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替曲塞-原料药的基本性状简介
药物说明书drins-雷替曲塞-正大

目前尚无确切有效解毒剂。一旦超量使用可考虑使用亚叶酸治疗。根据经验,每6小时静脉注射25mg/m2亚叶酸,越晚使用亚叶酸效果越差。超量用药预期不良反应容易扩大。应仔细监测有关胃肠道和血液学的毒性征兆并有针对性采取措施治疗。
【药理作用】
雷替曲塞为抗代谢类叶酸类似物,特异性地抑制胸苷酸合酶(TS)。与5-FU或氨甲喋呤相比,霍替曲塞是直接的和特异性的TS抑制剂。TS是胸腺嘧啶脱氧核苷三磷酸盐(TTP)合成过程的关键酶,而TTP又是DNA合成的必须核苷酸。抑制TS可导致DNA断裂和细胞凋亡。雷替曲塞经还原叶酸载体摄入细胞被叶酰聚谷氨酸合成酶转化成聚谷氨酸盐形式贮存细胞中,发挥更强TS抑制作用。雷替曲塞聚谷氨酸盐通过增强TS抑制能力、延长抑制时间而提高其抗肿瘤活性。但其在正常组织中的贮留可能会使毒性增加。
【适应症】
在患者无法接受联合化疗时,本品可单药用于治疗不适合5-Fu/亚叶酸钙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
【规格】
2mg。
【用法用量】
成人:推荐剂量为3mg/m2,用50-250ml 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溶解稀释后静脉输注,给药时间15分钟,如果未出现毒性,可考虑按上述治疗每3周重复给药1次。本药应避免与其它药物混合输注。增加剂量会致使危及生命或致死性毒性反应的发生率升高,所以不推荐剂量大于3mg/m2。每次用药治疗前需检查全血细胞计数(包括白细胞分类计数和血小板计数)和肝、肾功能。治疗前应该白细胞计数>4.0×108/L、中性粒细胞计数>2.0×109/L和血小板计数>1.0×1011/L。出现毒性反应时,下一周期用药需延迟至不良反应消退;尤其是胃肠道毒性(腹泻或粘膜炎)及血液学毒性(中性粒细胞减少或血小板减少)需完全恢复才可进行后续治疗,出现胃肠道毒性者应至少每周检查一次全血细胞计数以监测血液学毒性。根据前一治疗周期观察到的最严重的胃肠道及血液学毒性等级,如果此类毒性已完全缓解,推荐按前一周期最严重的胃肠道、血液学毒性(以下毒性均按WHO标准分级)进行剂量调整:剂量减少25%:血液学毒性(中性粒细胞减少或者血小板减少)3级或胃肠道毒性2级(腹泻或粘膜炎);剂量减少50%:血液学毒性(中性粒细胞减少或者血小板减少)4级或胃肠道毒性3级(腹泻或粘膜炎)。一旦减量,后续治疗的剂量也须按减量后给药。出现4级胃肠道毒性(腹泻或粘膜炎),或3级胃肠道毒性伴4级血液学毒性时必须中止治疗;同时迅速给予标准支持治疗,包括静脉补水和造血功能支持。临床前研究提示可以使用亚叶酸治疗,按照临床经验需每6小时静脉注射25mg/m2亚叶酸直至症状缓解。对于此类患者建议停用本药。肾功能不全:血清肌酐异常者,每次用药治疗前应监测肌酐清除率。对于因年龄或体重下降等因素使血清肌酐可能与肌酐清除率相关性不好而血清肌酐正常的患者,应按相同程序操作。如果肌酐清除率<65ml/min,作如下剂量调整:肝功能不全:对于轻到中度的肝功能损害患者不需调整剂量,但是因为部分药物经粪便排出(见药代动力学),且这些患者预后较差,故应慎用本药。本药未在重度肝功能损害患者中进行研究,因此对于显性黄疸或肝功能失代偿的患者不推荐使用。
雷替曲塞化疗方案

雷替曲塞化疗方案雷替曲塞(Lenvatinib)是一种多靶点口服靶向治疗药物,常用于甲状腺癌和肾细胞癌的治疗。
作为一种目前被广泛应用的化疗方案,雷替曲塞具有许多优势和疗效。
本文将对雷替曲塞化疗方案进行详细介绍,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该疗法。
