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理第二学期教案

乐理第二学期教案
乐理第二学期教案

张家口学院教案首页

2014年月日院系音乐与学前教育系教师姓名孙建海职称讲师

科目基本乐理专业音乐教育班级2013级学时 4

2014年月日院系音乐与学前教育系教师姓名孙建海职称讲师

科目基本乐理专业音乐教育班级2013级学时8

院系领导(签字):

2014年月日院系音乐与学前教育系教师姓名孙建海职称讲师

科目基本乐理专业音乐教育班级2013级学时 6

院系领导(签字):

2014年月日院系音乐与学前教育系教师姓名孙建海职称讲师

科目基本乐理专业音乐教育班级2013级学时 6

院系领导(签字):

2014年月日院系音乐与学前教育系教师姓名孙建海职称讲师

科目基本乐理专业音乐教育班级2013级学时 4

院系领导(签字):

2014年月日院系音乐与学前教育系教师姓名孙建海职称讲师

科目基本乐理专业音乐教育班级2013级学时 4

院系领导(签字):

基本乐理教案

基本乐理教案 第一章乐音体系 1、音的产生:由于物体的震动而产生。 2、音的性质:高低(振动频率)、强弱(振幅大小)、长短(时值)音色。 3、音列与音级 (1)乐音体系:乐音中使用的有固定音高的音的总和,称为“乐音体系”。 (2)音列:将乐音按高低次序排列起来,称为“音列”。 (3)音级:音列中的每一个音均称为“音级”。 (4)介绍键盘 白键:52个,基本音级(音名:CDEFGAB排列,唱名:do re mi fa soi la si 排列。) 黑键:36个,变化音级(无固定音名,其名称按相邻白键,通过使用变音记号表达) 八度:在一个八度内,白键和黑键上的乐音共有12个,相邻两键的音高距离为半音,相隔两键上午音高距离为全音。 5、音的分组:A2---- c5 A2 C1 C c c1 c2 c3 c4 c5 大字二组—大字一组—大字组—小字组—小字一组—小字二组—小字三组—小字四组—小字五组(低音区)(中音区)(高音区)共有七种完整的,两组不完整的。 6、音的关系 (1)基本音级:七个具有独立名称的音级(CDEFGAB) (2)变音(即变化音级):将基本音级升高或降低,称为“变音”。 (3)常用变音记号(五种): ①升记号(升号):“#”表示将原音升高半音,“x ”表示将原音升高一个全音。 ②降记号(降号):“b”表示将原音降低半音,“bb” 表示将原音降低一个全音。 ③还原记号:表示将被升高或被降低的音回归原位。 (3)等音:音高相同,名称和意义不同,也叫“同音异名”音。 (4)自然半音和自然全音 ①自然半音:相邻两音级构成的半音。如:E—F;C—bD等。 ②自然全音:相邻两音级构成的全音。如:E—#F;bB--C等。 (5)变化半音和变化全音 ①变化半音:同一音级或隔开一个音级构成的半音。如:C—#C;#E--bG等。 ②变化全音:同一音级或隔开一个音级构成的全音。如:bC—#C;E--bG等。

完整的乐理教案

第一章五线谱的基本知识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五线谱的基本知识,音乐术语、乐谱记号、五线谱的构成、音符、节奏节拍、装饰音等知识。为以后的五线谱的 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重点:1、音乐术语的理解 2、音的力度标记 3、反复记号的使用 4、连线的作用 5、各种不同的音符和休止符以及它们的时值 6、各种节拍以及其强弱律动规律 7、音值组合法,根据拍子划分小节 8、节奏、节奏型 9 、装饰音及其演奏方法 教学难点:1、各种不同的乐谱记号的掌握 2、不同的音符和休止符以及它们的时值 3、节拍的强弱关系 4、装饰音及其演奏 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讨论法、演示法 学时安排:14学时 授课内容:绪论 乐理课视唱课是一门音乐共同基础课,是音乐理论科目中一门系统讲授音乐理论基础知识的课程。这些知识是学习、理解、表现音乐所不可缺少的。无论是学作曲、指挥、音乐学、演唱、演奏或音乐教育都是必须要学习的。乐理视唱课是根据从感性到理性、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在学习基础理论知识时,联系视唱课中所获得的感性材料加以印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认谱,是学习基本乐理初级阶段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只有努力、认真地学好,才能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在学习时要特别注意理解并掌握各种正确的概念和基本原理而不能一味地死记硬背一些书面文字或机械地套搬理论教条。 实践证明,五线谱是已知各类乐谱中记谱较为完善和规范的且被运用得最广泛的乐谱之一,它诞生于中世纪的欧洲,是由四线谱演变而来的。今天五线谱作为基本工具,是全球范围内用音乐语言进行交流的人们最熟悉的一种乐

谱不仅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前提,也是学习基本乐理的主要环节之一。 第一节音乐术语 要学习五线谱,必须首先学习、了解并掌握一些相关的基本常识。这些常识不仅是基本乐理学习中的必备课程,也是各种音乐工作中不能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音乐整体学习的重要环节。音乐的生命力的源泉之一便是音乐术语。学习并掌握基本的音乐术语是学习音乐的主要环节之一。 为了使演唱者和演奏者准确的掌握作曲家对作品的要求,因此产生了很多的音乐术语,这些音乐术语都在速度上、力度上、表情上提示人们该如何去演奏和演唱,因此掌握音乐术语就非常的重要,可以帮助你准确地表达作品的情感。 本书介绍的较常见的音乐术语详见P3—7页, 音乐术语来自于不同的外国语汇,它们是在音乐发展过程中总结出来而逐渐为人们进行音乐工作时所惯用的,它们分别源于法、意、德、拉丁文等文字。我们挑选出来的都是一些较典型、较常用的术语,并不是全部。而只有对它们做到熟悉并领会其用途才能在音乐工作中更准确地理解并解释音乐的内涵。 课外作业: 1.熟练地辨认各种(本书所列出的)音乐术语。 2.默写或背出这些术语。 教学后记:

基本乐理教案(我的乐理)

基本乐理教案 (邵阳师范陈华,539班、540班教案) 第一章乐音体系 教学目标: 学习、认识音的产生、性质、乐音体系 重点难点: 音的分组、等音、自然音级、变化音级。 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等。 教学时数: 2课时 1、音的产生:由于物体的震动而产生。 2、正常音的震动范围每秒11—20000次,音乐中使用音的范围为每秒震动27—4100次。 3、音的性质:高低(振动频率)、强弱(振幅大小)、长短(时值)音色。 4、音列与音级 (1)乐音体系:乐音中使用的有固定音高的音的总和,称为“乐音体系”。 (2)音列:将乐音按高低次序排列起来,称为“音列”。 (3)音级:音列中的每一个音均称为“音级”。 (4)介绍键盘 白键:52个,基本音级(音名:CDEFGAB排列,唱名:do re mi fa soi la si 排列。) 黑键:36个,变化音级(无固定音名,其名称按相邻白键,通过使用变音记号表达) 八度:在一个八度内,白键和黑键上的乐音共有12个,相邻两键的音高距离为半音,相隔两键上午音高距离为全音。 5、音的分组:A2---- c5 A2 C1 C c c1 c2 c3 c4 c5 大字二组—大字一组—大字组—小字组—小字一组—小字二组—小字三组—小字四组—小字五组 (低音区)(中音区)(高音区)共有七种完整的,两组不完整的。 6、音的关系 (1)变音(即变化音级):将基本音级升高或降低,称为“变音”。 (2)常用变音记号(五种): ①升记号(升号):“#”表示将原音升高半音,“x ”表示将原音升高一个全音。 ②降记号(降号):“b”表示将原音降低半音,“bb” 表示将原音降低一个全音。 ③还原记号:表示将被升高或被降低的音回归原位。 (3)等音:音高相同,名称和意义不同,也叫“同音异名”音。 (4)自然半音和自然全音 ①自然半音:相邻两音级构成的半音。如:E—F;C—bD等。 ②自然全音:相邻两音级构成的全音。如:E—#F;bB--C等。

钢琴课乐理教案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五线谱的基本知识,音乐术语、乐谱记号、五线谱的构成、音符、节奏节拍、装饰音等知识。为以后的五线谱的 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重点:1、音乐术语的理解 2、音的力度标记 3、反复记号的使用 4、连线的作用 5、各种不同的音符和休止符以及它们的时值 6、各种节拍以及其强弱律动规律 7、音值组合法,根据拍子划分小节 8、节奏、节奏型 9 、装饰音及其演奏方法 教学难点:1、各种不同的乐谱记号的掌握 2、不同的音符和休止符以及它们的时值 3、节拍的强弱关系 4、装饰音及其演奏 授课内容: 乐理课视唱课是一门音乐共同基础课,是音乐理论科目中一门系统讲授音乐理论基础知识的课程。这些知识是学习、理解、表现音乐所不可缺少的。无论是学作曲、指挥、音乐学、演唱、演奏或音乐教育都是必须要学习的。乐理视唱课是根据从感性到理性、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在学习基础理论知识时,联系视唱课中所获得的感性材料加以印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认谱,是学习基本乐理初级阶段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只有努力、认真地学好,才能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在学习时要特别注意理解并掌握各种正确的概念和基本原理而不能一味地死记硬背一些书面文字或机械地套搬理论教条。 实践证明,五线谱是已知各类乐谱中记谱较为完善和规范的且被运用得最广泛的乐谱之一,它诞生于中世纪的欧洲,是由四线谱演变而来的。今天五线谱作为基本工具,是全球范围内用音乐语言进行交流的人们最熟悉的一种乐谱。我们的乐理教学也理所当然地以此为主。因此,我们应当理解,学好五线谱不

仅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前提,也是学习基本乐理的主要环节之一。 第一节音乐术语 要学习五线谱,必须首先学习、了解并掌握一些相关的基本常识。这些常识不仅是基本乐理学习中的必备课程,也是各种音乐工作中不能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音乐整体学习的重要环节。音乐的生命力的源泉之一便是音乐术语。学习并掌握基本的音乐术语是学习音乐的主要环节之一。 为了使演唱者和演奏者准确的掌握作曲家对作品的要求,因此产生了很多的音乐术语,这些音乐术语都在速度上、力度上、表情上提示人们该如何去演奏和演唱,因此掌握音乐术语就非常的重要,可以帮助你准确地表达作品的情感。 本书介绍的较常见的音乐术语详见P3—7页, 音乐术语来自于不同的外国语汇,它们是在音乐发展过程中总结出来而逐渐为人们进行音乐工作时所惯用的,它们分别源于法、意、德、拉丁文等文字。我们挑选出来的都是一些较典型、较常用的术语,并不是全部。而只有对它们做到熟悉并领会其用途才能在音乐工作中更准确地理解并解释音乐的内涵。 第二节各种不同的乐谱记号 一.小节、小节线 小节是音乐最常规的节奏组织单位;小节线则是小节的划分标记。大多数的音乐或节奏进行是被这样一小节、一小节地组织并标记出来的。 二.连线 我们会在许多乐谱中看到这种记号,它们不是乐谱的装饰品,而是乐谱中最重要的记号之一。 一般情况下,连线有以下几种作用: (1)legato:表示在演奏或演唱时必须做到连贯: (2)同音连线:又称延音线。在两个音高完全相同的音符中间出现连线,则第二个音不再发响,而是连过去演奏(延音)。 (3)演奏法:如弦乐的弓法;钢琴的手腕连奏等。 演奏时注意: a、弦乐器演奏必须用连弓(中间不能换弓法) b、钢琴等键盘乐器必须用手腕连奏(连腕),中途手不能抬起(另外,在管

