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总复习例题讲解:遗传学的研究方法及应用
高中生物遗传学30道题及解析

高中生物遗传学30道题及解析一、全文概述高中生物遗传学是高考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遗传学的基本知识和解题技巧对于提高考试成绩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高中生物遗传学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梳理,并通过30道经典题目及其解析,帮助同学们巩固所学内容,提高解题能力。
二、经典题目与解析1.基因的分离与自由组合定律:题目1解析: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杂合子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自由组合定律则表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2.基因的连锁交换定律:题目2解析:基因的连锁交换定律指的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发生交换,使后代产生新的基因型。
这种交换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遗传的多样性。
3.遗传的基本规律:题目3-5解析:遗传的基本规律包括基因的分离与组合定律、孟德尔遗传定律、染色体遗传规律等。
这些规律为我们研究遗传现象提供了理论基础。
4.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题目6解析:基因型是指一个生物个体所携带的基因组成,而表现型则是基因型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表现型与基因型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遗传图解进行分析。
5.遗传工程的原理及应用:题目7-8解析:遗传工程是指通过人工手段对生物体的基因进行改造,以达到预期目的。
基因工程在农业、医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6.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题目9-10解析: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在结构或功能上的改变,基因重组则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重新组合。
7.生物多样性与物种形成:题目11-12解析:生物多样性是由于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所产生的遗传多样性,物种形成则是通过长时间的演化过程,物种间的遗传隔离逐渐加大,最终形成新的物种。
8.人类遗传病及其预防:题目13-14解析:人类遗传病是由于遗传物质的异常所导致的一类疾病。
通过婚前遗传咨询和基因检测等技术,可以有效降低遗传病的发病率。
高考生物总复习含答案:遗传学研究方法及其应用

【巩固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是生物兴趣小组开展人类遗传病调查的基本步骤。
①确定要调查的遗传病,掌握其症状及表现②汇总结果,统计分析③设计记录表格及调查要点④分多个小组调查,获得足够大的群体调查数据其正确的顺序是A.①③②④ B.③①④②C.①③④② D.①④③②2. (2014上海卷)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如图准备了实验装置,棋子上标记的D、d 代表基因。
实验时需分别从甲、乙中各随机抓取一枚棋子,并记录字母。
此操作模拟了①等位基因的分离②同源染色体的联会③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④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 下面是对基因型和表现型关系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A. 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B. 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C. 在相同生活环境中,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D. 在相同生活环境中,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4. 通过豌豆的杂交实验,孟德尔认为 ( )A. 亲代所观察到的性状与子代所观察到相同性状无任何关联B. 性状的遗传是通过遗传因子的物质进行传递的C. 遗传因子的是DNA片断D. 遗传因子的遗传仅来源于其中的一个亲本5.孟德尔观察出,亲代个体所表现的一些性状在F1代个体中消失了,在F2代个体中又重新表现出来。
他所得出的结论是:( )A. 只有显性因子才能在F2代中表现B. 在F1代中,显性因子掩盖了隐性因子的表达C. 只有在亲代中才能观察到隐性因子的表达D. 在连续的育种实验中,隐性因子的基因型被丢失了6.有了发现了一种现象,有三种玉米籽粒。
第一种是红的;第二种是白的;第三种也是白的,但若在成熟期暴露于阳光下就变成红的。
据你推测:第三种玉米的颜色是由哪种因素决定的?A.遗传B.环境C.遗传和环境D.既不是遗传也不是环境。
7.用马铃薯的花药离体培养出一株马铃薯,欲知其是否可育,可用显微镜观察它的染色体的数目,发现有12对染色体,则该植株为,产生该花药的马铃薯是()A.二倍体四倍体B.单倍体二倍体C.单倍体四倍体D.三倍体六倍体8. 研究性状遗传时,有的性状的变异为数量变异(如身高、体重等),有的性状的变异为质量变异(如花的颜色、人的单双眼皮等),数量性状的变异呈状态,界限,不能简单地加以区分,要用描述,质量性状的变异呈状态,界限,可用描述。
高中生物001-知识讲解_遗传学研究方法及其应用

