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群体的基本特征及其他

精英群体的基本特征及其他
精英群体的基本特征及其他

精英群体的基本特征及其他

吴忠民

2012-8-26 15:51:55 来源:《中共中央党校学报》(京)2008年2期第94~98页【作者简介】吴忠民,中共中央党校社会学教研室。(北京 100091)

【内容提要】精英群体在现代化进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现代社会中的精英群体由三个部分构成:经济精英群体、政治精英群体和知识精英群体。精英群体的“应然”特征在于:处于社会分层体系中的较高位置;分工明确,边界严格;对其他社会群体保持开放。精英群体如果失去必要的制约和限制,则容易出现扭曲的情形:相互间利益结盟化;自我壁垒化和封闭化;膨胀低效化。中国现阶段特殊的历史条件,使得精英群体既具有现代社会“一般”意义上的共同特征,同时也具有许多自身“特有”的秉性。

【关键词】精英群体/社会公正/社会阶层结构/现代化/职业化分工

[中图分类号]D6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801(2008)02-0094-05

一、精英群体的涵义及构成

社会各个阶层和群体的“常态”存在和有效合作,是一个社会赖以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尽管社会的各个阶层和群体都不可或缺,但需要承认的

是,社会各个阶层和群体对于社会的影响力是有差别的。这种差别是客观的、合理的,即便是在一个平等、公正的现代社会中也是如此。

在社会分层体系中,最具有影响力的社会阶层和群体就是精英群体。当然,如果背离历史发展趋势,离开特定的经济基础,违背广泛而持续的民意及其他阶层和群体的有效合作,精英群体也无法发挥其影响力。但不可否认的是,精英群体的影响力相对来说要明显大于其他阶层和群体。米尔斯指出,“他们的决策可能影响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世界。”“他们的地位可以使他们超越普通人所处的普通环境:他们的地位可以使他们做出具有重要后果的决定。”[1-1] 莫斯卡认为,精英群体“在维护秩序和保持社会结构的统一时,他们创造了生产性劳动能够最好地得到执行的条件,并且通常他们以技术和管理人员补充了生产”[2]。

现代社会当中的精英群体由三个部分构成,即经济精英群体、政治精英群体和知识精英群体。按照精英理论创始人帕累托的看法,全部社会成员分为两个阶层:下层阶层和上层阶层(精英阶级)。“在自己领域内拥有高分的人们形成一个阶级,并称之为‘精英阶级’(精英)。”[3] 精英阶级又可分为两个部分:“执政的精英阶级”和“不执政的精英阶级”。在帕累托看来,精英群体是以执政的精英群体为主,同时也包括了经济精英群体和知识精英群体。米尔斯强调精英群体是一个由“经济、政治和军事精英组成的上层圈子”[1-2]。丹尼尔·贝尔则十分强调现代社会当中知识精英群体的重要性,他认为,“以技术为基础的新的精粹人物的兴起,是由于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知识和计划——军事计划、经济计划、社会计划——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一切有组织行动的基本必需”[4]。

具体到现阶段中国社会,精英群体大致是由这样几个部分组成的:(1)经济精英群体,包括中大型民营企业的业主及高层管理人员、中大型国有企业的高

层管理人员,以及与市场经济密切相关的一些群体当中的高层人员;(2)政治精英群体,包括政府部门的中高级公务员,以及部分准政府组织——社会事业单位中的中高级职员;(3)知识精英群体,包括教授、研究员以及高级工程师,等等。

二、现代社会精英群体的主要特征

与传统社会相比,在现代社会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精英群体大致具有以下几个一般性的、“应然”的特征。

第一,处于社会分层体系中的较高位置。

社会分化的日益加深强化了精英群体在专业化和职业化方面的权威性。随着现代化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社会的专业分工越来越复杂,社会中各种行业、职业日益增多,社会机体中各种性质不同的成分也日益增多。要对这样一个分工日益专业化、各种成分日益复杂化的现代社会进行日常的管理,就必须依赖一个专业化和职业化的精英群体。作为主要职业活动中的创意者、组织管理者、决策者和引领者,精英群体具有一种枢纽的作用,其职业色彩越来越浓厚,其不可替代性也越来越明显。可以说,社会分化程度越高、社会越复杂,就越离不开精英群体,就越凸显出精英群体专业和职业的重要性。

应对社会风险的需要也凸显了精英群体的重要性。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风险的社会,这些风险来自社会的各个方面,如经济的畸形增长、技术的片面发展、社会结构的失衡、贫富差距的拉大、政治体制的不合理、环境生态的损害等等。对于社会风险的有效应对,有赖于社会各个阶层和群体的有效合作。其中,精英

群体起着十分重要的甚至是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对社会风险的有效应对,对社会危机的有效化解,需要政治精英群体对整个社会的整合与控制、对社会的动员具有一种较强的专业化能力和手段;而对社会风险情势的准确判断,对可能发生的社会危机种种处置预案的设计,则有赖于知识精英群体的作为,有赖于政治精英群体和知识精英群体之间的通力合作。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整个社会对于各种风险的防范和各种社会危机的处置要求越来越高,由此便把在其中扮演最为重要角色的精英群体推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

第二,分工明确,边界严格。

由于精英群体处在一个相对强势的位置,所以,如果对精英群体的行为不予必要的制约,就容易出现异化现象,从中滋生出有害于公众利益的力量。

现代社会是公正、平等、民主、法治的社会。以维护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为基本立足点,这是现代社会的底线原则,这项底线原则实际上也是防止精英群体利益扩张的要义或关键。以社会公正理念为主要依据,现代社会确立了一整套基本制度,这种基本制度是社会各个阶层和群体之间良性互动所必须遵循的规则。具体到精英群体的活动空间,现代社会基本制度的要求是:在社会阶层格局中,精英群体不能处在资源垄断的位置;在利益协调机制方面,精英群体不能处在独享话语权、单边决定重大事项的位置;在重大政策形成过程方面,精英群体必须受到来自国家和民众层面的制约。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精英群体的活动必须以现代民主制度为基本前提,而不能凌驾于民主制度之上。唯有如此,方可从根本上解决精英群体活动的合法性以及正常活动的空间问题,理顺精英群体同其他群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有效地防止精英群体左右一切的可能局面的出现。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进一步得出结论:精英群体活动所必须遵循的规则是,分工明确,边界严格。

所谓分工明确,是指按照各自不同的职业分工要求,经济、政治以及知识精英群体应当在各自特定的职业领域中进行活动,发挥各自特有的职业功能,而不能将自身活动越过特定的职业领域延伸到其他职业领域。比如,经济精英群体的活动应当限于财富创造的经济领域,而不能越界延伸到公共权力领域;政治精英群体的活动应当限于公共服务领域,而不能延伸到经济领域。否则,便会形成种种不正当的“套利”行为。

所谓边界严格,是指精英群体的活动范围和边界必须通过相关的法律进行严格的界定。任何精英群体的活动都不得突破这种边界。现代社会是一个法治化、规则化的社会。所以,精英群体活动的清晰边界是靠种种规则和制度予以支撑和保证的。

第三,对其他社会群体保持开放。

社会分工的发展,使精英群体成为社会正常运行和发展必不可少的一种社会力量。而且,在某个时期,精英群体的规模是一个常数。这就引申出一个问题:精英群体通过何种途径进行自身的再生产?就此而言,现代社会和传统社会的情形是很不一样的。

