘤基础与临床》【年(卷),期】2016(029)006【总页数】2页(P515-516)【关键词】雷替曲塞;顺铂;同步放化疗;中晚期宫颈癌【作者】马海琴【作者单位】泗洪县人民医院肿瘤科,江苏宿迁2239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33;R730.58宫颈癌在全球已成为乳腺癌之后的第2大妇科恶性肿瘤,在中国已成为第1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
宫颈癌的治疗方法主要为手术和放疗。
在宫颈癌早期,患者主要是采用手术治疗,而不可手术的中晚期患者则需采用放疗[1]。
单纯放疗的治疗效果差,并发症多,治疗后最多只有40%患者能存活超过5 a,若复发,则最多只有30%患者能存活超过5 a。
研究[2]表明,同步放化疗的治疗方法可显著降低宫颈癌的死亡率和复发率。
本文探讨雷替曲塞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没有实施手术治疗的50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均经病理切片检查确诊。
按照随机数字法将5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5例。
对照组患者年龄36~58(49.4±4.2)岁;腺癌3例,鳞癌22例;按照FIGO分期法,Ⅱb期10例,Ⅲa~Ⅲb期15例。
雷替曲塞的作用与用途

雷替曲塞的作用与用途背景及概述[1][2]雷替曲塞是一种特异性胸苷酸合成酶(thymidylatesynthase,TS)抑制剂,最早于1996年在英国研发上市,随后被引进至法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多个国家。
我国在2010年正式批准雷替曲塞用于不适合5-氟尿嘧啶(5-FU)/亚叶酸钙(calciumfolinate,CF)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
雷替曲塞通过细胞主动摄取,在叶酸基聚合谷氨酸合成酶的作用下,迅速代谢为一系列聚谷氨酸,能够强效抑制胸腺合成酶来抑制细胞DNA的合成,且能长时间在细胞内潴留并发挥抑制作用。
自雷替曲塞上市以来,相关的临床研究表明,雷替曲塞可在结直肠癌、食管癌、胃癌、恶性胸膜瘤等多种实体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发挥有效作用。
作用与用途[1][2]1. 雷替曲塞在晚期结直肠癌中的应用近年来,结直肠癌整体疗效得到了提高,但是,约有20%~30%的患者在确诊时已为晚期,此外,还有50%已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患者会出现复发转移而成为晚期结直肠癌。
晚期结直肠癌治疗以化疗为主,联合分子靶向治疗可以提高有效率及生存期。
化疗方案以氟尿嘧啶类药物为基础,联合奥沙利铂或伊立替康。
雷替曲塞作为特异性TS 抑制剂,与5-FU抗肿瘤疗效相似,但是,二者具体作用机制有所不同,雷替曲塞与5-FU作用靶点都是TS,但与TS的不同结合位点作用,5-FU是作用于TS嘧啶结合部位,而雷替曲塞是作用于TS叶酸结合部位。
雷替曲塞不需要在肝脏内活化、代谢即可具有活性,且半衰期可长达198h,因此,相较于半衰期只有5~10min的5-FU,有效血药浓度更长,用药后仅需15min即可发挥抗肿瘤活性。
雷替曲塞给药时间短,患者依从性好,同时化疗间隔时间延长,患者有足够的时间恢复体能,对化疗药物的耐受力相对较好。
2. 雷替曲塞在食管癌中的应用中晚期食管癌目前的标准治疗方案是同步放化疗,但是,该联合方案对食管癌患者的毒副反应较重,部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能耐受。
《雷替曲塞在结直肠癌术中腹腔化疗的应用》

《雷替曲塞在结直肠癌术中腹腔化疗的应用》一、引言结直肠癌作为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高不下。
手术是治疗结直肠癌的主要手段,而术后化疗则是提高疗效和减少复发的关键环节。
随着新型化疗药物的不断发展,雷替曲塞(Regorafenib)因其高效的抗肿瘤作用和良好的耐受性,逐渐被应用于结直肠癌的术中腹腔化疗。
本文将探讨雷替曲塞在结直肠癌术中腹腔化疗的应用。
二、雷替曲塞的概述雷替曲塞是一种口服的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具有抗血管生成和抗肿瘤增殖的双重作用。
它能够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DGFR)和酪氨酸激酶(FGFR)等多种激酶的活性,从而达到抗肿瘤的目的。
三、雷替曲塞在结直肠癌术中腹腔化疗的应用1. 手术前的准备在结直肠癌手术前,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化疗方案。
雷替曲塞作为其中的一种化疗药物,其使用剂量和用药时间需根据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以及肿瘤的分期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同时,医生还需对患者的肝功能、肾功能等指标进行评估,以确保患者能够耐受手术和化疗的双重打击。
2. 术中腹腔化疗的实施在手术过程中,医生会在切除肿瘤后,将雷替曲塞等药物通过腹腔灌注的方式直接作用于肿瘤残留的腹腔内。
这种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杀灭残留的癌细胞,减少术后复发的风险。
