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旅游生态系统2014
旅游生态学课件

生态旅游学与旅游生态学比较
思考题
1、旅游生态学是如何产生的? 2、旅游生态学的概念? 3、旅游环境的概念? 4、生态旅游的概念? 5、生态旅游与旅游生态有何异同?
二、旅游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1、旅游生态系统的构成
在旅游生态系统中,自然生态系统是整个复合生态系 统的基础,而人作为核心,其长期活动所积累的构筑物 与文化遗产构成了社会亚系统,住所、交通设施等人 工构筑物与自然生态系统共同构成社会经济活动的中 心,行政机构、法律、政策等人类精神文化遗产等非 物质组分通过组织协调人类活动,将区域自然、社会 与经济功能统一起来。由物质生产、信息生产、流通 服务等职能部门组成的经济亚系统通过活跃的经济政 治生活、物质与信息生产过程和能量转化循环过程使 区域成为人类社会经济功能,从而有别于纯自然系统 的复合生态系统。
复合生态系统概念最早由马世骏先生提出,社 会系统、经济系统和自然系统是三个性质各异 的系统,有着各自的结构、功能、存在条件和 发展规律,但它们各自的存在和发展又受其他 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制约。
复合生态系统概念的核心在于生态综合与生态 安全,即协调以人为主体的生命与其环境间的 相互关系,使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与自然生态过 程彼此作用之中达到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与经 济增长的良性循环。因此,要认识旅游生态系 统,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就要正确审视人在其 中的地位。
③所谓旅游环境,就范围而言,包括旅游目的 地和旅游依托地,而更重要的是旅游目的地, 就内容而言,包括与旅游活动有关的自然与社 会两方面因素,而更重要的是旅游资源状况 (刘振礼),④旅游环境是指人们进行旅游活动, 能产生美感,获得精神与物质享受以及知识乐 趣的环境,也包括自然环境,科学技术条件, 社会、经济及政治等环境,旅游活动既受这些 环境的影响,也对这些环境发生作用(陈光裕);
第二章旅游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1 第二章第二章 旅游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旅游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旅游生态系统是旅游生态学研究的基本对象。
旅游生态系统是一个由人参与的复合生态系统,具有其特有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因此,加强对旅游生态系统结构、类型及其服务功能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节 旅游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其结构特点一、系统及其特性 1.系统的概念系统是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一般而言,构成一个系统必须具备3个基本条件:(a )有两个以上的组分;(b )组分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c )能以整体方式共同完成一定的功能。
2.系统的结构从系统的内涵要求来看,几个毫无联系杂乱无章的物体堆放在一起,则不能构成一个系统,例如,将一块岩石、一粒稻谷、一块硬币与一支粉笔放在一起,显然组成不了一个系统;也就是说,一个系统必须具备一定的结构。
这种结构主要体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见图2-1)。
)。
(1)一个系统必须具备一定的边界。
如一个生命有机体系统、一个湖泊系统、一个教室系统、一个学校系统等都具有一定的边界。
系统的边界既可以是自然形成的,也可以是人为确定的。
(2)一个系统必须具备一定的组织层次。
也就是说,一个系统可以由许多子系统组成,系统本身又可能成为一个更大系统的子系统。
一个个体生命系统可以分成分子、细胞、组织、器官等不同层次的子系统;同时,它又是构成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
例如,一个国家可以分成省、市、县、镇、村、家庭等不同等级的子系统,同时它又是世界系统乃至宇宙系统的一个子系统。
的一个子系统。
(3)系统的组分必须具备一定的量比关系。
构成系统的多个组分在数量上具有一定的比例关系。
例如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系统,但如果数量关系发生变化,即增加1个氧原子,构成的系统就不是水分子,而是过氧化氢分子。
随着系统层次的上升,组分间相互作用强度减弱,用强度减弱,因此,因此,组分间的量比关系具有一定的弹性;组分间的量比关系具有一定的弹性;但组分间的量比变动仍存在一个制约范但组分间的量比变动仍存在一个制约范围,这是系统有机联系的必然要求。
《生态旅游》第二章 生态旅游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生态美理论与生态旅游
一、生态美概念
1. 自然美到生态美的过渡 2. 生态美及其分类
• 生态美包括两大类:一类是自然生态美;另一类是人文 生态美。
• 自然美中众多的生命与其环境所表现出来的协同关系与 和谐形式称为自然生态美。
• 人类遵循自然规律和美的创造原则,与自然共同创造的 人与自然和谐协调之美称为人文生态美。