在传统社会,精英群体的再生产基本上是在一种封闭的圈子内进行的,通过后代不断地承袭、复制其前辈的途径,通过自我封闭循环的方式来完成自身的再生产。就总体而言,一个人处在何种社会位置不是由其自致性的努力决定的,而

是由其先赋性的因素决定的。比如,在欧洲中世纪,封臣们普遍实行长子继承制。贵族的后代,在继承其先人地产或其他财产的同时,也继承了先人的贵族称号及一切特权。因此,“任何非贵族出身的人,休想爬上贵族的地位”[5]。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较高等级的社会成员与较低等级的社会成员之间,有着一道不可逾越的界限。以先赋性的因素作为划分阶层或排斥他人进入较高阶层的理由,显然是极为不公正的。

在现代社会条件下,精英群体的再生产是通过开放型的途径来进行的。现代社会当中的精英群体呈现出一种开放性的状态。“开放型社会又被称作机会均等的社会,在这种社会里每个人都有机会达到社会等级的最高层。”“在这个社会里,一个阶层向另一个阶层的流动在形式上是不受限制的。”[6] 这种开放状态,从社会阶层结构层面上讲,体现出了公正性;从精英群体层面上讲,则是精英群体自身发展及生命力之所在。

随着现代化和市场经济进程的推进,社会成员的平等和独立意识开始形成,社会流动的规模急速扩大、速率迅速提升,这就消解了以往的等级制社会。以往影响社会成员发展的先赋性因素被消除。取而代之的是,自致性因素成为影响一个人发展前景的最为重要的因素。社会由封闭走向开放。在现代社会,既然作为公民的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有平等的基本权利,那么,一个人只要是具备了某种能力,就应当有机会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实际努力状况得到相应的社会位置。精英群体的再生产是面向全社会来进行的。罗尔斯指出,“那些处在才干和能力的同一水平上、有着使用它们的同样愿望的人,应当有同样的成功前景,不管他们在社会体系中的最初地位是什么,亦即不管他们生来是属于什么样的收入阶层。在社会的所有部分,对每个具有相似动机和禀赋的人来说,都应当有大致平等的教育和成就前景。那些具有同样能力和志向的人的期望,不应当受到他们的社会出身

的影响。”[7]

三、精英群体的扭曲现象

虽然精英群体在现代化进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但需要看到的是,精英群体如果失去必要的制约和限制,则容易出现一些扭曲的情形,从而使社会结构畸形化,并且会损害民众的基本利益。这种扭曲情形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相互间利益结盟化。

精英群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分工明确,边界严格。一旦精英群体之间的边界变得模糊不清,往往就意味着公众利益受到精英群体的侵占。本来,政治精英群体和经济精英群体有着各自不同的分工,政治精英群体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公共物品的管理以及相应规则的制定,负责公共服务的提供,以确保公共物品、公共服务对于全部社会成员效用的完整性和最大化;经济精英群体则主要是从事生产和经营。但是必须看到,这两个群体均有着自身程度不同的利益冲动。如果政治精英群体和经济精英群体都跨过特有的职业边界,进行联盟,那就不可避免地会形成政治精英群体借助公共资源的优势、以种种“寻租”的方式来扩张“自己人”利益的局面,形成经济精英群体通过非市场化的、非竞争的方式使本阶层的资产迅速增值的局面。这两种局面共同造成“金钱政治”、“官商勾结”的现象。这种现象所造成的后果是极为严重的:一方面使原本负责公共管理的政治精英群体失去了“公共”性,另一方面也使经济精英群体失去了真正的“市场”性。于是,整个社会结构便畸形化了。[8]

第二,自我壁垒化和封闭化。

如前所述,在现代社会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精英群体理应呈现出一种开放的状态。但是在现实中精英群体常常会呈现出一种相反的状态,即表现出一种自我壁垒化和封闭化的扭曲状态。这是特有的利益驱动和同质性较强的特点使然。由于精英群体在社会分层体系当中身居较高的位置,因而往往会形成特定利益圈子的意识。共同的利益追求,使得精英群体一旦失去必要的约制,就会演变成利益方面的自我壁垒化和封闭化现象。比如,常见的一种情形是,“一旦被精英集团接受,新成员就开始变得保守起来。维护这个体系以及他们的职位的共同利益使他们团结在一起。当成员对特定问题有不同意见时,他们进行相互调节而不是打乱现存的权力结构。”[9] 同时还应当注意的是,精英群体是同质性较强的一个群体。“权力精英由相似出身和教育背景的人组成,他们的职业生涯和生活方式是类似的,基于他们属于类似的社会类型以及更容易达成共识这一事实,他们的联合有着相同的心理或社会基础。”[1-3] 这也是促成精英群体圈子化进而演变成自我壁垒化和封闭化的一项重要原因。

自我壁垒化和封闭化必然会进一步导致精英群体的排他性,阻碍正常的社会流动,或是扭曲社会流动的渠道;会增大社会的离心倾向和隔离感,对社会团结和社会合作产生十分有害的影响。

第三,膨胀低效化。

如果失去制度和规则的有效制约,精英群体自我膨胀的冲动就会变为现实。客观地看,对于日益复杂的社会经济事务的管理越来越依赖各种技术手段和专业技能。这就使得以精英群体为主的机构有了迅速扩张的借口。更为重要的是,有

时精英群体出于自身的利益考虑,会主动大力扩张相应的机构组织,从而加重了精英群体的膨胀化趋势。比如,“通过设立庞大的官僚职位等级,制造大量直接依赖国家养家糊口的人,国家能够最大限度地确保人们对国家的支持。现代政治经济的发展走向大大地推进了这一趋势。一方面,从国家的角度看,它能够提供大量官僚职位;另一方面,公民对官僚位置有着更为广泛的需求。”[10]

既然精英群体有着膨胀化的可能,那么进一步带来的潜在问题便是,必须相应地突破社会在一定时期内对精英群体人数和规模的“常数”要求,降低精英群体的门槛即入门的职业标准。于是,精英群体的膨胀必然又会造成精英群体的低水准和低效化,这样,从职业分工的角度看,精英群体的膨胀低效化,难以有效履行精英群体本应履行的职业职责。

四、中国现阶段的精英群体

在分析中国现阶段精英群体的基本状况、基本特征及主要问题时,必须将之同中国精英群体所处的历史环境结合起来予以考虑。这里所说的历史条件分为“一般性”的历史条件和“特有”的历史条件。正是“一般性”的和“特有”的历史条件,使得中国现阶段精英群体既具有现代社会“一般”意义上的共同特征,同时也具有许多自身所“特有”的秉性。

在改革开放以前的30年间,中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扼制了现代化进程中正常社会分化(包括职业分化)的出现,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呈现出一种十分不正常的情形。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精英群体的发展难以正常、顺利地展开。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和市场经济进程开始得以有效启动和正常推进。相应地,中国社会的精英群体也开始了正常的发展,逐渐

