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胍类药物降糖以外的作用与机制
促胰岛素分泌剂、双胍类、α-糖酐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等口服降糖药降糖机制、用药指导及药物分类课件

格列奈类
代表药物: 瑞格列奈(诺和龙) 那格列奈(唐力)
格列奈类
降糖机制: —刺激胰岛素的早期分泌 —吸收快、起效快、作用时间短
可使HbA1c下降1%--1.5% 副作用:
可引起低血糖,但和磺脲类相比,发 作次数少,程度也较轻。
格列奈类
用药指导: • 格列奈类药物需在餐前即刻服用,不进餐
不服药。 • 服药后要按时按量进餐,以预防低血糖的
可使Hb增高。
噻唑烷二酮类药
用药指导 • 每天服用一次,可于餐前、餐中或进餐后服用。 • 服药的时间要尽可能固定。 • 这类药物的疗效要在开始服药后1到3个月才能体
现出来。 • 有心力衰竭倾向不用或慎用。妊娠期、哺乳期妇
女不宜用此类药物。
科学用药, 更好管理糖尿病
双胍类口服降糖药
用药指导: • 单独使用本类药物不会引起低血糖,并有使体重
下降趋势,故适用于肥胖或超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 • 胃肠道反应通常与剂量相关,采用进餐时或饭后
服药,或从小剂量开始,可减轻胃肠道反应。肠 溶片可减轻胃肠道反应。 • 每天服药的时间和间隔尽可能固定。 • 限制饮酒。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或胰岛素)联合应用,发生低血糖时应使用单糖 治疗,如葡萄糖、牛奶或蜂蜜。 • 从小剂量开始服药,每次进餐时服药,逐渐增加 剂量有助于减轻胃肠道反应。
噻唑烷二酮类药
代表药物: 罗格列酮(文迪雅) 比格列酮(艾可拓)
噻唑烷二酮类药
降糖机制: —主要通过促进靶细胞对胰岛素的反 应而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
发生。平时要常备糖果备以低血糖时使用。
双胍类口服降糖药
代表药物: 二甲双胍(格华止、盐酸二甲双胍肠溶片) 二甲双胍缓释片(卜可); 苯乙双胍(降糖灵)
降糖药物的分类及降糖机制

降糖药物的分类及其降糖机制概述高血糖的药物治疗多基于纠正导致人类血糖升高的两个主要病理生理改变---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受损。
根据作用效果不同,口服降糖药物可分为以促进胰岛素分泌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磺脲类、格列奈类、DPP-4抑制剂)和通过其他机制降糖的药物(双胍类、TZDs、ɑ糖苷酶抑制剂、SGLT-2抑制剂)。
磺脲类和格列奈类直接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DPP-4抑制剂通过减少体内GLP-1的分解,增加GLP-1的浓度从而促进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
主要药理作用:双胍类-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TZDs-改善胰岛素抵抗;ɑ糖苷酶抑制剂-延缓碳水化合物在肠道内的消化吸收。
SGLT-2抑制剂-通过减少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来增加肾脏葡萄糖的排出。
一、常用口服降糖药物作用机制及分类(一)磺脲类药物属于胰岛素促泌剂,通过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体内胰岛素水平而降血糖。
常见有:格列本脲、格列美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和格列喹酮。
不良反应——使用不当可导致低血糖;可导致体重增加。
消渴丸是含有格列本脲和多种中药成分的复方制剂。
(二)格列奈类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通过刺激胰岛素的早时相分泌而降低餐后血糖。
常见有:瑞格列奈、那格列奈、米格列奈。
此类药物需在餐前即刻服用,一般不与磺脲类联用,可在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使用。
