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式输送机监测系统设计

合集下载

长距离多带式输送机监控系统设计

长距离多带式输送机监控系统设计

个从站到另一个从站的通信路径 。
m d m.T e c nr l c e sp ee t . oe h o t h me i rs n e os d Ke wo d : ln —ds n e b l c n e o ; n t o k mo tr y rs o g i t c t o v y r ew r ; a e i n oi g n
图 2 H一45网络拓扑 D 8 图 1 矿石送料 系统结 构
络上其他节点的运行。
D1 F 通信 基于 R 一22接 口 ,支持 全双 工 和半 S 3
《 重运输机械》 2O ( ) 起 06 7
双工 2 种协议。全双工协议实现点 一 点通信 ,该协 议支持 2 个设备在 2 个方向上同时进行传送。进行
公司生产的小型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SC0 L 50系列产 品作为控制器。该系列提供 D 1 D 4 5 种通 F 和 H一 8 2 信协议。
2 长带式输送机各采 用 5 条 台绕线 型电机双端驱 动 ,头部 3 ,尾部 2 , 台 台 都采用转子串水 电阻起 动方式。C D段带式输送机只用 1 台鼠笼型电机 ,Y △起 动 方 式 。A、B C 、 、D点 各 有 1台收 尘 器 。
维普资讯
长距 离 多带 式 输 送机 监 控 系 统设 计
合 肥 工业 大学 电 气与 自动化 学院

储 昭碧
冯小 英
要 :介绍 了 D 1 D F 和 H一45通信 协议 ,应用调制解 调器 ,实现 了基 于 2 协议 l k 长 的多带式 输送 8 种 1r n

1 一 1
维普资讯
信息交换的 2 个数据终端设备 ( T )都作 为 “ DE 终 点设备” ,即所接 收 的信息不 会再传送 到其 他站 ,

基于PLC煤矿带式输送机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PLC煤矿带式输送机控制系统设计


图 2 自动/ 手 动切 换 图
2 . 2 软 件设 计
2 . 2 . 1 利用 S T E P 7 V 5 . 4进 行 模块 化 线 性 组 态 , 在 HW— C o n i f g中硬 件 组 态 , 在 C P 3 4 3 — 1中 网络 配
置, I P地址 配 置 1 9 2 . 1 6 8 . 1 . 1 0和 1 9 2 . 1 6 8 . 1 . 1 5,

Q B 6 9发送给变频和 E T 2 0 0 M.
系 统采 用西 门子 具有 MP I 和P R O F I B U S两 个
首先 进行 初 始 化 ( O B 1 0 0 ) , 把 输 煤 带 运 输 及
接 口的 C P U 3 1 5 - 2 D P作为主控制器 , 配有 以太 网 卡C P 3 4 3 . 1与 M I S主 网通讯 , 供 调度 监控 . 根据 I / , O点数 配置 开入 模块 ( 3 2点 , 2 4 V D C) 6个 , 开 出模 块( 3 2点 , 2 4 V D C ) 3个 , 模 拟量输 入 模 块 ( 8路 , 多 种 信号 ) 1个 , 模 拟 量输 出 模 块 1个 , I 1 / O模 件 到 现场 2 8 8 点均有指示灯 , 当现场输入触点闭合或 输 出接 通时 , 该 指示灯 亮 , 所有 输 出模 件都 有熔 断 器, 还安 装一 个熔 丝熔 断 指示 器 . 所有开关量 I / O 通道有隔离装置 , 它能在该 O模件对现场接线 和对其它 I / 0 模件之 间提供 1 5 0 0 V以上 的有效 隔离值 , 现场与控制室 间传输信号应采用 2 2 0 V 继 电器 隔离 . 当负 荷 电 流 的需 要 量 高 于 输 出模 件 里 的输 出触 点 的 额 定 电 流 时 , 设 置 中 间 继 电 器 ( O MR O N, 2 2 0 V I O A) 来处 理 高负 荷要 求值 . 输送 带 控制 采 用 大 倾 角 、 长 距 离 输 送 原 煤 的 新 型带式 输 送机 , 运用 动 态分 析技 术 、 中 间驱动 与 智 能化 控 制 等 技 术 , 实 现用 变 频 、 软启动 、 制 动 装 置及 以 P L C为核 心 的可 编 程 电控 装 置 . 电机 根 据 系统的要求选择 Y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 电动机 的定子 饶 阻 为 △ 接 法 , 采 用 B级 绝 缘 , 采 用 全 压 启 动. 主要参 数如 表 1 、 2 .

