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叶母亲公开课一等奖ppt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荷叶母亲》PPT优质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荷叶母亲》PPT优质课件
这是对比,把红莲与白莲进行对比,白莲因为没有荷 叶的保护,被雨点打谢了,而红莲却能够在荷叶的庇护下 迎接风雨,这样对比突出了母亲对“我”的照顾,写出了 母爱的伟大。
课文细读品味
3.“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攲斜。”“攲斜”一 词有什么表达作用? 本题运用关键词语表达效果三步分析法作答。“攲斜” 是“倾侧,歪斜”的意思,形象地写出了风雨中红莲的样 子,为下文写荷叶在风雨中对红莲的庇护埋下伏笔。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浓浓母爱; 2.品味精美的语言,体会托物寄情的写法; 3.体会人间最无私高尚的母爱,培养感恩母爱的情怀。
新课导入
有一个人,她永远占据在你心最柔软的地方,你愿用自己的一生去爱她; 有一种爱,它让你肆意的索取、享用,却不要你任何的回报……
这一个人,叫“母亲”,这一种爱,叫“母爱”!
必考字词梳理
形 近
瓣( bàn )花瓣

辩( biàn )争辩
辫( biàn )辫子
瑞( ruì )瑞雪 端( duān )端正 揣( c )揣摩
嘻( xī )嘻哈 嬉( xī )嬉戏 禧( xǐ )福禧
亭( )亭子 享( xiǎng )享受 亨( )大亨
课文初读感知



朗读《荷叶·母亲》第④段描写白莲凋零、红莲绽
课文细读品味
4.怎样理解“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一句?
“我不宁的心绪”是因为红莲遭受雨打而“左右攲 斜”,现在由于荷叶的遮蔽,红莲安然无恙,“我不宁的 心绪”自然就散尽了。这句话,表明“我”内心已被荷叶 对红莲的勇敢呵护所触动,涌起对荷叶的爱恋,对精心呵 护子女的母亲的爱恋。
课文细读品味
5.第⑤⑦段中,作者为什么反复写雨势之大? 强调雨势之大,更反衬出荷叶对莲的荫蔽之情有多重

《荷叶母亲》优秀课件ppt

《荷叶母亲》优秀课件ppt
通过实验、制作等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参与社会实践
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了解社会现实,培养学生的社会 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自主探究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进行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 的探究能力。
06
教学成果展示
学生作品展示
作品1
这位同学将《荷叶母亲》的意境与现代都市生活相结合 ,设计了一幅充满现代感的海报。
教学环节安排
导入新课
通过播放荷花、荷叶、荷塘等图片和音乐,引导 学生感受荷塘的美景和氛围,同时介绍本文的作 者冰心和背景情况。
组织讨论
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由发表对母爱的 看法和感受,同时鼓励学生们相互交流、互相启 发。
展开新课
通过展示课文中的重点语句和段落,引导学生分 析文章中的重点难点,体会作者对母爱的感悟和 赞美之情。
评价3
通过多样化的互动环节 ,课件充分激发了学生 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荷叶母亲》优秀课件ppt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简介 • 教学内容设计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教学环节安排 • 学生能力培养 • 教学成果展示
01
简介
课题介绍
课题名称《荷叶母亲》是七年级上册第单元中的一篇散文诗,作者冰心。
课文主题
以荷叶比喻母亲,歌颂母爱的伟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引导学生掌握朗读技巧,提高 学生朗读能力;
总结新课
通过总结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母爱的伟大和珍贵,同时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 家后为母亲做一件事情表达感激之情。
03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荷叶母亲》课件(24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荷叶母亲》课件(24张PPT)

荷叶 第 四 部 分
母亲
结 构 总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荷叶母亲》课 件(24 张PPT)
课外阅读冰心的诗集 《繁星》、《春水》,并摘 记其中的精美诗篇写在读书 笔记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荷叶母亲》课 件(24 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荷叶母亲》课 件(24 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荷叶母亲》课 件(24 张PPT)
大。 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
斜。 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
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 雨势并不减退,红莲却不摇动了。
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
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 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 天空下的荫蔽?”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荷叶母亲》课 件(24 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荷叶母亲》课 件(24 张PPT)


七 年
母 级
上 册 语
亲 文
课 件
摘 要


课 前 预 习
课 文 学 习
美 文 赏 析
结 构 总 结


荷叶 第 一 部 分
母亲
课 前 预

作者简介
• 冰心(1900-1999), 原名谢婉莹,中国现代史上第一位著名女作家,儿童 文学家。
1、“心中的雨点”指什么?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 2、如何理解“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 蔽?” 3、这一句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有哪些修辞手法?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荷叶母亲》课 件(24 张PPT)
1、“心中的雨点”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和坎 坷磨难,运用了暗喻的修辞手法。 2、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 的人。反问句式,加强语气,把歌颂母爱的情感 推向高潮。 3、点明主旨,深化中心。运用了呼告、比喻(明暗 喻)修辞手法和反问句式。

