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海市红火蚁防控技术方案

合集下载

琼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琼海市红火蚁防控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海府办[2016]112号

琼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琼海市红火蚁防控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海府办[2016]112号

琼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琼海市红火蚁防控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正文:----------------------------------------------------------------------------------------------------------------------------------------------------琼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琼海市红火蚁防控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海府办[2016]112号各镇人民政府、彬村山华侨经济区管委会、市政府直属有关单位:经市政府同意,现将《琼海市红火蚁防控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琼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6年7月28日琼海市红火蚁防控工作实施方案红火蚁是一种新的外来有害生物,其疫情发生发展对农业生产安全、人体健康安全以及公共安全等将构成一定程度的威胁。

我市于2012年12月首次发现红火蚁疫情以后,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省各有关部门的支持帮助下,经过各镇政府(管委会)和市直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我市红火蚁防控工作已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效。

但是,由于红火蚁疫情传播的途径较广、情况较为复杂,造成目前我市红火蚁疫情仍呈现出扩大发展的态势,形势不容乐观。

为贯彻落实省政府2016年7月20日召开的省红火蚁防控领导小组会议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按照“政府主导、属地负责、部门参与、条块结合、互联互动、齐抓共管”的原则,采取群防群治与专业防治相结合的办法,着力开展多领域、广范围的疫情普查,做到横到边、纵到底,全面准确掌握疫情,在此基础上进行跟踪反复投药扑杀,确保疫情不扩散蔓延并逐步减少、直至最终消亡,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推进全域旅游、建设田园城市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二、目标任务第一,全面查清疫情,在准确掌握情况的基础上,组织人员对所有的发生点疫情投药扑杀2-3次以上,确保每亩蚁巢密度控制在1个以下,并使其逐步减少、直至最终消亡。

关于红火蚁防控工作实施方案

关于红火蚁防控工作实施方案

关于红火蚁防控工作实施方案红火蚁是一种具有破坏性的昆虫,它们通过组织咬伤人类和动物,并造成农业损失。

为了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红火蚁防控工作实施方案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宣传教育:通过媒体、宣传册、工作坊等形式向公众宣传红火蚁的危害和防控知识。

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应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防控意识和能力。

2.监测和发现:建立红火蚁监测系统,定期对可能遭受红火蚁侵害的地区进行监测。

利用专业人员和科学方法,及时发现红火蚁的存在和扩散。

3.溯源和隔离:一旦发现红火蚁,应该追溯其来源,确定病原体的传播途径。

然后采取隔离措施,将受感染的区域与其他地区隔离开来,防止病毒扩散。

4.物理防治:使用物理控制手段,如喷洒农药、切割受感染物体等,来控制和消灭红火蚁。

对公共区域、农田等进行定期巡逻和处理。

5.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和捕食性昆虫来控制红火蚁的数量。

引入其他具有控制能力的生物,例如食肉类昆虫和异种病毒,以实现红火蚁的生物防治。

6.合作和交流:加强国内和国际间的合作,分享红火蚁防控的经验和成果。

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专家和机构合作,共同研究红火蚁防控的最新技术和方法。

7.持续监测和评估:建立长期监测体系,对红火蚁的防控工作效果进行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改进防控措施,以确保防治工作的持续有效性。

通过以上的红火蚁防控工作实施方案,可以有效地减少红火蚁对人类和农业的危害。

然而,要实施这些方案,需要政府、农民、专家等各方的共同努力和合作,形成统一的防控力量。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红火蚁是一种来自南美洲的入侵性物种,在被引入到其他地区后,对当地生态系统产生了巨大的破坏和经济损失。

作为一种具有高度攻击性和繁殖力的昆虫,红火蚁对人类、动物和作物造成了严重威胁。

因此,有效的红火蚁防控工作方案至关重要。

在红火蚁防控工作实施方案中,宣传教育是首要的步骤。

公众的防控意识和知识水平对于红火蚁的防控起着关键作用。

红火蚁的预防与控制

红火蚁的预防与控制

红火蚁的预防与控制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是一种入侵性的蚂蚁种类,对农业、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红火蚁的扩散,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红火蚁的预防与控制方法,包括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方面。