同时,雷替曲塞的抗血管生成作用还能够抑制新生血管的形成,从而减缓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3. 术后辅助治疗术后,患者需继续接受雷替曲塞等化疗药物的辅助治疗,以巩固手术效果,减少复发的风险。
在此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化疗方案,以确保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治疗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四、雷替曲塞的应用优势与挑战优势:(1)高效的抗肿瘤作用:雷替曲塞能够抑制多种激酶的活性,从而达到抗肿瘤的目的。
其在结直肠癌术中的使用能够有效地杀灭残留的癌细胞,减少复发的风险。
(2)良好的耐受性:雷替曲塞的口服给药方式简便,且不良反应相对较少,患者耐受性较好。
雷替曲塞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腹腔灌注化疗的安全性分析

雷替曲塞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腹腔灌注化疗的安全性分析雷替曲塞是一种常用的抗肿瘤药物,通常用于治疗多种类型的癌症,包括结直肠癌。
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常见的根治性手术,用于治疗结直肠癌。
近年来,有研究表明,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进行腹腔灌注化疗可以显著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和预后,而雷替曲塞正是其中的一种常用药物。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腹腔灌注化疗使用雷替曲塞是否安全仍存在一定的争议。
本文旨在对雷替曲塞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腹腔灌注化疗的安全性进行分析,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一、雷替曲塞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雷替曲塞(Oxaliplatin)是一种第三代铂类化疗药物,通过与DNA结合而导致DNA的损伤,从而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和诱导凋亡。
雷替曲塞常用于结直肠癌、胃癌、胰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
在结直肠癌的化疗方案中,雷替曲塞通常与5-氟尿嘧啶(5-FU)、亚叶酸钙、环磷酰胺等药物联合使用,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腹腔灌注化疗的作用及意义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是目前治疗结直肠癌的标准手术之一,具有创伤小、康复快等优点。
手术切除肿瘤不能完全杜绝肿瘤细胞向体内转移的可能,容易导致术后复发和转移。
对于一些高危结直肠癌患者,单纯的手术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腹腔灌注化疗的出现,可以在术中直接灌注化疗药物,通过直接接触腹腔内的肿瘤灶,较高浓度的药物可以直接作用于术区,减少了化疗药物经过全身循环对身体其他器官造成的毒性和副作用,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了手术后的肿瘤复发和转移的风险。
2. 腹腔灌注化疗的安全性腹腔灌注化疗是一种局部化疗治疗方式,相比于静脉给药,具有药物浓度高、毒性小、不良反应少的特点。
腹腔灌注化疗通常能够减少化疗药物对全身器官的影响,降低毒副作用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腹腔灌注化疗也并非完全没有风险,可能引起局部毒性反应,如腹膜炎、腹水等,并且在操作过程中需要非常小心,避免化疗药物进入全身循环,从而造成全身的毒性反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卵巢恶性肿瘤的治疗选择及雷替曲塞应用前景
卵巢癌治疗的标准治疗流程
/美国NCCN指南2019版
标准治疗方法:
初始治疗以手术分期、细胞减灭术为主 大部分患者接受术后化疗 化疗药物:顺铂、卡铂、紫杉醇、多西他赛、吉西
他滨等 内分泌治疗:芳香酶抑制剂类阿那曲唑、来曲唑等 靶向治疗:贝伐珠单抗、 PARP酶抑制剂
腹腔转移率 60% 40% 70% 95% 70% 80%
5年生存率 <20% <44% <30% <50% <10% <5%
腹腔内肿瘤种植、转移是影响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 HIPEC 应用在妇瘤治疗中的应用已得到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有可能成为 妇科肿瘤治疗的另一种重要方式。
李晶, 林仲秋. 妇科恶性肿瘤腹腔热灌注化疗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9)[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9, 35(02):62-69.