《荷叶母亲》公开课课件

《荷叶母亲》公开课课件
荷叶 母亲
冰心
作者简介
• 冰心(1900-1999), 原名谢婉莹,中国现代史上第一位 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 • 代表作有: 散文集《寄小读者》 诗集《繁星》、《春水》 • 冰心的创作内容大致包括: 母爱、童真、自然三个方面。 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而母爱, 就是“爱的哲学”的根本出发点。
注音注解 花瑞:ruì 花开的好预兆。 莲蓬:liánpéng 莲花开过后的花托。 并蒂:dì 指两朵(及以上)的花并排地长在同一根茎上。 菡萏:hàndàn 荷花,文中指含苞待放。 心绪:xù 心思,心情 梗:gěng 徘徊:páihuái ①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②比喻犹豫不决。 斜:qī 倾斜,歪斜。 遮拦:zhē 遮挡,阻挡。 荫蔽:yīn bì ①(树叶)遮蔽;②隐蔽。
3.简单几笔点明了主旨,深化了中心。曲终 见主旨,总结宕开一笔,留给读者更多想象 空间,自然界的雨点是有形的,而“心中的 雨点”涉及面及广,内容纷繁。谁来荫蔽? 这就把母爱推向高潮
细细品味
文章四看红莲,当时的环境是怎 样的? 红莲呢? 作者的心境又是 如何变化的呢?
四看红莲,当时环境,红莲,作者的心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雨势并不减退 勇敢慈怜的荷叶上 聚了些水珠
环境 繁杂的雨声
浓阴的天
雷声作了 大荷叶慢慢地 雨愈下愈大 倾侧了
二、“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 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 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1. “心中的雨点”指什么? 2.如何理解“除了你,谁是我在 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3. 这一句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 用?
2.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 难的人。母亲是伟大的,可以使我在痛苦时得 到安慰,在孤独时得到快乐,在失望中得到希 望,在冷落中得到幸福

荷叶母亲教学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PPT课件

荷叶母亲教学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PPT课件
鸟儿愿为一朵云。 云儿愿为一只鸟。 The bird wishes it were a cloud. The cloud wishes it were a bird.
选自《飞鸟集》
24/25
爱是大自然最原始、最纯真情 感,父母对于儿女之爱更是无私、 无畏。在我们生活中随时都融入 了父母浓浓爱。清晨厨房里忙碌 身影,出门前一句关爱叮咛;上 课时整齐书包,临睡前掩紧被角。 专心去爱孩子已经成为父母习惯, 他们是孩子躲避风雨港湾。当风 雨袭来时,他们都会将孩子紧紧 地搂在怀里。在他们爱保护伞下, 一切暴风雨都会过去。
最终,让我们为天下全部父母 亲祈祷,愿他们幸福安康!
25/25
பைடு நூலகம்
红莲
环境
心情
一写看红 莲
二写看红 莲
亭亭立着 左右欹斜
繁杂雨 烦闷
浓阴天
雷声作了 仍是不适意
雨越下越大
三写看红 在大荷叶覆盖 繁密雨点 不宁心绪散

下不动摇
打着
尽,感动
6/25
引发作者情感波澜是第几次看到 画面?作者由此想到了什么? 从 文中看,荷叶什么特点与母亲相同 ?
(1)引发作者情感波澜是第三次看到 画面。 (2)荷叶为莲花遮蔽风雨,联想到母 亲为儿女遮风挡雨。 (3)这与生活中母亲为儿女遮风挡雨, 对孩子细心呵护和关爱多么相同。
10/25
怎样了解最终一段话?
最终一段作用是什么? 作者把母亲比作荷叶,把我比作 红莲,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 生路上坎坷与磨难人。
这里利用比喻修辞手法,以花喻人, 深情赞颂母爱,升华文章主题。
11/25
作者是借助荷叶来歌颂母亲, 这种写法叫什么?
借物喻人
作者借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来 抒发感情 、表示思想写作手法

