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介入模式
危机介入模式

危机介入模式一、理论背景危机介入模式是社会工作常用的几大模式之一。
它的研究和应用最早始于1943年林德曼(Linderman)对美国波士顿火灾难民及死亡者家属的适应研究。
在研究过程中,林德曼发现:每个人的生命历程中,一定会遇到他觉得危险的情况而产生情绪危机,并且每个人都需要一段时间去接受和适应这个情况。
表1 发展脉络二、危机及危机介入基本概念1、危机:危机就是指个体稳定状态被打破,面临突然或重大生活逆遇(如亲人死亡、婚姻破裂或天灾人祸等)时,既不能回避,又无法用通常解决问题的方法来解决时所出现的应激性情绪失衡状态。
危机理论的产生、形成与发展是社会工作者在实践中对应对理论、人类应力理论以及精神病理学的实践应用与反思中总结创新而来的,并被各行各业的人使用,如社会工作者、医生、心理咨询师、牧师、律师等。
——Francis J.Turner《Social Work Treatment 4th Edition》确定危机需要符合以下三项标准:A存在具有重大心理影响的事件。
B 引起争性情绪扰乱或认知,躺体和行为等方面的改变,但又不符合任何精神疾病的诊断C当事人或患者用平常解决问题的手段暂不能应付或应付无效。
2、危机介入模式:危机介入模式就是针对服务对象的危急状态而开展的调适和治疗的工作方法。
它是一种特殊的介入,目的在于去除服务对象的紧张情绪、恢复功能,使他们走出危机。
帮助对象服务对象采取处理危机的行动,目的在于帮助他们解决危机并恢复社会功能。
3、危机理论的基本假设危机理论强调对人的情绪急救、认知重塑、心理调试和功能恢复,它的基本假设主要包括:a.人们在面对应急情境压力和重大生活事件表现出的急性情绪不平衡、社会分离、认知功能障碍以及生理躯体症状与平时是不同的;b.应激情境压力是正常的生活经历,它是人们正常情绪、认知以及身体状态的暂时不适应状态,而非病理或者疾病过程,这是被个人都会发生的;c.特定的生活事件可能会具有普遍毁灭性;d.经历一种不平衡的状态,人们会不自觉的在生活中重新追求和谐和平衡,这个过程包括对个体整体生活意义和可动员的个人及社会资源的重新评估;e.在重新获得情绪平衡的过程中,个体可能会产生紧迫感以及心理脆弱(某些情况下生理也会受到冲击)的时间压迫感;f.在脆弱加剧的情况下,个体尤其需要心理干预;g.危机反应是人们在解决危机时的一种适应不良的普遍状态;h.危机既能促进人的成长与发展,也会产生一些消极后果。
如何用危机介入模式开展个案辅导工作?概述工作过程。

如何用危机介入模式开展个案辅导工作?概述工作过程。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危机就像是那随时可能炸开的气球,令人措手不及。
别慌,我们可以用危机介入模式来搞定这些棘手的个案辅导工作。
说到个案辅导,这可是个特别的活儿,需要的可不仅仅是热情,更多的是对人的理解和沟通的技巧。
让我们一起聊聊这个过程,看看怎样把危机变成一次重生的机会。
得了解情况,明白发生了什么事。
就像打游戏前先看地图一样,先把背景搞清楚才能制定对策。
听说我们的个案主角遇到了大麻烦,可能是工作不顺、感情破裂,甚至是生活中的小插曲,让他们的心情跌到了谷底。
这时候,我们得像侦探一样,问一些问题,仔细倾听他们的故事。
把耳朵竖起来,眼睛睁大,别放过任何细节。
每一句话都可能是打开心门的钥匙,别小看这些琐碎的片段,往往能让我们抓住问题的本质。
情感支持就登场了!想象一下,遇到困难的时候,有人拍拍你的肩膀,给你一个温暖的微笑,那感觉真是太好了。
我们得给他们传递一种安全感,告诉他们:“嘿,别担心,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这可是关键一步,建立信任关系,像交朋友一样,让他们感觉到你是可靠的,可以倾诉的对象。