一、药物背景雷替曲塞是一种多靶点抑制剂,其主要作用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血管生成。
通过同时靶向多个信号通路,雷替曲塞可以发挥较强的抗肿瘤作用,并有效避免单一靶点药物的抗药性。
二、适应症目前,雷替曲塞主要用于甲状腺癌和肾细胞癌的治疗。
对于未能手术切除或放疗的甲状腺癌患者,雷替曲塞可以作为一线治疗药物。
对于晚期或转移性肾细胞癌患者,雷替曲塞可以作为二线治疗药物。
三、用药注意事项1. 用药监测:在雷替曲塞治疗期间,应定期监测患者的肝功能、肾功能、血细胞计数等指标,以评估患者的治疗反应和治疗毒性。
2. 不良反应:雷替曲塞治疗可能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高血压、口腔溃疡、皮疹、蛋白尿等。
患者在用药期间应密切观察自身症状的变化,如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及时向医生报告。
3. 药物相互作用:雷替曲塞在代谢酶方面的抑制作用较强,患者在用药期间应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应用,或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合理的药物调整。
四、疗效评估雷替曲塞治疗的疗效主要通过影像学检查、生物标志物监测以及临床症状缓解等来评估。
患者在用药期间应密切配合医生进行相关检查,以便及时了解治疗效果。
五、应用前景目前雷替曲塞化疗方案在甲状腺癌和肾细胞癌的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随着进一步的研究和临床实践,相信雷替曲塞将被广泛应用于更多癌症类型的治疗中。
六、总结雷替曲塞作为一种口服靶向治疗药物,在甲状腺癌和肾细胞癌的治疗中表现出较好的疗效。
患者在接受雷替曲塞治疗时,需密切配合医生的监测和指导,以确保治疗效果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未来,雷替曲塞的应用前景仍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化药新药研究中常见问题

化药新药研究中常见问题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注册处2004年5月新药申报中,绝大多数品种在技术审评时,药审中心都会给申报单位发补充资料的通知,我们对近100个品种补充资料通知中的意见进行了汇总,现将汇总意见罗列如下:化药原料药研究中常见问题1制备工艺1.1雷替曲塞合成工艺中,自引入谷氨酸后,各中间体均具有光学活性,建议采用合适的方法控制其光学纯度。
1.2提供中间体柱层析纯化前后样品的有关数据和图谱,以评价纯化效果。
(雷替曲塞)化药原料药研究中常见问题1.3L-谷氨酸作为关键的起始原料,提供详细的质量标准及质检报告,提供光学纯度的检测资料。
(雷替曲塞)1.4以TCL及沸点控制中间体质量及反应进程,补充提供主要中间体的质控方法并与文献比较。
(盐酸非索非那定)1.5非索非那定合成路线为w095/00480报道路线,请关注其专利权限与侵权事宜。
化药原料药研究中常见问题1.6合成中对中间体非索非那定乙酯进行了质控,不能全面控制合成的质量。
1.7请提供成品精制前后的纯度检查结果(包括相应的图谱),以判定其精制方法的可行性. 补测本品的紫外吸收系数。
(盐酸非索非那定)化药原料药研究中常见问题1.8西尼地平合成中,作为关键原料,应提供双乙烯酮、肉桂醇的购物发票和质检报告。
1.9为更好控制终产品质量,建议补充完善中间体的质控方法和质量标准。
(西尼地平)1.10依达拉奉合成中,提供原料本肼。