幼师乐理教案模板

幼师乐理教案模板 【篇一:中职音乐教案乐理】 中国民族调式-五声调式教案设计 【篇二:乐理知识教案】 儿童乐理知识:幼儿钢琴课教案-青蛙跳舞 活动形式:钢琴课 活动内容:《青蛙跳舞》 内容分析:《青蛙跳舞》是《幼儿钢琴基础教程》第一册的曲子。 难易程度方面属于难度较高的曲子,因为乐曲里面不仅有跳音与保 持音及双音的不同演奏形式、有强、弱等感情标记,而且在识谱方 面音符的跨越性比较大,还有三个最近刚学的的音符。再者,要弹 出乐曲特有的意境也需要用心去体会。总之,这首乐曲学习点较多,是一首比较有价值的幼儿钢琴练习曲。 活动目标: 1、感受《青蛙跳舞》所描写的意境。 2、熟练的识谱、唱谱,能在教师的提示下根据调式找出曲中的变化音,认识曲子中“跳音、保持音、休止符、强、弱”等标记。 3、分手练习,能比较流畅的弹奏,边唱边弹。乐曲节奏准确。能准确表现四三拍的节奏特点 4、简单了解作曲家“丁善德”及代表作品。 活动重点:识谱、分手弹奏 授课对象:王晓语邱泊斐、苗淑沛 活动准备:曲谱一份、音符多个、录音机、青蛙图片一张、教师准 确的示范演奏、音乐磁带《捉迷藏》 活动过程: 一.以“小音符捉迷藏”的形式,引导幼儿复习高、低音谱表上学过的 音符。重点复习与《青蛙跳舞》相关的音符。 二.教师出示青蛙图片,告诉幼儿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有关小青蛙的曲子。教师示范演奏,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三.识谱、唱谱 1、出示高音谱表上的乐谱。 ①请幼儿观察“这是几拍的曲子?”(3/4拍,以四分音符为一拍,一 小节三拍)

“音符上有什么标记?”(引导幼儿说出跳音,保持音记号) “都有哪几拍的音符、各唱几拍?”(四分跳音,附点二分音符,各唱 半拍,三拍) “有变化音吗?”(引导幼儿看谱号后面的调号,知道是g大调,变化 音为#f)②教师引导幼儿演唱高音谱表上的乐谱,用节拍器伴奏。 要求:节奏准确,跳音要唱出来。 ③教师弹琴,幼儿人手一本书唱谱。 ④幼儿一一演唱,检查幼儿的识谱情况。 2、出示低音谱表 ①“你看到了哪些标记?“(休止符、双音跳音) ②“休止符有几种?”(全休止符、四分休止符,各休止1小节及1 拍)“双音由哪些音符组成?”(请幼儿在钢琴上找出并弹出来,教师逐 一检查)③“双音像什么?”(青蛙的叫声,初步感受乐曲的意境) 四.幼儿练习弹奏,教师指导 1、先练习右手部分,教师示范讲解跳音弹奏要领:乐曲活泼、可爱、可用指尖部分把跳音弹出来,弹轻巧。 ①幼儿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要求边唱边弹,节奏准确,跳音要弹 的有跳跃感。 ②逐一检查右手的弹奏。 2、练习左手的弹奏。 ①教师示范、讲解。重点讲解双音的弹奏要领:手指准备好,有跳 跃感,要利用好休止符的时间来快速的找下一个双音,双音下键要 统一,音色要统一。②幼儿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要求边弹边数拍子。 ③教师逐一检查左手弹奏 3、幼儿自由练习左、右手。 教师根据幼儿在弹奏中出现的个别问题,单独指导。 五.幼儿欣赏教师的完整弹奏,感受乐曲的意境。 幼儿听乐曲自由表演。 六.欣赏丁善德的代表作《捉迷藏》结束。 【篇三:幼师乐理试题】 14幼师班第二学期乐理考试题(一) 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6、调式音级与主音关系的称谓,叫做音级名称,从Ⅰ级到Ⅶ级它的 名称分别是主音、( ) 、( )、( ) 、( )、下中音、导音。

学前专业乐理教案——14 大调式与小调式

课题:大调式与小调式课时:6课时 教学内容:一,大调式的定义和构成 二,小调式的定义和构成 三,关系大小调 教学重点与难点:一,大调式和小调式的定义 二,大小调式的形式和标记 三,关系大小调的记忆方法 教学过程 一各类大调式 (一)定义 大调式是由七个音级组成的,其中Ⅰ级(主)音(首调唱名为“do”)与Ⅲ级音之间是大三度音程的调式,称为大调或大调式。 大调式的Ⅰ、Ⅲ、Ⅴ级是稳定音级,所构成的主和弦是大三和弦。大调式音阶的最大特点是主音与其上方三度音构成大三度。相对小调式而言,这个大三度具有大调式的明亮色彩。此外,主音与其上方六度音、上方七度音分别构成大六度和大七度。 从而可知,自然大调中有三个具有明亮色彩的音程,这就是大三度、大六度与大七度,我们呼将其称之为大调色彩音程。大调式具有明亮的色彩,适于表现明朗抒情、响亮有力的音乐情绪。 大调式中,包括自然大调、和声大调、旋律大调三种类别。其中自然大调是大调式的基本形式,使用非常广泛. (二)三种大调式 1 自然大调式由自然音级所组成的大调,叫做“自然大调”。 自然大调调式音阶的结构为:“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全音、半音”,任何能构成这种结构的音阶都一定是自然大调式。

