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青少年犯罪PPT课件
合集下载
预防青少年犯罪法制课课件

案例三:青少年盗窃案件
总结词
盗窃是青少年犯罪中较为常见的一种, 它对个人和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和影响。
VS
详细描述
青少年盗窃案件通常发生在家庭、学校、 公共场所等地方,表现为偷窃财物、盗用 他人账号等形式。这种犯罪不仅对受害者 造成经济损失,还可能对青少年本人造成 心理上的创伤和影响,甚至可能导致其走 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社会原因
社会环境复杂
社会环境复杂多变,不良文化、网络暴力等可能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和行为产生负 面影响。
法律制度不完善
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可能导致青少年钻法律的空子,对法律缺乏敬畏之心,从而走 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03
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措施
加强家庭教育
家长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和行为习惯,培养孩子积极向上 的性格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青少年犯罪的危害
01
02
03
社会危害性
青少年犯罪给社会带来极 大的危害,包括财产损失、 社会治安问题等。
个人成长障碍
青少年犯罪对个人的成长 和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可 能导致心理问题、学业和 就业困难等。
家庭破裂
青少年犯罪往往导致家庭 关系紧张,甚至破裂,给 家庭带来巨大的伤害。
02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预防青少年犯罪法制课课件
contents
目录
• 青少年犯罪概述 • 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 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措施 • 青少年犯罪案例分析 • 青少年法制意识的培养 • 结语
01
青少年犯罪概述
青少年犯罪的定 义
青少年犯罪
指未满18周岁的青少年违反国家 法律法规,实施具有社会危害性 的行为。
预防青少年犯罪
家长应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孩子的想法和需求,帮助孩子解决学习 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课件(共30张PPT)

嫌疑人家属拒绝配合
根据受害人姑姑王女士提供的信息,在案发当晚, 警方根据监控证据前往嫌疑人张某家进行询问时, 对方家属以“不想让他们来问孩子,怕把孩子吓到” 为由拒绝配合警方调查,直到当地村支书上门调解, 警方与受害人家属才得以进行问询。案发后,据王 女士说明,嫌疑人家属们至今并未出面致歉,并且 “其中两户人家已经人去楼空了”。
01 被掩埋的他
犯罪过程
根据当前警方调查以及受害人家属提供的信息:3名嫌疑人 先使用受害者的手机通过微信将其账户余额内的191元人 民币转至其中一人账户内,而后其中2人留下看守受害人, 1人返回家中取得铁锹;之后,3名嫌疑人使用铁锹对受害 人进行殴打,造成多处致命伤,随后选择“埋尸”,将受 害者埋入一个废弃蔬菜大棚内(据发掘后估算,坑深约1米, 长约1米,宽约60厘米),该地离其中一名嫌疑人家仅有约 百米的距离。 埋尸完成后,三名嫌疑人将受害人的手机丢弃至附近的沼 泽当中销毁证据。
3月10日晚间,家属因无法找到受害人,于晚10点,选择报案。警方通过调取附近监控 发现,3月10日下午3点多,小光与3名嫌疑人在一起,并且他还坐在张某的电动车后座 上。
3月10日晚间至3月11日凌晨,警方对3名嫌疑人进行询问,但三人均表示不再见到过受 害人。
01 被掩埋的他
事发经过
3月11日
3月11日凌晨,受害人父亲王先生在补办受害人手机卡后重新登录受害人 微信账号,并发现受害人曾进行过微信转账。将该信息告知警方后,警方 再次对嫌疑人进行盘问。同日,邯郸红十字蓝天救援队发布公开寻人启事, 其内容称3月10日下午1点多,小光去找同学玩,随后被一名年龄相仿但不 是同学的人带走。警方第二次盘问过程中,在监控视频和转账记录的证据 下,有犯罪嫌疑人推翻先前口供并交代案发经过,透露埋尸地点。随后, 受害人家属收到了肥乡区公安局的立案告知书,案由为“故意杀人”。警 方在得知埋尸地点后于当日开始遗体挖掘工作,并在当地北营村南的废弃 蔬菜大棚内,掘出受害人遗体,受害人舅舅参与了遗体辨认。
预防未成年犯罪法ppt课件

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的法律视角
Legal Perspective on the Prevention of Juvenile Delinquency
汇报人:XXX
202X.XX.XX
目录
catalog
未成年人犯罪的定义与类型 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分析 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策略 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责任 未成年人犯罪的社会影响