具有了现代社会当中精英群体所应当具有的“一般性”的特征,并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同别的国家和地区相比,中国现时代“特有”的一些历史条件对于中国精英群体发展有着更不可忽视的影响。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社会所出现的一些“特有”的历史条件值得人们关注。一是对于财富的追求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同这之前的30年相比,人们对于财富的追求由以往的“原罪”走向了合法正当。作为社会成员普遍的基础性的要求,加上对于以往30年近乎禁欲主义的生活方式的反弹,中国社会各个群体对于财富的追求充满了比较强烈的冲动。同时,这一阶段中国的财富呈现出一种迅速积累和扩张的态势。在这样的情形下,处在何种社会经济位置,对于取得何种数量的财富来说便成为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二是新型社会阶层结构的形成与社会利益结构重新分化组合这样两个十分重要的过程在同步进行。适应现代社会和市场经济的需要,中国新型的社会阶层结构正在形成。同时,伴随着改革进程的推进以及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中国的社会利益结构出现了一种大规模甚至是全方位调整的现象。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不同的社会群体在新的社会阶层结构当中占据着何种位置,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在利益结构调整过程中是否处于有利的位置。三是社会正处在规则体系的重建时期。目前中国社会正处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期。这样一个时期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原来的许多规则不管用了,而能够同现代社会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规则体系还没有系统地建立起来。中国目前正处在规则体系的重建时期,社会经济领域在某种意义上缺乏正常的秩序和健全的规则体系,缺乏规范健全的社会利益协调机制。这样,对于一些社会群体来说,实现怎样的利益、获得怎样的位置、达到怎样的目标,往往无章可循,伸缩余地很大,只能靠自身“实力”大小、遵循一些“潜规则”来进行。四是渐进型的现代化模式。由于种种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中国必须采取渐进型的现代化模式。这

一模式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于政府主导性,即必须保持政府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权威性和高效性。[11] 这就意味着政治精英群体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必然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

由上可见,“一般性”和“特有”的历史条件,一方面凸显了中国现阶段精英群体的位置,使之迅速崛起,在现代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使现代社会阶层结构开始趋于正常化,从而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起着引领性的、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强烈的利益冲动、普遍的社会焦虑氛围、规则缺失以及过度依赖政府等原因,容易使中国现阶段的精英群体形成一些特有的问题,出现一些诸如越过职业边界扩张自身利益、侵占民众利益以及自我壁垒化的现象,从而不同程度地造成社会阶层结构的畸形化,有碍于社会阶层之间的良性互动,并对现代化和市场经济的整体发展进程产生明显的负面效应。

【参考文献】

[1] [美]查尔斯·赖特·米尔斯.权力精英[M].王崑,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1~2[-1],7[-2],19[-3].

[2] [意]加塔诺·莫斯卡.统治阶级[M].贾鹤鹏,译.上海:译林出版社,2002:504.

[3] [意]V·帕累托.普通社会学纲要[M].田时纲,译.上海:三联书店,2001:298.

[4] [美]丹尼尔·贝尔.意识形态的终结[M].张国清,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400~401.

[5] [美]汤普逊.中世纪经济社会史:下册[M].耿淡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335.

[6] [俄]弗·依·多博林科夫,等.社会学[M].张树华,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192.

[7] [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68~69.

[8] 吴忠民.形成社会阶层之间的良性互动——社会分层中的公正规则初探[J].东岳论丛,2005,(1).

[9] [美]迈克尔·罗斯金,等.政治科学(第6版)[M].林震,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85.

[10] [德]罗伯特·米歇尔斯.寡头统治铁律[M].任军锋,等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158.

[11] 吴忠民.渐进模式与有效发展——中国现代化研究[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9:220~232.^NU1

第三节城市绿地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第三节城市绿地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一、植物群落结构相关概念 1、自然植物群落与人工植物群落 植物群落指在某一地段内全部植物在时空分布上的综合,在一定的生境条件下,具有相对的种类组成与数量比例和特定的结构与外貌,发挥着一定的功能。植物群落按照其形成可分为自然植物群落和人工植物群落。自然植物群落指植物在长期的历史发育过程中自然形成的群落。人工植物群落是指通过人为干涉,按照人们意愿与功能需求,在模拟与借鉴自然植物群落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对植物进行选择、配置、营造与管理而形成的植物群落,城市绿地植物群落是人工植物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著名学者王伯荪将城市植被定义为城市里覆盖的生活植物,是完全不同于自然植被的特点、性质以及生境的植物群落。通过概念的解析,城市绿地植物群落与自然植物群落两者之间的异同在于:首先,植物群落所处生境不同;“城市”为人工植物群落限定了范畴,是以城市环境为背景,伴随着城市发展而形成的具有人工化典型特征的群落。所涉及的城市环境包含有城市的建筑,小气候、地形、土壤等综合因素,这些都有别于自然植物群落所具有的特征。其次,植物群落生长发育过程存在一定差异;城市绿地植物群落多是出自多元化的功能与服务等方面考虑,按照人们意愿进行的植物配置,人为选择决定了植物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 2、植物种植设计与植物群落结构 植物种植设计,与之含义相近的概念有植物配置、植物造景、植物景观设计。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植物种植设计:从美学角度出发,植物种植设计是

利用不同种类的植物来营造景观空间,使其充分发挥植物群落或个体的形态、色彩、线条等方面的自然美。从生态学角度出发,植物种植设计是依据立地条件与植物自身的生长规律而营造的植物群落,使其满足植物最佳生长状态所需的环境资源,从而很好地发挥生态效益与服务功能以达到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从行为心理学角度出发,植物种植设计是通过植物的巧妙组合来满足城市中的人们不同的生理与心理方面的需求。由此可见,植物种植设计是满足不同功能需求的不同植物种类在空间上的布置。植物种植设计是城市绿地植物群落结构形成的前提,绿地类型、功能以及种植设计形式的不同,都将会引起城市绿地植物群落结构的异同。群落结构指某个等级或尺度(种群、群落)的生态系统中不同性状与大小的组成单元在空间上的分布与排列。植物群落结构体现了群落内个体间的空间分布格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群落中个体在数量上的聚集程度,如密度、多度、尺度等;第二,群落中个体在空间上的组合关系,如水平分布与垂直结构等;第三,群落中个体在形态上的分化程度,如胸径、冠幅、树高等。此外,植物群落历经长时间的进化与演替,形成了相对稳定具有一定逻辑关系的结构与形态。因此,植物群落结构是不同生态学过程在不同时间与空间尺度上综合作用的结果。 二、植物群落各组件结构特征与属性 1、冠层结构特征 植物的生长发育与树冠有着密切联系,树冠不仅对太阳能等资源的分配起到关键作用,还对林下植物群落的组成及生长变化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作为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树冠的形态、尺度以及健康状况与否对植物活力及生产力起到关键作用。植物群落中不同植物种类所组成的冠层结构在植物群落结

高中生物 2.2.1《群落的基本特征与结构》学案2 中图版必修3

高中生物 2.2.1《群落的基本特征与结构》学 案2 中图版必修3 一、学习目标: 1、识别群落,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2、分析群落的物种组成,区别不同的群落。 3、举例说出一个群落中不同生物种群间的种间关系。 4、说出群落的空间结构。 5、尝试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二、知识结构: 一、概念同一内聚集在一定中各种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 二、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有:群落的组成、群落中各生物的种间关系、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的等,这些也就构成了群落的结构。 三、群落的物种组成例题分析:右图表示从南极(90oS)经过赤道(0o)到北极(90oN)纬度梯度上群落中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趋向。试分析说明: 1、从极地向热带推移,群落中物种是怎样变化的?这表明某地区群落物种的多少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