一、物理防治1. 清除红火蚁的巢穴:红火蚁的巢穴通常位于土壤中,可以通过挖掘或冲洗的方式清除。

在清除巢穴时,应戴上防护手套和长袖衣物,以免被红火蚁的螫针刺伤。

2. 封堵红火蚁的入侵途径:检查房屋和建筑物周围的缝隙、裂缝和开口,封堵红火蚁的入侵途径。

可以使用硅胶、密封胶或防火胶等材料进行封堵。

3. 清除红火蚁的食物源:红火蚁通常以食物为诱饵,因此及时清除食物源可以有效减少它们的数量。

保持室内和室外环境的清洁,垃圾桶要盖好,食物要妥善保存。

二、化学防治1. 使用杀虫剂:选择适合的杀虫剂进行喷洒,可以有效杀死红火蚁。

常见的杀虫剂包括氯氰菊酯、灭蚁宁等。

使用杀虫剂时,应按照说明书上的指示进行操作,并注意保护好自己的安全。

2. 设置诱饵:将含有杀虫剂的诱饵放置在红火蚁经常出没的地方,诱饵会吸引红火蚁前来觅食,从而达到控制的效果。

常见的诱饵包括液体诱饵和颗粒状诱饵。

3. 喷洒防护剂:喷洒防护剂可以在一定时间内阻止红火蚁的进入。

常见的防护剂包括氟虫腈和氟虫脲等。

三、生物防治1. 引入天敌:引入天敌可以有效控制红火蚁的数量。

例如,引入红火蚁的天敌——红眼蜂(Pseudacteon spp.)可以帮助控制红火蚁的扩散。

红眼蜂会寄生在红火蚁身上,从而减少红火蚁的数量。

2. 使用生物农药:生物农药是利用微生物、植物提取物或昆虫等天然物质制成的农药,对红火蚁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常见的生物农药包括苏木精、苦楝碱等。

3. 推广生态农业:生态农业注重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通过优化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从而降低红火蚁的危害。

四、预防措施1. 增强公众意识:加强对红火蚁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红火蚁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关于红火蚁防控工作实施方案

关于红火蚁防控工作实施方案

关于红火蚁防控工作实施方案红火蚁是一种侵入性外来物种,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

为了有效防控红火蚁的蔓延,制定和实施全面的防控工作方案至关重要。

首先,必须建立和加强红火蚁监测体系。

通过实地调查和现代技术手段,监测和掌握红火蚁的分布情况,及时发现新的入侵点和疫情扩散的趋势。

同时,要加强社会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红火蚁的认知和防范意识。

其次,需要建立红火蚁的防控技术体系。

根据红火蚁的生物学特性和传播规律,研究和应用有效的防控技术,包括物理防控、化学防控和生物防控等方法。

同时,要加强对防控技术的培训和指导,提高相关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

第三,要加强红火蚁防控的组织和协调能力。

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流程,明确各单位和部门的责任和分工。

加强跨部门、跨地区的合作,形成联防联控的工作格局。

同时,要加强与相关国际组织和专家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共同推进红火蚁防控工作。

第四,要加强红火蚁防控的法律和政策支持。

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加强对红火蚁的管理和处罚力度。

同时,探索出台激励措施,鼓励公众和企业积极参与红火蚁防控工作。

提供必要的经济支持和技术支持,推动红火蚁防控工作的开展。

最后,要加强红火蚁防控的常态化管理。

建立长效机制,持续跟踪和评估防控工作的效果。

及时调整和优化工作方案,以适应不同阶段和地区的需求。

同时,要加强对红火蚁防控的科学研究,提高防控技术的创新能力和应用水平。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能够有效防控红火蚁的蔓延,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但红火蚁防控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持之以恒地加强。

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才能够取得更好的防控效果。

随着全球交通的便利和人类活动的加剧,红火蚁的入侵范围正在不断扩大。

红火蚁的入侵给生态环境和农业产业带来严重威胁,同时也造成了人类的生活困扰和安全隐患。

因此,红火蚁防控工作需要高度重视和持续投入。

红火蚁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和侵略性,一旦入侵,很容易造成局部或全面的生态失衡。