基于MCGS的带式输送机综合监测与保护系统设计

基于MCGS的带式输送机综合监测与保护系统设计

基于MCGS的带式输送机综合监测与保护系统设计作者:李明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年第23期摘要:煤矿广泛应用的带式输送机易发生各输送带断裂、纵向撕裂、火灾、跑偏、滚筒打滑、托辊失效等故障,给煤矿生产带来巨大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甚至会危及人身安全。

为了保证带式输送机可靠与安全地工作,需要对其工作状态进行监测与保护,一旦发生故障即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免扩大故障,防患于未然,避免恶性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带式输送机;MCGS组态软件;监测1 基于MCGS的带式输送机综合监测与保护系统总体方案文章采用北京昆仑MCGS组态软件和研华数据采集卡PCI-1710,同时借助计算机外设接口,对已建立的钢丝绳芯带式输送机试验台进行带式输送机变频器控制(RS485)、钢丝绳芯断丝弱磁检测(网络接口)、运行过程综合保护吸引及断带抓捕保护(IO模块模拟)等系统模块的集成,实现对皮带输送机健康状况检查和运行状态实时监控,并根据监控结果实现断带抓捕保护系统的管理。

2 基于MCGS的带式输送机综合监测与保护系统2.1 系统工作原理(图1)2.2 系统组成如图2所示,基于MCGS的带式输送机综合监测与保护系统由综合保护、变频器控制、断带抓捕保护装置、钢丝绳心弱磁检测系统组成。

2.3 综合保护系统综合保护系统装置:带式输送机的保护信号:即沿线急停、跑偏、纵撕、堆煤、烟雾、超温、打滑、灭火洒水、防尘洒水、煤仓煤位等;带式输送机的状态信号;主电机开停,制动闸的状态、给煤机状态等。

本实验台是矿井式输送机的比例的缩小,可以正确、真实的模拟矿井带式输送机的特性。

研究的是基于MCGS带式输送机的监测与保护系统。

重点在MCGS组态软件的学习和运用,通过组态软件系统来对带式输送机监测与保护控制,从而对变频器、各传感器、输送带进行实时的监控和在线的检测保护。

3 带式输送机综合监测与保护系统演示仿真图设计在MCGS软件的用户窗口创建的带式输送机的监测与保护系统的仿真图如图3所示。

浅析带式输送机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浅析带式输送机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浅析带式输送机智能控制系统设计带式输送机是一种常用的物料输送设备,广泛应用于矿山、建材、化工等行业。

其传统的控制方式比较简单,通常采用PLC或者接触器控制系统。

随着工业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带式输送机的智能控制系统设计成为了一个研究热点。

本文将浅析带式输送机智能控制系统设计的相关内容。

一、带式输送机智能控制系统的需求现代工业生产对于带式输送机的控制要求越来越高,需要实现以下功能:1. 自动化控制:带式输送机需要能够实现自动启停、转速控制、方向控制等功能,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工干预。

2. 安全保护:在输送过程中,需要对带式输送机进行各种安全保护,如过载保护、断裂保护、防火防爆等,确保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3. 故障诊断:及时发现和诊断故障,减少停机时间,提高设备利用率。

二、带式输送机智能控制系统设计的关键技术1. 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是带式输送机智能控制系统的基础,可以用于监测带式输送机的运行状态、物料流量、温度、湿度等参数信息,为控制系统提供实时数据。

2. PLC控制技术:PLC作为带式输送机控制的核心部件,可以实现多种控制功能,如逻辑控制、运动控制、数据处理等,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变频调速技术:利用变频器可以实现对带式输送机的转速精确控制,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同时可以减小对设备的损耗,延长设备寿命。

4. 无线通信技术: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实现远程监控和数据传输,对于大型生产线的带式输送机控制非常有用。

三、带式输送机智能控制系统设计的关键步骤1. 确定控制策略:根据带式输送机的工作特点和生产需求,确定控制策略,包括启停控制、转速控制、方向控制等。

2. 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和执行器:根据控制策略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和执行器,包括速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电机等。