2、①从分子水平看,物种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②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看,物种具有多样性,是由于的结果。 3、试推断随海拔高度的增加,群落中物种数量变化的趋向是什么? 4、上述示例表明,环境因素影响种群的丰富度,什么是丰富度? 5、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主要特征,你能从物种组成上说出我国新疆北部森林和南方森林的主要差别吗?物种的丰富度: 四、种间关系资料分析:提出问题: 1、如何解释资料1中出现的实验结果? 2、分析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的波动情况,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3、如何据图形判断捕食、竞争的关系?规律又有哪些? 1、捕食 2、竞争 3、寄生 4、互利共生 五、群落的空间结构 1、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的现象。 2、水平结构

信息的主要特征

1.1《信息的主要特征》教案 一、教材分析 《信息及其特征》是沪科技出版的《信息技术》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是高中的第一节信息技术课。这部分的内容主要介绍了信息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其表现形式是丰富多彩的,另外还介绍了信息的基本特征。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信息的重要性并掌握其基本特征。这节课的效果如何,对今后的信息技术教学的影响是很大的。 二、学生分析 学生刚从初中升入高中,面对的是全新的学习环境,其学习的积极性会很高。在初中时,学生已经简单的学习过一些有关信息方面的知识,但是还没有形成系统的信息观。因此,学生的这部分经历可作为新的内容的落脚点。步入高中的学生,其思维方式更加倾向于理性思维,因此在教学方法上要更加地注重引导,避免过多的直白呈现,讨论法、案例分析、基于问题学习法、探究性学习、协作学习等学习策略会更加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学生。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能够列举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信息。 ②能够举例说明信息的基本特征,如普遍性,依附性,共享性,时效性,真伪性和价值相对性。 2.过程与方法 ①能从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 ②能够初步掌握在活动中开展小组合作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够感受信息的各种特征,体验信息和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 四、教学重点信息特征的认识 五、教学难点掌握信息的含义 六、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七、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幻灯片播放,让大家讨论,我们身边有哪些信息?并从讨论中引出新课的内容。 学生活动:三人一组分小组讨论,小组派代表回答讨论结果。

2.2.1群落的基本特征与结构同步测试中图版必修三(1)

2.2.1群落的基本特征与结构同步测试中图版必修三 、选择题 1 ?生物兴趣小组为了调查两个河口水域的水母类动物类群(甲、乙)的种类组成及其数量特征,使用浮游生物捕捞网(网口内径50 cm,网身长145 cm,网目孑L 径0.169 mm)各随机取样3次,调查结果如表(单位:个): 物种1物种 2 物种 3 物种 4 物种 5 物种 6 物种 7 物种 8 物种 9 物种 10 甲类群样本155100151204202110样本252300231304102212样本344200201503902011 乙类群 样本13340124001025111522 样本23560104101230142721 样本33350183501125121619 F列关于甲、乙两个类群之间物种丰富度和种群密度的比较,正确的是 A、甲类群的丰富度大,物种2的种群密度小 B、甲类群的丰富度小,物种4的种群密度大 C、乙类群的丰富度大,物种7的种群密度小 D、乙类群的丰富度小,物种10的种群密度大 解析:本题考查有关群落中的物种丰富度和种群密度大小的比较。物种丰富度定 义是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所以甲类群的丰富度小,乙类群的丰富度大;种群密度是指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所以乙类群中的物种7种群密度相对甲类群中的来说较小。甲 类群中的物种4的种群密度相对乙类群中的较小。所以C选项正确 答案:C 2?某海洋生态系统中的甲、乙、丙和丁四个物种, 其种群大 小与海水深度的关系如图。根据图中信息,下列叙述正确 的是() A?甲物种的种群大小与海水深度呈正相关,与丙物种的竞争最为激烈

信息的含义和信息的基本特征

目标 1、记住信息技术的基本含义和特征 2、信息技术的有关应用 复习: 1、电子计算机的历史按元件不同分为四代,第四代是() A.电子管 B.晶体管 C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D.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2、现代社会中,人们把称为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A. 物质、能量、知识 B. 信息、物质、能量 C. 财富、能量、知识 D. 精神、物质、知识 尝试: (1)具有共享性、载体依附性、价值相对性、时效性等特征。 A . 信息技术 B. 信息 C. 信息素养 D. 电脑 (2)信息的表现形式:信息载体就是承载信息的媒介物。 (3)天气预报、市场信息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这体现了信息的。 A. 载体的依附性 B. 时效性 C. 共享性 D. 必要性(4)下列不属于信息的是。 A. 收到的手机短信息 B.广播里播放的天气预报 C. 存有照片的数码相机 D.电视里播放的汽车降价消息 (5)信息的概念:用语言、文字、符号、情景、图像、声音等所表示的内容统称为信息。 信息的特征:对载体的依附性、共享性、时效性、价值相对性。 3、什么是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信息的获取、加工、存储、传递和利用等有关的技术都称为信息技术。 4、信息技术中的核心技术: 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 (控制技术)和感测技术(传感技术)。 5、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人类经历的五次信息技术革命依次为:语言的使用;文字的使用;印刷技术的应用;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使用和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及其与通信技术的结合。 巩固: (1)现在我们常常听人家说到(或在报纸电视上也看到)IT行业各种各样的消息。那么这里所提到的“IT”指的是()。 A.信息 B.信息技术 C.通信技术 D.感测技术

群落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群落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群落生态学(community ecology)是研究生物群落与环境相互关系及其规律的学科,是生态学的一个重要分之科学。 一.群落的概念 (一)群落的定义 群落(生物群落,biotic community)棗指一定时间内居住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生物种群的集合。它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各个物种的种群,共同组成生态系统中有生命的部分。生物群落=植物群落+ 动物群落+ 微生物群落 生物群落上述的三个部分,从目前来看,植物群落学研究得最多,也最深入,群落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多半是在植物群落学研究中获得的。植物群落学(phytocoenology)也叫地植物学(geobotany)、植物社会学(phytosociology)或植被生态学(ecology of vegetation),它主要研究植物群落的结构、功能、形成、发展以及与所处环境的相互关系。目前已形成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动物群落学的研究较植物群落困难,起步也相对较晚,但对近代群落生态学作出重要贡献的一些原理,如中度干扰说对形成群落结构的意义,竞争压力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形成群落结构和功能基础的物种之间的相互关系等许多重要生态学原理,多数是由动物学家研究开始,并与动物群落学的进展分不开。最有效的群落生态学研究,应该是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群落的有机结合。 (二)群落的性质 关于群落的性质,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两种对立的观点。争论的焦点在于群落到底是一个有组织的系统,还是一个纯自然的个体集合。 ①"有机体"学派认为:沿着环境梯度或连续环境的群落组成了一种不连续的变化,因此生物群落是间断分开的。法国的Braun-Blanquet、美国的Clements和英国的Tansley等支持上述观点。 ②"个体"学派则认为:在连续环境下的群落组成是逐渐变化的,因而不同群落类型只能是任意认定的。前苏联的Ramensky、美国Gleason的和法国的Lenoble等支持上述观点。 虽然现代生态学的研究,群落存既在着连续性的一面,也有间断性的一面。如果采取生境梯度的分析的方法,即排序的方法来研究连续群变化,虽然在不少情况下,表明群落并不是分离的、有明显边界的实体,而是在空间和时间上连续的一个系列。但事实上,如果排序的结果构成若干点集的话,则可达到群落分类的目的;如果分类允许重叠的话,则又可反映群落的连续性。这一事实反映了群落的连续性和间断性之间并不一定要相互排斥,关键在于研究者从什么角度和尺度看待这个问题。 (三)群落与生态系统 群落和生态系统究竟是生态学中两个不同层次的研究对象,还是同一层次的研究对象。这个问题,目前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大多数学者认为应该把两者分开来讨论,如Odum (1983)和Smith(1980)等人,但也有不少学者把它们作为同一个问题来讨论,如Kreb (1985)和Whittaker(1970)等。 但我们认为,群落和生态系统这两个概念是有明显区别的,各具独立含义。群落是指多种生物种群有机结合的整体,而生态系统的概念是包括群落和无机环境。生态系统强调的是功