常见不良反应——低血糖和体重增加。
(三)DPP-4抑制剂DPP-4抑制剂通过抑制DPP-4而减少GLP-1在体内的失活,使内源性GLP-1水平升高。
GLP-1以葡萄糖浓度依赖的方式增强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糖素分泌。
常见有:西格列汀、沙格列汀、维格列汀、利格列汀和阿格列汀。
不良反应:沙格列汀增加心衰患者住院风险。
单独使用此类药物不增加低血糖风险,对体重的作用为中性或轻度增加。
肝肾功能不全患者使用利格列汀不需要调整剂量(四)双胍类药物通过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和改善外周胰岛素抵抗而降低血糖。
主要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
糖病与口服降糖药物的使用指南

糖病与口服降糖药物的使用指南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不断增加。
糖尿病的管理需要一个全面的治疗计划,其中口服降糖药物在疾病控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为您提供关于口服降糖药物的详细指南。
一、什么是口服降糖药物?口服降糖药物是指通过口服途径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
这些药物主要通过降低血糖水平来控制糖尿病症状,从而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血糖水平。
二、常见的口服降糖药物种类1. 双胍类药物:双胍类药物是口服降糖药物中最常见的一类。
例如,二甲双胍(Metformin)是一种常用的双胍类药物,它通过抑制肝糖原的合成和抑制葡萄糖的生成,帮助减少血糖水平。
2. 磺脲类药物:磺脲类药物主要通过刺激胰岛素分泌来减少血糖水平。
例如,格列本脲(Glibenclamide)是一种常用的磺脲类药物,它能促进胰岛素的释放,从而帮助调节血糖水平。
3. α-糖苷酶抑制剂:这类药物通过抑制肠道内糖分的吸收,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阿卡波糖(Acarbose)是一种常用的α-糖苷酶抑制剂,它能够减慢肠道对碳水化合物的吸收,从而降低餐后血糖水平。
4. 胰岛素增敏剂:这类药物通过增加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来控制血糖水平。
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是一种常用的胰岛素增敏剂,它能够提高细胞对胰岛素的响应,从而帮助降低血糖水平。
三、如何正确使用口服降糖药物?1. 遵循医生指导:在使用口服降糖药物之前,一定要咨询医生并按照医生的指导使用药物。
医生会根据病情严重程度、患者的整体情况等因素来推荐最合适的口服降糖药物。
2. 按时服药:口服降糖药物需要按时服用,保持药物的稳定血药浓度,才能保证其有效性。
建议制定一个规律的服药时间表,并将其纳入日常生活的固定习惯中。
3. 饮食控制:在口服降糖药物的使用过程中,合理控制饮食是非常重要的。
避免大量食用高糖、高脂肪的食物,增加摄入蔬菜和蛋白质的量,有助于降低血糖水平。
4. 注意副作用:使用口服降糖药物时,要注意可能的副作用,如低血糖。
十大类降糖药物的特点与用药注意事项

十大类降糖药物的特点及用药注意事项随着糖尿病患病率的逐年递增,大家对如何正确服用降糖药物也越来越关注。
口服降糖药物种类较多,因作用机制不同和作用特点也不同,在药物的选择上应因人因病因药而异,不能一概而论,接下来逸仙药师介绍十大类降糖药的特点及用药注意事项,其中口服降糖药八类,注射用降糖药两类。
一、双胍类药物代表药物:二甲双胍作用机制:改善胰岛素敏感性,还可减少肝糖输出、改善肌肉糖原合成和减少小肠内葡萄糖吸收。
优点:降糖效果好,尤其降空腹血糖效果好,且单独使用不发生低血糖,可降低体重,有心血管的获益;是国内外指南推荐的2型糖尿病患者首选(一线)用药。
缺点:胃肠道反应多见。
注意事项:餐中或餐后服用可减轻胃肠道不良反应,长期使用的患者应适当补充维生素B12。
二、α-糖苷酶抑制剂代表药物: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米格列醇作用机制:抑制糖苷键水解,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降低餐后血糖。