3. 设计控制逻辑:利用PLC等控制器设计控制逻辑,实现对带式输送机的自动化控制和安全保护。

4. 实现远程监控和故障诊断: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实现对带式输送机的远程监控和故障诊断,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矿用带式输送机纵向撕裂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矿用带式输送机纵向撕裂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文章编 号 : 1 0 0 9 — 0 7 9 7 ( 2 0 1 3 ) 0 1 — 0 0 7 2 — 0 3 测 精度 高 的优 点 ,因此 被 广 泛应 用 于 工业 自动 化领
域。而一般的红外光 电传感器在较强光电干扰场合 下不能很好地工作 , 用于矿井恶劣环境下 , 将影响数 工具 , 具有连续输送能力强 、 运行 效率高 、 易于实现 据的准确性 ,进一步给矿井安全生产带来隐患。因 此 , 为了增强传感器 的抗光电干扰能力 , 提高传感器 自动控制等诸 多优点。 但在其运行过程 中 , 纵 向撕裂 问 题 日益 严 重 , 成 为带 式 输 送 机三 大 灾 害 之一 ( 纵 向 的可靠性 ,在普通对射式红外光电传感器 的基础上 , 发 射端 发射 红外线 高频 撕裂 、 横 向撕断 、 火灾 ) 。在煤矿井下 , 一旦 出现皮带 采 用 了红外 光脉 冲调 制技 术 , 调 制 波 , 接 收 回路 中采 用 带通 滤波器 , 有 效地 防止 了 机 纵 向撕 裂 现 象 , 直接 和 间 接 的损 失 十 分 巨 大 , 甚 至 造成重大 的伤亡事故 , 是安全生产 的巨大隐患… 。本 其它频率的红外光线进入受光器引起 的误动作 。 同时 文 基 于带 式 输 送机 的运 行 理论 、防止 输送 带 纵 向撕 采用高频调制波发射红外线 ,能够大大提高红外线 裂 的 应用 技 术 及数 据 处 理 技术 ,设 计 一 种新 型 的基 的穿 透 能力 ,有效 防止 由 于传 感器 应 用 环境 灰 尘 较 于 红 外 传 感 器 的带 式输 送 机 纵 向 撕 裂 监 测 系 统 , 提 大或传感器镜头上沾有少量油污 、煤粉等原因而影 高 了系统 的可 靠性 、 增强 了抗 干 扰 能力 、 减少 了 因误 响红 外 线 的传 输 和接 收 , 造成 误 动作 情 况 的发 生 。 动 作 停 车而 影 响 正 常生 产 , 具 有很 高 的 实用 价 值 。 2 - 3 传 感 器监 测 方案 煤仓落料 口落下 的煤 中夹带有矸石 、锚 网、 槽 2 传 感 器 选 型 与 设 计 钢、 角钢 、 钢钎 等 坚 硬 异 物 , 卡 在 煤 仓 与 输 送 带 中间 , 由于 输送 带 的工作 环 境恶 劣 , 运行过 程 中不 仅有 造 成 输 送带 与 异 物之 间 的 压力 增 大 ,输 送 带被 持 续 最 终扎 穿 胶 带 形 成撕 裂 。 因此 , 发 生输 送 带 纵 大量灰尘 、 油 污及 不 同光 谱 的光 线 , 同时 还 有 电磁 干 划 伤 , 向撕裂的机率最高是煤仓落料 口, 占 9 0 %以上, 纵向 扰信号存在。因此 , 用于井下监控系统的传感器要能 适应各种恶劣环境 ,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及灵敏度 , 很 撕裂保护装置就装在此处,由两组共 6支传感器组 强的抗 电磁干扰性能 , 同时还需要具备很强的光线穿 成, 分前后两个仓, 每仓装有 3 支传感器 。 透能力 、 抗环境光干扰能力㈣。这样才能保证传感器 在传感器的布置过程中 ,考虑到同种型号的传 感 器 之 间 间 隔距 离 太 小 , 容易产生相互干扰 , 因此 , 数 据 的准 确性 , 为 故 障分析 判 断提供 准确 依 据 。 2 . 1 传 感 器选 型 除 了将 同种型 号 的传 感 器 隔 开一 定 距 离外 ,还采 取 我 们对 目前 各 种光 学 传 感 器 原理 、特 性 及应 用 将传感器交叉布置的措施 ,即发射端和接收端相邻 进行分析 , 光电二极管的光 照特性的线性度好 , 响应 布置 , 避免 了产生相互干扰 。 同时为了保护传感器及 防止灰尘过大影响传感器灵敏度 ,专门设计 了传感 频率快 ,在频率较高的被测信号监测和模拟量信号 监测 中优势明显 ;狭角型对射式光电传感器抗邻组 器 固 定 保 护 干扰 能力强 , 监测距 离远 , 可监测不 透明物体 ; 红外 支 架 , 满 足 了 线 具 有 灵 敏度 高 、稳定 性 强 和抗 干 扰 性好 的优 点 l 4 j 。 不 同 用 户 对 综合三种传感器 的优点 ,本监控系统采用放大器内 支 架 选 型 的 置型的狭角型对射式红外光 电传感器 ,其光敏元件 需 求 。图 1为 是光 电二 极 管 。它 由投光 器 跟受 光 器 两 部分 组 成 。 传 感 器 安 装 一发射端传感器; 2 一接收端传感器; 3 一溜槽 2 . 2 传 感 器 可 靠性 设 计 布置示意图。 1 图 1 传 感 器 安 装 布 置 图 对射式红外线光 电传感器具有监 测距 离大 、 监