信息的基本特征及信息技术的概念

第2课时信息的基本特征及信息技术的概念、发展教学目标:1、信息的基本特征 2、信息技术的概念 3、信息技术的发展 教学重点:信息的基本特征;列举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教学难点: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学生应当明确信息技术包含的是哪些具体的内容。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地点:多媒体计算机室 教学过程:

克的镭是美国总统将公众捐献给她的,第三克镭是居里夫人想在波兰建立镭研究所,用于治疗癌症的时候,美国公众再次献给她的。这三克镭充分地体现了一位科学家的伟大人格。3、特征三:依附性和可处理性。 依附性:红绿灯、光盘。 话筒内有一堆碳粉,碳粉内埋一导线,碳粉盖一张膜。同样,当你对话筒大喊大叫时,膜对碳粉造成忽紧忽松的压力,碳粉之间时紧时松,引起其电阻的大小变化,最终忽大忽小的电流传到对话的听筒。听筒内有一电磁铁随电脑大小而磁性不同,它对埋有金属丝薄膜时吸时放,薄膜便发岀了你的声音。 你我都已经永远地失去了发明的电唱机或电话的机会了??…伟大的先驱们是那么 的聪明,懂得将一种不便于存储,不便于传播的信号转换为另一种便于存储,便于 传播的信号,从而有了伟大的发明。 电脑(计算机)要管理各种信息,首先它必须能存储,传载这些信息,所以,在这一点上,它的本质和电唱机或电话没有区别,必须实现各种信息以某种方法,转换 为另一种信息。 这就是计算机的第一条本质原理:将各类信息以某种信号进行存储。数字信号与二 进制。 可处理性:拍摄。拍摄岀来的视频要通过后期的编辑才有更好的效果。比如说夜宴”英雄”功夫”等影片。 4、特征四:价值相对性。 信息是否有价值是因人而异的。比如说,老师现在所说的东西,有的人觉得老师说得很好,这说明信息是有价值的。但也有人会觉得我说的东西全都是废话,这说明 我的信息是没有价值的。例如读书以明理”,这是说明信息可以让你有知识,能知道一些道理,所以知识”是有价值的。 在中国古代,对价值相对性利用得最充分、最巧妙的,可能应该首推春秋末期 郑国的邓析了。邓析是名家学派的先驱,善于辩说,是当时著名的讼师。史载他专门教给人怎么打官司,能把是”说成非”也能把非E”说成是”职业类似今天的 收费律师。《吕氏春秋离谓》记有他的一个典型事例:有一年,流经郑国的洧河发大水,有个富翁失足落水淹死了,尸体被一个人发现捞了上来。富翁家里人听到后,提岀花钱赎回尸体。打捞者了解到死者家里很有钱,就把价码要得很高。双方 讨价还价,相持不下。富翁家人便找邓析帮助出主意。邓析说:你不要着急,也 不要给他那么多钱。因为他捞上来的是一具尸体,除了你们家,谁也不会花钱去买尸体。尸体又不能长期存放,他没办法了就不能不把价码降低。”那位打捞者听到 这个信儿以后,心里十分着急,也去求邓析帮助。邓析也给他岀主意说:你别着急,安心等着富翁家人来高价买尸体吧。别人虽然不会花钱来买,但是他们家一定 要把尸体买回去,因为死者是他的家长。” 邓析的论说实际上揭示了尸体对不同主体的价值差异。 关于信息相对性的论述,有一篇文章很好,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点击以下网址去浏览: https://www.360docs.net/doc/8115990010.html,.en/p/2004-09-07/80192.html 5、特征五:时效性。 最简单的例子是:通知。中了南粤风采500万,但超过30天不去领取,500万 就不是你的了。红灯停,绿灯行” 6、特征六:真伪性。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特别在网络上,注意不要轻易相信网恋。

信息及基本特征

信息及基本特征 信息及基本特征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对信息的概念有基本的认识,明确信息的一般性特征。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命题讨论,理解信息的含义和特征。 2(发现日常生活、学习中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并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信息特征的认识,知道信息交换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元素 行为与创新 加深对信息和信息技术的理解,关注与日常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信息技术的新发展,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其他学科的学习。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信息的概念;信息的特征。 难点:信息的特征。 三、教学背景分析 “任务驱动”是给学生下达一个具体任务,新知识隐含在任务之中。学生通过对所提出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而实现对一所学知识的建构[1]。同时,整合多种知识和技能的任务是复杂的、非良构的,单靠学习者个别化学习方式是无法完成任务的,而协作学习方式就可以达到这种学习目标。因为协作学习是一种既适合于教师主导作用的

发挥,又适合于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发现的教学策略。协作学习被看作是为多个学习者提供对同一问题用多种不同观点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综合的机会,这种机会将对问题的深化理解、知识的掌握运用和能力的训练提高大有裨益[2]。基于任务驱动的协作学习将知识隐含于任务之中,通过任务的完成来达到学习目标,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和运用[3]。 “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具有明显的时代发展性特点的课程。“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提出了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学习途径,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在信息技术课中体现“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的信息处理“任务”的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目前,“任务驱动”教学法已经形成了“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可以说,我们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和信息打交道,通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信息的定义及特征。 四、教学方法研究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知识性和技能性相结合的学科,书中的知识点几乎都可以转化为计算机操作,但是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未必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实际操作中,所以,采用“任务驱动”法能有效的给学生施加任务的“负担”,让学生能积极的投入,积极的思考和操作,直至完成任务。 五、教学设计说明

成人高考2017生态学基础讲义:种群及其基本特征

成人高考2017生态学基础讲义:种群及其 基本特征 种群及其基本特征 1、名词 种群内分布型年龄结构年龄金字塔K因子分析内禀增长率环境容纳量阿利(氏)规律集合种群 建筑学结构:植物重复出现的构件的空间排列,称为建筑学结构。动态生命表:根据对同年出生的所有个体存活数目进行动态监察的资料而编制的生命表,又称同生群生命表、特定年龄生命表。 静态生命表:根据某一特定时间对种群作一个年龄结构调查,并根据结果而编制的生命表。又称特定时间生命表。 生态入侵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该生物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地扩展,这种过程称为生态入侵。 2、问答题 (1)自然种群的三个基本特性是什么? (2)种群粗密度和生态密度有何不同? (3)如何用标志重捕法测定种群密度? (4)简述种群分布类型及其检验方法。 (5)影响种群密度的基本参数有哪些? (6)年龄锥体的基本类型及各自的特征。 (7)试论Logistic(逻辑斯谛)种群增长模型中各参数的生物学意义及五