乙酰乙酸乙酯的质量标准,以考察是否需要在终产品中控制由于原料带入的杂质。
化药原料药研究中常见问题1.11建议制定起原料控标准,并控制异构体的含量。
(甲磺酸帕株沙星)1.12未提供中间体的质控方法,请补充。
(拉呋替丁)1.13请提供主要起始原料顺2-丁烯-1,4-二醇来源及控标准,重点控制反式2-丁烯-1,4-二醇。
(拉呋替丁)化药原料药研究中常见问题1.14在申报生产时提供详细的三废处理方法。
1.15建议采用合适的方法控制其光学纯度。
雷替曲塞分子量

雷替曲塞分子量
雷替曲塞是一种新型的口服抗凝药物,也叫做剝皮鹽酸鹽,分子量为422.6g/mol,分子式为C19H18F3N3O6S。
雷替曲塞是一种选择性的血栓症治疗药物。
它通过抑制凝血酶的活性,减少血栓的形成,从而预防由血栓形成引起的心肌梗塞、脑卒中等血栓性事件的发生。
雷替曲塞属于香豆素衍生物,与肝素和华法林不同,它的作用机制与血小板聚集无关,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抗炎作用较强,且药代动力学特点独特。
雷替曲塞口服后能够迅速被吸收,在空腹状态下峰值时间约2小时。
雷替曲塞的生物
利用度为50%,与食物的摄入无明显影响。
雷替曲塞的代谢产物主要经过肝脏和肾脏排泄,药物后5%以内的雷替曲塞,70%左右
以代谢产物的形式通过尿液排出,20%左右以胆汁排出。
雷替曲塞在临床应用中,用于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肺栓塞、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ACS)等相关疾病。
相比于华法林,雷替曲塞具有服用简单、无需频繁监测及调整剂量的
优点,同时也减少了出血等不良反应的风险,更适合于长期使用的治疗。
注射用雷替曲塞产品介绍

。
雷替曲塞药理
做为新一代水溶性胸苷酸合酶(TS)抑制剂, 该药通过细胞膜外还原型叶酸盐载体系统 将本品主动摄入细胞内,而后迅速代谢为 多谷氨酸类化合物抑制胸苷酸合酶活性, 并能在细胞内潴留,长时间发挥作用。它 对结肠直肠癌细胞系抑制作用强于5-氟尿嘧 啶.
雷替曲塞药理
雷替曲塞IC50(50%抑制浓度)长期给药为 1.3~3.9nmol/L,短期给药为80nmol/L,而 5-氟尿嘧啶与甲酰四氢叶酸合用长期给药 IC50为330~5800nmol/L,短期给药为 150000nmol/L。
注射用雷替曲塞产品介绍
南京正大天晴 广州办事处
通用名:注射用雷替曲塞 英文名:Raltitrexed Injection(Tumudex)
O
HN H N N CH3 H3 C N
O OH
S
O
O
OH
被列入《国家级化学医药新产品开发指南》
〖功用主治〗:
用于晚期结直肠肠癌患者。
雷替曲塞药理
高选择性的胸腺嘧啶合成酶(TS)抑制剂 其代谢物为多聚谷氨酸类化合物,比母药发挥更 强的酶抑制作用
结论
综上所述:雷替曲赛作为近几十年来第一 个新的一线细胞毒治疗药,可成为5-FU为 主的化疗方案的较好替代药。他的问世可 为医生和患者提供更多选择。为患者带来 方便,治疗效益显著。
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本能只做单独给药,避免与其 它药物混合使用。本品用0.9%生理盐水或 5%葡萄糖水溶液稀释后应避光保存,在24 小时内使用。轻度和中毒肝损伤患者使用 时无需调整本品剂量,但本品部分经粪便 排泄,严重肝损伤患者使用时应注意。孕 妇及哺辱期妇女禁用本品。
雷替曲塞储存条件

雷替曲塞储存条件《雷替曲塞储存条件》前段时间,我在医院里碰到件挺有意思的事儿。
有个年轻的小护士,叫晓丽,正对着新药雷替曲塞发愁呢。
她看到我,就像看到救星一样,拉着我说:“你说这雷替曲塞到底该咋储存呀?说明书好像挺复杂的呢。