带式输送机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

带式输送机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

带式输送机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随着现代工业发展的不断壮大,自动化技术逐渐成为了工业生产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带式输送机自动控制系统作为工业生产中的重要设备,其自动控制系统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下面将介绍一下带式输送机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

一、带式输送机自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1)传感器检测到煤炭的位置后,信号会传送到PLC的输入端口。

(2)PLC对输入信号进行处理和判断,然后将控制信号传送到电机驱动器。

(3)电机驱动器根据控制信号控制电机,使煤炭在带式输送机上移动或停止。

二、带式输送机自动控制系统设计(1)确定控制方式目前,常用的带式输送机控制方式主要有手动和自动两种。

手动控制方式需要人工给煤炭送电,不仅低效还容易出现错误。

自动控制方式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工干预造成的影响。

(2)确定控制设备根据控制方式的不同,所需控制设备也有所不同。

在自动控制方式下,所需的控制设备包括传感器、PLC、电机驱动器等。

(3)设计操作界面为了方便设备的管理和控制,合理的操作界面是很必要的。

可以采用触摸屏、按钮等操作方式,操作界面需要包括状态显示、报警信息提示等功能。

(4)确定控制策略控制策略是自动控制系统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需要结合生产工艺流程和煤炭特性进行制定。

根据煤炭的实时位置和需要的速度来控制输送机的转动。

(5)设计程序在控制策略确定后,需要编写控制程序。

在程序中需要包括运行状态的检测、状态显示、设备故障信息处理等功能。

三、带式输送机自动控制系统维护自动控制系统的维护非常重要,具体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测需要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参数是否符合规范,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2)设备故障的处理设备故障时,需要及时对问题进行排查和解决。

(3)程序调整针对生产过程的变化,需要对程序进行适时的调整。

(4)备件储备需要备好带式输送机的配件和备件,及时更换磨损和老化的零部件。

以上是带式输送机自动控制系统设计的相关介绍。

煤矿带式输送机在线实时监测系统设计

煤矿带式输送机在线实时监测系统设计

1引言煤矿产业作为我国的基础产业,随着近年来煤矿工程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如何通过对现代化工业技术的有效利用,提高我国煤矿产业的施工安全性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带式输送机作为煤矿工程中的主要施工设备,由于其在使用的过程较易出现跑偏、打滑以及撕裂的故障,严重时还将引发安全事故。

因此,有必要加强对煤矿带式输送机的在线实时监测,才能在其出现异常时及时发出警报,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2带式输送机的工作原理及特点2.1工作原理带式输送机也被称为胶带输送机,其作为一种以摩擦驱动为基本原理的物料运输器械,其主要由输送带、机架、滚筒、张紧装置以及传动装置等组成[1]。

从工作原理来看,带式输送机是由两个端点的滚筒以及套在滚筒上的闭合输送带所组成,其中负责带动传动带的滚筒为传动滚筒,而另一个滚筒则主要负责实现对传动带运动方向的改变。

被称为改向滚筒,在传动滚筒的驱动作用下,使传动带可以利用传动滚轮与传送带之间的摩擦力而进行移动[2]。

2.2特点通过对带式输送机的特点进行分析,发现其作为煤矿工程中效率最高的运输设备,相较于其他运输设备,具有输送距离长、输送货量大以及连续运输稳定性等主要特点,同时,带式输送机具有运行可靠的特点,可以有效实现自动化和集中化的控制,尤其是在高效的矿井工程当中,带式输送机已经成为煤炭开采机电一体化技术和装备中的关键设备。