29《荷叶母亲》公开课PPT课件

29《荷叶母亲》公开课PPT课件
3.作者还因什么事烦闷?他看到了什么?
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小船般散漂 在水里。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 根淡黄色的花须。
8
4.此时的红莲出场了,它又是怎么样 的呢?
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9
5.红莲的盛开,相较于白莲,似乎是让 人欣喜的一幕,它有没有缓解作者烦恼 的心情呢?为什么?
环境:窗外雷声作了,大雨接着就 来,愈下愈大。
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 斜。
此时,作者在烦恼什么?
10
6、红莲的命运有没有出现转机?
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 倾侧了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红莲 却不摇动了。
11
“ 我心中深深的受了感动”,为什么会深 深的受了感动,是我看到了什么?还是想到什么?
作者怎么就想起母亲了呢?
12
冰心称她的母亲是 “世界上最好母亲中的最好一个。” 她曾在作品中这样写道:母亲的病日重一 日,日夜都处在昏迷状态之中。然而,一次当 她稍清醒后,竟对冰心说:“你的衣服太单薄 了,不如穿上我的黑驼绒袍子,省得冻着……”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 下的荫蔽?
一二二年七月二十日
6
整体感知,研读课文
1.作者的心情有何变化?请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
烦闷——不适意——不宁的心绪散 尽了——感动
7
2.作者因何烦闷?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 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
九年前的一个月夜,祖父和我在院里乘凉。祖父笑着和我说:“我们院里最初开 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里添了你们三个姊妹。大家都欢喜,说是应了花 瑞。”
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从窗内往外看时, 那一朵白莲已经谢了,白瓣小船般散漂在水里。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蓬,和几根淡黄 色的花须。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荷叶母亲》公开课课件

《荷叶母亲》公开课课件

目录•课程介绍与背景•文本解读与赏析•人物形象塑造及特点•主题思想探讨与启示•艺术特色与审美体验•知识拓展与延伸阅读课程介绍与背景作品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母爱的深沉与宽广,使读者对母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荷叶母亲》是冰心的一篇著名散文,以荷叶与红莲的意象,表达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

《荷叶母亲》作品概述作者冰心及其创作风格冰心,原名谢婉莹,是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诗人和翻译家,被誉为“世纪老人”。

冰心的创作风格独特,以清新、自然、真挚著称,善于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和意象来表达情感,作品具有深厚的文学底蕴和人文关怀。

01《荷叶母亲》创作于20世纪20年代,当时中国正处于新文化运动时期,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礼教和旧道德。

02作品通过母爱的主题,呼唤人性的觉醒和社会的进步,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深刻的文学价值。

03《荷叶母亲》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时代背景与文学价值文本解读与赏析文章内容梳理与结构分析01文章主题通过荷叶与红莲的意象,歌颂母爱的伟大与无私。

02结构层次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引出主题,第二部分具体描绘荷叶与红莲的情景,第三部分抒发对母爱的赞美之情。

03写作顺序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展开,先写荷叶与红莲的景象,再写作者的感受和联想。

情感表达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将母爱比作荷叶般无私、宽广的庇护,表达了对母爱的深深感激和赞美。

关键语句“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关键语句解读及情感表达写作手法与技巧探讨写作手法运用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通过荷叶与红莲的意象来象征母爱,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写作技巧采用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同时运用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环境描写来烘托氛围,使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人物形象塑造及特点无私母亲的爱是无私的,她们总是将子女的需要放在首位,而不求回报。

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荷叶母亲》赛课课件(共10张PPT)

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荷叶母亲》赛课课件(共10张PPT)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7/302021/7/302021/7/302021/7/307/30/2021
▪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7月30日星期五2021/7/302021/7/302021/7/30
▪ 攲斜( qī)荫蔽(bì) 白瓣儿(bàn)
整体感知
作者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内容探究
文中怎样具体描写荷叶为红莲 遮挡风雨的,表达了什么?
写法探究
1.本文歌颂母爱,却大量写红 莲与荷叶,这是为什么?
2.文前的三个自然段与文章的 中心有什么联系?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 要学生 学的知 识,教 职员躬 亲共学 ;要学 生守的 规则, 教职员 躬亲共 守。2021/7/302021/7/30Friday, July 30, 2021
▪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7月2021/7/302021/7/302021/7/307/30/2021
▪ 16、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2021/7/302021/7/30July 30, 2021

感知母爱
母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 冬天也能赶到温暖如春。 母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 的风尘也依然纯洁明净。 相信我们的生命中总会有一张为我们遮蔽风 雨的荷叶——我们的母亲。 我也相信当未来我们张开有力的翅膀翱翔于 人生辽阔的蓝天的时候,一定能看到母亲欣 慰的笑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心去爱孩子已经成为您的习惯,您是我们躲避风雨 的港湾。在您爱的保护伞下,一切暴风雨都会过去。
让我们为天下所有的父母亲祈祷,愿他们幸福安康!
1.由冰心的《荷叶 母亲》, 你联想到哪些歌颂母亲的诗?
2.本文借荷叶抒发对母爱的
歌颂,你能否也借助一种形 象表现对母爱的歌颂?
母亲,如果我是____您就是__ __,__ _ _。 母亲,如果我是____您就是__ __,___ _。
2、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 磨难的人。母亲是伟大的,可以使我在痛苦时 得到安慰,在孤独时得到快乐,在失望中得到 希望,在冷落中得到幸福
3、点明主旨,深化中心
在我们的生活中随时都融入了母亲那浓浓的爱。
清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里有浓浓的母爱; 出门前的一句关爱的叮咛里有浓浓的母爱;
上学时整齐的书包里有浓浓的母爱; 临睡前掩紧的被角有浓浓的母爱;
荷 叶 母 亲
冰 心