优点:不引起低血糖,有降体重作用,尤其适用于我国以碳水化合物摄入为主的人群。
是当前MD诊治指南中推荐使用的一线药,也是我国唯一获得葡萄糖耐量受损适应证的药物。
缺点:初用时有腹胀、排气增多的胃肠道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禁用于慢性胃肠功能紊乱者、患肠胀气而可能恶化的疾患、严重肾损的患者,18岁以下患者及孕妇不应使用。
三、磺酰脲类药物代表药物:格列苯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格列喹酮、格列美脲等。
作用机制: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因此,用此类药的前提是患者有一定的胰岛功能。
优点:降糖效果好。
主要用于有一定β细胞功能、无磺脲类药物使用禁忌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不适合使用二甲双胍的 2 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首选,或其他口服降糖药物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 2 型糖尿病患者联合用药方案首选。
缺点:易发生低血糖风险及体重增加。
肝功能不全者原则上禁用磺脲类药物。
肾功能不全者原则上禁用磺脲类药物,但格列喹酮例外。
注意事项:对于半衰期较长的药物更容易发生低血糖,比如格列本脲、格列美脲、格列齐特等。
降糖药:用药时间很重要

龙源期刊网 降糖药:用药时间很重要作者:张乾来源:《大众健康》2013年第05期常用的降糖药物有三类,即磺脲类、双胍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用法各有不同。
有的患者使用后效果不好,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服用药物的时间不正确。
磺脲类(包括优降糖、达美康、糖适平等)作用机制是直接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从而起到降糖作用,故这类药物只对胰岛功能尚未完全丧失的Ⅱ型糖尿病人有效。
由于它们进入人体后需要一定时间刺激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因而服药时间宜在餐前半小时左右。
双胍类(包括降糖灵、二甲双胍等)作用机制是促进外周组织(如肌肉等)对葡萄糖的利用,抑制肝糖原异生和肠道对葡萄糖的摄取,从而使血糖降低,故该类药物对血糖正常者不起降糖作用,特别适宜于饮食控制效果不佳、体型肥胖的Ⅱ型糖尿病人。
这类药物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最好在餐后服用。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如阿卡波糖等)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延迟和减少肠道对淀粉的分解消化和吸收来控制餐后血糖的升高幅度,对糖耐量异常及餐后血糖控制不好的病人尤其有效,用法是嚼碎后与第一口饭同服,若在餐前或餐后服用则疗效会大打折扣。
有的患者使用降血糖药物效果不好,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服用药物的时间不正确。
磺酰脲类:饭前30分钟服。
例如:格列吡嗪(美吡达)、格列齐特(达美康)、格列喹酮(糖适平)等。
此类药物的药理作用主要是刺激胰腺的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而降低血糖,其药峰时间为2~3小时。
所以饭前半小时服用,待食物到达小肠开始消化吸收时,药物有效地促进胰岛素分泌,充分发挥降低血糖的作用。
双胍类:在饭中或饭后服用。
例如:苯乙双胍(降糖灵)、二甲双胍(甲福明)。
此类药物的降血糖作用与胰岛素的分泌无关,主要是通过促进机体组织对血液中的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减少葡萄糖在肠道内的吸收,抑制肝糖原转换成葡萄糖,对抗胰高血糖素等作用而降低血糖。
由于此类药物胃肠道反应明显(如口苦、口内金属味、食欲下降、恶心、腹泻等),所以应在吃饭时或饭后服用,以减少药物对消化道的刺激。