研究结果
安全性:雷替曲塞能很好的耐受; 有效性:仅有3例患者获得部分缓解;
研究结论
有效率:雷替曲塞治疗既往铂类药物治疗后复发的卵巢上皮癌效果 不够理想,
安全性:比较安全。 结论:可以作为铂类药物化疗复发的联合化疗药物潜在选择。
Cancer Chemotherapy and Pharmacology, 42(1), 68-70.
NCCN 指南推荐的复发卵巢上皮癌二线化疗药物
卢淮武, 霍楚莹, 林仲秋. 《2019NCCN卵巢癌包括输卵管癌及原发性腹膜癌临床实践指南(第1版)》解读[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 志, 2019, 35(05):52-62.
雷替曲塞---新一代抗代谢类抗叶酸制剂
替加氟
卡培他滨
胸苷酸合成酶 (TS酶)
雷替曲塞
Clinical oncology(2003)15:227-232
嘧啶结合部位
叶酸结合部位 雷替曲塞谷氨酸
盐
伊立替康 奥沙利铂
雷替曲塞复发卵巢癌上皮癌的一项II期临床研究
研究设计
剂量:该研究采用雷替曲塞3 mg/m2 静脉用药,每3周一次, 入组标准:既往使用过铂类药物治疗,6个月后复发的卵巢上皮癌。 入组人群:30例患者入选,2例病理学不符合,28例可评价。
子宫内膜癌的治疗选择及雷替曲塞应用前景
子宫内膜癌治疗的标准治疗流程
子宫内膜癌在发达国家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III期时,癌症已经扩 散出子宫和宫颈,通常需要辅助化疗措施。
FIGO及NCCN标准治疗建议总结: 主要治疗以手术分期、细胞减灭术为主 III及以上接受术后同步放化疗 化疗药物:顺铂、卡铂、紫杉醇等 内分泌治疗治疗 靶向药物治疗
卵巢癌治疗面临的困境
早期诊断难:无成熟的早期诊断方法 晚期患者多:就诊时仅25%位I期或II期,>75%为III 期-IV期 治愈率低:长期徘徊,改善不大
复发率高:治疗后70%将复发
J Int Obstet Gynecol,August 2014,Vol. 41,No. 4
卵巢癌治疗的药物靶点
雷替曲塞
周晖, 王东雁, 罗铭, et al. 《FIGO 2018妇癌报告》——子宫颈癌指南解读[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9, 35(01):99-107.
FIGO和NCCN 指南推荐治疗时机
周晖, 王东雁, 罗铭, et al. 《FIGO 2018妇癌报告》——子宫颈癌指南解读[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9, 35(01):99-107
R P 组 具 体 化 疗 方 案 :雷 替 曲 塞 3 mg/m2 ,静 脉 滴 注 15 min,d1;顺 铂 60 mg/m2 ,静 脉 滴 注 60 min,d1;
TP 组 具 体 化 疗 方 案 :紫 杉 醇 135 mg/m2 ,静 脉 滴 注 180 min,d1;顺 铂 60 mg/m2 ,静 脉 滴 注 60 min,d2;
TP 组 患 者 CR 率 为 75.0(30/40),PR 率 为 15.0% (6/40),稳 定 率 为 1 0 .0 % (4 / 4 0 ) 。
2 组 患 者 均 无 1 例 患 者 发 生 病 情 进展。 RP组与 TP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 95.0% (38/40)与 90.0% (36/40),
宫颈癌发病率高,卵巢癌死亡率高
美国2015年统计学数据显示, 子宫癌发病率为第3位,卵巢癌死亡率位居第5位。
CA CANCER J CLIN 2015;65:5–29
中国妇科肿瘤的流行病学数据
中国的卵巢癌新发病率为52.1/10万人,死亡率高达22.5/10 万人。每年新增3.6万患者,死亡1.6万患者;子宫内膜癌2015 年数据显示,我国发病率为63.4/10万,死亡率21.8/10万。
二 者 比 较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χ 2 = 0 .7 3 4 ,P = 0 .6 7 5 ) 。
谢小妹, 李向阳, 殷海涛, et al. 雷替曲塞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J].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6, 12(6):644-650..