遵循生态学规障 (2)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3)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 国内和国际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生态旅游价值
1 生态旅游的目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是可持续发展
2 生态旅游者应持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3 生态旅游从业人员应以可持续发展作
为工作准则
案例:卡斯卡伊斯地区 荣获最佳 可持续发展城市奖
葡萄牙里斯本卡斯卡伊斯地区(Cascais)2014年荣 获世界最佳可持续发展城市大奖,以表彰卡斯卡伊斯 政府在 Duna(沙丘) da Cresmina 和Pisão(位于 辛特拉和卡斯卡伊斯自然公园内)区域内恢复自然环 境所做出的巨大努力。
1 生态旅游者是自然的朋友
2 生态旅游开发者应该有人与自然共生的 正确观点
3 生态旅游管理者要慎重保护自然
案例分析:南非芬达自然保护 区的森林度假区
思考与讨论: (1)你认为该案例中,旅游者、当地社区
居民与芬达保护区的自然环境之间是一种什 么关系? (2)从该案例中,你能总结出哪些生态旅 游开发的成功经验?
3. 自然美与生态美的区别 • 从审美基础上看 • 从美的形成上看
二、生态美的特点
1. 活力美 3. 创造美
2. 和谐美 4. 参与美
三、生态美理论的生态旅游价值
1. 生态旅游者追求生态美
旅游业生态系统的构建与管理

05
CHAPTER
旅游业生态系统的发展趋势 与展望发展趋势分析01
数字化与智能化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普及,旅游业正经历着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转型
。游客可以通过在线平台预订行程、了解目的地信息和获取实时旅游建
议。
02
个性化与定制化
游客越来越追求个性化和定制化的旅游体验,希望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
求定制行程。旅游业需要提供更多样化、灵活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这一
推动产业创新升级
引导和支持旅游企业加强技术创 新和模式创新,提升旅游产业整 体竞争力。
升级策略与路径
智能化升级
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提升旅游服 务智能化水平,提高旅游体验和运营效率。
绿色低碳发展
推广绿色旅游理念,加强旅游节能减排工作,推 动旅游业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
跨界融合发展
促进旅游业与文化、体育、教育等相关产业的跨 界融合,拓展旅游市场和发展空间。
02
CHAPTER
旅游业生态系统的构建
构建目标与原则
目标
建立一个多元化、互动性强的旅游业生态系统,实现旅游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原则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原则,推动旅游业生态系统的协同创新和共同发展 。
构建策略与路径
策略
通过整合旅游资源、优化旅游产业链、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推动旅游产业融合等方式,构建旅游业生态系统。
管理策略与手段
法规与政策
制定和完善旅游法规和政策,为旅游 业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
规划与布局
通过制定旅游发展规划和布局,优化 旅游资源配置,提高旅游目的地的整 体竞争力。
营销与推广
积极开展旅游营销和推广活动,提高 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 更多游客前来游览。
生态旅游理论基础演示文稿

可以看出,解决旅游自然生态环境问题的最有 效的途径,应该是从根本上改变游客、当地居民、 旅游从业者传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在此基础 上形成共同认可,自觉遵守的环境伦理规范。只 有从价值观上摆正了大自然在旅游活动中的位置, 在旅游者与大自然之间建立了一种新型的伦理情 谊关系,旅游者才会从内心深处尊重和热爱大自 然,旅游者在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旅游过程中, 才可以真正做到热爱环境、保护环境,从而实现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生态学系统地介绍旅游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 组成、结构及其服务功能,一些基本的生态学和 旅游科学的基本理论,旅游地自然生态环境对旅 游者的影响,旅游地社会文化环境对旅游者的影 响,旅游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影响, 旅游资源评价与生态规划,生态旅游的基本概念 及其规范化建设,旅游生态管理、旅游可持续发 展以及旅游的生态化建设等方面的内容。
尔斯岩(AYERSROCK)是领略北领地之神 秘的首选地,这个地区的得名源于一块石 头。这块石头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整块不 可分割的单体巨石。由于被土著人赋予了 图腾的含义,被当地人誉为象征澳大利亚 的心脏。
据说距今已有5亿年历史。长3.62公里,宽2 公里,高348米,岩面上镌刻着无数平行的 直线纹路,形状像两端略圆的长面包。岩石 色泽赭红,光溜溜的表面在太阳下闪着光芒, 在空寂无物的广袤沙漠上突兀挺拔,直刺苍 穹,既雄伟壮观又神秘莫测。
思考题:澳大利亚生态旅游发展的成功
经验?