实践经验表明,不同于其他的输送机类型,带式输送机的最大特点就是伸缩性,且设有储带仓,尾部可以随着采煤工作面的推进而适当的伸长或缩短,且具有结构紧凑的特点,可以在不设置基础的同时直接于巷道底板上铺设,架构轻巧,拆装也十分简便。

3煤矿带式输送机的在线实时监测系统设计3.1系统检测方案设计本次研究主要以湖北省某矿井工程为例,该工程所使用的带式输送机型号为DTL120/150/3×200,其在使用的过程中经常于驱动部分出现故障,而振动信号作为一个较为敏感的参数,当系统即将出现或已经出现信号时,设备的振动信号参数也将发生异常改变。

基于煤流量监控的带式输送机监测方案设计

基于煤流量监控的带式输送机监测方案设计

基于煤流量监控的带式输送机监测方案设计
刘文梅
【期刊名称】《机械管理开发》
【年(卷),期】2024(39)2
【摘要】针对煤矿智能输送系统中煤流负载体积的测量,基于激光散斑方法提出一种带式输送机煤流负载测量方案,建立实验仪器对带式输送机煤流量测量方案验证,采用RGB-D相机拍取各种带速下的实验数据,对比研究各种带速下煤流负载的监测结果。

研究表明,采用RGB-D相机的带式输送机煤流负载测量方案的准确率大于95%。

【总页数】3页(P243-244)
【作者】刘文梅
【作者单位】西山煤电通风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D634.1
【相关文献】
1.基于煤流量监测的带式输送机调速控制
2.基于超声波的带式输送机多点煤流量监测系统设计
3.基于三维点云的带式输送机跑偏及堆煤监测方法
4.视觉检测技术在带式输送机堆煤故障监测中的应用
5.基于煤流量视觉监测的带式输送机智能调速技术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带式输送机监测系统设计任务书1. 课题意义及目标学生应通过本次毕业设计,综合运用所学过的基础理论知识,根据带式输送机的实际工况,对其某些部位进行实时监测,并实时显示,实现故障的提前预知,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这为学生在毕业后从事带式输送机技术工作打好基础。

2.主要任务(1) 文献查阅;(2) 编写毕业设计开题报告;(3) 根据带式输送机现场工况,确定被监测参数;(4) 监测系统总体方案设计与实现;(5) 分析选择合适的计算机系统,进行监测系统的软硬件设计;(6) 监测系统应具有的功能:a.被监测参数显示;b.当被监测参数超限时,可进行声光报警;c.对被监测参数的极限值可进行设置和更改。

(7) 撰写毕业论文。

结构完整,层次分明,语言顺畅;避免错别字和错误标点符号;格式符合机械工程系学位论文格式的统一要求。

3.主要参考文献[1] 陈强.机械系统的微机控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2] 何希才.传感器及其应用电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3] 于学谦.矿山运输机械[M].徐州:中国矿业学院出版社,1989.[4] 喻萍郭文川.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5] 刘建永.矿井提升机监控系统的分析和设计[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09.审核人:年月日带式输送机监测系统摘要:带式输送机由其性能的优越性被广泛应用于矿山、港口、工厂生产等领域,其有别于其它运输机器的特点是运输距离长、输送速度快、输送量大,可对多种类型的物料进行连续运输。

带式输送机作为连续工作的设备,若一旦出现打滑、跑偏、纵向撕裂等故障,将迫使企业停止生产,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严重时会导致人员伤亡和机器报废。

所以,为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对带式输送机监测系统进行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本设计阐述了对带式输送机进行故障诊断的目的和意义,简述了带式输送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论述了带式输送机的故障机理,提出了新的监测原理和方法。

最后,完成对监测系统总体方案的设计,在硬件方面由实际情况和监测原理选择合适的传感器,通过分析比较选择光电传感器完成对各个故障信号的采集,然后,由输送机结构尺寸和监测需要,对传感器的安装位置进行选择。

由传感器收集到的信号进行初步采集后,传入数据采集卡,经过处理后使其成为工控机易于接收的信号,通过组态王软件,达到故障报警、实时显示、生成报表、打印、报表存储等目的。