高考总复习遗传学研究方法及其应用编稿:杨红梅审稿:闫敏敏【考纲要求】1.理解孟德尔遗传实验思路。
2.能够推导分析亲子代的基因型、表现型及有关比例概率方面的问题。
3.掌握一些分析解决遗传学应用题时的方法和技巧。
【考点梳理】考点一、回顾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考点二、基因分离定律的研究方法孟德尔在研究基因分离规律时采用了“假说—演绎法”。
“假说—演绎法”是形成和构造科学理论的一种重要思维方法。
对学生来讲是“授之以渔”的过程重要手段之一;学完课程以后,别的都可以忘记,这些方法会存留下来,这就是真正的素养和能力。
考纲也明确要求:能运用“假说—演绎法”等科学探究的方法解决基本的生物学现象。
在孟德尔证明遗传因子的分离规律时,他以“假说”作为理论依据,推导出可出现的具体事例(测交后代会出现1:1),并以实验去验证,这一发现过程就是“假说一演绎法”基本思路的完整体现。
1现象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F1代全为高茎,高茎自交后代高茎和矮茎的比例为3:1,其他6对相对性状均如此。
2提出问题(1) F1代中全为高茎,矮茎哪里去了呢?(2)为什么后代的比值都接近3:1?3分析问题(1)矮茎可能并没有消失,只是在F1代中未表现出来。
因为F2代中出现了矮茎。
(2)高茎相对于矮茎来说是显性性状。
(3)显性性状可能受遗传因子的控制,遗传因子成对存在,可能有显隐之分。
4 形成假说(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2)遗传因子有显性与隐性之分。
(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5演绎推理将F1代植株与矮茎豌豆杂交,预期后代中高茎植株与矮茎植株的比例为1:1 6实验验证实际结果:后代中高茎植株与矮茎植株的比例为l:17得出结论预期结果与真实结果一致,假说正确,得出基因的分离定律。
考点三、假说演绎法及其应用所谓假说-演绎法是指:在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像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
高考部分遗传学应用题型举例

遗传应用题归类举例理综考试模式下的生物高考题,主要考查主干学问和核心学问,遗传学部分作为中学生物的核心学问之一,是高考理综生物考查的重点。
为帮助学生系统相识此类考试命题模式,对常考的遗传学试题作出以下分类。
1遗传方式推断:实例:例1:果蝇是被用于遗传学探讨的重要材料。
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果蝇品系有三组性状:I和I′、Ⅱ和Ⅱ′、Ⅲ和Ⅲ′(I、Ⅱ、Ⅲ表示显性性状,I′、Ⅱ′、Ⅲ′表示隐性性状),请依据以下几组试验结果,分析上述三组性状的限制基因的位置和遗传方式,并简要说明理由。
①♀I×♂I′→表现I性状;♀I′×♂I→表示I性状,说明:①限制I和I′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属细胞核遗传中的常染色体遗传。
理由是F1总表现显性性状,且正交和反交的结果相同。
②♀Ⅱ×♂Ⅱ′→F1表现Ⅱ性状;♀Ⅱ′×♂Ⅱ→F1,表示Ⅱ性状(♀)和Ⅱ′性状 (♂),说明:)②限制Ⅱ和′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属于细胞核遗传中的伴性遗传;理由是在不同性别中出现不同的性状分别。
③♀Ⅲ×♂Ⅲ′→表现Ⅲ性状;♀Ⅲ′×♂Ⅲ→表示Ⅲ′性状,说明:③限制Ⅲ和Ⅲ′的基因在细胞质中,属细胞质遗传;理由是F1总是表现出与母本相像的性状。
(2)已知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红眼W、白眼w),且雌雄果蝇均有红眼和白眼类型。
现有若干红眼和白眼的雌雄果蝇,若用一次交配试验即可证明这对基因位于何种染色体上,应选择的亲本表现型为: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试验预期与相应结论为:①子代中雌果蝇全部红眼,雄果蝇全部白眼,则这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②子代中雌、雄果蝇全部为红眼,则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③子代中雌、雄果蝇均既有红眼又有白眼,则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2个体基因型的推断①已知显隐性,可采纳测交,植物还可采纳自交。
②未知显隐性,先通过已知推断出性状的显隐性后再鉴定基因型。
2.1显隐性的推断①亲代性状不同,子代只表现出其中的一种,则此一种即为显性性状。
高考生物总复习例题讲解:遗传学的研究方法及应用