红火蚁防控工作方案

红火蚁防控工作方案

红火蚁防控工作方案一、背景介绍红火蚁是一种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的外来入侵物种。

其疯狂繁殖、高度侵略性和剧毒的蚁液使其成为当前生态安全和农业生产的头号敌人。

为了有效应对红火蚁的入侵蔓延,制订一套科学的红火蚁防控方案势在必行。

二、红火蚁防控的目标1. 阻止红火蚁的进一步传播。

2. 减少红火蚁对生态环境和农田的破坏。

3. 保障人类健康和社会安全。

三、红火蚁防控的原则1. 综合施策:采取多种方法相结合,综合施策,高效防控。

2. 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对红火蚁的监测和防控工作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

3. 治理为主、综合治理:以草坪、农田、公共场所等为重点治理对象,综合治理红火蚁。

4. 防治与用药相结合:防治红火蚁除了传统的物理和化学防治方法外,也要注重生物防治。

四、红火蚁防控的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采取多种渠道、多媒体形式进行宣传,提高公众对红火蚁的认知和防范意识。

2. 深入调研和监测红火蚁的分布情况和传播途径,制定科学合理的红火蚁防控计划。

3. 建立红火蚁防控的组织机构和工作队伍,明确职责分工,加强红火蚁防控的监督和管理。

4. 开展红火蚁的恶性竞争性物种调查,对主要传播物种进行防控。

5. 加强农业生产区、城市绿地和公共场所的红火蚁检疫工作,严格控制红火蚁的外来传入。

6. 推广和应用红火蚁监测技术,加强早期预警和追踪监测。

7. 采用物理防治措施,如建立红火蚁隔离带、设置隔离栏等,遏制其传播。

8. 应用化学防治方法,如喷洒杀虫剂、喷洒灭火蚁剂等,针对红火蚁进行全面防治。

9. 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如引入天敌和天敌微生物进行防治,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

五、红火蚁防控的监督和评估1. 对红火蚁防控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和总结,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防控策略和措施。

2. 建立红火蚁防控档案,详细记录红火蚁的防控情况,为后续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六、红火蚁防控的法律法规支持1. 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红火蚁防控的责任和义务。

红火蚁防控技术方案

红火蚁防控技术方案

红火蚁防控技术方案红火蚁是一种入侵性的昆虫,它们以其侵略性的行为和强烈的螫刺而闻名。

红火蚁的毒液对人类和动物有害,其巢穴会对农作物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

因此,开展红火蚁的防控工作非常重要。

1.监测和预警:建立红火蚁的监测系统,包括采集红火蚁标本、观察红火蚁栖息地、定期使用诱蚁剂检测红火蚁等。

通过监测和预警,可以及早发现红火蚁的存在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2.生物防治:通过引入天敌来控制红火蚁的数量。

例如,引入食蚁兽、食蚁鸟等天敌,利用它们的食性特点来捕食和控制红火蚁的数量。

3.土壤烟熏:烟熏是一种常用的防治红火蚁的方法。

使用烟熏剂对红火蚁的巢穴进行熏蒸,以达到杀死红火蚁的目的。

烟熏剂可以选择低毒、高效的杀虫剂。

4.远红外探测:红火蚁巢穴可以通过红外线进行探测和识别。

利用红外线技术可以准确找出红火蚁的巢穴,进而进行定向防治,提高防控效果。

5.土壤处理:红火蚁大多在土壤中筑巢,因此对土壤进行处理是一项重要的防控措施。

可以使用含有杀灭红火蚁的化学物质的土壤处理剂,对受感染的土壤进行灭蚁处理。

6.教育宣传:通过教育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红火蚁危害的认识和了解,增强人们防治红火蚁的意识。

同时,教育宣传还可以普及红火蚁防治的知识和技术,帮助公众正确对待红火蚁问题。

7.团体防治:建立红火蚁防治团体,组织专业人员和志愿者参与红火蚁的防治工作。

团体可以统一规划和管理防治工作,提高防治效率。

8.法规和政策:制定相关的法规和政策,对红火蚁的防控进行管理和规范。

加强对红火蚁防控工作的监督和管理,确保防控工作的质量。

9.科研和技术支持:加强对红火蚁的科研和技术支持。

通过科研工作,了解红火蚁的生态特点和传播规律,为红火蚁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研发和推广创新的防控技术,提高红火蚁的防治效果。