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分析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Juvenile Delinquency
家庭因素:家庭教育、家庭环境等
家庭教育缺失导致未成年人犯罪 根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数据,有超过60%的未成年犯罪 者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问题,如父母离异、家暴等。 家庭环境恶劣影响未成年人成长 一项对全国1000名未成年犯的调查显示,近70%的人表示他 们的家庭环境对他们的成长产生了负面影响。 家庭教育不当导致未成年人犯罪倾向增强 美国心理学会的一项研究发现,家庭教育方式与未成年人的 犯罪倾向有显著关系,过于严厉或忽视的教育方式可能导致 未成年人犯罪倾向增强。 家庭暴力是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原因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报告显示,全球每年有数百万儿童遭受 家庭暴力,其中一部分可能走向犯罪道路。
行为影响
Behavioral impact
《对个人的影响:心理影响、行 为影响等》探讨了外部环境对个 体心理健康和行为表现的多方面
影响。
价值观
Values
行为规范
Code of Conduct
社区
community
对社会的影响:社会稳定、公共安全等
加强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法律,提高社会安全指数
2019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未成年犯罪 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与加强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法律密 切相关。
Legal Perspective on the Prevention of Juvenile Delinquency
汇报人:XXX
202X.XX.XX
目录
catalog
未成年人犯罪的定义与类型 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分析 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策略 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责任 未成年人犯罪的社会影响
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分析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Juvenile Delinquency
家庭因素:家庭教育、家庭环境等
家庭教育缺失导致未成年人犯罪 根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数据,有超过60%的未成年犯罪 者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问题,如父母离异、家暴等。 家庭环境恶劣影响未成年人成长 一项对全国1000名未成年犯的调查显示,近70%的人表示他 们的家庭环境对他们的成长产生了负面影响。 家庭教育不当导致未成年人犯罪倾向增强 美国心理学会的一项研究发现,家庭教育方式与未成年人的 犯罪倾向有显著关系,过于严厉或忽视的教育方式可能导致 未成年人犯罪倾向增强。 家庭暴力是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原因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报告显示,全球每年有数百万儿童遭受 家庭暴力,其中一部分可能走向犯罪道路。
行为影响
Behavioral impact
《对个人的影响:心理影响、行 为影响等》探讨了外部环境对个 体心理健康和行为表现的多方面
影响。
价值观
Values
行为规范
Code of Conduct
社区
community
对社会的影响:社会稳定、公共安全等
加强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法律,提高社会安全指数
2019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未成年犯罪 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与加强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法律密 切相关。
青少年犯罪预防专题讲座课件

青少年犯罪预防专题讲座
1
我国社会各界对此问题的反映
人民群众忧心:“我们上班心在跳,担心家里 门被撬;我们下班心在跳,担心半路被劫道; 上班下班心都跳,担心孩子走邪道。”
有识之士呼吁:“救救孩子!大家都来关心下 一代吧!”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倡议:“我们应该像全民 义务植树那样来一次全民义务树人”。
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加大对未成年人保护 的力度。
青少年犯罪预防专题讲座
17
谢谢大家!
青少年犯罪预防专题讲座
18
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克服学校教育 缺陷;
搞好学校团队工作。
青少年犯罪预防专题讲座
16
如何搞好社会预防?