二、双胍类口服降糖药

二、双胍类口服降糖药双胍类类降糖药主要有苯乙双胍(降糖灵)、二甲双胍(格华止、迪化唐锭)和丁福明(丁双胍)。
由于苯乙双胍和丁双胍的副作用,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是二甲双胍,可使HbAlc 下降1%~2%。
1.双胍类药物的作用机制①在肝细胞膜水平上,恢复胰岛素对腺苷环化酶的抑制能力,从而减少肝糖原异生,减少肝糖原输出。
②通过增加外周组织中胰岛素受体的数目和亲和力,降低胰岛素抵抗,增强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
③抑制细胞氧化酶系统,增强周围组织的无氧酵解。
④提高葡萄糖转运子-4(GIUT-4)的转位,主要在肝脏、骨骼肌和脂肪细胞中。
⑤延缓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速率。
2.双胍类药物的作用特点(1)苯乙双胍半衰期2~3 h,可持续4~6 h,长期应用除有胃肠道反应外还能引起血乳酸升高及诱发乳酸酸中毒,尤其是老年人,现已淘汰。
(2)二甲双胍半衰期6.2 h,持续6~8 h,诱发血乳酸升高及乳酸性酸中毒的机会较苯乙双胍明显减少,目前为双胍类药物中最常用的药物。
(3)二甲双胍与磺脲类药物的不同点①不直接刺激胰岛素的分泌,但降糖效果与磺脲类类似。
②不会引起体重的增加还有减轻体重的作用。
③单药治疗不会发生低血糖。
④能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加胰岛素敏感性。
⑤能改善脂肪代谢。
⑥不经肝脏代谢,以原型由尿排出。
⑦有心血管保护作用。
⑧UKPDS研究证实,二甲双胍可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致死性或非致死性心血管事件风险,并使全因死亡率、糖尿病相关死亡率、糖尿病相关终点发生率分别降低36%、42%和32%。
3.双胍类药物的适应证①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无肝功能、肾功能受损,缺氧性疾病等禁忌证的情况下首选。
②使用磺脲类降糖药后血糖仍不达标,可联合应用双胍类药物。
③对于应用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若胰岛素用量较大且血糖控制不佳可加用双胍类药物减轻胰岛素抵抗。
④血糖控制不佳的1型糖尿病患者,加用双胍类药物可减少其胰岛素用量,并使血糖波动变小。
双胍类降糖药的药理作用

双胍类降糖药的药理作用文章目录*一、双胍类降糖药的药理作用1. 双胍类降糖药的药理作用2. 什么是双胍类降糖药3. 双胍类降糖药适合哪些人*二、双胍类降糖药有什么副作用*三、服双胍类降糖药要注意什么双胍类降糖药的药理作用1、双胍类降糖药的药理作用二甲双胍的降糖作用不是靠刺激胰岛素分泌,而是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加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抑制肝糖异生和糖原分解来完成的。
它不会加重胰岛β细胞的负担,也不会导致高胰岛素血症;二甲双胍的降糖效果非常理想,单药治疗就可以降低糖化血红蛋白达1.5%~2.0%;与其他降糖药物相比,二甲双胍在降糖的同时可有效控制体重;二甲双胍可以降低血浆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并减少血小板凝聚力,改善纤溶酶活性,因而对心脑血管具有保护作用,它也是目前惟一有证据表明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降糖药物;二甲双胍药源充沛,价格低廉,具有良好的性价比。
2、什么是双胍类降糖药双胍类药物是降糖药家族的元老之一,包括二甲双胍和苯乙双胍两种。
苯乙双胍因其乳酸酸中毒发生率较高,在欧美国家已停止使用,在我国已趋于淘汰。
历经半个世纪的洗礼,二甲双胍不仅没有被临床淘汰,相反,却像窖藏的老酒历久弥醇,备受青睐。
继2005年9月IDF(国际糖尿病联盟) 颁布的《2型糖尿病治疗指南》推荐二甲双胍作为2型糖尿病治疗的一线药物后,2006年ADA/EASD联合发表的专家共识对应用二甲双胍的态度更加积极,新的专家共识建议:将二甲双胍列入2型糖尿病患者的第一步治疗中,即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同时接受二甲双胍治疗,这也就意味着,除非患者有禁忌症的存在,否则一旦确诊均应接受二甲双胍治疗。