本文设计出的基于组态王软件带式输送机监测系统,通过调试运行可知,系统界面显示信息简洁明了,同时对故障情况能够达到实时监测显示,方便技术人员对运行状态进行分析,当有故障发生时能及时维修处理。

关键词:带式输送机,监测系统,组态王Design of Monitoring System for Belt ConveyorAbstract:The advantages of belt conveyor by its performance is widely used in mining, port, factory production and other fields, aparting from other transportation machine’characteristics are by long transport distance, fast transport and large transport capacity, and it can continuous transportation even if can carry on for many kinds of materials. Belt conveyer as the continuous working equipment, if it once appeared skid, deviation, longitudinal tearing fault, Enterprises will be forced to stop production and production efficiency is greatly reduced, under serious circumstances, it can cause serious casualties and machines scrapped. Therefore, in order to reduce unnecessary economic losses and casualties,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study the monitoring system of belt conveyor.The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fault diagnosis for belt conveyors are described in this design, and the basic structure and working principle of belt conveyor are expounded, In addition, the failure mechanism of belt conveyor is described. The new monitoring principles and methods are proposed. Finally, The overall scheme of the monitoring system was designed and completed, In the aspect of hardware,I choose the right sensor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and the monitoring principle. By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the fault signal is collected by photoelectric sensor. Then, by the conveyor structure and monitoring conditions, the installation position of sensor is determined. The signals are collected initially by the sensor, next the data is afferent data acquisition card, then it can be received which IPC is easy to accept. Finally, The system can achieve fault alarm, real-time display, generate reports, print, reports storage purposes by Kingview software.Belt conveyor monitoring system that is designed in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Kingview software. It was found that the information can be clear and concise displayed in the monitoring system interface through the test and operation. Moreover fault conditions can be displayed in real time. It is more convenient to analyze the running state for technical personnel. When the belt conveyor occurs a fault, it can timely maintenance.Key words:Belt conveyor, Monitoring system, kingview目录1.绪论 (1)1.1课题研究的背景和主要意义 (1)1.2国内外研究现状 (2)1.3主要研究内容 (4)1.4本章小结 (5)2. 带式输送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6)2.1引言 (6)2.2带式输送机的基本结构 (6)2.2.1输送带 (6)2.2.2托辊 (7)2.2.3驱动装置 (8)2.2.4机架 (9)2.2.5拉紧装置 (9)2.2.6制动装置 (9)2.2.7清扫装置 (10)2.2.8电器保护装置 (10)2.3带式输送机的工作原理 (10)2.4小结 (10)3.带式输送机主要故障形式及故障机理分析 (11)3.1输送机跑偏故障及机理分析 (11)3.1.1跑偏故障分析 (11)3.1.2跑偏机理分析 (11)3.2输送机打滑故障及机理分析 (13)3.2.1打滑故障分析 (13)3.2.2打滑机理分析 (13)3.3输送机纵向撕裂故障及机理分析 (15)3.3.1纵向撕裂故障分析 (15)3.3.2纵向撕裂机理分析 (15)3.4小结 (16)4. 监测原理及方法的设计 (17)4.1跑偏监测原理及方法 (17)4.2打滑监测原理及方法 (18)4.3纵向撕裂监测原理与方法 (19)5.监测系统硬件设计 (20)5.1监测系统的总体设计 (20)5.2监测跑偏、纵向撕裂的传感器 (20)5.3监测打滑的传感器 (21)5.4数据采集卡的选择 (22)5.5工控机 (23)5.6小结 (24)6.监测系统软件的设计 (25)6.1监测软件—组态王 (25)6.2监测界面的设计 (25)6.3监测软件与外部设备的连接 (32)6.3.1定义I/O设备 (33)6.3.2定义数据库变量 (36)6.3.3监测软件动画连接 (38)6.3.4 监测软件调试与运行 (40)6.4小结 (40)7.结论 (41)参考文献 (42)致谢 (43)太原工业学院毕业设计1.绪论1.1课题研究的背景和主要意义在国民日常生活和国家经济建设中,对各种能源的需求量非常大,而在对各种能源的使用中,对煤炭的开采和使用量是最大的。

虽然,煤炭总的价格曲线是在下降的,但是,其总的开采量还是非常大的,在这种情况下就容易导致在开采过程中发生事故,造成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所以作为机械相关技术人员,考虑如何进行安全高效的开采和运输,是当前主要需解决的任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