可以试着用一些幽默的话语来缓解紧张的气氛,比如说:“你知道吗,生活就像是一场电影,有高兴也有低谷,咱们这会儿正好在放慢镜头呢!”让人放松,心情慢慢开朗起来,事情也就能好转了。
然后,咱们得一起分析问题。
这个过程就像是在厨房里做菜,得先把所有材料摆好,才能调出好味道。
我们可以和个案讨论一下他们的感受,看看到底是什么让他们的心情跌到谷底。
像“你觉得这个问题最让你烦恼的是什么呢?”或者“有没有什么事情是你想尝试的,但一直没敢去做的?”这样的问题,就像是在点燃他们内心的火花,帮助他们找到突破口。
别忘了,有时候问题的解决方案其实就藏在个案心里,只是被生活的烦恼盖住了。
我们得制定一个行动计划。
这可是个重要环节,相当于给个案设置了一张通往未来的地图。
要清晰,具体,像“明天去找老板谈谈,后天参加个兴趣班”这样的目标,既要有挑战性,也要能让他们有成就感。
社会工作——危机介入模式的特点

社会工作——危机介入模式的特点危机介入模式的特点是围绕着危机展开的。
由于服务对象处于危机的状态中,所以社会工作者必须在非常有限的时间内快速、有效地解决服务对象的困扰,让服务.对象摆脱危机的影响。
危机介入模式的运用对社.会工作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也形成了危机介入模式的自身特点:迅速了解服务对象的主要问题、快速作出危险性判断、有效稳定服务对象的情绪和积极协助服务对象解决当前问题。
1.迅速了解服务对象的主要问题由于服务对象在危机面前通常表现出迷茫和不安,而且时间又非常紧迫,社会工作者需要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服务对象最.近的生活状况上;采用开放式的提问方式引导服务对象整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迅速了解和分析服务对象面临的主要问题。
2.快速作出危险性判断危机之后经常伴随服务对象的一.些破坏行为。
因此,作为危机介入模式的,一项重要任务,社会工作者在了解服务对象的主要问题过程中需要对服务对象采取破坏行为的可能性和危险程度进行评估,以便给予及时的介入和治疗。
快速作出危险性判断不仅对服务对象来说非常重要,可以有效减少或者阻止服务对象的破坏行为,同时对社会工作者来说也非常重要,可以预防或者减轻对自己的伤害。
3.有效稳定服务对象的情绪服务对象的情绪在危机中通常是非常不稳定的,表现出紧张、不安、迷茫、无助和沮丧等,社会工作者需要借助简洁易懂的语言、专心的聆听、感情的支持等技巧稳定服务对象的情绪,与服务对象建立相互信任的合作关系.。
4.积极协助服务对象解决当前问题一旦服务对象的情绪稳定.之后,社会工作者.就需要协助服务对象分析危机产生的原因,并根据危机发生的原因制订介入计划,解决当前面临的、亟须解决的问题。
在服务对象周围他人的支持下,协助和检查介入计划的执行,帮助服务对象克服危机的影响。
危机介入理论

危机介入理论危机介入的方式及原则危机介入模式是社会工作常用的几大模式之一。
它的研究和应用最早始于1943年林德曼(Linderman)对美国波士顿火灾难民及死亡者家属的适应研究。
在研究过程中,林德曼发现:每个人的生命历程中,一定会遇到他觉得危险的情况而产生情绪危机,并且每个人都需要一段时间去接受和适应这个情况。
在了解危机介入之前,我们必须要知道危机的定义。
一、危机介入的定义危机是由于个人生活中的压力或突发事件使原有的满意状况有所改变,导致出现不平衡,或者失去稳定的一种状态。
每个人在人生的不同时期都有可能发生危机,危机是正常的,而不是病态。
它的出现是必然而随机的。
危机介入是指对危机状态下的个人、家庭或团体提供一种短期治疗或者调试的过程。