10.国际合作:加强国际合作,分享红火蚁防控的经验和技术。

红火蚁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各国应加强合作,共同应对红火蚁威胁。

总之,红火蚁的防控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治理。

海南省农垦总局关于印发红火蚁疫情监测与防控方案的通知

海南省农垦总局关于印发红火蚁疫情监测与防控方案的通知

海南省农垦总局关于印发红火蚁疫情监测与防控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海南省农垦总局•【公布日期】2012.09.24•【字号】•【施行日期】2012.09.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综合规定正文海南省农垦总局关于印发红火蚁疫情监测与防控方案的通知各农场、总局机关有关部门:根据海南省《有害生物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和有关红火蚁防控工作的要求,为及时监测、防控红火蚁重大植物有害生物疫情,保护农业生产安全,我局制定了《红火蚁疫情监测与防控方案》,现将该方案印发你们,请结合垦区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海南省农垦总局2012年9月24日附件:红火蚁监测与防控技术方案一、鉴别特征(一)形态特征红火蚁小型工蚁(工蚁):体长2.5-4.0mm;头、胸、触角及各足均棕红色,腹部常棕褐色,腹节间色略淡,腹部第2、3节腹背面中央常具有近圆形的淡色斑纹。

前胸背板前端隆起,前、中胸背板的节间缝不明显;中、后胸背板的节间缝则明显,胸腹连接处有两个结节,第1节呈扁锥状、第2个节呈圆锥状。

腹部卵圆形,可见4节,腹部末端有螯刺伸出。

大型工蚁(兵蚁):体长6-7mm;形态与小型工蚁相似,体桔红色,腹部背板色略深,上颚发达,黑褐色,体表略有光泽,体毛较短小,鳌刺常不外露。

(二)蚁巢特征红火蚁为完全地栖型蚁巢的蚂蚁种类,成熟蚁巢是以土壤堆成的高10-30cm,直径30-50cm的蚁丘。

新形成的蚁巢则在4-9个月后出现明显小土丘的蚁丘。

当蚁巢受到干扰时,红火蚁会迅速出巢攻击入侵者。

(三)危害特征红火蚁主要以螯针和口器咬伤危害植物、动物、人体。

人体被其叮蜇后会有火灼烧般的疼痛感,其后会出现如灼烧般的水泡,8-24小时后叮蜇处化脓形成脓包,容易引起细菌性二次感染。

二、调查监测与防控技术(一)调查与监测1、访问调查向当地职工群众询问有关红火蚁发生地点、发生时间、危害情况,分析红火蚁传播扩散情况及其来源。

加强红火蚁阻截防控工作方案

加强红火蚁阻截防控工作方案

加强红火蚁阻截防控工作方案红火蚁是一种入侵性的外来物种,会对农作物、人类健康以及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加强红火蚁的阻截和防控工作,下面提出一项方案:1. 加强监测和预警:建立红火蚁的监测网络,密切关注红火蚁种群的分布和扩散情况,并进行实时预警。

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人工智能和遥感技术,提高监测效率和准确性。

2. 加强宣传教育:开展针对农民、居民和生态系统管理人员的红火蚁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他们的红火蚁防控意识和技能。

通过传媒、宣传册、宣传片等形式,普及红火蚁的危害性、防控方法和应急措施。

3. 建立红火蚁阻截和防控体系:在重点地区建立红火蚁阻截和防控体系。

包括密切与相关部门、科研机构和社区合作,共同制定红火蚁防控计划和行动方案;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加强沟通和信息共享;设立监测点和检疫站,对进出重点地区的物品进行红火蚁检测和隔离处理。

4. 加强科研和技术支持:支持相关科研机构和高校加强红火蚁的生物学研究和防控技术研发。

开展红火蚁的生物学特性、传播途径和防控方法研究,提高防控技术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5. 加强执法和处罚力度:建立健全红火蚁的违法行为的举报、处罚和赔偿机制。