我们可以取任何一音为主音,然后向其上方按“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全音、半音”的顺序排列而得的调式音阶,即为自然大调式(亦称自然大音阶)。我们可将自然大调式的音阶结构归纳为“全全半全全全半”来记。这时,半音的位置出现在调式音阶的第3音与第4音之间以及第7与第1音之间。 2 和声大调式将自然大调的第Ⅵ级音降低半音,即构成了和声大调。 和声大调由于是把自然大调的第6级音降低而得来的,那么与第6级音相邻的音程关系就随之发生了变化。其调式音阶的结构为:“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半音、增二度、半音”,任何能构成这种结构的音阶都一定是和声大调式。 我们可以取任何一音为主音,然后向其上方按“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半音、增二度、半音”的顺序排列而得的调式音阶,即为和声大调式(亦称和声大音阶)。我们可将和声大调式的音阶结构归纳为“全全半全半增半”来记。这时,半音的位置出现在调式音阶的第3音与第4音之间、第5音与第6音之间以及第7与第1音之间。 第Ⅵ级音与第Ⅶ级音之间的增二度是和声大调的特性音程。同时它还有第Ⅲ级与第Ⅵ级之间的减四度音程也是该调式的特性音程。 3 旋律大调式将自然大调的第Ⅵ级音、第Ⅶ级音同时降低半音,即构成了旋律大调。旋律大调的降低音级一般用于音阶的下行,而上行时与自然大调完全一致。旋律大调由于是把自然大调的第6级音、第7级音降低而得来的,那么与第6 级音、第7级音相邻的音程关系就随之发生了变化。其调式音阶的结构为:,任何能构成这种结构的音阶都一定是旋律大调式。

基本乐理教案

基本乐理教案 教学目标: 学习、认识音的产生、性质、时值。 重点难点: 音的分组,音的时值,各休止符时值。 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等。 1、音的产生:由于物体的震动而产生。 2、音的性质:高低(振动频率)、强弱(振幅大小)、长短(时值)音色。 4、音列与音级 (1)乐音体系:乐音中使用的有固定音高的音的总和,称为“乐音体系”。 (2)音列:将乐音按高低次序排列起来,称为“音列”。 (3)音级:音列中的每一个音均称为“音级”。 (4)介绍键盘 白键:52个,基本音级(音名:CDEFGAB排列,唱名:do re mi fa soi la si 排列。) 黑键:36个,变化音级(无固定音名,其名称按相邻白键,通过使用变音记号表达) 八度:在一个八度内,白键和黑键上的乐音共有12个,相邻两键的音高距离为半音,相隔两键上午音高距离为全音。 5、音的分组:A2---- c5 A2 C1 C c c1 c2 c3 c4 c5 大字二组—大字一组—大字组—小字组—小字一组—小字二组—小字三组—小字四组—小字五组 (低音区)(中音区)(高音区)共有七种完整的,两组不完整的。 第二章五线谱 教学目标: 学习、认识五线谱,音符,休止符,省略记号,演奏法记号 教学重难点: 音符时值的基本划分与特殊划分,省略记号。 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等。 教学时数: 3课时 1、记谱法的种类:五线谱,简谱 2、谱表谱号

(1)高音谱号(G谱号): (2)低音谱号(F谱号): (3)中音谱号(C谱号)、(次中音)

(4)五线谱的线与间(上下加线与加间) (5)大谱表:高音谱表与低音谱表的结合形式 (6)联合谱表:多声部谱表 3、音符 (1)概念 (2)简谱、五线谱中的音符及其时值比较 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三十二分音符,六十四分音符 (3)音符的规范写法: 符头、符杆、符尾 符杆的方向 两个声部的五线谱记写 4、休止符 (1)概念 (2)常见休止符表 (3)全休止符的使用说明 5、附点: (1)概念 (2)常见附点音符表 (3)“附点”的写法:“·” (4)常见复附点音符 6、其他增时记号 (1)延音记号 (2)连音线 7、略写记号 (1)移高8度:8…………┐(记号置于音符上方),移低8度:8…………┘(记号置于音符下方) (2)重复八度记号:con8…………┐(记号置于音符上方)con8…………┘(记号置于音符下方) 复记号:分音型反复记号”、“自由反复记号”、“段落反复记号” (3)长休止记号: (4)震音记号: ●单震音:一个音(或一个和弦)均匀地反复。 ●双震音:两个音(或两个和弦)均匀地反复。 (5)音型反复记号 ●小节内的音型反复:用斜线(∕或∥)表示。斜线数目与符尾数目相同。 ●一小节(或两小节)的音型反复:用符号(?∕?或?∥?)表示。 注意:音型反复记号在正式出版物中不用,一般用于手抄乐谱。

乐理视唱练耳教案

乐理.视场.练耳教案1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第一章乐理知识,了解音的产生与特性,并能正确识谱,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通过视唱练习,培养学生的音准/节奏感/乐感? 教学重点:正确识谱;视唱训练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不同音在高音谱表、低音谱表的位置;能准确唱出c大调音阶,能准确唱出书上练习曲目。 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举例法 课型:单一课 课时数:2学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组织教学。 1、点名。 2、向学生说明教材的总体内容。 3、提一些学习的要求。 、讲授新课 认识乐理: 1.什么是乐理:乐理,是“音乐基础理论”的简称。将只能听却看不见、 摸不到的抽象音乐概念具体化,研究对象主要是音乐的基本要素,如音符、时值、节奏节拍、音调、音程、和弦,等等。 2.学习乐理。视唱的目的:更好地理解音乐,了解音乐常识,为进一步学习声乐演唱、器乐演奏打好基础。 3.乐理课的授课形式:/80分钟课时,前半节课讲解乐理知识,后半节课进行视唱练耳的训练 第一章音第一节音的产生 师提问: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生:答师:归纳 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当你说话时,就引起空气振动,振动传播出去,只要某人的耳朵接收到了这种振动他就会听到你的声音。声音能够在固体、液体中传播,也可以通过空气或其他气体传播。随着声音的传播,空气中的分子被挤压在一起,接着被分开,然后又被挤压,再被分开,如此反复,就产生了声波。声音可以是高音调的,也可以是低音调的。音调的高低依赖于声音的频率(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声音的强弱依赖产生这个声音的振动的大小。振动大,声音就强;振动小,声音弱。声音的大小是以分贝为单位来度量的。修马路的钻机产生的噪音超过100分贝。 (举例)1、铜管号,当乐师吹奏它时,管中的空气发生振动,铜管号就发出了声音。铜管把声音传播出去,因而你能听到/2、大提琴,当乐师把弓放在弦上来回拉动或弹拨弦时,弦振动发出声音。吉他和小提琴也是这样发声的。 一、乐音 发音物体有规律地振动而产生的具有固定音高的音称乐音。如钢琴、小提琴、二胡等都是能发出乐音的乐器。乐音是音乐中所使用的最主要、最基本的材料,音乐中的旋律、和声等均由乐音构成。 二、噪音 音高和音强变化混乱、听起来不谐和的声音。是由发音体不规则的振动产生的(区