遗传学的研究方法及应用一、回首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基因的分别定律二、杂交实验法及其应用总结经典遗传学的研究方法1.杂交实验法( 1)(2)2.假定演绎法3.数学统计法(1)计算(2)进行基因定位4.检查法( 1)—检查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 2)—检查某种病的遗传方式三、检查法(集体检查、家系剖析)进行遗传检查需要关注哪些内容?明确检查目的,确立检核对象选择适合的检查方法,拟订合理的检查方案注意、等原则照实记录检查结果或数据,做出合理剖析判断在系谱图记录无误的状况下,应用系谱法对某些系谱图进行剖析时,有时得不到切实结论的原由?由于系谱法是在表现型的水平长进行剖析,并且这些系谱图记录的家系中和。
所以,为了确立一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常常需要获得多个拥有该遗传病家系的,并进行归并剖析。
例 5(1)人类遗传一般能够分为单基因遗传、多基因遗传和遗传病。
多基因遗传的发病除除受遗传要素影响外,还与相关,所以一般不表现典型的分离比率。
(2)系谱法是进行人类单基因遗传病剖析的传统方法。
往常系谱图中必须给出的信息包含:性别、性状表现、、以及每一个体在世代中的地点。
假如不考虑细胞质中和Y 染色体上的基因,单基因遗传病可分红 4 类,原由是致病基因有之分,还有位于上之分。
(3)在系谱图记录无误的状况下,应用系谱法对某些系谱图进行剖析时,有时得不到切实结论,由于系谱法是在表现型的水平长进行剖析,并且这些系谱图记录的家系中少和少。
所以,为了确立一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常常需要得到,并进行归并剖析。
高考生物遗传题的解题方法探究

技法点拨高考生物遗传题的解题方法探究■刘国志摘要:高中阶段的生物教学内容中,遗传部分占有重要地位,在高考中的分数比重也是相当大的,但这部分的生物内容也正是学生最不容易掌握的。
遗传学题目相对而言具有更高的灵活度,如果学生没有深厚的基础知识和较强的运算能力,很容易在这个题型上失分。
本文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研究高中生物遗传学题型的解答策略,帮助学生在考试中获得优异的成绩。
关键词:高中;生物遗传题;解题方法遗传学内容本身晦涩难懂,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除了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推理和计算能力,这对学生来说是个大挑战。
许多学生在解答遗传学相关题型时,往往会因为思维逻辑不清晰,细节注重不到位等因素导致解答错误。
在此,笔者提出几点解题方法,帮助学生在解答问题时能够保持清晰的思路,获得准确的答案。
一、高中生物遗传题的基本特征遗传学题目是高中生物学习中的基本题型,但也是高考考核的重点内容,其具备以下几点特征:其一,遗传学类型的题目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从最基本的基因和染色体开始,到复杂的遗传定律,其中所包含的内容很多,但每一条也都很重要,因此都是遗传学题目的考核重点;其二,遗传学题目最大的特点是具有灵活多样性,题目的逻辑包罗万象,需要学生关注到每一个题目细节,把握好题目的根本逻辑;其三,遗传题与其他生物题型不同,计算性很强,在整个解题过程中,计算占据主要部分,尤其是表现型的概率和伴性遗传概率问题等,都需要经过较为复杂的运算才能够得到正确的答案,这也是生物遗传题最大的难点。
由遗传题型的特征可知,学生在解答该类型的题目时,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逻辑推理能力,还需要有较强的演算能力。
二、图文结合在解答遗传类题目时,尤其是解答与遗传系谱相关的遗传问题时,最有效的方法便是图文结合。
通过遗传系谱图,我们可以清晰地将遗传学中的逻辑关系整理清晰,顺着遗传逻辑,便能够推断出相关的遗传概率等信息。
一般来说题目都会根据题意给出遗传系谱图,但是有些题目需要学生自己去绘制正确的图谱,这就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和推断能力。
2023新教材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必修Ⅱ-1 生物的遗传

必修Ⅱ-1 生物的遗传第1关:基础知识——判一判提示:如果在涉及某个知识点时,你不记得,或不能确定,或判断错误,请一定要通过查阅、梳理课本相应内容,自己得出答案或进行纠错。
一、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1.豌豆杂交实验中人工去雄及人工传粉后均需套袋处理。
( )2.自然状态下,豌豆既有纯种,也有杂种。
( )3.依据遗传因子假说,若让F1(Dd)与隐性类型(dd)杂交理应出现两种类型的子代,其比例为1∶1,这属于“演绎推理”阶段。
( )4.由含有相同遗传因子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而发育成的个体即纯合子,如AAbb即纯合子。
( )5.遗传因子组成为Aa的豌豆可产生的配子类型为♀A∶♂a=1∶1。
( )6.凡杂交后代中出现不同性状的现象即性状分离。
( )7.在遗传学的研究中,利用自交、测交、杂交等方法都能用来判断基因的显隐性。
( )二、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1.含两对(或两对以上)遗传因子的亲本,其遗传时必定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 ) 2.遵循自由组合定律遗传的两对遗传因子,在单独分析时每对遗传因子的遗传仍符合分离定律。
( )3.F1为YyRr的黄色圆粒豌豆自交产生的F2中亲本类型应为1/8,重组类型为3/8。
( ) 4.基因的自由组合就是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
( )5.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测交,后代表型比例为3∶1 或1∶2∶1,则该遗传可以是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
( )6.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出现3∶1的比例,则这两对基因的遗传一定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 )7.孟德尔利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通过测交的方法对遗传现象提出了合理的解释,然后通过自交等方法进行了证明。
( )三、基因在染色体上1.摩尔根利用类比推理法验证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 )2.某一对等位基因(Aa)如果只位于X染色体上,Y 上无相应的等位基因,则该性状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的分离定律。
( )3.基因分离定律发生在减数分裂Ⅰ后期,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减数分裂Ⅱ后期。
高考生物全国I卷历年遗传典型例题核心考查知识点总结归纳(全)