雷替曲塞在子宫内膜癌中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
图2 RP组和TP组宫颈癌患者 DFS曲线比较,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 。
谢小妹, 李向阳, 殷海涛, et al. 雷替曲塞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J].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6, 12(6):644-650..
雷替曲塞在子宫内膜癌中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
结论:雷替曲塞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 安全、有效,其疗效与紫杉醇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疗效相 近,但导致的不良反应更少。
RP 组 2 例 患 者 及 TP 组 7 例 患 者 因 白 细 胞 计数下降,化疗延期1周 完成。RP组患者1~2级 晚 期 不 良 反 应 率 为 30.0% (12/40),TP 组 为 32.5% (13/40) ;
RP 组 3~4 级晚期总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 异 。 T P 组 1 例 患 者 于 放 疗 后10个月出现直肠阴道瘘,最终行手术治疗。 2组 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导致的相关死亡。
子宫内膜癌联合铂类药物二线化疗
替代其他TS抑制剂,例如5-Fu; 子宫内膜癌IIIA期及以上,放疗联合铂类药物静脉化疗; 复发患者,作为静脉化疗选择之一;
子宫内膜癌伴腹腔转移, HIPEC联合铂类药物;
注射用赛维健:2mg
排位 9
宫体癌 6.34 10
2.18 11
卵巢癌 5.21 11
2.25 12
妇科肿瘤,指女性生殖系统肿瘤,主要包括卵巢癌、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外阴癌、阴道癌、 输卵管癌; 据2015年国家癌症中心统计数据显示,子宫颈癌发病率最高,而卵巢癌病死率最高。
沈铿, 崔恒, 丰有吉. 常见妇科恶性肿瘤诊治指南[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 2015年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情况分析[J]. 中华肿瘤杂志, 2019. 兰蓝, 赵飞, 蔡玥,等. 中国居民2015年恶性肿瘤死亡率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18, 39(1):32-34.
谢小妹, 李向阳, 殷海涛, et al. 雷替曲塞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J].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6, 12(6):644-650..
雷替曲塞在子宫内膜癌中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
研究结果
图1 RP 组和TP组 宫 颈 癌 患 者 OS 曲 线 比 较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谢小妹, 李向阳, 殷海涛, et al. 雷替曲塞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J].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6, 12(6):644-650..
妇科恶性肿瘤雷替曲塞应用时机
雷替曲塞在妇科恶性肿瘤HIPEC的应用机会
疾病 胃癌 结直肠癌 卵巢癌 腹膜假性黏液瘤
胆管癌 胰腺癌
CA CANCER J CLIN 2016;66:115–132
妇科肿瘤的常见治疗选择
肿瘤分类
手术
子宫颈癌
+++
子宫体癌
+++
卵巢癌
+++
外阴癌
Hale Waihona Puke +++阴道癌
++
滋养细胞肿瘤 +
化疗 + + +++ + + +++
放疗 +++ ++ + + ++ +
卢淮武, 霍楚莹, 林仲秋. 《2019NCCN卵巢癌包括输卵管癌及原发性腹膜癌临床实践指南(第1版)》解读[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9, 35(05):52-62. 涂画, 刘继红. 2011年NCCN子宫内膜癌临床实践指南解读[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1(11).
研究结果
RP组骨髓抑制、皮疹、脱发、肌肉和关节酸 痛 、外 周 神 经 炎 发 生 率 均分别显著低于TP组并 且 差 异 均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P< 0.05)。
2 组 患 者 恶 心 、呕 吐 、腹 泻 、食 欲 下 降 、肝 功 能 损 害 发 生 率 比 较 ,差 异 均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P > 0.05)。
谢小妹, 李向阳, 殷海涛, et al. 雷替曲塞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J].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6, 12(6):644-650..
雷替曲塞在子宫内膜癌中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
研究结果
R P 组 患 者 C R 率 为 80 .0 (32/40 ),P R 率 为 15.0% (6/40),稳 定 率 为 5.0(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