个时期增长点。 (8)逻辑斯谛方程的五个时期? (9)种群的年龄金字塔有哪几种基本类型?各个类型的特点如何? 答:Ⅰ增长型种群:年龄锥体呈典型金字塔形,基部宽、顶部狭,表示种群中有大量幼体,而老年个体较小。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是迅速增长的种群。例:孟加拉国、非洲等。 Ⅱ稳定型种群:年龄锥体形状和老、中、幼比例介于1、3两类之间。出生率与死亡率大致相平衡,种群稳定。例:西班牙等。钟型。Ⅲ下降型种群:锥体基部比较狭、而顶部比较宽。种群中幼体比例减少而老体比例增大,种群的死亡率大于出生率。例:俄罗斯

信息及其基本特征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1.1信息及其基本特征 感觉剥夺实验 感觉剥夺是指将志愿者和外界环境刺激高度隔绝的特殊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各种感觉器官接收不到任何信息。 实验中受试者在感觉剥夺试验七天后,出现了经典的病理心理现象:①出现错觉、幻觉,感知综合障碍及继发性情绪行为障碍;②对刺激过敏,紧张焦虑,情绪不稳;③思维迟钝;④暗示性增高;⑤体诉多,各种神经症症状;另外,美国心理学者的“感觉剥夺试验”,也说明一个人在被剥夺感觉后,会产生难以忍受的痛苦,各种心理功能将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经过一天以上的时间才能逐渐恢复正常。 信息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与基本需求 信息案例 蜜蜂跳8字舞-------向同伴通报蜜源的远近和方向 你的表情出卖了你的心--- --- 什么是信息 ?随着社会的进化,信息已经成为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3大基本要素之一:物质、能量、信息。这3种要素对人类社会都是不可缺少的,但其影响各不相同。关于这种影响,科学家是这样表达的: (1)缺少物质的世界是空虚的世界; (2)缺少能量的世界是死寂的世界; (3)缺少信息的世界是混乱的世界。 ◆信息是指数据、信号、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 ◆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和关于事物运动状态的描述。 ◆信息论的奠基人之一香农提出: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的东西”。 ◆控制论的奠基人维纳指出:“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专门指出了信息是区别于物质与能 量的第三类资源。 信息是用语言、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声音、情景、表情、状态等方式传递的内容。

信息的基本特征 ◆传递性和可共享性 ◆依附性和可处理性 ◆价值相对性 ◆时效性 ◆真伪性 传递性和可共享性 ◆萧伯纳名言:“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一下,我们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但你有一种思想, 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一下,我们就都有了两种思想,甚至更多。” ◆通过卫星信号,我们可以安座在家中观看NBA的精彩比赛 ◆一传十,十传百 ◆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 ◆互联网上的各种社区和论坛 依附性:信息的表示、传播、存储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载体就是承载信息的事物。语言、文字、声音、图像以及纸张、胶片、磁带、磁盘、光盘等,甚至人的大脑,都是信息的载体。 可处理性:经过加工处理特别是人的分析、综合、提炼,是信息具有更高的使用价值 超市老板敏锐地从计算机自动收款系统的统计数据中发现,啤酒与尿布的销售量同时增长,于是改变销售策略,结果销售量大增。 共享性: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同一件事情,每个人可能会有不一样的看法。 价值相对性:某一信息在某一方面或某个领域比较有使用价值对事物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因时因人而异 信息的时效性, 有长与短之分,是信息的使用价值表现之一 过期了!!! ?真伪性:手机短信:恭喜您,上海天地公司为庆祝成立2周年,特举办抽奖活动。您中了8万元大奖,请立即汇款500元手续费到我公司,一周内就可以将钱送到您手上。 地址:…

1信息的基本特征

1.1.2 信息的基本特征 教学目标:1、通过课本案例分析信息一般具有哪些特点 2、掌握并了解信息的基本特征 3、了解信息的基本特征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具有哪些影响 教学重点:1、信息的基本特征的了解 2、信息的基本特征在人类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影响分析 教学难点:1、信息的基本特征的了解 2、信息的基本特征在人类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影响分析 课型:新授理论课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交流中,我们会通过各种渠道收获到许多形形色色的消息,而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认识到,这些消息呢在信息技术中我们称它们为信息,那么这些信息都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呢?它们又具有一些什么样的特征呢?本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下 二、新课讲授 (一)案例分析:书本P5 请同学们打开书本,看到书本的第5 页,我们一起来看几个书本案例:案例一:通过卫星电视,世界各地的人们足不出户就能观赏到精彩纷呈的奥运会节目;思考,世界各地的人们为什么能够足不出户收看奥运会节目,这体现了信息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解答:世界各地的人们能够足不出户的观看奥运会节目,是通过卫星电视的转播,说明了信息能够通过相关的载体传递到对应的位置,这说明了信息具有传递性的作用。 案例二:某公司为了提高销售人员的推销策略和销售技巧,希望业务人员能够把各自在销售实践中的经验和技巧贡献出来让大家分享,便特别设立了每季度一次的销售方案评奖。每个销售人员都拿出自己的得意之作参加评奖。公司最后把所有的方案汇集起来装订成册,发给大家学习参考。几个回合下来,这个公司各大区的销售就取得了突

飞猛进的发展,公司也形成了很好的学习和探讨业务风气;思考,这个案例体现了信息什么样的特征?(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解答:将销售技巧装订成册然后大家分享提高,这说明了销售技巧这一信息是可以通过载体相互共享的,这体现了信息具有共享性的特征。 案例三:国外某家超市的计算机自动收款系统显示,感恩节前后啤酒与尿布的销售量要比平日多。超市老板一分析,原来是家庭主妇多在这几天出去逛街,留下男人在家看孩子,男人一边照看孩子一边观看足球一边喝啤酒,致使啤酒与尿布的需求量大增。于是这家商场干脆把啤酒与尿布摆在一起,让顾客顺手就能拿到,大大促进销售;思考,这个案例体现了信息的什么特征?(学生思考回答)教师解答:超市老板根据啤酒和尿布的感恩节前后的销售量分析得到结论,男人喜欢一边照看孩子一边观看足球一边喝啤酒,根据这一信息进行了产品位置的摆放,大大促进了销售,这说明信息是可以进行利用的,体现了信息的依附性和可处理性。 案例四:李明很喜欢下象棋。一天他在网上看到一则有关“象棋比赛”的通知,可是赛事早已经结束,他后悔没有及时上网知道这个消息;思考,这个案例体现了信息的什么特征?(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分析:有这个象棋比赛的消息,但时间已经结束了,那么这个消息的意义也就不存在了,这说明了信息有他的时效性。 案例五:《三国演义》的“赤壁之战”中,周瑜用计令前来劝降的蒋干盗得假冒曹操水军都督蔡瑁、张允写给周瑜的降书,曹操批阅此书,即将两人斩首示众,致使曹军损失了通宵水性的将领;曹操还听信庞统的计谋,将船首尾相连,结果被前来诈降的黄盖用载满燃烧物的小船攻入,落个“火烧三军命尽丧” 的悲惨局面;这个案例有说明了信息的什么特征?(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分析:在《三国演义》的这两个事例中,曹操都是获得了相关的信息后而导致了他的溃败,这说明他所获得的信息并不是真实的信息,所以这体现了信息的真伪性。 我们利用5 个书本案例简单的了解了信息的相关特征,那么,信息的基本特征都有哪些呢,我们一起来看下。 (二)信息基本重要特征讲解 1、传递性: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利用各种媒介载体进行信息传播 2、共享性:信息作为一种资源,通过交流可以在不同的个体或群体间共享。