基础乐理教案.docx

《基础乐理》 一、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标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增进学生对音乐基础知识的了解,使学生为以 后的音乐学习打好基础。学习基础乐理是为学好相关课程和后续课程打基础的。基础知识越 巩固、扎实,将来的学习就会比较顺利,否则就会碰到许多意想不到的难题。作为未来从事 音乐教学的教师,不但要自己学好乐理,还要研究怎样教好。作为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确实光荣无比,但责任非常重大,为了工作中不误入子弟,就一定要把基础知识学好。通过 对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出一批合格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跨世纪的四有新人,培养出一批 合格的音乐文化教育人。 (二)教学要求本课程是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音乐理论课。基础乐理是一门音乐共同 课,是音乐理论科目中一门系统讲授音乐理论基础知识的课程,也是我国高等师范音乐专业 的必修课程。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有关基础乐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把所学理论知识,准确地运用到音乐实践当中,为今后进行中学音乐教学实践,成为合格的中学教师或从事其它音乐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本课程需与相关课程,如视唱练耳、和声学等密切结合,同时应大量的接触音乐练习,以加深认识和理解,积累音 乐素材。 1 、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贯彻循序渐进,比较联系的原则。 2 、突出师范性,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口头论述表达能力以及教学能力等。3、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并辅以大量的音响资料和文献资料。 (三)教学内容1、基础乐理的基本内容音、音名、音律;记普法、常用记号;节奏、节拍、音值组合法;音乐的速度 .力度及其标记;音程、分类、标记、识别、构成;调、调式、民族调式;调式中的音程;调式中的和弦;调式变音、半音音阶、调关系转调、移调;装饰音等2、教学重点、难点、新知识点教学重点:( 1 )音程、和弦、调式(民族调式)调关系( 2 )转调和移调教学难点( 1)调式变音、半音音阶、音律( 2 )转调、移调新知识点( 1 )关于旋律的知识( 2)乐曲的基本形式实行学分制,以 学分作为计算学生学习份量的单位,以取得必要的最低学分作为学生的毕业标准。(四 )教材《基础乐理》、《五线谱知识讲座》 ( 五 ) 考试、考核方式学业考核以教材内容为依据,在平时考察的基础上评定成绩,考核

大学乐理教案

第一讲基本乐理的目的 第二讲音及音名 一.<教学目的>:1.了解基本乐理的重要性;2.掌握音的性质,乐音体系,音名,唱名,音的分组 二.<教学重点>:1.音的性质;2.乐音体系,音的分组 三.<教学难点>:乐音体系的分组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 五.<教学内容> 1.基本乐理的重要性 基本乐理是一门音乐共同课,是音乐理论中的第一门系统讲授音乐理论基础知识的课程,是理解,表现音乐所不可缺少的。学作曲,指挥,音乐学或音乐教育等均要学习的。 2.音的产生有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振动产生音波,音波在空气中传播作用于我们 的听觉,便听到了声音。人耳能听到的声音是11 —20000次/每秒,音乐中使用的音是27—4100次/每秒。 1.音的性质音的性质也是乐音的性质有四种:音高,音值,音量,音色 1)音高:是由发音体每秒振动的次数决定的。 2)音值:是由发音体振动持续的时间决定的 3)音色:是由发音体振动幅度决定的 4)音色:是由发音体振动时泛音出现次序,物质材料等因素决定的 2.乐音,噪音 1)乐音:振动规则的听起来音高明显的 2)噪音:振动规则的听起来音高不明显的 3.乐音的体系 1)乐音的体系 2)音级 3)音列 4)半音 5)全音 4.音名,唱名,基本音级,变化音级 5.音组 以八十八键的钢琴为例分大字二组,大字一组,大字组,小字组,小字一组,小字二组,小字三组,小字四组,小字五组最高音是c5,最低音是A2 6.标准音是a1,中央C是c1,a1=440称第一国际高度,演奏会高度。 7.课堂练习 <课后作业> 1.写出某一音构成半音,全音。 2.熟记音的分组,音的性质,乐音体系概念。 第三讲音律 一,<教学目的>:1.掌握三种律制;2.复合音与分音列的把握;3.会辨别及写出自然半音,全音和变化半音,全音,等音 二.<教学重点>:三中律制,十二平均律,五度相生律,纯律 三.<教学难点>:自然半音,全音和变化半音,全音,等音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练习法,指导法

乐理教案

教案(^一) 教学内容:音程的名称及其标记■ 教学目的:为下一步内容打好基础。要求很熟练的掌握。■ 主要内容:1、什么是音程。2、音程的写法与读法。3、音程的名称与特征, 重点:2。■ ■教学步骤: 一、什么是音程 1、在乐音体系中,两个音之间的高低关系叫“音程”。也可以说,在乐曲中先后 或同时出现(发响)的两个音之间的音高关系叫音程。(图例)同时出现先后出现音程中的两个音。高的音叫上方音冠音,低的音叫下方音、根音.(图例)根音根音 2、旋律音程: 音程中的两个音先后发响(出现)叫“旋律音程。”其进行方向分为:上行、下行和同音进行.(图例)上行下行同音进行 3、和声音程:音程中的两个音同时发响叫“和声音程”。(图例) 二、音程的写法与读法。 1、音程的写法。旋律音程根据发声先后次序依次记写。两个音要前后分开。和声音程书写时上下对齐,一度音程前后紧挨着。二度音程稍微错开一点。根音左、冠音右。(图例) 旋律音程(图例) 和声音程(图例) 4