发动全社会的力量进行综合治理 整顿社会风气、净化社会环境;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青少年; 为青少年生产出高品质的精神食粮; 加强青少年活动阵地建设;
广泛开展大型的形式多样的社会活动,丰富青 少年的课余、业余生活;
青少年犯罪预防专题讲座
8
英国和日本的青少年犯罪概况、趋势
英国 1. 针对儿童犯罪日益增多的状况制定了
“儿童犯罪惩罚父母”的措施; 2.出现了“多加一”的青少年犯罪新形式。
日本 1. 游戏型犯罪增加; 2.暴力事件频发; 3. 低龄犯和少女犯增多。
青少年犯罪预防专题讲座
9
我国青少年犯罪概况
新中国成立之初,尽管发案率高达9.3%,青少年 犯罪很少,没有成为一个问题引起社会关注。
青少年犯罪在整个刑事犯罪中占的比例:1965年 占38%;1975年占75.5%;1982年占65.8%。1989 年我国刑事案件第一次突破100万起;1993年突破 200万起;2000年达396万起。青少年犯罪的比例一 直在68—75%徘徊。其中,2002年—2008年,未成 年人犯罪占25%,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预防未成年犯罪法ppt课件

02
法律完善了未成 年人犯罪的预防、 惩治和保护措施
03
法律加强了对未 成年人犯罪的预 防和干预,提高 了未成年人的法 律意识和自我保 护能力
04
法律完善了未成 年人犯罪的司法 程序,提高了司 法效率和公正性
4
法律修订
1
完善法律体系:加 强未成年人犯罪预 防和惩治的法律制
度建设
2
提高法律执行力: 加强执法力度,确 保法律得到有效执
行
3
强化法律宣传:加 强未成年人犯罪预 防和惩治的法律宣
传和教育
4
加强国际合作:加 强与其他国家在未 成年人犯罪预防和 惩治方面的合作与
交流
社会关注
预防未成年犯罪 法的实施效果
社会对未成年人 犯罪问题的关注
度
预防未成年犯罪 法的完善和改进
社会对未成年人 犯罪问题的预防
和干预措施
持续预防
1
2
3
4
加强家庭教育, 提高家长对未 成年人的关爱 和监管
● 学校教育:加强法制教育,提高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 家庭保护:家长应关心未成年人的成长,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 ● 社会保护: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等应积极参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 司法保护:司法机关应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进行特殊处理,实行
立法目的
保护未成 年人合法
权益
预防和减 少未成年
人犯罪
促进未成 年人健康
成长
维护社会 和谐稳定
2
预防措施
加强家庭教育, 提高家长素质
加强学校教育, 提高学生素质
加强社会教育, 提高社会环境
加强法制教育, 提高法律意识
青少年犯罪心理分析及预防-PPT课件精选全文

2024年8月27日
13
11
三、预防犯罪口诀
❖ 6、打架斗殴致伤残,一判就是七八年。 ❖ 孙某,17岁,旷课,不知道学习为什么,打
工修车,学驾照不想学,父母农民,要求不 严,买刀好玩,失手扎到身后同伙心脏致死, 8年刑。
2024年8月27日
12
结束语
❖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胡锦涛访美期间送给芝 加哥佩顿中学学生们三句话:“第一句话,知识是 开启未来的钥匙。第二句话,语言是沟通和交流的 桥梁。第三句话,青年是国家的未来、世界的希 望。”青少年能否健康成长,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 的长远利益,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百 年大计。所以,预防青少年犯罪是一项紧迫而艰巨 的任务,也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一项系统工程。 只有大家一起积极努力,齐抓共管,我们才能还孩 子们一方净土,还祖国未来一个美好的希望!
❖ 2、受社会不良文化的影响。不健康的图书、报纸、音像出 版物、不良网站和网络信息,宣传着封建迷信、凶杀暴力、 淫秽色情的内容,这些低级、暴力、庸俗的文化侵蚀了青少 年的思想。
2024年8月27日
8
三、预防犯罪口诀
❖ 1、待业青年到处漂,这种朋友不可交; ❖ 李某,17岁, 小学, 酒店配菜, 天天一起
学,在自己家伙同他人轮奸打工女,判刑6年半。 ❖ 2、暴力性犯罪,大要案多,社会危害性极大。马
加爵,巴西杀30人少女。 ❖ 3、文化素质低,农民、无业人员占很大比例 ❖ 4、团伙犯罪案件较多。
2024年8月27日
3
一、青少年犯罪的特点
❖ 5、闲散人员和外来人口流窜作案较多。 ❖ 梁某,17岁, 初中, 盗窃,6年,福建打工做鞋底,
❖ 4、家长示范效应。有的家长整天吃喝玩乐,作风不正,行 为放荡,违法犯罪,孩子耳濡目染,养成不良习惯。
法制进校园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中小学生法制教育PPT课件

同学们,审视以上案例,我们应当从中受到哪些启示呢?