3、双胍类降糖药适合哪些人中年以上起病的Ⅱ型糖尿病患者,特别是偏肥胖而不能通过饮食控制及运动治疗控制的高血糖患者。
已用磺脲类药物或已经运动治疗失效者。
对Ⅰ型糖尿病者波动较大,可试用双胍类而减少胰岛素剂量,减少血糖波动性。
对采用较小剂量胰岛素(每日20U以下)治疗的病人,希采用口服药治疗,而对磺脲类有过敏反应或失效时可试用。
临床执业医师易错题(14)【题含答案】

西医临床执业医师易错100题1、男性患者,30岁,高热,胸痛,咯铁锈色痰,右肺下叶实变,青霉素试敏可疑,宜选用__A.头孢曲松B.青霉素V口服C.红霉素静点D.林可霉素E.青霉素G静点【答案】A2、小儿腹泻每日补钾量正确的是(mmol/kg)()。
A.一般按3~4mmol/kgB.缺钾明显者按6~8mmol/kgC.轻者按1~2mmol/kgD.重者按500mg/kgE.极少数病例可按600mg/kg【答案】A3、《希波克拉底誓言》中提出的医德根本原则是()。
A.为病家谋利益B.平等对待患者C.保守医密D.不为妇人施堕胎手术E.不伤害病人【答案】A4、肝脏的药物代谢酶是A.单胺氧化酶B.胆碱酯酶C.蛋白酶D.脂肪蛋白酶E.以上均不是【答案】E5、腺垂体合成和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TSH)可A.分泌释放到血液中分布至全身B.直接分泌到甲状腺中,只在甲状腺内发现C.沿神经轴突纤维移动到甲状腺组织中D.经特定血管系统输送到甲状腺组织中E.为甲状腺组织主动摄取而甲状腺内浓度较高【答案】A6、1mol丙酮酸在线粒体内彻底氧化生成ATP的mol数量是A.12.5B.15C.18D.21E.24【答案】A7、疟疾患者服用伯胺喹啉后出现急性寒战、高热、腰痛、解酱油样尿、贫血和黄疸,考虑下列哪种诊断可能性大()A.蚕豆黄B.黑尿热C.镰性红细胞增多症D.球形红细胞增多症E.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答案】B8、对血小板聚集没有影响的药物是__A.链激酶B.肝素C.潘生丁D.低分子右旋糖酐E.香豆素类【答案】A9、下述哪一点不符合神经内分泌细胞特征A.属于一些特化的神经细胞B.通过胞突接受神经冲动C.由轴突释放神经递质D.由轴突释放激素物质E.释放的激素经血运输后发挥作用【答案】C10、加味左金丸的功能是A.疏肝和胃B.温胃理气C.清热止痢D.解表,祛湿,和中E.养阴益胃,行气止痛【答案】A11、细菌细胞壁特有的成分是A.外膜B.脂蛋白C.脂多糖D.类脂AE.肽聚糖【答案】E12、某高校心理咨询工作人员接待了一位大学生,该生对心理咨询员说,他多次难以自控地想杀死其女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暇_
双胍 类药物降糖 以外的作用与机制
广 东 东 莞康 华 医院 内分 泌风 湿 免疲 学 中心 马学毅
抗动脉粥样硬 化和抗血栓作用
与L 受 体结 合不 强 ,清除减 少 ,在血 管 内皮 细胞 DL
葡萄 糖毒性 的氧化 应激 对组 织产 生 的损 害主 要 产生 过 多氧 自由基及 脂蛋 白非 酶糖 化 ,使吞 噬 细胞
心 脏终 点事 件 。现 已知 ,凝血 系统的 几 个主 要促 进 平 ,降糖效 果 也优 于单 纯饮 食控 制者 。因此 ,二 甲 因子 ,如 纤溶 酶原 激活物 抑制 剂( AI1、凝血 因子 双胍特别有利于糖尿病合并大血管并发症者预防及 P 一) VⅡ和凝 血 因子 xⅢ和V IWi e rn 因子水平 ,和 减 少心 脑血 管疾 病 的终 点事 件 。通 过 降低F A,双 OI l b a d l F
加直 接相 关 。双 胍类 药物 可 以针对 性地 作 用于这 些 异常 有关 。 二 甲双 胍 不是 调脂 药 ,但在 临床 大规 模 通路 ,减 轻氧 化应 激 对组 织的 损伤 。研 究发 现 ,二 应用 中发现 它能改 善糖 尿病 患者 的 脂代 谢异 常 :减
甲双 胍 的 结构 与晚 期AGE 的 强力 抑 制剂 氦 基胍 相 少脂 肪氧 化 1 %~3 % ,降 低游 离脂肪 酸 、低密 度 s 0 0 似 ,可 以抑 制 晚期 AG s 生成 与 堆 积 。双 胍类 对 脂蛋 白 、极 低密 度 脂 蛋 白与L () ̄ 油三 酯 水 平 E的 paf 甘 l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胞的增高,预防了脓毒症引起的肝损害 J 。但二甲双