第二节 生态旅游的理论基础
一、生态旅游的核心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生态旅游的核心理论。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 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提出“连续的和持续的发 展”的新概念之后才逐渐形成理论的。
《旅游生态系统》课件

3
游客行为
不负责任的游客行为,如乱丢垃圾、损害景点等对旅游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
发展:如何发展可持续的旅游生态系统
1
环保政策
制定严格的环保法规与政策,限制土地开发、提倡可再生能源等。
2
社区参与
培养当地社区对旅游的参与意识,让他们从中获益并参与决策过程。
3
教育宣传
加强对游客的教育宣传,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以及尊重当地文化的重要性。
旅游可以促进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传统民俗和手工艺可以得到传承并向游客展示。
3 自然保护
旅游业可以提高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有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
挑战:旅游生态系统所面临的挑战
1
环境压力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可能给当地环境带来压力,如土地开发、水源消耗等。
2
文化冲击
大规模旅游可能导致当地文化受到冲击并引发文化失去独特性的问题。
《旅游生态系统》PPT课 件
本课件介绍旅游生态系统的概念、要素、功能、挑战以及发展方向,以及全 球可持续旅游的案例。探索旅游与生态的有机结合。
界定:什么是旅游生态系统?
旅游生态系统是指旅游业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与关联的复杂网络。 它包括目的地、旅游资源、游客、相关产业与政策法规等要素。
构成:旅游生态系统的要素
可持续旅游生态系统的发展需要政府、旅游业、社区和游客的共同努力。通过制定政策、加强教育和鼓励社区 参与,我们可以构建一个更加可持续和繁荣的旅游生态系统。
案例:全球可持续旅游的的保护工作,提高当地居民的收 入与就业机会。
环保酒店
推广环保酒店概念,减少能源消 耗和垃圾产生,提供环保旅行选 择。
社区旅游
与当地社区合作,开发社区自己 的旅游项目,提高社区收入并保 护文化传统。
第2章 旅游系统 《旅游规划:理论与案例》PPT课件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和医疗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 人能够去旅游了。但是只有那些有时间和身体能力进 行旅行的人才能计入旅游需求内。
以上种种因素使得对旅行进行预测很难。虽然规划者 需要进行旅行需求预测,但这项工作难度非常大。预 测就是在事件发生前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行估计 (Archer 1980,5)。随着旅游不确定性的增加,例 如个人品味、环境政策、国际汇率的变动、目的地的 多样化等,预测变得更加困难和不可靠了。但是由于 规划者、开发者和促销者仍十分依赖预测,因此预测 在市场评估和供给开发中仍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另外一个对旅游物质规划非常重要的市场细分就是根据 旅游活动进行划分,这里的旅游活动是基于对自然或者 文化资源开发而进行的。这一方法是对目的地进行旅游 潜力评估的基础。
不管是私人或者是公共事业方面的规划者和开发者,都 必须要掌握最新的旅游市场特征方面的信息,这样才能 了解为什么、在哪里和开发什么项目是最合适的。
尽管这种跨国经营的方法已经被运用在酒店教育和培训 中,但这仅仅是旅游业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一个宾馆 建成后,其成功与否还要取决于许多其他的因素。
产生这个问题的原因在于对"产品"概念的混淆。