”我看着她那皱着眉头的小模样,觉得又好气又好笑,就对她说:“这储存条件可不能马虎,要是没存好,这药可就没法好好发挥作用咯。
”于是,这雷替曲塞的储存条件就成了我们今天要好好聊聊的话题。
雷替曲塞呀,是个很特殊的药物。
首先呢,它得在遮光的条件下储存。
这就好比人要睡觉得拉上窗帘避光一样,雷替曲塞也怕光。
如果把它放在光照很强的地方,就像是把人整天放在大太阳下暴晒一样,药物很可能就会发生变质。
再来说温度。
雷替曲塞需要在2 - 8℃的环境中保存。
这个温度区间可是很严格的。
我给晓丽打个比方说:“你想啊,这就像有些人对温度特别挑剔,不能太冷也不能太热。
这药呢,要是放在温度太高的地方,比如说夏天暴晒后的汽车里呀,那可能就像冰淇凌一样融化了,只不过它不是化成水,而是化学结构发生变化,有效性就大打折扣。
如果温度太低呢,也可能会对它里面的有效成分造成损害,就像人在极寒的地方可能会冻伤一样。
”湿度对于雷替曲塞的储存也很关键。
它需要在比较干燥的环境下保存。
要是环境太潮湿了,那药物就像吸水性强的海绵一样,很容易受潮,进而发霉或者分解,这样的药使用起来可就很危险了。
还有啊,这药一定要放在小孩够不到的地方。
我跟晓丽笑着说:“你看那些调皮的小毛孩,什么都好奇,要是不小心拿到药吃了,那可不得了。
”我给晓丽的建议就是,医院药房一定要配备专门的冰箱,能精确控制温度在2 - 8℃,而且要有遮光措施,比如那种不透光的小盒子。
湿度控制方面可以放置一些干燥剂来辅助。
而在家庭里,如果有需要冷藏的雷替曲塞,也要确保放在合适温度的冰箱里,而且要时刻检查冰箱是不是正常工作哦。
总之呢,雷替曲塞的储存条件是个非常重要的事儿,需要我们严格按照要求来操作。
雷替曲塞

雷替曲塞雷替曲塞,Raltitrexed英文化学名:S)-2-[(1-{5-[Methyl-(2-methyl-4-oxo-3,4-dihydro-quinazolin-6-ylm ethyl)-amino]-thiophen-2-yl}-methanoyl)-amino]-pentanedioic acid 中文化学名:N-[5-[N-甲基-N-(2-甲基-4-氧代-3,4-二氢喹唑啉-6-基甲基)氨基]-2-噻吩甲酰基]-L-谷氨酸分子式: C21H22N4O6S分子量:458.49质量标准:企标成分:雷替曲塞、甘露醇、氢氧化钠和磷酸氢二钠。
性状:白色或类白色疏松块状物或粉末规格2mg/支【药物名称】雷替曲塞粉针 Raltitrexed Injection【分子式成分】N-[5-[N-甲基-N-(2-甲基-4-氧代-3,4-二氢喹唑啉-6-基甲基)氨基]-2-噻吩甲酰基]-L-谷氨酸【制剂规格】本品为白色冻干粉末,每瓶含雷替曲塞2 mg。
【药理毒理】药理学研究表明,雷替曲塞为新一代水溶性胸苷酸合酶抑制剂,该药通过细胞膜外还原型叶酸盐载体系统将本品主动摄入细胞内,而后迅速代谢为多谷氨酸类化合物抑制胸苷酸合酶的活性,并能在细胞内潴留,长时间发挥作用。
它对结肠直肠癌细胞系的抑制作用强于5-氟尿嘧啶,雷替曲塞的IC50长期给药为1.3~3.9 nmol/L,短期给药为80 nmol/L,而5-氟尿嘧啶与甲酰四氢叶酸合用长期给药IC50为330~5800 nmol/L,短期给药为150000 nmol/L。
体外研究观察到雷替曲塞与5-氟尿嘧啶联合用药有协同作用,这种作用依赖于给药方案和剂量。
对176例晚期结肠直肠癌患者进行的II期临床试验,给予雷替曲塞3 mg/㎡,每3周1次,有25.6%产生综合疗效,从治疗到病情进展平均时间为4.2周,存活期平均为11.2月。
1300多例晚期结肠直肠癌患者的3项III期临床研究结果表明,雷替曲塞治疗组(每3周1次,每次3 mg/㎡)与5-氟尿嘧啶加甲酰四氢叶酸治疗组(5-氟尿嘧啶425mg/㎡加甲酰四氢叶酸20 mg/㎡或5-氟尿嘧啶400 mg/㎡加甲酰四氢叶酸200 mg/㎡,每天1次,连续5天,每4~5周重复1次),所产生的客观有效率相似,分别为14.3%~19.3%和15.2%~18.1%,中位缓解时间分别为3.1~4.8和3.6~5.3个月,中位生存期分别为9.7~10.9和10.2~12.7个月。