加大对非法运输、贩卖和饲养红火蚁的打击力度,同时加强对红火蚁侵入地区的查处和处罚。

6. 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积极与国际组织和相关国家开展红火蚁阻截和防控经验的交流与合作。

共同分享成功经验、技术和研究成果,共同应对红火蚁的挑战。

总之,加强红火蚁阻截和防控工作需要政府、科研机构、社会团体和广大民众共同努力。

通过加强预警监测、加大宣传教育、建立防控体系、加强科研支持、加强执法和处罚力度以及加强国际合作,我们能够有效防止红火蚁的传播和入侵,保护我们的农作物、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的安全。

7. 增加防控资金投入:加大对红火蚁防控工作的资金投入,用于设立防控设施、购置防控装备、开展宣传教育和科研工作等。

建立专项资金,定期进行资金调度和评估,确保防控工作持续有力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琼海市红火蚁防控技术方案
一、封锁与检疫处理措施
(一)封锁与检疫
1、对经过红火蚁发生区的主要交通干线两旁50m内地区进行地毯式调查,彻底清除蚁巢,诱杀红火蚁,撒布石灰带(1m宽),并对路旁树木的树干用石灰水进行刷白处理(约高80cm)。

2、严格控制红火蚁发生区对外物流、防止红火蚁外传
(1)对发生区内的厂家、企业进行物流摸底调查,对有大宗货物要外运的单位由专人负责做好产地检疫工作,同时对生产场地、货运地交通工具进行灭蚁处理,并在装车前实施检查,防止红火蚁随货物传出。

(2)对从发生区外运的物品、货柜、运输工具、园艺农耕机具设备等进行严格检查,重点检查货物包装和内容物是否夹带红火蚁,运输工具、货柜等角落、底部是否藏蚁,发现红火蚁要及时处理,防止随货物外运。

(3)对发生区内的停车场进行清理和灭蚁处理,并设置药剂毒土隔离带(宽1.0m左右)。

(4)禁止发生区内垃圾废土、建筑余泥、堆肥的外运,对带土的苗木、花卉、盆景、草皮等进行严格检疫方可外运。

(5)加强对流经发生区的江河堤岸巡查,彻底铲除沿岸红火蚁巢穴,防止随水流传播。

(6)加强检疫、封锁、调查、监测、控制技术等培训工作,加大红火蚁控制宣传力度,提高群众防范意识,使群众自觉采取行动防止扩散。

(二)检疫处理药剂与使用方法
对从发生区调运出的货物、包装物、运输工具等感染红火蚁的,必须进行药剂处理。

对带土的苗木、花卉、盆景、草皮等可使用以下药剂进行处理:阿维菌素、氯氰菊酯、联苯菊酯、七氟菊酯、氟虫腈、毒死蜱等,采用喷雾、浸液或浇灌等方法。

对交通工具、货柜等可采取喷施上述药剂或熏蒸的方法进行灭蚁消毒。

药剂的使用浓度参照商品使用说明。

二、红火蚁扑灭措施
根据红火蚁发生和为害的特点,可采取环境治理与药剂防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防除扑灭。

(一)清理环境、铲除红火蚁滋生地
1、住宅区
搞好室内清洁卫生,经常清理居室住房地面和墙脚处堆放的杂物或食物,清除垃圾和食物残渣,尽量减少红火蚁适宜生存和为害的环境。