对于旅游业来说,有一只看不见的手联系着各个相关部 门,只有这些部门之间紧密联系,整个旅游系统才能顺 利运行,否则就会失灵。如果通过整合的规划能够维持 和加强这种内部联系,那么整个旅游业成功的机会就会 增加,包括提高游客满意度、促进经济和商业发展、实 现资源可持续利用以及推动社区和区域的整合等。
Kotler(1988)对市场细分给出的定义是"将整个市场 分为几个同质的子集,每个子集有各自的市场目标"。 他建议,市场细分必须满足下面三个要求:第一,每个 细分市场必须要有足够多的人数,方才值得关注;第二, 每个细分市场内部必须具备足够的共同特征,以区别于 其他细分市场;第三,每个细分市场必须是可行的,值 得注意的。当对某区域进行物质发展规划或者社会、经 济和环境影响评价时,将该区域潜在的游客分为几个细 分组群来考虑会对规划工作有莫大的帮助。
旅游生态学理论基础

4. 生物与环境协同进化理论 生物一方面需要从环境中不断获取物质和能 量,不断适应改变的环境;另一方面生物也 不断改变周围环境。
旅游生态学理论基础
5. 生物间相互作用理论 生物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有着相互依存、 相互作用的关系。 正相互作用、负相互作用、中性作用。
旅游生态学理论基础
1. 地域分异规律(regional differentiation) 是由于太阳辐射、海陆位置、海拔高度等因素的 时空差异,而引起的自然环境与生物群落在空间 地域上发生分化及由此产生的差异。
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垂直地带性、地域性
旅游生态学理论基础
植被分布水平地带性
❖ 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或沿经度方向从高到 低的有规律分布
旅游生态学与生态环境保护
旅游生态学理论基础
第二章 旅游生态学理论基础
✓旅游生态学的理论框架体系 ✓旅游生态学的主要理论基础
旅游生态学理论基础
旅游生态学理论框架体系
❖ 旅游生态学属于生态学的一门年轻分支学科, 其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与生态学理论,尚未形 成自己的理论体系。
旅游生态学理论基础
旅游生态学的主要理论基础
旅游生态学理论基础
13. 景观生态学原理 旅游生态学有很多涉及景观层次的研究,需要景
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作为指导。 景观整体性、异质性、等级性、尺度效应、动态
变化。
旅游生态学理论基础
14. 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是指 既满足当代人需要,有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 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包括公平性、可持续性、共同性、 发展性、和谐性、协调性、需求性、安全性、 高效性、参与性10个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旅游概念
19
生态旅游概念
20
“Ecotourism is responsible travel to natural areas that conserves the environment and sustains the well being of local people.” (the International Ecotourism Society,”TIES”, 1991,国际生态旅游协会) 生态旅游是到自然区域对环境保育 和当地居民福祉维护负责任的旅游。
•1977年,在当地人民强烈要求下,政府宣布完全禁猎
•1988年始,旅游业收入成为肯尼亚外汇的第一大来源,首次超过咖 啡和茶叶出口
•1989年,吸引生态旅游者达65万人次,20世纪90年代又有了更大 发展
•当前,每年生态旅游收入高达3.5亿美元。
一头大象每年可挣14357美元,
一生可挣90万美元
33
在世界上,并不是每个地方都 具备开展生态旅游的条件
30
国际生态旅游研究 的怪象
1991年,由美国商业部,经济发展局赞助组织,许多政界和商界要人 出席的在米克罗尼亚召开了题为《太平洋地区的生态旅游》讨论会
•讲生态旅游的银行家多于生态学家 •讲生态旅游的开发商和建筑师多于生态学家 •讲生态旅游的州长多于生态学家 •讲生态旅游的官员多于生态学家
36
37
38
发展生态旅游示范国
美国黄石公园——经济发达国家较成功的国家之一,开辟了世界国 家公园运动的先河。