药品生产技术《雷替曲塞》

内容总结
雷替曲塞为淡黄色粉末,溶于水。雷替曲塞为抗代谢类叶酸类似物,是直接的和特异性的胸苷酸合成酶抑制剂。胸苷酸合成酶是胸腺嘧啶脱氧核苷三 磷酸合成过程的关键酶,而胸腺嘧啶脱氧核苷三磷酸又是DNA合成的必须核苷酸。谢 谢
No Image
第五页,共五页。
雷替曲塞为淡黄色粉末,溶于水。
雷替曲塞为抗代谢类叶酸类似物,是直接的和 特异性的胸苷酸合成酶抑制剂。胸苷酸合成酶 是胸腺嘧啶脱氧核苷三磷酸合成过程的关键酶, 而胸腺嘧啶脱氧核苷三磷酸又是DNA合成的必 须核苷酸。抑制胸苷酸合成酶可导致DNA断裂 和细胞凋亡。
第二页,共五页。
雷替曲塞为新一代水溶性胸苷酸合酶抑制剂, 通过细胞膜外还原型叶酸载体系统,主动摄入 细胞内,而后迅速代谢为聚谷氨酸类化合物抑 制胸苷酸合酶的活性,并能在细胞内潴留,长 时间发挥作用。它对结肠、直肠癌细胞系的抑 制作用强于5-氟尿嘧啶。雷替曲塞主要用于晚期 直肠、结肠癌的一线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雷替曲塞
雷替曲塞,Raltitrexed,
生产厂家:武汉东康源科技有限公司,
商品名:雷替曲塞
英文化学名:S)-2-[(1-{5-[Methyl-(2-methyl-4-oxo-3,4-dihydro-quinazolin-6-ylmethyl)-amino]-thiophen-2 -yl}-methanoyl)-amino]-pentanedioic acid
中文化学名:N-[5-[N-甲基-N-(2-甲基-4-氧代-3,4-二氢喹唑啉-6-基甲基)氨基]-2-噻吩甲酰基]-L-谷氨酸
CAS:112887-68-0
分子式:C21H22N4O6S
分子量:458.49
用途:治疗结肠直肠癌新药。
质量标准:企标
注射用雷替曲塞,Raltitrexed,
生产厂家:武汉东康源科技有限公司,
商品名:雷替曲塞原料药
成分:雷替曲塞、甘露醇、氢氧化钠和磷酸氢二钠。
性状:白色或类白色疏松块状物或粉末
适应症:本品用于治疗不适合5-FU/亚叶酸钙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
规格2mg
【药物名称】雷替曲塞粉针Raltitrexed Injection
【分子式成分】N-[5-[N-甲基-N-(2-甲基-4-氧代-3,4-二氢喹唑啉-6-基甲基)氨基]-2-噻吩甲酰基]-L-谷氨酸
【制剂规格】本品为白色冻干粉末,每瓶含雷替曲塞2 mg。
【药理毒理】药理学研究表明,雷替曲塞为新一代水溶性胸苷酸合酶抑制剂,该药通过细胞膜外还原型叶酸盐载体系统将本品主动摄入细胞内,而后迅速代谢为多谷氨酸类化合物抑制胸苷酸合酶的活性,并能在细胞内潴留,长时间发挥作用。
它对结肠直肠癌细胞系的抑制作用强于5-氟尿嘧啶,雷替曲塞的IC50长期给药为1.3~3.9 nmol/L,短期给药为80 nmol/L,而5-氟尿嘧啶与甲酰四氢叶酸合用长期给药IC50为330~5800 nmol/L,短期给药为150000 nmol/L。
体外研究观察到雷替曲塞与5-氟尿嘧啶联合用药有协同作用,这种作用依赖于给药方案和剂量。
对176例晚期结肠直肠癌患者进行的II期临床试验,给予雷替曲塞3 mg/㎡,每3周1次,有25.6%产生综合疗效,从治疗到病情进展平均时间为4.2周,存活期平均为11.2月。