清理房屋附近的杂物,铲除杂草并疏导排水沟,在墙脚周围水沟边撒放石灰防蚁。

2、荒坡地
对于蚁巢密度较大、杂草丛生不易处理的荒坡地,可先施用除草剂,待杂草干枯后露出蚁丘,再采用药剂防治。

蚁巢密度较小的荒坡地,查到蚁巢后,对蚁丘及其周围的杂草喷施除草剂,再采用药剂防治。

3、农田和旱作地
清除耕地周围的杂草、灌木和土杂肥,切断通向田地的蚁道。

4、园林绿化带
及时清除枯枝落叶和垃圾,将树干和地面树根刷上石灰水防虫避蚁。

5、垃圾处理
彻底清理发生区内垃圾及垃圾回收点,采取农药处理或高温堆沤的方法就地处理垃圾,禁止外运,以防传播。

注意不要在野外和住宅区随便抛弃和堆放垃圾废品。

(二)药剂防治
采用分步施药、最终扑灭的方式进行防治。

首先在蚁丘附近红火蚁活动觅食区投放饵剂,经过2-4周后再对蚁巢进行灌药或药剂直接处理。

防治后要进行持续监测,发现红火蚁再根据实际情况反复使用诱饵和药剂处理,直至9个月内不再发现红火蚁为止。

1、饵剂毒杀
蚁后的产卵量决定着蚁群的个体数量,而蚁后又往往栖于蚁巢的深处,靠工蚁饲喂预消化过的食物生存。

由于这一特性,杀虫药剂一般难以杀死蚁后,导致防治困难。

饵剂由缓效杀虫剂加食物引诱材料(如植物油)制成,它不会很快杀
死觅食的工蚁。

工蚁受油的吸引,找到饵剂后把它带回蚁巢,通过幼蚁的预消化后饲喂给蚁后和发育中的幼蚁,取食后的红火蚁最后都会中毒死亡,从而消灭整个蚁群。

用于制作饵剂的杀虫剂有:
饵剂的配制方法:
可采用花生麸、饼干和面包碎末等为载体,将药剂溶于豆油等植物油中,与载体混合制成饵剂。

也可用海南正业公司生产的0.05%茚虫威饵剂(红闪)。

饵剂的施用方法:
可选择红火蚁活动觅食较多的地点大面积点状投放,也可用于单个蚁巢处理,投放量是每10平方米1-1.5克,一般在距蚁巢1.0-1.5米处作点状投放,尽量在土温20—30℃、工蚁出来觅食时使用,第一次投放后,间隔4-5周再投饵剂一次为宜。

注意事项:(1)不要破坏蚁丘和扰动蚁巢,防止红火蚁搬家、扩散;(2)使用新鲜饵剂;(3)切忌将饵剂混合其他物质;(4)不要在下雨天施药,应施用于干燥的地面,尽量避免阳光直射;(5)当日平均温度高于20℃时,饵剂作用效果较好;(6)在施药区应插上明显的警示牌(卫生灭虫等),避免造成人、畜中毒或其他意外。

2、药剂处理蚁巢
建议使用药剂:毒死蜱(乐斯本)、氯氰菊酯、阿维菌素、吡虫啉、多杀菌素(菜喜)、氟虫腈(锐劲特)、甲萘威(西维因)、溴氰菊酯(敌杀死)等。

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

以上药剂使用浓度按照商品的使用说明配制。

灌巢:液剂或可湿性粉剂兑水,慢慢灌入蚁巢中,每巢用药液量一般10-15升,对较大的蚁巢适当增加药液量。

(1)在住宅区、公共场所建筑物、学校和工厂企业等地灭蚁,建议使用阿维菌素、多杀菌素和氯氰菊酯、溴氰菊酯等药剂,施药扑灭方法可参照卫生害虫防治方法。

在居屋宅内施药后,应打开窗户通风。

在住宅区、公共场所、学校、工厂企业等地用药应避开人流高峰。

(2)市区园林绿化带灭蚁要注意尽量减少对行人的影响;在公园、广场和高尔夫球场等人流较密集的地方要使用较安全的药剂,在其他人流较少的地方也可使用锐劲特、吡虫啉等。

施药区要注意人畜安全。

(3)水田、旱作地、果园和荒坡地。

建议使用上述药剂其中一种,要注意对蜜蜂的影响。

(4)河流、水库和鱼塘附近地区应注意安全用药,禁用阿维菌素、菊酯类、锐劲特等,防止污染水源,并避免对鱼、虾等造成杀伤。

三、防治效果检查与追踪监测
1、采用毒饵防治后,应在施药后2-4周后随机挖开数个蚁巢进行检查,如发现巢内仍有蚂蚁活动应进行药剂灌巢处理,也可再撒放饵剂继续毒杀,反复施药。

2、使用药剂处理2-4周后,在防治区域内选择多个监测点,注意要覆盖整个防治区。

每点选择50平方米面积,随机设置5个诱捕器(可采用花生加糖浆或新鲜火腿肠)进行监测,每次连续诱捕3天,每月1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