美国国家公园口号——除了脚印、什么也不留,除了摄影,什么也不取 你不妨中途驻足片刻,静静地做一个聆听者,听听这片树林里一切居民的声音。
39
美国黄石公园
40
除了脚印、什么也不留
41
•台湾太鲁阁国家公园
44
生态旅游相关素语
社区公私合作旅游(Community Private Public Partnerships in Tourism) •平等旅游(Equality Tourism) •风情旅游(Ethnic Tourism ) •文化旅游(Cultural Tourism ) •社会—生态旅游(Social- ecological Tourism ) •驾车旅游(Drive Tourism ) •冲浪旅游(Surfing Tourism ) •软旅游(Soft Tourism )
澳大 利亚 学者
31
发展生态旅游示范国
32
发展生态旅游示范国
非洲肯尼亚——自然旅游的前辈
• 除非洲最出名的“五大动 物”——狮、象、豹、犀牛和 非洲野象外,还有长颈鹿、斑 马、角马、羚羊以及奇异鸟类、 爬行动物、昆虫等。
特点——野生动物数量大、品种多
•20世纪初,殖民统治下,野蛮的大型动物狩猎旅游活动,受宜人主 要是白人
•韩国建立了可持续生态旅游的规范标准
•2002年,联合国将该年定为国际生态旅游年 (International year of ecotourism)
•2002年2月11-13日,世界旅游组织在马尔代夫召开“亚太 地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部长级会议”,对亚太地区生态旅17 游可持续发展进行交流和研讨。
•实质:在自然生态系统基础上,通过人类旅游活动对自 然生态环境的适应与改造而建立起来的自然生态、旅游经 济产业和地域社会文化复合体系。
5
2.旅游生态系统类型
A:以自然生态环境为载体的旅游生态系统 B:以纯人工环境为载体的旅游生态系统 C:以半自然与半人工生态环境为载体的旅游生态系统
6
旅游 人口
各种 生物
22
生态旅游源起的历史背景
西方学者对传统自然旅游进行 “生态反思”基础上提出
•传统大众旅游面临挑战 •造成旅游生态环境危机的因素
23
传统大众旅游面临挑战
传统大众旅游对自然旅游资源和环境的负面影响 •有限的自然旅游资源面临过度开发的巨大压力 •脆弱的生态系统与旅游需求快速扩张之间的尖锐矛盾 •超负荷游客量的负面影响 •在大众旅游开发中“破坏性建设”及景区城市化 •旅游废弃污染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国民素质淡薄,环境意识和不文明旅游行为并存
24
•拥挤的旅游场面
25
•不文明行为
(1)随处抛丢垃圾、废弃物,随地吐痰、吐口香糖,污染公共环境; (2)在非吸烟区吸烟; (3)坐公交车、乘电梯、购物、买票、参观、就餐时争抢拥挤、插队 加塞,不谦让老幼病残孕; (4)在公共交通工具、宾馆饭店、剧场影院等公共场所高声接打电话、 猜拳行令、喧哗吵闹; (5)在景观文物、服务设施上乱刻乱划,踩踏禁行绿地,攀爬摘折花 木; (6)不听劝阻喂食、投打动物,危害动物安全; (7)穿着不合时宜; (8)讲黄色段子、宣扬封建迷信、传播胡编乱造的政治笑话,热衷低 级趣味; (9)强拉外宾合影,违反规定拍照、录像; (10)吃自助餐时多拿多占,离开宾馆饭店时取走非赠品,贪小便宜。
系统(System) ——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 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生态系统( Ecosystem ) ——指在一定空间内所有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紧 密联系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系统。
3
1.旅游生态系统(Tourism ecosystem)
是旅游生态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开展 旅游生态学其他研究的基础。
11
3.旅游产业生态系统
旅游产业生态系统(Tourism industrial ecosystem) ——以旅游业为核心,由与旅游业相关联的其他服务业组成的 产业链而构成的一个区域乃至跨区域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 态系统。
12
13
4.旅游产业生态系统的构成
交通运输业 系统