它是一种特殊的介入,目的在于去除服务对象的紧张情绪、恢复功能,使他们走出危机。
帮助对象服务对象采取处理危机的行动,目的在于帮助他们解决危机并恢复社会功能。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后,很多的社会工作者和心理咨询师前往灾区,面对这场巨大的灾难,他们所要做的就是通过危机介入来帮助灾区人民从地震的阴影中走出来,恢复他们的社会功能。
二、危机介入的方式根据介入的对象不同,将危机介入分为直接介入和间接介入。
(一)直接介入直接介入是指直接以处在危急中的个人以及与之联系较为紧密的家庭或者团体为关注对象,通过采取针对个人、家庭或者团体的一系列行动,来改善其人际交往,帮助其应对困难,解决问题,从而使个体与其达到一种良好的互动,使之恢复到危机前的状态,并且从危急中获得能力的提升。
危机会打破服务对象原有的生活状态,使服务对象在情绪上会产生很大的反应。
危机一般都是服务对象自身无力解决的问题,它会严重打击服务对象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社会工作者直接介入到服务对象所处的危急中,减轻服务对象生理和心理的不适感,如紧张、恐慌、焦虑、忧郁等,帮助其恢复自信心。
协助服务对象了解自身危机形成的原因,从而使之获得更多的应对危机的途径和方法。
个案工作的主要模式—危机介入模式

危机的特点
2、个体有悲伤经历 3、存在损失、危险和羞辱 4、有一种无法控制的感觉
危机的特点
5、事情的发生是预料之外的 6、日常工作遭到破坏 7、未来具有不确定性 8、紧张持续事件过长
每个人对严重事件都会有所反应,但不同的人对同 一性质事件的反应强度及持续时间不同,一般的情 感反应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27
6.执行和总结
在实现初级目标后,工作员应当帮助当事人做总结,包括当 事人对危机的看法;得到的经验教训;如何防止类似危机的进一 步发生;个人还有哪些需要改善的地方;当事人对工作员的看法 和意见;等等。
28
基本步骤
确定 问题
给予 支持
制定 计划
迅速做 出危险 性判断
锁定 问题
执行和 总结
1、确定问题 工作员宜采取开放式的问题,了解当事人所处的情境 ,并了解当事人近期的生活状况。
可供判断的信息有三个来源,包括当事人的陈述,即当事人 是否在陈述自己的问题时表露出采取破坏行为的念头;当事人表 现出非语言信息,即当事人从眼神、语气、表情等肢体语言中表 露出的意图;当事人以往的经历。
21
3.给予支持,稳定当事人的情绪,获得当 事人的信任
支持当事人,稳定当事人的情绪,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能 否成功处理危机。
5、制定计划 确定危机的成因后,工作员便要和当事人一起寻找解 决当前危机的方法。
7、执行和总结 工作员鼓励并帮助当事人去落实应对危机的计划,确 保当事人按计划行动。
解决危机。形成解决危机的方法。 恢复期。形成新的身心平衡状态。
2
练习
王某最近由于公司经济效益不好而被解聘。失业后, 王某多次参加招聘会,屡屡碰壁,情绪极度低落, 对生活感到绝望,于是向社会工作者求助。
危机介入模式的技巧

危机介入模式的技巧以下是 8 条关于危机介入模式的技巧:1. 要迅速反应呀,比如说就像火灾发生时消防员要火速赶往现场一样!一旦发现危机,即刻行动起来,别拖拖拉拉!比如有人突然想要轻生,你得马上冲过去跟他交流呀,了解他的想法,抢在悲剧发生前行动。
2. 一定要稳定对方的情绪呢,就好像哄哭闹的小孩一样,得有耐心!面对情绪激动的人,轻声细语,让他们慢慢平静。
就像那次遇到有人在公共场所发脾气,我就过去温柔地跟他说话,慢慢他的情绪就稳定下来了。