1300多例晚期结肠直肠癌患者的3项III期临床研究结果表明,雷替曲塞治疗组(每3周1次,每次3 mg/㎡)与5-氟尿嘧啶加甲酰四氢叶酸治疗组(5-氟尿嘧啶425mg/㎡加甲酰四氢叶酸20 mg/㎡或5-氟尿嘧啶400 mg/㎡加甲酰四氢叶酸200 mg/㎡,每天1次,连续5天,每4~5周重复1次),所产生的客观有效率相似,分别为14.3%~19.3%和15.2%~18.1%,中位缓解时间分别为3.1~4.8和3.6~5.3个月,中位生存期分别为9.7~10.9和10.2~12.7个月。
【药动学】患有不同程度实体瘤的患者给予本品3 mg/㎡治疗后,药物浓度与时间呈三室模型,Cmax的平均值为833 μg/L,AUC为1090 μg/L.h,分布相半衰期T1/2为0.8~3 h,最终消除半衰期T1/2γ为8.2~105 h,与给药剂量无关。
雷替曲塞主要消除途径是以原型药物形式从肾脏排出,患有轻、中度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的T1/2明显延长,AUC 比正常肾功能患者增加2倍。
【适应症】在患者无法接受联合化疗时,本品可单药用于治疗不适合5-Fu/亚叶酸钙的晚期直肠结肠癌患者。
【不良反应】静脉滴注本品后常见副作用为血液毒性包括骨髓抑制,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胃肠道副作用最常见有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不振。
较少见黏膜炎、口炎(包括口腔溃疡)、消化不良和便秘,一般患者耐受性良好,副作用发生率较低。
造血系统可能与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为白细胞减少,特别是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和血小板减少,可单独或同时发生。
肝脏常见AST和ALT的可逆性升高。
心血管系统:有报道临床中患者出现心律和心功能异常,发生率分别为2.8%和1.8%。
小于2%的患者可发生关节痛和张力过强(肌痉挛)等不良反应。
皮疹较常见,发生率14%。
较少见脱皮脱发、出汗、味觉异常和
结膜炎。
乏力和发热较常见
【相互作用】未见本品与华法林、非甾体抗炎药的相互作用,建议本品不与亚叶酸钙、叶酸和维生素制剂联合用药,以免发生相互作用,与其他细胞毒药物联合用药的安全尚未确立。
【用法用量】成人推荐给药剂量为每次3 mg/㎡,用50至250 ml 0.9%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稀释后静脉滴注15 min以上,每3周重复给药1次。
避免与其它药物混合输注。
[药物过量]药物服用过量的产生严重的骨髓抑制等血液毒性和胃肠道毒性,应避免使用过量或遵医嘱,药物过量时可每6 h给予亚叶酸钙25 mg/㎡。
【注意事项】对本品过敏者及有严重并发症者禁用。
孕妇、治疗期间妊娠或哺乳期妇女禁用。
使用本药钱排除妊娠可能。
重度肾功能损害者禁用。
本能只做单独给药,避免与其它药物混合使用。
本品用0.9%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水溶液稀释后应避光保存,在24小时内使用。
轻度和中毒肝损伤患者使用时无需调整本品剂量,但本品部分经粪便排泄,严重肝损伤患者使用时应注意。
孕妇及哺辱期妇女禁用本品。
儿童患者使用本品的安全性尚未确立,儿童慎用。
[老年患者用药] 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肾肾功能损伤的老年患者血浆清除率降低,可发生体内积蓄,应降低本品的剂量肌苷清除率在55~65 mL/min,应给予推荐剂量的75%,肌苷清除率在25~54 mL/min,应给予推荐剂量的50%,每4周重复给药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