商业服务 系统
邮电与商务 服务系统
42
中国生态旅游历程
•1982年,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 森林公园建立,将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 起来。
•99昆明世博会和1999年国家旅游局的“99生态环境旅 游”主题活动虽然大幅度推进了我国的生态旅游实践, 逐渐在全国范围开展
•2007中国国际生态旅游博览会,为中国生态旅游提供 了一个展示平台,用于展示国内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
28
造成旅游生态环境危机的因素
•“无烟工业”观的误导 •“低投入、高产出”观的误导 •“旅游资源不存在耗竭问题”观的误导 •“旅游是单一性产业”观的误导
29
国际生态旅游代表区域
•野生动物资源使非洲成为世界生态旅游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尤其是南部 非洲的肯尼亚、坦桑尼亚、南非、博茨瓦纳、加纳等国已成为当今国际 生态旅游的热点地区。 •在处亚马孙河流域的哥斯达黎加、洪都拉斯、阿根廷、巴西、秘鲁和智 利,以及美国、加拿大等国家也是生态旅游较发达的地区 •在亚洲,印度、尼泊尔和印度尼西亚以及马来西亚是最早开展生态旅游 活动的地区。 •此外英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生态旅游也有所发展。 •上述地区和国家开展的主要生态旅游活动有野生动物参观、原始部落之 旅、生态观察、河流巡航、森林徒步、赏鸟、动物生态教育以及土著居 民参观等。
26
•2007年2月21日,在郑州城隍庙举办的 春节庙会上,几名游客坐在石兽造像上 休息。这种不文明行为与节日的喜庆和 谐气氛不相符。 •2007年2月18日,在贵阳市旅游景点甲 秀广场,游人随手将果皮抛在脚下。
27
传统大众旅游面临挑战
传统大众旅游对人文社会旅游资源和环境的负面影响 •文化古迹旅游资源及环境受到污染和破坏 •民族风情旅游资源及环境受到同化和影响 •民族文化艺术受到冲击和不良影响 •大众旅游发展所带来的社会污染
饮食服务业 系统
旅游产业 生态系统
周边旅游地 生态系统
周边居民社 区系统
宾馆旅业服 务业系统
银行服务业 系统
其他服务业 系统
区域旅游组织 (旅游公司)
系统
14
5.旅游生态系统特点
——是一种由人参与的人工或半人工生态系统(生物组分和环境) ——是一种高流动的生态系统 ——具有多样化的服务功能(旅游生产、旅游消费、生态服务等) ——具有综合的系统调控功能
34
•您的费用将有一部分作为村庄基金,用于 基础设施建设,用于维护木板路,为当地 学校购买教科书并支付教师的工资,为当 地聋哑人买药和食物。。。。
35
发展生态旅游示范国
哥斯达尼加——拉丁美洲发展生态旅游颇有成效的国家 目的——保护森林资源 •1970年成立国家公园局,先后建立34个国家公园和保护区,开展对 森林非破坏性的生态旅游活动 •20世纪80年代中期,旅游业的外汇收入成为其外汇的最大来源,取 代传统的咖啡和香蕉地位
《国际生态旅游标准》:“着重通过体验大自然来培养人们对 环境和文化的理解、欣赏和保护,从而达到生态可持续发展的 旅游。”产品包括为生态旅游住宿、生态旅游形式和生态旅游 景点(澳大利亚生态旅游协会,2003)
21
当前最流行的定义: 以有特色的生态环境为主要景观的旅游。是指以可持续发展为 理念,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准 则,并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生态系统,采取 生态友好方式,开展的生态体验、生态教育、生态认知并获得 心身愉悦的旅游方式。
国内生态旅游大事记
•由中国旅游协会、生态旅游专业委员会与有关单位共同组 织的,1995年在西双版纳召开了“中国首届生态旅游研讨会” •1999年,国家旅游局、国家环保总局,国家林业局,中国 科学院把1999年定为“中国生态旅游年”。 •2004年由国家林业局主办的范围相对狭窄的“中国森林生 态旅游博览会”让业内过了一把作秀生态旅游的瘾。 •2007中国国际生态旅游博览会的举办,对特定区域的生态 旅游规划案例研究提供一个良好的合作平台
•生态旅游开发较早、开发较为成熟的地区主要有香格 里拉、中甸、西双版纳、长白山、澜沧江流域、鼎湖 山、广东肇庆、新疆哈纳斯等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