我想应是5句话,15个字
慎交友
立大志
善慎独
敢维权
要坦白
案例:
1、慎交友。
刘某、关某、李某三位七年级学生在短短的一个月之内,作案十多起,抢劫现金二百余元。三位同学沾染了社会上 一些不良风气,称兄道弟,哥们义气是非不分,良莠不辩,以至胆大妄为,以身试法。和人交往,一定要慎重,牢 记古人忠告:“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要和那些心术不正的人交往,更不要和校外的劣迹者同流合污。
四、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通常称“敲竹杠”这种行为小则违法,大则犯罪。 如我市某技校一团委副书记文秀,乘全校教师开会时溜进老师 的办公室,在抽屉中发现出好的期中考试的《数学》试卷,就 用纸抄下来,抄的时候被同班同学月娥发现。那次的期中考试 文秀考了98.5分。月娥因掌握文秀抄试卷的事,就经常以借为 名向文秀索要钞票和好的衣服。过了一阶段,文秀偷看试卷的 事也在同学中间传开了。文秀认为是月娥说出去的,“你不仁, 我不义”,主动向班主任坦白了偷看试卷,月娥敲其钱、衣服 的事。一星期后,两人分别被学校作了处分。
➢ 《经济合同法》
➢ 《环境保护法》
➢ 《义务教育法》
➢ 《未成年人保护法》
➢ 《治安管理处罚条 例》
➢ 《交通管理法规》
常见的违法行为
1、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行为包括:
• 扰乱公共秩序 • 妨害公共安全
• 侵犯公私财物 •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
2、违反交通管理法规的行为 3、违反义务教育法的行为 4、违反环境保护法的行为 5、民事侵权的行为
五、偷窃、故意损坏财物
(一)偷窃
偷窃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数量较少的财物的行为。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主题班会课件(共23张PPT)

个人前途受损
未成年人犯罪会导致个人前途受损,影响个人未来的发展和成就 。
社交隔离
未成年人犯罪会引发社会对他们的歧视和排斥,导致社交隔离和 孤独。
未成年人犯罪对社会的后续影响
长期社会成本
未成年人犯罪会带来长期的刑事司法成本和社会 服务成本,给社会造成沉重负担。
连锁反应
未成年人犯罪会引发其他社会问题的连锁反应, 如贫困、失业、心理健康问题等。
学校应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反思学校、家庭、社会在防止未成年人犯罪中的不足
学校教育存在漏洞
有的学校缺乏对学生思想道德、法Leabharlann 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 不够完善。
家庭教育缺失
有的家庭缺乏对孩子的关爱与管教,或者管教不当,导致孩子缺 乏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社会综合治理不够
有的地方社会治安状况较差,对未成年人犯罪的防范和打击力度不 够。
对未来防止未成年人犯罪的建议与展望
要点一
加强德育教育
学校应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注重培养 学生的道德品质、法制观念和公民意 识。
要点二
完善家庭教育
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主 性和道德责任感,建立和谐的家庭关 系。
要点三
家庭监管
家长应该加强对子女的监管,了解子女的行踪和交友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不良行为。
学校预防
01
加强道德教育
学校应该注重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树立正
确的价值观念。
02
强化法制教育
学校应该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素养,引导学生
遵守法律法规。
03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加强对校园安全和校园秩序的管理,预
未成年人犯罪会导致个人前途受损,影响个人未来的发展和成就 。
社交隔离
未成年人犯罪会引发社会对他们的歧视和排斥,导致社交隔离和 孤独。
未成年人犯罪对社会的后续影响
长期社会成本
未成年人犯罪会带来长期的刑事司法成本和社会 服务成本,给社会造成沉重负担。
连锁反应
未成年人犯罪会引发其他社会问题的连锁反应, 如贫困、失业、心理健康问题等。
学校应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反思学校、家庭、社会在防止未成年人犯罪中的不足
学校教育存在漏洞