2、音程的读法。上行,同音进行的旋律音程,和声音程,读时由低到高,由前到后,不加任何说明。下行旋律音程和上行旋律音程的八度,读时要说明方向。例 4

三、音程的名称与标记音程的名称是由音程的“度数”和“音数”而决定的,这也是构成音程的两个“要素”。 1、度数。音程的根音与冠音之间包含音级的数目叫级数,用“度”来计算。也叫“度数”。包含几个音级就是几度。(图例) 1度2 度3 度5 度8 度 音程的度数是构成和识别音程时首先应明确的。如E —G之间包含了三个音级(E、F、G就决定了它是三度。即使是b E —G、E—# G等。两者发生任何升降变化,只要级数位置不变,它就是三度,永远为三度。 (图例) 3度3度3度4度4度 2、音数。音程中根音与冠音之间包含的全音和半音的数目叫“音数”。用整数,分数和带分数标记。全音用“ 1”标记,半音用“ 1/2 ”标记。全音加半音用“1 又1/2 ”标记。 当一个音程的度数明确后,就需要看这一音程中包含多少半音和全音,从而决定音程的种类和名称。除纯一度外相同度数的音程都包含不同的全音和半音。因此,它们有时度数相同而音数不同,名称就不同;有时音数相同而度数不同,名称也不同;而度数、音数都不同时名称更不同。如C――D是二度,包含一个全音, 而E――F也是二度,但包含一个半音。 音程的名称就是根据两个音之间所包含的度数和音数决定的。度数和音数就是构成音程的两个要素,两者缺一不可。为了区别这些度数相同,音数不同和度数、音数都不同的各种音程。我们把音程分为纯、大、小、增、减、倍增、倍减等各种类型来说明。 ( 1)纯一度、音数0。( 2)小二度、音数1/2 。( 3)大二度、音数1。(4) 小三度1 1/2 。 (5) 大三度2。(6) 纯四度2 1/2 。(7) 增四度3。(8) 减五度3。(9) 纯五度3 1/2 。(10) 小六度4。(11) 大六度4 1/2 。(12) 小七度5。(13) 大七度5 1/2 。(14) 纯八度6。

基本乐理教案讲课稿

基本乐理教案

基本乐理教案 第一章乐音体系 教学目标: 学习、认识音的产生、性质、乐音体系 重点难点: 音的分组、等音、自然音级、变化音级。 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等。 教学时数: 2课时 1、音的产生:由于物体的震动而产生。 2、正常音的震动范围每秒11—20000次,音乐中使用音的范围为每秒震动 27—4100次。 3、音的性质:高低(振动频率)、强弱(振幅大小)、长短(时值)音色。 4、音列与音级 (1)乐音体系:乐音中使用的有固定音高的音的总和,称为“乐音体系”。(2)音列:将乐音按高低次序排列起来,称为“音列”。 (3)音级:音列中的每一个音均称为“音级”。 (4)介绍键盘 白键:52个,基本音级(音名:CDEFGAB排列,唱名:do re mi fa soi la si 排列。)

黑键:36个,变化音级(无固定音名,其名称按相邻白键,通过使用变音记号表达) 八度:在一个八度内,白键和黑键上的乐音共有12个,相邻两键的音高距离为半音,相隔两键上午音高距离为全音。 5、音的分组:A2---- c5 A2 C1 C c c1 c2 c3 c4 c5 大字二组—大字一组—大字组—小字组—小字一组—小字二组—小字三组—小字四组—小字五组(低音区)(中音区)(高音区) 共有七种完整的,两组不完整的。 6、音的关系 (1)变音(即变化音级):将基本音级升高或降低,称为“变音”。 (2)常用变音记号(五种): ①升记号(升号):“#”表示将原音升高半音,“x ”表示将原音升高一个全音。 ②降记号(降号):“b”表示将原音降低半音,“bb” 表示将原音降低一个全音。 ③还原记号:表示将被升高或被降低的音回归原位。 (3)等音:音高相同,名称和意义不同,也叫“同音异名”音。 (4)自然半音和自然全音 ①自然半音:相邻两音级构成的半音。如:E—F;C—bD等。 ②自然全音:相邻两音级构成的全音。如:E—#F; bB--C等。 (5)变化半音和变化全音 ①变化半音:同一音级或隔开一个音级构成的半音。如:C—#C;#E--bG 等。

乐理教案

第一周 教学内容: 1.认识乐理 2.认识五线谱 3.五线谱与钢琴键盘的对应位置 授课时间:1课时 教学重点:认识五线谱 教学难点:高音谱表中不同位置的音,以及它们在钢琴键盘上的位置 教学过程: 一、认识乐理: 1.什么是乐理:乐理,是“音乐基础理论”的简称。将只能听却看不见、 摸不到的抽象音乐概念具体化,研究对象主要是音乐的基本要素,如音 符、时值、节奏节拍、音调、音程、和弦,等等。 2.学习乐理的目的:更好地理解音乐,了解音乐常识,为进一步学习声乐 演唱、器乐演奏打好基础。 3.乐理课的授课形式:40分钟课时,前半节课讲解乐理知识,后半节课进 行视唱练耳的训练。 二、介绍记录音乐的形式——五线谱:五线谱是目前世界上通用的记谱法。 练习:说出下列各音的位置: 三、高音谱表:记有高音谱号的谱表,称为高音谱表。 唱名:do re mi fa sol la si do 音名:C D E F G A B C

高音谱表中,下加一线的C称为中央C,因为在音域(如钢琴键盘)的中间。 四、低音谱表:记有低音谱号的谱表,称为低音谱表。 C D E F G A B C 低音谱表中,中央C在上加一线。 五、五线谱与钢琴键盘的对应位置: 六、音符的组成部分: 七、音符的时值:音符除了有高低的区别,还有长短的区别。 练习:唱出下列音符的时值:

八、练习视唱: 1.学习C自然大调音阶,练习每个音的发声位置,体会声带的控制方法, 熟记音阶中各音的音高; 2.唱《钢琴教材》第一课中的乐谱。 课后作业: 1.在五线谱本上写高音谱号、低音谱号各十遍; 2.在五线谱本上写五遍:

基本乐理教案

第四章音程 一、什么是音程 在乐音体系中,两音之间的高低关系,叫音程。 音程中,高的音叫“冠音”,低的音叫“根音”。音程中的两个音先后发声,叫做“旋律音程”,分“上行、平行、下行、”三种。音程中的两音,同时发声,叫做“和声音程”。 旋律音程书写时,两个音按先后次序分别记写,和声音程书写时,两个音上下要对齐。但二度音程例外,必须错开,低音在左、高音在右。 音程的读法:和声音程,上行旋律音程、都由根音读至冠音;平行、下行旋 律音程,读时必须说明方向。 一、音程的名称与标记 音程同样也有一个度量单位,这就是“度”,也叫做“度数”。

其中还包含着“音”也叫做“音数”。音程的大小名称都是由“度数”和“音数”决定的。 五线谱上的每一条线和每一个间都是一度。两个音同在一条线上,或者同在 一个间里的时候,这两个音的音程关系叫做“一度”,或者叫做:“同度”。 如果两个音,一个在线上,另一个音在紧挨这个音的间里,那末这两个音之 间的音程关系叫做:“二度”。 如果两个音都在线上,而且是最近的两条线上,或者是两个音同样在两条最 近的间里,这两个音之间的音程关系就叫做:“三度”。就是音程的度数。也就是两个音中间相距有多少个音级。 音程的名称,是由音程的“度数”与“音数”而决定的。 音程在五线谱上所包括的线与间的数目,叫做音程的“度数”。音程中两音间所包含全音半音的数目,叫做音程的“音数”。音数用整数,分数和带分数来标记,表示半音,1表示全音。

识别音程,必须根据音程的“度数”和“音数”两个方面,缺一不可现将基本音级所构成的各种音程的度数,音数和名称,列示如下 音数为0的一度,叫“纯一度”。 音数为的二度,叫“小二度”;音数为1的二度叫“大二度”。 音数为的三度,叫“小三度”;音数为2的三度,叫“大三度”。 音数为的四度,叫“纯四度”;音数为3的四度叫“增四度”。 音数为3的五度,叫“减五度”;音数为的五度叫“纯五度”。 音数为4的六度,叫“小六度”;音数为的六度,叫“大六度”。 音数为5的七度,叫“小七度”;音数为的七度,叫“大七度”。 增四度和减五度,由于它们都包含三个全音,故又叫做“三全音”。 从以上这些音程,还可以发现一条规律。即一、四、五、八度,没有大小; 二、三、六、七度、没有纯。

乐理教案

教案(十一) 教学内容:音程的名称及其标记λ 教学目的:为下一步内容打好基础。要求很熟练的掌握。λ 主要内容:1、什么是音程。2、音程的写法与读法。3、音程的名称与特征λ 重点:2。λ λ教学步骤: 一、什么是音程 1、在乐音体系中,两个音之间的高低关系叫“音程”。也可以说,在乐曲中先后或同时出现(发响)的两个音之间的音高关系叫音程。(图例)同时出现先后出现音程中的两个音。高的音叫上方音冠音,低的音叫下方音、根音 .(图例)根音根音 2、旋律音程: 音程中的两个音先后发响(出现)叫“旋律音程。”其进行方向分为:上行、下行和同音进行.(图例)上行下行同音进行 3、和声音程:音程中的两个音同时发响叫“和声音程”。(图例) 二、音程的写法与读法。 1、音程的写法。旋律音程根据发声先后次序依次记写。两个音要前后分开。和声音程书写时上下对齐,一度音程前后紧挨着。二度音程稍微错开一点。根音左、冠音右。(图例) 旋律音程(图例) 和声音程(图例) 2、音程的读法。上行,同音进行的旋律音程,和声音程,读时由低到高,由前到后,不加任何说明。下行旋律音程和上行旋律音程的八度,读时要说明方向。例4

三、音程的名称与标记 音程的名称是由音程的“度数”和“音数”而决定的,这也是构成音程的两个“要素”。 1、度数。音程的根音与冠音之间包含音级的数目叫级数,用“度”来计算。也叫“度数”。包含几个音级就是几度。(图例) 1度 2度 3度 5度 8度 音程的度数是构成和识别音程时首先应明确的。如 E—G之间包含了三个音级(E、F、G)就决定了它是三度。即使是 b E — G、E— # G 等。两者发生任何升降变化,只要级数位置不变,它就是三度,永远为三度。(图例) 3度 3度 3度 4度 4度 2、音数。音程中根音与冠音之间包含的全音和半音的数目叫“音数”。用整数,分数和带分数标记。全音用“1”标记,半音用“1/2”标记。全音加半音用“1 又1/2”标记。 当一个音程的度数明确后,就需要看这一音程中包含多少半音和全音,从而决定音程的种类和名称。除纯一度外相同度数的音程都包含不同的全音和半音。因此,它们有时度数相同而音数不同,名称就不同;有时音数相同而度数不同,名称也不同;而度数、音数都不同时名称更不同。如 C——D是二度,包含一个全音,而E——F也是二度,但包含一个半音。 音程的名称就是根据两个音之间所包含的度数和音数决定的。度数和音数就是构成音程的两个要素,两者缺一不可。为了区别这些度数相同,音数不同和度数、音数都不同的各种音程。我们把音程分为纯、大、小、增、减、倍增、倍减等各种类型来说明。 (1)纯一度、音数0。(2)小二度、音数1/2 。(3)大二度、音数1。 (4)小三度1 1/2。 (5)大三度2。(6)纯四度2 1/2。(7)增四度3。(8)减五度3。(9)纯五度3 1/2。 (10)小六度4。(11)大六度4 1/2。(12)小七度5。(13)大七度5 1/2。(14)纯八