形 成过 多的过 氧 化低 密 度 脂蛋 白( DL颗 粒 ,它 们 胍 的抗氧化作 用的机理仍不 清楚。 L )
26 药品评价 21年第7 0 o 卷第1 3 期
经 验交流
匿圈
降低血 压与心率的作用
患 者 的 临 床 生 化 与 激 素 水 平 的 变 化 。 研 究 采 用
血管内皮具有保护作用 ,如改善 内皮介导的舒张功 ( 期服 用二 甲双 胍 可使血 甘油 三酯平 均 降低 1%~ 长 0
能 、抑制 单 核 细胞 的 黏 附 、降低 黏 附分 子 、C 应 2 % ,使胆 固醇 降 低5 ~1%) 反 0 % 0 ,轻 度 升高 高 密 度
J 蛋 白和 纤 维蛋 白原 的水 平 。它能 抑制 单核 细 胞 向 巨 脂蛋 白水 平 。而 这 些都 是 糖 尿病 患者 常 见 的脂 质
与 多元醇通 路 、蛋 白激 酶C P ) ( KC 通路 、晚期 糖基化 转变 为泡沫 细 胞 ,促进 血管 内动脉 粥样 硬化 斑块 形
终末 产物 ( E ) AG s 通路和 氨基 已糖 通路等 代谢 通路有 成。在相同的胆固醇水平时,糖尿病患者患心血管 关 ,这些 通路 异 常与 高糖 状态 下糖 酵 解 中间产物 增 疾病 的危 险 比非糖 尿病 人高 2 倍 ,主 要 与脂 代谢 ~4
白水平 ,抑 制纤 维 蛋 白原交 联和 降低 血小 板聚 集性 的作用 。所 以 能改善 凝血 纤 溶 系统的 功能 ,纠正血
抗氧化作用
有人观察到 二 甲双胍 对高糖诱导 的P KCp 通路 2 胞 中 ,虽然 高糖 可以 引起氧 自由基 的 明显升 高 ,但
是P 的激活被 完全抑制 ,加入H2 同样无法 KC p2 O也
噬细 胞分 化 ,抑制 脂 质在斑 块 中沉 积 ,抑制 平滑 肌 代谢 异 常 的表 现 。 有人 给 轻 度2 型糖 尿 病人 服用 二 细 胞增 殖 ,这 些均有 利 于稳 定动 脉粥 样斑 块 ,减 少 甲双 胍25 / 4 月后 ,明 显改 善 了血 浆 脂 蛋 白水 . 日3' g -
0 妇 组 近 年 的研 究 还 发 现 ,二 甲双 胍 可 以 降 低 血 压 开 放 式 研 究 方 法 ,3 名PC0s 女 被分 为 2 ,一 80 次 d, l 与心 率 。糖 尿病 时胰 岛素 传递 信 号异 常 ,导 致血 管 组 口服 二 甲双 胍 ( 5 mg,2 /) 另一 组 g服 罗 4 次/ ) 个 收缩 增 强 ,引 起高 血 压 。正 常时胰 岛素 通过 P 一 激 格 列 酮 (mg, 1 d ,共 治疗 3 月 ; 比较 她们 治 I3 酶 通路 激 活N0合 酶 ,升 高 平滑 肌 细 胞上 钠 泵 活 性 疗 前 后血 中 的睾 丸 酮( ) T 、胰 岛素 ( ) I 、性 激素 结 NS
液 高黏 、高 凝状 态 ,显示 其在 降 糖以 外抗 动脉 粥样 活化 有抑 制 作用 :在 二 甲双胍 处理 的脐 静脉 内皮细
硬化 、抗血 栓方 面的 多重作用 。 J
改善血脂异常
激活P 2j 有研 究者 在链脲 菌素糖 尿病 大鼠 KCD p。还
2 糖 尿病 患 者 血 中的 游 离 脂 肪 酸 (F 、甘 和G 大 鼠中观察 到 ,二 甲双胍 可以使血 浆的抗 氧化 型 F A) K 倍。最近 ,B iw ne-t e s e gr 4 s  ̄ 1 了二 甲双 发现 油三酯水平升高 ,是引起肥胖与胰岛素抵抗和肝糖 活性 增高4 生 成增加 的主要 原 因 。游 离脂 肪酸 增 高肝 细 胞 内6 胍通过 降{A E 前 体 甲基乙 二醛生成 ,避免 了高血 一  ̄ G s 磷酸 葡 萄糖 浓 度 ,通过 升 高 乙酰 辅 酶A、柠 檬酸 水 糖对血管内皮的损伤。有人对切除2 肝并在术后4h / 3 8 平 ,抑制 肝糖 原分 解途 径 中的 关键 酶 ,从而 抑制 己 注 射 内毒 素的脓 毒 症大 鼠模 型给 予二 甲双 胍 ,观 察 L6 NF o 和 糖 激 酶 ,导 致 葡 萄 糖摄 入 与 氧 化 的 减 少 。甘 油 三 到其 显著抑制 炎性 细胞 因子I一,I —【 中性粒 细 酯( G 升 高 抑制 载 脂 蛋 白( p ) T ) A oB 在肝 内的 降解 ,
代 谢异 常 综合 征 有 密切 关 系 ,C 反应 蛋 白等 炎症 因 胍 类药 物不 但改 善机 体 对胰 岛素 的敏 感性 ,也 改善
2胞 子 的水 平也 与 高凝状 态 有密 切联 系 ,而双 胍 类有 降 胰 岛B m 分泌胰 岛素 的功能 。 低 凝血 因子V Ⅱ、凝 血 因子 xⅢ、P 一和 C反应 蛋 AI1