高考生物全国I卷历年遗传典型例题核心考查知识点总结归纳(全)遗传题核心:一、遗传解题一般步骤:第一步:判断性状的显隐性1、自交法:确定显隐性性状的首选方法,通过观察其后代有无性状分离来确定性状的显隐性。
方法:相同性状亲本杂交→后代出现不同性状→隐性性状→亲本都为杂合子。
即表现型相同的亲本进行杂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这种方法对于常染色体遗传,伴X遗传都适用。
其原理是看杂合子的表现型,杂合子表现出来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
2、杂交法:让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亲本相交,通过观察后代的表现型来确定性状的显隐性。
方法:⑴不同性状的亲代杂交→后代只出现一种性状→显性性状→具这一性状的亲本为显性纯合子。
即表现型不同的亲本杂交,F1的表现型相同,则F1表现出来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
这种判断方法适用于常染色体遗传,也适用于伴X遗传。
其原理是孟德尔的显性性状的定义。
如范例1中可以根据此法由第三组杂交试验结果推知显性性状是圆粒。
⑵判断突变性状的显隐性时,可选用突变型和野生型进行正交和反交,观察子代的性状表现即可推知正交:野生型雌性×突变型雄性;反交:野生型雄性×突变型雌性。
若正反交的子代都是突变型或突变型多于野生型且与性别无关,则突变型为显性性状;若正反交的子代都是野生型或野生型多于突变型且与性别无关,则野生型为显性性状。
3、假设法:通用方法,特别是自交法和杂交法无法判断的,均可用此法。
考虑各种情况,通过设定基因来探究后代的表现型是否符合题意(与题目中提供的事实作比较)来确定性状的显隐性。
方法:两个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若子代只表现一个亲本的性状,则这个性状为显性;若子代表现出两个亲本的性状,可用假设法判断。
在运用假设法判断显隐性性状时,若出现假设与题目中提供的事实相符的情况时,要注意两种性状同时做假设或对同一性状做两种假设,切不可只根据一种假设做出片面的结论。
但若假设与题目中提供的事实不相符时,则不必再做另一假设,可予以直接判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遗传学的研究方法及应用
一、回顾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基因的分离定律
二、杂交实验法及其应用
总结经典遗传学的研究方法
1.杂交实验法
(1)(2)
2.假设演绎法
3.数学统计法
(1)计算
(2)进行基因定位
4.调查法
(1)—调查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
(2)—调查某种病的遗传方式
三、调查法(群体调查、家系分析)
进行遗传调查需要关注哪些内容?
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
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
注意、等原则
如实记录调查结果或数据,做出合理分析判断
在系谱图记录无误的情况下,应用系谱法对某些系谱图进行分析时,有时得不到确切结论的原因?
因为系谱法是在表现型的水平上进行分析,而且这些系谱图记录的家系中和。
因此,为了确定一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往往需要得到多个具有该遗传病家系的,并进行合并分析。
例5(1)人类遗传一般可以分为单基因遗传、多基因遗传和
遗传病。
多基因遗传的发病除除受遗传因素影响外,还与有关,所以一般不表现典型的分离比例。
(2)系谱法是进行人类单基因遗传病分析的传统方法。
通常系谱图中必须给出的信息包括:性别、性状表现、、
以及每一个体在世代中的位置。
如果不考虑细胞质中和Y染色体上的基因,单基因遗传病可分成4类,原因是致病基因有
之分,还有位于上之分。
(3)在系谱图记录无误的情况下,应用系谱法对某些系谱图进行分析时,有时得不到确切结论,因为系谱法是在表现型的水平上进行分析,而且这些系谱图记录的家系中少和少。
因此,为了确定一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往往需要得
到,
并进行合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