种群的数量特征及其关系

种群的数量特征及其关系 1. 种群密度(1)概念: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 (2)调查方法: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 2. 出生率、死亡率(1)概念: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或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 (2)意义: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 3. 迁入率、迁出率 (1)概念: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2)意义: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因素。 4. 年龄组成(1)概念: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 (2)类型: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 (3)意义:可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5. 性别比例: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 要点探究 1. 探究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 观察下图中种群各特征的关系,回答相关问题。 (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2)出生率和死亡率及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 (3)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不直接决定种群密度,但能够预测和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 (4)除以上条件外,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都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化。 2.探究两种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的不同点 比较 项目 样方法 标志重捕法 调查 对象 植物或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 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调查 程序 注意 事项 ①随机取样 ②样方大小适中 ③样方数量不宜太少 ④宜选用双子叶植物 ①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在重捕时被捕获的概率相同 ②调查期间没有大规模迁入和迁出,没有外界的强烈干扰 易错警示 与种群特征有关的4个易错点 (1)年龄组成并不决定种群密度的变化。年龄组成只是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但该趋势不一定能够实现,还要看影响种群密度变化的其他因素,如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

必修3:群落的基本特征与结构(中图

第一节群落的基本特征与结构 一、教学目标 1.识别群落,说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2.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3.尝试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群落的结构特征。 2.教学难点 从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角度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三、板书设计: 一、群落概念 二、基本特征 三、群落的结构 1、水平结构 2、垂直结构 四、教学过程: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认识:在种群水平上的研究对象是同一物种的生物集合体,而群落水平上研究的是不同物种的生物集合体。群落是从比种群层次更高、范围更广的角度来研究生物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由此引出在群落水平上科学家要研究哪些问题。

利用“问题探讨”中的素材,通过一些事例,进一步说明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一些问题,并且通过剖析池塘生物群落,引出群落结构的话题。在进行这些内容的教学时,应联系具体的事例,并尽可能让学生自己比较、归纳和总结,避免教师直接“下定义,举例子”的教学方法。 关于“群落的物种组成”的教学,主要让学生认识到:(1)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例如,我国新疆北部的森林,主要是由常绿针叶树种组成,而南方许多森林的主要树种是阔叶乔木;(2)不同群落间,种群数量和种群中个体数量差别很大。例如,在热带森林的生物群落中,植物种群数以万计,无脊椎动物种群以10万计,脊椎动物种群以千计。但是,在冻原和荒漠的生物群落中,种群数量要少得多。 认识一个群落的物种组成,首先,要调查该群落分别有多少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列出它们的名录。其次,还要进一步搞清群落中各种群的相对数量和比例。在生态学上,描述一个群落中种群数量的多少是用丰富度来表示。 在学习完这些内容之后,学生对群落的概念、群落水平上要研究的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 这时,可以有两种教学策略:一是先进行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然后再回到正文学习种间关系、群落的空间结构等内容;二是按照教材顺序进行教学,将探究活动安排在本节结束时进行。从贯穿、突出科学方法教学的角度,我们提倡运用前一种教学策略。 探究的教学策略见下文。 关于“种间关系”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分析教材中提供的资料,然后教师进行归纳总结。资料1比较直观,大多数学生能够解释实验结果。但要提醒学生的是,竞争不仅是对食物的相互争夺,还包括对资源和空间的相互争夺。例如,水稻和稻田中的稗草之间争夺阳光、养料和水分,小家鼠和褐家鼠争夺居住空间和食物等。资料2比较复杂,大多数学生可能一时难以看懂图中的意思,教师应作必要的说明。此外,还应指出,捕食者与猎物的关系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在自然界中,捕食者种群将猎物种群捕食殆尽的事例是很少的,

植物群落的外貌和结构

第一节植物群落的外貌和结构 一、生活型组成特征 人们观察和区别植物群落时,首先关注的是群落中占优势的生活型,正是它赋予该群落一定的外貌形象,如森林、草原、荒漠等。 植物群落生活型的组成特征是当地各类植物与外界环境长期适应的反映。研究表明,一个域的典型植被,均有一定的生活型谱(表4-1),而且一定的植被类型,一般都以某一两种生活型为主,各拥有较丰富的植物种类。 表4-1 不同群落类型的生活型谱 热带和亚热带湿润森林均以高位芽植物占优势,如对高位芽植物作进一步划分即可比较出差异。 对每一群落,均可作叶级的分析,并作出叶级谱。不同植被类型的叶级谱都有一定的规律性,即往往以某一叶级占优势,并以此与其他类型相区别(表4-2)。叶面积的大小,与气候带有某种相关性。在热带地区,大叶的比例最高,随着逐渐离开赤道,叶面积较小的类型亦渐增多,而大叶的比例逐渐减少。 表4-2 不同群落类型叶级的比较 表4-3 贝加尔针茅草原生物学类群与生态类群综合分析表 (据植被,1985,简化) 对生活型与生态类群组成的综合分析,能够更好地反映群落与所处环境的关系。对贝加尔针茅(Stipa baicalensis)草原作此类分析(植被,1985)可显示出它的群落重要属性,即中旱生和旱中生的杂类草(双子叶植物)占有很大比重,也表明它的所在地环境并非十分干旱。 以上只涉及生活型所含种数的多少,进一步分析还需考虑它们在群落中的各种数量特征,才能判别其所起的作用。

二、植物群落的空间结构和植物环境 群落中的各种植物,在群落占据一定的生存空间,而全部植物(按所属生活型)的分布状况,构成了植物群落垂直的和水平的结构,并将原有生境改变为特殊的群落部环境(植物环境)。 (一)垂直结构 大多数的群落都有高度上的分化或成层现象,这是群落中各植物间及植物和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特殊形式。无论是木本群落或是草本群落,都可看到垂直分化。 在森林群落,不同种类植物的植冠(叶层)分布在不同的或是相同的高度围,它们在群落沿着垂直高度的梯度及光照强度的梯度,占有不同的位置。根据它们垂直高度,可划分出一定的层次。在森林中,一般划分出乔木层,林下的灌木层、草本层以及地被层(贴地的苔藓地衣)。这种层的分化是群落对环境条件适应的一种表现。然而在自然界,情况并不是那样简单,就乔木层而言,也不是所有乔木都长到一个几乎接近的高度。在热带雨林里,乔木层的垂直高度,可以达到30—40m或更高,一般可分出三个亚层,但是由于乔木层组成复杂,高矮参差不齐,层的界限并不是一般目测能分辨出来的。还有不少灌木也能发育成幼树状态,因而往往与小乔木交错生长在近似的高度,这样就会产生乔木亚层和灌木层的重叠。 除上述基本层次外,藤本植物和附生、寄生植物,攀援或附着在不同植物的不同高度,往往在整个群落的垂直高度都有分布,因而并不形成一个层次。这类植物称之为层间植物。层间植物种类和数量的多少,是和热量、温度的大小密切有关的。例如在我国的岛和滇南的森林中,藤本植物种类繁多,生长奇特,它们的枝叶花果常伸到高达20—30m的林冠层中,下部的藤茎又粗又壮,在这种森林里几乎没有一株树木可幸免于它们的干扰。 群落特别是森林群落的分层现象与光照强度密切相关。一个群落中的光照强度,总是随着高度的下降而逐渐减弱,这主要是部分光被上层的有机体所吸收或反射。形成林冠最上层的树木是受到全光照照射的,上层树冠的枝叶可以吸收和散射一半以上的光能。在乔木的下层,是利用残余光的小树。下层的灌木层,大约利用全光照的10%,而草本层仅利用了1—5%的全光照,以维持本身的生长,最后是得到极微弱光照的苔藓地衣层。由此可见,森林的垂直结构包含一种适应光强梯度的生活型梯度——几层乔木、灌木、草本植物以及地表的苔藓。