阎 维

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 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 你爱吃的(那)三鲜馅有人(他)给你包 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 啊,这个人就是娘 啊,这个人就是妈 这个人给了我生命 给我一个家 啊,不管你走多远 无论你在干啥 到什么时候也离不开 咱的妈
你身在(那)他乡住有人在牵挂 你回到(那)家里边有人沏热茶 你躺在(那)病床上有人(他)掉眼泪 你露出(那)笑容时有人乐开花 啊,这个人就是娘 啊,这个人就是妈 这个人给了我生命 给我一个家 啊,不管你多富有 无论你官多大 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忘 咱的妈
1、搜集关于母爱的名言警句、诗词文章和感 人故事
2、回报母亲:今天回家,亲自为母亲做一件 力所能及的事
3、课外阅读冰心的《繁星》和《春水》,了 解冰心对母爱、童真和大自然的歌颂,同时 也体会寄情于物写法的妙处。
不摇动
心情
不适意
深情感,回答下列问题 1、心中的雨点指的是什么? 2、全文的文眼是______。在文章 结构中起什么样的作用?怎样理解这句 话? 3、这篇散文抒写和歌颂的对象是___。 作者是借助哪种具体形象来歌颂的__。 4、这种写法叫什么?
1、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和坎坷磨难
意思是瓜、果等跟茎、枝相连的部分。 并 蒂: 例如:瓜熟蒂落,根深蒂固。
花瑞: 菡萏: 适意: 徘徊: 欹斜: 荫蔽:
花开的好预兆。 荷花,文中指含苞待放。
舒适。
①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②比喻犹豫不决。
倾斜,歪斜。
①(树叶)遮蔽;②隐蔽。
慈怜: 指爱怜
梗:
指枝、茎。
了解诗的大意,回答下列问题:
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而母爱,就 是“爱的哲学”的根本出发点。
给重点字注音并理解词义:
花瑞: 莲蓬: 菡萏: 徘徊: 欹斜: 遮拦: 荫蔽: 并蒂:
ruì liánpéng hàndàn páihuái qī zhē yīn bì bì ng dì
姊妹: zǐ 梗上: gěng liá n 慈怜: cí
在《繁星》《春水》中,冰心把母爱视为最崇高最美好 的东西,反复加以歌颂:
• 母亲啊! • 天上的风雨来了, •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 心中的风雨来了, •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母亲啊! 撇开你的忧愁, 容我沉酣在你的怀里, 只有你是我灵魂的安顿。 小小的花, 感谢春光的爱—— 然而深厚的恩慈, 反使她终于沉默。 母亲啊! 你是那春光吗?
认 真 地 读
1、文章的2、3两段交代八九年前的往事的作用 是( ) A、说明我喜欢莲花已不是一天两天了。
B、抒发自己对故乡园院中红莲的思念之 情,借以表达对故乡亲人的怀恋。
C、写一段趣事,丰富文章的内容,吸引 读者的阅读兴趣。 D、借祖父的话暗示“我”与红莲之间的 关系,为后文主题的揭示设下伏笔。
2、文中四次写到红莲?当时的环境、作者的心情、 红莲的情形各是怎样?
第一次 环境 红莲
繁杂的雨声 浓阴的天 开满 亭亭
第二次
雷声作了, 雨愈下愈大
第三次
第四次
雨肆意的下着, 雨势并不减退, 大荷叶慢慢倾 勇敢慈怜的荷 侧了下来 叶上聚了些水 珠
(白莲已经 凋谢)
烦闷
左右欹斜
被大荷叶覆 盖 不宁的心绪 散尽
学习目标
1. 了解作者并掌握文中出现的重 点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散文诗的思想内容;体会 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
1.搜集关于作者冰心的文学常识,看谁找的 又快又全面(2分钟)
冰心 :原名 谢婉莹 儿童文学 名的女作家 和 ,我国现代著 家。
主要作品有:散文集《寄小读者》 : ;诗 《繁星》 、 《春水》 。 集 创作内容大致包括: 母爱 、 童真 , 自然 三个方面。 即:对母爱和童真的歌颂,大自然的歌 颂,和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