乐理知识教案

儿童乐理知识:幼儿钢琴课教案-青蛙跳舞 活动形式:钢琴课 活动内容:《青蛙跳舞》 内容分析:《青蛙跳舞》是《幼儿钢琴基础教程》第一册的曲子。难易程度方面属于难度较高的曲子,因为乐曲里面不仅有跳音与保持音及双音的不同演奏形式、有强、弱等感情标记,而且在识谱方面音符的跨越性比较大,还有三个最近刚学的的音符。再者,要弹出乐曲特有的意境也需要用心去体会。总之,这首乐曲学习点较多,是一首比较有价值的幼儿钢琴练习曲。 活动目标: 1、感受《青蛙跳舞》所描写的意境。 2、熟练的识谱、唱谱,能在教师的提示下根据调式找出曲中的变化音,认识曲子中“跳音、保持音、休止符、强、弱”等标记。 3、分手练习,能比较流畅的弹奏,边唱边弹。乐曲节奏准确。能准确表现四三拍的节奏特点 4、简单了解作曲家“丁善德”及代表作品。 活动重点:识谱、分手弹奏 授课对象:王晓语邱泊斐、苗淑沛 活动准备:曲谱一份、音符多个、录音机、青蛙图片一张、教师准确的示范演奏、音乐磁带《捉迷藏》 活动过程: 一.以“小音符捉迷藏”的形式,引导幼儿复习高、低音谱表上学过的音符。重点复习与《青蛙跳舞》相关的音符。 二.教师出示青蛙图片,告诉幼儿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有关小青蛙的曲子。 教师示范演奏,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三.识谱、唱谱 1、出示高音谱表上的乐谱。 ①请幼儿观察“这是几拍的曲子?”(3/4拍,以四分音符为一拍,一小节三拍) “音符上有什么标记?”(引导幼儿说出跳音,保持音记号) “都有哪几拍的音符、各唱几拍?”(四分跳音,附点二分音符,各唱半拍,三拍) “有变化音吗?”(引导幼儿看谱号后面的调号,知道是G大调,变化音为#F) ②教师引导幼儿演唱高音谱表上的乐谱,用节拍器伴奏。

大学乐理教案

第一节,第二节 一.<教学课题> 1.第一讲基本乐理的目的 2.第二讲音及音名 二,<教学目的> 1.了解基本乐理的重要性 2.掌握音的性质,乐音体系,音名,唱名,音的分组 三.<教学重点> 1.音的性质 2.乐音体系,音的分组 四.<教学难点> 乐音体系的分组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提问法 六.<教学内容> 1.基本乐理的重要性 基本乐理是一门音乐共同课,是音乐理论中的第一门系统讲授音乐理论基础知识的课程,是理解,表现音乐所不可缺少的。学作曲,指挥,音乐学或音乐教育等均要学习的。 2.音的产生 有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振动产生音波,音波在空气中传播作用于我们的听觉,便听到了声音。人耳能听到的声音是11—20000次∕

每秒,音乐中使用的音是27—4100次∕每秒。 3.音的性质 音的性质也是乐音的性质有四种:音高,音值,音量,音色 1)音高:是由发音体每秒振动的次数决定的。 2)音值:是由发音体振动持续的时间决定的 3)音色:是由发音体振动幅度决定的 4)音色:是由发音体振动时泛音出现次序,物质材料等因素决定的4.乐音,噪音 1)乐音:振动规则的听起来音高明显的 2)噪音:振动规则的听起来音高不明显的 5.乐音的体系 1)乐音的体系 2)音级 3)音列 4)半音 5)全音 6.音名,唱名,基本音级,变化音级 7.音组 以八十八键的钢琴为例分大字二组,大字一组,大字组,小字组,小字一组,小字二组,小字三组,小字四组,小字五组最高音是c5,最低音是A2 8.标准音是a1,中央C是c1,a1=440称第一国际高度,演奏会高度。

9.课堂练习 七.<总结> 八.<作业> 1.写出某一音构成半音,全音。 2.熟记音的分组,音的性质,乐音体系概念。

基本乐理教案

第一单元记谱法 第一讲音的性质 在自然界中能为我们人的听觉所感受的音是非常多的,但并不是所有的音都可以作为音乐的材料。音乐中所使用的音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它们是人们在长期的音乐实践中为了表现自己的生活和思想感情而特意挑选出来的。这些音被组成为一个固定的体系,用来表现音乐思想和塑造音乐形象。第一节音的产生 声音的产生是由物体的振动引起的。 不同物体振动时所产生的振动方式,频率不同就产生了不同的音波,音波通过不同的介质(固体、液体、气体等)传播,作用

于我们的听觉系统,于是我们就听到了声音。 人耳能够听到的声音大致在每秒振动11次——20000次(每秒振动1次叫1赫兹,用Hz表示)左右这个范围之内,比这个范围少的的音波叫次声波,比该范围多的音波叫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到的。 架子鼓琵琶 二胡圆号

我们在音乐中所使用的音也并不是包括 在11Hz(赫兹)——20000Hz内的所有音,而是经过挑选的有一定音高差别的音。 第二节音的四种性质 声音有高低,强弱,长短,音色等四种性质。音的四种性质,在音乐表现中都是非常重要的,但音的高低和长短则具有更为重大的意义。一首歌,不管你用人声演唱或用乐器来演奏(音色),用小声唱或是大声唱(强弱),虽然音的强弱及音色都有了变化,仍然很容易辨认出歌曲的旋律。但是,假如将这首歌(相对之间)的音高或音值加以改变的话,则音乐形象就会立即受到严重的破坏。因此,不管创作也好,演奏演唱也好,对音高和音值应加以特别的注意。同样,不

同的音色和不同的强弱对于音乐的表现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音色对于音乐形象的性格描绘十分重要;强弱是表现乐感的极其重要因素。 下面分别对这四个方面加以介绍。1.2.1 音色 音色是由于发音体的材料性质、结构形状、发声方式、及其泛音的多少等不同方面来决定的。 如:铜做的锣、镲与木制的梆子、木鱼所鼔击发出的声音就截然不同; 铜做的号与木管吹奏所发出的声音也是截然不同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