1.1信息及其特征教案

1.1《信息及其特征》教案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第一节信息及其特征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所讲内容为教育科学出版社《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第一节“信息及其特征”。本节课是高中阶段信息技术学习的开始,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本课程学习的内容,清楚要求学生理解信息的概念,掌握信息的基本特征,明确信息的多样性。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引导学生在讨论信息特征的过程中认识到信息应用的价值,为将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本节课的地位十分重要。 (二)教学对象分析 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对信息这一概念已具有初步的认识,但对信息的基本特征还未能很好的理解,本课程通过演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图片及生活中的例子的形式以及小游戏来掌握本节课的内容,把信息这个概念与其特征尽量由浅入深讲授,结合例子理解,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中理解。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深入理解信息的概念。 2.掌握信息的基本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 1.以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来对信息及它特征是说明;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2.培养学生对待事物的判断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信息的含义。 2.信息的基本特征。 (二)教学难点 1.信息的含义。 2.理解信息的基本特征。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初中信息技术的回顾,引入高中信息技术的整体架构介绍,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的学分认定等相关信息简介。 2、讲授新课 一、丰富多彩的信息 老:请同学们学习课本第2面导学部分, 小结:所以,请看课本第二页第二部分内容,并用笔画起来,信息既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不可或缺。 参看课本第二页图片案例,请同学回答第3页的实践部分问题。 总结:所以说,不管是来自人自身还是自然界,都包含了很多丰富多彩的信息,你说,我

《信息的基本特征》说课稿

《信息的基本特征》说课稿 学校建平县第二高级中学 说课教师池亚彬 说课科目信息技术 2011年11月

《信息的基本特征》说课稿 各位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要为大家展示的是《信息的基本特征》一课,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介绍: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为广东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一章第一节内容,主要介绍了信息的特征。信息的特征对于学生理解信息,解释信息有重要的意义,教学过程应该让学生结合生活举出例子,认识和体验到生活中的信息的基本特征。 2、学习目标(针对这一节课我设置了如下三位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信息的基本特征。 2.能够能过生活的实例来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 过程与方法 学生能从生活中发现并准确把握准确有价值的信息;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分析、归纳、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的能力,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理解信息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在信息活动中与他人协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培养其信息素养。 3、学习重、难点 重点:学生理解信息的基本特征。 难点:学生不易理解的信息的依附性和可处理性、价值相对性。 (通过从实际生活出发讲解来突出) 下面,为了讲清重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二、说教法 1、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1)多媒体网络教室。 2)教学演示课件。

3)有关信息特征的案例 2、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对教材的处理 通过游戏引入教学,吸引学生注意,激起学生兴趣。案例分析,激发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 2)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 采用分析、引导与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力求在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完成本课教学。 三、说学法 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比交给他们知识更重要。 1、学生特点分析:本节是信息技术的第一课,教学对象为高一新生,他们的信息技术的基础、对信息技术的理解能力都存在差异,学生的信息技术的基础情况也不确定。另外本节课,纯粹是知识与概念,没有实际操作的内容。所以,必须提高课堂的气氛。可以通过在课堂上做些小游戏,也可以通过增加学生感兴趣的案例,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参与课堂活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这一门学科的兴趣,同时可以从中了解学生的信息技术的知识基础、能力基础与对这门学科的兴趣度等。 2、在教学过程中,我会结合教材,多收集案例,帮助学生从感性上理解信息的基本特征。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思考问题。 3、我会在课堂上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组织学生活动。 最后我来具体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四、说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游戏导入(引出问题,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你来比划我来猜”小游戏来引入本课。 (设计意图:本节课纯粹是知识与概念没有实际操作,所以通过游戏引入,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进入角色。) 2、案例分析,表述特征 通过具体的案例,引导学生完成对信息基本特征的学习与理解。 (设计意图:案例分析让学生通过生活中案例,加深对信息的基本特征的理解,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学生容易理解,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与特征

专题一、生态系统生态学 第一章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与特征 学习要点 1.了解生态系统基本概念、模型及概念的拓展。 2.学会运用生态系统基本概念、模型和特征的理论,分析有关的生态环境问题。基本概念 1.生态系统(ecosystem):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由生物群落与其环境组成的一个整体,各组成要素间藉助物种流动、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和价值流动,而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并形成具有自调节功能的复合体。 2.生态系统模型(model):是生态系统研究的基本方法。它是从系统基本成分、结构、行为出发,简要描绘出生态系统最本质的特性和行为。 3.环境容量(environmental capacity):是指一个生态系统能容纳污染物的一个最大负荷量。 第一节生态系统的概念 一、生态系统的定义 生态系统(ecosystem)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由生物群落与其环境组成的一个整体,各组成要素间藉助物种流动、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和价值流动,而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并形成具有自调节功能的复合体。 生态系统定义的基本含义是:①生态系统是客观存在的实体,有时、空概念的功能单元;②由生物和非生物成分组成,以生物为主体;③各要素间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具有整体的功能; ④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生态系统范围可大可小,通常是根据研究的目的和具体的对象而定。最大是生物圈(biosphere),可看作是全球生态系统,它包括了地球一切的生物及其生存条件。小的如一块草地,一个池塘都可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生态学(ecosystem ecology)以生态系统为对象,是研究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结构与功能、发展与演替,以及人为影响与调控机制的生态科学。 二、生态系统概念的发展 生态系统(ecosystem)一词是英国植物生态学家A.G.Tansley(1871~1955)于1935年首先提出的。他在研究中,发现气候、土壤和动物对植物的生长、分布和丰盛度都有明显的影响。于是他提出:“生物与环境形成一个自然系统。正是这种系统构成了地球表面上各种大小和类型的基本单元,这就是生态系统”。 当时,前苏联植物生态学家V.N.Sukachev(1944)提出了生物地理群落(biogeocoenosis)的概念。这是指在地球表面上的一个地段内,动物、植物、微生物与其地理环境组成的功能单元。 上述两个概念实质上是相同的。正如1965年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上认定的那样,生物地理群落和生态系统是同义词。 生态系统的概念自Tansley提出来以后,作为一个理论受到许多人的赞赏。半个多世纪以来,许多生态学家对生态系统理论和实践作出了巨大贡献。 R.Lindeman(1915~1942)在学生时代就深受W.S.Cooper的影响,重视实践。于20世纪30年代末对塞达波格湖(Cedar Bog Lake)开展了研究工作,取得巨大成就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深刻地揭示了营养物质移动规律,创建了营养动态模型,成为生态系统能量动态研究的奠基者。他以科学的数据,论证了能量沿着食物链转移的顺序,提出了著名的“百分之十定律”,开创了生态学从定性走向定量的新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