有的学校缺乏对学生思想道德、法Leabharlann 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 不够完善。
家庭教育缺失
有的家庭缺乏对孩子的关爱与管教,或者管教不当,导致孩子缺 乏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社会综合治理不够
有的地方社会治安状况较差,对未成年人犯罪的防范和打击力度不 够。
对未来防止未成年人犯罪的建议与展望
要点一
加强德育教育
学校应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注重培养 学生的道德品质、法制观念和公民意 识。
要点二
完善家庭教育
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主 性和道德责任感,建立和谐的家庭关 系。
要点三
家庭监管
家长应该加强对子女的监管,了解子女的行踪和交友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不良行为。
学校预防
01
加强道德教育
学校应该注重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树立正
确的价值观念。
02
强化法制教育
学校应该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制素养,引导学生
遵守法律法规。
03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学校应该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加强对校园安全和校园秩序的管理,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4、小时偷针,长大偷牛 案犯小武,从小 有小偷小摸不良习气,父母对其疼爱有加,对 其错误行为不但不予及时纠正,而且一味地坦 护,致使其终因屡次盗窃被判刑入狱。 • • 5、童心好奇酿火灾 少年犯小王,14岁, 六年级学生。一天小王到同学家玩,对同学家 中一种自燃式打火机非常好奇,于是将打火机 置于床底,引起火灾,造成经济损失十余万元。 • • 6、帮人“教训”进牢房 案犯小林,15岁, 为帮朋友“教训”同校学生张某,放学时将张 某拦住,对其实施殴打后强行将张某带至荒山, 后张某死亡。
法律热线
违法行为:凡是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
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 条件:
(2)行为人的行为必须对社会造成危害. (3)行为人主观上要有过错 (故意或过失) (4)行为人具有责任能力或行为能力.
10
请同学们说说那些行为违 法行为呢?
• •
偷窃是比较常见的违法行为,有很大危害性。 首先,只要是偷窃(哪怕只偷了一分钱、一 支铅笔或一张纸),就是对他人财产所有权的不 尊重和侵犯,是一种侵权行为。 • 其次,偷窃还能使人产生不劳而获的心理, 进而使人养成懒惰习性和贪欲,形成习惯后,小 偷小摸就有可能变成大盗。 • 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将“偷窃”列 为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规定,偷窃少量公私财物的,要受到拘留、警告 或罚款的处罚;如果偷的财物数额较大,就构成 了盗窃罪,要受到《刑法》的追究。
剧
偷钱
小明可以把钱拿走吗? A:可以 B:不可以
人 生
AB
剧
• 小明上两次是什么 行为?
在一次偷 窃时被人 发现,将 人刺成重 伤,。
我拿刀只想把他吓 跑,我不是故意的.
法院会根据小明的申诉 减轻处罚吗? A:会 B:不会
人 生
AB
剧
脑筋急转弯
法院为何核实小明的 年龄后,减轻了对小 明的处罚
措施。
10
我问你答
14岁的小同学曾被评为三好学生,父母夸 他有出息,老师为他高兴,同学们都羡慕他。 但自从结识了社会上一帮游手好闲的“朋 友”后,他就渐渐变了。他学会了吸烟,并开 始喝酒。由于禁受不住不良诱惑和朋友的“逼 迫”,他还经常去游戏厅打游戏。由于花钱越 来越多,家里给的零花钱满足不了他的需要, 于是他开始小偷小摸。他多次到超市“拿”几 罐饮料,偷几件文具,然后卖给一些小同学。 因此,这位小同学曾被公安局拘留。
违法行为:凡是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
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知识链接
<<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二十三条 侵犯公私财物的行为
10
小明的经历
小明的经历
小明应该听从小红的劝告吗?
A:应该
B:不应该
人 生
AB
剧
小明偷拿同学文具的行为是 违法行为吗? A:是 B:不是
知识加油
人 生
AB
毛主席:青少年是早晨八、九点 钟的太阳。“好好学习,天天 向上”.