3. 积极倾听很关键哦!如同听好朋友倾诉烦恼一样认真!给对方充分表达的机会,别插话,别打断。
记得朋友失恋找我哭诉时,我就一直静静地听着,让她把心里的苦水都倒出来。
4. 得提供实际的支持呀,这好比在黑夜中给人递上一盏明灯!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让他们感到有依靠。
像是有个同事丢了工作很茫然,我们就帮他一起找新的机会,给他鼓励和帮助。
5. 不要忽视资源链接呀,这不就像是拼图找到合适的那一块嘛!寻找各种可能的资源,帮助对方度过难关。
之前有个家庭困难的人,我们就帮他联系了救助机构。
6. 跟对方建立信任很难吗?并不呀,就像培育花朵一样细心呵护信任的种子!真诚对待,说到做到。
那次答应要帮朋友保密,我就做到了,他对我的信任就更深了。
7. 引导对方思考解决办法不好吗?就像给迷路的人指引方向一样!让他们也积极参与进来,而不是完全依赖你。
记得有个同学遇到难题不知道怎么办,我引导他一起想办法,最后他自己找到了好主意。
8. 保持乐观的态度很重要啊,如同在黑暗中点亮希望的火焰!即使情况很糟糕,也要让对方看到希望。
就像那次面对很多困难,我还是笑着鼓励大家,大家也都有了信心去面对。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这些技巧在危机介入中真的超级重要,用好了能帮助很多人走出困境呢!。
危机介入模式

四、危机介入模式的特点:
1、迅速了解服务对象的主要问题 通常服务对象在危机面前会表现出迷茫、不安和不知所措 ,而且时间又非常紧迫,要求社会工作者需要将自己的注 意力集中在服务对象最近的生活状况上,采用开放式的提 问方式帮助服务对象整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2、迅速作出危险判断 危机之后经常伴随服务对象的一些破坏行为。因此,作为 危机介入模式的一项重要任务,社会工作者在了解服务对 象的主要问题过程中需要对服务对象采取破坏行为的可能 性和危险程度进行评估,以便给予及时的介入和治疗。
危机出现之后,服务对象的身心会出现一系列的变化以应 对现实生活中的危机情景。危机的发展一般可以分为四个 阶段: 一是发生阶段。意外危险事件发生,服务对象无法控制自 己的紧张和不安,无法有效应对,从而导致危机的发生。 二是应对阶段。危机出现之后,服务对象寻找途径和方法 解决面临的困难。 三是解决阶段。在寻求应对危机的方法和途径过程中,服 务对象就会形成解决危机的方法,或者消极退缩停止问题 解决的努力,或者积极面对形成新的有效策略。 四是恢复阶段。危机产生之后,服务对象的身心处于极度 的紧张状态,经过调适和治疗就会形成新的身心平衡状态 。
个案工作模式之
危机介入模式
一、理论背景与历史发展
1946年,林德曼与卡普兰合作,提出“危 机调适”的概念,认为压力、紧张和情绪 的调适与危机有紧密的关系。 20世纪50年代,美国开始从事预防自杀的 研究,成立了预防自杀的介入中心。 1974年广危机介入模式。
二、基本概念与假设
危机介入模式是一种具体的工作方法,它 虽然没有完整系统的理论基础,但在不断 吸收其他理论以及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基 础上,形成了一些重要的理论假设和基本 的概念,这些理论假设和基本概念成为危 机介入模式的理论核心。
危机介入模式的案例

危机介入模式的案例老张在一家工厂干了十几年,一直勤勤恳恳。
他以为自己能在这个厂子里干到退休,可谁能想到,经济不景气,工厂订单锐减,开始大规模裁员,老张就这么毫无防备地被裁掉了。
这对老张来说,简直就是个超级大危机。
一、危机发生。
老张刚接到被裁通知的时候,整个人都懵了。
他就像个突然没了方向的陀螺,在工厂门口呆呆地站了半天。