• 邓小平同志提出“法制教 育要从娃娃抓起”。
案情通报
来自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 料表明,近年内,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 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 70% 以上, 其中十五六岁少年犯罪案件又占到了青 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 70% 以上。
打架了会有什么后果呢?
课间十分钟应干什么、不能干什 么?
• 充分的休息。 • 应准备好上下一节课。 • 不能做一些危险的活动
老师的权利
• 1.管理的权力 • 2.告诫的权力 • 3.制止的权力
两 一般违法行为 者 违法行为: 没 知识加油 严重违法行为(犯罪) 有 一 承担 条 不 法律责任: 可 逾 接受 越 法律制裁:特定的国家机关对应负 的 鸿 法律责任的违法者依法所采取的惩罚 沟
• 青少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 和接班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 自身的前途、家庭的幸福,关系到民族 的未来、祖国的明天。但是,当前青少 年违法犯罪问题还很突出,令人关注。 青少年的违法犯罪不仅给自己的人生带 来巨大的悔恨,也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危 害。
• 加强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综合治理,预 防、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教育、挽救 失足青少年;进一步加强和优化青少年 法制教育,增强青少年的法制观念,提 高自身素质,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中小学生日常应怎么做呢:
• 上学时要按时到校, 不迟到,不早退,不 旷课; • 上课专心听讲,认真 预习、复习,主动学 习。 • 按时完成作业,考试 不作弊,这些是小学 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 惯的基础。
学生应当承担的责任
• • • • • •
认识自我,争取不断进步 努力学习,按时完成作业 学会劳动,主动为集体服务 孝敬长辈,主动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帮助弱者,爱护低年级小同学 积极实践,锻炼才干、爱护公物
中小学生打架了怎么办
• • • • 1、赔礼道歉。 2、以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解决问题。 2、看到同学打架要敢于站出来制止。 3、报告老师、家长、警察。
我们平时应怎么和同学相处呢?
• 同学之间要相互团结友爱,互相关心, 相互帮助。 • 要正确的辨别是非。 • 万一发生了什么小纠纷,要通过摆事实, 讲道理的方法来解决,而不能采取过激 的行为。
• 1、抢劫为圆“金钱梦” 小明、洋洋因嫌 父母给的零花钱少,便产生抢劫歹念,一天他 们拿着棍棒、钳子等作案工具,于深夜窜至邻 居家,抢得现金、手机等,共计人民币8000元, 被公安局抓获后判处有期徒刑5年。 • • 2、贪图享乐触刑律,法不容情被判刑 小 刚因贪图享乐,先后数次潜入昭苏县一酒店, 窃得大量名烟、名酒变卖后将钱挥霍一空,被 判处有期徒刑4年。 • 3、沉迷网吧成瘾,疯狂盗窃被捉 豆豆和 朋友因玩游戏机成瘾且无没钱,先后10次盗窃 游戏厅游戏机部件等变卖后又继续沉溺于游戏 机前,现已被查获归案。
个人因素主要包括:
• • • • 生理发育与心理发育不同步; 好奇心强,善于模仿; 意志薄弱,自控能力差; 法制观念淡薄,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二、青少年违法犯罪特点
• • • • • 1、侵财犯罪为主,涉案类型多样 2、低龄趋势明显,做事不计后果 3、犯罪动机简单,偶发性强 4、团伙犯罪严重,社会危害增大 5、暴力犯罪突出,作案手段残忍
小偷小摸仍满足不了他高消费的需要, 于是他开始撬门破锁,盗窃钱财。他先 后七次到同学家行窃,窃得现金4000余 元和价值2000余元的财物。一次,当他 潜入一同学家行窃时,被该同学的父亲 当场抓住并扭送到派出所。最后,人民 法院依法以盗窃罪判处他有期徒刑3年。
• (1)这位小同学哪些做法属于一般违法?哪 些做法属于犯罪? • (2)他由好变坏,最后走上犯罪道路说明了 什么? • (3)我们青少年应从中吸取什么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