回家的路上,他脑袋里乱糟糟的,满是对未来的担忧。
“我这一把年纪了,除了在厂里干活,啥也不会啊。
家里还指望着我挣钱呢,这可咋整?”老张一边走,一边嘟囔着。
二、危机应对。
1. 情绪舒缓。
老张到家后,就把自己关进了房间,饭也不吃,话也不说。
他老婆可着急了,就给他在外地工作的儿子打电话。
儿子一听这情况,赶紧请了假回家。
儿子知道老爸现在最需要的是把心里的苦水倒出来,于是就陪着老张,让他把心里的委屈、愤怒、担忧一股脑儿地全说出来。
老张一边说一边叹气,说着说着还忍不住掉了几滴眼泪。
儿子就在旁边耐心地听着,时不时拍拍老张的肩膀,表示理解。
这一通倾诉下来,老张感觉心里的大石头好像轻了一点。
2. 评估资源。
儿子开始和老张一起梳理家里的情况,看看有什么资源可以利用。
儿子说:“爸,您虽然没了工作,但是咱们家还有些积蓄呢,能撑一段时间。
而且您在厂里干了这么多年,肯定有不少人脉关系吧。
”老张听了儿子的话,眼睛亮了一下。
他想起来自己以前在厂里和一个老客户关系还不错,那个老客户自己开了个小厂,说不定能给他个机会呢。
还有,老张的老婆在社区里人缘很好,社区经常会组织一些技能培训或者就业推荐活动。
3. 制定计划。
有了思路之后,他们就开始制定计划。
老张决定给那个老客户打个电话,探探有没有工作机会。
然后,老张让老婆去社区打听一下近期的就业活动。
儿子呢,在网上帮老张搜索一些适合他这个年龄段的工作招聘信息,还帮老张修改简历。
老张自己也没闲着,他把自己以前在厂里学到的技术知识重新整理了一下,准备在找工作的时候能更好地展示自己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机介入模式的内容及特点
1、危机介入模式的内容
(1)危机的定义。
危机是指一个人的正常生活受到意外危险事件的破坏而产生的身心混乱的状态。
危机介入模式就是针对服务对象的危机状态而开展的调适和治疗的工作方法。
危机通常可以分为两类:成长危机,即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需要面对不同的任务而产生的危机;情境危机,即因生活情境的突然改变而引发的危机。
(2)危机的发展阶段。
危机发生、应对、危机解决、恢复期。
危机产生之后,服务对象的身心处于极度的紧张状态,经过调适和治疗就会形成新和身心平衡状态。
(3)危机介入的基本原则。
第一,及时处理。
尽可能减少对服务对象及其周围基他人的害,抓住有利的可改变的时机。
第三,限定目标。
危机介入的首要目标是以危机的调适和治疗为中心,尽可能降低危机造成的危害。
避免不良影响的扩大。
第三,输入希望。
调动服务对象改变的愿望。
第四,提供支持。
社会工作者需要充分利用服务对象自身拥有的击围他人的资源,为服务对象提供必要的支持。
第五,恢复自尊。
危机的发生通常导致服务对象身心的混乱,使服务对象的自尊感下降。
第六,培养自主能力。
整个危机介入过程就是社会工作者帮助服务对象增强自主能力面对和克服危机的过程。
2、危机介入模式的特点
第一,迅速了解服务对象的主要问题。
社会工作者需要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服务对象最近的生活状况上,采用开放式的提问方式帮助对服务对象整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第二,迅整作出危险性判。
社会工作者需要对服务对象采取破坏行为的可能性和危险程度进行评估,以便给予及时的介入和治疗。
第三,有效稳定服务对象的情结绪,与服务对象建立信任的合作关系。
第四,积极协助服务对象解决当前问题。
协助服务对象分析危机产生的原因,并制度以解决当前问题为主要目标的介入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